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_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3.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在战争中的碰撞与融合,认识到文化在冲突中的传播与交融。
4.引导学生关注和平年代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冲击,以及不同文化在困境中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3.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如不同宗教文化的碰撞、战争对本土文化的影响等。
4.结合现实生活,讲解和平年代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如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案例,探讨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复杂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战争与文化交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两次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战争与文化的关系,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在战争中的碰撞与融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历史思维水平。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复杂关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对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4.利用小组合作,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时事新闻为切入点,引入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碰撞和交流的主题。
教学过程:教师展示一段关于现代战争的视频,如中东地区的冲突、乌克兰危机等,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文化差异。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战争与文化有何关系?在战争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冲突和交流有哪些特点?”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战争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影响,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战争与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关系。
2.掌握一战、二战等重要历史事件中,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双方的策略、战争观念及战争背后的文化因素。
3.学会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与和平的观念,提高对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的敏感性。
(3)文章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800字。
2.制作一份关于“一战、二战与文化差异”的手抄报。要求如下:
(1)手抄报内容需包括一战、二战的基本情况,战争双方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异对战争的影响。
(2)手抄报设计美观,图文并茂,字体工整。
(3)手抄报尺寸为A3纸,彩色绘制。
3.深入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
(1)在当今世界,如何看待战争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2)如何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3)作为一名高中生,你认为自己在面对战争与文化问题时,应该具备怎样的态度和价值观?
4.按照课堂所学,搜集有关现代战争与文化交流的资料,如图片、文献、视频等,并整理成册,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战争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对文化的冲击。
2.设计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在战争中的碰撞与交流。
3.创设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战争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交流在战争背景下的意义。
2.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战争中的文化交流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不同战争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表演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战争的厌恶感,增强和平意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在案例背景设计中,我以一次实地考察活动为切入点。我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一个战争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的历史痕迹。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战争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士兵如何在这个特殊环境下进行交流与碰撞,以及战争对他们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现代战争对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了解战争背景下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一、案例背景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的第13课。本节课主要内容涵盖了现代战争对不同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交流在战争背景下的意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现代战争对各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在战争中的碰撞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
3.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战争对文化的破坏力,以及文化交流在战争背景下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
第13课现代战争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影响。
2.理解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传播特点,以及战争对文化交流的推动和阻碍作用。
3.掌握世界各国在战争与文化冲突中的应对策略,学会从历史角度分析文化现象。
7.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战争与文化的知识问答卷,要求学生互相出题、答题,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8.要求学生关注我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PPT,并进行课堂展示。
4.组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提高学生的历史表达和论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和影响,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2.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各种文化,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
3.关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交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战争与文化碰撞”的历史小论文。论文主题自选,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字数在800字左右。
2.教师提供一组关于战争与文化的历史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内容,分析战争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并撰写图片解析,字数在500字左右。
3.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如何看待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撰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论述文。
8.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为优秀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确保他们掌握基础知识。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4.教学策略:
(1)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适时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4.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战争案例,分析文化差异对战争的影响,制作一份PPT进行课堂分享。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示形式生动有趣。
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查阅相关资料,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清晰,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4.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战争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对全球局势的影响。
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文化圈的战争观念、战争行为,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3.通过具体案例,如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等,讲解不同文化在战争中的碰撞与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对战争的影响。
2.重点: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探讨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审视战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培养家国情怀。
难点:将历史事件与文化背景相结合,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得到提升。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比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教案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教学目标: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推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和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史实,认识战争在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客观作用。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的史实,认识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色,体会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1、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教学难点: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碰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过硝烟弥漫,趟过血雨腥风。
人类文明走了多远,战争就存在了多久。
文明与野蛮同在,流血与辉煌相随。
战争激起的火花,照亮了文明前进的路。
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战争,走进两次世界大战,一起来探寻战争与文化的碰撞交流。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推动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和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史实,认识战争在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客观作用。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的史实,认识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色,体会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找出知识点、重难点、困惑疑难点。
(一读、二画、三找、四梳理、五结论)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一)自学指导一阅读第一目,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5分钟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民主意识是如何觉醒的?这些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有何表现?2、结合第一目,分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有何特点?3、学了以上知识有什么启示或收获?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欧洲、西亚和北非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原因)(1)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2)一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2.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表现)①民族自决原则成为理论武器:一战期间,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教师展示一组战争题材的图片,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战争背后的文化因素。
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们能发现哪些文化背景下的战争现象?这些战争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碰撞和交流?”
