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牦牛种牛供需现状调查
青海省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青海省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李生珍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畜牧兽医站,青海祁连 810400摘要为了推进青海省牦牛产业的发展,本文简述了当前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现状、青海省牦牛品种遗传资源分布情况;指出了青海省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种牛资源难以满足当前生产需要,草原退化严重,传统畜牧业管理体制与生态畜牧业脱节,自然灾害频繁和优质基因消失,维持草原生态平衡难度较大;提出了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的对策:打造种群优势产业,强化科技支撑及产业合作,加大提纯复壮研究力度,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畜牧业。
关键词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对策;生态平衡;种牛资源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高寒草地分布区,对我国乃至亚洲东部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了系列工程,开展了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治理,并取得良好成就。
生态环境和牦牛生产是相辅相成的。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也是青藏高原生态圈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牦牛优质品种资源退化、草原草畜矛盾尖锐、草原三化、三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乎草原上牦牛的生产,进而直接关乎牧民的经济利益。
生态环境的恢复比破坏要难得多,投入也较多,消耗的资源也多,所以破坏生态环境是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事关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关乎农牧民的根本利益,也直接影响牦牛产业的发展。
1 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种遗传资源分布1.1 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现状青海省有着悠久的牦牛养殖历史,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牦牛产量位居全国之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牦牛之都”。
牦牛存栏约590万头,占全国总产量的38%。
牦牛养殖产业始终是青海省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
近年来,青海建立了互联网+高原特色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同时依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总站、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等省级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建立了牦牛、藏羊产业技术转化的核心平台,拥有省级产业技术转化基地5个、产业技术示范基地27个、产业重点对接县4个、产业技术指导县14个,设立了全国唯一的牦牛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
青海牦牛产业发展趋势
青海牦牛产业发展趋势青海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牦牛养殖基地,拥有丰富的牦牛资源和优越的养殖条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青海牦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探讨青海牦牛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的增加是青海牦牛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并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
牦牛肉以其低脂肪、高蛋白质、低胆固醇等优点被认为是健康食品的代表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牦牛肉市场得到了快速扩大,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青睐。
二、政策支持是青海牦牛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青海牦牛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首先,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用于改进牧场基础设施,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其次,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补贴和贷款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民养殖牦牛。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通过合作社、合作社等形式,加强牦牛养殖与深加工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为青海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科技创新是青海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青海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牦牛养殖技术水平。
一方面,通过研究牦牛的繁殖、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问题,为牦牛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实现牦牛育种的精确控制,改良优良品种。
四、品牌建设是青海牦牛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要途径。
青海牦牛产业通过品牌建设,加强了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
首先,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青海要注重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使其与牦牛的地理特点和传统养殖方式紧密结合。
其次,要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认同。
2023年牦牛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牦牛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牦牛是一种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的牲畜,适合生长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
牦牛行业是我国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本文将对牦牛行业的市场状况、竞争态势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市场状况1. 需求市场:由于牦牛肉鲜美且营养丰富,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在高原地区,牦牛肉是当地居民的重要食品之一。
此外,牦牛皮具和牦牛毛制品也有一定市场需求。
2.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养殖的牦牛数量达到了1800万头,居全球之首。
