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论文
把握汉语文课堂教学规律 提升学生汉语文素养论文
把握汉语文课堂教学规律提升学生汉语文素养【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小学汉语文课不仅是要教给学生汉语文知识,还要发挥好学科的工具作用,在字、词、句、章四个方面进行扎扎实实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
因此,学习汉语文重在积累,重在感悟,重在实践,重在获得。
【关键词】:字词句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教汉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并形象地说:“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来看,一个个字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可以从那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中受到多种多样的启发。
”汉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特别是汉语言更是具备无限的美感。
一、从“字”的学习上来说,要注重扎扎实实、规规矩矩有的人认为,字的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事情,到初中阶段就不作重点要求。
实际上并非如此,小学低年级到中、高年级学生学会了汉语言常用的汉字,奠定了汉语文阅读、写作的基础。
到初中阶段,应该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字”的学习和揣摩。
离开了每一个生动的汉字,一切关于汉语文能力的侈谈都是空中楼阁。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自己要进行具有指导性的范读、板书之外,要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字”的训练。
对于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字音方面的差错,要马上给予指出,并要求学生将正确的读音标识在课本上。
对于学生由于普通话不标准,出现“z、c、s”和“zh、ch、sh”混读的现象,也不要视而不见,可以采用请其他同学提、自己查字典等方法予以纠正。
虽然在教学中耽误了一点时间,却没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梗阻,并且养成了细致认真的阅读写作习惯。
在字的理解上,要请学生将这个字带到句中去进行理解,去体会作者的独特匠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上课时笔者特意拿来了九元硬币。
笔者说:“老师这里有九文大钱,谁来做一回孔乙己。
在讲桌上‘排’出九文大钱?”有的学生上来后,一下子把“九文大钱”反扣在讲桌上,显然,他把“排”理解成了“拍”,有的同学把“排”做成了“摞”。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几个方面训练学生: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参与学习,要从观察入手。
例如,学习生宇,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形近或同音字进行比较;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看图,并联系课文所写的人和事,学习观察。
在这个思路的导向下,老师要渐渐改变了过去一味灌输知识的教法。
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和主体。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多媒体动画片、投影片,收集实物,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等等,使学生从中学习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读书无疑。
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
质疑问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习惯。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通常运用“初读问疑”,“读中导疑”,“读后说疑”等形式,让学生在疑问中读书,在析疑中思考,从中明白事理,达到真正理解。
3、巧妙的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学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
根据这点,教学时,可将生字形象称为“生字宝贝”“生字朋友”让学生有种亲切感。
使之乐意学习生字。
结合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论文怎么写,下面推荐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论文相关范文,可供浏览参考。
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论文【1】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低下,这体现在部分小学生不愿意学习汉语言知识上、对汉语言的知识非常肤浅上、学生不能应用汉语言流畅的进行社会交流上。
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一,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目标汉语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它承载中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来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汉语言、让小学生为汉语言背后的文华感到骄傲、能够用标准的汉语言完成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任务。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却发现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这说明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教学效率不高,小学语文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水平。
二,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途径1,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在开展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如果语文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讲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学生会因为觉得这些知识太枯燥而不乐意学习。
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让学生了解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会愿意自主的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部分学生受到耳闻目睹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而这些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能在学习汉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深厚的汉语言文化,他们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会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力量。
3,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XXXXXX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各有所得,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研究”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这个基础。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研究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研究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
课堂教学着重在研究中研究、生活化活动。
语文课堂有效地延伸至生活,重短时效、重生活体验、重实践积累。
从成语推介,歇后语解析、谚语收集、名言故事,到话说新闻、评论时事、美文推荐、1佳作点评,还有学生们出格感兴趣的班级博客圈、班级日记联播、自写小说联播、当地文化介绍等等,通过多彩的形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生活感悟。
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本着生活的需要、课中能练的原则,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到生活中提炼语文,以课堂为基点,向四周辐射,这样课堂教学可得到充实,同时也高效。
另外,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动参与活动、积极自动探究、自动改进、自动进步。
语文活动形式多样,如典范美文诵读、钢笔字比赛、“做新时期的好少年”演讲活动,课本剧表演大赛、“错别字大搜捕”活动、想象作文大赛、“亲近母语”浏览大赛、古诗文诵读等。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通用12篇)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通用12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篇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仍是我们当前经常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我认为这其中最值得和必须强调是阅读,阅读教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善于读书,通过读书必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且将终身受益。
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阅读动机的稳定性与深刻性。
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我们现用的阅读课程来看,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阅读课程,按照设定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身心愉悦,让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充实。
目前,《语文课程标准》在我国已全面实施,广大语文工作者对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究并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创出了一条条有效的路径。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阅读课程,严格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路径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路径探析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
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应有其全新的内容。
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理念予以通俗化的阐释,从感性层面上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理解新课标,从可操作性方面增强其实施大语文观的信心。
一、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室、学校、操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进入到我们的课堂。
其实,普普通通的花草,教室、都是课程资源,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开发和利用,我们却不知道,这体现了我们课程资源意识的不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开始在教师的心里萌芽,并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领域拓宽了。
多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语文资源无处不在。
如在一年级时的一节识字课上,我教学生认识“保”,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知道,这是‘保姆’的保。
