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与文化第一讲资料

合集下载

中华地名演讲稿

中华地名演讲稿

中华地名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华地名”。

地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承传承展示着民族的智慧和积淀。

在中华大地上,分布着无数富有文化内涵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有着其独特的故事和价值。

首先,中华地名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大多体现在地名中。

例如,北京的皇城、长城和故宫,上海的外滩、南京路和城隍庙,都是代表了中华文明的地名。

这些地名见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也带给了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和传承。

其次,中华地名反映了地方的独特特色。

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些特色也体现在地名中。

例如,广东的“珠江”代表了该地区丰富的珠宝资源,山东的“泰山”象征了该地区宏伟的山脉。

每个地名都是对地方特色的一种诠释,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

再次,中华地名反映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擅长创造,这种智慧也体现在地名中。

例如,陕西的“华山”以其雄险的地势和独特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福建的“鼓浪屿”以其独特的西洋建筑风格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地名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地名丰富多彩,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通过了解和研究地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要珍惜和传承中华地名的文化价值,用心去理解每个地名背后的故事,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最后,我想以一句话结束我的演讲:“地名如诗,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的智慧。

”谢谢大家!此演讲稿仅供参考,可以适当增删内容。

地名第一课时

地名第一课时

科目语文年班级四年级备课教师田霞集体备课组总课题地名总课时总 6 课时分课题地名分课时第 1 课时教学内容1、读地图。

2、完成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1、通过读地图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体会其中的文化。

2、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教学重点通过读地图使学生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体会其中的文化。

教学难点通过读地图使学生学会整理资料,体会其中的文化。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地图学生准备:地图学法指导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度备课)我的特色(二度备课)一、导入:在我们学校和家庭的周围,有许多有趣别致的地方,它们有的折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变化,有的对应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出示:丁丁家乡的地图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三、出示;青岛地图1、小组讨论:你发现青岛的地名有什么特点?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2、交流:如:中山路鲁迅公园这是人的名字香港路哈尔滨路北京路上海路等,这些是城市的名字八达峡团岛小鱼山等这是地理的名称……四、日积月累1、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收集了不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地名,现在我们将这些地名进行分类:含有方位词的:表示颜色的词:含有和水有关的词:含有地方特产名称:人名:姓氏:2、你还知道特别命名的城市的名字和外国城市的名字吗?3、你在收集、介绍城市名字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样解决的呢?五、布置作业预习初显身手板书设计地名含有方位词的:表示颜色的词:含有和水有关的词:含有地方特产名称:教学反思。

地名文化

地名文化

经济与管理学系财务管理徐婷088103122地名文化地名文化这门课程共七章。

讲了地名概述,地名特征和文化内涵,地名标准化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绪论从地名概述,地名分类,地名功能,地名起源与演变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地名概述一、地名与社会生活地名与人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作为特定空间的标记,人们每天都要跟它打交道,它是国际和国内各名族交往的工具二、地名定义地名是人类依其主观认识,共同约定而赋予客观存在的特定地理实体的一种代号或标记。

三、地名结构地名,一般均由专名和通名这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四、地名要素构成地名的基本要素,具有社会“约定俗成”的音、形、义、位、类五要素。

地名分类一、地名命名分类法按地名语源的差异进行分类,计分九大类:与水有关的地名,与地貌有关的地名,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地名,形象化地名,与经济有关的地名,复合地名,以吉祥字构成的地名,与历史有关的地名,与迷信、神话和传说有关的地名二、地名性质分类法按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属性进行分类,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两大类。

三、地名形态分类法四、地名时间分类法按使用的时间划分为今地名和历史地名两种。

五、地名要素分类法按地名词的基本要素音、形、义、位、类进行地名分类的方法六、地名信息系统分类法七、地名管理分类法:分为标准地名类和非标准地名类八、地名语种分类法地名功能一、地名的指位作用,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地名为信息的龙头和载体,是信息传输的工具。

三、地名是国家领土主权的标志。

四、地名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

五、地名为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经济信息。

六、地名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地名起源与演变地名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开始群居和集体生活对地理实体共同认识和指称的需要。

