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2.据统计,雅典自由民中占有财产较多的第一、二等级公民仅4000人,广大自由民多属第三、四等级。
希波战争中主要由第三等级公民构成重装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这一变化A.有利于协调公民内部矛盾 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C.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D.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3.某兴趣小组对梭伦改革的措施进行研究后,认为梭伦改革从颁布“解负令”开始,符合改革的一般规律。
这里所说的“一般规律”应是A.改革首先要解决最紧迫的社会问题 B.改革要立足于满足弱者的基本需求C.改革必须以遏制革命作为首要目标 D.改革必须首先打击旧有的利益集团4.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
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
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B.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C.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D.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5.马克思曾说: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的发展方向……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合符”是我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黄帝、炎帝、蚩尤在涿鹿大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和蚩尤,最后黄帝“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平地)”。
“黄帝合符”A.标志着黄河流域民族国家的诞生B.体现了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融合的趋势C.确定了中华民族的图腾D.开启了中国印信制度的先河2.有线电视频道有个齐鲁电视台,是山东省创办的。
“齐鲁”起源于()A. 夏朝建立B. 西周分封C. 商朝时期D. 战国改革3.《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据此,我国古代丝织业的产生可追溯到()A. 夏初B. 商末C. 春秋D. 战国4.关于先秦时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我国的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代②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阻碍了统一的进程③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④“百家争鸣”体现了不同学派的政治主张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手工业技术比欧美要早两千多年左右。
这项发明是()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B、青铜器制造的金银错技术C、漆器制造的夹纻技术D、以曲造酒的酿酒技术6、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引文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农民徭役负担太重,没有劳动时间B、春秋战乱不已,农业生产遭到破坏C、井田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小农经济成为东方封建制的特点7.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8、“商君死,秦法未败。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商王“中丁”以前,凡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
这说明“中丁”以前A.王位世袭制尚未真正形成B.王位继承注重选贤任能C.王位继承制处于探索阶段D.王位继承尚存在随意性2.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
具体如下:到战国时代,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礼制形式渐趋规范 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D.儒家学说地位上升3.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
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
该学者意在强调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4.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权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
”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贵族特权 B.强化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 D.强化国家管理5.我国历代王朝重视边远地区的管辖。
下列措施能促进中央政府管理北方地区的有①修直道②“道”行政机构的设置③设理藩院④实行“土司制度”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④6.《史记》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以上政策实施于下图的A.①B.②C.③D.④7.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2).doc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卷上。
1.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由此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A. 广建诸侯藩国B. 区分血缘亲疏C. 保证法律执行D. 巩固分封秩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王国维所说为嫡长子继承制,它的目的在于巩固统治秩序,因此D项正确;广建诸侯藩国属于分封制,与材料不符。
因此A项错误;区分血缘亲疏是宗法制的目的,不符合材料。
所以B项错误;从材料内容中无法得出保证法律执行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
点睛:材料的大致意思为“天子诸侯的传承,是通过法统立长子和立嫡子来确定的。
(虽然)立贤良的人的好处超过立嫡子,人的使用才能优于资格,之所以不用这个方法(即立贤不立嫡长,用人只看才能不看资格这个情况)来替代,是因为这样一来容易发生争执,这个坏处不可胜数。
”可以推出嫡长子继承制。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再来判断就很容易。
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它A. 统一度量衡、货币B. 创建皇帝制度C. 创建三公九卿中央官制D. 统一全国和创建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关键信息是“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创立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
ABC表述正确,三项属于具体制度,都有片面化的问题,都从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代是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
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常铸有铭文,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
从材料看,商代铸造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A. 强化国家政权机能B. 扩大统治区域C. 突破血缘组织框架D. 完善宗法制度『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礼器和兵器”,尤其是青铜铭文中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内容,强化了国家政权机能,A正确;B与材料无关;C违背史实;D 材料未涉及。
2.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汉族四周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族,都与汉族一样是黄帝后裔,甚至朝鲜也与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A. 迎合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B. 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史学观C. 消弭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 说明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答案』A『解析』随着郡县制在周边少数民族分布区的推广,汉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格局更加稳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华夷共祖”的思想正好迎合了大一统思想和大一统时代的需要,故选择A项。
材料反映的是司马迁的认识,与司马迁的个人经历与认识水平有关,不能反映出史学的严谨性,排除B;C项“消弭”一说错误;中华民族意识是在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形成的,排除D项。
3.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
这说明了A.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 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答案』B『解析』由于唐代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软官绅墓葬中大多墓志署名只写官衔,极少写郡望,故B正确;民族交融与门阀士族衰落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故C错误;藩镇割据并不是世代荫袭的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墨家学派【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
故选C。
2. 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C. 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 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答案】D【解析】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称之为新儒学,它糅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主要观点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适用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故D说法正确,A项错误;“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C说法不符合史实;吸收佛道两家学说之长的是宋明理学,B项错误。
3.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种现象开始于A. 秦朝B. 汉代C. 宋代D. 清朝【答案】B【解析】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结合所学知识,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题意。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代是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
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常铸有铭文,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
从材料看,商代铸造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A. 强化国家政权机能B. 扩大统治区域C. 突破血缘组织框架D. 完善宗法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商代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礼器和兵器”,尤其是青铜铭文中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内容,强化了国家政权机能,A正确;B与材料无关;C违背史实;D材料未涉及。
【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读取和描述能力,商代铸造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强化国家政权机能。
2.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汉族四周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族,都与汉族一样是黄帝后裔,甚至朝鲜也与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A. 迎合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B. 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史学观C. 消弭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 说明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随着郡县制在周边少数民族分布区的推广,汉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格局更加稳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华夷共祖”的思想正好迎合了大一统思想和大一统时代的需要,故选择A项。
材料反映的是司马迁的认识,与司马迁的个人经历与认识水平有关,不能反映出史学的严谨性,排除B;C项“消弭”一说错误;中华民族意识是在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形成的,排除D项。
