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资料
互联网时代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时代的著作权保护一、互联网时代的著作权问题著作权过去称为版权。
著作权最初的涵义是copyright,也就是复制权。
著作权的存在,既是为了维持整个出版业的秩序,也是为了保护作者的权益。
然而,当进入互联网时代,如今的出版业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籍、电影、动漫、游戏等都成了传播知识文化的载体,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显得不太合乎“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
首先,出版物的数字化使盗版变得更加容易,且制作成本低,转播下载等十分便利,导致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其次,互联网的无中心化使得传播链更加复杂,调查侵权行为和对其进行具体界定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再者,互联网的众多参与者的转播或下载行为是否构成了侵权,对其本身是否知晓存在侵权进行评判也相对困难。
因此,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显得乏力。
然而当我们拨开迷雾,会发现如今这个技术发达、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和内容都已不再是传播文化的短板,真正受到刚性约束的是人们有限的注意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作品的受众越广、影响力越大,其成功的概率往往也会越高。
著作权与互联网精神并不冲突,任何作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从而获得更多的受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促进文化的繁荣,这与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初衷一致,二者的冲突是可调和的。
二、怎样合理保护著作权1、国家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治理,要取缔关闭从事侵权活动的非法网站,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打击盗版和盗著作权的行为,还要严厉处理此类犯罪人员,最大程度上保护原创作者。
2、各职能机关要进行不间断的监督和检查,要按时对一些服务引擎进行检查,严格做好管理工作,对提供链接服务搜索引擎网站的侵权行为要进行坚决抵制和治理。
3、需各地政府制定明确规章制度,让职能部门进行严厉盘查,对于进行私自牟利的企业做出应有制度上的检查、处理,查处未经许可擅传他人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
4、原创要有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意识,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著作权保护,要定时查杀电脑病毒,同时留下文章原创证明,这样在维护权利时有理有据。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共30页PPT资料
定,但不等于临时复制都是合法行为。
三、关于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管辖
• 司法解释第一条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
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 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 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 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 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 侵权行为地。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019年5 月)
条例就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 作者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权利的保 护、权利的限制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 责任及责任免除等作了规定。
• 司法解释第二次修改 (2019年11月)
删除了原司法解释第三条:已在报刊上 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 声明或者报社、期刊社、网络服务提供者 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 外,在网络进行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 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即今后审理此类案件不再适用该规定。
• 经修改后的现行的司法解释共计八条
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适用
• 2019年6月9日互联网条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 “条约”的相关规定已转化为国内法,现
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条约”之 间不存在矛盾之处。 • 人民法院审理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件优先适用法律、法规。
• 信息网络传播权
• “警告”与“通知”
• 司法解释第四条 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
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 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 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根据民法 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 的共同侵权责任。 • 条例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研究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研究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作品的传播变得更为便捷,但同时也加剧了著作权侵权的风险。
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刑法保护对于维护创作者权益、促进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著作权保护主要依赖于民事和行政手段,但在网络环境下,这些手段往往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侵权行为。
加强著作权刑法保护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刑法作为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手段,其介入著作权保护领域,不仅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为有力的法律保障,还能够对潜在的侵权者形成有效的威慑,从而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侵权行为的追踪和取证变得更为困难;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使得侵权手段不断翻新,对刑法保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保护著作权,成为了当前刑法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加强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具体适用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在当今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网络环境为作品的创作、传播和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对于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以及推动网络空间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是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网络环境使得作品的复制、传播变得极为容易,但也使得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和难以追查。