地名的起源应早于语言的起源。

地名的形式有意识地名,体语地名,语言地名,图案地名,文字地名。

第二章地名特性与文化内涵地名有着独特的区别性和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以及历史性、方言性、区域性和社会性等特性。

第一讲:走进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讲:走进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1982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 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 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 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 南、安阳、南阳、商丘、襄阳、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 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23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各城市的特点分为七类:
1.古都型: 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 北京、西安; 2.传统风貌型: 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 市,如平遥、韩城;
西 安 : 鼓 楼 平 遥 : 古 城 墙
24
Xi’An is the capital of the Shanxi province, and a subprovincial ci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今已有113座城市戴上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他们是
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而且在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 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 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保存了大量历 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 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每座名城都有着自己的个性 和特色;作为具有相同冠名的群体,它们的发生、发展、 演变有事有规律可循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布以来的20多 年间,保护与破坏、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始终纠结在一起, 研究名城的形成因素与兴衰变迁、名城的物质文化与文 化构成,对于探究其特色、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发展方略 都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地名课件ppt

地名课件ppt

地名的保护措施
立法保护 通过制定地名保护法律法规,明 确地名保护的范围、责任和措施 ,为地名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信息化管理 建立地名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系 统,实现地名信息的数字化、标 准化和动态化管理,提高地名管 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普查与建档
开展地名普查,全面了解地名的 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建立地 名档案,为地名保护提供基础资 料。
文化传承活动
通过举办地名文化讲座、展览等 活动,提高公众对地名文化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地名文化的 传承。
06
实践与应用
地名在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交流
01
地名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用于描述地理位置和
方向,方便人们指路和导航。
文化传承
02
地名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地名可以了解一个
亚洲地名
总结词
亚洲地名深受宗教、文化和历史影响,体现了多元的文化特 色。
详细描述
亚洲各地的地名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例如,印 度的地名常与印度教、佛教等宗教信仰有关,而中国的地名 则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地理特点。此外,中东地区的地名 也与伊斯兰文化和历史事件有关。
美洲地名
总结词
美洲地名体现了原住民文化和欧洲殖民地的历史影响。
地名课件
目录
• 地名的起源与分类 • 中国地名文化 • 世界地名文化 • 地名的语言特征 • 地名的发展与保护 • 实践与应用
01
地名的起源与分类
地名起源
自然地理起源
很多地名来源于地理特征,如山 、河、湖、海等。这些自然地理 特征为人们提供了直观的参照, 便于识别和记忆,因此常被用作
地名的构成元素。
古迹遗址
一些地名源于古代建筑、 遗址或古迹,如西安、洛 阳等地名与古代王朝有关 。

地名文化发言稿

地名文化发言稿

地名文化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地名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地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

通过研究地名,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特点、人文风貌以及发展历程,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家乡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首先,地名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标志和象征。

地名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地理标志和象征,传递着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特色。

比如,北京的“故宫”,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北京作为中国古代皇帝的居住地,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再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代表着法国的工业精神、工程技术和现代化程度,成为法国的象征之一。

地名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代表性地标,让人们对地区有更深刻的印象,并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

其次,地名文化体现了特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地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从地名中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统。

比如,江苏苏州的名字中包含了“苏”字,这个字源于古代中国的苏文化,反映了苏州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名城的地位和影响力。

再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个名字来自于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城市Barcino,它的地名体现了古老的罗马文明和西班牙的历史底蕴。

通过研究地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地方的发展轨迹和文化传承。

此外,地名文化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地名和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地标和地名取而代之,往往抹去了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因此,我们要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地名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地名文化的管理和规范,保护传统地名不受污染和侵蚀,同时注重培育新的地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推广地名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创新和交流。

地名文化的推广不应该只是死板地传统宣讲,而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

地名文化介绍

地名文化介绍

地名文化介绍地名,就像是大地上的一个个独特标签,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地名文化。

有些地名一听就特别形象。

就说“马鞍山”吧,你看那山的形状,可不就像个马鞍子似的横在那儿嘛。

这就好比一个人长得高高瘦瘦,还驼着背,远远看去就像个数字“7”,大家就可能给他取个类似“弯杆儿”这样形象的外号。

地名有时候也是这么来的,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给这个地方安上个贴切的名字。

像这样的地名,你一听到,脑海里就能浮现出那地方大概的模样,多有意思啊。

再讲讲那些有历史故事的地名。

拿“赤壁”来说,那可是三国时期一场著名大战的发生地。

想象一下啊,当年曹操率领着大军,战船林立,气势汹汹地杀过来。

孙刘联军呢,就在这赤壁之下,凭借着长江天险和智谋勇气,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丢盔弃甲。

