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ca4bd5077232f60ddcca1cb.png)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
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
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
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
《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
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
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
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
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
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简述景别的划分标准
![简述景别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4837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0.png)
简述景别的划分标准
按照摄影机与被摄主体间的远近距离,可将景别分为
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是指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极远,表现出
极为广阔景象的电影画面。
其功能是能展示自然景观和声势浩大的人群,所以有很强的抒情效果和渲染气
氛的效果,在视听感觉上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全景是指摄取人物全身或者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其功能是能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和人物间的关系,有助
于营造一种客观化的关注效果。
中景是指表现一个成年人膝盖以上的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简单地说,中景镜头的最大特点就是“增强叙事性”,使故事情节展现出的含义更加丰富。
近景是指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这种景别使人物上半身的活动占据画面的显著位置,
可以很好地刻画人物的神情和容貌;其次可以使观众
的关注中心转移到表情等细节上,从而很好地刻画人
物的心理活动。
特写是指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或物体细部的电影画面。
其功能是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引导或转移观众
的注意力,突出某一物体的细部特征。
各种景别的含义及其审美价值
![各种景别的含义及其审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c5511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d.png)
各种景别的含义及其审美价值
景别是指由于在焦距一定时,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录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一般来说,景别可以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指人体肩部以上)、近景(指人体胸部以上)、中景(指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部分环境)、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每种景别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1. 特写:特写镜头可以使被摄体的某个细节或情感表达得到突出,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通过特写,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被摄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2. 近景:近景镜头能够呈现被摄体的形态和质感,让观众对被摄体的细节有更清晰的认知。
这种景别适合展现物体的纹理、肌肤纹理等,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被摄体的存在和美感。
3. 中景:中景镜头能够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动作,适合表现对话、交流、互动等场景。
同时,中景也能够呈现人物所处的环境,使画面更加丰富和完整。
4. 全景:全景镜头能够展现整个场景和人物的全貌,让观众对场景和人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全景镜头适合展现壮观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大型活动等。
5. 远景:远景镜头能够展现广阔的景象和宏大的场面,让观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远景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城市风光、战争场面等。
在实际拍摄中,导演和摄影师会根据剧情需要和审美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景别,以呈现最完美的视觉效果。
景别划分及作用例子
![景别划分及作用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f75e8c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5.png)
景别划分及作用例子景别是影视拍摄中的一种常见手法,通过调整摄影机与被摄对象间的距离以及拍摄角度,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根据距离和角度的不同,景别通常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1. 远景:远景是指摄影机从远距离拍摄事物,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开阔。
这种景别通常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
例如,可以有效地描绘雄伟的峡谷、豪华的庄园、荒野的丛林,也可以描绘现代化的工业区或阴沉的贫民区。
2. 全景: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与人物的全身动作。
这种镜头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景画面中包含整个人物形貌,既不像远景那样由于细节过小而不能很好地进行观察,又不会像中近景画面那样不能展示人物全身的形态动作。
3. 中景: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称为中景画面。
中景在视频拍摄中占的比重较大,它将对象的大概外形展示出来,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细节,是突出主体的常见镜头。
4. 近景: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称为近景。