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战争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引发学生思考,结合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战争与文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认识到战争与文化碰撞的辩证关系。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创设情境教学,模拟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对文化包容性的认识。
教学策略:设计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碰撞,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
4.开展课堂辩论赛,针对战争与文化问题展开辩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争与文化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包容性。
2.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争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人类文明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战争事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战争与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的存在和影响。
1.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确保作业与学科知识相关。
2.注重独立思考,避免照搬照抄,力求原创。
3.作业要求字数适当,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消化所学知识。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道思考题,如“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战争中的文化交流现象如何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进一步思考战争与文化交流的主题。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引入多媒体资源以及邀请历史见证者等真实案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战争时期,深刻感受战争的残酷,使学生对战争与文化交流的主题产生共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珍惜当下。
2.通过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多元文化。
3.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一代的历史使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4.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围绕战争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研究中,更深入地理解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现象。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的结束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教学策略的运用:结合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结束阶段,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不足,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对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观点,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战争与文化碰撞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
要求:选取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分析战争与文化碰撞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论文需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800字。
2.制作一份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观念差异的对比报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方法,收集并整理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观念的差异。报告需包含具体案例、分析及总结,形式不限。
2.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观念的差异。
过程:教师通过对比研究,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观念的差异,如东方文化中的和平主义、西方文化中的尚武精神等,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对战争观念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与文化碰撞的具体案例。
过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战争与文化碰撞的案例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战争背后的文化因素、不同文化观念在战争中的碰撞与交流等。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2.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教师布置有关战争与文化碰撞的课后作业,如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现实中的战争与文化冲突,提高他们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关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战争与文化碰撞的论文。
2.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战争的态度、观念及其传播方式。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1.培养学生对战争的厌恶感,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引导学生珍惜和平。
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在战争背景下的重要作用,树立起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的信念。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在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的情感。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案例背景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一章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现代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战争如何影响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交流如何在战争背景下发挥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案例亮点
1.游戏互动,提升参与度:通过设计“文化交流战”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2.情境创设,身临其境: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战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为探讨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感性的认知环境。
3.问题导向,启发思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探讨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中,锻炼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反思与评价,促进成长: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中的优缺点,为学生的持续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一)情景创设
1.我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现代战争的实际情景,如无人机攻击、网络战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现代战争的氛围。
2.通过设定模拟情景,如角色扮演、模拟战争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现代战争的战术和策略。
3.利用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关于现代战争的短片,如无人机攻击、网络战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如冷战的背景和特点,为学习现代战争打下基础。
3.提出问题:“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有何不同?”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2.强调现代战争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个人和国家的影响。
3.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现代战争和文化交流的意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现代战争与文化交流的短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详细介绍现代战争的特点,如科技的作用、信息战的重要性等。
2.分析现代战争中的科技运用,如无人机、网络战、心理战等,让学生了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3.讲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公共演讲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现代战争的特点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学会理性思考,提高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
4.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后的文化因素,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这种碰撞与交流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
3.针对练习中的难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碰撞交流的特点、影响等。
2.强调战争背后的文化因素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2.以“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演讲稿。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3.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资料,了解现代战争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要求撰写一篇阅读笔记,不少于600字,要求有深度、有见地。
