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_2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重点

第四讲: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二 重点 平面四杆机构的判定要会
第五讲:第三章3-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公式不掌握 但要知道一些常见运动的运动简图形状和特点 会标出压力角
第六讲:第三章3-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同上
机械设计基础 (第五版) 杨可桢 程光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2.5 7-04-019209-8
机械设计基础
知识点
第一讲:绪论 掌握一些小的概念比如机械 机构 机器的概念就行
第二讲: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重点 必须会算自由度
第十六讲:第七章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掌握小概念 公式不要求
第十七讲:第八章回转件的平衡 知道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
第十八讲: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一) 不是重点 简单了解
第十九讲: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二) 同上
第二十讲:第十章联接一 简单了解
第二十一讲:第十章联接二 同上
第二十二讲:第十一章齿轮传动一 重点 直齿轮的校核 必须掌握 (结合前面的直齿轮的各种参数计算)
第二十三讲:第十一章齿轮传动二 同上 斜齿轮 锥齿轮不用看
第二十四讲:第十二章蜗杆传动一 非重点 掌握蜗轮蜗杆啮合的条件即可
第七讲:第三章3-3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设计不考
第八讲:第三章3-4凸轮机构设计问题 不考
第九讲:第四章齿轮传动(一) 重点 直齿轮的一些公式和计算要会
第十讲:第四章齿轮传动(二) 同上
第十一讲:第四章齿轮传动(三) 同上
第二十五讲:第十二章蜗杆传动二 同上
第二十六讲:第十三章带传动与链传动一 带传动受力分析 自锁 何处应力最大 打滑和弹性滑动的区别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绪论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同一个机构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所以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机构;2.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移动副和转动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3.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自由度F=3n-2P l-P h,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数大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中最弱的构件必将损坏;机构自由度等于零的构件组合,它的各构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铰链(图1-13)(2)局部自由度:凸轮小滚子焊为一体(3)虚约束(4)两个构件构成多个平面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重合时只算一个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不重合时相当于两个高副或一个低副,而不是虚约束;6.自由度的计算步骤要全:1)指出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2)指出活动构件、低副、高副3)计算自由度4)指出构件有没有确定的运动。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又称平面低副机构;按所含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全转动副的铰链四杆机构、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和含两个移动副的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机构的固定构件称为机架;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3.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定块机构、摇块机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倒置。
4.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是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整转副是最短边及其邻边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依据:1)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机架上有两个整转副,故得双曲柄机构;2)取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时,机架上只有一个整转副,故得曲柄摇杆机构;3)取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时,机架上没有整转副,故得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重点总结

第一章机器是人为实物的组合体,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可以用来转换能完成有用功或处理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机构:人为实物的组合体,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可以用来传递和转换运动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第二章高副-点、线接触,应力高。
低副-面接触,应力低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 L +P h )=原动件数注意:1、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
2、局部自由度构件局部运动所产生的自由度。
出现在加装滚子的场合,计算时应去掉Fp。
3.虚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实际不起作用的约束。
计算自由度时应去掉虚约束。
出现虚约束的场合:1.两构件联接前后,联接点的轨迹重合如平行四边形机构,2.两构件构成多个移动副,且导路平行3.两构件构成多个转动副,且同轴4.运动时,两构件上的两点距离始终不变5.对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
如多个行星轮。
6.两构件构成高副,两处接触,且法线重合。
第三章第一节称K为行程速比系数。
只要θ≠0 ,就有K>1,极位夹角越大K越大急回特性越明显。
PPT10、11、12、13、14、15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压力角:从动件驱动力与力的作用点绝对速度之间所夹锐角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压力角越大传动性能越好。
压力角的最值出现在主动件与机架共线处。
机构的传动角一般在运动链最终一个从动件上度量。
死点位置:摇杆为主动件,且连杆与曲柄两次共线时,有传动角为零,此时机构不能运动。
避免措施:两组机构错开排列,如火车轮机构;靠飞轮的惯性(如内燃机、缝纫机等)。
也可以利用死点进行工作:飞机起落架、钻夹具等。
第二节:有整转副的条件1、最短杆和最长杆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之和2、整转副是由最短杆与其临边组成a、取最短杆为机架是,机架上有两个整转副得双曲柄机构b、取最短杆的临边为机架时,机架上有一个整转副,得曲柄摇杆机构。
C、取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时,机架上没有整转副,得双摇杆机构。
如果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则机构中不存在整转副,无论取哪个构件作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杨可桢

力F 沿BC方向
VC沿导轨(⊥CD) α↓→有效力F·cosα↑
→压力角α 作业:2-3, 2-4 p.35
→(方便)传动角 γ = 90°- α (α的余角) 2.传动角γ- 连杆与从动杆所夹锐角
F
γ ↑ →有效力F·sin γ ↑ → γ ≥ 40°
B
B
C
C
VC
A
α VC
F
A
D
压力角():从动件受力作用点的速度方位线与力 的作用线所 夹的锐角。
(2)最短杆在机架邻边→曲柄摇杆机构
(3)最短杆在机架对边 →双摇杆机构
实例分析: AB=70, BC=90, CD=110, AD=40
∵AD+CD=40+110=150<AB+BC=160
C
当:①AD为机架
→双曲柄~ B
②AB或DC为机架 →曲柄摇杆~
③BC为机架
→双摇杆~ A
D
§2-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 p.26
附件 机架
三、课程的地位 基础: 制图、力学、金属工艺学...
