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模板

胃镜检查模板
胃镜检查模板

萎缩性胃炎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明显的粘膜萎缩和菲薄,可透见粘膜下血管网,粘膜灰色,血管网呈树枝状,皱壁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可见到粘膜凹凸不平和过结节以及腺瘤性息肉。

印象:萎缩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降部溃疡,呈细长型,底部后白苔,边缘可见红润环绕。

幽门溃疡,椭圆形深溃疡,低平,有厚的苔覆盖,边缘光滑。

早期食管癌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糜烂面发红,脆性增加,呈地图型,周围环绕正常的黏膜。溃疡较浅,边缘略隆起,光滑或有小结节变,底部有污苔。

印象:早期食管癌

胃溃疡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活动期:溃疡大而深、厚苔、无皱壁集中。

愈合期:溃疡的底部表现为同心圆式收缩,溃疡变浅,比活动期变小、苔变薄、周围开始有皱壁集中。

瘢痕期:溃疡完全愈合,无苔,皱壁集中明显。

印象:胃溃疡

胃憩室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正常胃粘膜,边缘光滑,有皱壁延至憩室。

印象:胃憩室

胃静脉曲张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静脉之间有分支相连通,呈蓝色。

印象:胃静脉曲张

碱性反流性胃炎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胆汁反流入胃,粘膜明显发红、水肿。

印象:碱性反流性胃炎

Zenker氏憩室

镜检所见:

食道:食管开口旁可见一个深1.0cm,口直径0.5cm的憩室。憩室位于环咽肌水平。可见食管入口呈关闭状态。当其吞咽时可见到两个开口。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

及微生物。

胃缺血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胃粘膜表层广泛脱落,梗赛区和邻近的正常粘膜区的分界明显。

印象:胃缺血

慢性胃炎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胃粘膜呈红色斑点状改变,粘膜水肿,胃小区轮廓明显和不规则,有灰黄色粘液附着。

印象:慢性胃炎

食道创伤性损伤

镜检所见:

食道:入镜顺利,食管粘膜色泽正常,血管纹理清楚,齿状线无上移。食管疼痛伴出血、溃

疡、有厚白苔覆盖。

贲门:不松。

胃底:粘膜呈脑回壮排列,色泽正常。

胃体: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色泽桔红色,分泌物,清亮少许液体。

胃角:光滑呈拱状。。

胃窦,粘膜皱襞排列整齐,蠕动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分泌物少许。

幽门:可见,形状呈半圆形,开闭情况正常,粘膜皱襞无粗大皱襞,色泽正常,其他粘膜物及微生物。

十二指肠:球部正常,球后可见环状皱襞。

印象:食道创伤性损伤

十二指肠炎

十二指肠炎

红斑渗出、平坦糜烂。有薄白苔及血迹覆盖。

Zenker氏憩室十二指肠憩室

十二指肠憩室

粘膜皱壁延入憩室内,憩室内滞留事物残渣。

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以食管及胃内多见,异物能达到十二指肠者较少见。

息肉

息肉广基,呈半球型,表面颜色微红,有颗粒感。活检病理为腺瘤型息肉

肠胃类正常黏膜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意义研究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意义研究 发表时间:2017-02-07T14:17:51.4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周建平1 石燕2 [导读] 胃黏膜上皮病变也可以称之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异常增生等。 (1宁夏吴忠市医院病理科宁夏吴忠 751100) (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目的:分析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意义。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诊断的23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将胃镜病理组织活检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相对比,明确胃镜病理活动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病理活检诊断的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对比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所有接受胃镜病理活检的患者临床检查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状,所有患者的病理检验活动顺利完成。结论: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临床诊断效果较为突出,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胃镜病理;活检诊断;上皮内瘤变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06-02 胃黏膜上皮病变也可以称之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异常增生等,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能够更快的了解患者的实际病灶发展情况,进而为各项手术治疗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深入了解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文章将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诊断的23例上皮内瘤变患者,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病理组织活检诊断的23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在26岁到64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3±0.17)岁。患者病灶位置在胃窦部15例,胃体位置是5例,胃角位置2例,胃底部1例。 1.2 排除标准 所有入院的患者均满足胃镜病理活检Vienna分类标准,排除具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类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在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前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方式进行病理检查,胃镜病理活检组织和术后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都采用10%的甲醛加以固定,采用乙醇梯度脱水的方式,在患者常规石蜡包埋之后,切为4μm厚度的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之后,可以在光镜下完成病理结果的观察[1]。 1.4 评价标准 将胃镜病理组织活检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相对比,明确胃镜病理活动的诊断价值[2]。 1.5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体分析与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胃镜病理活检诊断的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对比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所有接受胃镜病理活检的患者临床检查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状,所有患者的病理检验活动顺利完成。详见表 3.讨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良恶性交界病变检出率对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可谓是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上皮内瘤变主要可以划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主要呈现出轻度、中度的胃黏膜增生问题,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胃黏膜增生问题,是一种可逆性的病变,一旦治疗方式不当,则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恶性病变,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将会产生较大威胁。研究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方式,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身体问题,通过科学的检验方式提升临床诊断的有效率与确诊率,进而预防上皮内瘤变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为患者的生命带来更多的保障,提升上皮内瘤变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逐渐成为了胃部病变的常用检查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检验应用效果。作为胃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和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的“黄金标准”相对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所以在胃镜病理活检诊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保证胃镜病理活检的取材方式,保证各项检查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一旦没有找到适当的黏膜肌层,则难以明确了解患者的癌性病灶位置实际情况。同时,如果取材的过程中钳夹没有成功,还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状,例如出血、渗血等等,在影响胃镜病理学活检检查视野的同时,还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机体伤害。 在胃镜病理活检诊断的过程中,取材的位置将会直接影响活检的质量与准确性。对于一些存在表面糜烂、周围存在不规律肿物的患者,需要先为患者实施清洗活动,而后在患者较为坚硬的肿物上进行观察,保证胃镜病理活检的质量。针对于一些不存在黏膜层或者表面光滑的患者,可以在肿物蒂根黏膜位置取材;针对于一些突出物较为显著的患者,可以以突出物为中心进行取材;存在恶性溃疡病灶的患者,则可以以溃疡面为基点,在溃疡周围实施取材。 胃镜病理活检的方式下,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与要求,严格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在具体的未经病理活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