”“你怎么知道的?”我追问了一句,“是我在我家门口的电线杆上认识的,我还会写呢!”孩子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对呀,大街上的广告,路牌,商店的牌匾上都有字,生活环境是孩子们学习的好场所!由“墨守教材”向“开发教材”转变,但应注意课外语文资源与语文教材的密切配合与有机整合。
课外语文资源的使用也要注意适度,并非像有些观摩课那样把语文课上成课外资料的拼盘课,整堂课基本丢开教材,而一味地让学生毫无节制地交流和展示课外资料。
与会者认为要注意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与使用,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同时注意适度、适时地跟其他课程相沟通,与课外资源相融合,既不墨守教材陈规,又不滥用课外资源。
二、大力发扬教学民主教学民主的核心,仍然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对他人尊重。
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每一堂课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教师的民主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民主精神的形成———让自由放飞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用宽容培养宽容,靠创造激发创造。
有关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
有关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
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
下面是WTT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论文篇一《探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习惯一、小语素质教育的内涵(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
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
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
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
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
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在学习祖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
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
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论文
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论文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文化素养。
一、打牢语文基础,提高阅读能力语文基础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如字、音、词、句、篇、文化等的教学。
听、说、读、写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四个基本技能,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
二、注重语感教育,激发阅读兴趣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感知和处理的敏锐度和本领。
提高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语感教育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从生活、文学、研究领域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阅读兴趣。
三、培养语言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语言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创造、表达的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素质训练和综合素养提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性,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四、注重文化素养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文化素养是指国民在心智、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方面应有的素质,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须要素之一。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熟悉文学艺术、感知社会进步、认识人生目标,加强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质,使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打牢语文基础、注重语感教育、培养语言思维能力和注重文化素养教育等关键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的无缝对接。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对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依然不到位。
怎样才能在本学科中落实素质教育使各学科能互相渗透,形成综合效益,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下面我就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如何提高成绩,淡化了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却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
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设计我们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命运。
因此,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用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二)重视语言文字修养。
应试教育的语文课停留在文学分析、语文常识等教学误区中,致使很多学生不会说不会写不会用那些优美的中国语言。
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课,使学生能过这样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获取信息增长见识,从而进行必要的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美育的教育,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思想道德上有教育意义而且在语言文字上是相当美的。
如何在小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
如何在小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一个重要体现。
换言之,素质教育的实施目的,并非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升学和深造,而是能够使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教师应当以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己任,彻底转变教学思想,不再单纯性地注重学生的高分数,提高素质教育意识,并且贯彻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意识、师生关系、课外活动、一、教师转变固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意识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
具体来讲,教师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到应试教育的不足和危害,摆脱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再单纯性地以学生的高分数作为评价依据。
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后果是:将教育的成功归结于考试的成功,在成就一少部分尖子生的同时,放弃或者是否定了大部分的学生;注重智育(高分数和死知识),忽视了其他一些方面(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甚至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一个重要体现。
换言之,素质教育的实施目的,并非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升学和深造,而是能够使所有的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教师应当以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己任,彻底转变教学思想,不再单纯性地注重学生的高分数,提高素质教育意识,并且贯彻实施。
二、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指路人,还是学生的好朋友。
教师这种职业是非常高尚的,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跟教师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倘若教师能够真正地爱学生,跟学生和谐、平等地相处,那么就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因此犯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应当冷冷地批评学生,而应当激励学生,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改造自己的错误、弥补自身的缺陷,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小学语文素养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素养论文一、引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语文素养已成为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阶段是语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素养,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二、教育理念创新1. 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念。
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每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
2. 强化素质教育。
将语文素养培养与德育、美育、体育等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倡导终身学习。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改革1. 互动式教学。
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 情境教学。
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体验、运用语文知识。
3. 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置优化1. 整合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生活化和时代化。
2. 重视阅读教学。
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3. 强化写作训练。
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五、评价体系完善1. 多元化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激发学生自信心。
3. 重视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结语提高小学语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才。
四、教师专业发展1.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共2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广泛推行,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步伐逐步从各位教育研究者的呼声中走到了现实的教学工作中。