机械设计基础是技术基础课
专业课 四、学习方法(机械原理)
•培养运动想象力 •培养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步步为营 1.基本概念: 机器、机构、构件、零件 2.机器、机构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
主要内容: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演变 2.平面四杆机构主要特性 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传动角: =90°- 压力角越小(即传动角越大),有用的分力越大。
所以传动角是衡量机构受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死点: = 90°
§2-2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 P.25
-取决于机构各杆的相对长度和机架的选择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t1 (180 ) /
V1 C1C2 t1
C1C2 /(180 )
当曲柄以ω继续转过 φ 2=180-θ 时,摇杆从C1D, 置摆到C2D,所花时间为t2 , 平均速度为V2 ,那么有:
t2 (180 ) /
V2 C1C2 t2
C1C2 /(180 )
2 22
C 3
A
4
定块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三、含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了解
正弦机构
正弦机构
双转块机构 (十字滑块机构)
双滑块机构
正切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缝纫机针杆运 动机构
十字沟槽联轴节
正切机构
椭圆仪
十字沟槽联轴节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四、具有偏心轮的四杆机构
例题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二.急回特性 平面四杆机构的极位 主动件:曲柄 从动件:摇杆
极位:从动件的两 个极限位置
极位夹角θ:从动件处于两个极 位时,曲柄两位置之间的夹角 最大摆角ψ:摇杆往复摆过的 最大角度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急回特性分析
当曲柄以ω逆时针转过 φ1=180°+θ时,摇杆从C2D 位 置 摆 到 C1D , 所 花 时 间 为 t1 , 平均速度为V1,那么有:
特例2 反平行双曲柄机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
应用实例:车门启闭机构
反向双曲柄机构
车门启闭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
3、双摇杆机构
结构特点:二连架杆均为摇杆 运动变换:摆动摆动
工程应用实例:
港口起重机 飞机起落架 车辆的前轮转向机构 造型机翻箱机构 风扇摇头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以及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的学科。
它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及其分类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活动连接。
根据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
低副包括转动副和移动副,高副则包括齿轮副、凸轮副等。
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的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要准确表示出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运动副的类型。
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自由度是指机构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 = 3n 2PL PH,其中 n 为活动构件的数目,PL 为低副的数目,PH 为高副的数目。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自由度等于原动件的数目。
二、平面连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铰链四杆机构包括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其类型取决于各杆的长度关系和机架的选择。
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通过改变构件的形状、相对长度以及运动副的尺寸等,可以将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等。
3、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包括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等。
急回特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机构的传动性能越好。
三、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类型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圆柱凸轮;按从动件的端部形状可分为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和平底从动件。
2、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常用的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和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等。
不同的运动规律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3、凸轮机构的设计设计凸轮机构时,需要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滚子半径、从动件的行程和运动规律等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总结

pb m cos w3 w2 w3 w2 62.16 39.38 7.2511 m cos 3.14 cos cos
m 当 200时, 7.2511/ cos 20 7.716mm
0
m 7.2511/ cos 250 8mm 当 25 时,
0
根据m的取值特点,得到:
* * 由d a m z 2ha , d f m z 2ha 2c* ,得
m 8mm, 250
* ha 1, c* 0.25
机械设计
轮系传动比
六、典型机构计算
3 H 1 2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2' 4
周转轮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轴轮系
机械设计
'
六、典型机构计算
凸轮机构
画基圆和偏置 圆
A' A O
ω
B' B
P
C
C
'
N E E' D D
'
六、典型机构计算
凸轮机构
画升程开始处 回程开始处和 近休止开始处 的导杆中心线
A' A O
ω
B' B
P
C
C
'
N E E' D D
'
六、典型机构计算
凸轮机构
A'
画全等三角形
ω
A O P M
B' B
C
C
'
机械设计
三、设计计算 1、自由度计算
机械设计
三、设计计算 1、自由度计算
机械设计
三、设计计算 2、螺栓连接的计算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

∴K =1 2)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θ>0 故有急回特性
n个活动件 PL个低副 PH个高副
约束
2PL PH
计算公式:F =3n-2PL -PH
例题分析:
例 1 试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
自由度 3n
n =3、PL =4、PH =0 n =2、PL =2、PH =1
F=3n-2PL -PH F=3n -2PL -PH
c)设摇杆工作、空回过程的平均角速度分别为 ω1、ω1,则 ω1 = tψ1 ω2 = tψ2 ∴ω1 < ω2 摇杆的这种运动性质称为急回特性。显然 t1>t2 行程速比系数 K————摇杆工作、空回行程平均角速度之比。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用来表明急回运动的程度。
K =ω2 ω1
=ψ/t2 ψ/t1
n =3,PL =3,PH =2 F =3n-2PL- PH=3 ×3-2 ×3-2 =1 行星轮系
虚约束的作用:改善构件的受力状态、强度、刚度等 虚约束常出现处:移动回转重现,高副接触定宽(共线),定长尺寸连件,对称结构多件。 3.局部自由度———某些不影响整个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n=2,PL=2,PH=1F =3×2-2×2-1=1 局部自由度的作用:将高副处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轻磨损。
2.虚约束———重复而且对机构运动不起限制作用的约束。 要除去 平面机构常在下列情况使用虚约束。 1)两构件之间形成多个运动副
— 2—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 如果两构件在多处接触而构成移动副,且移动方向彼此平行(如右图)则只能算一个移动副。
如果两构件在多处相配合而构成转动副,且转动轴线重合(如下图),则只能算一个转动副。
— 10—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3-2解
图3.12题3-2解图
如图3.12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过D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
凸轮与从动件在D点接触时,导路的方向线。凸轮与从动件在D点接触时的压力角 如图所示。
3-3解:从动件在推程及回程段运动规律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方程分别为:
, 。
题2-13证明:见图2.25。在 上任取一点 ,下面求证 点的运动轨迹为一椭圆。见图
可知 点将 分为两部分,其中 , 。
又由图可知 , ,二式平方相加得
可见 点的运动轨迹为一椭圆。
3-1解
图3.10题3-1解图
如图3.10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过B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
题2-2解: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 与 均为周转副。
(1)当 为周转副时,要求 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见图2-15中位置 和
。
在 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 (极限情况取等号);
在 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 (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 即可。
(2)当 为周转副时,要求 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见图2-15中位置 和
杆即是曲柄,由图量得曲柄长度:
题2-9解:见图2.21,作图步骤如下:
(1)求 , ,由此可知该机构没有急回特性。
(2)选定比例尺 ,作 , 。(即摇杆的两极限位置)
(3)做 , 与 交于 点。
(4)在图上量取 , 和机架长度 。
曲柄长度:
连杆长度:
题2-10解:见图2.22。这是已知两个活动铰链两对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可以用圆心法。连
(2)因最小传动角位于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因此取 和 代入公式(2-3)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第五版复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要点1 .机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一般机器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P12 .机器和机构各有哪几个特征?构件由各个零件通过静连接组装而成的,机构又由若干个构件通过动连接组合而成的,机器是由机构组合而成的。
机器有三个共同的牲:(1)都是一种人为的实物组合;(2)各部分形成运动单元,各单元之间且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P23 .零件分为哪两类?零件分为;通用零件、专用零件。
P24 .机器能实现能量转换,而机构不能。
P25 .什么叫构件和零件?组成机械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物称为构件,机械中不可拆的制造单元体称为空化。
施仕是机械中中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机械中制造的单元体。
P26 .什么叫运动副?分为哪两类?什么叫低副和高副?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可动的联接,称运动副。
P4-57 .空间物体和平面物体不受约束时各有几个自由度?构件在直角坐标系来说,且有6个独立运动的参数,即沿三个坐标轴的移动和绕三个坐标轴转动。
但在平面运动的构件,仅有3个独立运动参数。
P58 .什么叫自由度?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机构具有独立的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
P59 .运动副和约束有何关系?低副和局副各引入几个约束?运动副对成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狗更。
引入1个约束条件将减少1个自由度。
P510 .转动副和移动副都是面接触称为低副。
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局副。
P611 .机构是由原动件、从动件和机架三部分组成P6。
12 .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就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P813 .计算自由度的公式:F=3n-2PL-PH(n为活动构件;PL为低副;PH为高副),计算时注意复合较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
P914 .根据四杆机构演化原理可推出曲柄存在的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2)连架杆或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机械设计基础(高教第五版)习题答案全解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2)图b中的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2-1答: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2-2解: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1 )、(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2-3 见图 2.16 。
图 2.16题2-4解: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分钟题2-5解: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_杨可桢主编_课后习题答案.