胃镜检查报告单

胃镜检查报告单 随着胃镜在我国医疗机构的普及,做胃镜检查的人日益增多,上消化道疾病的确诊率也越来越高。现在我国三级及大部分二级医院都开展了胃镜检查项目。对于上消化道疾病来讲,胃镜检查是目前最佳的诊断手段,因其比较直观、有可疑之处可以取活检作病理检查即可明确诊断。随着胃镜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操作医务人员技术的不断熟练、手法的改进,病人受到的痛苦程度越来越小、甚至发展至今的无痛胃镜、胶囊胃镜等,并且胃镜的适用范围也在扩大、目前不仅用于诊断疾病、同时也用于治疗,如上消化道的息肉摘除,早期胃癌的切除、出血时的止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硬化治疗及食道裂孔疝的缝合治疗、食道癌中晚期非手术治疗时放支架缓解症状等。 胃镜一般可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球后三段,胃镜报告单主要是围绕这三部分进行描述的。 食管黏膜正常应为淡粉红色、壁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最下端的齿状线呈规则的园弧状、或蝶型、锯齿型、半岛型等。病理性改变为黏膜充血(发红)、水肿、不光滑、血管纹理不清、可见条状红斑、甚至有糜烂、溃疡。齿状线也失去正常形状等。这样改变往往是物理化学性因素所致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如果食管下端黏膜粗糙、血管纹理模糊不清、水肿、

齿状线有缺损、溃疡、糜烂等改变、病理是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往往是Berrett食管病。 若见到胃黏膜突入食管腔内,尤其在恶心时明显,放松后又退回复原,齿状线上移、这往往是食道裂孔疝滑脱型的镜下表现。 另外食管壁上见到兰色或紫色的迂曲,向管腔突出的静脉血管者,往往是由于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所至的食道静脉曲张。 管壁见到突向管腔的隆起性病变可能是平滑肌瘤、食道息肉、食道血管瘤、食道癌等。如果是凹陷下去的病变往往是食道憩室等。 食贲门是指食管进入胃的门户部位,可规律地开闭。主要观察黏膜有否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有否狭窄、是否有隆起性改变等。如有可能是贲门炎、贲门食管失弛缓症、贲门癌等。 胃底胃底是胃的最上面部分、人体平卧位时、胃液皆集中于此处称“黏液池”。主要观察黏膜有否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斑点及有否隆起性病变、曲张的血管等,更应注意黏液池中液体颜色!正常应为清亮的黏液。如黏液浑浊、考虑为炎症。如变黄色是胆汁返流,如为咖啡色或暗红色则肯定上消化道有活动出血情况。 胃体胃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及大弯侧、小弯侧、

胃镜标准化操作规范

奥林巴斯电子胃镜标准操作规程 ■适应症 1 ) 有上消化道症状,需做检查以确诊者; 2 ) 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者; 3 ) 疑似上消化道肿瘤患者; 4 ) 需随诊的病变,如溃疡、萎缩性胃炎、息肉病等; 5 ) 需内镜治疗者; ■禁忌症 1 ) 严重心脏病者; 2 ) 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者; 3 ) 严重肺部疾病者; 4 ) 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检查者; 5.) 咽部急性炎症者; 6 ) 明显主动脉瘤; 7 ) 腐蚀性食管炎急性期; 8 ) 疑有胃肠穿孔者; 9 ) 传染性疾病属相对禁忌症,必须检查者,可用专用胃镜,并严格消毒。 ■使用前准备 1 ) 仪器设备准备 (1) 用拭镜纸沾少许硅蜡将物镜擦拭干净。检查插入端表面是否光滑,弯曲部外皮是否有破损,管道系统是否通通畅,胃镜角度控制旋钮是否正常,光源、监视器工作是否正常; (2) 把电子胃镜与光源、吸引器、注水瓶连接好,注水瓶应装有1/2~2/3的蒸馏水或冷开水 (3) 对电子胃镜进行白平衡调节。打开光源开关,见到光从胃镜头端传出后,将胃镜头端对准内镜台车上附带的白色塑料帽2~3分钟,电子胃镜会自动进行白色平衡; (4) 检查胃镜注气、注水、吸引等功能是否正常,将内镜角度旋钮置于自由位; (5) 将胃镜消毒一遍,弯曲部涂上润滑霜,镜子就可以使用了; (6) 治疗台车上备好几只2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备用,注射器应配钝针头,以备检查术中冲洗,清洁视野。 2 ) 病人准备

