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念故乡》人音版
人音版音乐九上《念故乡》word教案

《念故乡》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认识英国管,辨认其音色。
2、能对思念、热爱故乡的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3、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我国老一辈艺术家李叔同及其作品。
4、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有情绪变化的演唱《念故乡》。
5、能结合当代特点创作《念故乡》歌词。
教学分析
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摘选出来的,旋律富有歌唱性,朴实优美,情深意浓,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歌词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填词,表现了遭受日本人侵略流落他乡的人民对家乡的思念,收复旧山河的决心。
在教法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以情感为纽带设计课堂程序,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中。
在学法上,学生通过体验、讨论、欣赏、演唱、创作、等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体会音乐情感,表达思乡的感情,了解名家名曲,增长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质,获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体验《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音乐。
2、有感情的演唱《念故乡》。
教学难点:变化音量和力度演唱歌曲,结合时代创作歌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一课时。
视节目《乡音》等,。
音乐九年级上人音版第四单元经典交响—念故乡教案

《念故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教学重点:科学的有情感的演唱教学难点:学生对歌唱时声音的处理与理解乐曲《第九交响曲》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听唱法、模唱法。
教法: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的了解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和感受音乐作用。
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视觉图想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都知道德沃夏克这个音乐家,除此之外对他的了解却不多,而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德沃夏克创作的杰出乐曲之一,为了让学生对这样的古典艺术歌曲产生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作曲家和歌曲的含义初步了解,从而又想学习歌曲的兴趣。
我播放图片《乡愁》并演唱艺术歌曲《月之故乡》,把学生引入思想的意境。
向学生展示德沃夏克的资料让学生对德沃夏克有初步的印象,接着将他的平生简介,在引入新课。
、2、情感教学法:实施程序:情感唤起——情感深入——情感升华在本节课我从艺术歌曲《月之故乡》引发学生对《乡愁》的理解,从作曲家平生和他的交响乐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在探索发现中深化情感体验,最后探求延伸到音乐审美体验升华。
视听结合法:学生一般在以前都多少接触过《念故乡》这首歌曲,但对作品主旨歌曲演唱技巧未必理解到位。
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和学习兴趣,我利用电脑课件在月去欣赏的同时配以视频演示和音响欣赏,视听结合避免枯燥教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模唱法)1= C 3/4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i - - |要求:1、WU字的气息的统一。
2、引导学生感受深吸气。
(如运动疲劳时的大口喘气)。
(3)节奏练习:4/4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二)、导入:欣赏教师演唱的歌曲《月之故乡》(体验式教学)播放幻灯片故乡师: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与"故乡"二字有关。
《☆念故乡》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音乐【人音版】