3.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
这说明了A.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 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答案】B【解析】由于唐代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软官绅墓葬中大多墓志署名只写官衔,极少写郡望,故B正确;民族交融与门阀士族衰落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故C错误;藩镇割据并不是世代荫袭的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商代是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
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常铸有铭文,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
从材料看,商代铸造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A. 强化国家政权机能B. 扩大统治区域C. 突破血缘组织框架D. 完善宗法制度2.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汉族四周的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族,都与汉族一样是黄帝后裔,甚至朝鲜也与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A.迎合了大一统政治的需要B.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史学观C.消弭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说明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3.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
这说明了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4.据统计,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中央财政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工商业,而南宋时,政府从进出口贸易中抽取的关税最高已经占到了中央财政收入的15%。
这主要得益于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瓦解 B.赋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C.宋统治者对商业的重视 D.经济重心南移业已完成5.下表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呈现上层趋稳、下层剧变的改革特征B.政区层级的调整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性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D.承袭变革是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6.明万历年间,苏州“城中机户数千”,雇工“数千人”。
乾隆时,苏州东半城更是“专其业者不啻万家”,“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营丝织业得以较大发展C.雇佣劳动趋于普及D.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7.“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的描写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D.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8.《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魏源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B.拥有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D.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倾向9.甲午战争后,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扭亏为盈。
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A.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政策业已松动B.经营管理方式决定洋务企业发展速度C.洋务运动因《马关条约》的签订破产D.甲午战后洋务企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10.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 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
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11.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
这说明A.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D.国内市场走向开放12.当朝廷招抚义和团,下诏对外宣战,南方的督抚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却以东南无义和团义民,不能执行宣战谕旨为由,要求解散义和团,保护外国使馆。
这主要说明A.义和团获得了清政府认可B.南方地区分裂倾向明显C.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了弱化D.清朝政府对外软弱投降13.中共二大召开前夕,中共党员总数为195人;1923年6月三大召开时,党员总数为432人,到同年11月,也不过增加了百余人。
1925年1月党的四大召开时,全国党员总数约1000人,而到同年10月中央第三次扩大会议召开时,已达3000人。
导致党员人数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D.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14.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道,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
毛泽东意在强调A.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D.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15.1937年,长江沿岸多家航运公司在南京成立“内河航业联合办事处”,并沿上海、镇江、芜湖、九江、汉口和长沙设置分处,其中招商局以长江中下游运输为主,民生公司以川江运输为主,统筹安排、日夜抢运。
这一做法A.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导致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D.为长期抗战保存了部分力量16.历史上,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
这反映了建国初期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国家治理效能显著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17.在1962年年度计划中,陈云提出把重工业指标和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农业生产可以承受的程度,要优先安排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他要求着力恢复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
这一举措A.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B.使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均衡发展C.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D.反映出国家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18.20世纪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在中国异军突起,风靡一时。
歌曲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如写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乐领域。
这一现象A.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D.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普及19.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
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
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A.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B.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C.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D.适应民主制度日益发展的需要20.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
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
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
这一转变A.有效避免了交易的欺诈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罗马法学高度成熟D.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特权21.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
这说明牛顿力学A.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B.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C.否定了传统的文化体系D.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22.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
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A. 众议院更能反映民众的参政热情B. 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C. 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D. 参议院充满理性2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
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说明A. 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B. 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C. 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D. 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24.1792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世俗离婚法,宣布男女双方可以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离婚,以实现个体自由,确立起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工业革命提高妇女地位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D.激励妇女参加卫国战争25.《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时间概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要是因为A.手表技术的成熟与发展B.人们观点的时代性变化C.工业革命后社会的要求D.家庭生活的发展与需求26.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大亨亨利·福特(1863—1947)在实行泰勒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组织大批量生产,产生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作业,通过连续不断的传送运转,使劳动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
这说明A.福特首创了标准化生产B.廉价产品出现成为可能C.人被机器取代失业贫困D.垄断组织成为生产形式27.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
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
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 亿美元。
这说明当时政府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 .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28.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
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
这反映当时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9. 以20世纪70 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
1985 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
这表明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30.《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一书认为,北约关注阿富汗战争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但北约不是为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而设计的;并进而认定“我们面对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