近景能很好地表现对象特征和细节等。
5. 特写:特写用于表现对象的细节。
细节的表现能体现商品的材质和质量等,因此在淘宝视频拍摄中是必用的镜头。
不同的景别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影响。
例如,远景可以展示宏大的场景,引发观众的感慨和思考;全景可以展示完整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有助于理解剧情的发展;中景可以突出主体,使观众更加关注某个角色或物品;近景和特写则可以强调细节和情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影视相关的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的影视制作人员。
短视频拍摄景别和镜头
![短视频拍摄景别和镜头](https://img.taocdn.com/s3/m/b0e73ea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a.png)
景别手法: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部的镜头。
特写镜头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因此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要用的恰到好处,用得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滥用会使人厌烦,反而会削弱它的表现力。
尤其是脸部大特写(只含五官)应该慎用。
近景:近景,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
近景常被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因此,近景是将人物或被摄主体推向观众眼前。
近景画面人物大多数是由单人构成,但并非完全不能由两人甚至更多人同时在近景中出现,无论如何,关键是要做到视觉鲜明,角度大胆,表现充分。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画面。
视距比近景稍远,能为内容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
一般讲,在中景中,人物如果开始走动,这个中景也许会变成全景或近景。
所以,中景镜头,又称“看戏的镜头”或“交流的镜头”远景: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可使观看者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
远景除了表现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
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
运镜手法:拉镜:第一、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第二、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移镜:第一、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第二、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第三、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第四、移动摄像摆脱定点拍摄后形成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跟镜:第一、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第二、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第三、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ca4bd5077232f60ddcca1cb.png)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
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
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
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
《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
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
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
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
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
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阐述景别的镜头
![阐述景别的镜头](https://img.taocdn.com/s3/m/19cf06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c.png)
阐述景别的镜头
1. 特写:特写镜头通常用来突出被摄主体的细节,如面部表情、手部动作等。
它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情感和细节信息。
2. 近景:近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被摄主体的上半身或局部,强调人物之间的交流或物体的特征。
它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同时保持与观众的亲近感。
3. 中景:中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人物的全身或物体的整体,同时还能包含一些背景信息。
它是一种比较中性的景别,常用于叙事和对话场景。
4. 全景:全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整个场景或环境,包括人物和背景。
它可以传达整体氛围和环境信息,让观众了解场景的整体情况。
5. 远景:远景镜头通常用来展示广阔的场景或风景,强调场景的宏大和辽阔。
它可以用于建立场景、展示地理位置或传达情感。
景别的选择取决于拍摄的目的和要传达的信息。
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景别,摄影师或导演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景别的定义及分类
![景别的定义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3f619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9.png)
景别的定义及分类
1. 景别定义
被摄物在画面中的大小。
划分依据是被摄物在画面中的大小,它主要是由镜头与被摄物距离的远近以及焦距的长短形成的。
它有五个基本的分类:特写(包括大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包括大远景)。
2. 各个景别的概念
特写的概念
被摄物的某个特定的局部构成的画面,如人的脸、手等。
它主要是用一种放大的形式突出被摄物特定的局部和细节,强
调叙述重点以及情绪重点。
特写的取景范围:如果以一个直立的人作为被摄物的话一般把锁骨以上的取景部位叫特写。
当然人体的其他部位的局部取景也可以是特写,有些书本把这些景别叫细部特写,如郑国恩老师的《影视摄影构图学》就是这样的区分。
所以综合起来划分特写的取景范围就是人体的锁骨以上的头部取景和其他部位及其他物体的细节局部的取景。
近景的概念
人物的腰胸部以上的取景范围叫近景,也是由被摄物的局部构成画面。