如果缺乏有效的著作权保护机制,著作权人的创作成果将面临被非法复制、传播和牟利的风险,从而严重损害其经济利益和精神权益。
论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论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娱乐消遣的重要平台。
而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网络环境下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分享。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在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 盗版传播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的盗版传播现象严重。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原创音乐作品,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传播、下载和复制,导致著作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2. 网络平台的侵权问题:一些互联网平台为了吸引用户,对于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不力,存在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情况。
这不仅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也对整个音乐产业形成了严重的冲击。
3. 跨境侵权问题:由于网络的全球化特性,一些国外的音乐作品在国内网络平台上被非法传播,导致跨境侵权问题较为突出。
而且不同国家对于著作权的保护法律不同,给跨境侵权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困难。
二、解决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的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针对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各国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网络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和制裁,加大对于盗版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版权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运作:建立健全的版权管理机构,加强对音乐作品版权的管理和维护,通过合法授权和监管,规范网络平台的音乐作品传播行为,确保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 完善技术手段和保护机制:在网络环境下,加强技术手段和保护机制的建设是解决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
采用水印技术、加密技术等手段对音乐作品进行保护,提高追踪和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能力。
4. 提倡合法使用文化产品:提倡广大公众通过合法渠道获取音乐作品,支持正版音乐的购买和分享,培养良好的版权意识和保护意识。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开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已经成为了
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网络上的信息硕果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既有原创
的作品,也有盗用他人作品的抄袭行为。
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护
著作权,打击盗版行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进行深入探讨,对著作权
法律保护的相关理论、法律制度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网络环
境下面临的挑战和解决之道,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打击侵权行为提供
理论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
1. 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
分析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包括著作权的概念、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探讨著作权法律制度,包括著作权登记、维权、追溯等方面。
2.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面临的挑战
分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手段的发展导
致著作权保护难度增加、网络空间边界模糊导致跨境著作权保护困难、
著作权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难度增加等方面。
3. 解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
解决对策,包括完善著作权法律制度、倡导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技
术手段等方面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著作权
法律保护在网络环境下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
五、预期成果
本文旨在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律保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旨在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对策,并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打击侵权行
为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殊环 境 下 著 作 权 的特 点 ,著 作 权 保 护 所 面 临 的新 的 挑 战 以及 著 作 权 的 保 护措 施 。
关 键 词 :网 络环 境
著作 权 ,亦称 版 权 ,是指 自然 人 、法人 、或者 其 它组 织对 文 学 、艺术 和 科 学作 品依 法 享 有 的财 产 权 利 和精 神 权利 的 总称 。传 统意 义 下 的作 品往 往 是 通过 印刷 品 、手 稿 等 纸面 形式 表 现 的 ,而
被 科 论 I 云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史 瑞 琳
( 南 财经政 法大学 法 学 院 中
湖 北 武 汉
400 3 0 0)
摘
要 :随 着 网络 的普 及 , 网络 环 境 下 的 著作 权 管 理 日益 重要 。本 文从 网络 环 境 下 著作 权 保 护 的 意 义入 手 ,逐 层 分析 在 网络 这 个特
逝 ,不 留痕 迹 。在 网络 上 的 侵权 行 为 著 作权 人难 以查证 ,侵 权人
可 忽 略 的 。综 上 所 述 ,在 这个 以著 作 权人 为核 心 的 利益 群 体 下 ,
强 调 网络 环 境 下 的著 作 权 的保 护 是 使 各 方 利 益 达 到 最 大 化 的 需
要
难 以被 追 究 责任 ,传 统 的著 作 权 保护 制 度难 免也 爱莫 能 助 ,力不 从 心 。进入 了具有 无 国 界性 、公 开公 用 性 、无 限复 制性 和交 互 性
的网络 环 境 ,著作 权 人 精 心创 造 的智 力 成 果 就可 能 面临 “ 裸裸 赤
二 、网 络 环境 下著 作 权 保 护所 面 临 的 问题
使 社 会更 加 稳 定 。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风 全 球 的 靡
AZ HA O ZH E 2 0 ・ ( 半月 ) 0 97上
