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行测常考常识
行测常考常识一、常识之政治部分行测里政治常识可不少呢。
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可太重要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比如说咱们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体现,而这些政策又推动了国家不断发展,这就是意识的反作用啦。
还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常考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很多方面,像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在行测题里经常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哦。
二、常识之经济部分经济常识也是重点呢。
供求关系是很有趣的一个点。
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商品价格往往会下降;而供小于求的时候,价格就会上升。
比如在房地产市场,如果房子建得太多,买房的人又少,那房价就可能会降下来。
还有宏观调控的手段,像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常常被考到。
货币政策有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财政政策有税收调整、政府支出等。
三、常识之文化部分文化常识超级丰富。
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有很多考点,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背后是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对团圆的向往。
文学方面,四大名著那是必须要知道的。
红楼梦里复杂的人物关系,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恨情仇;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除魔,这些都是常考点。
还有诗词歌赋,李白的豪放飘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的沉郁顿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四、常识之历史部分历史常识就像一个大宝藏。
从古代史开始,像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推行的郡县制影响深远。
汉朝的文景之治,休养生息,让国家繁荣起来。
再到近代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国家概况1. 国家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 首都:北京3.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4. 国旗:红色底上镶5颗黄色5角星5. 国庆节:10月1日6. 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7. 人口数量:约14亿8. 宪法序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公民在宪法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中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家园。
9. 政治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二、行政区划1.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 省级行政区:共31个省级行政区,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三、中国历史1. 夏、商、周三代: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256年2. 秦朝:统一中国、建都咸阳3. 汉朝:开国君主刘邦,建都长安4. 三国时期:魏、蜀、吴5. 隋朝:统一南北6. 唐朝:开国君主李渊,建都长安7. 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唐、南汉、吴越、南吴、闽、楚、前蜀、后蜀、北汉、荆南8. 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建都开封9.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10.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建都南京,后迁北京11. 清朝:建都北京12.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辛亥年间,辛亥革命成功,宣告了封建帝制的结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标志13.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4. 中国革命战争:1927年至1949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及其他反动派的战争四、中国政治1. 直接民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 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机关与地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3. 政府机构:国务院4. 职能部门:国务院组成部门(外交部、教育部等)五、中国经济1. 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3. 国际经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WTO),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六、中国文化1. 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红楼梦,西游记等2. 经典:四书五经,古代经典3. 书法:中国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4. 绘画:国画5. 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6. 习俗:红包、敬酒、拜年、祭祖等7. 服饰:旗袍、长袍、褂子七、社会保障1.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2. 社会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救助管理八、法律法规1. 刑法:刑法分为一般性原则、侵权性罪行、危害国家安全罪行、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行等2. 民法:民法是用以协调和规范人民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人民社会主义实践中依法生活开展的基本法规3. 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和解决行政争端的法律规范4.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上就是行测中常识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内容大致包括国家概况、行政区划、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等内容。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国情常识 1.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14亿。
2.地理: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面积。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
3.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
二、政治常识 1.中央政府组织: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2.国家元首:中国的国家元首是主席,现任国家主席是习近平。
3.政府机构:中国的政府机构包括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等。
4.政治制度: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
三、经济常识 1.经济体制: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的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管理模式。
2.GDP: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GDP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3.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大量农民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4.外贸: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四、法律常识 1.宪法:中国的宪法是最高法律,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利和义务等。
2.刑法:中国的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法律体系,对各类犯罪行为进行规范和惩罚。
3.合同法:中国的合同法是保护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各方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等事项。
