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白细胞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FNHTR) 1、定义:输血中或输血后2小时内体温升高1°C以上, 无其它原因;
2、发生率:初次输血0.5%,多次输血高达60%;
3、原因:受者血浆内含白细胞抗体,其主要热原物质 是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
4、临床表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血压正常;
(二)阻止或延缓HLA同种免疫
(五)第四代过滤器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
*此种滤器能去除99.9999%的白细胞, 残留白细胞<5X104 。
*临床试用,未普遍推广。
*此种滤器称为“除尽过滤器”。
7-白细胞过滤器
8-止水夹
9-三通管
10-旁通管 11-止水夹
广州华南医疗用品公司
滤除白细胞血袋
示意图
四、去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六)预防输血相关性肺微血管栓塞
1、库血中的白细胞碎片、血小板碎片、变性蛋
白、纤维蛋白共同形成微聚物(微栓);
2、这些微栓直径20~80μm(肉眼不易看见);
3、大量输血时这些微栓通过孔径170 μm的 输血
器进入病人体内;
4、微栓广泛阻塞肺毛细血管导致肺功能不全综合征;
5、过滤可将微栓去除,避免肺微血管栓塞。
(三)第二代过滤器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
1、以聚酯或塑料为材料(网状滤器);
2、以纤维或泡沫为材料(柱状滤器)。
(四)第三代过滤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分两种: (聚酯纤维无纺布作滤芯)
1、去除红细胞中的白细胞专用滤器;
2、去除血小板中的白细胞专用滤器。
*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这种滤器。
*此滤器能去除99.9%以上的白细胞,残留 白细胞<5X106。
第一节 白细胞去除技术
一、输入含白细胞成分制品的危害:
(一)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二)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 (三)引起TA—GVHD ; (四)传播病毒:如CMV、HIV、HTLV等。 ;
* 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是一种“污染物”。 *很多国家要求血站发出的血液制品中白 细胞应<5X106。
二、去除血液制品中白细胞的方法
1 、白细胞抗原的同种免疫发生率为 39% ( 20% ~ 71% );
2、诱发HLA同种免疫的白细胞阈值为5x106/单位血;
3、HLA同种免疫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
4 、去除白细胞可显著降低 HLA 同种免疫发生率(多次 妊娠者效果差)。
*目前“去白”输血已成为减少同种免疫和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标准输血方法。
(五)预防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
1、白细胞崩解释放出免疫抑制因子(如前列腺素 E2); 2、前列腺素E2是由单核细胞产生的,有较强免疫抑 制作用;
3、免疫抑制导致肿瘤复发率和手术后感染率增高;
4、去除白细胞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和手术感染率。
*保存前“去白”可预防输血相关性免疫 抑制(保存后“去白”无预防作用)。
谢谢!
源自文库
(三)预防TA-GVHD(不完全可靠)
1、TA-GVHD发病率不高(0.01%~0.1%),但死 亡率很高(84% ~100%); 2、病因是供者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引起的;
3、预防TA-GVHD唯一可靠方法是辐照血液。
(四)预防亲白细胞的病毒传播
1、CMV、EBV、HIV、HTLVI/II等主要在受感染 者白细胞内; 2、CMV感染多见于免疫抑制病人(器官移植者 致死的主要原因); 3 、去白细胞输血可有效降低或预防病毒传播;
(一)离心去白膜法;
(二)细胞洗涤法;
(三)冰冻—融化法; (四)右旋糖酐沉降法; (五)过滤法(白细胞过滤器); (六)新型血细胞分离机去除法。
*目前仅使用(五)和(六)两法。
三、白细胞过滤器发展史
(一)1928年有人提出用脱脂棉去除血浆中白细胞;
(二)第一代过滤器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孔径170-260微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