网络 环境 下的著作权保护
播 , 与原 来 的传 播 方 式 有 了 显 著 的 区别 ,
而 且 这 种 传 播 方 式 直 接 影 响 到 了 作 者 的 因 特 网 。 过 了数 经 十年 的发展 , 已经
《 著作 权 法 》 护 的 首 要 条 件 。 谓 独 创 性 保 所
是 指 作 品 必 须 是 作 者 创 造 性 智 力 劳 动 的
品 。 ” 条 确 立 了 作 者 面 对 其 作 品 在 网络 该 环 境 下 的 传 播 权 利 。 所 谓 信 息 网络 传 播 权 , 照《 作权 法》 按 著 的规 定 , 指 以 有 线 是
上 进 行 传 播 等 ,并 有 权 获 得 一定 的 报 酬 。
种 方 式 进 行 保 护 呢 ? 者 认 为 应 当 将 其 纳 笔 入汇 编作 品进 行 保 护 。 作权 意 义 上 的 汇 著 编 作 品是 指 按 照 特 定 要 求 选 择 若 干 作 品 、 作 品 的 片 段 或 者 不 构 成 作 品 的 数 据 或 者
而 发 展 。 因特 网 的迅 猛 发 展 . 于 版 权 制 对
段或者材料的选取或编排上具有独 创性 , 理应受到《 作权法》 著 的保 护 。
那 么 对 网 页 的 整 体 版 式 应 当 采 取 哪
度 来 讲 是 一 次 严 峻 挑 战 , 作 权 人 的 利 益 著
通 过 一 种 无 可 比拟 的 传 播 途 径 源 源 不 断
发 生 在 网 络 上 的
侵 权 事 件 层 出 不 穷 . 专 门 攻 击 他 从 人 网站 的黑客 . 到 通 过 电 子 商 务 进 行 诈 骗 , 到 将 他 再 人 的 驰 名 商 标 抢 注 为 域 名 . 谓 五 可 花 八 门 。但 是 . 网 络 侵 权 行 为 发 生 最 多 的 还 是 侵 犯 著作权 的行 为 。 如 未 经 许 可 将 他 人 的 作 品 在 网 络 上 进 行 传 播 。 自将 擅 他 人 在 网 络 上 传 播 的 作 品 进 行 转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现代经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田欣欣 西北政法大学摘要:如今,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众所周知,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网络著作权问题上同样如此:一方面,它的资源共享性、迅捷性等特点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网络著作权侵权事件屡见不鲜。
互联网的产生使得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增大的同时,公众资源共享和著作权主体利益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在增加。
然而,现有的著作权制度并不能完全解决这类问题,因此,对于网络技术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在现有制度前提下探寻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新出路,以有效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侵权;法律保护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1-0332-02一、网络著作权的概述1.网络著作权概念界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网络著作权这一新型权利也随之产生,这项权利的载体是网络作品。
网络作品是指通过互联网与电子计算机平台而产生的具有创作性的作品。
网络作品与传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著作物不同,它仅存在于互联网中,同时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等特点。
相应的,这种存在于网络作品之中的知识产权被称为网络著作权,具体的,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利。
2.网络著作权的特征(1)无地域性网络著作权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便是无地域性,它与传统著作权不同,网络著作权无明显的地域保护特性。
因为国际网络本身具有跨国性特点,从而难以判断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作品著作权应该在哪个领域有效,受哪个国家法律的保护。
因此网络著作权不存在地域性的问题。
(2)专有性弱化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使得通过网络传播的作品具有高效性,普及性,但与此同时它的专有性与传统著作权相比被大大的削弱了。
在网络环境中,大部分网络用户只关心如何获得对他们有用的作品,而对于作品的版权人是谁,以及作品的使用条件,他们并不清楚,也不想要去主动了解。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1)论文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1)论文论文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著作权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著作权立法相对滞后,网络著作权得不到有效地保护。
为了有效的保护网络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网络著作权的特点、网络侵权的主要方式、被侵害的著作权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及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等角度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出相关的观点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网络著作权;网络作品;侵权现状;网络著作权保护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网络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
由于网络的自由化程度很高,发生在网络上的侵权事件层出不穷,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等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对于种类繁多的网络著作权被侵害的事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一、网络著作权网络著作权是指单位或个人对其创作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作品在网络上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它是以传统的著作权为基础,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
与传统著作权相比,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无地域性与传统的著作权相比,网络著作权无明显的地域保护的特性。
众所周知,网络作品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广泛互联,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保持全球的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作品经常无法判断该依据哪国法律,在那个领域有效。
在著作权侵权诉讼中“侵权行为地”也无法认定。
针对网络著作权地域性的虚拟性,无法在物理上将侵权行为地确定下来。
网络著作权得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保护则保护网络著作权就没有意义。
(二)主体身份难以确定互联网具有虚拟的特性,在互联网上很少真实的表达出一个人的真实身份和信息。
当一篇网络作品在网上传播,出现著作权的争议时,对于真正的作者确认难度很大。
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在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原稿是记录在数字存储设备中的电子数据,而该电子数据又能被极其方便、快捷地复制;因此,在作品没有标注作者或者对署名的身份发生争议时,该如何确定电子数据是作品的原稿,谁是该作品的作者,显然要比在传统环境下困难得多。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变得愈发突出。
