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差异研究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阴丁沁怡杨维新上海理工大学[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混合式英语教学,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路。
本文研究了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现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的课堂形式更加多样、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1)12-0098-03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高效推进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充分利用既有的优质教学资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逐步实现了由线下、线上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向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转变。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往传统的线下教学以及线上教学,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完全调动。
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成了近期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
1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充分发挥了传统线下与线上教学的优势,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了以往相互孤立的线下与线上授课形式的有机融合,其更加注重课程教学过程的成效,纵向培养、挖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将其与线下传统课堂的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2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新趋势2.1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为主要形式,学生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
对分课堂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研究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25期总第673期对分课堂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研究摘 要:针对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高级英语1》课本中“Face to dace with hurricane camile”一文的教学为例,分析“对分课堂”的各个实践环节,从讲授、内化、讨论三个过程出发,在实践中证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学生和教学生态的促进作用,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对分课堂;英语阅读;实践作者简介:刘允(1988-),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翻译。
一、研究目的阅读是文本和生活之间的高架桥,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快速获得外界信息。
同时,学生的信息筛选、分析总结,甚至批判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一线教育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阅读教学改革。
以高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发现阅读教学现状中的一些困境。
首先是教师困境。
教师重“教”,讲授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点,也分析文本结构、文本主旨、文化内涵,教学内容多且杂,讲授时间长,教师疲乏感较重。
这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其次是学生困境。
学生重“听”,整堂课不停记录教师讲授的知识点,缺少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中国大学生平均一周5天,每天要上5-6节课,学业重,又缺少思维碰撞,导致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新思路可以解决这两大困境。
对分课堂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自主学习、同伴学习,启发了教师的灵感,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本土教学法——对分课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试图建设阅读教学新生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获得感。
二、研究现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最早的一篇有关对分课堂的研究文章是张学新发表在《复旦教育论坛》2014 年第 5期上的《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这是对分课堂第一次正式公众于世。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与在线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目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通常包括课堂授课、在线学习、教学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节奏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2. 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3. 互动性: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即时互动,提供学习支持和反馈,增强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 多样性: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融合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 挑战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教师和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所不同,需要加强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宣传和培训。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借助于各种技术和平台,对教师和学生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于技术应用的培训和指导。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机制,需要加强与教育科技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和协调。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教学信息和学习资源,组织在线讨论和任务完成,进行学习监督和评价等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学习课程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参与在线讨论和互动等学习活动。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建议和展望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路径,能够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体验。
学术英语(ESP)教学比较研究(全文)
学术英语(ESP)教学比较研究[[ [XX]H319 [XX] [XX]1009-5349(20XX)10-0220-01一、学术英语前景据XX络查询得知,掌握专业外语,能够用专业外语和国外的专业技术人才顺畅交流和合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供不应求,而且需求数量十分巨大。
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是否情愿学英语,学英语又想学什么呢?根据我们所做的1000份大学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英语基础好的400名学生,大约80%的学生情愿学习专业英语,原因为学习专业英语不仅能够学到英语知识,而且专业英语还与他们的专业相关。
可见,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学生的个人需求方面来看,学术英语教学都应该引起各高等学校足够的重视。
二、国内学术英语研究现状根据四川外语学院的马武林观点,学术英语(EP)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Hutchison&Wters,1987)复旦大学蔡基刚认为“学术英语可分通用学术用途英语(EGP)和特别学术用途英语(ESP)(Jordn,1997)”。
前者教授如何听学术讲座,做笔记,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学术陈述,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等语言技能的课程;后者则结合专业进行语篇、语类和学术交际能力的教学。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国大陆地区对学术英语的研究起步较晚。
自20XX年以来,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学术英语,并开始初步的宏观感性研究。
李丽生指出“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王海华、王同顺建议“在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上加大学术英语的内容,加大听说能力训练,从语言上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张杰进一步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进展方向”。
在宏观理论的指导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开始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尝试,但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性研究
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师适应性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转型的背景,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在转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发挥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
而要适应转型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知识结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研究上进行适应性改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教师;适应性一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转型期,它开始于2002年,有三个重要内容:(1)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立“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目标。
(2)建设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革原有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由“考核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的考试转变为“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试(蔡基刚2009)。
十年过去,这次改革的目标大部分已经实现。
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由于中小学对于听说的重视,一些重点大学新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甚至已经达到了较高或很高水平;而且由于高考考题与四级考题二者间的差别不甚显著,两者在许多方面缺少合适的难易跨度(李蓂2012)。