4.按照课堂所学,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中的文化碰撞与交流现象,探讨如何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3.提出问题:“在现代战争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为什么会走向战争?战争中的文化碰撞与交流有哪些具体表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战争的定义、特点,以及20世纪以来不同文化背景下爆发的战争案例。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案例背景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第13课。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现代战争对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与融合。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途径,理解文化在战争中的作用,提高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5.培养学生的文献查阅、资料整理、分析归纳等历史研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与融合现象。
3.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总结战争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2.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发现自身在战争与文化认知方面的不足。
3.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对学生在战争与文化方面的理解进行评价。
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发表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5.结合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对未来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4.利用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站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思考战争如何影响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3.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与融合现象,以及战争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
问题:根据史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高潮的原因。
(1)内部原因
①经济基础:亚非拉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③思想基础:民族民主思想的增强(“民族自决”革命思想的传播)。
(2)外部原因
①一战客观上传播了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 ②欧洲列强普遍衰弱。
材料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
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增进并奖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
由之尊重。
——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
材料3: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
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史实。我们大家必须承
资产阶级
建立共和国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
提拉克、国大党等 斗争、大罢工
革命党
立宪革命
孙中山
辛亥革命
祖国党、阿拉比
抗英斗争
“马赫迪”
抗英人民大起义
孟尼利克
抗击意大利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课 一战前的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
领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民族民主运动
中国
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尼
共产党 苏加诺
反荷大起义 不合作政策
进口的卡车、酒类等商品的进口税。在此期间,美国为弥补在欧洲市场的损失,转而
将冻鸡销往日本,但受到日本的抵制。1964年1月,日本政府将冻鸡的进口税从10%
提高到20%。“冻鸡战”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到那时为止,西欧和美国之间发生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战争与文化碰撞交流的内在联系。
(2)运用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战争事件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实际过程。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教学策略:
(1)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时事新闻、影视资料等作为教学辅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现实关注度。
2.思考以下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a.在战争背景下,如何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共生?
b.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为国际友好交往贡献力量?
3.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现代战争与文化碰撞交流的书籍、文章,如《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人文关怀。
4.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与战争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相关的纪录片,如《文明的对话》等,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文化交流的观念,增强他们对人类文明共同价值的认同。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战争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战争虽然带来灾难,但也能促进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三个现代战争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流的例子,并分析其原因和结果。
2.思考战争与文化碰撞交流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如何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促进国际间的友好交往。
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及时给予反馈,解答他们的疑问。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我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思考,撰写一篇关于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的短文。
2.我向学生说明作业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下节课开始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和交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1.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梳理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总结文化交流在战争背景下的特殊性和作用。
2.我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指导。
3.最后,我强调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醒学生正确看待战争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和平意识。
在教学案例中,我以一次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课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策划。在课堂上,我通过引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交流在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力求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关怀的现代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战争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事例。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基础知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
然而它们却无法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
(2)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
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2.表现:(1)亚洲中国: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一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越南: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2)其他地区: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
3.影响: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冲击了以欧洲为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课标要求了解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学习目标1.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概况,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的表现,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推动因素。
2.通过搜集文字、影像等各种史料,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造成破坏的同时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契机。
3.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一战进一步激发了世界各地的民族民主意识,客观上促进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二战对殖民主义的沉重打击,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很快土崩瓦解;二战后诞生的新兴民族国家在文化方面的新发展。
学习难点一战进一步激发了世界各地的民族民主意识,客观上促进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二战对殖民主义的沉重打击,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很快土崩瓦解;二战后诞生的新兴民族国家在文化方面的新发展。
教学流程板块一激趣导新利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英国作战的印度骑兵”图片结合课前提示语导入。
