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
老年人使用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应严密监测。
妊娠和哺乳期
立即咨询医生,只有在必要时才能使用 LMWH。
治疗中断
不要在未经医生同意的情况下突然中断治疗,否 则可能出现出血等严重后果。
结论和建议
咨询医生
使用LMWH前咨询医生,定期复 查。
购买药物
购买 LMWH 时请选择正规渠道购 买,预防假药。
生活方式
不良反应和风险
1 出血
对于使用LMWH的患者,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出血风险,如鼻出血,消化系统出血等等。
2 过敏
LMWH过敏反应较少,但如出现,情况可能较为严重。渐进性皮疹,低血压等都是可能出 现的症状。
3 骨质疏松
使用LMWH可能使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尤其是长时间内过量使用。
警示和注意事项
感染
皮下注射LMWH有一定感染风险,应避免注射在 疤痕或静脉曲张处。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
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一种治疗血栓疾病的药物。这个演示文稿将介绍 它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适应症
深静脉血栓
LMWH可以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并减轻血栓造成的疼痛和肿胀。
肺栓塞
LMWH可以降低肺栓塞的风险,维持肺动脉压力,减少肺部组织损伤。
心脏手术和危险因素
LMWH可以预防心脏手术和高危人群中的血栓形成,并增加血液流动性。
同时采取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血 栓的风险。病情差异。注射的LMWH剂量一般为每次1mg/kg。
2
注射方法
LMWH是皮下注射,每日注射1-2次。注射前需要清洁注射部位,按照医嘱注射。
3
治疗期限
治疗期限根据病情而定,建议在康复期间继续维持。
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低分子肝素钙,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复杂,但其实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难懂。

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像是在手术后或者长期卧床的病人,医生常常会开这个药。

我们先来聊聊怎么用。

首先,低分子肝素钙一般是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通常是在腹部皮下注射。

你知道吗?这其实是为了避免大腿内侧的血管受到伤害。

注射前,务必洗手,确保针头的干净,这可是相当重要的哦!每次注射位置要轮换,这样可以避免皮肤的刺激。

为了方便,有些人会提前准备好注射器,这样就能避免紧张的时刻手忙脚乱。

接下来,我们说说用药的剂量。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定要遵医嘱。

通常情况下,成人的剂量会在每天一次到两次之间,具体的要看病情。

切忌自作主张,随意增减剂量,这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副作用。

说到副作用,咱们可得留个心眼。

低分子肝素钙可能会引起出血、皮下淤血等问题。

出血这个事儿,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就得小心了。

如果发现鼻子流血、牙龈出血或者出现不明的淤血,赶紧找医生咨询,不要拖。

其实,出血的风险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还是要注意观察。

还有一点,低分子肝素钙在使用期间要避免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像华法林之类的。

这个组合可能会让出血风险大大增加。

常见的感冒药或者某些非处方药也可能影响到肝素的效果。

使用前,最好先和医生或药师沟通,确保你不会走入这些误区。

再说说那些注意事项。

使用前,一定要告知医生你有无其他基础疾病,特别是肝功能、肾功能的情况。

万一你有过敏史,尤其是对肝素类药物过敏,那就更要小心了。

此外,如果正在接受其他治疗,比如手术,千万要提前告知医护人员,避免影响手术效果。

除了用药的注意事项,生活中也要多加小心。

像是一些激烈的运动,尽量避免,以免受伤。

饮食方面,少吃那些容易导致出血的食物,比如大蒜、姜、洋葱等,尽量选择清淡的饮食,保持身体的营养均衡。

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药的风险。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使用新进展ppt课件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使用新进展ppt课件

