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鉴别诊断低血压与休克
低血压状态诊断标准
低血压状态诊断标准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的水平,即患者的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可诊断为低血压。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人体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是人的基本生命体征之一。
血压的正常水平是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
当机体的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 时,可诊断为低血压。
临床上以体位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较为常见,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昏、晕厥、视野模糊、恶心等症状。
低血压的发生和形体瘦弱、遗传因素、脱水、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使血管收缩,改善低血压状态。
建议患者平时要适当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便改善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血压偏低。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岐山县医院内四科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适应证】1.各种原发肾脏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变化时;急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
2.各种继发性或遗传性肾病无法确诊或病理资料可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
3.急性肾衰病因不明或肾功能急剧衰退原因不清时。
4.移植肾肾功能减退,排异反应或疑心原发病在移植肾复发时。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精神病或不合作,孤立肾,小肾。
2.相对禁忌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积脓,肾肿瘤,肾动脉瘤,多囊肾或大囊肿,肾位置过高或游走肾,慢性肾衰,过度肥胖,重度腹水,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怀孕,年迈。
【操作方法】1.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厘米厚硬枕,把肾推向背侧。
kaoyii2.穿刺点定位,消毒,铺手术巾,逐层局麻。
3.用腰穿针逐层刺入,直到肾被膜,记录针刺深度。
4.在穿刺点用手术刀划一小口,将穿刺针刺入,参考进针深度,观察针尾隋呼吸摆动时,令患者屏气,快速刺入2~3厘米,迅速拔针。
5.观察肾组织有无肾小球,压迫伤口2分钟,包扎伤口,捆绑腹带。
【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备血,作双肾B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注射维生素K,术前给小剂量镇静剂。
2.术后观察:术后睡硬板床3天,严格卧床24小时,仰卧位6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尿液。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血尿不止可用垂体后叶素;肾周血肿继续增大,须行手术结扎止血。
腹膜透析管插植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腹膜透析管插植术【透析管插植方法分两类】1.穿刺植管。
2.外科手术植管,此又分为直视及非直视两种。
【透析管插植位置的选择】腹直肌旁或腹中线脐下2~3cm。
腹直肌旁、接近髂前上嵴至脐连线中点〔近麦氏点〕或麦氏点对侧相应部位。
【穿刺植管术】1.病人准备:穿刺前灌肠、排空膀胱或放置尿管,备皮。
2.掌握管蕊针穿刺方法。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岐山县医院内四科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适应证】1.各种原发肾脏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变化时;急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
2.各种继发性或遗传性肾病无法确诊或病理资料可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
3.急性肾衰病因不明或肾功能急剧衰退原因不清时。
4.移植肾肾功能减退,排异反应或怀疑原发病在移植肾复发时。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精神病或不合作,孤立肾,小肾。
2.相对禁忌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积脓,肾肿瘤,肾动脉瘤,多囊肾或大囊肿,肾位置过高或游走肾,慢性肾衰,过度肥胖,重度腹水,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怀孕,年迈。
【操作方法】1.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厘米厚硬枕,把肾推向背侧。
2.穿刺点定位,消毒,铺手术巾,逐层局麻。
3.用腰穿针逐层刺入,直到肾被膜,记录针刺深度。
4.在穿刺点用手术刀划一小口,将穿刺针刺入,参考进针深度,观察针尾隋呼吸摆动时,令患者屏气,快速刺入2~3厘米,迅速拔针。
5.观察肾组织有无肾小球,压迫伤口2分钟,包扎伤口,捆绑腹带。
【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备血,作双肾B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注射维生素K,术前给小剂量镇静剂。
2.术后观察:术后睡硬板床3天,严格卧床24小时,仰卧位6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尿液。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血尿不止可用垂体后叶素;肾周血肿继续增大,须行手术结扎止血。
腹膜透析管插植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腹膜透析管插植术【透析管插植方法分两类】1.穿刺植管。