人物的精神气质清晰,人物动作趋势也能识别。
中景的概念
人的膝盖以上的取景范围叫中景,人物动作清晰可辨,表情也能看清,但相对于
特写和近景情绪压力弱化。
全景的概念
人的整体范围的取景叫全景,主要表现的是人物动作,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清晰。
远景的概念
由远距离拍摄人物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相对其他景别,环境介绍最为完整。
请阐述各景别的特点和功能。
![请阐述各景别的特点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de098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7.png)
请阐述各景别的特点和功能
景别是指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中,人物或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视觉效果。
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以下是常见的五种景别的特点和功能:
1.远景:远景是拍摄距离较远的画面,通常用来展示整个场景或场面的全貌,表达一种宏观和全面的视角。
远景可以帮助观众了解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环境,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全景:全景是拍摄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能够展现出人物的动作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景能够让观众清楚地了解人物的外形和姿态,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中景:中景通常拍摄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或场景的局部,能够清楚地展现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中景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是电视节目中常用的景别。
4.近景:近景通常拍摄人物胸部以上的部分或物体的局部,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出人物面部表情和物体的细节特征。
近景可以强化观众对人物情感变化的感受,突出表现某些细节的重要性。
5.特写:特写是拍摄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的细部,能够将人物的面部特征或者物体的局部细节放大,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特写可以突出表现人物的微表情和情绪变化,强调某些细节信息,也是电视节目中常用的景别之一。
总之,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在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合理运用不同的景别能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提高节目的
观赏性和表现力。
远全中近特五大景别及常用的景别划分方式
![远全中近特五大景别及常用的景别划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061e79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3.png)
远全中近特五大景别及常用的景别划分方式景别是指在用一定的焦距拍摄画面时,因为双方之间距离的远近不同,从而造成镜头呈现出的画面范围的大小不同。
距离越远,展现的画面范围越大,景别越大,距离越小,展现的画面内容越突出,即特写镜头。
通俗来讲,就是取景范围。
通常,大部分的拍摄以人物为主题,分为远景(大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因为环境的限制,有时,我们不可能走的很远很远去拍摄远景画面,可以借助广角镜头拍摄远景或全景,同样,有时候不能距离很近很近去拍摄,需要长焦来拍摄近景或特写镜头。
在所有的景别当中,基本上都是用人体去衡量它的景别,在横屏变竖屏之后,被裁剪掉的画面基本上都是它的环境信息。
拍摄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你想要展现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景别。
远景:人物通常小于画面高度的一半,甚至为一个点。
用于表现宏大、壮观的场面,全方位展示开阔的自然景观及环境。
镜头比较客观化。
全景:人物比例超过画面高度的一半但是全身看得见,这个景别也叫“全身镜头”。
包含人物周边的环境,很多人会把远景和全景搞混,这其实很容易区分,远景是人物离镜头近,全景就是人物离镜头远,甚至看不见在哪。
全景的画面内容更偏向于画面的主体,远景甚至可以是没有主体的。
全景拍摄要有一个明显突出的主体,主体居主要位置,环境居次要位置,甚至可有可无。
主体尽可能选择与环境色调不同景。
两者要有明显的反差。
中景:是最常用的景别。
以人像为例,通常意义上的中景是指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是户外新闻采访最常用的景别。
因为人们谈话的距离,刚好目光注意力集中在上半身,这是每个人都最习惯的一个视角。
用中景可以突出人物状态,如手部动作、面部朝向等。
常用来展示富有表现力的情节和动作性很强的局部。
中景画面通常用于讲故事,是叙事性的画面,在影视作品中运用中景最多。
拍摄中景尽可能不要让过多的其他元素出现在画面中,力求简洁,主体突出。
但是,杂乱总是难免的,在没有办法避开杂乱的背景,比如现场无关人物较多的时候,就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透视关系,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景别的名词解释
![景别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6aca6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5.png)
景别的名词解释景别是指摄像机或者摄影机拍摄出的画面中,景物的大小、远近和所占画面的比例。
通过景别的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从而影响观众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根据景距的不同,可以将景别大致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五种类型。
1.远景:远景是指拍摄距离较远,画面范围广泛的镜头。
它通常用于展示事件的全貌或者介绍大环境,给观众带来一种宽广和宏观的感觉。
在拍摄远景时,一般会将主体放在画面的边缘或者远处,让观众感受到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2.全景:全景是指拍摄范围比远景小一些,能够展示人物或者场景的整体形象的镜头。
全景通常用于介绍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展示场景的完整形象。
在拍摄全景时,需要注意构图的平衡和画面的比例,以保证画面的美感。
3.中景:中景是指拍摄范围较小,能够展示人物或者场景的某个部分或者细节的镜头。
中景通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者物体的细节,是叙事和表现细节的重要景别。
在拍摄中景时,需要注意画面的构图和光线的运用,以突出主体并营造出合适的氛围。
4.近景:近景是指拍摄距离较近,能够展示人物或者场景的较近距离的镜头。