<念故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作者热爱祖
国.热爱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
演唱<念故乡>.
3.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法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性学习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的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唱准附点音符的节奏。
.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月之故乡>,突出”思念故乡”这一
共同点,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
2.播放歌曲<念故乡>整体感知歌曲情绪,探讨问题(内容详见课件).
3.作者简介及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学唱歌曲的基本练习
(1)节奏练习
(2)发声练习
5.教师范唱.
6.视唱乐谱.(合作探究学习)
7.学习乐理知识.
8.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9.跟琴唱歌词.教师指导感情演唱.
10.拓展创新,音乐实践。
11.展示板书,回顾本课学习主要内容。
12.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3.课堂小结.。
念故乡-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念故乡-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形式:蒙古嗨;2.理解乐曲背景和主题;3.感知乐曲的情感表达;4.提高听力及音乐欣赏水平;5.掌握手拍、口哨、齐唱等基本合奏技能;6.锻炼乐感和音感,培养乐器演奏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蒙古嗨音乐形式、节奏;2.感知乐曲的情感表达;3.提高基本合奏技能。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音响播放器和乐谱;2.学生准备耳机和笔记本电脑。
2. 引入用教师精心挑选的乐曲“念故乡”引入本课学习。
3. 教学内容(1) 音乐形式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军号、口哨、蒙古乐器和欢呼声等元素;2.解释蒙古嗨音乐形式,说明蒙古嗨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乐曲分析1.播放“念故乡”乐曲,让学生闭目倾听,并通过记录提取出乐曲的主旋律和配器;2.按照乐曲内容进行分析,了解乐曲的背景和主题:念念不忘故乡情、思念远方亲人、祝福家乡和平幸福。
(3) 情感表达1.学生认真回顾本课所学的情景、主题和表达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诠释,体会乐曲所传达的思绪和感受。
(4) 合奏练习1.引导学生根据乐谱进行手拍练习;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齐唱和口哨练习;3.分组进行基本乐器演奏练习,如吉他、钢琴、口琴等。
4. 课堂小结本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蒙古嗨音乐形式、念故乡乐曲的背景和主题、情感表达和合奏技巧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理解乐坛多元化的音乐形式与艺术表达,锻炼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和品味。
四、作业布置1.整理本节课笔记,包括重点、难点和心得体会等,形式不限;2.随意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按照课堂所学技能录制一段演奏或合唱的视频,时长在1~2分钟之间,以音乐形式展示出学生自己独具特色的风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为蒙古嗨音乐形式,但小组讨论时发现多数学生对该音乐形式并不熟悉,并对许多蒙古嗨方言的理解产生了难度,故这一环节建议在引入中加入更全面和特色鲜明的音乐形式,并提醒学生提前了解本课乐曲的背景。
☆念故乡-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念故乡-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旨在针对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的“念故乡”这一单元进行教学。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宫调及其演奏方法,并通过学习经典曲目《登鹳雀楼》和《寒鸦戏水》来了解和体验宫调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宫调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宫调的演奏方法和技巧3.理解《登鹳雀楼》和《寒鸦戏水》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4.具备一定的演奏技能,能自主演奏《登鹳雀楼》和《寒鸦戏水》三、教学重难点3.1 重点1.学习宫调的演奏方法和技巧2.理解《登鹳雀楼》和《寒鸦戏水》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3.2 难点1.宫调的定义和特点2.宫调的演奏法的练习与掌握四、教学方法本教材采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
通过轻松愉悦的氛围来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音乐的美丽,同时加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5.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宫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意义,并学习宫调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5.2 学习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教师向学生介绍《登鹳雀楼》和《寒鸦戏水》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这两首经典曲目体验宫调的魅力并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音乐专家或演奏家来到教室进行演奏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5.3 演奏练习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登鹳雀楼》和《寒鸦戏水》的演奏练习。
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演奏技巧,例如调式、速度、节奏等,然后在指导下对曲目进行反复练习,直至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
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增强其演奏技能和自信心。
六、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难点理解情况,可以通过课堂测试、作业评分、学习笔记等方式进行。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辅导方案,及时跟进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教材以传统音乐为主题,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和宫调这一概念,同时通过对《登鹳雀楼》和《寒鸦戏水》的学习,让学生对宫调的演奏方法和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

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念故乡》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 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3. 通过学习《念故乡》,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歌曲《念故乡》的演唱技巧。
2. 歌曲《念故乡》的歌词含义。
教学难点:1. 歌曲《念故乡》的高音部分。
2. 歌曲《念故乡》的节奏感。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念故乡》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二、教学歌词(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教师讲解歌词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歌词。
三、教学旋律(10分钟)1. 教师弹奏钢琴,为学生示范《念故乡》的旋律。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旋律,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问题。
3.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完整演唱(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完整的演唱,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念故乡》的歌曲特点及演唱技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念故乡》。
六、拓展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学习音乐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念故乡》,让学生感受到了故乡的美好,激发了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嗓音条件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九上音乐 第四单元《演唱 ☆念故乡》【教案】