4.知识产权法:中国的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包括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五、文化常识 1.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3.习俗:中国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拜年、红包、团圆饭等。
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行测必备常识总结
行测必备常识总结行测必备常识,那可真是个宝藏库,要是能把这些常识都装进脑袋里,就像给咱们考公的小马达加足了油。
行测里的常识判断涵盖的面可太广了。
就像一个大杂烩,啥都有。
从天文地理到历史文化,从生活小常识到国家大事。
咱先说这历史文化部分吧。
中国的历史那是源远流长,朝代更迭就像一场接力赛。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不同性格的人。
比如说唐朝,那就是个大富大贵的公子哥,文化繁荣得不得了,诗歌就像那盛开的花朵,一朵接一朵。
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就像超级明星,他们的诗作流传千古。
你要是了解这些历史文化知识,在行测里遇到相关题目,那不就跟回家拿东西一样简单吗?再说说地理常识。
地球就像咱们人类的大屋子,各个国家和地区就是屋子里的不同房间。
你得知道每个房间的特点。
像咱们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那高山就像大地的脊梁,高耸入云。
还有平原,平原就像大地的胸脯,宽广平坦。
不同的气候也很重要啊,热带就像个热情的火娃,终年炎热。
温带呢,就像个温和的老好人,四季分明。
要是连这些都不清楚,地理题可就会让你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喽。
生活常识也不能小看。
这就像是咱们生活的小窍门儿集。
你知道醋除了能调味还能干嘛吗?它就像个小小的清洁卫士,可以用来除水垢呢。
还有盐,盐不仅仅是让食物有味道,在冬天的时候,撒在结冰的路上,就像给冰面铺上了一层粗糙的砂纸,能增加摩擦力,防止滑倒。
这些生活小常识有时候在行测里一出现,你要是不懂,那可就亏大了,就像到嘴的鸭子飞了一样。
政治常识也是行测的常客。
国家的政策就像指挥棒,指挥着国家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
你得知道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就像每个家庭都有个小目标一样。
了解了这些政策的走向,在做政治常识题目的时候,就好比你已经知道了游戏规则,还怕玩不好吗?科学常识更是个神奇的领域。
物理、化学、生物知识都在里头。
这就像一个魔法世界。
像物理里的牛顿定律,就像给物体运动定了个规矩。
化学里元素之间的反应,就像一场场神秘的舞会,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舞伴和舞步。
2023行测常识知识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202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知识大全:
1. 国情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的程度,包括人口、地理、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国情国力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础,也是公务员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任务,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和组成,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录用、考核、奖惩、任用、培训等制度,以规范公务员的管理和行为。
公务员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
4. 行政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政命令、行政决定、行政处罚等。
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平、透明,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5.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务员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6. 民主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建立在民主制度和法治基础之上,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法律和法规得到严格执行和遵守。
民主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务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7. 科技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是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公务员必须关注和支持的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常识知识,具体的考试内容还需要参考具体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公务员行测复习知识点大全(含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一章片段阅读★总框架:第一节:中心理解题第二节:细节判断题★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第一节:中心理解题一、重点词语之关联词(一)转折关系非典型转折词: (二)因果关系如果直接问原因: (三)必要条件关系(四)并列关系二、行文脉络第二节: 细节判断题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二章语句表达总框架:第一节: 语句排序题第二节: 语句填空题第三节:接语选择题第一节: 语句排序题第二节:语句填空题第三节: 接语选择题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章逻辑填空★总框架:第一节: 词得辨析★第二节: 语境分析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第一节: 词得辨析第二节: 语境分析第三部分数量关系 总框架:第一节: 代入排除法第二节: 数字特性(一)奇偶特性(二)倍数特性第三节:方程法第四节: 工程问题基础公式: 总量=效率x时间第五节:行程问题基础公式: 路程=速度x时间(s=v*t)第六节:经济利润问题第七节:排列组合与概率(一)排列组合(二)概率第八节:容斥问题◆第九节:最值问题第四部分判断推理第一章图形推理★总框架:图形推理5种命题形式: 一、位置规律二、样式规律三、属性规律属性规律思维导图四、数量规律五、特殊规律六、空间重构空间重构思维导图第四部分判断推理第三章类比推理 总框架:第一节:语义关系第二节: 逻辑关系第三节:语法关系类比推理3种常见题型:总思维导图:第四部分判断推理第二章定义判断★题型:★题目下定义, 选项给出四种情况, 选出最符合or最不符合该定义得答案.解题思维:1.瞧清提问方式:属于/符合, 不属于/不符合2、识别有效信息: 关键词、关键句3、对比思维、择优选择总思维导图:第四部分判断推理第四章逻辑判断 总框架:第一节:翻译推理第二节:排列组合第三节: 逻辑论证第四节: 日常结论一、翻译推理二、排列组合三、逻辑论证四、日常结论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总框架:第一节: 统计术语第二节:速算技巧第三节:简单计算第四节:高频考点——增长类第五节:高频考点-—比例类第六节:综合分析第一节: 统计术语一、增长类相关(一)基期量与现期量(二)增长量与增长率(三)百分数与百分点(四)同比与环比(五)增长率、降幅、变化幅度二、比重类相关(一)比重(二)平均数(三)倍数第二节: 速算技巧第三节: 简单计算第四节: 高频考点——增长类(一)普通增长率(二)间隔增长率(三)年均增长率(四)混合增长率第五节:高频考点——比例类(一)现期比例 (二)基期比例(三)两期比例1、定性2.两期比例3.两期平均数第六节:综合分析。
行测常识汇总大全
行测常识汇总大全一、政治常识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基本路线2.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党的领导体制4.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7.党的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8.公务员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9.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民主专政11.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12.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13.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14.政府权力和行政监察机制15.政治伦理和反腐倡廉二、经济常识1.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2.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和经济结构3.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4.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管理5.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6.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7.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8.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9.区域经济和城市化进程10.