一些大学新生在入学时已经能轻松考过四级,甚至是六级。
许多英语好的考生选择就读其他专业。
另外,大学英语教学基本已形成了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许多大学都已经建立起了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伴随着这些进步的同时,是众多大学都在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以应对提高大学生国际竞争力和大学课程国际化的挑战。
大学基础英语学分被缩减,传统综合英语课程被压缩。
而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形式(CBI),教学内容上以通识类课程、学术英语(EAP)或专门英语(ESP)来取代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综合英语教学。
一些大学甚至提出“去英语化”的口号。
冯燕(2010)在对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等3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调查后预测:“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公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从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课程体系中退场”。
复旦大学高校初学英语教材
复旦大学高校初学英语教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中国,英语一直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旦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之一,为初学者设计了一套优质的英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教材整体结构:复旦大学高校初学英语教材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共分为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包含若干单元。
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通过词汇、语法、听力和阅读等多个方面的练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1. 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教材中的课文选材广泛,涵盖了生活、科技、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通过真实的生活对话、文化背景介绍和科技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词汇与语法系统化:教材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化学习。
词汇部分按主题分类,涵盖高频词汇和常用短语,通过各类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记忆和扩大词汇量。
语法部分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讲解各种语法规则,并提供大量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3. 听力与口语强化训练:复旦大学高校初学英语教材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针对初学者普遍存在的听力困难和发音问题,教材设计了多个听力材料,包括日常对话、新闻报道和演讲等。
同时,针对听力材料进行了相关口语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4. 阅读与写作提升:教材中设置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各类写作任务和范文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升他们的表达和组织能力。
5. 辅助资源多元化:除了教材本身,复旦大学高校初学英语教材还配备了电子课件、录音文件和练习册等辅助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巩固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配套教师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
总结:复旦大学高校初学英语教材以其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以及全面真实的语言训练,为初学者提供了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戴静【期刊名称】《海外英语》【年(卷),期】2024()9【摘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行业亦是如此。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许多民办的本科院校对高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了新时代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评价中,许多高校教师不仅重视线下学生对于大学英语内容的掌握评价,还非常注重在线上的教学活动中设置多元评价体系。
因此,为了提高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效果,教育部门必须重视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由此才能够确保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和包容性。
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中遇到的问题,随后又探讨了新时代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观念,最后研究了新时代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组成,以供相关人士交流与探讨。
【总页数】3页(P114-116)【作者】戴静【作者单位】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相关文献】1."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3.“新农科”背景下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教学改革为例4.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5.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2、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3、论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4、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5、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授课教师角色定位及角色转换6、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7、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8、基于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9、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10、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11、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12、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13、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14、大学英语大班化教学中合作学习可行性的实证研究15、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16、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17、论商务英语的“双轨”发展模式18、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19、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强势词搭配的发展特点20、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优先出版21、中国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新构架:感知、实践与范式22、全英语教学可行性研究--对复旦大学“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案例分析23、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24、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四词词块的使用研究25、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写作教材26、对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及其改革策略27、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与对策28、音乐智力对英语听说的影响29、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30、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反拨效应31、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探究32、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33、汉、英工作记忆的加工和储存对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34、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35、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36、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37、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8、工科院校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转折连接词使用研究39、传统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的一次新突破40、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教师能力要素研究41、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4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新闻英语主题词研究43、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模块教学现状研究44、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三十年发展状况分析(1983-2012)45、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46、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47、中国学生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误区及应对策略48、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翻译49、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50、基于ESP课程体系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连续体模型探索51、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思考52、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53、从系统的角度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54、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55、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新探56、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环境调查与研究57、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58、英语学习策略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59、音乐能力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能力的实证研究60、迁移理论的运用与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相关研究61、关于英语专业听力课教学效率的调查分析62、