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合集下载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第⼋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基本要求:1、掌握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化学位移、⾃旋偶合、⾃旋裂分与分⼦结构的⼀般规律。

掌握各种质⼦的化学位移δ,并能利⽤δ值、峰裂分的数⽬和形状、峰⾯积⽐等⼀级谱图的规律推断简单有机物分⼦的结构。

了解13C谱。

2、了解红外光区吸收分⼦的结构特征,掌握⼀些特征官能团及苯环的特征吸收频率,并能根据谱图的吸收峰位置、强度和形状鉴别简单有机物分⼦。

3、了解在4~400 nm紫外光区,价电⼦在分⼦轨道中跃迁的三种类型,掌握紫外光谱与共轭分⼦结构关系的⼀般规律。

4、了解质谱的基本原理,母离⼦峰与分⼦量的关系。

Contents8.1红外光谱⼀、基本原理⼆、有机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及其影响因素三、各类有机物的红外吸收频率8.2 核磁共振氢谱⼀、基本原理⼆、化学位移三、⾃旋偶合和⾃旋裂分四、特征质⼦的化学位移与谱图解析五、碳谱(13C-NMR)简介8.3 紫外光谱8.4 质谱简介8.5 谱图综合解析有机化学是⽤结构式来描述的⼀门学科。

有机化合物、有机反应、反应机理、合成⽅法等都能⽤结构式来描述,从结构式可以推断出该化合物的性质。

化合物的结构式最早是⽤化学法测定。

⽤化学法测定化合物的结构往往是⼗分繁琐复杂的⼯作,⽽且在化学变化中往往会发⽣意想不到的变化,从⽽给结构的测定带来困难。

如吗啡(C15H15O3N)从1803年第⼀次被提纯,⾄1952年弄清楚其结构,其间经过了150年;胆固醇(C27H47O)结构的测定经历了40年,⽽所得结果经X-射线衍射发现还有某些错误。

测定有机物结构的波谱法,是20世纪五、六⼗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物理实验⽅法。

波谱法的应⽤使有机物结构测定、纯度分析等既快速准确,⼜⽤量极少,⼀般只需1~100 mg,甚⾄10-9g 也能给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应⽤波谱法可弥补化学⽅法之不⾜。

现在,化学⽅法基本上被物理实验⽅法所取代,现代的教科书、⽂献、论⽂中化合物的结构均以波谱数据为依据,正如熔点、沸点、折光率等作为每个化合物的重要物理常数⼀样的普遍,⽽且更加重要。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一) 概述研究或鉴定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需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其基本程序如下: 分离提纯→物理常数测定→元素分析→确定分子式→确定其可能的构造式(结构表征)。

(参见P11-12)(1) 结构表征的方法传统方法:(化学法)①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分子式; ②官能团试验及衍生物制备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及部分结构片断; ③将部分结构片断拼凑完整结构; ④查阅文献,对照标准样,验证分析结果。

特点:需要较多试样(半微量分析,用样量为10-100mg ),大量的时间(吗啡碱,1805-1952年),熟练的实验技巧,高超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缺点:①分子有时重排,导致错误结论;②*C 及-C =C -的构型确定困难。

波谱法:①质谱(最好用元素分析仪验证)分子式; ②各种谱图(UV 、IR 、NMR 、MS )官能团及部分结构片断; ③拼凑完整结构; ④标准谱图确认。

特点:样品用量少(<30mg ),不损坏样品(质谱除外),分析速度快,对*C 及-C =C -的构型确定比较方便。

光谱法已成为有机结构分析的常规方法。

但是化学方法仍不可少,它与光谱法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互为佐证。

(2) 波谱过程波谱过程可表示为:有机分子+电磁波光谱分子运动:平动、振动、转动、核外电子运动等量子化的每个分子中只能存在一定数量的转??(能量变化不连续)动、振动、电子跃迁能级电子跃迁电磁波波长越短,频率越快,能量越高。