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11.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12.能源和资源保护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14.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三、法律常识1.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律体系2.宪法和法律法规3.刑法和刑事诉讼法4.民法和民事诉讼法5.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6.经济法和商法7.知识产权法和合同法8.婚姻法和家庭法9.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10.土地法和房地产法11.环境保护法和安全生产法12.食品药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3.司法制度和法官律师工作制度14.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四、文化常识1.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2.世界的历史和文化3.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4.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5.中国的文艺和文学艺术6.世界的文艺和文学艺术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建设8.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和文化品质9.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传播10.体育文化和健康教育11.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建设五、地理常识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境、领海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3.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4.中国的经济区域开发和城市化5.世界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6.世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7.世界的经济区域开发和城市化8.边界贸易和口岸通关9.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工作10.落地生根和科技创新11.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行测知识点干货总结
行测知识点干货总结一、行测是什么?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称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它主要考察考生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量关系判断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等。
二、行测考试形式行测考试一般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包括言语表达与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类型。
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至120分钟不等,考试题目数量也不等,一般在100道左右。
三、行测考试知识点1. 言语表达与理解言语表达与理解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法运用能力等。
在此部分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常见汉字的书写和理解,理解词语的意义和使用,掌握基本的句型和段落的连贯表达。
2.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此部分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逻辑关系,包括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例如排除法、因果关系法、削弱法等。
3.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量关系判断能力。
在此部分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百分数、基本代数运算等;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判断方法,例如比较大小、比例关系、增减比例关系等。
4.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此部分考试中,考生需要分析并推断一些图表、图形、数据等资料,掌握资料的概括和总结能力,理解并分析图表中的数字信息。
四、行测备考方法1. 多练习行测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多练习各类型的题目,积累解题经验。
可以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2. 理解解题技巧掌握解题技巧是备考行测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加培训班来学习解题技巧。
3.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考生需要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多进行逻辑推理训练,并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4. 增强数学基础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部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考生需要增强自己的数学基础,提高数学运算和应用能力。
行测要点总结归纳
行测要点总结归纳一、常识判断部分行测里的常识判断就像个大杂烩,啥都有。
什么历史啦,地理啦,政治啦,甚至生活小常识都在里面。
历史方面,得知道一些重大事件的时间、人物和影响,像辛亥革命,1911年发生的,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是近代中国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呢。
地理的话,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位置、地形地貌特点得有点印象,比如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政治就得了解一些基本的国家政策和方针啦。
生活小常识就更有趣了,像为什么夏天容易下雷阵雨,那是因为夏天水汽蒸发快,对流运动强烈。
二、言语理解部分这部分可重要啦。
有选词填空,做这种题就像是给词语找合适的家。
比如说“必须”和“必需”,“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还有阅读理解,要学会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
有些文章开头就点明主题,有些则需要读完才能总结出来。
阅读的时候可不能走神,要像小侦探一样敏锐地捕捉关键信息。
三、数量关系部分这部分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有点头疼。
像工程问题,要是甲单独做一个工程需要3天,乙单独做需要5天,那甲乙合作需要多久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工作效率的计算方法啦。
还有行程问题,什么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的。
如果两辆车相向而行,速度分别是30千米每小时和40千米每小时,相距140千米,那多久会相遇呢?就是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和嘛。
虽然这些题有点难,但只要多做练习,掌握了规律就好很多。
四、判断推理部分图形推理很有趣,就像玩猜图形的游戏。
有平移、旋转、对称这些规律。
比如说一个正方形每次顺时针旋转45度,那下一个图形就按照这个规律去推。
逻辑判断呢,要学会理清逻辑关系,像如果A那么B,这就是一种充分条件关系。
类比推理就是找词语之间的关系,像近义词、反义词、种属关系之类的。
定义判断就是要准确理解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按照定义的要求去判断选项。
五、资料分析部分这部分的数据可多啦。
首先要学会看图表,是柱状图、折线图还是饼状图呢?然后就是计算,增长率、比重这些概念要清楚。
行测常识知识点汇总
