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民消费心理现状

合集下载

对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据调查我国现阶段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

而消费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

本文在分析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对策。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消费需求收入水平一、我国现阶段边际消费倾向的现状(一)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在递减一般地,消费与收入是同方向变动的,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相应的增加。

关于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虽然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近年来,国民收入不断升高,人们手中可支配的货币量也不断增加。

收入增加自然引发消费数量不断增加,可连续几年的消费增速脱离收入的增速,边际消费比率处于下降的趋势,没有与收入实现同水平的增长。

有数据显示,中国边际消费倾向从0.595下降到0.356。

消费需求作为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却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对长远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不同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差异凯恩斯消费函数,函数形式为:C=A+BY,其中C代表消费,A是自发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Y是可支配收入。

从函数中可以看出收入是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然而社会中各主体的收入存在差异,因此也会存在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

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高。

一是通过对城镇居民总体消费倾向和城镇高收入居民消费倾向进行了回归,结果表明:城镇高收入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成为引起城镇总体消费倾向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是对城镇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将当期增加收入的更大比例用于消费支出。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摘要:消费是一个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在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发生了巨变。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借此时机,以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在这个暑假中,本人通过对XX县经济发展网上资料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X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XX年为消费水平缓慢增长阶段。

由于这一时期前两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负担高。

因此,进入新世纪的前三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是XX年为消费水平快速增长阶段。

我市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使我市的农业经济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三)消费方式的演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方式转变的结果,消费方式的转变反过来又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转化为拉动消费市场的动力。

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

在食品结构上,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各种副食消费不断增加,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

在衣着消费上,农民穿衣在成衣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时尚化。

XX年人均衣着支出140.1元,同比增长35%。

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

食物消费更多表现为生存型消费,而服务型消费更多表现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费。

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也反映出农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

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 1 -。

农民的心理

农民的心理

当前我国多数农民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渴求心理: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体会到科学技术进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改变了传统观念,农民渴望先进、实用、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

帮助其脱贫致富,已成大势所趋。

落后地区的农民希望通过采用科学技术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发达地区的农民希望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小康,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这种心理有利于开展培训工作。

2、农本心理:我国农民“以农为本”的心理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地区种植业在农村产业中的份额已降到次要地位,但不少农民仍认为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是自己的本份。

有的出门搞副业,却“离乡不离土。

”,不放弃自己承包的土地。

“农本心理”在客观上有利于稳定种植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

但不利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扩大经营短规模和发展多种经营。

3、自给心理:长期以来,小规模且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形成了——个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思维方式,“干柴细米房不漏,万事不用把人求”,仍然是不少农民的理想生活方式。

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往往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的一般物质消费需要,当这些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满足后,他们对技术的追求观念就会淡化,不愿进行更多的技术改进,不愿再追求更高层次的技术需要。

4、守1日心理:农民总喜欢用自己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事物相比较,他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一般很难相信和接受,这种固守习惯会产生排斥新技术的心理,成为农业新技术推广的直接阻力。

5、惧风险心理: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以及考虑新技术的实效性,使农民形成了一个种求稳怕乱的心理状态,害怕万一采用新技术失◇降低,影响到自己日常生活和今后的生产经营,对采用新技术总是谨小慎微,瞻前顾后,迟迟下不了决心。

6、从众心理:农民在寻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本能地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表现在采用新技术时的从众心理,总觉得大家一起冒险比较安全。

7、直观现实心理: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较低,对一些新技术问题的评价和结论,往往以直观,Sa~的效果为依据。

农民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农民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导言:农民群体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民群体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消费对于农民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将分析农民群体的消费心理,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一、农民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1.价格敏感性:由于农民群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

他们更加注重物美价廉的产品,会通过比价等方式来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

他们认为价格是评判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会更加关注价格变化,以此来在有限的经济能力内避免过高的消费压力。

2.稳健理性:农民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他们会更加谨慎选择商品和服务。

他们通常会选择那些经久耐用、质量可靠的商品,而不会盲目追求时尚或者流行。

他们对于一次性消费品的需求较低,更喜欢长期使用的产品。

3.安全性需求:由于农民群体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风险较高,他们对于安全性需求非常重视。

在消费过程中,他们会更加注重商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标准。

他们不仅对食品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其他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要求。

4.社会认同:农民群体的消费心理还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

他们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会考虑这些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例如,他们会选择那些与自己农民身份相关的品牌和产品,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农村文化和农民身份的认同。

