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补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教学策略探究摘要】新课程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运用“补白”策略,能有效指引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深刻体验,内化理解,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文旨在探究通过炼词添白,抓住关键字词揣测人物的心理补白,巧借修辞联想想象补白,创设情境补白等策略,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生成发自内心的独特阅读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补白;想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前言补白,就是填补空白。
每一个文本中都包含着很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之处,需要读者去发现,去品味,去填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处作出个性化的填补,激发他们的想象,拓宽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获得独特的阅读体会,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那么,引导学生运用“补白”艺术深入文本对话的具体教学策略有哪些呢?一、炼词添白,拓宽文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语言现象,即要关注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状况。
在语文教材中,某些重点词语,是文本价值精髓的载体。
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中写到“再看看笔陡的石级……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句中铁链不是拉下来,而是“挂”下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作者为什么用“挂”而不用“拉”?这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陡;体现“我”爬山前内心害怕、不想爬的心理;为后文写“我”奋力爬天都峰的努力向上的精神做铺垫。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的空白处进行推敲,感受语言的精妙,达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内化,增加阅读乐趣的效果。
二、修辞联想,内化文本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往往在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而品析重点语句,抓住其修辞手法去补白其言外之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降低理解难度。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一文中这样写道:“山洪咆哮着……势不可当。
”以及“死亡……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放肆地舔着……腰。
“补白”阅读教学中的精妙之笔-word文档
“补白”阅读教学中的精妙之笔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中的操作技巧,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补白,可以是书面文字、师生语言,也可以是图像、网络资料。
一、建构前提,对教学突破点补白《惊弓之鸟》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写更赢给魏王分析说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便射下大雁的原因这一重点段之前,补白展示大雁单独飞和群体飞的画面,同时播放大雁独飞时和群飞时不同的鸣叫声,为教学难点的突破打下铺垫。
教学《揠苗助长》时,可以紧紧抓住“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禾苗都枯死了”这几个关键句,从学文向明理过渡。
教学过程中,补白相关的植物知识,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先演示禾苗的剖面图,讲述禾苗的生长规律,在演示禾苗拔高,根系被拉断时,激疑设问:如果这样做会怎样?学生讨论后,追问:这个人的做法错在哪儿?进而揭示寓意: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这里的补白或者为课文的延伸理解提供认知前提,或者在教学的转折处搭建过渡的知识桥梁。
不经意间突破重难点,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二、链接背景,对主题深化点补白《周总理的睡衣》一课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北京。
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窑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
”课文中提到的几个地点其实是周总理与邓奶奶革命生活的几个重要阶段。
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久远,赞美了两位革命前辈很早便具备了“艰苦朴素”的品质并一直保持着这种优良作风。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这些历史背景很难理解。
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影、图片,按照“北京→延安→重庆→长征途中”的时间顺序边展示边解说。
然后让学生讨论:有这个针线包的时间越推算离我们越远,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呢?从而让学生知道:课文的插图作于1977年,是纪念周总理去世一周年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策略
…
…
…
……ຫໍສະໝຸດ …………
…
…
…
・
阅读 教学
初 中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中 的 补 白 策 略
福 建 光泽 县教 师进 修 学校 ( 3 5 4 1 0 0 ) 聂 昌伟
丰子恺先生对 画品评时说 过 : “ 空, 而更有 生气 。 ” 自
二、 补 白应遵循的原则
1 . “ 适 口” 原 则
古流传下来 的很多 书画、 文学 作 品都 体现 了 中国传 统 审
美理论追求 的 境界——虚 实相 生 。一 篇 文 质兼 美 的文 章, 作 者在遣 词造 句 、 谋 篇布局 时 常常有 意或无 意地 制 造 了大量 的空 白点 , 给读者 留下 了广 阔 的思 考余地 和想
“ 适 口” 即适合 口味 , 教师应 严格依 据学生 的实 际情 况设计 补 白。中学 生所 处 的特定 年 龄段 决定 他们 会 不 可避免地 受 到 自身 知识结 构 、 生理 心理特 点 的影响 , 在 解读“ 空 白” 时具 有 各 自不 同 的理解 。教师 应 该从 学 生 的角度 出发选取 补 白点 , 只有这样 才能有 效弥 补学生 自 身 的局 限, 减少他们在认 识和理 解方 面的 障碍 。在教 学 中, 教 师应 努力 创设情 境 , 让学生 对文 章 中所描 写 的场 景和情感进行充分 的理解 和体验 。
这个 补 白点 , 将其 潜在 的信 息挖 掘 出来 , 并 有效扩 充 其
丰富 的 内涵 , 让学 生 听到文 本之 外 的声 音 , 看 到 文本 之 外的画面 , 从而有效地 引导 他们放 飞想 象 , 深入探 究 , 积 极 表达 。学生在对课文 中的空 白点 进行填 补时 , 一 方 面 能够切实认识 到作 者 独具 匠心 的表 现形 式 , 加深 印 象 , 加强语 言积累 , 另 一 方 面也能 够理 解省 略 号“ 此时 无声 胜有声 ” 的作用 。教师要善 于发现那 些能够 诠释文 章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巧用“补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巧用“补白”摘要:在阅读教学中,“补白”是指对阅读文本中存在的表达空白进行填空补充,常见的补白手段有创建情境“补白”、运用演绎“补白”、实施创编“补白”等。
在阅读教学中“补白”,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作品个性化的理解,强化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认知,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主动性、积极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阅读文本中存在不少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是作者留给读者自我感悟的空间,读者通过发挥想象填补这些空白,能够增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强化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认知,发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功效。
补白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补白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准确把握教学时机,有效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将文字从文本的底层“拽”出来,妙用“补白”将阅读文本还原成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一段故事,点燃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一、铺垫理解,补白于文章背景近代文豪鲁迅道:“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许多文章的创作都有其特殊或独有的背景,而作者也可能藉此配以相当曲折的表现手法来含蓄地透露其写作意图,对文章这一时期的背景不明,或是对作者生平不曾了解,则对文章难有深切的把握,无法体味出作品蕴含的弦外之音。