2.外科手术植管,此又分为直视及非直视两种。
【透析管插植位置的选择】腹直肌旁或腹中线脐下2~3cm。
腹直肌旁、接近髂前上嵴至脐连线中点(近麦氏点)或麦氏点对侧相应部位。
【穿刺植管术】1.病人准备:穿刺前灌肠、排空膀胱或放置尿管,备皮。
2.掌握管蕊针穿刺方法。
3.掌握管蕊针透析管的拔除。
休克的鉴别诊断
总之,休克患者可有各种各样的体征,在积 极处理休克的同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不 仅有助于病因的诊断,还可以及早发现问题, 避免后患
实验室检与休克的鉴别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休克的诊断。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休克的诊断。
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 出血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血常规检查有红细 创伤性休克 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减少,而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上 过敏性休克 述三者增加。感染中毒性休克 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常明显 感染中毒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白细胞亦可轻度升高。 增加,创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
另外,根据休克类型及原发病的不同,不同的休克又有其特 殊的体征。 如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有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或肺底竣音; 心源性休克 发生于心脏病基础上的休克可有心脏增大;心率在一般的休 克病人常常是增快的,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引起的休克患者其心率通常很慢。 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出血性休克 出血性休克患者,常有腹水征及腹壁静 出血性休克 脉曲张,提示休克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或有严重 的创伤造成大出血,查体可见明显的创伤面。败血症引起的 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常有高热、昏迷,全身皮肤可出现瘀点 及瘀斑等。
中年以上患者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 痛,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且疼痛时间超 过半小时者,应高度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 此时若出现休克多为心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接触致敏物质的过程中, 起病迅速,如注射青霉素时,严重者在进行 皮试或闻到青霉素气味时即可发生过敏性休 克。
另外,有外伤史如骨折、挤压伤、撕裂伤者 应考虑为创伤性休克;有内分泌疾病史如脑 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疾病者多为内分泌性 休克;肺栓塞、夹层动脉瘤等可引起血流阻 塞性休克;而强烈的神经刺激则可导致神经 源性休克,如心包、胸腔、腹腔穿刺过程中 发生的休克多属此类。
内科学_各论_疾病:低血压_课件模板
低血压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低血压
对低血压患者注意询问以下情况有助 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询问除低血压外,有无其他血管症 状,有无其他系统疾病,如无则考虑为原 发性低血压。
2.询问有无急重症造成急性血容量不 足或急性心功能减低、心排血功能障碍。
3.询问有无引起低血压
内科学疾病部分:低血压>>>
诊断:
内科学疾病部分:低血压>>>
治疗:
高血压。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 (15~30mg,1~3次/d)和盐酸士的宁肌内 注射。此外,根据临床症状可予以对症治 疗。
(4)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低血压 病主要是心脾阳虚,阳气不足,血行乏力 所致。因此,主要治则是温补通阳,佐以 补脾健运。一般情况下可用肉桂、桂枝、 甘草各10
内科学疾病部分:低血压>>>
病因:
低血压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低血压
(一)发病原因 低血压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大致 上可分为: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生理性低血压 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 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 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 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
内科学疾病部分:低血压>>>
病因: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 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 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 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 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 动脉血压降低。此外,内分泌功能失调, 体内某些
内科学疾病部分:低血压>>>
治疗:
g,1剂/d,水煎服或泡开水当茶饮。若伴 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30~50g。舌红少 津咽干者加麦冬15g、五味子10g。此外, 根据辨证施治,可辅以中成药如归脾丸或 人参营养丸等也有一定疗效。
休克的血压诊断标准
休克的血压诊断标准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常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其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来判断。