适应症
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透时体外循环的抗凝剂
禁忌症
1 对本品过敏者 2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3 血小板减少症 4 与凝血障碍有关的出血倾向和症状者
用法及注意事项
腹壁皮下注射
不能用于 肌肉注射
有过敏史者、 有出血倾向、 凝血机制障 碍者要慎用 并注意监护
定期检查 血小板
注射流程及方法
拔针EΒιβλιοθήκη A备物B核对
C
暴露注 射部位
D
消毒进针
F
再次核对
备物
备好用物、 药物、治疗 本,做好 “三查七对”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0
核对
两种方法核对,并且核对腕带,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暴露注射部位
选择腹壁前外侧,脐周,避免同一部位注射。
褶皱
排气
传统排气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及护理
目录
低分子肝素钙的基本简介 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与低分子肝素钠的区别
药理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性 抗血栓形成药,是有效的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临 床应用不需要连续实验监测,1-2次/天皮下给药即可完 全发挥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生物利用度高,抗 栓作用强、出血不良反应少,半衰期长,出血及血小板 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预灌针剂
进针
传统进针法
垂直进针法
拔针
低分子肝素钙拔针时无需按压
再次核对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药物,剂量
皮下注射完毕后不需棉签按压的跟踪观察
与低分子肝素钠的区别
Ca2+
个体用药 不易出血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低分子肝素钙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以及血液透析抗凝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应用广泛,无需实验室特殊监测,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348-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Refer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material,the applic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generalizations.. Result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 allergic purpura,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fe and effective in hemodialysis anticoagulation. Conclus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widely, no need speci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an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economic, safe, effectiv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Clinical application 低分子量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LMWHCa)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由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文艺比赛等,让学生在实 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谢谢
THANKS
学生进步情况
教学挑战与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和困难,如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 兴趣不高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 中加以解决。
通过我的教学,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 握、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写作水平的 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教学工作总结目的
01
02
03
总结经验
通过总结过去一年的教学 工作,我可以更好地梳理 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针对性教学和训练, 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 归纳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写作能力提高
经过一年的教学,学生在 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逻 辑性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口语表达进步
通过课堂互动和口语练习 ,学生在口语表达、演讲 和辩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 步。
教学方法改进与创新
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
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举办朗诵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表现力。
开展写作指导与分享会
定期举办写作指导与分享会,邀请作家、编辑等专业人士 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组织课本剧表演
选取教材中适合改编成课本剧的篇目,指导学生进行改编 和表演,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
06 对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建议与展望
CHAPTER
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基础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教学内容 难度适中。
个性化辅导
针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制定合适的学习计 划和目标。
拓展提高
对学优生进行拓展提高,引导他们阅读经典名著 ,提高文学素养。

低分子肝素钙规格

低分子肝素钙规格

低分子肝素钙规格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在临床上,低分子肝素钙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不同规格适用于不同病情和患者。

本文将就低分子肝素钙的规格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规格。

1. 2500IU规格
低分子肝素钙的2500IU规格适用于一些轻度的血栓症状,比如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等。

这个规格的低分子肝素钙可以通过皮下注射进行使用,每次使用的剂量和频率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2. 5000IU规格
5000IU规格的低分子肝素钙适用于一些中度的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这个规格的低分子肝素钙通常需要通过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来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7500IU规格
7500IU规格的低分子肝素钙适用于一些严重的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

这个规格的低分子肝素钙通常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来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

4. 10000IU规格
10000IU规格的低分子肝素钙适用于一些极度严重的血栓性疾病,如重症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

这个规格的低分子肝素钙通常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来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总的来说,低分子肝素钙的规格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同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过程中,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低分子肝素钙的规格选择和使用方法。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钙
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eparin ,LMWH)
• 低分子肝素钙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 治
疗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还用于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 等。与肝素相比,LM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栓作用强、出 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所以, 在临床上旳应用越来越广。
目前临床常用旳低分子肝素钙
• 1、依诺肝素 2、达肝素钠 3、那曲肝素钙
用药途径及部位
• 途径: 皮下注射
•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腹部
注意:不能用于肌肉注射 (肌注可致局部血肿)
腹部
• 注射面积大 • 皮下脂肪多 • 毛细血管相对少 • 皮下温度恒定 • 药物吸收快 • 不受运动旳影响
注射部位选择
• 为腹部脐上5cm至脐下5cm为上下边 界,左右为锁骨中线内外5cm范围
(避开脐周1-2cm) • 左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
• 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 及有斑或痣旳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
排气措施
皮下注射前常规需排净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皮 下 因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剂量极小(<1ml),按常规措 施排气,总会有0.08ml左右旳药物残留在注射器中造成 药物剂量不足,药液残留问题突出,假如药物不能充分 利用,则达不到满意旳临床抗凝效果 ; 因为排气不当药 液往往从针尖内溢出,附于针头表面,在注射中误伤表 皮毛细血管,造成局部皮肤淤斑形成
注射措施
提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
固定针头垂直进针(根据患者旳胖瘦程度决定注射深度) 将推注杆推至注射器底部
注射措施
注射毕停留10s
用棉签轻按穿刺处,垂直拔出注射器,保持手推注射器 嘱病人保持捏起皮肤,用三个手指旳指腹轻压穿刺口 3~10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度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标准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标准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标准
1.适应症
低分子肝素钙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此外,低分子肝素钙也可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治疗。