行测常识知识点汇总一、政治常识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重要会议及其决议- 党的重要理论和政策2. 国家机构和法律体系- 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 宪法和主要法律的基本原则3. 时事政治- 国内外重要政治事件- 国家政策的变动和解读二、经济常识1. 基本经济概念-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 中国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主要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3. 国际贸易与金融-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和组织- 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三、历史常识1. 中国历史- 各个朝代的更迭和重要事件- 历史人物和文化遗产2.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国际关系的发展四、地理常识1. 中国地理- 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2. 世界地理-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 - 重要的地理现象和环境保护五、科技常识1. 科学技术发展史- 历史上的重大科技发明- 当代科技的发展趋势2. 基础科学知识- 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概念 - 科学实验和研究方法3. 高新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 - 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六、社会文化常识1. 中国文化- 传统文学艺术- 传统节日和习俗2. 世界文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世界文化遗产3. 社会问题-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七、法律常识1. 宪法和行政法-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行政法规和行政诉讼法2. 刑法和民法-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罪名- 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合同法3. 其他法律知识- 经济法、劳动法、环保法等- 法律援助和维权途径八、行测考试技巧1. 时间管理- 如何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快速阅读和答题技巧2. 答题策略-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判断题和简答题的答题技巧3. 心理准备- 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 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行测常识知识点汇总应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时事政治进行更新和调整。
行测知识点总结最新
行测知识点总结最新一、行测概述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测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字理解、逻辑推理、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能力,涉及到文字类、图形类、逻辑类、数量关系类等题型。
通过行测,可以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基本工作素质和能力。
二、文字理解文字理解是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文字理解题型中,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理解文章的具体细节和含义。
文字理解题型通常包括阅读理解、综合分析等内容,考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的分析,进行合理推断和判断,从而解答相关问题。
阅读理解是行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题目通常包括一篇文章和相关问题,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理解文章的具体细节和含义,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合理推断和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综合分析是行测中的常见题型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题目通常包括一篇文章和相关问题,要求考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解答相关问题。
考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的分析,进行合理推断和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三、图形类图形类是行测中的常见题型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图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图形类题目通常包括图形推理、图形演算等内容,考生需要通过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合理推断和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图形推理是行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图形的推理能力。
图形推理题目通常包括一组图形和相关问题,要求考生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分析图形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合理推断和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图形演算是行测中的常见题型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图形的演算能力。
图形演算题目通常包括一组图形和相关问题,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图形的计算和变换,得出最终结果。
考生需要灵活运用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计算和推理,选出正确答案。
行测常识必背知识点2024
行测常识必背知识点2024一、政治常识。
1. 时政热点。
- 国内外重大事件,如重要国际会议(如G20峰会等)的成果、意义。
- 我国的重大政策举措,如乡村振兴战略的最新进展、成果和发展方向等。
2. 党的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如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
二、经济常识。
1. 宏观经济。
- 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和影响。
2. 微观经济。
- 市场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
- 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如企业的成本、利润、市场竞争策略等。
三、法律常识。
1. 宪法。
- 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权利。
2. 民法。
-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相关规定。
-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效、无效、可撤销等)。
3. 刑法。
- 犯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 常见的罪名,如盗窃、抢劫、贪污等罪名的认定和量刑标准。
四、历史常识。
1. 中国古代史。
- 朝代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贞观之治等)和历史人物(秦始皇、汉武帝等)。
- 古代的政治制度(如三省六部制等)、经济发展(如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文化成就(如四大发明等)。
2. 中国近代史。
- 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和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3. 世界史。
- 古代世界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等)。
- 近代世界的重大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
五、文化常识。
1. 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思想文化,如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主要观点。
行测必背知识点
行测必背知识点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非常关键。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行测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常识类知识点1.国家概况: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制度、人口、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3.法律法规:熟悉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4.经济知识: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指标、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
二、数学类知识点1.基本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以及应用。
2.文字题计算:能够快速解决涉及加减乘除的文字题。
3.纵横题计算:能够通过纵横表格中的信息进行运算。
4.比例问题:理解比例关系,掌握比例计算方法。
5.排列组合:了解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三、推理类知识点1.逻辑关系题:能够理解并分析逻辑关系,推理出正确的结论。
2.类比推理题:掌握类比推理的基本规律,准确进行类比推理。
3.空间关系题:具备良好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能够解决涉及空间关系的问题。
4.数量关系题:理解数量关系,能够通过数量关系进行推理。
四、言语理解和表达类知识点1.阅读理解: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抓住关键信息。
2.资料分析:具备分析图表、数据资料的能力,做到准确把握资料中的信息。