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休克定义是根据血压指标的改变来判断的。
根据血压的变化,目前常用的休克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低血压休克:收缩压<90mmHg 或平均动脉压<65mmHg;
2. 血压下降休克:收缩压下降≥40mmHg 或平均动脉压下降≥25mmHg;
3. 紧急休克:收缩压<60mmHg 或平均动脉压<40mmHg。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休克的类型,如: 1. 血容量不足性休克:伴有低血容量、心排血量不足等症状,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2. 心源性休克:伴有心脏功能不全,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3. 阻塞性休克:伴有心室梗阻、肺动脉栓塞等病因。
总之,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命体征指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1 -。
休克血压诊断标准
休克血压诊断标准
休克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血压低于90/60mmHg,或血压下降20%,同时伴有重要组织和器官供血不足、功能下降、损伤改变。
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是单纯的血压低于90/60mmHg,就不能确诊为休克,还需要考虑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不全等脏器功能不全。
如果病人的血压在160mmHg以下,血压突然下降到120mmHg,并伴有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靶器官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在休克初期,若病人有代偿反应,血压不在90/60mmHg 以下,但也可被诊断为休克。
如果在初期失血过多,会有休克的症状,因为血液的急剧收缩,导致血压超过90/60mmHg。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在家人的陪伴下尽快到医院就诊。
低血压的诊断标准
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低血压是指血压偏低,通常指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
但是,并不是所有低血压都需要治疗,只有当低血压出现症状或引起其他严重疾病时才需要干预。
因此,正确的诊断低血压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诊断低血压。
1. 症状。
低血压通常会出现头晕、眩晕、乏力、虚弱、视物模糊、心悸、出冷汗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测量血压,以确定是否为低血压。
2.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是诊断低血压的重要手段。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患者坐位或卧位休息5分钟后进行测量。
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可以诊断为低血压。
3.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改变(如从卧位到站立位)导致的血压下降。
诊断体位性低血压需要进行倾斜试验。
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然后再站立5分钟后再次测量血压。
如果收缩压下降20mmHg或更多,或者舒张压下降10mmHg或更多,可以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4. 血压监测。
有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出现低血压症状,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长时间站立、剧烈运动等)会出现低血压。
这时可以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倾斜试验来帮助诊断低血压。
5. 年龄、性别和体质。
年轻女性通常会有较低的血压,而老年人则通常会有较高的血压。
因此,在诊断低血压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质。
总结,低血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血压测量结果、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血压监测结果以及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后,才能准确诊断低血压,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压问题。
低血压与休克
慢性低血压
二、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 (一)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炎症、 肿瘤、缺血 2.内分泌代谢疾病:病、甲减、垂体功能减退 3.心血管疾病:重度瓣膜狭窄、缩窄性心包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4.慢性营养不良:吸收不良、重度贫血、严重 肝病、尿毒症
低血压的治疗
休克治疗见第二部分《休克》
生理性低血压无特殊治疗,主要为加强营养、 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继发性低血压,治疗原发病
第二部分
休
克
休克
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由各种原因引起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 少,导致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使脏器的血 流灌注管不足或严重障碍,引起缺血缺氧、 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病理生理综合征。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慢性低血压