如学习《如梦令》时,应先懂得“读词先读人”的诗词赏析基础之道,所以教师应先行交代词人李清照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这样的一招“补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继而对诗词的学习更为深入,还能引起学生对李清照的兴趣,于课后展开进一步的研读,实现了文学修养的培养。
二、启发思维,补白于重点句式重点句式往往是文章段落中心意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读全文、深度理解的关键之处。
所以,在解析文中重点字词、句式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研磨字词内涵,深入浅出,联系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与心理状态,细品其于文中的言外之意。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宁波市江花小学周岌论文摘要: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引领学生发现空白、填补空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深入文章的内核,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阅读教学补白艺术感悟文本一、引领学生发现空白发现空白就是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找出自认是空白、疏漏、值得怀疑甚至是错误的地方。
发现空白时,教师可从文章的字、词、句、篇、行文、修辞等方面进行系统诱导,也可只对其中一点进行引导。
1、在教学突破点补白教学《揠苗助长》时,可以紧紧抓住“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禾苗都枯死了”这几个关键句,从学文向明理过渡。
教学过程中,补白相关的植物知识,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先演示禾苗的剖面图,讲述禾苗的生长规律,在演示禾苗拔高,根系被拉断时,激疑设问:如果这样做会怎样?学生讨论后,追问:这个人的做法错在哪儿?进而揭示寓意: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这里的补白或者为课文的延伸理解提供认知前提,或者在教学的转折处搭建过渡的知识桥梁。
不经意间突破重难点,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2、在主题深化处补白《称赞》一文中小刺猬的称赞就像一根神奇的魔棒给小獾带来了自信和快乐。
为了让学生更加感性、形象地理解称赞的无穷魅力,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想象补白:“假如小刺猬一开始给予小獾的不是称赞,而是取笑或挖苦,结果会怎么样?”这是与文中的故事情节截然相反的逆向思维点,这样的思维点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会使学生的思维领域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浅谈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
浅谈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下文是关于浅谈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浅谈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一)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浅谈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补白”指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语言精练。
但其中,也不乏留下一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之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教师能适当地对这些文本进行“补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借用插图补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光靠每学期八个单元的习作是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重点内容,集中反映了课文的中心。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补白,以此增加小练笔的次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教学古诗《秋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
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张籍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我借助书中插图先让学生说说秋风带来的景色变化,再观察图中张籍寄家书时的动作,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最后借助插图改写古诗。
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浓郁思乡之情,又提供了一次练笔的机会,真可谓水到渠成,一举两得。
二、利用标点补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一篇完整的文章缺少不了标点,标点符号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部浅谈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二)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龙源期刊网 .cn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作者:杨娇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2期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它们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解读。
补白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补白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时机。
教师可以具体从巧妙抓住标点符号、有效利用文本插图、充分延续文章结尾这三点出发有效地对学生加以引导。
补白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学生的全面配合,只有师生双方有效结合才能促进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例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技巧
例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技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将重点放在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子和段落等基本要素上,而忽略了阅读中的其他因素。
然而,实际上,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需要通过一些“补白”技巧来解决问题。
所谓“补白”,是指对于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和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对比和差异,从上下文中寻找其他信息目的。
以下是一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技巧:1.理解上下文。
对于不理解的单词或短语,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义和背景信息进行猜测和推断。
此外,作者写作时会运用提示词,比如“不仅仅”,“即使”,“虽然”等,来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学生需要根据这些提示词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理解和推断。
2.运用常识。
常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惯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
对于不同的学科和主题,常识是不同的。
例如,当学生阅读文艺作品时,就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如描写手法、人物塑造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解和分析。
3.了解背景。
对于某些历史文化类的文章,学生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比如,阅读茅盾的《子夜》、姜夔的《绿衣女》等作品,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
4.保持阅读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遇到一些难懂的词句,就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和决心。
因此,老师应该通过一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保持兴趣,比如采取有趣的故事和案例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总之,“补白”技巧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文章。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补白”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补白”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拓展思维,提高阅读水平。
