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集散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行政区域建立国家级物流集散中心暨物联网示范基地的框架性设想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编纂:Simon.Hsia
第一部分:区域简介
第二部分:经济概述
第三部分:物流集散中心框架规划
一.徐州简介
徐州:
城市名称:徐州市
城市行政级别:地级市
面积:11258平方公里
人口总数:940.95万(2008年市区人口184万)
方言:徐州方言
机场: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徐州站
车牌代号:苏C
市树:银杏
市花:蔷薇
城市概况:
徐州市经济总量超过合肥,南昌,吉林等省会城市位居全国城市排行榜第37位,徐州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三大都市圈分别是: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
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四个特大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徐州)。
徐州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徐州经济已经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徐州商圈、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千亿元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3家企业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徐工集团、天宝集团、维维集团、保利协鑫是中国同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
徐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金地商都、沃尔玛、家乐福、金鹰国际、中央百货、金地商都,王府井百货,苏宁广场(五星级商场,徐州的新地标,高度达266米),中央百大国际广场(五星级商场,高度200米的双子楼),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二期工程(五星级商场,高度为207.8米的双子楼),徐州力宝城商业广场(189.5米)等国内外知名商家纷纷入驻,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中心商圈”。
城市交通:
铁路交通:徐州火车站
车站等级:特级站(最高级别)
徐州站是中国第八大火车站(前七名是:1.北京2.徐州3.上海4.广州5.深圳6.武汉7.南京8.徐州)
徐州北站是中国最高等级编组站(双向三级六场)之一,全国共有八个(其分别是徐州北、哈尔滨南、沈阳南、丰台西、石家庄、徐州北、株洲北、南仓)
徐州高速铁路站(新徐州站,在建中)是中国最高等级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建设中)中心站点及徐兰高铁的东起点,徐州高铁站(在建)是京沪铁路贯穿的所有的城市中惟一一个具有
始发车条件的地级市高铁站,徐州高铁站在所有地级市中是投资规模最大、车站规模最大的高铁站。
航空交通:徐州观音机场
徐州观音机场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高峰小时客流量800人次的需要。
飞行区技术等级4D级,拥有全天候航管、导航、气象、通讯、灯光等配套设施。
在全国142个营运机场中,可起降747大型客机以上的空港只有17个,观音机场就是其中之一排名约12。
观音机场现已开通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昆明、海口、成都、大连、太原、厦门、温州等城市的航班。
公路交通: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在徐州纵横成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50公里,在中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已建成的高速公路:1:连霍2:京沪3:京福4:徐宁5:徐济)
城市交通:全国地级城市罕见的22条主干、四环线和90条县乡公路格局(在所有的地级市只有徐州一个城市)
城市名片:
世界上最大陆战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
世界最大岩体壁画("汉风新韵")
世界最大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研发基地
亚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馆(水上世界)
亚洲最大的动漫博物馆(徐州动漫博物馆)
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站)
中国首座水下兵马俑陈列馆(徐州水下兵马俑博物馆)
全国最大的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全国第一家以煤炭科技和矿山安全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中国第一家以圣旨为主题的博物馆(徐州圣旨博物馆)
中国第一座具有纯正(印度)佛教风格的寺庙(龙华寺,公元412年)
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民间寺庙(丰县永宁寺,建于永平初年)
中国跨铁路股数最多的大桥(和平大桥,37股)
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九里湖公园)
中国四大家居物流建材中心之一(徐州八里)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最大的高速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基地
华东最大的食品城(淮海食品城)
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
中国最大特种工程汽车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摊铺机租赁商集聚地
中国最大摩托三轮车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电瓶三轮车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的固定机械租赁市场
中国最大板材加工出口基地
中国最大豆奶制品基地
中国最大的光伏电站
中国最全的苏轼景区
华东最大电解铝生产基地
京杭运河上最大的港口产业集群
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金属交易平台(金地商都五金机电城)淮海经济区首家4D动感影院(云龙湖水上世界)
淮海经济区第一家5A级国际影城(星美国际影城)
江苏首家获批的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基地
江苏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古彭广场)
江苏最大的软件园(徐州软件园)
江苏唯一的新能源国家产业基地
江苏最大高效农业基地
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跨国公司眼中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6连冠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
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书法名城
江苏省文明城市
2010年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首批国家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城市2010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第二位
2010中国十大文化品牌城市第十位(徐州彭祖文化)2010中国十大高效政府排行榜第十位
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第三位(徐州工程机械)2009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铜山工程机械)
2009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邳州板材加工)
2009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沛县铝材加工)
2009中国最具竞争力低碳产业基地城市
2009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第二名
2009年度十大活力地级以上城市
2009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
2009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
2009中国十大品牌经济城市
2009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2009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2009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2009首批中国创业之城
2009大陆最佳投资城市
2009中国最安全城市
在中央电视台携手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国内外100余家权威媒体共同推出的“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中晋级到前20名
二.徐州经济概况
网络资料看徐州的经济概况:
全市生产总值(GDP)1212.15亿,比上年增长14.3%