3.词语理解:理解词语的义项和词语之间的关系,遇到生僻词汇也能够猜测大致含义。
以上是一些行测必背的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在备考中更好地准备行测科目。
当然,除了这些知识点,考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行测考试,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3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5篇)
2023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5篇)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
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光污染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国际上一般将主要光污染分成3类。
1、白亮污染白天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引起的光污染,日常生活中的镜面水面反射就是白亮污染。
2、人工白昼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
3、彩光污染指舞厅、夜间游乐场所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和闪烁的彩色光源发出的彩光所形成的光污染,其紫外线强度远远超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经常“蹦迪”的人一直被这种污染干扰。
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华北平原:(1)我国第二大平原。
(2)太行山。
古代以太行为基准,东边是山以东,西边是山以西,即现在山东和山西的由来。
如洞庭湖以南为湖南,洞庭湖以北是湖北。
安徽是安庆和徽州的合称,甘肃是甘州和肃州的合称。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
(3)长芦盐场是我国的盐场。
(4)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024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光污染有哪些危害?1.影响人体健康光污染对人身体的危害有很多,首当其害的是眼睛。
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光污染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
有研究表明,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的主要原因,并非用眼习惯所致,而是视觉环境受到污染。
城市的黑夜亮如白昼,严重扰乱人类的生物钟规律并抑制诱导睡眠的褪黑激素的分泌,危害人体健康。
人如果长期受高强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2.对天文观测的危害灿烂的星空和奇妙的天文现象令人赞叹。
然而,现在全球约1/5的人却看不见银河。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1.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3.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共有四类: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实施行政许可的结果是,相对人获得了从事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者资格。
5.《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6.《行政诉讼法》第19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7.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两类:一是企业法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这是根据法人设立的宗旨和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所进行的分类。
社会团体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学术研究、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
社会团体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
如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学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8.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由专门监察机关实施的,对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廉政、勤政和执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职能活动。
纪检委是负责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0.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都是股票价格指数11.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行测常见知识点
行测常见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行测常见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行测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用来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
就是通过一些题目,看看你有没有在行政工作上需要的一些能力,像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常识储备这些。
②重要程度:在公务员考试等选拔公职人员的考试里,行测超级重要。
要是行测考不好,那你进入公职队伍的大门就很难推开啦。
它是很多用人单位考查应试者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式。
③前置知识:其实不需要特别高深的前置知识。
不过小学的数学知识得掌握吧,像四则运算这种;还要有基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就像能读懂一篇简单文章说的啥意思。
还有就是平常生活里积累的常识知识,比如一年有四季这种。
④应用价值:如果通过行测选拔出来的人员,理论上在行政工作里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各种事务,像快速统计数据、准确理解文件内容、合理进行逻辑判断等,对整个行政机构的高效运行有很大意义。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行测涵盖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模块。
就像一张大网,每个模块都是这个网上的一块重要部分。
②关联知识:比如说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都和数学知识有很大关联,在数学知识这个大树上的不同枝干;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又和逻辑学与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各个模块之间也互相有着关联,比如理解能力在言语模块掌握好了,在资料分析理解题干信息上也有帮助。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因人而异。
对于数学不好的人来说,数量关系就特别难,像那些排列组合的题目,又抽象又复杂。
而论判断推理里的图形推理很让人头疼,看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图形找规律就跟大海捞针似的。
而重点的话,每个模块的基础知识点都是重点,你得把那些概念啊、基本方法都掌握得死死的。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每个模块都是考点啊。
像言语理解就经常考对词义的辨析、对语句的理解这些;数量关系会出各种数学计算、数学模型的题;判断推理那就更多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之类的,资料分析就是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常识判断就看你的知识储备了。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
行测常识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常识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4.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5.国家的根本任务、基本制度和根本制度;6.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7.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经济常识1.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经济体制的;3.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4.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运行机制;5.人民币的基本知识;6.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7.设计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方法和手段;8.发展规划和政策。