引导学生进行“补白”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具体操作包括提问、拓展、讨论等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补白”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未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补白”艺术的应用,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补白”,使其真正受益于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白”艺术、理解文章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具体操作、重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未来发展方向、挑战1. 引言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基础。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语文知识的运用、文章结构以及语言表达技巧,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启发学生对生活、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补白”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补白”这个词,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谓“补白”,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填补文章中的一些信息或细节,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完整和丰富。
“补白”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补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有些文章可能会留白或者暗示一些内容,通过“补白”,学生可以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解。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补白”艺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补白”艺术,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点化、引导、启发等手段,使学生对课文和阅读材料的内容、背景以及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将围绕“补白”艺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运用方法以及教师角色等方面展开讨论。
1.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正处于培养和提升的关键时期。
而“补白”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背景、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
通过“补白”,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
2.丰富情感和思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需要得到引导和培养,而“补白”艺术可以通过点化和启发,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通过“补白”,学生能够对课文中的情感和思想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层面。
3.培养阅读兴趣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补白”艺术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体验。
通过“补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和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二、“补白”艺术的运用方法1.运用教学反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点化、启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思考课文中的隐含信息和深层意义。
在阅读《草房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林兆华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情感。
2.侧重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演讲、互动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情感体验。
在阅读《小熊和东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朗读、讲解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熊的勇敢和顽强,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多媒体融合在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而“补白”艺术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进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探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补白艺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进行探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一、补白艺术的概念补白,即对诗词中意义空白处加上的具有临时感情色彩或描写形象的文字。
补白艺术是指诗词朗诵、表演等活动中,运用临时加上的文字,能够凸显情感、表达意境,使诗词更加丰满饱满。
在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也是一种通过增加文字、补足内容,提高文章的丰富程度和栩栩如生的形象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文章信息的有效手段。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补白艺术是一种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方法,通过对课文的补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并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和情感在适当的地方进行补白,增加课文的表现力,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补白艺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补白可以使课文的意境更加清晰,通过对情感和意义的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补白艺术也可以提醒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联想,丰富课文的意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在补白艺术的运用中,学生需要根据课文的情感和含义进行表达,这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补白艺术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声音、语调等方式更好地传达课文的情感,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巧借补白,增强阅读教学的魅力
阅读教学68㊀2018 9㊀㊀三㊁在错误缺陷呈现处等待学生出现错误答案和不足时ꎬ教师不能急于给出纠偏措施ꎬ而是要给出学生以自觉省悟的机会ꎬ这里就需要教师作出等待ꎮ学生会在教师等待中产生悔悟意识ꎬ并在矫正思考中找到正确出口ꎮ文本阅读理解本身就有许多不确定性ꎬ出现一些认知偏差是正常现象ꎮ如果教师追求 大一统 的教学操作ꎬ不给学生自省的机会ꎬ学生就不能从纠偏中获得真知ꎮ学习«雾凇»时ꎬ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读学习ꎬ并让学生对文段结尾那句古诗展开解读:这句古诗在这里应该如何理解呢?学生开始思考ꎬ并给出个性理解ꎮ 有学生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ꎬ千树万树梨花开ꎮ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法ꎬ是说一夜之间ꎬ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ꎮ这里是用梨花比喻雪花的ꎮ教师没有给出评价ꎬ只是等学生自己醒悟ꎮ 这里不是写雪花的ꎬ应该是雾气凝成的雾凇ꎬ这句诗本来是描写雪花的ꎬ作者借用这句诗来表现雾凇了 ꎮ教师继续设计问题: 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回答: 雾气在寒风的作用下粘连在树枝上ꎬ一层层加厚ꎬ便形成了雾凇ꎮ 教师给出质疑: 寒风吹动雾气就能够凝结成雾凇吗? 