二、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
(一)原发性:原因不明,有人认为可能是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也有人认为是自主神经 原发性变性。
特点:起病隐匿,多在中年以后发病,男性 多于女性。病程缓慢,患者直立位时出现脑 缺血症状,轻者头晕眼花,乏力,重者发生 晕厥。晕厥发作前无面色苍白,恶心出汗, 心悸等先兆,但血压下降明显,心率无改变。 有自主神经受损害表现,皮肤干燥少汗或无
• 微循环收缩 • 微循环淤血 • 微血栓和
释放 儿茶酚胺 醛固酮 抗利尿激素 血管活性肽 细胞膜功能障碍
• 炎症介质释放 • 内皮细胞损伤 • 再灌注损伤
心肌抑制 肺泡塌陷 脑水肿 少尿
肝脏解毒功能 下降
肠粘膜屏障受 损
微循环改变
体液代谢改变 炎症介质释放
重要器官 继发损害
病理生理改变
休克的始动环节
占位 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排综合征 诊断要点:
常见休克与低血容量休克
过敏性休克
病因:
1、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卡那霉素、庆 大霉素,B-内酰胺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等。 2、异种血清:TAT、白喉抗毒素、抗蛇素血清、麻疹 及流感疫苗以及丙种球蛋白等
3、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4、化学性药物:磺胺类、止痛片、水杨酸盐、细胞色素 C、右旋糖酐、雷尼替丁等。
常见休克与低血容量休克
休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 减少,并导致急性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维持 生命的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缺血、缺氧而产生 代谢障碍与细胞受损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神志模糊或烦躁不 安,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浅表静脉塌陷,脉 搏细数甚至测不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一 系列症状。
第2页,共23页。
5.毒液:有毒昆虫、刺蛰、海蛰、毒蛇咬伤等 6.食物类:蛋、硬青果、海味、菠萝等 7.免疫治疗:如在脱敏治疗中发生休克
诊断要点 1、病史: 过敏原接触史,包括注射、口服、吸入及体表接 触等
第3页,共23页。
2、临床表现:发病急骤,立即出现手、口、眼甚至 全身瘙痒或发麻,皮肤潮红,大汗,呼吸困难,紫绀,胸 部紧束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脉快而微弱,血压下 降,心律失常,甚至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还伴有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麻疹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严重者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补液速度:头30-60分钟内迅速输入500-1000ml
第17页,共23页。
血压低说明血容量严重不足,要充分补液,丢失的液体 及继续丢失的液体要补足。正常人体生理需要是2000-
2500ml。常用林格氏液,生理盐水等,胶体液用贺斯、低 右、血浆、白蛋白等。
三、成份输血
医院内科杵状指(趾)体征临床思维诊疗指南
文档序号:XXYY-ZLZN-001文档编号:ZLZN-20XX-001XXX医院低血压与休克体征临床思维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低血压与休克体征临床思维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12.0/8.0kPa(90/60mmHg),称为低血压。
血压由正常或较高水平突然明显下降时,称为休克。
休克是临床急症,它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侵袭后迅速出现循环系统及其他系统机能活动急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一)病史询问要点1.基础血压是多少有些人基础血压经常在12.0~13.3/6.67~8.0kPa(90—100/50~60mmHg),但健康如常,并无意义。
2.是急性低血压还是慢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者血压突然显著降低,可有休克表现,如神志迟钝、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及尿量减少等;慢性低血压可有困倦无力、嗜睡、健忘及头晕等,但有些低血压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而是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时发现。
3.急性低血压者,需询问有无创伤、失血、服毒、糖尿病、剧烈呕吐、腹泻、腹痛、胸痛及严重感染病史。
4.慢性低血压者,需询问有无慢性肾上腺皮质、脑垂体前叶或甲状腺功能不全、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感染。
消耗性疾病引起恶病质、显著的营养不良。
降压药及血管扩张药可导致低血压,还要询问低血压及体位的关系。
(二)体格检查重点1.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神志及四肢末梢血循环。
2.皮肤与粘膜有无显著苍白、失水、创伤及出血。
3.淋巴结肿大,应除外肿瘤转移。
4.颈静脉有无怒张、有无肝颈静脉回流征及心力衰竭等体循环瘀血的表现,5.肺部有无啰音,应除外肺部感染。
6.有无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奔马律及杂音,应除外心脏病。
7.肝脏肿大、黄疸、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应除外肝炎、肝硬化、肝癌。
8.腹部压痛、腹块,应除外腹膜炎及胃肠道梗阻。
9.直肠指检(必要时做),除外直肠及其周围器质性病变。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必须要做的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提示有出血;白细胞增高提示有感染)、粪常规、血钾、血钠、血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
休克的鉴别表格
过敏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压下降