(1) 操作前首先要了解病史、检查目的、其他检查情况,有无内镜禁忌症,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急慢性传染病; (2) 向患者讲清检查目的、必要性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签写《内窥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3) 检查前至少6~8小时,已作钡餐检查者,最好3天后再做该项检查,幽门梗阻者则应禁食2~3天,必要时需洗胃,术前排空大小便; (4) 镇静剂及解痉剂不必常规应用,对个别紧张者或胃肠蠕动特别强烈者可在检查前15分钟肌注安定5~10mg或山莨菪碱10mg; (5) 咽部麻醉:于检查前10分钟进行,方法有两种:(a)咽部喷雾法:用2%利多卡因或0.5%丁卡因,嘱病人张嘴,对准咽部喷射1~2下,间隔3~5分钟,再喷一次;(b)麻醉霜(含丁卡因)吞服法:予麻醉霜一勺,约5~10ml,嘱病人自己多次一点点吞服。 ■使用操作要求 1 ) 患者取左侧卧位躺于诊疗床上,在病人头下放一次性垫子一个,病人头微曲,两腿屈曲; 2 ) 取下患者活动性假牙,松解领口和裤带;嘱病人张口咬住牙垫。 3 ) 插镜方法 (1) 单手法:操作者面向患者,左手持操纵部,右手在距镜端20cm处持镜,将镜面对准患者舌跟部,将镜端自口垫中插至咽后壁,左手边调节角钮方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后部,嘱患者作吞咽动作,顺势轻柔地插入食管。切忌暴力硬插。 (2) 插入后,在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食管-贲门-胃体-胃窦-经幽门-十二指肠。在退镜时依反方向全面观察,观察内容包括黏膜色泽、光滑度、黏液、蠕动情况及内腔的形状等。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状、范围、及部位,并详细记录。必要时可进行摄影、活检及细胞学取材。 (3) 当腔内充气不足而黏膜贴近镜面时,可少量注气,切忌注气过多。需抽气或吸引液体时,应远离黏膜,间断吸引。当接物镜被沾污时,可少量注水,清洗镜面。 (4) 摄影:摄影应在观察完毕、活检前进行。拍摄时应视野清楚,注意要表现目标的特征及有可显示部位的背景做衬托。 (5)活体组织检查(a)由助手按操作者吩咐协助操纵活检钳瓣的开启;(b)操作者右手将钳头自活检阀门孔缓慢送入。当钳头进入视野后,嘱张开钳瓣,操纵内镜,使活检钳命中选定的活检点,稍加压,令关闭活检钳,抽出钳子,即完成一次取材。将取得的标本粘贴于小滤纸片上,置入10%福尔马林溶液内固定,送病理学检查取活检的组织原则,应在病变四周

胃镜诊断及描述实用模板心得

胃镜心得 胃镜下诊断及描述模板(自己整理,绝无抄袭) 临床胃镜下常见疾病: 食管: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食管白斑(没啥临床意义,基本不报)、Barretts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癌。 胃: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包括尤状胃炎即痘疹样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粘膜肿物(包括粘膜下肿瘤)、胃癌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十二指肠球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球憩室。 疾病镜下诊断模板: 食管炎诊断模板: 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或大于5mm。(有的老师齿状线上虽然没有粘膜破损,有小片状充血也报为食管炎)。 注:根据食管粘膜破损长度及破损粘膜间是否有融合,分为A/B/C/D四级,常用洛杉矶(LA)分级法;食管炎镜下分级:(LA-A/B/C/D)。 如:描述: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A)。如食管粘膜破损大于5mm,未见融合,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B)。