学生再次陷入思考ꎮ教师耐心等待ꎬ最终有学生给出比较正确的解读:雾凇不是冰也不是雪ꎬ是大量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颗粒状的沉积物ꎬ一层层粘连在树枝上ꎮ教师为学生设计的问题带有一定的专业性ꎬ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思维挑战ꎮ当学生出现错误认知时ꎬ教师没有给出评定ꎬ而是选择等待ꎬ最终结果证明了等待是值得的ꎮ等待是一种信任ꎬ等待是一种鼓励ꎬ学生会在教师等待目光中读出这些情怀ꎬ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冲击和启迪ꎮ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是同步的ꎬ学生认知有限ꎬ教师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热心ꎬ在需要等待的地方静静等待ꎬ学生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ꎮ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225211)巧借补白ꎬ增强阅读教学的魅力周㊀红㊀㊀留白ꎬ本是书法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ꎬ它可以给人们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ꎬ意义无穷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ꎬ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ꎬ常常会留下一些空白ꎬ这些空白之处有的是言语上的空白ꎬ有的是情感的空白ꎬ意境的空白等ꎬ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的同时ꎬ要善于就文本的空白之处ꎬ鼓励学生大胆想象ꎬ合理补白ꎬ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ꎬ丰富学生的想象ꎬ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ꎮ那么ꎬ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ꎮ一㊁词语补白在阅读教学中ꎬ一些关键的词语在文中不仅起着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的作用ꎬ还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推手ꎮ因此ꎬ在课堂教学中ꎬ教师可以采取词语补白的形式ꎬ以使学生在受到文本语言滋养的同时ꎬ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随之得到提升ꎮ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时ꎬ课文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倒下以后ꎬ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ꎬ教师可以采取词语补白的形式ꎬ想一想ꎬ除了课文中的描写以外ꎬ盘古还用自己的身体为人类创造了什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补白训练ꎬ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大自然中的景物:漂浮的白云ꎬ巍峨的群山ꎬ潺潺的溪流ꎬ凸起的山峰 然后ꎬ教师再出示:放眼望去ꎬ 我知道ꎬ这是 在阅读教学69㊀20189教师的铺路搭桥下ꎬ学生们补白的兴趣大增ꎬ有的说 放眼望去ꎬ我看到了花瓣上晶莹的露珠ꎬ我知道ꎬ这是盘古欣慰的眼泪 ꎻ有的说 放眼望去ꎬ我看到了田间一条条曲曲弯弯的小路ꎬ我知道ꎬ这是盘古手掌里的掌纹形成的 ꎬ就这样ꎬ在学生们的补白中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ꎬ而且丰富了文本内容ꎬ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ꎮ由此可见ꎬ在阅读教学中ꎬ充分挖掘文本内容之间的空白点ꎬ引领学生进行补白训练ꎬ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盘古深刻的理解与认识ꎬ而且盘古为了人类乐于奉献自己一切的精神在学生补白的过程中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ꎮ二㊁标点补白标点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ꎮ在一些语文教材中ꎬ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ꎬ常常会采取借助省略号与破折号来增强文本内涵意义的方法ꎬ因此ꎬ在课堂教学中ꎬ教师可以采取借助标点补白的方法ꎬ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ꎬ这样教学ꎬ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ꎬ而且学生们灵活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极大提升ꎮ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风筝»一课时ꎬ课文主要讲了作者童年时期放风筝的情境ꎬ尤其是小伙伴们在放风筝前后的心情变化ꎬ体现了浓浓的童真童趣ꎮ在课文结尾处作者是这样描写的:我们向那房子跑去ꎬ继续寻找我们的 幸福鸟 ꎬ在这里ꎬ作者以省略号的表达形式省略了我们寻找 幸福鸟 的过程ꎬ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到这的时候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意义吗?那么ꎬ在这作者省略了什么内容?请你想一想ꎬ作者他们最后找到 幸福鸟 了吗?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呢?请大家动手写下来ꎮ这样教学ꎬ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省略号的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ꎬ还可以使学生在对标点补白的过程中ꎬ真正走进文本ꎬ深入人物内心ꎬ顺应作者的思路ꎬ把课文补充的更加完整ꎬ提升课堂教学质量ꎮ由此可见ꎬ文本中的每个字ꎬ每个词ꎬ甚至是一个在学生看来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ꎬ都承载着特别的意义ꎬ因此ꎬ在课堂教学中ꎬ教师要尽力挖掘文本中特殊的标点符号ꎬ引领学生进行补白训练ꎬ以起到丰富文本ꎬ提升学生想象与表达能力的目的ꎮ三㊁结尾补白在语文教材中ꎬ有些课文的结尾往往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ꎬ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ꎮ对于这样的课文来说ꎬ在教学时ꎬ教师就可以采取结尾补白的形式ꎬ鼓励学生大胆想象ꎬ把自己对课文结尾的猜想或者想象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ꎬ这样教学ꎬ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ꎬ而且还可以为阅读教学平添上几分魅力ꎮ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与铁罐»一课时ꎬ这篇课文主要以陶罐与铁罐之间发生的事情来教育学生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ꎬ正视自己的短处ꎬ相互尊重ꎬ和睦相处ꎮ课文结尾处写到:人们立即动手ꎬ翻来覆去 但是ꎬ连铁罐的影子也没有见到ꎮ文章至此结束ꎬ使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ꎬ因此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ꎬ针对这种结尾ꎬ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与思考:你知道铁罐到哪里去了吗?如果若干年后陶罐与铁罐再次见面了ꎬ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结合文本内容ꎬ想一想ꎬ再写下来ꎬ这样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ꎬ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陶罐与铁罐的特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ꎬ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ꎬ使文本内容显得更加完整而丰富ꎮ由此可见ꎬ在阅读教学中ꎬ教材内容的终结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结束ꎬ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结尾的特点ꎬ巧妙地引领学生进行补白训练ꎬ这样教学ꎬ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ꎬ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也可以随之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发展ꎮ总之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ꎬ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 言虽尽而意无穷 的地方ꎬ引领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ꎬ顺应文本的思路对课文进行适当的补白ꎬ这样教学ꎬ既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ꎬ而且还可以为阅读教学平添上几分魅力的色彩ꎮ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22650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长知识、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理解困难、生僻词句等问题,这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通过“补白”艺术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何为“补白”?“补白”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难懂的语言、句子或文化背景等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解释、比喻、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提高。
1、掌握阅读策略。
通过“补白”艺术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一些阅读策略,比如推测、联想、挖掘等,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果。
2、提升阅读兴趣。
通过“补白”艺术,教师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或引申阐释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3、促进思维发展。