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6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CET4成绩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64、加强英语实践教学提升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65、英语学习词典①使用情况调查与思考66、CBI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67、德国的英语教学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发68、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69、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70、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的构想7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征72、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实践与效果分析73、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写作研究状况之研究74、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学术写作教学实证研究75、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模式76、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77、合作学习降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实证研究78、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9、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80、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81、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英语教学能力调查与分析82、关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的思考83、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84、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85、扫除中式英语:一场必打之仗--就路透社一则消息浅谈区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必要性86、英语整体自我概念和英语发音自我概念与英语课堂焦虑的关系87、“疯狂英语”能让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吗?88、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与教学设计活动实践89、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90、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91、远程英语教学环境中整合移动技术的实证研究92、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活动的认识与思考93、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实践和研究94、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作文选词策略9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96、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97、浅谈幼儿英语教育98、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调查报告99、混合学习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100、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语音意识量表编制101、从英语专业教学评估的反馈意见谈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102、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改探索103、大学英语生存危机及其学科地位研究104、论英语本土化及中国英语的研究和意义105、创新英语专业测评体系,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英语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笔谈106、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107、浅谈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及应对技巧108、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刍议109、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的成因110、英语专业知识课中的密集读写任务对思辨能力的影响111、工作记忆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处理自嵌式英语复句的影响112、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113、英语语调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效性114、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研究115、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11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117、网上英语写作:理论与实验118、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慕课时代的学术英语教学思考-最新文档
慕课时代的学术英语教学思考一、引言近年来,慕课凭借着其开放性课程、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及大数据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国外许多顶尖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纷纷推出慕课课程。
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来源变得多元化,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传统英语教学受到极大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学应如何把握契机,通过和慕课的有机结合加速自身发展,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慕课慕课( MOOC)s指的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随着“慕课潮”席卷而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地接受免费、优质的网络教育。
只要轻点鼠标,学习者便可以在网上方便地学习名校课程,且可以自定步调,反复学习。
慕课的推广和发展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的围墙正在被推翻,人们开始适应并习惯于在线学习,正如陈坚林所说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大数据已使得这种有边界限制的知识传授方式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获取或知识的学习再也不受时空限制了”。
慕课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知识,慕课平台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广泛的课程选择。
Udacity 、Coursera 、edX 是国际最主要的三大慕课平台。
以Coursera 平台为例,它与世界一流的大学合作,到目前为止已推出了数千门课程,内容涵盖文科和理、工科的诸多领域。
面对如此丰富而优质的课程,学习者可以任意选取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享受知识的盛宴。
以上三大平台的主要课程都是采用xMOOC模式,这种慕课课程在形式上类似于传统教学,需要学生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文献、参与讨论、进行同伴互评。
绝大部分的xMOOC课程都是采用英语授课,且课程基本上都是专业课程,因而对学习者的学术英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果壳网慕课学院是国内主要的慕课平台之一,其曾在2013 年对六千多名中国学习者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5%的学习者认为“语言障碍”是阻碍其完成慕课学习的原因。
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第40卷第3期Vol.40 No.3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2021年3月Mar.2021大学英语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李孟端1,张琳瑜2(1.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2.海南大学,海南海口570228)[摘㊀要]本研究尝试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于大学英语教学,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实验探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英语成绩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㊂同时,通过对6名学生的访谈,分析对分课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㊂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英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对分课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积极影响㊂[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642.0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7602(2021)03-0182-04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㊂我国自2002年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㊂许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指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是当前阻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之一㊂在技术条件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微课(Micro-lecture)和慕课(MOOCs)的诞生为大学英语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㊂然而, 微课㊁慕课实质是翻转时间和地点,而不是接受性学习 [1-2]㊂教育智慧化的逐步推进,加剧了学生对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抵触情绪,使课堂改革呼声不断㊂为了应对新形势㊁新要求㊁新挑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㊂本文尝试将对分课堂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验,探究其实际教学效果㊂一㊁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教授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㊂所谓对分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时间分割为两个部分,分别分配给师生,在师生的交互讨论中开展教学㊂类似于传统课堂,对分课堂注重先教后学㊂类似于讨论式课堂,对分注重生生和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3]㊂对分课堂由讲授(Presentation)㊁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讲授主要强调对重㊁难点知识的讲解,缓解教师的上课负担;内化吸收是指学生根据讲授内容,增强自身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讨论是指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师生㊁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㊂对分课堂实现了讲授式和讨论式课堂的有效结合㊂对分课堂的出现巧妙地化解了语法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孰优孰劣的争论㊂运用对分课堂于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实现两种教学法的有机融合㊂对分课堂既注重教授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㊂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下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和吸收课上学习的新知识﹑独立思考以及准备课堂展示﹑对话﹑交流和讨论,还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了讨论疑点﹑分享心得﹑加深理解和表达自己的便捷平台㊂此外,对分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除学生的学习焦虑,提升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这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一致㊂[收稿日期]2020-12-21[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规划一般项目 