200nm400nm800nm红外光微波、电视波200-800nm:引起电子运动能级跃迁,得到紫外及可见光谱;2.5-15μm:引起分子振、转能级跃迁,得到红外光谱;60-600MHz:核在外加磁场中取向能级跃迁,得到核磁共振谱。

(3) 不饱和度(U)不饱和度亦称为分子中的环加双键数、缺氢指数、双键等价值等。

其定义为:当一个化合物衍变为相应的烃后,与其同碳的饱和开链烃比较,每缺少2个氢为1个不饱和度。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仪器分析:测定复杂结构的化合物 样品用量少
• 四谱同时用或联用技术 • 四谱比较: • 灵敏度:MS>UV>IR>1HNMR>13CNMR
MS: 微克级
UV: ppb级
IR:毫克级(可微克级,FTIR)
1HNMR:0.5mg }可回收
13CNMR: 0.5mg
四谱的信息量比较:
1HNMR及13CNMR
loge2
max1
max2
/nm
不论纵坐标选用什么单位,同一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对应 的波长(λmax)不变。
四、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定律)
样品的吸光度A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lc=lgI0/I=lgT-1 式中T—透射率(或透射比);
I0——入射光强度, I——透过光强度; c——被测液浓度, l——被测液厚度,亦称样品槽厚度。 ——吸光系数 ε——摩尔吸光系数(L/mol·cm) E1%1cm ——百分吸光系数,亦称比吸光系数
液浓度为1g/100ml(1%),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 度。
3.两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关系
设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则
1mol/L=M g/1000ml=M/10·1g/100ml
∴ ε=M/10·E1%1cm
通过紫外光谱测定获得吸收度或透光率,使用 Beer-Lambert定律便可计算ε值。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 概论
色谱分析:GC,HPLC,TLC 与裂解---色谱成分分析
波谱分析:UV,IR,NMR,MS(有机)----结构分析
• 色谱分析:具有高效分离能力可以把复杂有机混合物分离 成单一的纯组分
• 波谱分析:纯样品进行结构分析,特点是:微量化、测 量快、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除MS之外,可回收样品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教学大纲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教学大纲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是有机化学实验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旨在介绍有机分子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波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帮助学生通过波谱分析技术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和特性,并培养学生分析、推测、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红外光谱(1)基本原理介绍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和基本理论。

(2)仪器构造学习仪器、设备和仪器调节,能够熟练操作红外光谱仪。

(3)数据解析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确定和分析。

2. 紫外光谱(1)基本原理介绍紫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和基本理论。

(2)仪器构造学习仪器、设备和仪器调节,能够熟练操作紫外光谱仪。

(3)数据解析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确定和分析。

3. 核磁共振谱(1)基本原理介绍核磁共振谱分析的原理和基本理论。

(2)仪器构造学习仪器、设备和仪器调节,能够熟练操作核磁共振谱仪。

(3)数据解析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确定和分析。

4. 质谱(1)基本原理介绍质谱分析的原理和基本理论。

(2)仪器构造学习仪器、设备和仪器调节,能够熟练操作质谱仪。

(3)数据解析根据质谱数据进行结构确定和分析。

5. 实验教学(1)仪器使用熟练操作波谱分析仪器。

(2)样品制备制备有机化合物样品。

(3)数据解析利用波谱仪器进行波谱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授课核心内容将以幻灯片教材为主,教师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解。

并在课后布置预习作业和课堂问答,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实验教学部分将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

四、考核方式学生考核将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

其中理论考试、实验考核、班级讨论等多种考核方式组合,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制定合理的考试方案,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一)概述研究或鉴圧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需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其基本程序如下: 分离提纯一物理常数测左一元素分析一确立分子式一确泄其可能的构适式(结构表 征(参见 P11-12)(1)结构表征的方法传统方法:(化学法)① 元素左性.泄量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泄 —— 分子式:② 官能团试验及衍生物制备——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及部分结构片断: ③ 将部分结构片断拼凑 —— 完整结构; ④ 查阅文献,对照标准样,验证分析结果。