在网络时代,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的挑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著作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无处不在,随之而来的是著作权的被侵权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著作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挑战1. 数字化媒体的普及网络时代,数字化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
然而,数字化媒体的复制和传播方式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数字化媒体的普及使得盗版和侵权行为更加容易发生。
2. 匿名性与跨国特性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往往具有匿名性和跨国特性,使得著作权的追责变得复杂困难。
网络上的盗版行为容易隐藏身份,一些跨国盗版网站更是避免了本地法律的制裁,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 意识和法律法规缺失在网络时代,一些用户对著作权意识不强,对侵权行为缺乏警惕性。
与此同时,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地相对滞后,也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困难。
三、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对策1. 加强立法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合适的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建立版权申请与保护体系在网络环境下,建立版权申请与保护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注册和登记版权,确保著作权可以得到法律保护。
3. 强化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著作权保护。
例如,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对作品进行标识和追踪,从而有效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4. 提高用户的著作权意识加强著作权教育宣传,提高用户对著作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鼓励合法使用作品,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五、结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但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立法、建立版权保护体系、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提高用户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为促进网络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环境成为了我们获取和分享知识的主要途径。
然而,网络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数字时代,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它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
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激励人们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来创造和发明新的东西。
如果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创新动力就会减弱,整个社会的进步也会受到阻碍。
然而,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变得更加困难。
在网络上,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并且很容易被复制和篡改。
这导致了盗版和侵权行为的普遍存在。
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一种重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例如设立数字著作权法、互联网维权平台等。
同时,执法部门也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高压震慑,让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除了依靠法律的力量,技术手段也可以用来保护知识产权。
数字水印技术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它可以为数字作品添加不可见的标记,使得对作品的盗用和篡改更加困难。
此外,加强网络安全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密技术和安全认证等方式,有效防止黑客入侵和盗窃行为的发生。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环。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就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网络伦理的引导和教育,让人们明白网络空间并不是法外之地,侵犯知识产权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全球性的挑战,只有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和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各国可以加强情报共享,共同制定更加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主体的发展与保护
著作权法 中的传统 邻接权 人 , 主要 是指 表演 者 、 录音 录
像制作者 和广播 电台 、 电视 台这三类 民事 主体。这些 主体 的
创造性劳动成果在互联 网中的传播 , 生 了传统 邻接权人 的 产
信息 网络传播权 问题 。根据 我 国现行《 著作权 法》、 信息 网 《
收稿 日期 : 1—o4 2 2 1 0 _ 8
排上 富有 独创性 的数据库作为汇编作 品加 以保护 。 ( ) 二 网络环境下邻接权人 的发 展
件) 如同提供 录音录像 设备的人未必是录音 录像制作者 , , 提
供广播电视塔的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未必是 广播 电台 、 电视 台一 样 , 笔者认 为
网络服务提供者并不是邻接权人意义 上的信息 网络传播 者。 如果那些没有独创性编排的数据库传播 的是作 品 , 该数据 则 库的制作者可 以作 为数 据库邻 接权 人受 到保 护。因为 数据 库本身就是数据库制作者传播作 品的一个表现 , 作为 作品 的
网络 环 境 下 著 作 权 主 体 的 发 展 与 保 护
翟 中 文
自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全球 互 联 网技 术 有 了长 足 发 展, 与之相适应 , 多 国家 的著 作权 法 中都增加 了信 息 网络 许
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等法律 法规 的规定 , 以上 三类 邻接权 人 中, 表演者与 录音 录像 制作 者的信息 网络传播 权 已得 到立法
的肯定与保护 , 广播 电 台、 而 电视 台 的信 息 网络传 播权在 立 法上 尚处于空 白状态 , 这一 立法 空 白亟待填补 。
传播 的相关 内容 , 世界知 识产 权组 织 ( P 也 为解 决互 联 WIO)
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论文
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正逐渐但迅速地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网上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带给每个人方便和快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在我们国家,关于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纠纷和其他涉及网络的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
国际上时常发生的互联网纠纷在我们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我国网络事业正处在发展阶段,网络行为既需要规范又需要引导促进。