在“补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探究知识的深层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进行“补白”艺术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针对性。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以便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补白”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寓教于乐。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互动游戏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引导。
教师在“补白”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探究,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
4、注意节奏。
一定要注意掌握“补白”节奏,不要在一个知识点上面过于耽搁,让学生产生阅读疲劳。
还要注意课程时间的分配,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不要让学生感到居无定所。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意到“补白”艺术的运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白”,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理解、产生兴趣、提升语文素养,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探究导语:补白艺术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并分析其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课文故事情节理解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补白艺术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方面的作用补白艺术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感知,发现并触发对艺术形象的想象力。
通过观察与揣摩故事情节,学生需在空白处描绘角色造型、场景插图,来透露出故事中不同场景、角色的情感表达和形象特点。
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补白艺术也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品味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意境。
通过画出角色表情、场景背景等,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悟故事情节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表达艺术形象所带给自己的美的享受。
这种感悟和领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音韵节奏的感知能力。
补白艺术还能在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与创造力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学生在揣摩故事情节中所要细描的角色、场景等,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成为艺术创造的“小艺术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嗜好和审美情趣,将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描摹于纸上,通过对艺术形象的自主创作,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及其追求。
补白艺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课文故事情节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补白艺术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故事情节中的细节,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的主题和意义。
通过绘制故事中的角色、场景,学生注重将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描摹于纸上,可以更好地创造性地理解故事中的思想和情感,加深对故事内涵的领悟。
补白艺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发展。
在揣摩绘制故事情节细节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故事发展的情节进行把握和再现。
通过补白艺术的运用,学生会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中的情节衔接、角色转变等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结构和情节的推进。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们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之一。
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补白”艺术的运用更是关系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所谓“补白”,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辅助,让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出发,系统性地谈一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点小学生是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都处于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们的首要任务。
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其自身的特点:1. 阅读能力尚不成熟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比较浅显,他们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和句式理解能力较差,很难做到深层次的阅读和理解。
2. 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小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对世界的认知也相对有限,导致他们在阅读时很难做到深入理解和联想。
3.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很难持续保持对一篇文章的关注和思考,这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上述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的“补白”,通过教学手法和方法的合理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
二、“补白”艺术的理论基础“补白”艺术并非是简单的填空或简单的解释,而是一种对阅读内容的解构和重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补足文本内容中的漏洞,让学生对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补白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教学标准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补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理论支撑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读懂、读通、会读”的要求,而“补白”艺术正是针对这一要求设计的。
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拓展,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章,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 认知心理学支持认知心理学中的“schema理论”和“认知协调理论”同样为“补白”艺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补白”:阅读教学中的精妙之笔
“补白”:阅读教学中的精妙之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也紧紧围绕“语文素养”,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课程目标制定的出发点和归宿。
可见,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课堂补白艺术的运用不失为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途径。
学生阅读课文绝不只是一种被动的印入过程。
在阅读中,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汲取信息、习练语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课文输出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丰富文章的意韵,形成了延伸拓展课文的再创造现象。