特点:需要较多试样(半微量分析,用样虽为10-100mg ),大虽:的时间(吗啡碱,1805- 1952年).熟练的实验技巧,高超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缺点:①分子有时重排,导致错误结论;② P 及一C=C 一的构型确定困难。

波谱法:① 质谱(最好用元素分析仪验证)——分子式:② 各种谱图(UV 、IR 、NMR. MS ) —— 官能团及部分结构片断; ③ 拼凑——完整结构; ④ 标准谱图——确认。

特点:样品用量少(v30mg ),不损坏样品(质谱除外),分析速度快,对'C 及一C=C 一的 构型确左比较方便。

光谱法已成为有机结构分析的常规方法。

但是化学方法仍不可少,它与光谱法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互为佐证。

(2)波谱过程分子运动:平动、振动、转动、核外电子运动等9量子化的(能量变化秘续)A 每个分子中只能存在一定数量的转? 动.振动、电子跃迁能级波谱过程可表示为:有机分子+电磁波选择性吸收 仪器记录用电磁波照射有机分子时, 分子便会吸收那些与分子内 的能级差相当的电磁波,引 起分子振动、转动或电子运 动能级跃迁,即分子可选择 性地吸收电磁波使分子内能 提高用仪器记录分子对不 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情 况,就可得到光谱。

不饱和度亦称为分子中的环加双键数、缺氢指数、双键等价值等。

其定义为: 当一个化合物衍变为相应的绘后,与其同碳的饱和开链桂比较,每缺少2个氢为 1个不饱和度。

基础有机化学-第八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基础有机化学-第八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表 8.4 取代苯的C―H面外弯曲振动特征吸收
化合物
吸收位置/cm-1
一取代 邻位二取代
间位二取代
对位二取代
730~770 和 690~710
735~770 750~810 和 680~730
790~840
T /%
图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射 线
X 射 线


紫 外

线
线

近中


线电 磁波
见 光
红红 外外 线线
红 外波 线
-0.01 0.01-0.1 10-200 200-400 400-800 -2.5 2.5-25 300-500 100 0.1nm nm nm nm nm μm μm μm mm 1000m
激发 能级
内层电子 σ电子 n电子和π电子
极性官能团一般都在高频区有较强的红外吸收特征峰。
8.2.2 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频率 相同的基团或价键在特定的位置区域出
现相同的吸收峰 ——基团的特征吸收峰(特 征峰)。
影响化学键振动频率的因素:
▲ 成键原子质量越小,其化学键的振动频率 越高。
化学键
C―H O―H N―H
伸缩振动频率范围/cm-1
低场
高场
B实 = B0 + B感应
由于去屏蔽效应(顺磁屏 蔽效应),减小磁场强度 就能使质子,共振吸收。
外加磁场 B0
氢周围电子密度越大,屏蔽效应越大,就只有增加磁场强度才 能使氢质子发生共振吸收。所以:
电子密度越高的质子,就越在(右边)高场出现吸收峰。 (去屏 蔽效应效应的相反)
影响化学位移因素有:

有机化学-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有机化学-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课件
分子化学键的振动和红外光谱
1.振动方程式
式中:μ为折合质量;ml和m2分别为化学键所连的两个原子的质量,单位为g, 是为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为N·cm-1(牛顿·厘米-1),其含义是两个原子由平衡位置伸长0.1 nm后的恢复力。
可把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近似地看成用弹簧连接着的两个小球的简谐振动。根据Hooke定律可得其振动频率为:
本章讨论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为吸收光谱。质谱是化合物分子经电子流轰击形成正电荷离子,在电场、磁场的作用下按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不是吸收光谱。
7.2红外吸收光谱
用红外光照射试样分子,引起分子中化学键振动能级的跃迁所测得的吸收光谱为红外吸收光谱,简称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缩写为IR)。红外光谱是以波长λ或波数σ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峰位;以透射比T(以百分数表示)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
1H的自旋量子数I为1/2,它在磁场中有两种取向,与磁场方向相同的,用+1/2表示,为低能级;与磁场方向相反的,用-1/2表示,为高能级。两个能级之差为△E,见图7–4。
有机化学经常研究的是1H和13C的核磁共振谱,下面主要介绍1H核磁共振谱(质子核磁共振谱)。
式中:γ 称为磁旋比,是物质的特征常数,对于质子其量值为2.675×108A·m2·J-1·s-1; h为Plank常量; ν为无线电波的频率。
测量核磁共振谱时,可以固定磁场改变频率,也可以固定频率改变磁场,一般常用后者。 若以通过电流所表现的吸收能量为纵坐标,磁场强度为横坐标,则可得到如图7–6所示的NMR谱。
一张核磁共振谱图,通常可以给出四种重要的结构信息:化学位移、自旋裂分、偶合常数和峰面积(积分线)。如图7–7所示。
峰面积大小与质子数成正比,可由阶梯式积分曲线求出。峰面积(积分线高度)之比为质子个数之比,图中积分线高度比为1:2:3,等于质子个数之比(OH:CH2:CH3)。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用于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团。

其中,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红外光谱(IR)是两种常用的波谱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两种波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解读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NMR)是一种基于核自旋的波谱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核自旋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导致的能量变化来获得信息。

核磁共振波谱图通常由若干个特征峰组成,每个峰对应于一种不同类型的核。

峰的位置称为化学位移,可以通过参考物质(如四氯化硅)来标定。

峰的形状和强度可以提供有关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信息。

核磁共振波谱提供了关于有机分子的碳氢骨架以及官能团、取代基等信息,因此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红外光谱(IR)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的波谱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吸收红外辐射的能量来获得信息。

由于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振动模式和结构,它们吸收红外辐射的方式也不同。

红外光谱图通常由一系列特征峰组成,峰的位置称为波数,可以用来标识不同的官能团和化学键。

峰的强度和形状可以提供关于分子的结构和取向的信息。

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聚合物化学和无机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时,需要先对样品进行样品制备。

核磁共振波谱通常需要溶解样品,然后将溶液转移到核磁共振管中进行测量。

红外光谱则可以对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进行测量,通常需要将样品制备成固体片或涂在透明载体上。

波谱仪器通常会提供相应的样品制备方法和参数设置。

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核磁共振波谱,要正确解读峰的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官能团、电子效应、取代基等。

因此,需要结合文献和经验来确定不同类型核的化学位移范围。

其次,对于红外光谱,要正确解读峰的波数。

不同的官能团和化学键都有特定的波数范围,可以用来确定它们的存在。

最后,对于波谱图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信息,如位置、形状、强度和相对强度等。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1H核的I=1/2,当它围绕自旋轴转动时就产生了磁场,
因质子带正电荷,根据右手定则可确定磁场方向。
氢核在外磁场中的两种取向示意图 ΔE与外磁场感应强度(B0)成正比,如下图及关系式 所示:
图 8-6 质子在外加磁场中两个能级与外磁场的关系
h E B 0 h 2
B 0 (8-4) 2
式中:γ称为磁旋比,是核的特征常数,对1H而言, 其值为2.675×108A·m2·J-1·s-1;h为Plank常量;ν无线电 波的频率。
因为只有吸收频率为ν的电磁波才能产生核磁共振, 故式(8-4)为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 ⑵核磁共振仪和核磁共振谱
被测样品溶解在CCl4、CDCl3、D2O等不含质子的溶 剂中,样品管在气流的吹拂下悬浮在磁铁之间并不停的旋 转,使样品均匀受到磁场作用。
化学键类型
伸 缩 振 动
-N-H sp C-H sp2 C-H sp3 C-H sp2 C-O sp3 C-O
化学键类型
特征频率/cm-1(化合物类型) 1680~1620(烯烃) 1750~1710(醛、酮) 1725~1700(羧酸) 1850~1800,1790~1740(酸酐) 1815~1770(酰卤) 1750~1730(酯) 1700~1680(酰胺) 1690~1640(亚胺、肟) 1550~1535,1370~1345(硝基化合物) 2200~2100(不对称炔烃) 2280~2240(腈)
低场
高场
外加磁场 B0
因而,质子核磁共振的条件应为:

B实 B 0(1 ) 2 2
(8-6)
对质子化学位移产生主要影响的屏蔽效应有两种: ①核外成键电子的电子云密度对所研究的质子产生的 屏蔽作用,即局部屏蔽效应。 ②分子中其它质子或基团的核外电子对所研究的质子 产生的屏蔽作用,即远程屏蔽效应(磁各向异性效应)。 综上所述,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屏 蔽效应,因而在核磁共振谱的不同位置出现吸收峰,这种 峰位置上的差异称为化学位移。

有机波谱分析总结

有机波谱分析总结

有机波谱分析总结有机波谱分析是有机化学中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结构和功能基团,对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有机波谱分析的原理、常见波谱技术和分析方法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有机波谱分析原理有机波谱分析主要基于分子中所包含的原子核和电子的转动、振动和电子能级跃迁引起的辐射吸收或发射现象。

通过测量分子在不同频率范围内所吸收或发射的辐射能量,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波谱。

有机波谱分析常用的波谱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和紫外可见光谱。

二、常见的有机波谱技术1.红外光谱(IR):红外光谱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所具有的振动频率的不同来进行分析的。

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如羧酸、醇、醛等。

红外光谱具有非破坏性、操作简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等领域。

2.质谱(MS):质谱是通过对有机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质量进行测量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质谱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确定分子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3.核磁共振谱(NMR):核磁共振谱是根据核磁共振现象进行分析的。

通过测量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核受到外加磁场影响的吸收或发射的辐射能量,可以得到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核的位置、种类和环境。

核磁共振谱具有高分辨率、非破坏性和无辐射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物质鉴定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

4.紫外可见光谱(UV-Vis):紫外可见光谱是通过测量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吸收或发射的辐射能量,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能级和共轭体系的存在与否。

紫外可见光谱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测量的特点,常用于有机合成、化学动力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三、有机波谱分析方法1.结构鉴定法:通过与已知化合物的波谱进行对比,确定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结构鉴定法常用于核磁共振谱和质谱。

2.定量分析法:通过测定化合物在特定波长或波数处的吸光度或吸收峰面积,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其中,M1、M2是原子量,K为力常数。
化学键伸缩振动频率只与化学键有关,是化学键的一个特征常数;
化学键的伸缩振动是在不停进行的,有三个显著特点:
伸缩振动能是量子化的,不连续的,因此就形成了 不同的能级。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伸缩振动的能级差 ,相当于红外光的能量 因此,用红外光照射有机样品时,化学键就会吸收一份能 量,实现振动能级的要跃迁。即: ν=ν。 即意味着:化学键以多大的频率振动就吸收多大频率的光, 在此频率处就形成一个吸收峰(表现为吸收带)。
4000-1400cm-1区域又叫官能团区. 该区域出现的吸 收峰,较为稀疏,容易辨认. 1400-400cm-1区域又叫指纹区. 这一区域主要是: C-C、C-N、C-O 等单键和各种弯曲振动的 吸收峰,其特点是谱带密集、难以辨认。(p299页表8-2)
1000 700 500 Y Y O单键 H面内弯曲振动 H弯曲振动
8.1 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
微粒性:可用光量子的能量来描述:
按量子力学,其关系为:
1
与E,v 成反比,即 ↓,v↑(每秒的振动次数↑),E↑。
3
2
在分子光谱中,根据电磁波的波长 ()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上式表明:分子吸收电磁波,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其吸收光的频率与吸收能量的关系。
注意:
只有偶极矩(μ)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如:H2、O2、N2 电荷分布均匀,振动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H―C≡C―H、R―C≡C―R,其C≡C(三键)振动 也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化学键极性越强,振动时偶极矩变化越大,吸收峰越强.
分子的振动方式
1
伸缩振动:
2
伸缩振动的特征及规律
吸收峰