Barretts食管诊断模板: 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舌形/岛形/环形橘色粘膜。即可诊断:Barretts食管?(注:必须加?,因不能确诊)注:齿状线上原本是粉红色的食管粘膜,齿状线下是橘色胃粘膜(即胃的贲门部),但如果发现齿状线上有一小块或一条橘色的胃粘膜(舌形或岛形临床较常见),说明部分食管粘膜被橘色的胃粘膜所取代了,就怀疑是Barretts食管,是癌前疾病,食管癌的风险较常人高几倍。但小的Barretts食管其实临床意义不大,围比较大的barretts食管就得注意定期复查了。 霉菌性食管炎诊断模板: 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粘膜见大量白色颗粒样分泌物附着,刷片1片,齿状线清晰。诊断:霉菌性食管炎?(等刷片病理结果方可确诊,凭诊断经验,诊断率常>80%)。 镜下表现:大量白色豆腐渣样白色颗粒物附着,需与食管白斑相鉴别:食管白斑镜下也是白色分泌物附着,但不像豆腐渣样那样明显,分泌物都较规整。 食管裂孔疝诊断模板: 胃底:粘膜欠光滑,翻转胃镜可见一疝囊形成。诊断:食管裂孔疝?诊断食管裂孔疝,需查消化道造影检查,即可确诊,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往往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情况,可能会有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癌诊断模板: 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上段/中段/下段/齿状线上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比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比 发表时间:2017-01-20T14:04:35.3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2期作者:康丽丽 [导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基础的慢性炎性病变,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1]。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院病理科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目的: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经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比较胃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胃镜下A型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符合率41.67%显著低于B型79.41%和C型90.48%(P<0.05)。但B型和C型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呈C型表现HP阳性感染率88.10%(37/42),明显高于呈 A型58.33%(14/24)和B型61.76%(21/34)HP阳性率(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有一定差异,临床诊断还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确诊。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病理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96-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基础的慢性炎性病变,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1]。临床以腹胀、营养不良、食欲消退、胃脘隐痛、疲劳消瘦等为主要表现,本病具有迁延性、持续性、难治性。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存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2]。CAG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胃镜检查,但其符合率还有待于考证。本研究将胃镜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经胃镜下诊断为CAG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黏膜组织病理诊断,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62±5.38)岁,胃部疾病病程1~28年,平均病程(8.36±1.38)年。排除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患者,以及严重心、肝、肾、脑等严重疾病者。 1.2 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检查前8h禁食、禁饮,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祛除及润滑胃内泡沫。胃镜下CAG表现:A型为皱襞变薄、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B型为黏膜红白相间或以白为主;C型为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或结节状改变。 病理检查:病变处取活检组织4块,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AG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比较 胃镜下A型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符合率41.67%显著低于B型79.41%和C型90.48%(P<0.05)。但B型和C型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 CAG胃镜下表现与HP感染关系 胃镜下呈C型表现HP阳性感染率88.10%(37/42),明显高于呈A型58.33%(14/24)和B型61.76%(21/34)HP阳性率(P<0.05)。 3.讨论 CAG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通常还伴有肠上皮异型增生及化生[3]。早期对CAG进行干预,对降低胃癌发生率有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胃镜图像随着内镜技术发展更加清晰,但确诊仍需要胃黏膜病理检查。胃黏膜活检病理切片是公认的CAG诊断金标准。通过胃镜下皱襞萎缩情况、上皮色泽及血管间质增生想改变等直视观察,可提高早期CAG的诊断灵敏度[4]。本研究中胃镜下A型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符合率41.67%显著低于B型79.41%和C型90.48%(P<0.05)。但B型和C型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胃镜下对皱襞变薄、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表现的诊断准确性较差,对黏膜红白相间或以白为主,黏膜粗糙不平,呈颗粒或结节状改变的诊断准确性较好,提示CAG不能仅通过一种表现就确定或排除该疾病,对于诊断准确性较差的表现要加强活检深度及活检部位准确性。CAG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这可能与Hp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Hp的反复感染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有关。有研究表明Hp感染科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5]。本研究中胃镜下呈C型表现HP阳性感染率88.10%(37/42),明显高于呈A型58.33%(14/24)和B型61.76%(21/34)HP阳性率(P<0.05)。这可能是CAG胃镜下呈C型改变可能与Hp感染有关。此外,还需规范胃镜下操作,重视典型部位的活检,准确进行多部位取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有一定差异,临床诊断还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1]徐斌,黄玉凯,周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388-1390. [2]李华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10):52+54. [3]陈杰.胃镜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1):85-86. [4]李晓娜.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34-35. [5]李军,周萍,兆咏彬.胃镜和病理检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4):99-100.

胃镜检查全过程及注意事项大全

胃镜检查全过程及注意事 项大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胃镜检查全过程及注意事项大全 养生导读:胃镜检查是胃部疾病的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大多数胃不舒服的人都不太清楚哪些情况需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全过程及注意事项,所以不敢去做胃镜检查,下面养生之道为您介绍胃镜检查全过程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部疾病最准确的方法,是诊断胃病的金标准。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胃镜检查前注意事项 1、头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2、检查前至少8小时不得进食,进水,食物在胃中易影响医师的诊断,并且易促发受检者恶心呕吐。 3、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 4、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5、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驱除胃内的泡沫,使图像更清晰,必要时医生在检查前20-30分钟要给患者用镇静剂、解痉剂和祛泡剂。 6、为了减少喉咙的不适,医护人员会在检查前3分钟,在受检者喉头喷麻醉剂。对此,患者应有所了解,并给予配合。 7、为了使胃镜能顺利地通过咽部,做胃镜检查前一般要用药。在用药前,向医生讲明你的药物过敏史,即过去对什么药物过敏。 8、止痛采取局部止痛,只限于咽喉及食管上端。局部止痛是将2%地卡因或2%赛罗卡因喷雾,病人张口发“阿”声,这时软腭和舌腭弓上移,舌根下移,使舌后、咽喉、软腭喷了药,先后3次。每次喷后,病人将剩在口腔的药咽下,以止痛咽下部。 9、也可采用糊剂,含在口内仰头使药物在咽喉部停留自然流入食管,起局部止痛作用。 10、病人与医生要合作,检查前病人先去小便排空膀胱,进入检查室后,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及眼镜,取左侧卧位,或根据需要改用其他体位。 胃镜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1、胃镜检查是利用一条直径约一公分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中伸入受检者的食

教你看懂胃镜活检病理报告.doc

教你看懂胃镜活检病理报告 在医院门诊,经常见到许多患者或家属拿到胃镜活检报告单后一脸茫然。因不解其意,他们常常会拦住检查医师不放,再三要求给予详细解释。为使患者对胃镜有个大体了解,今天特就活检报告中的一些常见检查结果作一简单叙述,以供参考。 浅表性胃炎它反映了胃粘膜浅层有淋巴细胞或浆细胞浸润,而深层的胃腺体正常。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型、中型、或伴急性活动等类型。根据情况不同,使用不同药物后患者可治愈。