板块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当堂自学,掌握必备知识,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分析能力)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基于六方面的认识:一曰秉持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本,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
”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最高原则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二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曰依循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教学质和量上的最低要求;四曰依据教材,教材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
五曰历史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认识,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
六曰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体现。
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高二学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自身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共同作用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需在充分考虑高中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学习材料等多种途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是让学生通读本课文本,掌握基础的知识,感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三是为后续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奠定基础,达成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
板块三互学探究培育素养(依托材料,开展问题导学,培养史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材料一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将19世纪在西欧传播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持续传向东欧、东南欧、亚洲、非洲等地传播,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形成。
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材料三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万余人,派出海外作战121万余人,死伤10万余人。
印度人还向英国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
连总督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被“搜罗一空”。
——林承节《印度史》材料四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
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一战是如何激发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1)一战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①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②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等;③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3)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使殖民地人民认识到民族自决原则的重要性,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材料五“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列宁选集》思考2: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不断高涨)的原因?(1)一战加深了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
(矛盾激化)(2)一战期间,由于宗主国经济控制的放松,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经济发展)(3)一战使(宗主国)殖民主义列强的力量大为削弱。
(宗主国衰落)(4)一战客观上促进了自由、民主、民族独立与民族自决思想的传播。
(思想解放)(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成功案例)材料六陈独秀说:“德意志以帝国主义为厉世界,吾人之所恶也,列国讨之,亦以尊重自由正义与和平,不得不掊此军国主义之怪物。
”他还特别指出,法兰西人“嗜和平、博爱、自由,根于天性,成为风俗也”,他们参战是“为平等、博爱、自由”而战。
——蒋红艳、胡明辉《试论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思考3:根据材料六,指出陈独秀的观点。
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1)陈独秀的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对法国等欧洲国家来说属于自卫战争,是正义之举。
(2)判断:不同意。
(3)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①根源:帝国主义各国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②具体原因: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③参战目的:英、法、德、俄等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制定了野心勃勃的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④战争结果:与帝国主义愿望相反;⑤战争得利者:各国垄断资本家赚得了巨额利润,交战国人民在前线流血,在后方忍饥挨饿,未得到一丝利益;⑥战后的巴黎和会:处置战败国、分赃、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材料七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依斯(1918年)思考4: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重要影响。
影响:(1)战争削弱了欧洲,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2)唤起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意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并产生了自己的民族思想;(3)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进程;(4)激发了民主政治意识和黑人种族意识的觉醒。
思考5: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摧毁了四大帝国,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亚欧非各地,推动新兴民族国家的出现。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印度、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英法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高涨,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武器。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沙皇俄国相继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推翻了沙皇专制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促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反思战争,反战和平运动持续高涨,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探究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材料一今天的印度,应当说是依然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陈腐的观念已逐渐随风而逝,其中的精华如对精神生活的崇尚等则流传下来。
西方文化在继续冲击着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
印度文化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
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它的根本绝不会丧失,它也绝不会迷失自我。
印度业已开展的经济改革在加速国家的发展,但它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似乎还很漫长。
……印度班加罗尔已经建起电子一条街,被誉为印度的硅谷,但就在这条街上,印度教徒的神牛如入无人之境而高视阔步。
——刘建《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对印度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思考1:材料一体现出印度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特征:(1)传统文化精华得以保留发展;(2)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3)社会习俗某些方面新旧参半,落后与进步并存。
材料二英国殖民统治者在文化方面的上述政策取向,必然在新加坡的文化中反映出来。
如:英式教育在新加坡造就了一些有文化影响的人士,有的成为知识界的精英,他们在社会思想上向往西方文明;有些人致力于文化和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还有一些既受西方思想影响,又回归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亦中亦西在学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人,如林文庆等,与此同时,英国的法律、行政管理、商业社会的娱乐、基督教的传统等都对新加坡以很深的影响。
——赵虹《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成因》思考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加坡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
特征:(1)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2)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3)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思考3: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的特征和表现。
(1)特征:①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推动民族文化的复兴;②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创新发展。
(2)表现①印度独立后,接受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扬传统文化。
崇尚甘地思想,同时在政治体制方面学习英国,中央和地方分享权力,政教分离。
②新加坡和韩国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③埃及独立后,大力复兴民族文化,以阿拉伯文化为主体,并带有欧洲和西亚文化元素,在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都带有非洲为主、糅合西方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