人均GDP13697元,增长14.8%。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4.1%,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2.2%,其中居住3.3%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城市建设投资50亿元
私人车辆增长较快,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1.5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7.33万辆,增长26.6% 第三产业,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旅游业发展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增幅比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加大,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6.81亿元,增长51.4%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11185.30元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投资竣工住宅建筑面积210.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7%,年末城市居民人居住房建筑面积23.3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5平方米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25.31万人,市区人口179.87万人
三、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框架设想
(一)徐州中心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
徐州礼来是交通要道,铁路公路网络发达,陇海京沪相交又有大型内河港口,具备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的条件,巩固、发挥和提升徐州的区位优势及其在全国现代物流格局中突出地位,能够增强徐州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成为推动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
构建徐州中心物流枢纽,可以调整物流布局,配合物联网应用及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做大做强物流企业,率先实现物流业的信息化、规范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把徐州建设成为物流设施集中、物流企业集聚、物流信息汇集、物流市场活跃的全国重要现代物流中心。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西进、西部资源东输,南北协同的商品中转和仓储配送,加强徐州在货物集散方面的重要地位。
(二)建设徐州国际物流园区
以徐州新区为中心,京沪高铁以及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周边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代理、保税仓储、分拨
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国际物流园区,成为徐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重点抓好七大物流工程建设:
1.徐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
充分发挥徐州国家公路主枢纽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现有公路物流资源,在快速通道与高速公路交汇处,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徐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
主要建设由仓储配送、智能分拣、流通加工等功能区组成的大型货运中心和以信息处理与发布、自动跟踪、自动识别等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信息系统。
使其成为有效衔接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覆盖全国的公路运输货物中转、集散、拆组、配置和结算中心。
2.徐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
加快徐州观音机场货运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建设步伐,规划建设海关监管仓库等仓储设施、国际快件分拨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扩建货运停机坪,完善一类口岸功能,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入国际航空、国际货代、国际快递等航空物流战略合作伙伴,多渠道组织航空货源,不断开辟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吸引航空货运业务向我省转移,逐步将徐州观音机场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货运物流中枢,发挥其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方面的重要作用。
3.徐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
在陇海线和京沪线交集地投资新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快站内主箱区、装卸作业区、专用线、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集装箱运输能力。
科学规划周边地区的功能布局及通站道路。
完成徐州铁路一类口岸的迁移,发挥其在拓展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业务方面的主导作用。
4.徐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
加快对徐州铁路东站的作业货场、装卸、信息网络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步伐,积极开辟零担货运专线,提高集零为整、化整为零的专业作业水平,进一步发挥在全国铁路零担货运方面的中枢作用。
5.邮政物流集散中心
投资兴建标准化物流集散车间,以及集散配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快递物流,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构建以徐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通达全国的现代邮政物流运输、配送、信息及资金结算体系,提高江苏邮政物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和辐射能力。
6.徐州出口加工区
主要建设监管仓库、验货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坚持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积极吸引出口加工企业在区内集聚,强化区内外产业联系,以产业合作促进物流业发展。
适时启动后期工程,进一步增强出口加工区的企业集聚功能,扩大出口贸易和国际物流规模。
7.进口保税区
利用地区优势兴建公共保税中心这一宝贵资源,全面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建设保税仓库、展示大厅及附属设施,使其具有较强的仓储、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及进出口服务功能,逐步建成集保税物流、保税交易、保税商品展示及商务服务等多功能的国际物流窗口。
(三)优化物流资源配置
1.调整优化物流结点布局
加大对分散的物流资源重组整合力度,组织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管制制约的市区物流企业及相关仓储设施向国际物流园区有序迁移。
按照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突破徐州现行城市规划限制,引导市区内现有大型批发市场和新建物流企业在高速公路以及国家公路以东地区集聚发展,以物流业发展推动新城区、卫星城一体化进程。
2.强力推进物流企业间的重组整合
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强力推进社会物流资源整合,盘活物流资源存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隶属于不同部门的国有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在规划期内全部完成改组改制。
3.完善物流结点网络
在建设重大物流工程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的基础上,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城市组团和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居民消费服务、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
在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烟草、建材、医药、农资、家电、文化产品等物流市场;在农业基地周边建设农产品物流市场;在市区建设消费品物流市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工业原材料及产成品物流市场;依托软件园区建设电子产品物流市场以及物联网试验基地。
(二)保障措施