但由于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有所提高,不如应试教学那样死板,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认为,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应立足教材改革,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课内、课外一脉相承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
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成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小抓起,注重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人的素质结构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等。
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课堂,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把教学语文知识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新教材的选材,都是经过无数个教研工作者不断的研究、挑选出来的精品,更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美文。
因此,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这些内容或是作者个人对自然感受的表露,或是个人智慧的结晶,或是爱国情怀的抒发,或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它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精选6篇)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精选6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篇1【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基础学科,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都有其特殊的教学重任。
但是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数语文老师仍旧采用传统型的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单调,教学方式上缺乏良好的引导和趣味化的表达。
本文就具体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建议分析,探究如何强化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语文既代表着遣词造句等语法类、语言组织类的能力,又代表着我国几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淀,学好语文,将会培育孩子丰富的文化认知能力和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份教育的重任,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乐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通过有效的语言教学来培育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在20xx年提出的教育概念,它主要指的是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内在文化素养。
针对这一教学要求,相关学校在进行课改的时候发现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主张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策划来综合提升学生们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完成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言,学生们因为缺乏足够的语言积累,所以他们对于字典的需求远远大于高年级的学生,字典既是他们认识新字的工具,又是遣词造句的标准典范。
因此,老师就需要立足于小学生们的学习现状,仔细地分析小学生们的自学模式和自学习慣,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学的识字语言教学特点,给予学生们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充分培育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因为本课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文章里关于景色描写的句子非常多,生字词也较多,那么老师就应该抓住行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到那些描写非常巧妙、传神的句子,让他们充分地朗读和背诵,然后进行临摹描写,培育他们的语言素养。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论文
谈小学语文课中的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进行素质教育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认真学习钻研《语文课程标准》,真正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和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标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树立旨在构建塑造学生主体性的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和“目标教学”等科学的教学观念。
其三,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质量观。
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变“偏重高分”为“全面发展”;变“被动应付考试”为“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改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改革课堂教学,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要突出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因此,教学目标应由简单传授知识,单纯追求应试效果转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捕捉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机会,将课堂教学中的着力点放在既传授知识,又启迪思维,既教学习方法,又培养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
2.实施“主体教育”。
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
具体做法是:先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说,去做,去想,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三是学生自己质疑问题。
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在质疑问题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增强主动性,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论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则是体验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彰现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呢?我认为应该抓住两个“突出”,培养四种能力。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崇尚以人为本,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做到“目中有人”。
就课堂教学而言,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要一改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让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其具体施行办法如下:1.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
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
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
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
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2.以教材为依托,设置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作安排。
如讲授《崇高的理想》一文时,就可由“金榜题名”这个成语生发开去,设置成语接龙的活动。
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3.分层设置活动,保证活动质量。
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
浅谈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论文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学科改革的紧迫任务,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语文课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的学习。
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就是素质水平的体现。
1.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
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我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语文学科贯穿始终,位置最重要,课时最多。
同时语文又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和利用语文这个工具就成为我们现在语文课素质教育的关键。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想象力更加丰富,为了适应以及有利地跟上他们的发展节奏,首先素质教育最为重要,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趋势。
其次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最后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的需求,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2.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语文知识和基础的语文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
因此,必须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就是强调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此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课,使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切实掌握好基本的字、词、句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拓宽视野,获取知识,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的好基础。
加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加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让孩子喜欢我的语文课堂是我的向往,让孩子在我的语文课堂轻松地飞翔是我的追求,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中快乐成长是我的理想。