大学英语的 对分 课堂模式建构与实证研究 (QJY201710113)㊂[作者简介]李孟端,女,讲师,博士,从事英语教育和跨文化传播研究;张琳瑜,女,讲师,硕士,从事英语教育和典籍翻译研究㊂㊀㊀二、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准实验法对实验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㊂课堂教学结束后,对部分学生展开了半结构式访谈㊂本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对分课堂能否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对分课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何种影响㊂(二)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教学对象均为海南某综合类高校2019级的85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㊂我们将这85名学生安排在两个教学班,一班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6人,女生26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㊂二班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6人,女生27人),采用常规教学模式㊂在试验开始前,我们收集了这些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全国卷,满分150分)㊂随后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办法分析数据,两组数据的均值分别为120.862和120.567,详见表1(t=-.148,df=83,P>0.05),未见显著差异,这表明两个教学班在试验前的英语水平相当㊂实验教学时间从2019年9月持续到2019年12月,共计四个月㊂该校大学英语课程每周授课2次,每次2节,每节课45分钟㊂其中,读写课1次,听说课1次㊂实际上课16周,其中读写课32课时,听说课32课时㊂表1㊀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英语成绩统计情况分组人数均值标准差p实验组42120.48 6.236.883对照组43120.28 6.064㊀㊀(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㊂1.定量研究(测试)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本文先对比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这两个组的英语水平没有差异㊂随后,我们在实验组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对分课堂教学㊂经过四个月的实验教学和常规教学,基于期末考试①成绩,通过SPSS22.0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分析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差异㊂2.定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笔者在实验组以便利抽样的形式选取了6名学生(男同学和女同学各3名)进行访谈㊂访谈内容围绕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态度展开㊂例如,你怎么看待对分课堂?你认为对分课堂对你的英语学习有什么影响?你希望你的老师继续运用对分课堂于大学英语教学吗?每位同学的访谈时间约为15-18分钟㊂所有访谈都通过录音笔记录㊂访谈结束后,笔者首先将访谈录音手工转录成文本㊂然后,基于访谈文本分析与本文研究问题紧密相关的重要信息,并对相似的信息进行分类,旨在探究对分课堂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㊂(四)实验过程两组学生由同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授课,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进度和考核方式㊂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三版)㊂第一个教学周的第一次课由教师向实验班的学生介绍对分课堂,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班学生的学习需求㊂随后,将全班同学分为六个组,每组六名同学,为接下来的对分课堂教学做好前期铺垫㊂对分课堂可分为三个教学环节:教师讲授环节,学生内化﹑吸收环节,讨论环节㊂该教学模式主要通过 隔堂对分 和 当堂对分 两种教学形式来呈现㊂1.隔堂对分(1)教师讲授环节与常规教学相比,教师在讲授环节仅对课程中的一些难点内容进行单向﹑简要的讲授,不作深入讲解,不组织讨论,不覆盖细节,使学生对章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随后布置讨论课涉及的提问和讨论内容㊂比如,在读写课的第一次课第一学时,主要以口语活动的形式引入单元主题,然后介绍Section A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㊂在第二学时,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分析课文篇章结构和中心大意,引导学生剖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讲解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教授学生如何分析长㊁难句等㊂在第二学时结束前,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或隔堂讨论涉及的讨论内容㊂作业形式以 亮考帮 (学生在听课和课后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大和最欣赏的内容等被称为 亮闪闪 ;把自己弄懂但别人还存在疑惑之处用问题的形式列出来被称为 考考你 ;将自己存在困惑且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并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或老师被称为 帮帮我 )的形式呈现㊂(2)内化﹑吸收环节内化﹑吸收环节被安排在讲授环节后,一般给学生为期一周的准备时间㊂另外,教师还会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上传至 对分易 平台,为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完成作业提供指导﹑协助和参考㊂(3)讨论环节经过一周的内化﹑吸收,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疑问进行组内或组间互动交流,寻求答案㊂随后,可以开展全班探讨和交流㊂教师可以布置如口语汇报﹑组间辩论﹑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作业类型,并要求学生展示作业成果㊂最后,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并总结和评价教学过程㊂2.当堂对分当堂对分是 隔堂对分 的简化形式㊂譬如可以将一堂45分钟的课分割为五个环节,即:讲授环节:讲授(15分钟);内化﹑吸收环节:独立学习(8分钟)和独立完成作业(7分钟);讨论环节:小组讨论(8分钟)和全班交流(7分钟)㊂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所有教学环节均以教师讲授为主,穿插课堂提问㊂在作业呈现上,我们没有设计 亮考帮 环节㊂同时,也未使用 对分易 平台辅助学习和交流㊂三、研究结果与讨论研究问题一:对分课堂能否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实验实施前,两组的英语水平一致㊂经过一学期的对分课堂教学,笔者基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详见表2(t=-3.916,df=79.240,p<0.05)㊂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均差为7.05㊂这一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㊂这一结果也说明,对分课堂明显优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这一发现与其他研究发现一致[4-6]㊂表2㊀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英语成绩统计情况分组人数均值标准差p实验组4270.549.0560.000对照组4363.497.437㊀㊀研究问题二:对分课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何种影响?参与访谈的6位同学都对对分课堂持肯定态度,均表示对分课堂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对分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㊂受访学生认为,教师在对分课堂下更加注重知识提炼以及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㊂此外,教师还会在全班交流环节评价和总结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㊂其二,对分课堂改善了沉闷的课堂氛围,提升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㊂部分受访学生表示,传统课程教学(包括高中英语课)大都采用单词讲解﹑课文分析和课后练习讲解的教学思路,而对分课堂的教学思路颠覆了传统教学路径,融合了讲授和讨论两种教学方式,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㊂相较传统课堂,他们认为对分课堂的趣味性更强,在对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更丰富㊂其三,对分课堂改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㊂一些受访学生表示对分课堂中设置的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小组任务和全班交流等环节培养了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也逐渐有了去图书馆学习的习惯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动力,还认识到学习英语的价值和意义㊂其四,对分课堂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㊂在接受访谈的学生中,很多学生表示对分课堂增强了班级同学间的互动,使课堂氛围融洽﹑活跃,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㊂尤其是以小组开展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对各自所在的小组有了很强烈的归属感,有受访者认为当自己小组的成员在课堂上有优异表现时,自己也会为他们感到自豪㊂另有学生表示,本学期英语课程结束后,小组成员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密,甚至互相约定下学期还要在同一个组一起合作和学习㊂其五,对分课堂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焦虑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㊂ 亮考帮 