尤其是在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牦牛养殖规模大、产量高。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19年全国牦牛养殖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
3. 地区分布:我国的牦牛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等高原地区。
其中,西藏自治区是我国牦牛养殖最为集中的地区,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二、竞争态势1. 主要竞争对手:目前,我国牦牛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其他肉类产品,如猪肉、牛肉和羊肉等。
这些产品因价格低廉、口感好及多样化等特点,对牦牛肉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2. 竞争优势:牦牛行业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首先,牦牛肉肉质鲜美、口感独特,受到了一定的消费者追捧。
其次,牦牛是高寒地区特有的畜牧品种,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合在较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和生长。
再次,牦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
三、发展趋势1. 品种优化:目前牦牛行业主要以藏系牦牛为主,但这一品种的生长周期较长,养殖过程较为复杂。
未来,牦牛行业将加大品种改良的力度,培育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牦牛品种。
2. 产业链延伸:目前牦牛行业主要以养殖和销售为主,产业链较为简单。
未来,牦牛行业将积极开拓牦牛皮具、牛角制品、牦牛毛制品等上下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市场拓展:目前牦牛产品主要销往高原地区,存在地域限制较大的问题。
未来,牦牛行业将积极开展市场拓展,将牦牛肉、牦牛制品等推向全国市场,甚至出口到国际市场。
浅探青海畜牧兽医现状和发展
浅探青海畜牧兽医现状和发展青海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内陆省份,素有“中国水塔”之称,境内草原广阔,畜牧业资源丰富。
青海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与青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青海畜牧兽医现状和发展两方面进行浅探。
首先,青海畜牧兽医现状。
青海是典型的畜牧业大省,因其绵羊饲养基数大、品种多样化而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
青海的畜牧业资源丰富,年均草原面积达到 1.22亿亩,牧草资源约占全国的15%,拥有绵羊1900万只、牦牛2500万头、牛群2400多万头等。
青海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比重超过60%。
然而,青海畜牧兽医发展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青海畜牧业规模大,但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再者,青海的畜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例如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仍待解决。
此外,青海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服务覆盖面较窄。
接下来,青海畜牧兽医的发展前景。
青海的畜牧业是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政府已经明确将其作为优势产业加以支持和发展。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青海畜牧兽医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青海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修建更多的畜舍、养殖场等,改善畜牧业生产和管理的条件。
这将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质量,提升青海畜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青海将加强畜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的技术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畜牧兽医设备和技术,培养畜牧兽医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青海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青海畜牧兽医现状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青海作为畜牧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也需要解决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并加强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
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青海畜牧兽医行业必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青海省互助县白牦牛养殖调查报告
乡 、 十镇等 脑 山地 区及偏 远 山 区有零 星分 布 , 五 数量 较 低 、 候 较 暖 、 气 日照 和 辐 射 较 低 的地 区放 牧 饲 养 。 较少 , 只有 3 0多头 , 0 占白牦 牛 总 数 的 8 3 。从 目 长期放 牧 饲 养 白牦 牛 , 理 粗 放 , 养 水 平 相 对 较 . 管 饲
发 展 的实施 意见 》进 发 Eo8 2 )养 殖用 电 、 ( 2o ̄ 4号 , 用 良种 繁育补 贴经 费 。加 大对水 禽养殖 技术 的培训 和
地及 相关税 费等 实行优 惠 , 制订 了扶持奖 补政 策 。 宣 传力度 , 善水 禽市场信 息体 系 , 并 完 建立 应急规 避风
收 稿 日期 :0 00—4 2 1—51 祁 维 寿 , ,9 3年 生 , 男 17 本科 , 牧 师 。 畜
拔 28 0 5 1 0  ̄43 01 以上 , 绝对 无 霜期 , 7 " 无 主要经 营
3 产 业发 展 的有 利条 件
3 1 基 础条件 优越 .
4 小 结
别 为 1. O 2 5 和 1 . 1k 。 白牦 牛 5周 岁 时 才 能 2 O g
2 白牦 牛 分 布 地 区及 存 栏 数 量
加定 镇 、 松多 乡三 个 藏 族 乡 镇 , 外 南 门峡 镇 、 滩 另 边
据调 查 , 全县 白牦 牛 主要分 布在 互 助县 巴扎 乡 、 达 到体 成熟 。 白牦 牛 的适 应 性 能 较 黑牦 牛 差 , 只适 于 在海 拔
‘
水 禽 产业 历 来是 本 县农 民增 收 的重 要途 径 , 而
境 内水面辽 阔 , 湖港交错 , 水质 优 良, 草源 丰富 , 且对 丰富 老百姓 的菜 篮 子 也 具有 十 分 重要 的意义 。 多 的方 针 , 大 对水 禽 产业 加 具有 发展水 禽产 业 的丰富资 源 。广 东粤禽 公 司拟 在 建 议政 府坚持 “ 予少 取 ” 本县 发展 肉鹅产业 , 已在 三里 、 庄集 中举 行 了两期 的扶持力 度 , 新建水 禽 栏舍进 行财政 补贴 ; 公 司 梅 对 对 养鹅技 术培训 班 , 民积 极性较 高 。 农
2024年牦牛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牦牛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牦牛是一种重要的家畜,在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被广泛饲养。
牦牛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以及保护牦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牦牛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经济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牦牛的饲养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甘肃等地。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牦牛养殖户达到300万户,养殖数量约为5000万头。