2.用法用量
低分子肝素钙的常规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一般情况下,起始剂量为每次0.3ml-0.4ml,每12小时一次,但具体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来确定。

对于持续泵入,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

3.副作用
低分子肝素钙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若发生出血,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帮助。

若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治疗。

4.相互作用
低分子肝素钙不能与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钠等)同时使用,以免产生过度抗凝作用。

此外,低分子肝素钙与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合用,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5.特殊人群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应遵循医嘱,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低分子肝素钙。

6.注射部位
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部位可以是腹部、大腿等,具体的注射部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注射时应该注意深度和角度,避免皮下出血和药物浪费。

7.贮藏方法
低分子肝素钙应该避光、密封,在25℃以下保存。

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效果。

8.停药指征
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和预防使用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一般情况下,当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情好转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停药。

低分子肝素钙安全注射

低分子肝素钙安全注射
缓解方法
对于轻度局部刺激症状,可采取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对于重度症状,应及时 就医处理。
其他罕见并发症防范
骨质疏松预防
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应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 素D进行预防。
肝功能损害监测
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
其他罕见并发症
如血小板减少、视网膜病变等,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如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 ,以明确患者凝血状态。
评估出血风险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或正在使用其他抗凝药 物,以预防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沟通技巧与心理支持策略
80%
建立良好沟通关系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信任关系, 解释低分子肝素钙的作用、使用 方法及注意事项。
100%
消除恐惧心理
05
培训与考核要求
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制定
确定培训目标
明确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的 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并 发症处理。
制定培训课程
包括理论讲解、实践操作 和案例分析等。
安排培训时间
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 保培训效果。
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设定
制定考核标准
明确操作技能的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 。
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恐惧、焦虑 等情绪,给予耐心解释和安慰, 增强患者信心。
80%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给予积极鼓 励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 态。
知情同意书签署流程
详细解释风险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使用 低分子肝素钙可能存在的风险 、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签署知情同意书
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理解并 同意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签 署知情同意书。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疗领域中,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其安全有效地使用,了解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

一、低分子肝素钙的作用机制低分子肝素钙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

它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 Xa 的活性,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钙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风险相对较低等优点。

二、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1、剂型和规格低分子肝素钙通常有预灌针剂和西林瓶两种剂型,常见的规格有02ml、04ml、06ml 等,每支药物中所含的低分子肝素钙剂量各不相同。

2、给药途径低分子肝素钙一般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选择的注射部位通常为腹部,避开脐周 2 厘米左右,因为腹部皮下脂肪较多,组织疏松,药物吸收较好,且此处的神经末梢相对较少,注射时疼痛较轻。

3、注射方法注射前,首先需要清洁双手,并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浑浊或沉淀等异常情况。

然后,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

将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深度一般为 1 2 厘米,缓慢推注药液。

注射完毕后,用棉签按压注射部位 3 5 分钟,不要揉搓,以免引起皮下出血。

4、剂量和频次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剂量和频次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体重、病情、年龄等,由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一般来说,预防血栓形成时,每天注射一次;治疗血栓性疾病时,可能需要每天注射两次。

三、低分子肝素钙的注意事项1、用药前评估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出血倾向、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

如果患者有活动性出血、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症等情况,应谨慎使用或禁用该药物。

2、监测指标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期间,需要定期监测一些指标,如血小板计数。

如果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还可能需要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调整药物的剂量。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

它以肝素为基础,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获得一种分子量较低的肝素,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抗凝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活性,抑制凝血过程中的凝血酶形成,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与其他抗凝药物相比,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具有快速、可预测的抗凝效果,且不需要常规的实验室监测。