2.休克分期鉴别表格:
休克分期
描述
休克代偿期
血压正常但脉,心率加快,尿量减少,四肢厥冷
休克难治期
血压明显下降,心率缓慢,尿量极少或无尿,四肢厥冷
3.休克与其他疾病鉴别表格:
疾病名称
描述
低血糖昏迷
有低血糖病史,血糖明显降低,补充葡萄糖后可缓解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有感染或中毒病史,出现发热、皮疹、肌肉疼痛等症状
内分泌疾病昏迷
有内分泌疾病病史,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休克的鉴别表格示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医生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和鉴别。
休克的鉴别表格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状态,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休克的一些鉴别表格,供您参考:
1.休克原因鉴别表格:
休克原因
描述
失血性休克
大量失血导致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
感染性休克
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压下降
心源性休克
心脏疾病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神经源性休克
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下降
休克诊断和鉴别诊断
皮肤湿冷: 皮肤湿冷, 苍白或发 绀
尿量减少: 尿量小于 30ml/小 时
意识状态 改变:意 识模糊或 昏迷
PART TWO
低血容量休克:由于失血、脱水等原因导致血容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症状
感染性休克: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症状
鉴别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区分低血容量休克与感染性休 克
过敏性休克:由于过敏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药物性休克:由于药物引起的休克
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包括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
鉴别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鉴别
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等
血压下降:血 压低于正常水 平,可能伴有 脉搏加快、呼 吸急促等症状
皮肤苍白:皮 肤颜色苍白, 可能伴有皮肤 湿冷、出汗等
症状
意识状态改变: 意识模糊、昏 迷、嗜睡等症
状
尿量减少:尿 量明显减少, 可能伴有肾功 能受损等症状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生化检查:电解质、血糖、 肝功能、肾功能等
过敏性休克:由过敏反应引起的休克,常见于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 感染性休克: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休克,常见于肺炎、败血症等 心源性休克:由心脏疾病引起的休克,常见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低血容量性休克:由失血、脱水、烧伤等引起的休克,常见于外伤、手术、腹泻等
汇报人:
治疗:低血容量休克需要补充血容量,感染性休克需要抗感染治疗,同时需要支持治 疗,如补液、输血等
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休克
低血压症状鉴别
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1.低血压的情况与疾病的关系(1)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
1)持续性:见于原发性低血压、高度主动肺狭窄、缩窄性心包炎、甲低、Sheehan病、Addison 病、低醛固酮血症、恶病质等。
2)阵发性:见于间脑病、嗜铬细胞瘤。
直立性低血压,如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脊髓空洞症、脑干病变、药物引起等。
(2)是原发性还是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两者的鉴别见表16-1。
(3)发病急: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梗死、急性心脏压塞、急性心肌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4)发病缓:见于原发性低血压、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2.伴随症状对低血压病因的诊断有帮助
(1)伴有脑供血不足:见于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有些继发性低血压也可有脑供血不足的现象。
一般说来,若卧位收缩压与立位收缩压相差40mmHg左右,可发生脑供血不足现象。
(2)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脑干病变。
(3)伴有病理体征:见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侧索硬化、脑干病变、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4)伴有肢体感觉障碍:见于脊髓空洞症。
(5)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见于Addison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休克本质的认识
休克是因任何急重症打击而出现 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广泛而深刻的 灌注衰竭,组织中氧和营养底物的 供应降到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水平 以下,并发生代谢产物的积聚,这 是一种急性循环衰竭、生命器官的 低灌注和伴随代谢障碍的急性、全 身性病理过程。
其本质是重要脏器微循环灌注流量急剧