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享受语文是我的幸福!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努力着、探索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一直被赞为塑造心灵的工程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素质教育做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课题,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方位多侧面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想学”,“学好”。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放性教学,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教材的束缚,联系生活和实际,开放小学语文课堂,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给与学生充分想象和思考的独立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学、思、疑、问,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其一是要开放教学过程,加强课内外有机结合,补充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其二是要开放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融合,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三是要开放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育,让学生熟知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语文的学习不止局限在课堂上,社会的氛围,家庭的熏陶,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都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如学了课文中的名人故事以后,我让学生课外去调查家乡的名人佚事,并在课堂上交流,能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认知人和事,从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呼吁“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教师应杜绝千文一法,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知”、“能”并举,发挥个性、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论文摘要: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被教育部门列为重中之重,改革成效亦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方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素质教育以其宏远的社会意义得到广泛重视,它不局限于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同时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实践标准。
素质教育是许多学科教育的综合,而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则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本文分别从以下几点概述。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或改革在推行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关键条件,即前提。
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个时候的小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基础知识薄弱,好动贪玩。
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学就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稳固学生的基础。
具体而言,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较为熟悉,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只有教师能够充分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之后才能更好地进一步挖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得到教育界、教学教研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但是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及相关策略依然需要我们不断挖掘,不断创新。
教师自身应该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学校的公告栏、班级的黑板报以及班会等集体活动中宣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意识。
(一)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关于“人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外延是相当广泛的。
如何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核心探索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204 如何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核心探索旺小军(西藏那曲市索县完全小学,西藏,那曲 852200)摘 要:小学汉语文课对于藏区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种沟通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开发学生的各项技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素质教育,这就对小学汉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意到学生的成长,本文就如何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核心探索。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素质教育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基础语文本身就兼备工具与人文双重属性,因此学好语文并不是掌握语文知识这么简单,而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要在脑中搭建整体科学文化系统,把语文学习纳入科学文化系统以内,从宏观的视角审视语文,学好语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从宏观的视角审视语文,显然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基础,不断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横向发展,在横向发展的基础之上,开展语文教学,就可以实现汉语文知识与各学科之间的链接,进而让学生意识到汉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主动的学习语文。
二、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程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来看,一些教师在贯彻执行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设置标准化教学目标,教师对全班学生参考同样的标准开展课堂教学,让汉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咬不动”,这就违背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论,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要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经验开展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学生只需要运用记忆力,记住教师现成的知识内容就可以应付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如何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摘要搞好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汉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
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遵循汉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
注意抓好学生的汉语文能力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强化小学汉语文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国家教委《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
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
”《纲要》和《讲话》为小学汉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
小学汉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汉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
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
学生在学习与掌握汉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汉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小学汉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小学汉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汉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汉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
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
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
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
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
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
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
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
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汉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
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小学时期汉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
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小学汉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汉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
道理极其明白:在汉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只有把汉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汉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
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遵循汉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
掌握与运用汉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汉语文素质。
2.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汉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汉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
“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汉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汉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3.无论是单项训练或者综合训练,都应注意根据汉语文课的特点及其文学因素,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变苦学为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