是受访学生提及频率最高的对分课堂教学活动㊂他们认为,这一活动可以检验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听取他人的建议,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呈现自己的闪光点㊂部分受访学生表示,当自己的建议被其他同学采纳时,会很有成就感,对英语学习越加有兴趣和信心㊂其六,对分课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㊂受访者认为对分课堂模式能有效提升他们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写作技能㊂他们认为,对分课堂培养了他们的思辨意识,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分析和构思一篇作文㊂综上所述,对分课堂充分结合了讲授式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㊂对分课堂的内化﹑吸收环节让学生有备而来,不再让课堂的讨论流于形式,提升了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㊂该教学模式还能营造轻松㊁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㊂以上均表明,对分课堂能够满足学生的能力需求﹑自主性需求和关联性需求,而这三种需求是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决定性因素[7-8]㊂可见,对分课堂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模式㊂四㊁结语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对分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㊂研究发现,对分课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是一种优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㊂基于学生的访谈结果,笔者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对分课堂能够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改善沉闷的课堂氛围,提升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降低英语学习的焦虑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技能和思辨能力㊂由于主㊁客观原因的影响,本研究还有诸多未完善之处,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本研究实验时间较短,缺少对研究效果的跟踪研究,不能观察到学生更多的学习变化㊂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采用动态的历时性研究,以期对该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测量㊂[注㊀释]①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题由英语教研室统一命题㊂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㊂[参考文献][1]胡懿.关于对 慕课 微课 与 翻转课堂 的几点质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3):98.[2]郑小军,张霞. 微课 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4]刘晶晶. 对分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综合英语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19-22.[5]许福兰,李守华. 对分课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4),96-100.[6]胡伶俐.2019.大学英语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9(23):102-103.[7]Deci E L,Ryan R 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New York:Plenum,1985.[8]Deci E L,Ryan R M.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Rochester[M].NY: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2002.A Mixed-method Study of PAD Teaching Mode-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LIMeng-duan1,ZHANG Lin-yu2(1.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2.Hainan University,Haikou570228,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trie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gular teaching group by applying PAD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or one semester.In the meanwhile,After carrying out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ith six students,the study also trie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teaching mode.The results show that: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AD teaching mode influences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 a positive way.Key words:PAD;teaching mode;college English。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语言准备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语言学习 1 语言准备 1 监控 1 现状调查 1 现代蒙古语 1 民办幼儿园 1 教师教学行为 1 指导 1 属性字段 1 导入 1 学前一年 1 城乡差异 1 呈示 1 名词 1 准备 1 公办幼儿园 1 入学准备 1 儿童入学 1 人学语言准备 1 义素词典 1 one-year preschool 1 language readiness 1 difference in urban and rural 1 areas
2014年 序号 1 2 3 4
2014年 科研热词 语言文字诉讼权 法律翻译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双语法律人才 推荐指数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1年 科研热词 入学准备 语言学习 语言习得理论 英语专业知识课 研究型教学 民办幼儿园 模式对比 教师素养 宁波诺丁汉大学 大学英语 大众传媒语言 复旦大学 均衡发展 口语化 修辞策略 个案研究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科研热词 默多克 顺应性理论 语言 语用策略 真实再现 主持人应答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科研热词 胡塞尔 海德格尔 永恒 原初动机 动荡不安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科研热词 1 聋儿康复 2 教学管理 3 备课系统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学术英语课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研热词 负动机 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研究生 英语专业博士 研究能力 比较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学习者 外语类院校 因子分析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科研热词 学术英语 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 高等教育 趋势 课程 英语水平 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模式 翻译教学 综合英语课程 目标定位调整 理据 消亡 汉英翻译人才 模式设计 日本高校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与发展 大学英语精读课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 基础英语 国际化 听说读写 中小学英语教学 esp课程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2010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重新定位 1 学术英语 1 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 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esp教学 1 专业英语 1 esp教学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研热词 语言习得理论 英语专业知识课 编写理念的突破 研究型教学 模式对比 宁波诺丁汉大学 大学英语教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013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英语专业研究生 2 学术能力 2 项目式学习 1 需求分析 1 课程设置 1 课程 1 评估 1 英语学术写作 1 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 1 英语专业博士生 1 社会需求 1 比较研究 1 模块化课程 1 数字读写 1 教学改革 1 实证性研究 1 学术英语课程 1 学术英语 1 学术能力发展 1 学位论文评估 1 学习者认知 1 大学英语 1 写作规范 1 内涵 1 价值取向 1 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 1 交往行动 1 中小学英语教师 1
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策略张丽丽 马 祥(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摘 要: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英语语言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学生从事语言学领域以及为我国语言学科发展输送优秀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但当下,语言学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语言学人才,本文针对英语专业语言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并针对如何培养更专业、合格的英语学科人才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英语专业;语言学;教学策略一、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高校英语专业以语言课程为代表的各级英语专业也面临着改革,但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了很多问题:(一)语言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为适应各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增设了对外贸易、金融、对外汉语、工业、农业等复合型专业。
为了使复合型人才更具有实践能力,高校还增设了实践类课程,使得学生无暇顾及语言理论课程。
经调查显示,语言理论课程的未开设率高达20%,越来越少的语言学课程使得学生无法掌握专业的语言学知识。
但是,学生为了应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及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对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这使得高校对课程的设置不合理问题日渐凸显。
(二)高校教材选用不合理目前国内多数院校采用的是胡壮麟等一众学者主编的《语言学教程(第三版)》。
我国大多数重点院校将该本教材应用于高校英语语言学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
但为了响应教育部门扩招要求,各高校扩大了对生源的招收,由于生源的英语基础和素质水平良莠不齐,以及学生语言水平的差异,高校仍选用该教材进行教学,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对教材理解吃力,因此如何能因材施教以及兼顾达成教学目标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传统教学理念对英语语言学科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在教授学生英语语言学科时依旧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
学习者需求调查对新一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的启示
本次调查分两个 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的调查 围绕本 研究要 回答 的前三个问题设计问卷 , 其 中学生感兴趣 的 通过大学英语 四级后学习 内容 , 通过 自下而上 的原则对 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 , 学生 自己写 出他们感兴趣和期望
于学术英语 的认可 、 接受和需求程度 与国际化大学 和重 点大学学生是否相似? 而且上述研究均是单独就学术英 语 或是通识英语 ( 大英选修 ) 进行调查研究 , 并没有将两 者 同时 呈现给学 习者来 了解其 真实 的学 习意愿和选 择 意 向, 因此本研究希 望通过 问卷调查 了解 当学习者面对
1 . 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通过全 国大学英语 四
级 考试后 , 是否希望继续英语课程学 习?