近景通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情感、表情或者物体的质感等细节,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体的特征和情感状态。
在拍摄近景时,需要注意画面的清晰度和光线的均匀性,以保证主体的细节表现得更加真实和生动。
5.特写:特写是指拍摄距离非常近,能够展示人物或者场景的某个非常细节的镜头。
特写通常用于强调某个细节或者突出某个特点,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体的特征和情感状态。
在拍摄特写时,需要注意镜头的焦距和光线的控制,以保证主体的细节表现得更加细腻和生动。
除了以上五种基本的景别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景别,比如大特写、全切等。
这些景别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要和创作意图进行灵活运用,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在实际拍摄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人物和情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景别,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景别的含义及不同景别作用【影视动画分析笔记】
![景别的含义及不同景别作用【影视动画分析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0cc4c3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0.png)
二.景别概念: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的范围。
景别划分为:远景(大远景)、中景、近景(中近景)、全景(大全景)、特写(大特写)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主体作为全景来看,把其他的依次推出来远景:画面中的人物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画幅高度的二分之一。
全景:画面中人物的高度大约等于画幅的高度。
中景:画幅下面的线卡在人物膝盖的位置。
近景:画幅的下面的线卡在人物胸部的位置。
特写:画幅下面的线卡在人物肩部以上(或拍摄一人物/体的局部)。
画面中没有人物的时候,选择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组有着紧密关系的事物。
不同景别的作用:⑴景别的变化带来了视点的变化,可以满足观众从不同拍摄角度位置的心理需求。
⑵景别的变化带来了被拍摄主体的变化,使你的画面有明确的指向性。
⑶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变化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ⅰ远景的作用:⑴远景画面视野开阔,包容的景物的范围大,画面容量也大,对描写的人物事物或景物有一种量的冲击,它可以同时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注重对事物事件的宏观表达。
⑵最主要的作用是借景抒情,制造磅礴的大场面,表现氛围。
注意:往往用在一个画面的开头或者结尾。
当画面中的拍摄元素变多时,原先被拍摄主体的凸出感变弱。
远景画面不能表现冲突与矛盾。
拍摄远景画面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长度。
拍摄远景画面的过程中,必须经营好地平线的位置,必须保持地平线的水平位置。
(除非特殊需要)远景画面移动时必须放慢放匀速度。
远景画面不能直接刻画人物,但可以表现人物情绪。
特点:稳、平ⅱ全景的作用:⑴用于交代事物或场景;⑵表现一个人物的全身或场景的全貌,使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或场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⑶表现一个人物完整的动作。
注意:必须保证被拍摄画面或事物的完整。
注意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防止喧宾夺主。
全景画面往往是这个场景里的总角度,在拍摄时必须先拍它。
全景可以表现人和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ⅲ中景的作用:⑴节约利用画面空间,更加注重主体的动作。
⑵用于叙事,表达谁做了什么注意:不能把画幅的一边标准的卡在人物膝盖的位置,应该或上或下。
景别可以分为哪几个
![景别可以分为哪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af82390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8.png)
景别可以分为哪几个
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远景:远景是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视
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2、全景:全景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主要
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3、中景:中景是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较之全景而言,中景画面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它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
4、近景:近景是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与中景相比,
近景画面表现的空间范围进一步缩小,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物形象或被摄主体。
5、特写:特写是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
写画面的画框较近景进一步接近被摄体,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
景别的划分标准与种类
![景别的划分标准与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bf2866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2.png)
景别的划分标准与种类
景别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远景:在远景中,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通常不超过画幅高度的一半,用来表现开阔的场面或广阔的空间,因此这样的画面在视觉感受上更加辽阔深远,节奏上也比较舒缓,用来表现开阔的场景或远处的人物。
全景:是表现景物全貌或者人物全身形貌的画面。
它既可以表现单人全貌,也可以同时表现多人。
从表现人物情况来说,全景又可以称作“全身镜头”,在画面中,人物的比例关系大致与画幅高度相同。
近景: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者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
在表现人物的时候,近景画面中人物占据一半以上的画幅,这时,人物的头部尤其是眼睛将成为观众注意的重点。
特写:是表现人物身体某个局部细节或者某被摄景物局部细节部分的画面。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表现细节”。
景别变化:
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在电视画面的造型表现和画面镜头中,不同景别体现出不同的造型意图,不同景别之间的组接则形成了视觉节奏的变化。