这赤壁啊,就因为这场大战而名垂青史。

现在我们去赤壁这个地方,站在江边,仿佛还能听到那古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之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这就像你去参观一个名人故居,一脚踏进去,就好像能看到这个名人在这屋子里生活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很奇妙吧。

还有些地名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紧紧相连。

比如说云南的“大理”,提到大理,大家是不是马上就想到了白族呢?白族的建筑风格独特,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他们的服饰精美,姑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戴着漂亮的头饰。

大理这个地名,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白族文化的大门。

你要是去了大理,不体验一下白族的三道茶,不看看那精美的扎染工艺,就像到了海边不看海一样,简直是白跑一趟。

有些地名还反映了当地的物产。

像“景德镇”,全世界都知道这是瓷都啊。

景德镇的瓷器那可是精美绝伦,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

这个地名就是瓷器的代名词,一说起景德镇,人们心里想的就是那些精美的瓶瓶罐罐、碗碗碟碟。

这就好比提起“莱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莱阳梨,咬一口汁水四溢,甜到心里去。

这地名就像是一个广告招牌,把当地最有名的东西广而告之。

地名啊,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地名工作讲课稿

地名工作讲课稿

地名工作讲课稿尊敬的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一堂关于地名工作的讲课。

地名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对于国家治理、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堂课上,我将从地名的定义、分类、命名原则以及地名管理等方面进行讲解。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名的定义。

地名是指用来指称地理实体的名称,包括山川、江河、湖泊、城市、村庄等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

地名作为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和描述地理环境的重要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地名的分类。

根据地名的来源和特点,地名可以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

自然地名是指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地名,如山川、湖泊等;而人文地名则是以人类的活动和文化为基础的地名,如城市、村庄等。

此外,地名还可以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如陆地地名、海洋地名等。

在地名的命名原则方面,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

首先,地名应具有准确、简练、明确的特点,能够准确地反映地理实体的特征。

其次,地名应与地理实体相对应,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地理实体。

再次,地名应具有易读、易记、易写的特点,方便人们使用和交流。

最后,地名的命名应当尊重历史文化、地方风俗和民族传统,避免冲突和歧义。

地名的管理是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的重要环节。

在地名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地名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对地名的保护和规范化管理。

首先,我们应建立完善的地名数据库,记录和整理地名信息,确保地名的准确和完整。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地名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地名标准,引导地名的正确使用和命名。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地名的保护工作,保护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名,防止地名的滥用和破坏。

总结一下,地名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对于国家治理、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地名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命名原则,建立健全的地名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地名的保护和规范化管理。

文化地名知识点

文化地名知识点

文化地名知识点一、什么是文化地名文化地名是指与某一文化相关的地方名称,它承载着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的信息和传统。

这些地名通常以某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命名,反映了当地的历史、风俗、传统、信仰等方面的特征。

二、文化地名的分类 1. 宗教文化地名:如佛教名山、道教庙宇、基督教教堂等,这些地名反映了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2. 历史文化地名:如古城、历史名胜、遗址等,这些地名记录了当地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文化传承等。

3. 民俗文化地名:如民族习俗节日、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这些地名反映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文化。

4. 文学艺术地名:如文学名人故居、文学作品中的地名等,这些地名与文学艺术创作有关,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

5. 音乐舞蹈地名:如音乐剧院、舞蹈团体、音乐学院等,这些地名与音乐舞蹈相关,体现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和舞蹈艺术。

6. 教育科研地名:如大学、科研机构、图书馆等,这些地名代表了当地的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

三、文化地名的重要性 1. 历史记忆的传承:文化地名作为历史的见证,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兴衰、变迁和发展,它们帮助人们了解过去并传承历史记忆。