三、法律常识1.法律的任务和作用;2.宪法的主要内容;3.刑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4.民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5.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6.宪法、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基本知识和常识;7.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特点。
四、科学文化常识1.科学的定义、特点和方法;2.科学发展观;3.自然科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基本规律;4.文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6.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合作;7.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和科技文化创新。
五、社会常识1.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原则;5.公民权益保护;6.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7.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六、地理常识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3.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草原和沙漠;4.世界的主要大陆、洋和海峡;5.世界著名的山脉、河流和湖泊;6.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
七、历史常识1.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2.中国古代的主要王朝和历史;3.近代以来中国的近代史;4.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主要历史事件;5.世界近代史的发展;6.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
八、环境保护与安全常识1.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2.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和治理;3.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4.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5.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024国考行测常识
2024国考行测常识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一、行测常识概述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是考生在参加国考时必须要面对的一项考试内容。
行测常识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综合考察,包括逻辑思维、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准备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行测常识中的重要部分。
在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逻辑推理题,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考生还需要掌握常见的逻辑谬误,避免在推理过程中出现错误。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常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判断推理题,考察考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推理,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排除干扰项,确保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常识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考察考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学会理解文章、段落和句子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以便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行测常识中的一项重要考点。
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题,考察考生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学会分析数据和图表,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系。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和统计知识,以便在解题过程中准确计算和判断。
六、技巧与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保证每个考点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训练。
2. 多做模拟题和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考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注意积累行测常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书籍和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学习。
4. 学会总结和归纳,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2023行测常识知识大全
2023行测常识知识大全
摘要:
一、前言
二、行测常识知识简介
1.行测常识知识的定义
2.行测常识知识的重要性
三、2023 行测常识知识大全内容概述
1.政治类
1.我国政治体制
2.国际政治形势
2.经济类
1.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2.国际经济形势
3.科技类
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
2.国际科技发展趋势
4.社会类
1.我国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国际社会发展趋势
5.文化类
1.我国文化传承与创新
2.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6.地理类
1.我国地理特点及资源分布
2.国际地理知识
7.历史类
1.我国历史沿革及重要事件
2.国际历史知识
四、2023 行测常识知识大全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
2.注重实践与运用
3.拓展知识面
4.参加培训课程与交流活动
五、总结
正文:
【前言】
行测常识知识大全旨在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行测常识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3.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共有四类: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实施行政许可的结果是,相对人获得了从事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者资格。
5.《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6.《行政诉讼法》第19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7.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两类:一是企业法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这是根据法人设立的宗旨和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所进行的分类。
社会团体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学术研究、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
社会团体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
如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学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8.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由专门监察机关实施的,对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廉政、勤政和执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职能活动。
纪检委是负责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0.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都是股票价格指数11.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
12.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
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13.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
本题选C。
“墨宝”指宝贵的字画,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