观众不仅在画面时空和视距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摄像者的画面思维,而且也以景别跳度、视点跳度的大小、缓急中具体地感受到整个电视片或电视节目的节奏变化。
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不同景别的画面包括不同的表现时空和内容,实际上是摄制人员在不断地规范和限制着被摄主体的被认识范围,决定了观众视觉接受画面信息的取舍藏露,由此引导观众去注意和观看被摄主体的不同方面,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了层次、重点和顺序。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7a911b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4.png)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远景镜头 Long shot:远景可以展现整个宏观环境,如果其中有人物的话,人物一般都比较渺小,只能看到轮廓,脸部细节等基本看不清,在画面中并不突出。
远景一般都是用来交代背景环境,故事发生的场景需要切换时,往往也会用远景来转场。
全景镜头 Full shot:全景指画面中主体完整(从头到脚)的填充画面,一般用以表现运动和环境,可以展现完整的环境、人物等,且被拍对象的细节特征,相比远景,展现得会更多一点。
交代镜头 Establishing shot:交代镜头一般会出现在故事最开始的时候,通过场景构建交代环境、地点、人物、故事调性等信息,让观众对即将发生的故事一目了然。
交代镜头一般会使用全景镜头或者远景镜头。
中景镜头 Medium shot:中景有时候被成为3/4景别,一般会展示被拍主题膝盖或者腰部以上的画面。
中景一般都用在情绪比较平缓的对话或者独白中,起到过渡的作用。
牛仔镜头 Cowboy shot:牛仔镜头又称为“美国式中景”,是中景的一种变形,常见于美国的西部片中。
在美国西部片中经常会有拍摄一半马背及马背上牛仔的镜头,或者将镜头距离拉到牛仔膝盖以上的部分,为了表现佩戴于大腿的枪套和拔枪动作。
近景镜头 Medium Close-up:近景是介于中景和特写之间的景别,一般是从人物主体的胸部或者肩膀开始,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形态和情绪,多用于展现人物面部形态及手部动作。
特写镜头 Close shot:特写镜头是所有镜头景别中最小的。
用人物主体的头部或者脸部来填充画面,使镜头紧紧抓住角色,一般用来重点表现角色的情绪和细微动作。
多用于渲染最为强烈的氛围和情绪。
起到强调和突出、夸张重要性的作用。
而用人物主体脖子上所带项链往上的部分来填充画面,进一步放大人物的情绪,渲染故事气氛,有时候也被称为“Choker"。
大特写镜头 Extreme close shot:大特写作为特写镜头的延伸,对人物主体的部分进行特写来填充画面,用于极端情绪的表达,起到更为夸张和着重的功能。
电影中的景别举例
![电影中的景别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5bd0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0.png)
电影中的景别举例电影中的景别主要有以下几种:1. 远景:这是镜头相对被摄对象距离最远的景别。
远景画面开阔,景深较大,往往用来展现山川河流、城市全貌、广袤原野、宏大的社会场景。
远景擅长营造庞大的气势,如战争、灾难画面,也可以交代故事发生背景,还可以起到抒情作用。
例如,在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中,秦军攻打赵国,采用了大量远景,展现了秦军的声势浩大,赵国都城的宏伟,营造了紧张的战争气氛。
2. 中景:中景镜头常见拍摄的是从腰部以上一个或多个人物,同时还包含部分周围环境。
中景镜头是说明性镜头,起场景建置的作用,在发生戏剧变化之前,介绍了环境、人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
双人镜头、多人镜头及过肩镜头多采用中景。
例如在电影《赤裸裸》中,男主人公处于画面焦点的位置,比行人稍微靠上一些,观众比较容易看清男主人公的面部表情。
中景镜头可以展示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周围环境,还可以通过角色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当画面中角色的表情清晰可见时尤为明显。
3. 近景:近景是拍摄范围较小的一种景别,通常用来突出表现人或物的细节和情感变化。
近景镜头下的人或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能够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物品的细节特征。
例如,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主角杰克和罗斯在船头迎风而立的近景镜头,突显了他们的自由与激情,也表现了他们在船上的位置和环境。
4. 特写:特写镜头是近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个细节或特征的景别。
特写镜头能够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人或物的某个特定部分,强调该部分的细节和特点。
例如,在电影《公民凯恩》中,导演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了凯恩手中把玩的玻璃球,强调了这个物品对凯恩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电影中常见的几种景别,不同的景别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景别,以表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
人人
网易微博
接
4.近景
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观众已难于看全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所以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吕的肖像描写,适宜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动作,也可用来突出相当的景物,是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老井》有一组旺泉婚后与喜凤的感情戏,都用近景加以精雕细刻。尤其是夫妻俩为自己儿子取名的场景,通过一个长达215英尺的镜头,把个具有生活本色的画面作了尽兴的渲染。
2.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由近而远向后移动离开被摄对象;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变小,与观众 距离也逐步加大。画面的形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变化为整体。在景别上,由特写或近、中景拉成全景、远景。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