3.看一次视频,感受音乐的意境。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抒情、思念的、忧伤的)
4.师:想一想,为什么音乐能表现出思念、忧伤的情绪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
(从力度、音色、速度、旋律线上引导学生)
师:力度怎样?
(从力度的强弱上表现出音乐的情绪。)人音版九年级音乐源自册教学案年级九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第四单元经典交响
第一课时念故乡
讲课人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目标: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播放(《月之故乡》《故乡的小路》《思乡曲》)等音乐
师:刚才听到的是中国的艺术歌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思乡歌曲《念故乡》。
二、新课讲授:
1.学生朗读歌词,分析歌词。
2.师:这首歌曲的歌名叫《念故乡》。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出生于布拉格以北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他就非常喜欢听自己故乡的民歌。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他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也得到很多大学授予给他的荣誉,还被美国的朋友邀请到美国担任音乐学院的院长。在天清清,风凉凉的时候,引起了阵阵乡愁,想起故乡的人,常常难以忘返。他感到很孤单,非常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与自己的朋友,欢聚一堂,同享从前的快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创作了歌曲《念故乡》。
8.拓展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三、小结
师: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学唱了歌曲《念故乡》,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念故乡-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念故乡-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念故乡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2.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特点;3.掌握合唱的基本技能和合唱团队协作的要素;4.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教学内容歌曲的背景介绍念故乡是一首由陈坤尧谱曲,于2019年问世的中华民族古风歌曲。
歌曲以论语中的“故乡不可忘”为主题,将山川河流、乡风民俗、人情世态等元素融入其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情感寄托。
歌曲中使用了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古筝、二胡、琵琶等,在表现中国文化与古典音乐的融合和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介绍在学习念故乡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特点,包括古筝、二胡、琵琶、笛子等。
这些乐器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一种乐器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学习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历史传承,也可以通过本节课程的介绍来了解这些乐器的基本情况。
合唱表演在学习念故乡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良好的合唱演唱。
首先,老师应当进行声乐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其次,老师应当对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进行讲解,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
最后,老师可以进行多次排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并进行完美的合唱表演。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念故乡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在教学开始前,老师应当首先介绍念故乡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放映歌曲MV、讲述故乡的意义、展示乡村风貌等方式,帮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介绍的过程中,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展开讨论,积极参与课堂。
第二步:介绍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在介绍完歌曲和故乡背景之后,老师应当把重点放在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上,包括古筝、二胡、琵琶、笛子等。
可以先进行简单的介绍,再进行现场演示。
通过现场演示,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第三步:学习歌曲的基本技能在介绍完乐器和背景之后,老师应当开始帮助学生学习歌曲基本的技能,包括歌曲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
《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念故乡》公开课教案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7册第5单元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教唱课《念家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念家乡》,从感性上让同学体验思念家乡,喜爱家乡的情感。
2、学问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同学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家乡》。
(2)倾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教学重点重点:科学的有情感的演唱教学难点同学对唱唱时声音的处理与理解乐曲《第九交响曲》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听唱法、模唱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交响乐《自新大陆交响曲》钢琴教法为了让同学更加直接的了解学习歌曲,关心同学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的把握和感受音乐作用。
我采纳了如下教学方法:1、视觉图想法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都知道德沃夏克这个音乐家,除此之外对他的了解却不多,而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德沃夏克创作的杰出乐曲之一,为了让同学对这样的古典艺术歌曲产生学习爱好,首先要让同学对作曲家和歌曲的含义初步了解,从而又想学习歌曲的爱好。
我播放图片《乡愁》并演唱艺术歌曲《月之家乡》,把同学引入思想的意境。
向同学展现德沃夏克的资料让同学对德沃夏克有初步的印象,接着将他的平生简介,在引入新课。
、2、情感教学法实施程序情感唤起——情感深化——情感升华在本节课我从艺术歌曲《月之家乡》引发同学对《乡愁》的理解,从作曲家平生和他的交响乐入手激发同学爱好,接着引导同学在探究发觉中深化情感体验,最终探求延长到音乐审美体验升华。
3、视听结合法:同学一般在以前都多少接触过《念家乡》这首歌曲,但对作品主旨歌曲演唱技巧未必理解到位。
为了加深同学对唱曲的印象和学习爱好,我利用电脑课件在月去观赏的同时配以视频演示和音响观赏,视听结合避开枯燥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模唱法)1= c 3/41 -- |2 -- |3 -- |4 -- |5 -- |6 -- |7 -- |i -- |wu要求:1、wu字的气息的统一。
最新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演唱《念故乡》教案

最新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演唱《念故乡》教案教学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歌曲当中体验,发现和享受音乐美,让学生中在音乐中体验热爱故乡的情感。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教材分析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
这部交响曲描述了作曲家踏上新大陆(美国)土地时的种种印象,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远离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音乐主题是从波西米亚名额中提炼出来的,并吸取了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的音乐特点,用五声调式写成,旋律富有歌唱性,朴实有没,情深意浓,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后来,这段音乐由他的学生填上歌词,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该曲传入我国后,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李叔同先生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重新填词。
歌曲为c大调,4/4拍子,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为该曲的基本节奏,曲式结构师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加补充乐句。
第二部分(b)的节奏与第一部分相同,只是提高了音区,旋律中的和声内涵为下属和弦,形成对比,很有新鲜感。
最后两小节的补充,是在前一小节音高不变的基础上,将音的时值扩展,给人以稳定的终止感。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教学重点:科学地有情感的演唱。
教学难点:两个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区别,还灵活运用到歌曲当中。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都是哪里人?来告诉老师你们家乡有什么特色、特产……生:回答。
师:老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家乡)师: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与“故乡”二字有关。
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与故乡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是音乐作品,唱一两句。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念故乡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念故乡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念故乡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
2、了解德沃夏克相关知识及作品创作背景;
3、能为乐曲进行曲式结构分析;
4、能够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念故乡》。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简单的乐理知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音乐的审美能力方面较之于七八年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对音乐知识方面还不能做到系统把握。
此外,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各主题,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3重点难点
1、能够为歌曲进行曲式结构分析;
2、能够按力度要求,处理和演唱歌曲《念故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诗歌、歌曲欣赏(3~5分钟)
1、图片欣赏
师:(大屏幕展示)当我们看到这幅画面的时候,大家会想到什么?
生:故乡、想家……
师: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作品对故乡进行描写,那么据你了解,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有关“故乡”的作品)
生:《静夜思》、《月夜忆舍弟》、《乡愁》……
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作家余光中在诗歌
《乡愁》中是怎么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情感的,请欣赏配乐诗朗诵:余光中《乡愁》,之后谈一下你对“故乡”一词的理解与感受?。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念故乡》教学设计