课堂补白正是以课文为依托,在依凭文本的同时超越文本,在丰富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空白处填补教材中的大量空白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填补的空间,教师可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在填补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在开头便说:“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这时,教师在深情地范读这句后,可提问:“连大海都在呜咽,寒风都在痛悼伟人的离去,这是为什么?”然后,教师可结合下面一个自然段的一组排比句,指导学生搜集邓小平生平事迹的资料,了解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在解决台湾问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从而了解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也理解了课文中选取的一系列特定场合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感的形成。
二、跳跃处想象“成功的语文教学课堂,不可能没有想象的参与。
”教师如能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在跳跃处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不仅能丰富课文内涵,深化感受,而且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如《狐狸和乌鸦》一课中,乌鸦对于狐狸一次次的花言巧语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教师可在这里做文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第一次,听了狐狸亲热的问候,乌鸦‘没有回答’,它可能在想什么?”“第二次,当狐狸表示对乌鸦孩子的关心时,乌鸦虽然‘还是没有回答’,却‘看了狐狸一眼’,这一次,乌鸦可能是怎么想的?”“第三次,狐狸既赞美乌鸦的羽毛又赞美乌鸦的嗓子,平时常被人们批评的乌鸦听了这些表扬自己的动听的话,会‘非常得意’地想些什么?”最后,乌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嘴里的肉被狐狸叼走了,这时,乌鸦又会想些什么?这样,教师把引发想象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既保证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巧妙地以想象内化和感悟课文,获得了更多的营养,为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获得了更多的素材和机会。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引言阅读是学生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学习的基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这些辅助材料被称为“补白”或“补充材料”。
本文将探讨阅读教学中补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它。
什么是“补白”?“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提供的一些辅助材料,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补白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词汇解释•情境说明•图片或图表•相关文章或例子这些补充材料需要与原文有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补白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补白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下面是补白的几个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或词语,这时提供词汇解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词汇解释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帮助学生理解情境阅读过程中,学生还需要理解文章的情境和上下文。
补白可以通过情境说明或相关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部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补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技巧。
学生通过阅读补白材料,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并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阅读教学中的补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的知识点和背景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补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补白:注释词汇当学生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在文本旁边注释这些词汇的含义。
这些注释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提供相关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材料,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图片、图表、相关文章或例子等。
与学生互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互动,问答解释。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解释文章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与“留白”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与“留白”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最后的姿势”中我把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最后的姿势”教学中“那短暂的几秒钟”教学,我没有过多地去讲解和分析,而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参照课本的内容,想象一下“那短暂的几秒钟”的场景。
“优秀的作家能将时间无限拉长,聪明的读者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甚至是标点中读懂作者的用心所在”。
在这句话的启示下,学生都埋头进入了阅读状态中,继而是近三分钟的沉默。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作者连用3个感叹号表达了当时情况的突然。
而且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急促。
”以上是诸多学生中较出色的回答,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也为下文的情感基调作了铺垫,尤其是那“重重地”更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入。
在教学救援人员描述“让在场的人震撼的场面”时我难以平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却又一次将情感升华。
“同学们,这令在场人都震撼的场面让我们痛心,直面淋漓的鲜血,我们更多的是不忍与崇敬。
请我们全体起立,用默读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英雄的默哀。
”孩子们庄严的起立,捧着书,细细地读着,课堂里异常的安静。
好的文章赋予我们奇特的非同寻常的思维,宛若流水一样融入我们的血液,散发着浓郁感动的气息,蕴涵着深厚的情感。
渐渐的,多了几许抽泣声,再观学生眼睛湿润了一大片。
留白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阅读者没有了想象的空间,那么,这文本便没有了生命力。
孩子的眼神和抽泣声奠定了文本在学生心中的情感基调,为后面的教学环节的水到渠成作了伏笔。
二、“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补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著名的音乐家肖邦在弥留之际,希望把自己的心脏带回波兰。
文中第二个自然段尤为重要,它叙述了肖邦的老师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的场面,情感十分丰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探究补白艺术是指在阅读理解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逐步发展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补白艺术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缺口”或“隐晦之处”,并运用合理的推理和理解能力进行补充或展开,使阅读的过程更加富有深度和乐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捕捉细节信息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有针对性的思考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目的。
补白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学生进行补白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对文本进行解读,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理,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完善文本的内容。
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补白艺术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文本中寻找补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文本内容进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