⑤本病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本病诊断:1、中年男性,于直立位时渐发头 晕、眼花、眩晕甚至突然发生晕厥;2、血压 测定试验阳性;测量平卧和直立位血压,每1 分钟1次,连续3-5次,血压下降>30/20mmHg, 患者直立收缩压较卧位下降50mmHg,舒张压 下降20-30mmHg,有肯定价值。3、排除其它 原因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排尿晕厥心律失常 等。
(二)、体位性低血压
从平卧或下蹲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 长时间站立进发生低血压 (<90/60mmHg),或收缩压降低超过 30mmHg,舒张压降低20mmHg称为低位性 低血压,严重者可以引起脑缺血症状或 晕厥,若取平卧位血压回升,症状消失。 体位性低血压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一)原发性体位低血压 本病病因未明,多 数学者认为可能是自主神经原发生变性(尤其 是交感神经系统所致)。 原发性体位性低血压临床特点:①起病隐袭, 多在中年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缓慢; ②直立位时血压迅速而显著降低,但心率无改 变;③患者直立位时出现脑缺血症状,轻者头 晕眼花乏力,多在晨起、登高、行走、活动或 站立排尿时发生;严重发生晕厥,但无晕厥先 兆而血压下降明显,心率无改变;④有自主神 经受损害表现:皮肤干燥、少汗、排尿障碍、 夜尿多、遗尿、阳痿、腹泻、便秘等;
3、心室充盈障碍 如急性心包填塞,严 重快速心律失常,严重二尖瓣狭窄、左 心房黏液瘤或人工瓣膜失控,心室内占 位等。 4、混合型 2种或2种以上原因,如急性 心肌梗塞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要点: 1、具有明确的严重心脏病病史,比如大面积 心梗或严重病毒性心肌炎病史; 2、收缩压<80mmHg,或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 <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80mmHg,低血压 持续时间>0.5-1小时以上; 3、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表现 神志呆滞或不 清,或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快 而弱,发绀或呼吸促;少尿(20-30ml/h),高 乳酸血症
2、24小时尿17羟皮质醇及17酮类固醇测 定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排量明显降低对 本病有意义。 3、X线腹部平片或CT 如结核可发现有 钙化影 4、血是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清钾升高、 钠氯低,糖耐量试验减低,有助于诊断。
多发性内分泌功能减退,临床上也是以
休克新进展
虽然20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取得了辉 煌的成绩, 但直到今天,严重感染、创 伤、烧伤等原因所致的休克仍是一个严 重的并发症。其所造成的组织缺血—— 再灌注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诱发 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大量失活组织 激发的炎症反应等是MODS的重要始动 因素。
1、慢性肾上腺功能 不全(Addison病) 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 色素沉着可遍及全身,以暴露部分多见, 原因是垂体黑素细胞刺激激素分泌增多 所致。此病除色素沉着外,还常有低血 压、疲乏、无力、消瘦、胃肠功能紊乱、 低血糖等现象。
本病半数由于双侧肾上腺结核破坏、其次为特发性双 假冒肾上腺皮质萎缩。其它为双侧肾上腺肿瘤转移、 白血病浸润、淀粉样变性、切除术后、血栓感染等。 其它低血压、无力、低血糖可以做检查来帮助 1、肾上腺素激素江试验 此实验不仅能反映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时水利尿反应缺陷,同时也能显示此种缺 陷能用肾上腺素纠正,正常人水利尿试验,每分钟最 高排尿量超过10ml,,肾上腺素水试验无甚改变。面减 退病人不利尿每分钟最高排尿量很少约3ml,肾上腺素 试验时则尿量大增,接近正常。
减少和细胞受损。休克引起的各种临床 表现和对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都是在此 基础上产生的。 目前多数学者提出休克的微循环分三期:
第一期 循环应急期 第二期 循环应急与细胞代谢障碍并存 第三期 组织细胞严重代谢障碍向细胞损 伤死亡转化
二、休克分类进展
既往休克按临床来源分类:如出血性 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一目 了然的指明了休克的临床来源。 目前趋于一致的新认识是将休克按发 生原因的病理生理改变分类,这是人们 对休克的认识从临床症状描述向病理生 理学过度的必然结果。
二、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1、神经系统疾病 脑干及其周围炎症、缺血肿 瘤等使血管运动中枢受累;脊髓疾病。 2、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Addison病、慢性垂体 前叶功能减退症、甲减、重症糖尿病、嗜铬细 胞瘤 3、心血管疾病 重度二尖瓣狭窄、慢性缩窄性 心包炎,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多发大动脉炎等 4、慢性营养不良 吸收不良综合征、重度贫血 5、药物性 某些降压药
心源性休克:作为循环动力中心的心脏
尤其是左心室发生前向性(泵)衰竭造 成的休克。 病因:1、心肌收缩力下降 2、心脏机械结构异常 3、严重心律紊乱尤其是室性 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是指严重心泵衰竭表现,由于心搏 量严重锐减,导致血压下降,周围组织供血严 重不足,重要器官进行性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病因分心下几类: 1、心肌舒张功能极度降低 包括急性大面积 心梗,急性暴发型和或重症心肌炎;重症原发 性或继发性心肌病,重度或晚期心力衰竭等 2、心室射血障碍 如大面肺梗塞,乳头肌或 腱索断裂致急性二尖瓣关闭返流,瓣膜穿孔室 间隔穿孔等。
二、慢性低血压
慢生低血压而伴有症状者,主要见于下 Nhomakorabea 情况: (一)、体质性低血压 (二)、体位性低血压
一、体质性低血压
发病原因不清楚,常见于体质较瘦弱者,女性 较多,可有家族遗传倾向。 临床特点:1、多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中偶 然发现,2、部分患者则有精神疲倦、健忘、 头晕、头痛、甚至晕厥;或胸闷、心悸等类似 心脏神经症的表现。 本病诊断依据:1、低血压,2、心或血管神经 症,3、无器质疾病,4、排除其它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