二、影响农民群体消费心理的因素1.经济收入:农民群体的消费能力受到经济收入的限制。

他们相对收入相对较低,因此在消费决策时需要考虑收入水平和家庭支出。

经济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农民群体的消费能力,从而使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2.城乡差距: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民群体在消费选择方面面临着一些限制和困扰。

他们往往受到城市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不对称和滞后的影响,导致他们无法充分了解和选择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1. 引言1.1 概述农村人情消费异化是指农村地区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失去真诚、亲密和信任感,转而将人情往来变成一种互相索取和利益交换的关系。

这种异化现象在近年来逐渐加剧,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涵盖了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文化传统的冲突以及经济压力的增加等方面。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对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社会的发展现状,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研究背景农村人情消费异化是当前农村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情消费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传统的人情消费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农村人情消费逐渐变得异化,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和不良的现象。

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和现代文化的渗透,农村社会的结构和观念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人情消费的看法和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人情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些异化的现象。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传统的人情消费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往往难以为继,因此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问题也在这种文化冲突中凸显出来。

1.3 研究意义农村人情消费异化是当前农村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研究,可以揭示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为农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研究农村人情消费异化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农村社会现实,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深入探讨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和治理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农村人情消费的异化,指的是农村人民在互相交往中,趋向于追求虚荣和面子而忽略实际生活需要,消费习惯变得浮夸和奢侈的现象。

这种异化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心理压力。

在城市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民长期以来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冲击和社会发展的落差,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为了提高农村形象和社会地位,农民常常通过浪费性消费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能力。

文化传统的影响。

农村地区一直有着注重人情的文化传统,尤其是重视面子和礼仪。

传统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推动了一些农民消费观念的异化,他们认为消费越高档越好,消费的准则取决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这样就刺激了人情消费的异化。

互联网和媒体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体的广泛渗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得农村居民接触到了更多的信息和社会潮流。

通过互联网和媒体,他们容易受到媒体和商业广告的引导和诱惑,追逐所谓的时尚和高端消费品,导致消费异化。

针对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治理建议。

加强教育宣传。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观念,引导他们理性消费,平衡实际需求和虚荣心理。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农民对外部认可的强烈需求。

加强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民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加强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监管和管理,打击不合理和虚假宣传,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互联网和媒体的引导作用。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媒体的优势,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教育和信息传播,引导农民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解决农村人情消费异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加强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加强监管机制和加强互联网和媒体的引导作用,才能够逐步改变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现状,推动农村消费的健康发展。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入手,分析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1.1 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当前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加之地区自然环境和人口结构的不同,中国农村的发展不平衡,易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益难以保障。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随着城乡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逐渐凸显。

虽然当前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和定居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同时,一些地区仍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限制政策,制约了劳动力的流动。

1.3 农村基础设施欠缺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例如公路、电网、通讯等设施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这不仅制约了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妨碍了农民的出行和生活。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当前,农业生产中仍存在着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以及疫病等问题。

而农民们对于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农村产业中的产品质量存在差距,一些不合格的农产品常常影响消费者心理。

二、问题分析2.1 技术落后限制发展空间当前,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先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在中国仍有待提高。

同时,由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措施不充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流失,而贫困地区的知识产权意识发展不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受阻。

2.2 体制机制不合理制约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成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例如“三农”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监管体系尚待完善;农村能源和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政策与措施。

2.3 村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经济已从单纯的农业经济向为农村提供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各项服务发展。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对策
汇报人: 2023-12-0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 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 • 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内涵与特点
02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
要点二
政策引导
缺乏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导致市场发育 缓慢。
个人因素
生活方式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相对单一,对文 化消费的需求相对较低。
文化消费认知
部分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认知度不 高,缺乏主动参与文化消费的意愿。
04
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对策建 议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限制了其文化消费 能力。应通过政策扶持、农业产业化等方式 ,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为文化消费提 供更多资金。
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地为农村 居民提供服务。
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
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增强其文化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举办各类化教育和培训活动,引导农村居民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增速较快,但 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02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以物质消费为主,精神文化消
文化消费可以分为教育、娱乐、旅游、艺术收藏等不同类型,涵盖了图书、电影、音乐、课程、旅游 产品等多种具体形式。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及结构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支 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小。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相对单一,主 要集中在教育、娱乐、旅游等几个方 面。其中,教育消费占据较大比重, 而娱乐、旅游等消费相对较少。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