它的抗凝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效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减少血浆凝血因子的活性,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2. 防止冠心病事件。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并且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3. 预防和治疗肺栓塞。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经静脉注射后能迅速达到抗凝效果,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肺栓塞,减轻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况:1. 高危与低危患者的全身抗凝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如围手术期、外科、重症患者以及血栓性疾病抗凝治疗等,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对于低危患者,如临床稳定的冠心病和非心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可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

2. 静脉血栓栓塞。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适用于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治疗,通常与其他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联合应用。

3. 急性冠脉综合征。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通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降低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的用药方法一般分为静脉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

具体用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要进行调整。

1. 静脉注射。

用于治疗严重静脉血栓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急性情况。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的特点、使用方法、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由低分子量肝素和钙离子组成的药物制剂。

肝素是一种天然的抗凝剂,通过与抗凝血酶III结合,抑制凝血过程中的凝血酶生成。

低分子量肝素相对于普通肝素而言,其分子量较小,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更为稳定的抗凝效果。

钙离子是低分子量肝素的一种辅助药物,在注射液中起到稳定和增强药效的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主要用于静脉注射,也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心绞痛复发率和死亡率;②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尤其适用于高危人群,如手术后、妊娠期和长时间卧床不起等;③防治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肝脏替代治疗过程中的血凝块形成;④其他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疾病。

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的副作用一般较轻,但仍需引起重视。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下出血、血小板减少和风险。

使用中还应注意药物过敏、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功能障碍等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剂量要准确,不得擅自调整用药量;②按照医嘱正确使用,不得随意更换药物;③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④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患者等,需要慎重使用,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监测;⑤药物过敏史、出血病史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慎重选择剂量和遵循医嘱,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如果有相关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纯属虚构,仅供参考)。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和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和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和注意事项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广泛应用于防治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具有具有剂量反应性良好、预测性好、使用安全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方法:1. 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

一般成人每日剂量为40-60mg,按照体重0.6-1mg/kg进行给药。

2.给药途径:低分子肝素钙主要通过皮下注射进行给药,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腹壁、上臂或大腿外侧。

3.给药时间:低分子肝素钙一般每天分2次给药,早晚各一次,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4.给药技巧:将药液缓慢注射到皮下组织中,切忌快速注射,以免形成血肿或皮下溢血。

注射后轻轻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帮助药物吸收。

二、低分子肝素钙的注意事项:1.肾功能监测:低分子肝素钙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必要时应进行肾功能监测,调整剂量。

2.凝血功能监测:低分子肝素钙的抗凝作用明显,长期使用时应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相关指标,避免出现过度抗凝。

3.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低分子肝素钙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中的使用相对安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和剂量调整。

4.防止出血:低分子肝素钙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如有出血的发生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遗传性出血疾病:低分子肝素钙对遗传性出血疾病患者的抗凝作用增加,因此在此类患者使用时应格外小心,必要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

6.老年患者和儿童:低分子肝素钙在老年和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剂量选择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7.肝功能不全:由于低分子肝素钙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必要时应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8.药物相互作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其他药物如肝素、华法林、非甾体抗炎药等存在相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剂量调整和药物搭配使用。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临床新进展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临床新进展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临床新进展刘玲低分子肝素钙(LMWH) 是一种新型抗凝药,是肝素降解得到的低分子量片段[1]。

低分子肝素钙具有快速和持续抗血栓形成作用,由于其对血小板影响较小,故出血几率低。

因此,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时无须实验室检测,该药为抗凝血酶,它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 t-PA) , 从而可促进纤溶系统的活性[ 2、3]。

其分子量小,皮下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具有抗栓作用强、副作用小的优点[4],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及血栓形成, 对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显著疗效[5]。

注射部位淤斑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观察中发现出血面积可高达8 cm~10 cm, 此外, 还会出现皮下血肿和疼痛、注射部位发红、皮肤瘙痒等, 严重时会出现硬结和坏死, 给病人心理上造成紧张, 引起误解, 不利病人的康复[6]。

为了提高注射满意度,减少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发生,护理同仁在注射部位、注射方法、按压时间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1.注射部位改进传统皮下注射法常用部位为: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7]。