能否正确处理这类纠纷,不单单会影响网络事业的顺利发展,更加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依法保护。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著作权保护法律保障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a3利用他人的作品在网上传播以赢利,即已有作品的上网问题,如著名作家钱钟书、余秋雨、王朔等人的作品都被某些网上书屋出卖过,却未经上述作者许可,更不要说付酬了。
而且由于网络内容的庞杂,著作权人很难发现或疲于追究,使目前网络成为盗版天堂。
另一方面,直接产生于网上的作品,如网上首次发表的作品、网页和电子邮件内容以及公告、广告等,像其他类型的作品一样,一旦产生就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因为数字化作品在网上非常容易被储存、修改和复制,而且与原作没有任何区别,而利用电子邮件传播作品更是容易之及,靠因特网提供的高效快捷的通信方式,用电子邮件给一个人和一千个人发邮件是完全一样的。
如此,传统上的抄袭等侵权行为很难判断,版权保护似乎陷入困境。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造成了一种基本论调认为,数字化的作品著作权法目前无法保护,旧的法律无法发挥其作用,这种说法当然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因为知识产权是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但是互联网传输是无国界的。
与录音、印刷、录像等技术有所不同的是,在互联网空间内,侵犯知识产权和拓展知识产权一样非常地快捷和便利。
全世界都有可能成为侵权行为的发生地,很难确认侵权人身在何处,更多时候甚至连侵权人是谁都确认不了。
此外,知识产权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专有性,然而互联网文化的精神就是自由与开放的。
网络版权如何保护您的网站内容
网络版权如何保护您的网站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内容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
而在网上创作、发布和传播自己的作品时,网络版权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网络版权的概念及其保护方法,帮助您保护好自己的网站内容。
一、网络版权的概念网络版权是指在互联网上所创作、发布和传播的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益。
它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如文章、图片、音乐、视频、软件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创作作品即拥有版权,无需进行注册或其他官方程序。
但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建议您在创作完成后,尽可能进行版权登记。
二、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性1.合法性保障:拥有版权的作品可以合法享有其创作所获得的收益,而他人则不能未经许可就复制、传播或使用这些作品。
2.经济利益:保护版权可以确保您的作品在被他人使用时,能够获取合理的报酬或授权费用,为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的经济回报。
3.品牌形象:对于企业或个人网站来说,确保网站内容的版权保护可以加强品牌形象,减少误导和盗用等不良行为。
三、网络版权保护的方法1.版权声明:在网站的合适位置,发布一份明确的版权声明,用以警示他人未经授权不得使用网站的内容。
声明应包括版权所有者的名称、创作时间、保护期限及违反版权的法律后果等相关信息。
2.技术手段: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站内容进行保护,如水印、加密、防复制等技术。
通过这些手段,即使作品被他人下载、截图等,也能识别源头,保护自己的权益。
3.注册商标:对于具有商标性质的网站标识、名称或标语等可以注册商标,以确保网站独有的品牌形象受到法律的保护。
4.合理使用:在使用其他作品时,要遵守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原则,即注明出处、保持原作品的完整性,并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
如需超出合理使用范围,需取得权利人的授权。
5.法律维权:如果发现自己的网站内容被他人未经授权使用或盗用,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投诉,或通过律师起诉,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民事法律保护探究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民事法律保护探究作者:田秋林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28期田秋林山东君诚仁和律师事务所,山东菏泽 274000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互联网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丰富了精神文明,依托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创作各类文化产品,丰富精神生活,因此,随之而来的著作权民事法律保护也成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网络环境下的额著作权民事保护,才能更好的保障公民的著作权,也能够使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加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著作权;民事法律保护;探究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便捷的获取各类信息,也能够对各类有用的信息加以应用,提高了沟通和交流的兴趣。
在此过程中,关于著作权的保护迎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加强网络著作权民事保护,才能够切实维护著作人的根本利益,同时,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精神文明的建设。
1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相关概述1.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民事侵权行为概念分析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是著作人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一切著作权益,涉及的主体包括作者和管理者,侵权行为是使用者在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且未经授权或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获取其作品,并且对其作品进行传播,获取利益等各种行为。
1.2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民事侵权行为特点分析首先,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民事侵权行为具有技术性的特点。
网络时代,著作权侵权以数字化方式进行阐述,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窃取著作权人的著作,在此过程中采用非法的链接工具实施了侵权行为。
其次,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民事侵权行为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的相关作品均以无纸化或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表现,因此,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也产生出了隐蔽性的特点,由于侵权行为和侵权主体虚拟,导致侵权方式虚拟。
其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民事侵权行为具有不确定性特点。