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逐渐显现,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及治理建议。

一、原因1.观念误区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观念误区。

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居民存在物质至上、攀比心理严重,追求表面功夫而缺乏内在品质的现象。

这种观念误区导致了人情消费强化,人际关系冷漠,乃至农村社会道德风气下降。

2.家族传统中国传统家族观念较为重视血缘亲缘、更倾向于团结内部,而忽视个体之间的交流,这种家族传统促成了农村人情消费的异化。

在这种团体文化下,礼仪只是外形,许多农村居民不想被人看作不够“面子”,导致过度攀比,不顾自己的财务状况,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面子工程。

3.权力腐败一些农村官员滥用职权,强制性地让居民付款,并且有时通过权力的威慑,使农村居民感到不得已。

这种情况下,居民很难避免花费高昂的人情费用,导致财务状况降低。

二、治理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指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重视个人内在品质的培养和发展,避免过分攀比,达到内外兼备的目的。

2.创新支付方式在推进电子商务的同时寻求新的支付方式,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进行支付,减少居民现金流通,提高交易便捷度。

同时,加强社会层面的信任建设,促进居民互相信任,避免人情消费的异化。

3.建立管理机制建立农村人情消费管理机制,规范消费行为,加强经济监管。

同时,建立投诉机制,让民众获得更大的说服力,提供反馈意见,让监管者更加及时地解决消费难题。

4.深化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产业升级,降低农村居民的财务压力,增加收入来源,减少人情消费的异化。

此外,增加消费品的品种,丰富产品类型,提供更多选择,降低居民对物质消费的“高尚”之感。

总之,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原因与治理建议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深化产业升级,降低人情消费的影响,才能让农村居民切实享受到生活带来的美好。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评析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评析

6 . 1 乡村道路建设 问题突 出 尤其是 山区农村 , 农 民有特产运不出 , 工业 品也难以进入 , 形成一道较难逾越的鸿沟。 6 . 2我 国当前电视广播
通讯设 施虽然发展很快 ,但在农村尤其是广大偏僻山区仍 然是盲 区 ,限制 了广播电视及手机等产品的消费 。 . 6 _ 3因缺乏对消费品质量 的有效监督 大量劣质产品拥 入农村市场 ,农 民深受其害 ,消费积极 性 严 重受挫 。 7消费水平总体偏低 从 总趋势上 看 ,江 苏农村 居 民消费支 出不断增 长 ,但 农 农 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 ,但仍然 十分有 限 , 只有农 民收入大幅 民消费水平总体仍然偏低 。2 0 0 1 ~ 2 0 1 0年江苏地 区生产总值使 增加 ,农村居 民消费才能 同步增长 。 用额中 ,居民消费从 3 0 2 7 . 6 7 亿元增加到 1 0 9 4 2 . 8 2 亿元 ,年均 3收入分配差距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实际递增 1 2 . 4 %。其 中:农村 居 民消费从 1 3 7 3 . 3 1 亿元增 加到 目前 ,农 村 的收入 和消费 水平远 低于城 市。江 苏省统计 2 6 7 6 . 4 1 亿元 ,年均仅递增 5 %;而城镇居 民消费从 1 6 5 4 . 3 6 亿 局2 0 1 1 年1 2月份公布 的数据显示 ,按收入 5等份分组计算的 元增加 到 8 2 6 6 . 4 1 亿元 ,年 均递增 1 6 . 7 %。由此可见 ,在 江苏 高收入户 与低 收人户 的差距 由 2 0 0 0年 的 5 . 4 : 1 变为 2 0 1 0年的 近 1 0 a的经济发展中 ,来 自农 民消费 的贡献非常小。 6 . 7 : 1 , 绝对差距从 2 0 0 0年的 6 4 5 2 元变为 2 0 1 0年的 1 6 9 8 3 元, 8消 费心理 因素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扩大 了 2 . 6 倍 。这个 结果 表明 ,农村居 民中只有一部 分人的消 现实生活 中,农 民的消费行为还受 到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 费可望得 到扩大 。 观念的影响 ,如平时省吃俭用 , 到节假 日 过度消费 ,重视人情 4消费结构逐渐转型 消费 、非科 学消费 ,消费方式讲究从众与求 同,造成实 际改善 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生 活质量变化状况 以 生活的支出受 到挤 占 , 使得农 民消费增长乏力 。 及内在过程 合理 化程度 的重要 指标 。一般所指 的消费结构就是 9财政 与金融市场 的支持力度对农民消费需求 的影响 衣食住行和文教 、医疗等几 大类消费支 出占生活消费支 出的比 近几年 ,国家财政 、 金融在支持农村消费上做 了 很多工作 , 例。 目前 , 农 民的教 育消费太 高 ,以高等教育为例 ,教育改革 但相对于对城市消费的支持 ,还是很小的。就金融信贷来说 ,一 前 ,全 国高校 年人 均学费 仅为 2 0 0元 ,1 9 9 7年教 育改 革后 , 来因农 民金融信贷观念相对落后 , 在生产生活消费时 , 如自 有资 学费从 1 9 9 8 年的 1 0 0 0 余元 攀升 至 目 前的 5 0 0 0 元左 右。 国家 金不足 ,大多数选择向亲戚朋友等个人借款 ,甚至 向不法高利贷 统计局发布的 《 2 0 0 4 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表 明, 者借贷 。 其次 是 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向回报率较低、风险相 2 0 0 4年全 国农 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 际增 长 6 . 8 %,但农 村家庭 对较大 的 农村或农 民贷款 。另外 , 宏观经济环境、就业机会等 因 的教育支出年增 长率超过 2 0 % 。教育费用的昂贵 , 是农 民进行 素同样会对农村消费产生作用 ,或将成为制约消费需求的阻力。 现期消费的 “ 后顾之忧 ”。 参考文献 5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 ,当消费者面临收入 的不确定性越大 [ 1 ] 易灵 . 扩 大农村消费需求 ,推动我国经济持 续增长 【 D 】 ,中国论 文下 载 中心 . 2 0 0 8 . 1 2 . 1 3 . 的时候 ,他更多的是 依据当期 收入来进行 消费。而且 ,未来 的 风险越大 ,他越会进行更 多的预防性储 蓄。当前 ,虽然农 民收 入有所增加 ,但 出于谨 慎动机 ,用 于预防意外事件 的货 币量也 作者 简介 :陈艳 ( 1 9 7 8 一 ),女 ,汉族,江 苏省响水 县人 ,现就