、
相关研究
学术英语课程设 置与实践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 , 研 究数量并不太多。 束定芳报告 了宁波诺 丁汉大学 和复旦 大学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设学术英语课程 的实践 ; 蔡
基 刚的调查 显示 9 1 . 1 %的重点大 学学 生表示 会选修 学 术英语课程 ; 黄萍 、 郭 峰结合 “ 国际物流服务 ” , 侯福莉 、
其对新一轮大英教改方向的启示 。
~
本研究 围绕 大学英语未来 可能的两个发展方 向“ 学
术英语 ” 和“ 通识英语 ” 以及蔡基 刚对 “ 学术英语 “ 的定义 设计 问卷 , 力图了解 广州大学非英语专 业学生 四级后 的 英语学 习意 向, 并通过需求分析 , 回答 以下 4 个 问题 :
第三轮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自 2 0 0 2 年发起至今 , “ 已
“ 学术英语 ” 和“ 通识英 语” 两个通过 大学英语 四级考试 后课程方 向时 , 他们的学习意向如何 , 他们如何选择 。
“学术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2018年36期总第424期ENGLISH ON CAMPUS“学术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文/龙丹【摘要】本文追溯了“学术英语”课程提出的源头,在国内外开设的情况,综合分析现有的学术英语课程研究,从理论和现实意义论述可学术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必要性【作者简介】龙丹(1981.9-),女,重庆巫山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EAP)一词首次出现在1974年10月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的会议上,由Keith Jones 和Peter Roe提出,1975年得到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的认可与使用,1977年得到美国方面的认可。
目前,EAP教学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广泛开展 (Hyland &Hamp-Lyons 2002)。
学术英语旨在帮助学习者学习学术语言知识和提高专业学习及研究能力,是当今国际大学普遍开设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之一(Hyland 2006)。
学它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和专用学术英语ESAP。
通用学术英语侧重学习技能(academic literacy)和学术规范(academic norm)的培养,包括听英文讲座、查阅英文文献、做学术报告、写课程论文、参加国际会议并用英文做报告和参加研讨等(Jordan,141)专门学术英语针对具体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以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蔡基刚)。
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学术英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中国高校是否应该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应该如何开设,国内英语教学专家存在分歧,一方主张用学术英语替代普通英语教学,而保守派则认为学术英语不值得广泛推广。
蔡基刚首次提出大学英语应该让位学术英语的论断,称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调整,从目前以学习语言为目的基础英语教学转移到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学术英语上来”(蔡基刚,2012,1)。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年38期总第530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文/陈 娜 王 雪【摘要】以“慕课”为代表的专门平台的出现,意味着高校的教育资源开始向线上课程开启了全新的探索。
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视角,目前在大学英语的授课方面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给授课带来一定难度、师生之间沟通了解较少,从而导致教研与教学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宽教育资源,加强师生沟通等,而且能够帮助授课教师在教研与教学工作上更加具备针对性与有效性,切实提升课堂效率。
为此,本文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的考核评价等角度展开论述,为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作者简介】陈娜(1983.02-),女,重庆秀山人,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汉翻译;王雪(1982.12-),女,湖南怀化人,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教改项目“大学英语课移动学习模式探索与研究”;湖南省社科课题“一带一路政治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策略研究”(编号:19WLH26);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课题“传播学视域下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对外翻译策略研究”(编号:XSP20YBZ1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大学英语课程在单词和语法上来说讲授不够详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与难以适应。
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英语课程逐渐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创新方式,以谋求大学英语课程的效率提升。
这一方向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最初高校以“精品课程”的形式在高校范围内供本校的学生学习,而后部分民间的教育公司与高校合作,推出各类“公开课”,来丰富教学资源。
如今,以“慕课”为代表的专门平台的出现,意味着线上课程开启了全新的起点,本文则以大学英语课程为视角,探索在此背景之下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路径。
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程设置研究——以经管类本科专业为例
2019年第11期基金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适应空港经济发展需求的管理类本科生ESP 课程需求分析及设置研究”(编号:2015YYJG045)。
作者简介:王钟锐(1980-),河北沧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大学英语ESP 教学。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1日。
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简称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实施的专门性认证。
它由专门职业协会、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同进行,为进入专门职业界工作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是资格认证的一种。
[1]专业认证源于美国,经过多个国家的多年实践证明,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迈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将其列入了工作重点,有计划有顺序展开,逐渐形成认证体系,与评估体系、监测体系和信息公开体系一起,构成了教育部的四大质量评估监控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
2006年、2008年我国先后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医学类专业认证。
经管类本科专业的认证始于2015年,启动较晚,但是迅速得到了国际认可。
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家高校的多个经管类专业通过了二级、三级认证。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工作将随着“一流本科”、“一流专业”的建设推广到全国所有高校的经管类专业,也必然对其课程设置提出新的要求。
大学英语是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随着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的颁布,各高校纷纷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指南》的要求,谋划更加全面的课程体系,纷纷开始在通用大学英语(EGP )的基础上,强化专门用途英语(ESP )课程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的建设。
本文将从专业认证的角度,谈一下面向经管类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ESP 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1我国ESP 课程研究的基本情况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即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不同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普遍认同:专门英语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教学途径;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是一个特定的语言范围。