萎缩性胃炎它是指除了粘膜有炎性细胞浸润,还可见胃腺体部分或完全消失。萎缩性胃炎必须积极治疗,因为萎缩性胃炎发生肠化生的机会较多。 肠化即肠上皮化生,意思是在胃粘膜上皮中出现肠上皮,可见于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中,也可见于部分正常人。目前医学上采用粘液组化、酶组化及电镜技术等,将肠化生分为完全型、不完全型及小肠型或结肠型。现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不完全型、结肠型肠化(也称为Ⅲ型肠化)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见到肠化后报告后就进一步检查。

个别腺体囊状扩张根据病理形态,胃粘膜腺体扩张分为单纯扩张和异型扩张。单纯扩张指腺体扩张程度较轻,为局灶性或孤立性,腺腔内黏液分泌多,腺体无萎缩,腺上皮异型增生,可伴有肠化。目前认为它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因此对活检胃粘膜有腺体扩张情况的,尤其是异型扩张的患者要进行定期复查。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也称为不典型增生。对这一检查结果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可以说是一种癌前病变。据有资料报道,轻度异型增生者癌变率为2.35%,中度者为4-5%,重度者为10-84%。轻度患者就每3-4个月复查一次胃镜,中度者2-3个月复查一次。重度者则应尽早手术治

磁控胶囊内镜对比电子胃镜在诊断胃镜疾病方面的一项双中心自身对照试验

磁控胶囊内镜对比电子胃镜在诊断胃镜疾病方面的一项双中心自身对照试验 背景与研究目的:我们研发了一种在人胃中使用的新型磁控胶囊内镜(MCE)系统。当前研究的目的是比较MCE和传统胃镜在诊断胃部疾病准确性。患者和方法:在此次自身对照试验中共纳入68名患者。患者均接受MCE和胃镜两种方式的检查。胃镜检查是在MCE 检查完成4-24小时之后进行的。 结果:MCE与胃镜检查结果的相似性为96.0%,非相似性为77.8%。整体总体相似性为91.2%,κ值为0.765(P <0.001)。总共68例损伤检测了病理,其中53例是由两种方法共同确诊的。MCE和胃镜分别漏诊了七例和八例。 结论:MCE诊断准确性和电子胃镜接近。这些结果表明,MCE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传统胃镜,成为筛查胃疾病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1903629。 介绍 传统电子胃镜是观测胃粘膜病变的金标准。然而,在非麻醉情况下使用时,由于不适感和侵入造成的痛苦,致使患者依从性降低。现在无痛胃镜被广为接受,然而,它的成本问题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1]。视频胶囊内窥镜(VCE)代表了一种患者更易接受的检查替代方法,尤其是患者无法承受巨大不适感时可以使用。然而,传统VCE检查方法观察胃是通过该装置的被动运动进行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外部磁场操控胶囊观察胃是一种可行的方法[2,3],几个发表的试验显示了较好的研究结果[4 - 7]。我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磁控制胶囊内窥镜(MCE)系统,它通过外部机器人产生的磁场,来实现对胃非侵入式检查。MCE系统

在之前健康志愿者研究中表明此种检查方法是安全和可行的。因此,此项试验致力于研究初次检查胃部患者,先接受胶囊内镜,再做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方面的比较。 患者和方法 这是一个自身对照研究(每个患者与自身对照),在两个三级医院中进行(上海长海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试验时间为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 该研究通过两家医院内部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符合纽伦堡法典伦理标准,被批准试验。材料 该MCE系统由安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武汉)提供,MCE系统在2013年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系统包括胶囊内窥镜,外部磁力控制设备,数据记录仪,和装有软件的计算机工作站,实现实时观看和控制。胶囊大小为28×12毫米,内有永久性磁铁。实现胶囊机器人运动的是一个C型臂,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旋转和三个维度的平移共五个独立自由度的运动。MCE所产生的磁场是可以调节的,最大值200高斯。通过外部控制系统产生磁场控制胶囊的方向。该胶囊运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操纵杆或使用自动模式控制。 患者 参加此次MCE检查试验的患者年龄在18 - 70岁,并可以接受胃镜检查胃部。所有病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被排除的患者包括:排便困难,已知引起梗阻的胃肠道肿瘤,腹部手术,一般状况较差,和孕妇(目前此设备磁场可能会影响)。 MCE检查 患者早上到医院检查前一晚禁食(>8小时)。所有患者在胶囊服入前1小时摄入500毫升清水,在检查前15分钟摄入另外500毫升清水,并服用6克产气粉末,它可以释放出540毫升二氧化碳,此粉末在胶囊吞入前5分钟服用。随后患者立即躺在控制设备的检查床上进行检查。