《念故乡》教学设计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内容:第四单元经典交响演唱《念故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念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并表现歌曲所蕴含的情感;2、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曲家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3、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情感式、听唱式、体验式、模唱式、探究与合作教学重点: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的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的时值;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做好组织教学。
)学生随着音乐起立并与老师问好,再随着音乐坐下;二、导课(情景铺设)1、伴着优美的思乡曲,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进入经典交响的殿堂-------《念故乡》的学习。
(播放课件)2、说起故乡,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哪些?(《大海啊,故乡》、《月之故乡》),文学作品又有哪些作品?(《乡愁》、《故乡》);3、聆听歌曲《月之故乡》、文学作品《乡愁》;(播放课件)4、谈感受:《月之故乡》表达了骨肉同胞对祖国的眷念之情;《乡愁》表达了亲人渴望团圆、祖国同一的强烈愿望;三、探究式学习歌曲《念故乡》1、我们对故乡念之深,爱之切,文学家用文学的语言来描写,那么音乐家用音乐的语言来谱写思念故乡,就有这样一位著名作曲家,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走进《念故乡》;2、聆听歌曲,提出问题:(1)、作曲家是谁?哪国人?德沃夏克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念故乡》是《自新大陆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填词而来。
交响曲中描写的是作曲家踏上大陆(美国)土地时的种种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国黑人的同情,以及自己远隔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歌词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李叔同先生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重新填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和捍卫国土的决心。
《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

《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第一篇:《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念故乡》--初中音乐教案时:一时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由于很少学生有离开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体验,缺乏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
(思乡的感情不仅要深入学生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现出来,是个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1)要求在外从学过的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教师:多媒体、钢琴、世界地图教学过程:步骤教学活动学的活动展示设计意图1、进教室(1)播放古诗歌曲《静夜思》(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1)听音乐进教室(2)谈谈对音乐的感受文字:念故乡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发声练习曲谱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2)强调附点节奏(1)用竖笛自选练习(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3)分句唱一唱3321|2332—||61176|6176—||(3)3123|2126|1———||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4、导入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1)出示题《念故乡》(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让学生认识曲作者、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6、学唱歌曲(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德沃夏克是哪个国家?指导学生找一找地图上中国在哪?捷克在哪?美国在哪?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乡》(1)视唱(2)学习歌词(3)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1)听音乐,谈初步的感受(2)回答:捷克在欧洲,美国在美洲,隔着太平洋(1)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2)全体用lu哼鸣,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3)带歌词练唱歌曲(1)播放歌曲《念故乡》(2)展示世界地图(3)地图上捷克和美国用红色展示(1)、(2)、(3)出示歌谱(1)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2)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捷克、美国帮助学生理解身在他乡的情感层层递进学唱歌曲通过视唱、哼鸣使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绪,能正确演唱歌曲7、高潮:层层递进激发情感(1)你们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看船出海,引导学生给歌曲加旁白台词(3)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激发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乐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感情(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两句(3)有感情的朗读(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力度处理,并示范演唱;集体唱(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播放“看船出海”(1)通过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激起学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2)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3)学生逐渐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释放自己的情感8、音乐与相关文化它极度的思念故乡,写了一首令人轰动的《第九交响曲》,念故乡就是其中的片断,我们听听这首交响曲其它的乐章(2)欣赏《第九交响曲》播放《第九交响曲》让学生了解作者虽然命运坎坷但是非常乐观,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初中音乐教案-《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7册第5单元
课时
1课时
教学
内容
歌曲教唱课《念故乡》
教
学
目
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目标: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教学
重点
重点:科学的有情感的演唱
教学
难点
学生对歌唱时声音的处理与理解乐曲《第九交响曲》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听唱法、模唱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交响乐《自新大陆交响曲》钢琴。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念故乡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念故乡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
2、了解德沃夏克相关知识及作品创作背景;
3、能为乐曲进行曲式结构分析;
4、能够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念故乡》。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简单的乐理知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音乐的审美能力方面较之于七八年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对音乐知识方面还不能做到系统把握。
此外,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各主题,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3重点难点
1、能够为歌曲进行曲式结构分析;
2、能够按力度要求,处理和演唱歌曲《念故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图片、诗歌、歌曲欣赏(3~5分钟)
1、图片欣赏
师:(大屏幕展示)当我们看到这幅画面的时候,大家会想到什么?
生:故乡、想家……
师: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作品对故乡进行描写,那么据你了解,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有关“故乡”的作品)
生:《静夜思》、《月夜忆舍弟》、《乡愁》……
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作家余光中在诗歌《乡愁》中是怎么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情感的,请欣赏配乐诗朗诵:余光中《乡愁》,之后谈一下你对“故乡”一词的理解与感受?。
初三音乐(人音全国版)念故乡-1教学设计