只有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内容,才能有效发现其中的问题和隐晦之处,进行补充和推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指导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细节和主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在补白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探究。
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阅读学习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补白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深入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高补白艺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点及其教学时机选择
在读书 , 泉水 说: "读吧 , 读 吧, 我 的琴 母亲可能不识字, 但是她懂教育; 母亲不是作家,但是她成为了作家的 母亲. 这样的母亲, 难道不是圣母? 有了圣母, 便有了圣子. 不是吗? 圣母给了圣子一本 �青年 近卫军� ; 圣子便还圣母 �浮城� �死神� �父亲� �人间 烟火� �白桦 树皮 灯罩�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今夜有暴风雪�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天若有情� 等 一部部鸿篇巨制. 非线性与文本对话, 我们不仅读出 了 "苦母, 慈母, 圣母" 的情深似海, 同时 还读出了 "学子, 孝子, 圣子" 的情满人 间. 慈母情深, 不仅 "深" 在母亲单向度 地朝 儿子注射母 爱, 而且 "深" 在儿子 理解母爱并 "报得三春晖" . 不是吗? (广东省深圳市凤光小学 ������ )
�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 9.12 上
课堂 新探
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们琅琅的书声 伴奏呢! " �� 此补白环节的设置,开放了学生 的思维, 学生尽情想象, 自然而然地迁 移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也就水到 渠成了. 2 . 利用插图补白 许多课 文都配 有精美的 插图, 它 摸春天" 而不是 "闻春天"找春天" . 孩 子们的答案异彩纷呈: 春天很美, 大家 都想去摸摸美丽的花朵, 可爱的小 草; 盲人看不到春天, 只能靠触摸, 才知道 春天有多美;人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 天时除了看就是用手摸��一连串的 猜想, 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都迫不 及待地想进入课文去看个究竟. 提高了. 2.课终补白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白 结构,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欲言 又止, 留有许多空白让读者去思考, 去 想象. 教师就要善于捉住这些空白点, 进行有 效的训练. 比如 �松鼠 和松果� 一文的结尾是: 将来, 这里会是一片更
文本补白,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文本补白,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是学习和运用汉语的基础学科,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文本补白则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下面,我将从文本补白的定义、实施方式和培养效果三个方面来阐述文本补白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
什么是文本补白?文本补白是指在阅读一段文字时,在关键词、词组或句子的空白处,根据上下文的线索,补充合适的词语或短语,使得整个文本连贯通顺。
文本补白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语法规则和上下文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文本补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
一种方式是教师提供一段有空白处的文本,学生进行文本补白;另一种方式是教师提供一段完整的文本,学生自行删去几个关键词、词组或句子,然后进行文本补白。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文本补白都需要学生通过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推断和揣摩缺失文字的内容。
文本补白也可以通过团体合作或个人练习的形式进行,以便学生在补充过程中相互交流和互相学习。
文本补白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文本补白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进行文本补白时,学生需要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文本补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进行文本补白时,学生需要根据上下文的线索,选择合适的词语和短语来填充空白处,这要求学生对词汇、语法和语言表达有着较为准确的掌握。
文本补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进行文本补白时,需要通过推理和想象,做出合理的假设和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文本补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组织能力。
学生在进行文本补白时,需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境要求,将填充的内容与文本的整体联系起来,保证文本的逻辑完整性和连贯性。
文本补白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它能够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语篇组织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宁波市江花小学周岌
论文摘要: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引领学生发现空白、填补空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深入文章的内核,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阅读教学补白艺术感悟文本
一、引领学生发现空白
发现空白就是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中找出自认是空白、疏漏、值得怀疑甚至是错误的地方。
发现空白时,教师可从文章的字、词、句、篇、行文、修辞等方面进行系统诱导,也可只对其中一点进行引导。
1、在教学突破点补白
教学《揠苗助长》时,可以紧紧抓住“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禾苗都枯死了”这几个关键句,从学文向明理过渡。
教学过程中,补白相关的植物知识,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先演示禾苗的剖面图,讲述禾苗的生长规律,在演示禾苗拔高,根系被拉断时,激疑设问:如果这样做会怎样?学生讨论后,追问:这个人的做法错在哪儿?进而揭示寓意: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这里的补白或者为课文的延伸理解提供认知前提,或者在教学的转折处搭建过渡的知识桥梁。
不经意间突破重难点,成为教学中的亮点。
2、在主题深化处补白
《称赞》一文中小刺猬的称赞就像一根神奇的魔棒给小獾带来了自信和快乐。
为了让学生更加感性、形象地理解称赞的无穷魅力,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想象补白:“假如小刺猬一开始给予小獾的不是称赞,而是取笑或挖苦,结果会怎么样?”这是与文中的故事情节截然相反的逆向思维点,这样的思维点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会使学生的思维领域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纷纷张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们的答案是五彩缤纷的,有的说:小獾听了小刺猬的话,很伤心,边做边哭,最后不做了;有的说小獾听了小刺
猬的话不气馁,继续做小板凳,最后做成了小椅子;有的说小獾听了小刺猬的话越做越没信心,就在这时獾妈妈称赞了它,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重新燃起了信心,它越干越自信,终于做成了椅子……
这是一个情理交融的训练,它不仅包含着能力的训练、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但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强化感受,使学生对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动情,在共鸣中生情,使明理悟情交融,使感情朗读真情激荡,还能让学生充分感悟称赞的魅力,明白:称赞能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能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从而加深“称赞”之“理”。
3、在标点符号处补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
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有一位在执教《孔子游春》这一课时,有一段精彩的补白。
屏幕出示: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师:读读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这句话是讲“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
师: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大地是母亲的胸怀,森林是她的长发,太阳是母亲明亮的眼睛,轻风是她甜蜜的话语!