胃镜标准操作规程

电子胃镜标准操作规程 1适应症 1.1 有上消化道症状,需做检查以确诊者; 1.2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者; 1.3 疑上消化道肿瘤者; 1.4 需随诊的病变,如溃疡、萎缩性胃炎、息肉病等 1.5 需内镜治疗者。 2禁忌症 2.1 严重心脏病者; 2.2 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者; 2.3 严重肺部疾病者; 2.4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检查者; 2.5 咽部急性炎症者; 2.6明显主动脉瘤; 2.7 腐蚀性食管炎急性期; 2.8疑有胃肠穿孔者; 2.9 传染性疾病属相对禁忌症,必须检查者,可用专用胃镜,并严格消毒。 3术前准备 3.1 仪器设备准备 3.1.1 拭镜纸沾少许硅蜡将物镜擦拭干净。检查插入表面是否光滑,弯曲部的外皮是否有破损,管道系统是否通通畅,胃镜角度控制旋钮是否正常,光源、监视器工作是否正常;3.1.2 把电子胃镜与光源、吸引器、注水瓶连接好,注水瓶内应装有1/2~2/3的蒸馏水或冷开水; 3.1.3 对电子胃镜进行白平衡调节。打开光源开关,见到光从胃镜头端传出后,将胃镜头端对准内镜台车上附带的白色塑料帽2~3分钟,电子胃镜会自动进行白色平衡; 3.1.4 检查胃镜注气、注水、吸引等功能是否正常,将内镜角度旋钮置于自由位; 3.1.5 将胃镜消毒一遍,弯曲部涂上润滑霜,镜子就可以使用了; 3.1.6 治疗台车上备好几只2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备用,注射器应配钝针头,以备检查术中冲洗,清洁视野。 3.2 病人准备 3.2.1 术前首先要了解病史、检查目的、其他检查情况,有无内镜禁忌症,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急慢性传染病。

3.2.2 向患者讲清检查目的、必要性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签写《内窥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3.2.3 检查前至少6~8小时,已作钡餐检查者,最好3天后再做该项检查,幽门梗阻者则应禁食2~3天,必要是需洗胃,术前排空大小便; 3.2.4镇静剂及解痉剂不必常规应用,对个别紧张者或胃肠蠕动特别强烈者可在术前15分钟肌注安定5~10mg或山莨菪碱10mg 。 3.2.5 咽部麻醉:于检查前10分钟进行,方法有两种:(1)咽部喷雾法:用2%利多卡因或0.5%丁卡因,嘱病人张嘴,对准咽部喷射1~2下,间隔3~5分钟,再喷一次;(2)麻醉霜(含丁卡因)吞服法:予麻醉霜一勺,约5~10ml,嘱病人自己多次一点点吞服。 4 操作要点 4.1 患者取左侧卧位躺于诊疗床上,在病人头下放一次性垫子一个,病人头微曲,两腿屈曲。 4.2 取下患者活动性假牙,松解领口和裤带;嘱病人张口咬住牙垫。 4.3 插镜方法 4.3.1 单手法: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操纵部,右手在距镜端20cm处持镜,将镜面对准患者舌跟部,将镜端自口垫中插至咽后壁,左手边调节角钮方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后部,嘱患者作吞咽动作,顺势轻柔地插入食管。切忌暴力硬插。 4.3.2 插入后,在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食管-贲门-胃体-胃窦-经幽门-十二指肠。在退镜时依反方向全面观察,观察内容包括黏膜色泽、光滑度、黏液、蠕动情况及内腔的形状等。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状、范围、及部位,并详细记录。必要时可进行摄影、活检及细胞学取材。 4.3.3 当腔内充气不足而黏膜贴近镜面时,可少量注气,切忌注气过多。需抽气或吸引液体时,应远离黏膜,间断吸引。当接物镜被沾污时,可少量注水,清洗镜面。 4.3.4 摄影:摄影应在观察完毕、活检前进行。拍摄时应视野清楚,注意要表现目标的特征及有可显示部位的背景做衬托。 4.3.5 活体组织检查(1)由助手按术者吩咐协助操纵活检钳瓣的开启;(2)术者右手将钳头自活检阀门孔缓慢送入。当钳头进入视野后,嘱张开钳瓣,操纵内镜,使活检钳命中选定的活检点,稍加压,令关闭活检钳,抽出钳子,即完成一次取材。将取得的标本粘贴于小滤纸片上,置入10%福尔马林溶液内固定,送病理学检查取活检的组织原则,应在病变四周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不同部位取材4~6块,隆起性病变,还应在中央取材。取材的次序,应先在低点逐步向高处。活检部位要描记清楚,最好绘图作出标记。 4.3.6 细胞学取材:应用于活检后,检查结束前进行。移取活检钳阀门,换上刷子阀门。经刷子阀门插细胞刷,通过活检管道将刷子头部插入试管或胃肠腔内,在病变及其周围轻