2. 文化传统的延续:文化地名承载着特定文化的符号和象征,通过这些地名,人们可以了解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3. 地域文化的宣传:文化地名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它们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它们来宣传和推广当地的地域文化。

4. 旅游资源的开发:许多文化地名具有旅游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因此,对这些地名的保护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四、文化地名的保护与利用 1. 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文化地名进行保护,禁止破坏、恶意更名等行为,同时加强文化地名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地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对文化地名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 开展研究与保护工作:加强对文化地名的研究和整理工作,挖掘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文化地名,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

地名与文化

地名与文化
→人、 對土地的認識與感覺
→人地交互作用的產物
自然環境的地名
地名 →地形、氣候、水文、動植物
人文景觀的地名
台中 彰化
苗栗 南投
北汕
(大安)
溪洲
(大安)
福頭崙
(龍井)
崁仔腳(后里)Fra bibliotek石岡大茅埔
(東勢)
畚箕湖
(霧峰)
自然環境的地名
一、與地形有關
福頭崙 →沙丘 溪洲 →河中沙洲 北汕 →海外沙洲 崁仔腳 →山崖或台階 大茅埔 →荒地 畚箕湖 →盆地
地名與文化
活動
規則說明
1、各組派代表抽出一張某地的圖片 ↓
2、為該地取個地名(討論時間兩分鐘) ↓
3、派代表上台發表所取地名為何 (由其他組猜是哪一張圖片) ↓
4、解釋為何取此地名(發表時間一分鐘)
12 34
每個人對相同或不同的事物,
會有不同的看法與感覺! 地名也一樣!!
地名如何產生?
霧峰
自然環境的地名
二、與氣候有關
霧峰
→①平埔族 Ataabu 社(阿罩霧) ②東部丘陵區常有濃霧籠罩
水汴頭
(大甲)
溪頭
(清水)
埤頭(豐原)
水尾
(新社)
自然環境的地名
三、與水文有關
溪頭 水汴頭 埤頭 水尾
→溪流的源頭 →分水閘門 →池塘的前方 →灌溉水渠或溪流的末端
苦苓腳
大槺榔
(清水)
鴨母寮
(神岡) 茄苳寮
(新社)
(梧棲)
鹿寮
(沙鹿)
竹圍
(太平)
牛欄坑
(和平)
自然環境的地名
四、與動植物有關
鹿寮
大槺榔

浅谈地名与文化

浅谈地名与文化

浅谈地名与文化第一篇:浅谈地名与文化浅谈地名与文化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地名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人们在相互交流中为了识别周围环境对位于地表特定位置上的地方所赋予的名称。

”地名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或社会文化内涵,它还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及其某一历史阶段的地貌特征、物产、经济、历史史实(事件或人物)、生存范围、历史变迁以及宗教信仰等。

中华大地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对地理位置的命名更是丰富多彩。

中国地名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

许多古老的地名往往负载着历史时代的许多印记,地名可以告诉人们朝代的年号、官府的名称、皇帝用字的避讳等。

而且一般都会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如:古城苏州,有十几个别称:春秋时期是勾吴的首府,称为吴中,也称吴都。

战国时建立吴国,别称吴门。

秦属会稽郡,郡县连称吴会。

隋朝以后才以姑苏山为由改称苏州。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如有地名与帝王及其皇族的名字相同,就必须更改,也就是避讳。

这种避讳在历史上非常流行,唐宋时期达到高峰。

如河南省洛阳市的宁人坊,原名为宁民坊,因其讳唐朝李世民的名字,而更改为宁人坊;湖北咸宁县,原名为永安县,但在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因避太祖父赵殷永安陵讳而更名为咸宁县。

另外,地名还能够折射出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各行各业,各种市集的集散地。

如北京的马厂、羊房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兴旺发达的畜牧业;北京的沙锅刘胡同、豆腐陈胡同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的手工业情况;北京的瓷器口、帽儿胡同等地名可以看出老北京的经销的商品。

北京的周口店、长城、天安门、紫禁城、十三陵等地名都能折射出古老北京的悠久历史。

地名还带有感情色彩。

不过这种色彩的浓淡程度不一罢了。

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地名日益增多,地名色彩也因语言发展变化而变化。

地名的感情色彩,在地名产生时就有了。

最初是人们表达与自然界斗争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胜利或喜悦,希望或祝愿。

在耕作、畜牧等生产活动中,人们遇上一块如意的地方,收获丰厚,于是冠以优美动听的名字表达人们的感情。

《地域、地名常识》(讲义)