对我国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对我国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对我国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摘要: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消费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是中国作为第一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消费仍然呈现增长的态势。

春节是农村市场出现消费高潮最好的时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政策,新政策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消费市场的差异性,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消费的潜力。

对于我国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深入地思考,并结合现代的时代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市场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农村消费;问题和思考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263-01商务部显示:2009年,农村消费总额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5%。

农村消费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中央对农村收入的提高,再者政府--还加大了农村民生的投入,消费政策的提出激发了农村的消费欲望。

一、我国农村消费现状(一)农村居民消费程度较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的消费程度都很低,甚至最近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样继续下去的结果就是城市和农村的消费程度相差越来越大,多数低消费人群很难向高消费人群转化,不能促进农村消费的开展,导致在农村中消费品生产出来得不到销路,造成恶性循环。

(二)农民收入问题、消费心理问题1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是消费需求的基本条件。

消费增长与否要靠收入多少来决定,而消费动机和消费欲望可以起到对未来消费起引导作用。

农村的消费需求满足不了消费供应的现状,主要是因为农村的人均收入偏低,没有消费能力去购买商品,从而阻碍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

2 传统的消费心理。

传统的消费心理就是看4-商品的价格、实用性和储藏性,而一些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的人群就不同了,这样的消费心理在农村中还没有得到贯彻。

那些传统的消费观念已经植入村民的心理很多年了,制约了他们对消费的认识,短时间很难有所改变。

例如:农村居民在储蓄方面,就和城市居民有很大的不同,城市居民可能会选择购买房屋作为投资,而农村居民只会把钱放进银行进行储蓄。

农民消费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消费制约因素分析

农民消费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消费制约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农民消费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消费制约因素分析梁美丽商丘职业技术学院476100一M“¨……………………………………………………………………………………………………………………………………………………‘、}摘要:农村消费群体占我国消费者的绝大多数。

他们生.;-g-j啄境比较差。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各种传统消费习俗时{ i他们影响深刻。