焦旸等人提出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宜选择腹壁前外侧,位置在脐上下5cm、左右10 cm 范围内( 除外脐周1 cm)[8];开月梅等人提出注射部位为脐部U 状区域, 轮换注射部位在脐上下5 cm、左右5 cm( 脐周1 cm 以外) 范围内, 将腹部分为4个象限, 4 个象限轮换进行注射, 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又可以使药液充分吸收, 防止发生累积[9];吕云霞等人则提出注射部位为髂脊上方腹部、脐部左右两侧5cm~10 cm 处, 前后两次注射部位相距2 cm,这样可以避开腹直肌[10],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2.注射方法改进2.1 留置气泡技术传统皮下注射法注射前要求排尽注射器内空气[7]。

在临床工作中, 注射小剂量药物时, 针头处常遗留一定的药液,从而使药物不能完全进入体内,不仅造成使用剂量不准确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因药物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造成病人和家属的不安心理[11]。

低分子肝素钙稀释方法

低分子肝素钙稀释方法

低分子肝素钙稀释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的药物,通常用于手术后或有血栓形成风险的病人。

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常常需要将其进行稀释,以便更好地控制用量和调整药物浓度。

本文将介绍低分子肝素钙的稀释方法,以便读者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和使用这种药物。

一、低分子肝素钙的概述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活性来防止血液凝结和形成血栓。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 高危人群:如术后病人、长时间卧床的病人、罹患深静脉血栓的病人等。

3. 治疗血栓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低分子肝素钙的常见剂型有注射剂和注射液,剂量和使用频率根据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稀释以调整药物浓度和用量。

1. 确定需要的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和稀释比例。

在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的稀释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需要的药物用量和稀释比例。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凝血指标来确定低分子肝素钙的用量。

然后再根据需要的用量来计算稀释比例。

2. 准备所需的器具和药物。

在进行稀释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和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生理盐水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一次性注射器、静脉注射管等。

3. 段干净双手,采取无菌操作。

在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的稀释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操作过程的无菌,以避免药物受到污染。

在进行稀释之前,需要对双手进行彻底的清洁,并采取无菌操作。

4. 将所需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取出。

将所需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取出,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外观是否正常。

如果注射剂已经过期或者有异常,应该立即停止使用。

5. 计算稀释比例并稀释。

根据需要的药物用量和稀释比例,计算出实际需要的低分子肝素钙量。

然后将计算出的药物量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者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充分的混合。

6. 定期搅拌并检查。

在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的稀释过程中,需要定期搅拌混合物,以确保药物充分溶解。

低分子肝素钙

低分子肝素钙

低分子肝素钙1. 引言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简称LMWH-Ca)是一种抗凝剂,属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简称LMWH)的一种形式。

与传统的肝素相比,LMWH-Ca具有更具预测性和稳定性的药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对LMWH-Ca的药理特性、临床应用、副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介绍。

2. 药理特性2.1 分子结构LMWH-Ca是由常规肝素通过酶解、脱乙酰和分离纯化等工艺制备而成的。

相较于常规肝素,LMWH-Ca的分子量较小,平均分子量约为4000-6000道尔顿。

同时,LMWH-Ca的分子结构也相对较简单,由硫酸苷酸二糖重复单元和多种硫酸基组成。

2.2 抗凝作用机制LMWH-Ca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 III,简称ATIII)结合,促进ATIII的抗凝活性。

具体来说,LMWH-Ca结合到ATIII上后,显著增强了ATIII与凝血酶、凝血酶因子、以及其他促凝酶和抗凝酶的亲和力。

从而,LMWH-Ca可以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延长凝血酶的生命周期,从而达到抗凝作用的效果。

3. 临床应用3.1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LMWH-Ca广泛应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该药物通过抑制血栓的形成和生长,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并防止存在血栓的静脉再次栓塞。

3.2 冠心病患者的治疗LMWH-Ca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药物可以改善冠脉血液流动性,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3.3 孕妇和妇产科领域的应用LMWH-Ca在孕妇和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妊娠期血栓性疾病,并显著降低孕妇和产后妇女发生血栓栓塞性事件的风险。