《地域、地名常识》(讲义)

地域、地名常识(讲义)地名,人人皆知皆用。

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县的名称;一座大山、一条大川、一个平原的名称;人们居住的城镇、村庄的名称;一个港口、一个码头的名称,都是地名。

人们为了生产、工作和生活,几乎天天都在和地名打交道。

对于我们殡葬部门也同样,殡仪馆需要指向,火葬场需要告知,尸体接运更是需要准确达到,按时完成接运任务。

因此,学习掌握地名的相关常识,对于我们努力提高殡葬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方面的工作技能水平,将会产生极大帮助。

一、地域、地名的理论常识地名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地名的概念、它的属性、分类及地名的特点等。

1、地域、地名、标准地名的定义地域:它主要是指带有较大空间面积,具有一定地理属性的地方。

它的特点主要指一种面,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并包括一定的地理范围。

地名:地名为一种专有名词。

它是指人们赋予个体地理实体(自然实体和人文实体)的指称或称谓。

地名的特点,主要是指一个点,它具有唯一性、实指性。

标准地名:它是指在全球范围或一定区域内,对各类地理实体称谓、书写的规范和统一。

标准地名又分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的含义是,采用单一罗马化(即拉丁字母)拼写,一个地名只有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

国家标准,这里主要是指中国的国家标准。

它的标准含义是,以汉语拼音作为规则所进行的对应拼写。

2、地名的特有属性(1)指代性地名是由地与名两者构成的,两者的关系就是一种指代关系。

有地则有名,一个名必然指代着一个个体地理实体;而无地则无法产生地名。

地名的指代性是一种实指、确指,而决不能用泛指来表现。

(2)、指位性一个地名它所指代的地方,在地球上是具有一定方位和范围的。

地名指位性的表示方法:一是用参照物进行表现;二是用行政区域表现法;再一种就是用地理座标表示。

地理座标指位最为科学和准确,它具有着一种最普遍的意义。

(3)指类性地名实体本身是有层次、类别的。

根据地名的称呼,我们往往会直接得到类的指认,确定地名的本身性质。

地名文化讲稿

地名文化讲稿

电子系 081180073 申伟博谈亳州的地名与文化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着地名,地名代表着信息、代表着历史、代表着文化、代表着一个地方很多重要的东西。

下面就以我的家乡的一些地名谈一下我个人对于地名文化的看法。

我来自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纬34度,属于比较典型的北方城市。

同时,这也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与厚重的文化积淀的城市。

然而,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认识这个字,我总结了认识这个字的五种可能:一、到过亳州或知道亳州;二、认真学习历史,知道商汤王灭夏桀之后,把都城建立在亳;三、在学习曹操的诗歌时,了解了曹操的籍贯——安徽省亳县。

四、高考前认真复习语文,学到了音形义辨析中的“亳”;五、亳州当地人。

因此,大家不认识它也很正常。

下面,我介绍一下亳州的来源。

“亳”字在词典中有一种释义——古国名,故址在今安徽省亳县。

春秋时陈地,汗为沛之谯县,魏为谯郡,晋为南兗州,齐为亳州。

“亳”字最早出现在商朝,商朝有两件重要的事,一是商汤灭夏,二是盘庚牵殷。

商汤灭夏之后,把都城设立在亳,后来,他的子孙盘庚觉得亳的地理位置不太好,便把都城牵到了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即殷墟遗址所在地。

但是,当时的“亳”却并非今天的亳州,它位于河南境内,当然距离亳州不是很远,可以说,亳州就是当时的京畿重地。

因此市内现有一座汤陵公园,据说商汤王的牙齿埋在这里。

亳州市原为县级市——亳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地级市,总面积8522.58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34万人,下辖谯城区和涡阳、蒙城、利辛三县,(相信,“涡”这个字很多人也会读错,这也是高考时的一个考点呢!山南水北为阳,涡阳自然位于涡河的北面,涡河是淮河的支流,是我们的母亲河)谯城区即为原来的亳县。