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意义

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50例行手术切除,其中8例未发现癌变组织,其余42例经病理诊断结果确诊为腺癌,22例为早期癌,20例为进展期癌;其中10例为低分化腺癌,12例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黏液腺癌,18例为中分化腺癌。同时,对12例患者进行重复活检,结果显示慢性炎1例,上皮内瘤变低级别7例,高分化腺癌4例。8例术后未发现癌变组织的患者中,无黏膜肌者7例。结论:临床上通过胃镜活检对上皮内瘤变高级别进行病理诊断时,90%的患者合并腺癌,胃镜活检深度和部位影响着病理诊断,并且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进行诊断时,可以将纤维间质反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形态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胃癌 胃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全身乏力、上腹疼痛、呕血、食欲下降、贫血、吞咽困难以及消瘦等症状为主,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不仅威胁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当前临床上在诊断胃癌时,胃镜活检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关于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5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为(63.9±6.5)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胃镜活检确诊,其中50例行手术切除,术后3个月,12例重复进行活检。 1.2方法 运用中心甲醛对手术标本和活检组织进行固定,梯度乙醇脱水,按照常规方法,运用石蜡进行包埋,4μ连续切片,HE染色,并且在光镜下对标本进行全面观察。 2.结果 2.1手术标本分期和病理诊断 80例患者中,50例行手术切除,其中8例未发现癌变组织,其余42例经病理诊断结果确诊为腺癌,22例为早期癌,20例为进展期癌;其中10例为低分化腺癌,12例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黏液腺癌,18例为中分化腺癌。同时,对12例患者进行重复活检,结果显示慢性炎1例,上皮内瘤变低级别7例,高分化腺癌4例。8例术后未发现癌变组织的患者中,无黏膜肌者7例。 2.2胃镜活检标本分期和病理诊断 50例胃镜活检组织中,无黏膜肌者40例,有黏膜肌者10例,其中不典型增生细胞侵犯黏膜肌者5例,未侵犯黏膜肌者6例,对于黏膜肌侵犯的患者,术后获得的标本组织中,检测结果确诊为腺癌,其中早期癌者2例,进展期癌者3例。在胃镜活检组织中,纤维反应明显的患者为8例,术后获得的标本组织中,检测结果均确诊为腺癌。同时,在胃黏膜的活检组织中,30例为肠化生,其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者3例,早期胃癌者15例,进展期癌者12例;20例无肠化,其中2例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10例为进展期癌,1例为上皮内瘤变低级别,7例为早期胃癌。 2.3手术标本和活检病理诊断对比 术前,50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术后,6例患者的标本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癌变组织,即没有发现不典型细胞有侵及腺管基底膜和黏膜肌,与相应的活检标本相对比,腺上皮有明显的腺瘤样增生为其组织学的共同形态,其具体表现为腺体紧密排

胃镜标准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

胃镜标准化诊断术语之食管部分(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王立国医生) (一)概述 1食管解剖:成人全长23-28cm,平均25cm,左右径3cm,前后径2cm,距门齿分别为15cm和40cm; 2食管三个生理狭窄:A第一狭窄:距门齿15cm,第6颈椎,咽与食管连接处即食管入口处;B第二狭窄:距门齿23cm,第4、5胸椎,支气管和主动脉弓交叉处;C第三狭窄:距门齿40cm,第10胸椎,横膈食管裂孔处,又称贲门; 3内镜下食管分三段:上段距门齿15-23cm,粘膜光滑,散在纵行毛细血管网;中段距门齿23-32cm,9点至12点处可见主动脉弓与主支气管交叉所致的管腔内凹陷性切迹,即第二个生理性狭窄,3点-4点处可见管壁外脊柱椎体压迫管腔所致的串珠状坡状微隆起,可见密集的树枝样毛细血管网;食管下段距门齿32-40cm,可见贲门齿状线及密集栅状毛细血管网; 4食管定位:分前后左右侧壁,进镜后没有任何旋转时视野上方右侧壁,下方左侧壁,左侧为前壁,右侧为后壁;当有旋转时定位如下:液体潴留及食管中段左心房压迹,并可见搏动为左侧壁,支气管压迹为前壁,椎骨压迫为后壁,食管内不变规律:顺时针左、前、右、后; 5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鳞状交界线SCJ(齿状线)和胃食管连接线GEJ处于同一位置,病理情况下不一致;食管粘膜上见到岛状橘红色粘膜称胃粘膜异位;25%正常人食管粘膜见白色结节或小斑,为上皮棘细胞增厚,称糖原棘皮症。 食管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 (二)食管疾病分类(按平坦型、溃疡型、隆起型和其他分类) 1食管平坦型病变(<良恶性>充血性、薄膜状、剥脱性病变) (1)充血性病变:良性充血性病变包括:反流性和非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真菌感染;食管胃粘膜异位。恶性充血性病变包括:食管粘膜内癌和原位癌。 1)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分级很重要:洛杉矶分级A级,食管可见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小于5mm(局限于一个黏膜皱襞内);B级,食管可见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度大于5mm(局限于一个黏膜皱襞内),且病变没有融合;C级,食管黏膜破损病变有融合,但是小于食管管周的75%; D级,食管黏膜破损病变有融合,且大于食管管周的75%。烟台会议分级0级,黏膜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Ⅰ级(轻度),黏膜呈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将洛杉矶A、B级合为一起); Ⅱ级(中度),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Ⅲ级(重度),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检查报告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和长度;狭窄部位、直径和程度;Barrett食管改变部位;有无食管裂孔疝。 附:Barrett食管:胃食管结合部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胃粘膜(柱状上皮)所取代。 A概述:必须明确两个线,食管胃连接线(EGJ)和食管鳞状上皮和胃柱状上皮交界线即齿状线(SCJ);正常情况下两条线重合,但有20%正常人二者不一致,发生病变时出现异常,涉及Barrett食管和食管裂孔疝,其中食管下段栅栏状血管对于两个疾病的鉴别很重要(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方为栅状血管,如鳞柱线上移,其下方为柱状上皮,透过柱状上皮见栅状血管为Barrett食管,未见栅状血管为食管裂孔疝)。 B内镜下四大特点:1)齿状线上移不规则;2)Barrett食管内的粘膜色调比胃粘膜浅而粗糙,常呈细沙颗粒状;3)可观察到残存的食管上皮粘膜岛;4)炎症消退期可观察到栅状食管毛细血管网; C经典描述:对其诊断必须包括,明确描述SCJ和EGJ的位置,病变近端和远端到门齿的距离。