有机波谱分析方法

有机波谱分析方法

有机波谱分析方法有机波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可用于确定和确认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在该方法中,通过测量分子在电磁辐射下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可以获取有关化合物的信息。

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波谱分析方法。

它利用化合物中的分子振动和转动引起的光谱响应来分析化合物的结构。

红外光谱能提供化学键的信息,因为不同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

通过红外光谱,可以确定化学物质中的官能团、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等信息。

质谱是一种通过测量化合物离子的质量来分析其结构的方法。

质谱仪将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在磁场中对其进行加速和分离。

离子在质谱仪中形成离子信号,并使用质谱仪测量离子质量/电荷比。

质谱可提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公式、结构碎片以及其它信息。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通过测量核自旋在磁场中的行为来获得有机化合物结构信息的方法。

核磁共振通过在高磁场下激发核自旋和检测核自旋的反应来工作。

化合物中的不同核相互作用会导致特定的共振信号,在核磁共振谱图中形成峰。

通过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键合方式。

除了这些常见的有机波谱分析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

这些方法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可以与其他波谱方法结合使用,以更全面地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在化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用于结构解析,还可以用于监测化学反应、分析物质成分、检测污染物等。

由于这些方法的高分辨率和灵敏度,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总之,有机波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手段,可以用于确定和确认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在有机化学领域,这些方法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工业应用。

有机波谱分析要点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有机波谱分析要点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有机波谱分析要点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有机波谱分析简介有机波谱分析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常见的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谱(NMR,包括氢谱 1H NMR 和碳谱 13C NMR)以及质谱(MS)。

二、红外光谱(IR)(一)原理分子中的化学键在不同频率的红外光照射下会发生振动和转动,从而产生吸收峰。

不同的官能团具有特定的吸收频率范围。

(二)要点1、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例如,羰基(C=O)在 1700 1750 cm⁻¹有强吸收峰;羟基(OH)在 3200 3600 cm⁻¹有宽而强的吸收峰。

2、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氢键等。

(三)例题例 1: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 1720 cm⁻¹处有强吸收峰,可能含有什么官能团?答:可能含有羰基(C=O)。

三、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一)原理基于分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产生吸收。

(二)要点1、生色团和助色团生色团如羰基、双键等能产生紫外吸收;助色团如羟基、氨基等能增强生色团的吸收。

2、影响吸收波长的因素包括共轭体系的大小、取代基的种类等。

(三)例题例 2:某化合物在 250 nm 处有强吸收,可能的结构是什么?答:可能具有共轭双键结构。

四、核磁共振谱(NMR)(一)氢谱(1H NMR)1、原理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自旋能级跃迁产生信号。

2、化学位移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值。

例如,甲基上的氢通常在 08 12 ppm 处出峰。

3、峰的裂分相邻氢原子的个数会导致峰的裂分,遵循 n + 1 规律。

例题 3:一个化合物的氢谱在 12 ppm 处有一个三重峰,在 36 ppm 处有一个单峰,可能的结构是什么?答:可能是 CH₃CH₂OH。

(二)碳谱(13C NMR)1、化学位移不同类型的碳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范围。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首先是红外光谱(IR)。

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有机化合物在不同波长的红外光下吸收或散射的强度,来确定化合物中基团的种类和取代位置。

红外光谱仪可以测量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频率和强度。

每个有机化合物都有独特的红外光谱图谱,这些图谱可以用来识别和鉴定化合物。

在红外光谱中,常见的吸收峰对应于不同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如C-H拉伸振动、O-H伸缩振动、C=O伸缩振动等。

其次是质谱(MS)。

质谱是一种测量分子的质量和分子结构的方法。

通过质谱仪,可以将有机化合物分子转化为带电粒子,然后测量这些带电粒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