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侵权行为可能随时随地发生于任何阶段,在判断侵权行为发生时,缺乏相应的施工依据,因此难以确定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法制沙龙zhigong falv tiandi-128-2017 年第 5 期职工法律天地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林 丽(100022 北京爱接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摘 要:我国著作权立法相对较晚,再加上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的主体,对象,内容都有了一定的变化,网络著作权遭到侵犯的案例也频频发生,这些无疑都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网络著作权的概念,特点,探讨了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现状,从而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著作权;保护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都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著作权所涉及的范围更广且更深,但是随着而来的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也是与日俱增,直接危害到了著作者的合法权益,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也是势在必行,很显然,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已经展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网络著作权概述网络著作权是公民或者单位依法享有的权利,是主体对于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或者科学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包括人身和财产两种权利。
这一概念的产生是随着网络时代而来的,由于网络环境下,知识产品的被复制比较容易,成本且低,因此保护就比较困难,因此如何保护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网络著作权保护中的存在问题1.用户著作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用户著作权侵权涉及到的主体包括供应商和广大用户,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者对于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作品具有合法享有权的权力,就如同网络技术一样,是具有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除非经过著作权人同意,其他主体不得擅自使用或者复制他人知识产品的,只不过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变得比较多元,但是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使用他人智慧结晶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这种观念的,当下盗版产品盛行就可以看出用户对于著作权这一权力的理解是有待进一步提升的。
2023年中国互联网版权保护形势报告
2023年中国互联网版权保护形势报告1. 介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版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严重侵害了版权持有者的合法权益。
2023年,中国互联网版权保护形势仍面临繁重挑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措施以保护知识产权。
2. 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互联网版权保护对创作者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可以激励原创作品的产出,吸引更多创作者投入到创作中,更好地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3. 法律法规的完善在加强互联网版权保护方面,中国政府已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例如,《著作权法》、《网络传播权益保护条例》等,为权利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4. 技术手段的应用技术手段在互联网版权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
数字水印技术、版权保护软件等的应用,可以有效检测和防范侵权行为,提升版权保护的效果。
5. 加强监管2023年,中国政府将加强对互联网版权保护的监管力度,打击侵权行为。
相关部门将采取严格的行政执法措施,加强网络版权监测和巡查工作,对侵权行为进行及时处罚。
6.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浪潮中,加强国际间的版权保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政府将继续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密切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版权侵权问题。
7. 培养版权意识培养良好的版权意识是互联网版权保护的基础。
除了政府、权利人的共同努力外,教育机构、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加强版权教育,提高公众对版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8. 互联网企业的责任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企业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们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版权保护策略,尽力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9. 结语2023年中国互联网版权保护形势严峻,但在政府、权利人、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迈向更好的版权保护环境。
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国际合作,中国可以更好地保护互联网版权,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试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体系的重构
[关键词l 网 环 ;著 权 护 系 络 境 作 ;保 体
近年来, 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 随着 不断进步, 络信息业得到了 网 快速发展和普及。 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采用数字技术, 计算机将一定形 式(文字、 数值、 形、 像、 图 图 声音等)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 可 以 实行原有作品 形式与数字形式相互转换, 使文字、 美术、 摄影、 音响、 动画、 影电视等作品在计算机内进行储存, 电 依靠数字传输技术进行 传输, 用户可以对网 上数字化作品进行任意下载、 打印等。 著作权随着 网络信息业的 发展也出现了 一系列的新变化, 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著作 权保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重构著作权的保护 体系, 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 为公益服务, 充分维护版权所有者的 合法 权益, 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产生的新变化 工业时代的著作权,由于传播载体是有形的, 需要专门工厂生 产,因此能够通过海关、工商、 交通等传统部门,运用各国国内法 保护著作权人在特定地域内的经济利益。但是 ,网络的出现以及独 特的 “ 数字化”信息方式, 完全打破了 著作权体系的地域空间概念, 大量的音乐、电影、文字、图案均可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实现在 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对于社会效益而言, 信息充分流动是一个 莫大的福音, 但对于著作权人, 失去了对知识的控制则意味着失去 了经济利益,这对著作权人的创新精神是毁灭性的打击。此外, 传 统的著作权法体系中, 在一般情况下, 经著作权人许可和支付一定 报酬, 是使用者合法使用作品的 前提, 否则就会构成侵权。著作权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规制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含提纲3600字》