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指导胃镜护理工作。方法将我院1950例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结论进行胃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调节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检查,减少和避免危险发生。 【关键词】胃镜检查心理护理 消化道内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在临床发挥着巨大作用[1]。它是一种侵入检查,胃镜进入患者的体腔,操作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喉痉挛[2],甚至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所以患者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我科自2009年8月—2011年7月,对1950例胃镜受检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了胃镜检查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病人,一共1950例,其中男性843人,女性1107人,年龄最大92岁,最小11岁。 1.2术前心理分析 1.2.1紧张恐惧由于患者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家属不能允许陪伴在身边一起陪同检查,又缺乏对胃镜检查的了解,他们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胃镜疼吗”;许多人都认为做胃镜很疼,害怕自己承受不了或发生意外,因此产生紧张、恐惧感,甚至不能配合检查。

1.2.2焦虑有的患者长时间胃痛不适,担心自己是否患了很严重的胃病或癌,还有的人考虑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等问题,就会焦虑不安。 2心理护理过程 2.1胃镜检查前大部分患者都有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理,护士根据病人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胃镜检查过程、目的、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患者了解胃镜检查的全过程,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消除紧张和恐惧;保持良好心态,主动配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保证胃镜检查顺利进行。 2.2胃镜检查中患者在检查中的心理要求表现在情感方面,希望被重视、被尊重;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保持室内安静,清洁整齐;嘱患者取舒适的左侧卧位,轻度屈曲,去除活动性假牙;患者常在刚进镜时反应较大,指导患者做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嘴巴哈气,保持呼吸均匀,不要剧烈呕吐,这样既能减轻不适反应,又能缩短检查时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脉搏、呼吸的变化,鼓励和安慰患者,使其增强信心,坚持配合检查。 2.3胃镜检查术后胃镜检查之后,大多患者十分痛苦,协助病人吐出口腔中分泌物,用纸巾擦口、鼻、脸部的分泌物,细心询问病人是否有咽部不适或疼痛,甚至唾液中带有血丝,告知这是胃镜擦到咽部粘膜组织所致,不必特殊处理,短时间内会好转;避免剧烈咳嗽,一小时后进行取张检查,患者2小时后进温凉半流质饮食;检查后,病人希望尽快知道检查结果,此时,护士应用耐心、细致、恰当的语言,回答病人的问题,讲解如

胃镜检查操作规程

胃镜检查操作技术规范 一、适应症 1、有上消化道症状,需做检查以确诊者; 2、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者; 3、疑上消化道肿瘤者; 4、需随诊得病变,如溃疡、萎缩性胃炎、息肉病等 5、需内镜治疗者。 二、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者; 2、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体征不稳者; 3 、严重肺部疾病者; 4、精神不正常不能配合检查者; 5、咽部急性炎症者; 6、明显主动脉瘤; 7、腐蚀性食管炎急性期; 8、疑有胃肠穿孔者; 9、传染性疾病属相对禁忌症,必须检查者,可用专用胃镜,并严格消毒。 三、术前准备

(一)仪器设备准备 1、拭镜纸沾少许硅蜡将物镜擦拭干净。检查插入表面就是否光滑,弯曲部得外皮就是否有破损,管道系统就是否通通畅,胃镜角度控制旋钮就是否正常,光源、监视器工作就是否正常; 2、把电子胃镜与光源、吸引器、注水瓶连接好,注水瓶内应装有1/2-2/3得蒸馏水或冷开水; 3、检查胃镜注气、注水、吸引等功能就是否正常,将内镜角度旋钮置于自由位; 4、治疗台车上备好几只2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备用,注射器应配钝针头,以备检查术中冲洗,清洁视野。 (二) 病人准备 1、术前首先要了解病史、检查目得、其她检查情况,有无内镜禁忌症,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急慢性传染病。 2、向患者讲清检查目得、必要性及配合检查须注意得事项,签写《内窥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3、检查前至少空腹6小时,已作钡餐检查者,最好3天后再做该项检查,幽门梗阻者则应禁食2-3天,必要时需洗胃,术前排空大小便; 4、咽部麻醉:于检查前10分钟进行,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支。

5、高血压药物照常服用 6、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病人处理: 术前处理术后处理 抗凝药(华法林) 停药3-4天停药3-4天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停药7-10天停药4-5天 7、无痛胃镜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1毫克与咪达唑仑5毫克。 8、无痛胃镜需由家人陪同,大于70岁以上一般不做无痛胃镜。 9、无痛胃镜结束后不可开车及高空作业等。 四、术中操作 1、患者取左侧卧位躺于诊疗床上,在病人头下放一次性垫子一个,病人头微曲,两腿屈曲。 2、取下患者活动性假牙,松解领口与裤带;嘱病人张口咬住牙垫。 3、插镜方法 3、1 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操纵部,右手在距镜端20cm处持镜,将镜面对准患者舌跟部,将镜端自口垫中插至咽后壁,左手边调节角钮方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后部,嘱患者作吞咽动作,顺势轻柔地插入食管。切忌暴力硬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