因此,确切的说,我来自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之所以称为谯城区,我想和汉魏时谯郡和谯县的称谓是分不开的。

亳州是中国著名的酒都,古井贡酒誉满天下,她也是中国的四大药都之一,每年的9月9日这里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世界中医药博览会,届时会有大量的游客与药商来到亳州观光洽谈生意。

地名语文讲课PPT课件

地名语文讲课PPT课件

04
知识拓展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知识拓展
考考你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 说出三个带“阳”字的城市名: 说出三个带“州”字的城市名:
知识拓展
答案:
中山路、南京路、北京路
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 岳阳、洛阳、衡阳 湖州、杭州、苏州
亭台楼阁 :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字词学习
读一读
泉城(济南) 春城(昆明) 江城(北江城武汉,南江城吉) 山城(重庆) 羊城(广州) 蓉城(成都)
03 课文解析
课文解析
观察丁丁家乡的地图
1、找一找丁丁的家、 第一小学的位置
2、为丁丁设计上学的 路线 3、从他上学路上经过 的地名你们发现了什么?
课文解析
说一说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 说出三个带“阳”字的城市名:
课文解析
找一找诗里的地名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日新。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课文解析
答案:
黄鹤楼 泗水 楚江 天门 白帝 江陵 京口瓜洲 钟山 敬亭山 西湖
知识拓展
你知道这是哪儿吗?
泉城—— 济南
山城—— 重庆 羊城—— 广州
春城—— 昆明 江城—— 武汉 蓉城—— 成都
知识拓展
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介绍一个地名。
2.将地名串成相声或描述生活经历 的文章。
同学们,下课了!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课前导读
我们可以将地名进行分类:

关于户部地名文化的演讲稿

关于户部地名文化的演讲稿

关于户部地名文化的演讲稿【原创版2篇】篇1 目录一、户部地名文化的介绍1.1 户部的历史背景1.2 户部地名文化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二、户部地名文化的价值2.1 历史和文化价值2.2 旅游和文化产业价值三、户部地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3.1 传承和保护户部地名文化的措施3.2 传承和保护户部地名文化的重要性篇1正文在中国历史中,户部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部门,其职责是管理户口、土地、赋税等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户部地名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户部地名文化。

一、户部地名文化的介绍1.1 户部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户部是一个负责管理户籍、田地、赋税等事务的部门。

自秦朝开始,中国就实行了这一制度。

因此,我们可以说,户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核心部门,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户部地名文化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户部地名是因户部分布而得名的一些特定的地名。

在中国,许多地区以“户部”或“X户部”命名,以表示该地区居民的户口或田地。

这些地名通常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例如,湖南省的“岳阳楼”就是以“岳”字命名的,代表着古代的军事重镇和文人墨客的故乡。

二、户部地名文化的价值2.1 历史和文化价值户部地名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例如,山西省的“太原府”,代表着唐代的大唐国都。

篇2 目录I.引言1.介绍演讲的主题:户部地名文化2.阐述户部地名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II.户部地名的起源与发展1.户部地名的由来2.户部地名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3.户部地名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III.户部地名文化的内涵与价值1.户部地名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底蕴2.户部地名文化在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体现3.户部地名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IV.保护与传承户部地名文化的措施与建议1.保护与传承户部地名文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2.提出保护与传承户部地名文化的具体措施与建议3.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与参与户部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篇2正文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名。

关于户部地名文化的演讲稿

关于户部地名文化的演讲稿

关于户部地名文化的演讲稿摘要:1.户部地名文化的概述2.户部地名文化的历史渊源3.户部地名文化的特点4.户部地名文化的价值与意义5.户部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正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户部地名文化的相关话题。

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户部地名文化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户部地名文化的概述。

户部地名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户部(古代官署名,主要负责户籍、赋役等事务)所涉及的地名文化,包括地名的命名、演变、地理分布等方面。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户部地名文化的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地名体系。

西周时期,地名制度逐渐完善,春秋战国时期地名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地名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

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户部地名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谈及户部地名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地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的地名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特点。