1.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各级政府和物流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国内外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
可以支持中国矿业大学扩大相关物流专业招生规模,鼓励省内以及山东境内的大学、等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引导物流企业、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机构紧密结合,采取委托培养、定单培养等方式,共同实施职业培训和日常教育,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
2.建立物流业统计制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409号)精神,由省统计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抓紧研究确定我省物流业统计范围和指标体系。
3.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化体系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省标准研究所、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根据国家实施物流标准化
的进程,加快制定和推广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标准,实现与国际物流标准接轨。
4.优化物流市场环境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理和废止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制定引导物流业发展的法规、规章。
加强物流市场监管,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依法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
按照国家《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标准,对全市乃至全省物流企业进行综合等级评估,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规范管理,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积极发展绿色物流
倡导企业在生产和流通环节采用符合环保要求、可反复梯级利用的包装,逐步实现包装的模数化、集装化和多功能化。
鼓励企业使用低公害车辆,建立高效的回收物流系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及物联网实际应用。
积极研究制订园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完善平台运营机制、投融资机制、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
支持全省范围其它市物流信息平台和农资、医药、钢铁等专业信息平台与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加快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机场航空物流数据中心、业务集成系统等。
依托软件园区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物联网研发和推广运用。
(可以考虑请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民航办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建立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环节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造,逐步统一物流信息交换标准。
重点选择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对标准化示范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可以请省质监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参加)
重点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物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报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规划、用地、产业政策、综合交通、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
制定物流业发展考核办法,把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考核范围,细化部门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对主要指标、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由市政府通报年度考核情况。
建立完善全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完善联网直报制度。
组建省级物流行业联合会,牵头开展专项规划制定、政策研究、信息统计、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工作。
(可能的话提请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统计局、交通运输厅、民航办、徐州铁路局、徐州海关、省商务厅、工业与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邮政管理局、工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徐州市政府等参加)
(二)抓好规划衔接实施。
起草《现代物流业五年发展规划》和徐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加强省、市各类综合和专项规划的对接,确保将符合物流规划的重点项目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完成国际物流产业园控制性详规编制。
建立重大项目筛选审查制度,对新建物流园区的专项规划、功能布局、入驻条件、基础设施用地比例等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并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重大物流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建议提请各有关市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民航办、徐州铁路局、省商务厅参加)
(三)推进重大项目实施。
将物流集散中心列入服务业提速计划、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
目,纳入联审联批范围。
对规划项目加强项目备案和核准工作,优先落实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对开工项目抓好进度,逐月现场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竣工项目抓紧投产达效,做好跟踪服务。
(也可以提请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国土资源厅和各有关市政府参加)
(四)完善政策措施。
抓好落实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完善配套实施细则。
建立重点物流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全面清理涉及物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结合申报国家税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更多的物流企业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每年评选表彰十强物流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切实落实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水、电等价格收费政策。
按照“突出重点、集中配置”的原则,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物流领域。
(可能的话提请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地税局、公安厅、交通运输厅、民航办、徐州铁路局、徐州海关、省商务厅、工业与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邮政管理局和各市政府参加)
(五)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制定柔性引进政策,吸引海内外高级物流人才来徐州创业、兼职。
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人才教育培训,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开展人力资源专项培训。
政府对有特殊贡献的现代物流业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
优秀物流人才可破格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称,优先向国家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教育厅、财政厅和各市政府参加)
时间有限,部分数据为非官方数据,可能存在偏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