牦牛市场规模巨大,占据了农牧业产值的相当比例。
经济价值牦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首先,牦牛的肉类供应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牦牛肉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备受消费者青睐。
其次,牦牛毛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广泛用于纺织品和毛绒制品。
此外,牦牛还可以提供鲜奶、皮革等副产品,进一步增加了其经济价值。
存在的问题品种退化在长期的人工驯化过程中,部分地区的牦牛品种发生了退化。
品种退化主要表现在体形较小、生长慢、产奶量低等方面,这影响了牦牛市场的发展。
销售渠道狭窄牦牛市场的销售渠道相对狭窄,主要以传统的农贸市场和个体商户为主。
这些销售渠道的问题在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交易效率低下,阻碍了牦牛市场的发展。
养殖技术不足由于地域差异和技术落后等原因,牦牛养殖技术在一些地区仍然滞后。
养殖技术不足导致养殖成本较高,影响了牦牛养殖的规模和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牦牛生活的青藏高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但由于过度放牧和环境污染等原因,牦牛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这对于牦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未来发展趋势品种改良为了提高牦牛市场的质量和竞争力,需要加大品种改良的力度。
通过引进和培育高产优质的牦牛品种,可以提高牦牛的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拓宽销售渠道为了推动牦牛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牦牛交易市场和销售渠道。
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拓宽牦牛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市场的发展。
强化技术支持加强牦牛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向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牦牛繁育调研报告总结
牦牛繁育调研报告总结牦牛(Mai-nong)即蒙古牦牛,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畜牧动物,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由于其耐寒耐旱、适应力强以及对草料的较强消化能力,牦牛成为当地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牦牛的繁育情况,我对牦牛繁育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1. 牦牛品种:牦牛根据不同的产地和用途,分为藏牦牛、青海牦牛、甘肃牦牛等品种。
各个品种在体型、毛色等方面存在差异。
2. 牦牛繁殖方式:目前,牦牛的繁殖主要通过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
由于牦牛体质强健,天然环境适应能力强,自然繁殖的成功率较高。
但是,由于种羊数量有限,自然繁殖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3. 牦牛繁殖管理:牦牛繁殖管理主要包括选种、配种和饲养管理等环节。
选种主要侧重于选取具有良好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的种牛,以提高后代的品质和产量。
配种是将选出的种牛与母牦牛配对,以期望获得更好的后代。
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饲料供给、疾病防治等,以保证母牦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4. 牦牛繁殖的挑战:牦牛繁殖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自然繁殖的局限性、草场资源的匮乏、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牦牛繁殖的规模和效益,需要寻找解决办法。
5. 牦牛繁殖的前景:牦牛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畜牧动物,其繁殖的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繁殖管理的改进,牦牛的品种改良和繁殖效率将得到提高。
此外,牦牛的肉质优良、适宜高原地区饲养的优势将使其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牦牛繁殖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选种、配种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提高牦牛的繁殖效率和品质。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改进牦牛的品种和育种技术,有助于推动牦牛繁殖的发展,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青海祁连县默勒镇高原牦牛养殖现状及建议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9期细胞超标等质量问题被拒收而慢慢被淘汰。
3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个别生鲜乳收购企业制定不合理的收购条款,致使阎良区多数奶牛养殖场生产出的合格生鲜乳不能全部缴售,同时还受到压价、罚款等不公平待遇。
2)阎良区现有牛场大多数需要进行标准化改造,但目前养殖场户都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当前奶牛养殖模式和现状不能满足形势需要。
3)奶山羊养殖量小,目前远不能满足阎良区现有乳品加工的需求,持续稳定发展奶山羊养殖业空间还很大。
4建议1)加大畜牧养殖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和推广奶牛DHI 测定、TMR 全日粮混合饲喂等畜牧科技新技术,进一步降低奶牛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户管理水平,增加养殖收益。
2)加大奶牛良种推广工作,通过奶牛良种改良,进一步提高阎良区现有奶牛品质,通过提高奶牛单产增加奶农收益。
3)加强疾病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奶牛发病率,从而降低奶牛疾病费用投入,间接增加奶农收益。
4)大力推广陕西省家畜改良站在阎良区实施的《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项目技术和经验,让更多的奶牛养殖场(户)受益。
5)加大奶牛标准化改造项目扶持力度,加速阎良区标准化养殖设施建设进程,在阎良区全面实施奶牛标准化养殖。
6)鼓励奶牛养殖场拓宽生鲜乳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对检验合格的生鲜乳进行消毒加工、制作酸奶、设点配送等方式扩大对外销售。
7)加大对现有奶牛养殖场的监管工作力度,对于不服从管理,设施简陋、污染严重的小规模奶牛养殖场,坚决进行取缔。
对于服从管理,改造难度较小的规模场,严格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
8)大力宣传、鼓励和扶持小规模奶牛养殖场转产改养奶山羊。
摘要青海高原牦牛具有体格高大、耐高寒、耐粗放、抗病力强等特点,特别适合在高寒牧区饲养。
祁连县默勒镇高原牦牛养殖在畜产品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但仍存在超载放牧、畜群营养不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笔者建议通过减畜增效、调整牦牛品种结构、利用杂交优势的方式来达到环保与经济增长的共赢,以促进牦牛养殖业的发展。
青海省发展牦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7 管理 前 沿 2.