根据3-3题解作图如图3-15所示。根据(3.1)式可知, 取最大,同时s 2取最小时,凸轮
机构的压力角最大。从图3-15可知,这点可能在推程段的开始处或在推程的中点处。由图量得在推程的开始处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最大,此时 <[ ]=30°。
图3-15题3-4解图
3-5解:(1)计算从动件的位移并对凸轮转角求导
。
在位置 时,从线段 来看,要能绕过 点要求: (极限情况取等号);
在位置 时,因为导杆 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3)综合(1)、(2)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
题2-3见图2.16。
图2.16
题2-4解:(1)由公式 ,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
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
-9.031
170°
-79.562
5.007
350°
49.999
-0.354
180°
-79.223
-8.885
360°
49.301
8.333
图3-17题3-5解图
3-6解:图3-18题3-6图
从动件在推程及回程段运动规律的角位移方程为:
1.推程: 0°≤ ≤ 150°
2.回程: 0°≤ ≤120 °
27.135
29.266
30
30
30
29.066
26.250
21.563
速度(mm/s)
36.932
19.416
0
0
0
-25
-50
-75
加速度(mm/s 2)
-53.231
-62.577
-65.797
0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一、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和优化的能力,为后续的机械设计课程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机械设计基础重点内容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分类、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性能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2、常用机构和零部件:如齿轮机构、链传动、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滚动轴承、轴系零部件等。
这些机构和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选型、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是学习的重点。
3、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类型和设计方法,包括齿轮传动系统设计、带传动系统设计、链传动系统设计等。
4、机械强度分析:学生需要了解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弯曲强度、剪切强度、挤压强度、接触强度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疲劳强度计算和校核的方法。
5、机械动力学分析:学生需要了解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惯性力、动载荷、振动等,掌握动力学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6、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学生需要了解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可靠性分析和计算的技巧。
7、机械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学生需要了解机械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知识,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等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的方法。
三、学习方法建议1、掌握基本概念: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掌握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对每个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
2、理论实际:学习机械设计基础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学习和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程设计、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3、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遇到的问题,学生应该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注重归纳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繁多,学生需要经常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和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绪论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
原动机:将其他形式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工作机: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机器。
机器主要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它的主体部分是由机构组成。
机构: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机构只是一个构件系统,而机器除构件系统外,还含电器、液压等其他装置;机构只用于传递运动和力,而机器除传递运动和力之外,还具有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功能。
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同一个机构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
机械零件可以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平面机构:所有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构件相对参考系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所以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机构具有三个自由度。
2.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移动副和转动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3.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P84.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 l-P H机构的自由度也是机构相对机架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数大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中最弱的构件必将损坏;机构自由度等于零的构件组合,它的各构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条件是:机构自由度F>0,且F等于原动件数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同时在一处用转动副相连接(图1-13)(2)局部自由度:一种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的自由度,如凸轮滚子(3)虚约束:重复而对机构不起限制作用的约束P13(4)两个构件构成多个平面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重合时只算一个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不重合时相当于两个高副或一个低副,而不是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杨可桢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第三章1.凸轮按从动件型式的分类2.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各有什么冲击3.绘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凸轮的轮廓4.凸轮设计时滚子半径有什么要求为什么5.什么是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影响什么6.