其次,地名具有稳定性,许多地名历经千年仍然沿用。

最后,地名具有时代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名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再来说说户部地名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户部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地名文化也是现代地名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规范地名、提高地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我们要关注户部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地名文化的研究,挖掘地名文化的内涵,为地名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地名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名文化,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总之,户部地名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 的专有名称。
地名的分类:
语音
• 按语言分
词汇 语法
修辞
物质文化地 名
按文化分
精神文化地名
地名命名的依据和属性:
地名属性
社会性
时代性 民族性 地域性
纪念性 寓情性 传承性
地名的社会性:
• 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与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它 的命名、演变始终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 “风暴之角”——好望角; • 支那; • 邵陵县; • 陈家马圈; • 盩厔县改为周至县; • 鄠县改为户县
地名的时代性:
• 命名通常反映命名时代的特征。 • 前苏联时期,有很多的城市被以极具社会主义的名字命名,
比如“列宁格勒”,“共青团城”等。 • 镇南关——睦南关 • 原英国殖民地的黄金海岸,于1957年独立后改名为加纳,标
地名的地域性:
• 它的命名常反映当地当时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比 如我国一些省份以江河作为自己的简称,如江西为“赣”; 湖南为“湘”。
• 河南、山东; • “安阳”“洛阳”“信阳”; • 睦州垟、三垟湿地; • 薛岙、沈岙; • 长白山、五指山、马鞍山。 • 铁匠营, • 观音寺 • 渡口市
形成这种经济的原因:
• 地形、地貌; • 气候;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 形成; • 延续; • 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影响。
中国历史上政区的划分: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他的出现是以 国家的建立为前提而存在的。
二、地名是什么?
•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 各种类别、各种层次的地名形成一定的系统,这些系统与 地域的自然环境有关,反映了现实和历史的社会活动的特 点,地名有命名时的初始意义,也有命名后随着地域的驰 名而获得的手工业特地名征意义,但地名最重要的基本涵义还是在于 指明一定地域的方位、范围和所属的地理类别。
地名与文化
主讲: 联系方式:
一、“文化”界说
•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 “物相杂,故为文”《易.系辞下》 • “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 • 引申义:①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
制度; • ②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 • “经天纬地余曰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 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
从纵的方面,农耕 经济的发展,始终 保留着各个时期发 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村社经济 乡族经济
乡族组织和宗法观 念
从横的方面,与西欧庄 园制度的封闭式自给自 足、依附农奴相比,不 突出。且包含手工业、 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 分。 个体家庭经济 商品性农业 手工业
志着该国殖民时代的结束。
地名的民族性:
• 不同民族分布区域内的地名,一般总是由生息在当地的居 民以其语言命名。地名的命名依据还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 理状态、风俗习惯和其他文化特征。
• 吉林省中的“吉林”来源于吉林市,吉林原名“吉林乌 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
• 二连浩特、呼和浩特; • 呼兰哈达; • 弓弦胡同, • 板弄,板劳。 • 陕西麒麟沟 • 湖南凤凰县
•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 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 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 “大文化”的结构: • 1.物态文化层 • 2.制度文化层 • 3.行为文化层 • 4.心态文化层:又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
层。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文”与“化”并用:
• 两者并联使用,可追溯于战国末年儒生所编辑的《易.贲卦. 彖传》:
•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西汉以后,“文”和“化”方合为一词,如:“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软”
• 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举,或与 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西方各民族语文系统:
• 拉丁文Culture:原型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 意等多重意义。
• 英法文Culture:表示栽培、种植之义,并引申为对人的性 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这与 中国古代“文化”一词的 “文治教化”内涵比较接近。
结语:
• “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彬彬,然后君子” • ③由上两层意义导出美、善、德行之义。“文犹美也,善
也”
“化”的含义:
• 本义:改易、生成、造化。 •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庄子.逍遥游》 •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系辞下》 •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黄帝内经.素问》 • 即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 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 类的才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
• 所以:文化是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也同时改造“改造 者”自身。
• 简而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 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 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 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又被 称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 体。”——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原始文化》
我们认为文化是:
• “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 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 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 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其形势如何变化, 其基础,也就是社会存在都需要一个空间载体,那么这个 空间载体的命名便会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地 名与文化的联系。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 以农耕经济为主题的经济生产形态。 • 农耕文明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