二.学唱歌曲:
学唱歌曲A乐段:
(1)音高聆听,记写及模唱;
a.学生聆听并记写旋律中缺失的音符
b.师生订正答案并演唱旋律
(2)聆听并演唱旋律,划分以及说明乐句之间的关系。
(3)根据旋律走向,学生判断力度变化,并尝试演唱。
(4)跟随音响,填词演唱歌曲,
2.学唱歌曲B乐段:
(1)学生自主识读乐谱,分析说明乐句之间的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学生关注乐谱上的力度记号,用合适的力度来表现演唱。
(3)跟随音响,填词演唱歌曲。
3.完整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及作品的结构如何划分
4.出示作品结构图
A(aa’) B(b b) A’(a a’’)带再现的三段体
5.【播放视频】天使合唱团《念故乡》合唱版
感受合唱的魅力并再次回顾作品的结构。
6.学生调整坐姿,完整演唱歌曲
三.课程拓展
【播放视频】黑人灵歌版《念故乡》
欣赏感受乐队演奏和人声演唱的完美结合的《念故乡》版本
四.介绍作曲家
德沃夏克,捷克音乐家,他远渡重洋来到美国,被美国大陆的民间音乐所吸引,创作了我们现在听到了《自新大陆交响曲》,其中第二乐章主题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被后人填入歌词而广为传唱。
初中音乐人音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经典交响念故乡教学设计

念故乡教材分析歌曲《念故乡》是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摘选出来的。
这部交响曲描述了作曲家踏上新大陆(美国)土地时的种种印象,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国黑人命运的同情,以及他远离重洋,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音乐主题旋律富有歌唱性,情深意浓,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切怀念。
该曲传入我国后,由我国老一辈音乐家李叔同先生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重新填词。
歌曲为c大调,4/4拍子,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为该曲的基本节奏,曲式结构师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加补充乐句。
最后两小节的补充,是在前一小节音高不变的基础上,将音的时值扩展,给人以稳定的终止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A、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B、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过程与方法:用轻声、高位置的发声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恰当表现歌曲力度,并利用和声知识为歌曲部分旋律配第二声部旋律并准确演唱教学重点:科学地轻声高位置、有情感的演唱,恰当表现歌曲力度。
教学难点:两个八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故乡”二字有关。
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与故乡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是音乐作品,唱一两句。
李白《静夜思》会背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思乡歌曲《念故乡》。
2.听记节奏(1)(2)3.给加节奏加入旋律视唱(1)(2)(二)新授1.歌曲学习(1)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速度、力度、情绪(音乐的情绪是抒情,思念的,忧伤的)(2)介绍作者及作品,学生简单了解认识(3)视唱曲谱,解决音准难点,提醒学生轻声高位置演唱及换气点(4)提醒学生力度标记,按力度要求演唱旋律(5)分析歌曲结构,旋律特点(6)演唱歌词,提醒学生换气位置、轻声高位、力度表现准确2.歌曲分析音乐表现出思念、忧伤的情绪,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从力度、音色、速度、旋律线上引导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练习演唱。
1、请同学们随录音模唱。
2、教唱难点。(高音处)
3、组织练唱。ຫໍສະໝຸດ 表演1、小组表演2、单独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小计
九年制学校(九)年级(音乐)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编号:
课题
念故乡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把握好歌曲节奏。
3、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学习
环节
学案
导案
了
解
作
品
预习。
简介作品。
初
步
感
知
用心聆听。
1、作品的情绪?可分为几个部分?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清晨?
学
唱
作
品
1、随录音模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