压力角和基圆半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合理选择基圆的半径选取原则是什么第四章 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 2、槽轮机构中的运动系数第五章 1、机器的速度波动分为哪两类各用什么调节2、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的定义..3、飞轮设计公式的含义..4、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各适用于何种场合条件各是什么第六章1、零件的工作能力的基本准则..2、钢的常用热处理..3、应力循环特性γ定义及变应力的分类..4、变应力下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有何特点5、部分系数法的安全系数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第七章1、螺纹的分类、防松..2、螺纹联接件..3、螺栓、螺栓组强度计算..4、松键和紧键的区别..5、键大小的选择..6、平键的挤压和剪切强度校核;强度不足时的措施..7、花键的优缺点、类型..第九章1、廓啮合基本定律2、标准直齿的几何参数计算3、一对渐开线直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及重合度4、渐开线齿轮的根切;最小齿数;变位的概念5、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6、直齿轮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的计算点7、直齿轮、斜齿轮的受力分析方向和大小8、锥齿轮的受力分析方向9、斜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以及当量齿轮10 一对渐开线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11 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以及当量齿轮12 一对渐开线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第十章1、蜗杆蜗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及中间平面2、蜗杆的直径系数和分度圆直径3、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4、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5、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6、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改善热平衡的方法第十一章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2、周转轮系和简单轮系的区别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学分不要求4、减速器的分类第十二章 1、轴的分类..2、轴的结构改错..第2/3页3、轴的弯扭合成..第十三章1、轴承按照承载的分类2、滑动轴承中的摩擦种类3、滑动轴承的材料4、润滑油和润滑脂的性能指标及润滑方式5、非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计算P及PV的目的6、滚动轴承的构造7、滚子轴承和球轴承在承载能力和极限转速方面有何差别8、常用的滚动轴承类型9、滚动轴承的代号10 派生轴向力和实际轴向力的计算11 滚动轴承当量动载荷和疲劳寿命的计算12 滚动轴承与轴、孔的配合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区别与联系刚性联轴器有哪几种挠性联轴器有哪几种特殊功用离合器有哪几种制动器有哪些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绪论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同一个机构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所以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机构;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移动副和转动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自由度F=3n-2Pl-Ph,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数大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中最弱的构件必将损坏;机构自由度等于零的构件组合,它的各构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铰链(图1-13)(2)局部自由度凸轮小滚子焊为一体(3)虚约束(4)两个构件构成多个平面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重合时只算一个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不重合时相当于两个高副或一个低副,而不是虚约束;自由度的计算步骤要全1)指出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2)指出活动构件、低副、高副3)计算自由度4)指出构件有没有确定的运动。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又称平面低副机构;按所含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全转动副的铰链四杆机构、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和含两个移动副的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机构的固定构件称为机架;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定块机构、摇块机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倒置。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是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整转副是最短边及其邻边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依据1)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机架上有两个整转副,故得双曲柄机构;2)取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时,机架上只有一个整转副,故得曲柄摇杆机构;3)取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时,机架上没有整转副,故得双摇杆机构。
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边和最长边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该机构中不存在整转副,无论取哪个构件作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极位角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明显。
急回运动特性可用行程速比系数K来表示K=w2/w1=Ψ/t2/Ψ/t1=t1/t2=Ψ1/Ψ2=(180°+θ)/(180-θ);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叫做压力角,压力角是作为判断机构传力性能的重要标志;压力角的余角叫做传动角,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好;压力角越大,传动角越小,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差,传动效率越低。
作图题极位角和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机构中的这种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第三章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优点是只需设计适当的齿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所需的运动规律,并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
缺点是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易磨损,所以通常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做等速运动时,造成强烈刚性冲击;做简谐运动时造成柔性冲击;做正弦加速度运动时没有冲击。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大,传动角越小,有害分力越大,传动效率越低,当压力角达到一定的程度,有用分力连摩擦力也克服不了。
平底从动件凸轮压力角为定值。
第四章齿轮机构两轴交错的齿轮机构涡轮蜗杆机构。
渐开线把先缠在圆上,展开,线端的轨迹极为渐开线;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均与基圆相切;渐开线齿廓上某点的法线,与齿廓上该点速度方向线之间的夹角为压力角。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等于两轮的转动速度之比,等于两轮角速度之比,等于两轮基圆半径的反比,等于两轮节圆半径的反比。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之后,其基圆半径是不能改变的,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
齿轮各部分名称齿根圆、基圆、分度圆、齿顶圆、齿厚、齿槽宽、齿距、齿宽、齿顶高、齿根高、全齿高。
齿轮所有的几何尺寸都用模数的倍数来表示,所以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越大,齿轮的尺寸越大,其承载能力也就越高。