[5]李富民.网络著作权侵权证据能力研究[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05)
[6]马明明.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刍议[J].出版科学.2011(05)
[7]吴汉东.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J].中国法学.2011(02)
[8]刘满达,刘海林.论网上著作权侵权损害中的法定赔偿制度[J].学习与探索.2010(01)
[9]刘文军,吴元国.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10]肖尤丹.建构和谐网络著作权生态的制度路径[J].电子知识产权.2009(04)
[11]吕欣.全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N].光明日报.2014(011)
1.2立题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创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网络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互联网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鼓励互联网产业进行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和注重网络著作权的维护,对于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杜伟提出应通过建立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加以解决。张祥志认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表性不足是由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公信力不足,要解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信任困境,需要构建信任机制,通过在著作法中规定“各个法律主体最为关注的权益保障、交易机制、治理体系、监督管理”等设计到信任机制构建的相关问题;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制度等来解决。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利义务不平衡的问题,段海风提出要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强化细化监督机制来加以解决。杨宏芹指出《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中设置的监督制度难以实现。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一揽子许可合同”、“高昂管理使用费”、“限制和歧视会员”等问题,张超指出这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主张回归集体管理组织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功能探讨治理出路。在肯定行政管理模式的前提下,提出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管理制度方案,对集体管理组织课以更为明确、具体的义务与责任。”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知法律的完善是目前著作权集体管理领域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在现有研究中,有些学者只是指出完善监督机制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为规制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学者只是针对其所提出的问题对于部分规则、部分监督方式提出了完善建议,而没有考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内外部监督机制之间的配合和衔接。因此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监督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创新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资料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资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
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的法定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演出权等。
而在网络环境下,著
作权面临着侵权风险和保护难题。
本文将探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
护资料。
一、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信息以电子形式广泛流通,创作作品的传
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这使得著作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网络上的著作权盗版现象严重,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随意被复制、传播,给原作者带
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网络上的著作权保护难度较大,由于匿名
性和边界模糊性等特点,侵权者在网络上往往能够逃避法律追究。
此外,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也为侵权者提供了更多突破著作权保护的可
能性。
二、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方式
为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当出台更加严格的著作权保护法律,加大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成本。
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
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维护正常的数字版权市场秩序。
再次,加强版权教育和意识普及。
通
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著作权保护的认识,增强版权意识。
最后,
探索技术手段辅助保护著作权。
例如,数字水印技术、数字版权管理
等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盗版行为。
三、未来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趋势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著作权保护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未来网络
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技
术的进步,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追踪侵权行为,提高保护效果。
其次,产业链协作将成为保护著作权的重要手段。
网络平台、版权方和用户之间的合作将更加密切,在保护著作权的同
时实现利益最大化。
再次,国际合作将加强。
著作权保护已逐渐成为
全球范围的议题,各国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侵权问题。
此外,用户
的版权意识将不断提高,人们将更加注重原创作品的保护,减少盗版
行为。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版权教育
和意识普及、探索技术手段等多方面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著作权。
未来,在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将
不断完善,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