4. 副作用尽管LMWH-Ca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注意 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的药物。它在多种临床情况下 被广泛使用,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适应症
低分子肝素钙适用于下列情况:
1 静脉血栓栓塞
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3 心房颤动
用于预防血栓栓塞。
2 冠心病
用于心肌梗死后复发的风险降低。
如果过量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考虑以下应对措施:
1 停药
立即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钙。
2 寻求医疗帮助
就医寻求进一步指导和治疗。
3 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存储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
为了保持低分子肝素钙的药效和安全性,需注意以下存储方法:
1 避光
将药品存放在避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
4 外科手术
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
适量使用剂量
低分子肝素钙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临床情况来确定。通常每天需要注射一到两次,剂量应根据医生的指 导进行调整。
使用注意事项
皮下注射技巧
使用正确的注射技巧,避免神经和血管损伤。
监测药效
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确保低分子 肝素钙的疗效。
遵循规定时间
2 低温
存放温度应在2-8°C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
3 防潮
要保持包装完好,避免受潮受潮。
4 避免震动
避免药品受到强烈震动,保持稳定。
按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以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注意反应
注意可能的过敏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 医。
注意禁忌症
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应注意以下禁忌症:
1 活动性出血
低分子肝素钙会增加出血风险。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及注意事项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常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其主要功效是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凝血酶,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

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易用性、安全性及疗效优良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广泛应用。

然而,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

低分子肝素钙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药浓度可能会升高,增加药物的副作用风险。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需要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其次,低分子肝素钙需要使用准确的剂量和给药时间。

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疾病严重程度和血小板计数来调整,且剂量应准确计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给药时间方面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血浓度,视需要进行调整。

再次,低分子肝素钙的皮下注射方式需要正确操作。

在注射前,需要严格遵循消毒操作,避免感染。

注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进行适当的按摩以促进药物吸收。

注射完成后,应观察是否出血,并进行必要的压迫止血。

最后,低分子肝素钙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与其他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等同时使用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与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同时使用时,可能导致血小板功能抑制。

因此,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应告知医生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血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评估、准确的剂量和给药时间、皮下注射方式、血小板计数监测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合理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确保低分子肝素钙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使用前应遵医嘱,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与医生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普通肝素是由葡萄糖胺和葡萄糖醛酸交联而成的粘多糖酯,分子量0.5~3
万之间。

低分子量肝素占1/3,有较强的抗凝作用,而高分子量肝素易导致出血、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

低分子肝素:肝素经化学或酶解聚后生成平均分子量在4000~6500之间的肝素片段。

临床常应用的有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钠。

因其分子量较小,不易被凝血因子IV中和,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复合物后,使凝血酶和活化X因子失活,发挥抗凝和纤溶作用;其生物利用度高达98%;量效关系明确,定剂量时抗凝效果易于预测,皮下注射使用方便、作用稳定而持久、无需做凝血机制监测;血浆半衰期较普通肝素长2~3倍,不易透过胎盘屏障,所以在临床抗凝治疗中应用广泛。

临床治疗适应症:1、心血管疾病:如联合阿托伐他汀、降纤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中,可降低再梗死率及死亡率、心脏冠脉支架介入术中及术后血管再狭窄中的应用。

2、外周闭塞性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7-14天。

3、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48小时内给予低分子肝素 7500IU IH BID*7天。

4、休克衰竭期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不仅改善机体的高凝血状态,还能纠正和改善抗凝与促凝的活性失衡状态。

5、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改善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紊乱,而且对减少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起到有益的预防作用。

6、心脏病人妊娠期抗凝,可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7、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及慢性肾功能衰竭,低分子肝素 8U/kg q12h;泼尼松龙 0.5mg/kg.d加入生理盐水 100ml中静滴 2周一疗程,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8、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高凝和血栓前状态的首选药物:低分子肝素4 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10天。

9、与血栓通、奥扎格雷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低分子肝素 5000IU IH BID*10-15天。

10、对于一些恶性肿瘤病人,低分子肝素易进入肿瘤内部而抑制其生长和癌基因的表达。

不良反应:出血、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出现淤血斑、红肿、疼痛、硬结,严重者会出现皮肤的大片淤青,血肿或坏死。

预防:定期检测血凝、正确按压穿刺点,注射完毕后以干棉签压迫穿刺点至少10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避免揉擦,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宝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