质谱的主要结果是质谱图,其中质谱图的横坐标表示有机化合物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相对丰度。

通过质谱图,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质谱图中的碎片峰来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间的连接方式。

最后是核磁共振(NMR)。

核磁共振是一种通过测量有机分子中核自旋的性质来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方法。

核磁共振谱仪可以测量有机化合物中不同核自旋的共振频率。

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核磁共振谱有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

通过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中不同氢原子或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耦合常数和相对丰度。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推断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取代位置。

综上所述,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可以提供有机化合物的不同信息,互相补充,为化学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来解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波谱分析技术,化学家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和鉴定有机化合物,推动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简介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简介
1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简介
有机化合物不论是天然产物还是经化学反应 生成的,都需要测定其分子的结构。如果对某一 化合物的结构不了解,则对其性质和作用的研究 是很难深入的。因此,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很 自然地变成了研究有机化学的首要任务。
2
我们在基础有机化学中学习了鉴定有机官能团的化 学方法:
R
H
CC
νC-H 3020, 3090
H
H δC-H 910, 990
R
H
C C δC-H 890
R'
H
R
R'
CC
H
H
δC-H 690
R
H
CC
H
R'
δC-H 970
24
1-辛烯
2,3-二甲基-1,3-丁二烯 2-甲基-2-戊烯
25
R
H
CC
H
R'
(E)-2-己烯
R
R'
CC
H
H
(Z)-2-己烯
δ C-H 970 δ C-H 690
26
炔烃 炔烃的特征吸收峰主要是 C C和 CH的特征吸收峰。
C C H νC-H 3300cm-1 尖峰 νC=C 2100~2300cm-1 弱
RCCR ' νC=C 2190~2260cm-1 弱
27
3,3-二甲基-1-丁炔 2-丁炔
28
1-己炔的红外光谱图
29
芳香烃
C=C-H νC-H 3000~3100cm-1
红外光谱法 Raman光谱法
远红外光谱法
0.03~100cm 1~1000m
分子转动,电子自旋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HO
H
CO
CC
H
HH CC CO
HO
通常 反式异构体 大于顺式异构体的:
。。。。。
。。。。。
反式异构体 max = 273nm(= 21000)
顺式异构体 max = 264nm(= 1400)
6.3 红外光谱 ( I R )Infrared Spectroscopy
物质吸收的电磁辐射如果在红外光区域,用红外光谱仪把产生的红外谱带记录下来,就得到红 外光谱图。 所有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内都有吸收,因此,红外光谱的应用广泛,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鉴定与研究工作中,红外光谱是一种重要手段,用它可以确证两个化合物是否相同,也可以确 定一个新化合物中某一特殊键或官能团是否存。 6.2.1 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图用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表示吸收带的位置,用透射百分率(T%)为纵坐标 表示吸收强度。 横坐标 --- 波数(cm-1, 下方), 波长(mm,上方) 纵坐标 --- 吸光强度(A)或透过率(T,%) 谱区 --- 4000 – 600 cm-1
化学的迅速发展。
一、 电磁波的一般概念
• 光是电磁波,有波长和频率两个特征。电磁波包括了一个极广阔的区域,从波长只有千万
分之一纳米的宇宙线到波长用米,甚至千米计的无线电波都包括再内,每种波长的光的频
率不一样,但光速都一样:即 3×1010cm/s。
光的频率与波长
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 υ= c /λ
υ=频率,单位:赫(HZ);
K 吸收带为 n π *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其特点为吸收峰很强,εmax > 10000。共轭双键增加, λmax 向长波方向移动,εmax 也随之增加。
B 吸收带为苯的 n π * 跃迁引起的特征吸收带,为一宽峰,其波长在 230~270nm 之间,中 心再 254nm,ε 约为 204 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1. 一氯甲烷(CH 3Cl )分子中有几种类型的价电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生何种电子跃
迁?
2.指出下列化合物能量低的跃迁是什么?其波长最长的吸收峰约在何处?
(1)
(3)
(2)
(4)CH 3OH
(CH 3)2N-CH=CH 2
O
(6)(5)CH 3-CH 2-C
CH
CH 3-CH 2-CHO
3.指出下述各对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只考虑π→π*跃迁)
(1)(2)
CH 3-CH=CH 2及CH 3CH=CH-O-CH 3及
NHR
(3)CH 2=CH-CH 2-CH=CHNH 2及
CH 3-CH=CH-CH=CHNH 2
4.某化合物的λmax 为235nm ,现用235nm 的入射光通 过浓度为2.0×10-4M 的样品溶液(样品池厚度1cm ( 时,其透光率为20%,求其摩尔吸收系数ε。