购买活动中,农民有独特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表现,找到这些独特消费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内在根源.也就找到了启动农村消i ;费市场的金钥匙。

i‰。

一“差譬翌-点黑.寰篓:.登妻三.譬曩…蕊一‰一.,一池…。

.....…m...。

‰。

黼。

.~。

.“….‰艄。

;m。

‰。

蝴…….∥’“●…………………………………………●r●~“■●“●●¨●■F“●o~m,●●●Ⅵ●●●●●●¨#●■■●0,},《●t●●■o●_●0¥■_●■●¥h●●■m■-’‘●●●}●●●“●●●n●,¥¥“√¨f绀‘●,《●●●¨●■■’消费是生活的动力和目的,它与生产相互制约,并能判明社会活动对社会的价值和效益。

居民消费水平优化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发展程度。

人民生活质量。

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消费问题,尤其优化农民消费对策问题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一,农民消费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消费者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市场才町能规模化,经济效益才可能最大化,研究消费群体的心理可以为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依据。

消费群体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消费特征的消费者。

.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城市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

农村消费群体生活环境比较差,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各种传统消费习俗对他们影响深刻,有独特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表现。

(一)消费观念保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农民个性实际上正处于一个从封闭保守到开放交流,从小心翼翼到大胆开创的转折状态;一事一时封闭保守。

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中,中国消费者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20世纪90年代起,这一问题己经引起学者的关注,但是研究者们大部分都把重点放在整体角度,缺乏根据群体特色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尤其是农村。

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庞大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市场的发展,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市场的主体农民消费行为的现状特点,更深层次的探讨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为有效的发展农村市场提供对策研究。

一、理论基础消费者一般被视为问题的解决者或决策者。

从这一假设出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被看作一个理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区分为认识问题、收集信息、评估筛选、购买和购买后行为等几个阶段。

重点在于了解消费者如何形成购买决策、在不同的产品和品牌之后做出选择的过程。

消费者行为可以看成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消费者的行动,二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购买决策是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而消费者行动则更多的是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

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消费者行为的这两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的完整过程。

以往学者在研究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方面,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理论:二因素论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存在于消费者内部,如意识、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需要、价值观等因素;一类存在于消费者外部,如社会阶层、家庭、参照群体、文化、经济等因素。

三因素论则将“营销”视为影响消费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营销因素。

科特勒(Kotler )则提出了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4个层面: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如表1所示: 表1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文化 参考群体 个性和自我概念 激励 亚文化 家庭 年龄和生命周期阶段 知觉、学习 社会阶层 角色与地位 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 信念和态度二、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特点 我国农民数量特别多,但农民的购买力却很低,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不旺。

农民消费结构及消费心理分析

农民消费结构及消费心理分析

等生产消费品在农民消费商品结构 中所 占比例越来越 小 , 而手 机、 彩色 电视机 、 洗衣机等家用 电器则逐步 成为了农 民消费商 品结构的主体 。生活必需品 的消费也从低级逐步走向一个较高
[】姜 作 培 : 5 完善 农 村 宅基 地 制 度 的 思考 U. 苏 农 业 经 济 ,0 8 】江 2 0
【 江平 : 3 】 民法 学 【 . 国政 法 大 学 出版 社 ,0 7 M】 中 20.
[】付 坚 强 、 利根 : 国农 村 宅基 地 使 用 权 制 度 论 略— — 现 行 4 陈 我 立法 的 缺 陷及 克服 U . 淮 论 坛 , 0 8 1 . ] 江 20 ( )
1 消费商品结构 变化明显。我国农民在近几年的消费重点 、 已经从投 资型消费向生活型消费转移 。购买农机具 、 种子 、 化肥
转外, 还可以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 员以外人员进行流转 , 限 制条件必须是符合申请住宅条件的人员或者外地来此长期从事 农业生产的 ,并准备在此定居人员。其租赁或购买农民住房和 宅基地 的价格由双方协商 , 由市场机制调节 , 以真正体现农村土 地的市场价值。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宅基地产权所有者 ,应收取
场?
目前 , 国内城镇市场需求萎靡 , 农村市场具有巨大潜 力。研 究农民消费心理并合理引导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有重要作用 。研 究农民消 费心理和消费 商品结构对政 府的宏观 调控具有 重要 借鉴意义。我国农村市场 无论 是在商品结构 , 还是在物资配备 都与城镇市场有很大的差距 。政府 只有了解农民的消费 亡 和 咽 消费商品情 况 , 才可 以合理地调配市 场资源 , 优化市 场结构 并 采取各种科学 的政 策 , 合理地 引导农 民消费。研 究农 民消费心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消费习惯对消费的影响
01
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具有明显 的传统特点,消费结构相对单 一,消费观念相对保守。
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 民的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 消费结构逐渐多元化,消费观 念逐渐开放。
03
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受到多方 面的影响,包括文化、社会、 心理等因素,改变农村居民的 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扩大样本数量,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群 体的分类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不同群体农村 居民的消费特点和发展趋势。
THANKS
推进农村消费信贷发展
加大对农村消费信贷的投入 力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
的信贷支持。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 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住 房等方面的多元化信贷需求