“金石”: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竹”: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
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14.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为了根治淮河水患,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大别山区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四大水库。
15.南非加入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成为BRICS,成为金砖五国16.2011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17.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18.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而得名。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
19.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合称广义的言论自由;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
20.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量子力学本身是在1923-1927年一段时间中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 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转基因工程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
21.“书圣”指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筋柳骨”指的两位楷书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而“颠张醉素”指的两位草书家是张旭和怀素, 我国古代绘画常以朱红色和青色为主色调,故称绘画为“丹青”22.明四家:沈周--庐山高图,文征明--惠山茶会图,唐寅--落霞孤鹜图,仇英--桃源仙境图。
23.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24.《特别行政区制度》规定:“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可以根据基本法规定、按既定程序制定法律,但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政府任命。
特别行政区不能行使国家主权。
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防务由中央政府负责。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8章对外贸易救济中规定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限制进口等都是一个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使之免受国外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26.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宪政的集中表现是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27.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共有49个体育组织和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参加在巴黎举行的成立大会。
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28.《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都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29.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与北宋苏轼同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30.《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都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31.剧本《伪君子》、《吝啬鬼》、《贵人迷》是17世纪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著作32.领域含领陆、领水、领空、船舶、航空器、驻外使领馆,犯罪的行为与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即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
33.北京市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包括:明十三陵、故宫博物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天坛、颐和园。
3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人的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因此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必然得出结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35.曾母暗沙,是一座位于中国南海的岛礁,位于北纬3度58分,东经112度30分,终年没于水下,有水下珊瑚沙洲之称,为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示的领土的最南端。
36.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①宏观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③市场监管职能37.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货币发行业务,这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人民币发行业务是通过发行库与业务库的调拨往来进行的;对银行的业务包括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的再抵押放款、再贴现和信用放款)、全国清算;对政府的业务包括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38.宪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基本原则时所应当产物的思想、理论依据和准绳。
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39.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40.极昼是出现在极圈范围内的一种“太阳终日不落”的现象,所以又称“永昼”。
极昼只出现在地球南、北极圈以内地区。
太阳直射于北半球时,极昼出现在北极地区;而极夜则出现在南极地区。
41.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在当代,由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大发展,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劳动资料中的能源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大。
42.公务员实现职位分类制度,其划分的类别包括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类。
43.法律关系根据其调整内容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
44.根据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政府责任范围的调整、政府责任重点的转移、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45.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6.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由于在太阳中心进行着将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汤姆生发现电子,并非是他“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卢瑟福,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太低,而光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所以这时只能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47.我国刑法总则明确规定的原则只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48.《商标法》第8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49.2006年12月22日—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明确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50.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
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51.法律规定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可以属于集体所有。
52.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