5.某共轭二烯的λmax
已烷
=219nm ,如果在乙醇中测定,其
C 2H 5OLH max
将如何?为什么?
1. 图6.40香芹酮在乙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请指出两个吸收峰属什么类型? 2. 某化合物结构不是Ⅰ就是Ⅱ,试根椐图6.41加以判断。

3. 一个化合物的部分IR 谱图如图6.42所示,其结构可能为Ⅰ、Ⅱ、Ⅲ,试问哪一个结构
可能给出此光谱?
图6.42 习题8中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4. 根据化合物的IR 谱图(图6.43(ⅰ)、(ⅱ)中,用阿拉伯数字所标明的吸收位置,推
测化合物可能的构造式。

10.在下列化合物中,有多少组不等同的质子:
(1)CH 3CH 2OCH 2CH 3(2)CH 3
CH 3
CH-CH 2OH
(3)Cl H
C=C
H Cl
(4)
Cl
Cl
H H
C=C
H
C=C
H
H
(5)
Br
(6)ClCH
2
CH2Br
(7)CH3-CH-CH2-Ph(8)CH3CH2Cl
OH
11.粗略地画出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并指出每组峰的偶合情况和δ的大致位置:
(1)(2)
CH3
CH3
C=C
H
CH3CH2CH3
CH3
CH3
(3)(4)
CH3
ClCH2CH2CH2Br
(5)(6)
(7)(8)
CH3CHO CH3COOH
CH3CH2O C
O
CH3CH(CH
3
)2
12.写出具有图6.44(1)→分子式及核磁共振氢谱的化合物的结构式。

13.解释图6.45的质谱。

14.某羰基化合物M=44,质谱图上给出两个强峰,m/z分别为29及43,试推定此化合物
的结构。

15.某一酯类化合物,其初步推测为A或B,但质谱图上m/z=74处给出一个强峰,试谁定
其结构如何?
A.CH3CH2CH2COOCH3
B.(CH3)2CHCOOCH3
16.两种互为民构体的烃类化合物A和B,分子式为C6H8,A和B经催化氢化后都得到C,
C的1H-NMR谱只在δ=1.4×10-6处有一信号,而A和B的1H-NMR谱δ在1.5×10-6~2.0
×10-6之间及δ在5.0×10-6~5.7×10-6范围有两个强度相同的吸收信号,紫外光谱测定
表明:C在200nm以上无吸收,B虽然在200nm以上无吸收,但吸收峰接近200nm,A在250nm~260nm处有较强的吸收,试确定A、B、C的结构。

17.从一种毛状蒿中分离出一种茵陈烯,分子式为C12H10,该化合物的UV谱最大吸收为λ
=239nm(ε=5000),IR谱在2210cm-1,2160cm-1处有吸收。

其1H-NMR谱如下:δ7.1 max
(多重峰5H),2.3(单峰2H),1.7(单峰3H),试确定其结构。

18.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红外光谱在1745cm-1有一强吸收峰,其核磁共振碳谱如图6.46
所示,试推出它的结构。

图6.46 习题18中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
19.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8,催化加氢可得到化合物B(C7H12)。

A的13C-NMR谱如图
6.47所示。

试推出A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