引导农村居民合理使用消费 信贷,培养他们的信用消费
意识。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 障水平。
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社会保障制度对消费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和消费能力。
农村居民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和对不确定性的担忧 较低,因此更愿意增加当期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制
度能够缓解农村居民的这种担忧。
农村居民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好程 度存在差异,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点
食品消费支出占据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较大比重。 交通通信支出和文教娱乐支出占比较小。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差异。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市场经济 商业2.077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李慧奇(南京农业大学 210095)摘要:农村居民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系数在不断的降低,即使如此了,在农村居民的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排名第一的仍然是食物。

针对这一现状,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就必须及时优化并完善现有的消费习惯,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消费结构;分析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第一,在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中,食品所占的比例在不断的减少,衣着所占的比例变得越来越稳定,而住房消费所占的比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现象,但是,整体趋势仍然是上升的。

与此同时,医疗保健以及家庭设备等方面的这数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教育文化方面的消费力度逐渐提高,但是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在渐渐减少。

第二,从消费支出层次这一角度而言,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的转变,由之前的生存型逐渐转变为享受型和发展型。

以居民消费需要层次为前提条件,消费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发展资料,生存资料以及享受资料。

从消费结构划分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属于生存型消费,而医疗以及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消费都属于发展型以及享受型消费。

第三,从消费支出形态这一角度而言,消费结构由之前的实物消费转变成了劳务消费。

从消费结构划分定义角度而言,衣食住行以及家庭设备都属于实物消费,把医疗保健及交通等方面的消费属于劳务消费。

从整体情况来看,在所有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不断的减少,劳务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一)居民收入对于消费结构而言,对其产生影响最基础且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居民收入。

最明显的影响之一就是消费结构层次。

改革开放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而收入的变化影响着消费结构。

对于那些获得收入较高的群体来说,他们不仅仅需要追求基本物质方面的需求,也会使用大量的资金来满足其他的需求。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成因_对策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成因_对策分析

不同居民群体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就 利的影响 。
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刺激消费 。
银行居民存款占有比例分析 , 大约 10 -
三 、有效启动居民消费的建议
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在经济发展和产业
20 %的储户拥有存款的 80 %以上 , 其余
为刺激居民消费 , 国家采取降息政 结构演变过程中 ,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I 地产品结构雷同及大量无效供给 ; 又因为
经 我国消费品生产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 、产 济 纵 品结构的升级时期 ,这一升级对我国的生 横 产企业来说 , 资金投入过大 , 技术取得代
立 , 随着医疗 、住房 、养老 、子女教育等多 项改革推进 , 人们宁愿低息储蓄 , 从而抑 制了即期消费 。
⑤我国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 。从消费
“软着陆”。但随着过热经济的冷却 ,价格 致使中西部地区居民购买力较低 ,造成商 生活标准 ; 适当提高公务员 、事业单位职
由暴涨向均衡价格回落 , 致使物价下滑 , 品市场相对狭小 。1998 年 ,中西部人口占 工工资 ;加快国企改革 ,增强效益 ,提高工
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也在逐步放慢 ,从而使 全国人口近 60 %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 薪阶层收入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费的影响因素看 , 消费者未来收入和未 O 来支出的变化预期严重影响到即期消费 N
需求 。从近期经济发展看 , 1992 - 1994 G
年 , 我国发生过连续 3 年两位数的严重 H 通货膨胀 , 造成消费过热 。为此国家采 E 取了一系列抑制经济 “过度 、盲目”发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农民消费心理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

只有准确把握农民消费心理,合理组织农村消费品供应,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消费需求。

引导农民走向健康、文明、科学、合理地消费。

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信贷;城乡对比
心理现状:
一、求实心理。

即以追求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特征的消费心理,具体表现为注重实效,讲求使用方便、朴素大方、经济实惠。

这是广大农民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对于“中看不中用”、“华而不实”的消费品,农民一般不予理睬。

当然,当两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相近或相等时,农民还是挑选更为美观的商品,力求物美价廉。