生:大地像母亲一样,滋养了一切生灵!
生:大自然孕育了世界万物,所以说它像母亲一样的伟大!
师:既然你们说大自然像母亲一样,那么,你能接下去补全省略的内因吗?
(学生沉思片刻,然后纷纷举手。
)
生:清澈的河流是她流动的脉搏!
生:盛开的花儿是她灿烂的笑脸!
生:长江黄河是她健美的臂膀!
生:茵茵的绿草是她秀丽的衣裳!
生: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生:茫茫的雾霭是她神秘的面纱!
…………
这位老师能抓住句末的省略号,引导学生仿照句式接着说下去。
学生的思维很快地被激活了。
因此,课堂上“生成”了一句句精彩而灵动的发言。
这样补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训练了谴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进一步增进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
美的语词、美的句式、美的意境,使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
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绝伦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印象,增强了语言积累的效果,同时也理解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二、运用各种方法填补空白
填补空白,就是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教师从筛选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可带动全篇文章教学的问题板书,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见解并提出填补方案。
1、播放精彩画面补白
《小足球赛》第四自然段末尾句“那个戴风雪帽的小男孩却显得挺紧张,也许是头一回看到这样激烈的球赛。
”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课题是“小足球赛”,课文在这里为什么不具体描述比赛情况呢?课堂上,我抓住这一“生成”,首先肯定了该同学言之有理,然后适时地播放了记录少年足球队比赛片段的CAI课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见、所参加过的足球赛情景,通过合理想象,用“这场球赛真激烈”为题说一段话。
许多球迷学生说得津津乐道,给同学们一种亲临现场之感。
通过这一“补白”过程,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丰富了课文潜藏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的“空白”,不论大小,不论有理无理,我们都认真记录下来。
2、创设文本情境补白
在描写和叙述中,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欲言又止,留有许多空白,让
读者去思考想象。
这些语言没有直接的可感性,读者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文本情境的空白处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乡亲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我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想一想哪些画面让你感受到了美?同学们很快就找出了这句话:……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我配乐美读,让学生闭
眼想象: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一情境的创设诱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像。
生1:除了听到踏踏的声音,我仿佛听到了乡亲们的欢声笑语,还有哗哗的流水声在唱着欢乐的歌。
生2:我仿佛听到了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它们在为乡村的早晨奏乐呢。
生3:我仿佛听到了一首优美动听的乡村交响乐,它演奏的是一首勤劳的赞歌;一首生活的赞歌。
生4:我仿佛看到了绿树、红花、白云、蓝天……
生5:我仿佛看到了村庄、炊烟、雾霭……这真是世外桃源,是一幅《晨出》或是《暮归》的画卷。
……
学生欣赏着名曲,想象着画面,仿佛不是置身于课堂,而是在美丽的乡村搭石上流连忘返。
在想象与表达间,体会着乡亲们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着乡亲们勤劳、和谐的生活画面,从而综合提高了学生的感悟、理解、欣赏、评价能力,使教学达到了言尽而意未尽的效果。
3、巧抓关键词语补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
我们要善于寻找文本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巧抓关键词语补白,引导学生在大胆合理想象中体验课文情感,与作者、文本发生情感共鸣。
如《丑小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
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有位老师这样设计:(1)、能给“讥笑”换个词吗?小鸟会怎么讥笑丑小鸭?
(2)、“猎狗追赶他”如果请你给这句话画一幅插图,画上的猎狗会是什么样的?丑小鸭呢?
“讥笑”、“追赶“两词,如果就词解词的话,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游离于文本之外,苍白无味。
但教师巧抓关键词语补白,使学生仿佛来到野外,他们满怀同情用语言描绘着丑小鸭的遭遇:“小鸟说‘你是世界上最丑的,没有人愿意与你交朋友。
’”“猎狗张牙舞爪,瞪大眼睛,一幅凶神恶煞的样子。
”“丑小鸭好害怕,缩着身子,拼命往草丛里钻。
”这是学生从心底发出的最纯真的声音。
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担惊受怕、提心吊胆、惊恐万分“等词语,及时丰富学生的语言和情感。
在开放的心境中,学生互动对话,情动而辞发,获得思想与语言的同构共生,个性化的语言自然流泻,情感与语言水乳交融。
通过抓关键词语的品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体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获得语言滋养,还能让学生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
“补白艺术”重在教学过程,通过启发性、开放性、多元性、多向性的教学,体现创新精神,达到语文创新教学目的。
对于留有想象空白,饱含丰富内涵的文本材料,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挖掘其潜在的信息,扩充其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具体而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补白拓展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想象、去探究、去表达……在文本、学生、教师的交流对话中,实现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从而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在补白拓展中感悟文本内在的情感,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训练”和“感悟”的比翼双飞,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