大学英语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大学英语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一、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是指通过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形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
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提出得到了西方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支持与认可。
根据心理学家理查德·艾梅尔提出的“多善用”的理论,人们在学习和记忆时,通过多种感觉途径接收信息,可以更加深刻和全面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而多模态阅读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多种感官途径让学生接触和理解英语文本,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儿童教育领域也有相关理论支持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提出。
瑞恩·埃德伍兹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类型和学习方式,而多模态阅读教学正是在尊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合多方理论支持,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有着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又是如何进行的呢?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字和图片结合在多模态阅读教学中,文字和图片的结合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通过给学生呈现一段文字和相关的图片,在文字理解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图片的视觉辅助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来预测、推测文本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多种形式互动在多模态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制作海报、PPT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本内容。
还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感知和理解文本,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以上实践探讨,可以看出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呢?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点建议:1. 教师培训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多模态阅读教学模式的培训,让他们熟悉并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技巧。
大学英语教材复旦大学出版
大学英语教材复旦大学出版复旦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闻名于世。
作为复旦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学术水平早已深受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喜爱。
复旦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无论是从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习英语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教材中所包含的课文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学术知识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复旦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团队由复旦大学的英语教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
他们在教材编写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复旦大学英语教材的整体布局清晰,章节之间的连接紧密,逻辑性强。
教材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并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练习题,供学生巩固和巩固学习成果。
教材中的例句和语法解析简明扼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语法知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教材还融入了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教材本身,复旦大学出版社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如教师用书、教学课件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授课,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电子版教材和在线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便快捷。
总之,复旦大学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众多学生学习英语的首选教材。
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信在复旦大学英语教材的指导下,学生们能够更加自信地运用英语,开拓国际化的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差异研究摘要:通过对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由于目标定位明确,学习学术英语,为今后学生后三年的专业学习作好语言方面的准备,因此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有成效;而后者目标定位模糊,学习基础英语仅为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结果学生除了用于应试别无兴趣。
在对学生需求和课程实施条件分析后,本文认为在各校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今天,学术英语开始有了需求,因此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我国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和课程调整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宁波诺丁汉大学;复旦大学;大学英语;模式对比一、引言束定芳等在其《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查》前言里写道:“他们(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入学时并非成绩最好的学生,英语基础也并不好。
但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成功了!他们不但能够听懂外籍教师的英语授课,而且可以几乎不费力地阅读英语原版专业书籍,用英语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论文,在课堂上用英语流利地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专业问题。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热情和期待。
”这一段话引起了我们深思,这是因为我们刚刚在网上完成一项对复旦大学已完成大学英语学习的大二、大三和大四抽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3份)。
结果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取得的成绩正好相反。
调查发现,学生回答“自己现在的英语水平较之刚入学时”有很大提高和有些提高分别为11.5%和51.9%,而基本没有提高和有些下降的分别为21.4%和15.3%。
问到他们的有很大提高和有些提高是靠什么途径时,表示通过“大学综合英语”的仅为7.6%,通过英语选修课程的为36.6%,通过新东方等办学机构的为31.3%,而通过自学,如背GRE词汇等的为49.6%。
在回答“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看法时,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分别为13.7%和29%,而表示勉强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为45.1%和12.2%。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差异?按理说复旦大学的生源远比宁波诺丁汉大学好。
如343个学生中,毕业于上海重点高中的为78人(59.5%),毕业于外地重点高中为46人(35.%),毕业于上海一般高中的为5人(3.8%),还有2人是来自港澳台地区(1.5%)。
他们的英语平均成绩在上海高考卷子(上海英语卷子比起其他省份卷子或全国统考卷子要难,词汇量达到4200以上)中达到135分左右,而宁波诺丁汉大学新生成绩在浙江卷子中达到115分就可以录取了(P37)。
当然我们不能不考虑下面这些差异:(1)学习时间。
复旦大学学生大三和大四的大学英语是12个学分(216个学时),而大二压缩到8个学分(144个学时)。
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生整个第一学年基本没有专业课程,就是学习英语,大约有120学分,还加上一个没有学分的6周纯语言训练,大约为1125个学时(P.39)。
(2)教师队伍。
复旦大学除2~3个外教上写作和口语,其余都是中国青年教师。
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来自英语母语国家,骨干教师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
(3)学习环境。
复旦大学学生学习英语基本处于一个全汉语环境,除了英语课堂上,其余课以及课后都是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而宁波诺丁汉大学所有课程都是全英语,英语是校园的“官方语言”(P.157)。