3.摇镜头:摄影机不作移动,借助于活动底盘使摄影镜头上下、左右、甚至周围的旋转拍摄,有如人的目光顺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对象巡视。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它在描述空间、介绍环境方面有独到的功用。左右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时,还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5.特写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近使观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当视距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如《魂断蓝桥》的吉祥物;可突出人物细致的表情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如《芙蓉镇》中扫帚的三次特写:分立墙角的扫帚、渐渐靠拢的扫帚、并排合一的扫帚,写了两个扫街人相爱的独特经历;可作转换时空的手段;还可与其它景别镜头反复,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特写镜头不宜毫不无节制的滥用,一般应和全景结合起来使用。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运动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2、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3、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摈弃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后人称巴赞的理论为“长镜头派”。 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段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3.仰俯镜头:大多数的镜头是平视拍摄的。在电影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在观众视觉范围内的方位、形象就会变化,从而引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注意,改变观众的心理反应。仰摄就是摄影机由下往上、从低向高的角度拍摄,仰镜头代表了观众 向上仰望的视线,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俯摄就是摄影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俯摄代表了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俯镜头在感情 色彩上,使人有阴郁、渺小、压抑的感觉拍摄角度适宜表现人的悲剧命运或是反而人物的可憎卑劣。在许多影视片中,时常用俯镜头拍摄敌人的酒宴、赌场的嘈杂、匪徒的密谋等等。
各种镜头的解释
各种镜头的解释
蒙 太 奇(MONTAGE) 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___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5.主观镜头: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从剧中人物的视点 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 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难事我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4.快慢镜头:按正常情况拍摄的速度,每秒钟24格画面。如果摄影机拍摄的速度减低或 加快,而不改变按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地么银幕上就会出现特殊的视觉效果。低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快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比实际的运动快的效果。快动作的镜头运用得当,会产生一种夸张的喜剧性效果。但因在观众视觉上停留时间,运用得不多。高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慢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慢动作。慢镜头在影视的造型中有特殊的意义。它能人为“延缓”动作节奏,“延长”动作时间,使观众看清在正常情况下看不清的一些动作过程,因此普多夫金称慢镜头是“时间的特写”是一种有意识引导观众注意的方法。
4.移镜头: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作左右横移拍摄的镜头。移镜头是机器自行移动,不必跟随被摄对象。它类似生活中的人们边看走的状态。移镜头同摇镜头一样能扩大银幕二维空间映像能力,但因机器不是固定不变,所以比摇镜头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画面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
5.跟镜头:摄影机跟随被摄 对象保持等距离运动的移动镜头。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有特别强的穿越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如《罗生门》重场戏都 在山林,占据了全征镜头的四分之三。特别是灌木丛中强盗多襄丸奔跑的场面,创作和高速跟拍的镜头,邮剧中人在山坡疾驰、迅捷的跳跃式的动作,淋漓尽致刻画了自恃武艺高强、 狡狯残忍的山贼本性,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二、运动镜头
主要是指镜头自身的运动,就是用运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见的。大量的是运动的镜头。
1.推镜头: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用推镜头,使银幕的取景范围由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画面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银幕。在景别上也由远景变为全、中、近景甚或特写。此种镜头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到加强,造成一种审视的状态。它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的观察事物的视觉心理。如《公民凯恩》有个镜头,一直把镜头推到一架刚被扔进火炉的雪撬上的几个字:“玫瑰花蕾”。影片突出这个细节,引起观众的高度注意,探索主人公与“玫瑰花蕾”的关系。
镜 头
一、景别镜头
景 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 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三、其他镜头
1.空镜头: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空镜头的内容不“空”,它是影视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划人物、 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空镜头的在展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往往出现在影片的开头。
2.长镜头:指长时间拍摄的、不切割空间、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此镜头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节奏上比较缓慢,故抒情气氛较浓。有人把长镜头称作“镜头内部蒙太奇”。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是“长镜头理论”的倡导者,并总结了长镜头在电影中的运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