D=mz;p=mPai;分度圆是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20°)的圆。
模数越大,p越大,齿轮越大,齿轮抗弯能力越强,所以,模数是齿轮抗弯能力的重要标志。
H=ha+hf;ha=mha*;hf=(ha*+c*)m;ha*=0;c*=0.25;da=d+2ha;df=d-2hf;db=d*cos20°;标准齿轮分度圆上齿厚和齿槽宽相等,且齿顶高和齿根高均为标准值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
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分度圆和压力角是单个齿轮所具有的,而节圆和啮合角是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时才出现的。
标准齿轮传动只有在分度圆和节圆重合时,压力角和啮合角才相等,否则,啮合角大于压力角。
实际啮合线段与两啮合点间距离之比称为重合度,因此,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重合度大于等于重合度表示同时参加啮合的齿的对数,重合度越大,轮齿平均受力越小,传动越平稳。
斜齿轮左旋右旋判断方法。
10.一对斜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外啮合)。
1斜齿轮的法向模数和端面模数之间的关系mn=mt*cosβ;国际规定,斜齿轮的法向参数取为标注值,而端面参数为非标准值。
1斜齿轮的优点1)齿廓接触线是斜线,一对齿是逐渐进入啮合和逐渐脱离啮合的,故运转平稳,噪声小。
2)重合度大,并随齿宽和螺旋角的增大而增大,故承载能力高,运转平稳,适于高速传动。
3)斜齿轮不根切最少齿数小于直齿轮。
第五章轮系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转动时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的,这种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至少有一个轮系的几何轴线绕另一个轮系的几何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
涡轮蜗杆的左右手定则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四指弯曲的方向是蜗杆的旋转方向,拇指的反向是涡轮的转动方向。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数值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乘积之比。
一个周转轮系包括一个系杆,系杆上的行星轮,和行星轮直接接触的所有太阳轮。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
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第六章间歇运动结构止回棘爪,防止棘轮向相反方向运动。
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
扩展阅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第五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点总结绪论零件是制造的单元,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一部机器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机构,同一个机构可以组成不同的机器。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所有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机构;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移动副和转动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自由度F=3n-2Pl-Ph,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数大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中最弱的构件必将损坏;机构自由度等于零的构件组合,它的各构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铰链(图1-13)(2)局部自由度凸轮小滚子焊为一体(3)虚约束自由度的计算步骤要全1)指出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2)指出活动构件、低副、高副3)计算自由度4)指出构件有没有确定的运动。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又称平面低副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机构的固定构件称为机架;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定块机构、摇块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是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整转副是最短边及其邻边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依据1)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机架上有两个整转副,故得双曲柄机构;2)取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时,机架上只有一个整转副,故得曲柄摇杆机构;3)取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时,机架上没有整转副,故得双摇杆机构。
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边和最长边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该机构中不存在整转副,无论取哪个构件作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极位角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越明显。
急回运动特性可用行程速比系数K来表示K=w2/w1=Ψ/t2/Ψ/t1=t1/t2=Ψ1/Ψ2=(180°+θ)/(180-θ);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叫做压力角,压力角是作为判断机构传力性能的重要标志;压力角的余角叫做传动角,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好;压力角越大,传动角越小,机构的传力性能越差,传动效率越低。
作图题极位角和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机构中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第三章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优点是只需设计适当的齿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所需的运动规律,并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
缺点是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易磨损,所以通常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机构。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做等速运动时,造成强烈刚性冲击;做简谐运动时造成柔性冲击;做正弦加速度运动时没有冲击。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大,传动角越小,有害分力越大,传动效率越低,当压力角达到一定的程度,有用分力连摩擦力也克服不了,此为自锁。
平底从动件凸轮压力角为零。
第四章齿轮机构两轴交错的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
渐开线把线缠在圆上,展开,线端的轨迹即为渐开线;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均与基圆相切;渐开线齿廓上某点的法线,与齿廓上该点速度方向线之间的夹角为压力角。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等于两轮的转动速度之比,等于两轮角速度之比,等于两轮基圆半径的反比,等于两轮节圆半径的反比。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之后,其基圆半径是不能改变的,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
齿轮各部分名称齿根圆、基圆、分度圆、齿顶圆、齿厚、齿槽宽、齿距、齿宽、齿顶高、齿根高、全齿高。
齿轮所有的几何尺寸都用模数的倍数来表示,所以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越大,齿轮的尺寸越大,其承载能力也就越高。
D=mz;p=mPai;分度圆是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20°)的圆。
模数越大,p越大,齿轮越大,齿轮抗弯能力越强,所以,模数是齿轮抗弯能力的重要标志。
H=ha+hf;ha=mha*;hf=(ha*+c*)m;ha*=0;c*=0.25;da=d+2ha;df=d-2hf;db=d*cos20°;标准齿轮分度圆上齿厚和齿槽宽相等,且齿顶高和齿根高均为标准值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