长期以来。

生产经营者对农村市场的开发多局限于将城市过时、饱和商品向农村转销、倾销,而忽略城市和农村居民在收入与消费的水平、特点、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农村市场开拓不力或商品在农民消费中的适应性差。

二、求廉心理。

即以追求商品价格低廉为特征的消费心理,具体表现为农民对商品价格特别重视、敏感,需求价格弹性高,以消费低档商品为主。

这是农民长期受低经济水平的制约而形成的消费特点,只有走亲访友、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时,才选择中高档商品。

原因:影响消费的因素不仅有当期收入,预期收入,预期支出,收入分配,还有农民的消费习惯,农村的消费环境,农村信贷条件等。

1、从收入方面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低,增速减缓,预期收入下降。

从收入绝对水平看,2008年人均纯收入农村为5162元,城市为14425元,是农村居民的2.5倍;从收入增长速度看,2004年名义人均纯收入增长32.4%,2005年为29.2%,2006年为22.1%,2007年8.5%,2008年为3.4%,增长幅度逐年下降。

根据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当期收入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农民收入增速增长的下降必然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

另一方面是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也会使持久收入降低。

2、从支出来看――税费负担重,预期支出增加了。

农村政府机构臃肿,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实际上是由农民付费的。

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医疗和养老都没有保障。

现在农民一怕生病,二怕孩子上大学。

2008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85元,但供养一个本科大学生一年至少8000元,这可是一个四口农村家庭的近全年收入。

江苏农民人均存款余额2008年达到2850元,是2004年的2.28倍,可农村消费却没有相应的增长。

3、从收入分配看――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008年中国统计局报告显示,家庭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农村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53%,在4500元以上的仅10.75%。

山东省农调队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2008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59元,但达到收入平均线的农户只有40%,而60%的农户人均收入在平均线以下。

从最能标志购买力的银行存款和手持现金看,20%的高收入农户持有的份额占总水平的35.8%,其人均现金拥有量是20%的低收入户的。

4、从金融机构看――农村贷款难,生产挤消费。

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收缩网点、集约经营,很多县级银行也像邮政储蓄一样只吸不贷;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一方面呆坏帐包袱沉重,另一方面只贷“企业款”和“人情款”,使农村基层金融市场贫血严重。

农民生产经营贷不到款,只好把大量的现金留用于生产和扩大投资,造成消费现金紧缺,这种流动性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

5、从农村的消费环境和农民的消费习惯来看。

有限理性,风险与不确定性加上计算能力的不足使之因循旧历不敢创新,使得消费萎缩。

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对策:
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大力启动农村消费。

农村在消费层次和消费时间上的滞后性,可以使同一种商品在城市滞销时却在农村走俏。

但城乡居民在消费时间上的阶段性,以及在商品种类、性能等方面的消费差异性,并不等于说在城市质次价高的商品在农村就有销路,在城市一些冷、次、呆、背商品,在农村同样也难以找到市场。

农民收入较低且来之不易,购买行为较之城市居民更加精细和慎重,常常是货比三家,分厘必争。

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所潜在的巨大商机与难以启动的种种现实说明,要想迅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贴近农民、贴近实际,有的放矢。

要克服"一切从城市出发的毛病",深入农村搞好市场调研,结合农民消费特点,开发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

决定农村家电市场购买意向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家电产品拥有率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越高购买意向越强,而拥有率越高则购买意向越低。

这两个因素在实际购买中常是反向作用的,这势必造成不同的家电产品在不同地区细分市场上的购买意向强弱分明。

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尽管农村居民普遍收入较高,购买力较强,但由于某些家电如彩电、电风扇、洗衣机、冰箱拥有率相对较高,居民购买意向反而有所下降。

通过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家庭中,家电产品的拥有率以及对家电产品、品牌、家电企业的认知度与城市市场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地区之间家电产品拥有率差异较为明显,华东、华南等东部沿海地区家电拥有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家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影响我国农村市场启动的原因及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1期
2)杨观来、陈海峰,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探源,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期3)蒋建国,影响我国农民消费的市场因素及对策,消费经济,2008年5月
4)柳思维,关于重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思考,消费经济,2008年3月5)严先溥,重新审视中国农村市场与农民消费,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1期7)郑玉刚,关于农村市场开拓问题的若干思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6月
8)李秀荣,科学消费与农村市场开拓,消费经济,2008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