我们承认这些差别可以说明进步的大小,但不足以说明精神状态。
而我们在访谈中明显感觉到复旦大学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懈怠的状态,上大学英语课提不起精神,没有兴趣。
原因何在?从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是本文要探讨的。
二、不同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1.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本科培养的有国际商务、金融财务、国际传播、国际问题研究、计算机、电子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但是这些专业课程都在第二到第四学年开的。
第一学年就是学习英语。
而“第一年的英语教学目标总体上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顺利完成学习而提供语言支持和学习技能培训。
其课程设计强调学术英语(EAP)学习,以便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进行独立学习,独立参与学术活动并为今后三年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E23)。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基础学年英语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试行)》中第一条就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术英语和学习技能,以便使他们能胜任学术课程(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necessaryacademic English language and study skills t0 enable themto succeed in their academic course)”(E24)。
什么是学术英语?根据Sinha和Sadorra(1991),学术英语“是提供给学生的一种手段,以满足他们使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要求”。
按照宁波诺丁汉大学对学术英语能力的定义有20条:例如,专业课程中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所需要的组织材料的写作能力,鉴别和防止学术剽窃的能力,引用资料为自己观点论述的能力,运用适合学术文体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能力,学术阅读和记笔记的能力,学术小组的讨论能力,做演示和陈述的能力,有效听学术讲座的能力,开展项目和分析案例的能力,区别事实和观点的学术批评能力,学术合作能力,采用恰当的学术文体和符合学术规范的能力等等(E25)。
可见学术英语主要涉及进行专业学习所必要的技能和语言。
目标和内容决定了课程设置结构。
他们整个学年分成3个模块或3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核心课程就是学术英语课程,包括学术写作、学术阅读、学术听说和学术语法与词汇(6周)。
第二阶段的课程有书面交流与研究I、口头交流与研究I、定量分析方法等(11周)。
第三阶段的EAP课程有书面交流与研究II、口头交流与研究II、定性研究方法等(11周)。
一年的学术英语学习为他们第二、三和四学年的全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
大学英语在整个本科140-150学分中,只占了8个学分。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如《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复旦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复旦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在帮助学生继续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交际能力,尤其要加大对听、说和写的产出技能的训练。
使他们在毕业时具有和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外语水平,能够把英语作为工具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显然,无论是《要求》还是《大纲》,复旦大学和全国所有其他大学一样,大学英语的性质是基础英语,或叫通用英语(EGP)。
大学英语的目的就是打语言基础,这可以从《课程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中提出的听说读写具体标准中得到证明。
《复旦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不过是要求高一些,提出“经过大学阶段学习,毕业时要达到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更高要求的水平”。
复旦大学的课程设置分成了大学英语综合系列和英语选修课系列。
前者有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ⅡI和高级英语等课程,后者有英语听力、口语、写作、口译、笔译、视听说、公众演讲、影视与英美文化、作品欣赏与翻译、医学英语等。
新生入校通过分级考试,根据成绩分别进入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II和高级英语学习。
由于这些大学英语综合系列课程大多都是4个学分,因此学完一个级别,剩下只有4个学分了。
如继续学大学英语综合,那就没有机会读英语选修课。
只有读了一个级别后,不再继续学大学英语综合,才有机会读2门英语选修课(这个系列基本上是2个学分)。
而这些选修课程主要还是培养基础技能课程。
三、为什么大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普遍的懈怠状态?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一样。
前者是培养学术英语能力,后者是培养一般听说读写的基础英语能力。
前者目标明确,就是为了今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在学习技能和学术研究方面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后者具体目标是什么就不清楚了。
我们认为,正是目标定位的不明确造成了复旦大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懈怠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满。
1.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在基础英语必然走向应试教学学以致用,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原则。
而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一直被定位在打语言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
可见,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一直不能提出打语言基础的目的,不能提出清晰的使用英语的具体目标,学生越学越迷茫: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生都在盲目地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为打基础而打基础。
而另一方面:(1)和其他大学一样,复旦大学虽说没有规定,但都要求学生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后要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2)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无论是大学英语综合课还是听、说、读、写选修课)以及大学英语教材都是基础英语性质,都是最适合或针对各种英语水平考试的。
这样,学生就自然把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定位在各种英语考试上。
首先是四级考试,通过四级后,再去考六级、考口译、考研、考托福、考GRE。
只打基础,只说发展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而不提出具体使用英语的目标,只能把我国大学英语引向应试教学。
不管承认与否,应试成了学生学习英语唯一可以派点用处的,也是鼓励他们继续学英语的唯一动力。
如果不是为了考英语,他们连最后的一点动力都没有了。
靠应试来维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能不让学生对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不满。
不仅是复旦大学,这在全国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2009年5月我们对全国10个省市21所大学(他们分处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山西、湖北、黑龙江,其中211工程大学11所,其余均是一般重点本科院校,21所中参加教育部大学英语教改试点院校15所)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共发出12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30份。
回答对大学英语教学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47.4%,而勉强满意和不满意的占到52.6%。
其中不满意的最大原因就是应试教学(32.5%)。
束定芳等(2010:157)对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3所大学非英语专业的1408位学生的调查发现,认为大学英语课“以应试为主,没有兴趣,学不到东西”的人不少。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曾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次在学生中召开座谈会,学生集中反映大学英语学习的五个问题,前两个就是:(1)学习目标不明确;(2)没有学习兴趣(俞理明等2005)。
2.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在基础英语必然造成普遍的懈怠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普遍不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无休止打基础,内容不断重复而产生的厌倦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