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易经大门的三把钥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易经大门的三把钥匙

(2016-06-24 19:11:57)

转载▼

标签:

文化

哲学

在世人眼中,《易经》是神秘难懂的,它神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难懂。《易经》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古代著作,后来人无论怎么样去解读它,首先要搞清楚这些文字所要表述的意思。

有人认为,《易经》经文东鳞西爪、神秘晦涩,要搞清楚太困难了。乍一看,的确如此,从汉代以来,许多鼎鼎大名的学者相继对《易经》注解,之所以不断地进行注解,原因就是对前人的注解不很满意。历代学者对《易经》的注解都有一个通病,形象地说就是:读者打开书本好像什么都明白了,合起书本一脸茫然。

根据对易经多年的研究,本人以为,打开《易经》神秘大门需要三把钥匙,这就是:象形文字、比喻修辞和省略句式,即探究象形文字本义、分清比喻与直接论述、补充完善省略句式。

一、象形文字

《系辞传》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孔子说:“文字不能完

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那么说来,圣人的思想是不是就不能够完全显示出来了?孔子说:“圣人创立象,用来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卦,用来完全表达实情与虚假;配上卦辞,用来完全表达要说的话;更改而交换爻,用来完全表达是否适宜;有如敲击以惊动、摇晃以促使,完全表述清楚了深奥的哲理。”)

由此可见,孔子认为《易经》的卦爻辞是完全表达出了《易经》所要表达的思想。以《易经》的卦爻辞为对象,借助古文字这个工具去研究,思路应该是合理的。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和隶楷书阶段,前一阶段终于秦代,后一阶段延续至今,字体演变过程中,也伴随着字义的变化。秦朝统一文字,实际上是文字在秦朝经历了非自然演变,这种非自然演变往往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秦朝是个短命王朝,所以在本朝统治时期内,文字非自然演变的不良后果尚未得到有效的修复。紧接着是秦末的天下大乱,目不识丁的刘邦、项羽率领大军攻进咸阳,只懂得掠夺所谓的珍宝,把古代文献付之一炬。

在西汉初年,当时的学者已经不认识先秦阶段的文字了,并称它们为“古文”或“古字”。《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史记·儒林传》记载:“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由此可见,孔子时代的书籍还采用古文字,在孔子身后不足400

年,世人已经基本上不懂古文字了。孔安国是孔子第10世孙,与武帝是同时代的人,他负责翻译了这些古文字写成的书籍。

《汉书·郊祀志》记载:汉宣帝在美阳发现古鼎,大臣中多数人认为“宜荐见宗庙”,而“张敞好古文字,按鼎勒铭而上议曰:此鼎殆周之所以褒赐大臣,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藏)之于宫庙也。……不宜荐于宗庙”。由此可见,在西汉时期即有“古文字”之说,而且当时懂得古文字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说文解字》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该书《后叙》中说:“古文,孔子壁中书也。”并将大篆以外的先秦文字称为“古文”。《说文解字》对汉字字形的分析研究,主要是采用小篆、隶书字形,也有少量金文。可以推测,在秦朝对文字统一、改造的过程中,必然会留存象形文字转化为篆书的相关资料,这是文字演变过程中承接两个阶段的重要文献,只可惜这些文献资料随着那场伟大的秦末农民战争,灰飞烟灭了。刘、项在咸阳城中的一把火,造成了汉字字形、字义割裂,几乎不可能再复原。

《说文解字》成书100多年以后,曹魏时期王弼(226年-249年)对《易经》进行了注解。王弼的注解,一直被视为《易经》研究的义理派的经典之作。

唐朝初年,《易经》的解读分施、孟、梁邱、京等派,主要有高费与施孟争胜,文字今古,师说歧异,种种分歧,各持一端。唐太宗下令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注疏定本。孔颖达在众多的经书章句中,选择一家

优秀的注释作为标准注本,然后对经文注文详加疏通阐释。孔颖达以“王(弼)注义例明备,‘独冠古今’”,故孔颖达《易经正义》采用王弼注本。

从此,对《易经》卦爻辞的注释有了标准版本。后世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脱离唐太宗钦定的孔颖达的《易经正义》。

平心而论,我们依照《正义》的解读去研究《易经》,很多卦爻辞难以说明其准确含义,显得神秘晦涩,这样造成了普通读者对《易经》敬而远之。至今,人们说起传统文化的起源,对《易经》避而不谈,转而认为是受《易经》影响而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仔细想一想,既然存在“百家争鸣”,就说明各家的学说都有其片面性,能分而不能合,诸子百家共同的源头文化,非《易经》莫属。

《易经》成书的年代,是甲骨文和金文等象形文字年代;孔子所处的年代,是甲骨文、金文等文字逐步转变为籀文(大篆)、小篆的年代,象形文字的字义也正在发生变化。孔子所作的《易传》,既是《易经》的点评、补充、发展,也有向那个年代的人做翻译的意思。仅从文字角度说,孔子对《易经》注解的准确性,应该是大大高于汉朝以及以后朝代的学者的。换句话说,如果要找《易经》本经真正的权威注解,非《易传》莫属。

举例说明。在《师卦》中,六三爻爻辞“师或舆尸”。一般的翻译为:“军队有可能用大车装载着尸体回来了。”但是用象形文字的造字本义逐字分析,就立刻发现问题了。

“师”字甲骨文字形是,是兵符,代表军队,这个字没有大的问题。

“或”字是“国”、“域”两个字的本字,其甲骨文字形是

(戈,武器)(囗,城郭),字义是“军队守卫城邑”;这里所谓的军队,是相对于一般群众而言的。与“或”相对应的是“咸”字,是指“全民皆兵守卫城邑”。《说文解字》把它归在“戈”部。“或”字在后来字义引申为“有的人,有的事,有的时候”,这个义项也只见于古文。

“舆”字甲骨文字形是,本义是“众人用手推车或抬轿”,后来引申为名词“车、轿”和形容词“公众的”等。

“尸”字不是指“尸体”。在《周礼》中有明确的记载,“尸”是指“代替死者受人祭拜的人”,是活人而不是死人,例如成语“尸位素餐”。

这样一来,“师或舆尸”的准确翻译应该为:“守护国家的军队看似精甲锐兵,其实就像高坐在轿子上着接受祭祀的尸一样,是毫无用处的傀儡”。

二、省略句式

古人说话也是用句子表达的,并用多个句子组成完整的篇章;在书面表达上,就出现了与口语很大差异,即大大地进行了省略。省略的原因,无非是书写方式和书写载体保存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