养 殖 与 饲 料 2原 因 ; 之 鼠、 害 的 不 断 增 多 , 借鉴典型经验 , 加 虫 在合 作经济组织运转机制和管理模
加剧 了草 原 的退 化 。 因 为 老 鼠不 仅 啃 食 了 大 量 牧 式 上取 得 突破 ; 在促 进 富余 劳 动力转 移 上取 得 突破 ;
全世 界 有牦 牛 14 0万 头 , 0 而我 国约有 13 0万 头 , 2 . O ) 脂 肪含 量低 ( . 0 ~ 7 9 ) 干物质 含 0 2 6 、 1 4 .0 、 占世 界 牦 牛 总 数 的 9 . 以上 E 00 引。青 海 省 是 我 国 量 高 ( 3 7 ~3 . 0 ) 2.0 3 8 的特 点 l , 直 很 受 外 界 _ 一 6 _ _
收 稿 E期 :O 1l 一8 l 2 l -l2
干 旱 、 雨 及 土地 沙 化 、 少 盐碱 化 , 是 青海 省 草 都
刘梅花 , ,9 9年生 , 女 17 大专 , 中级兽 医师 。
3 3 严格 执 法监 督 .
施 和手 段 , 开展 专项 整治 , 突破 重 点 、 克难 点 ; 要 攻 还
可 如 高 缺 何 家 畜都 不能 代替 的 牛种 , 是 我 国 高寒 牧场 上 一 低 , 能与 青海 独特 的气 候 ( 高 海 拔 、 寒 、 氧 ) 还 大珍 贵 的动物 资源 。牦 牛 分布 量很 少 , 长期 以来 , 因 及 牦 牛 自身 生 长 时 所 处 的小 环 境 等 因 素有 关 。 目 各 种 环境 因素 的影 响及 其 自身 生 产 力 的下 降 , 牛 前 , 海省 草原 退化 严 重 , 省共 有 中度 以上退 化 草 牦 青 全 的品 种优 势开 始 逐 渐退 化 , 中存 在 的很 多 问题 亟 地 面 积 1 6 3 3 其 3 . 3万 h , 全 省 草 地 总 面 积 的 m 占
青海牦牛产业现状及建议
青海牦牛产业现状及建议
青海是牦牛资源丰富的地区,牦牛是青海湖高原区域的重要畜牧业生产品种。
青海牦牛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放牧,在过去的20年中,青海牦牛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为全国牦牛肉市场贡献力量。
然而,青海牦牛养殖行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养殖户存在放任 pasture 过度草场负载的问题,这会导致草场的过度放牧和退化,从而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一些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存在脱贫攻坚困难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当地牦牛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加强对牦牛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高效的草原科学利用体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此外,应增加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支持,促进青海牦牛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增加青海畜牧业的社会价值。
浅谈青海的牦牛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
式, 单 纯依 靠对廉 价 资源来 索取 获 得 收人 , 先 进 的生
1 . 2 青 海 牦 牛 分 布 地 区 的 生 态 环 境
面 的科研 数据 , 为 牦 牛 育 种 工 作 提供 了科 学 理 论 的 依据 。实施牦 牛 提 纯 复壮 工 程 后 , 南滩 地 区 引进 的
含野 血成 年牦 牛较 本地 区牦 牛平 均 胴体 重增 加 1 2 . 8 k g以上 , 日产 奶 量 增 加 0 . 2 k g , 犊 牛 的 成 活 率增 加 0 . 6 2 个 百分 点 , 提高到 了 9 7 . 4 , 进 一 步 优 化 了该 地 区畜群 的个 体 性 能 , 提 高 了 畜 群 抗 病 能力 和 整体 投入 产 出率 , 增 加 了牧户 的 实际 收人 , 牦 牛 提纯 复 壮 正 真成 为 了南 滩上 的幸 福事 。 1 . 4 青 海牦 牛的 杂交 改 良 1 . 4 . 1 青海牦 牛 的杂 交 普 通牛 有 很 多培 育 品种 ,
青 海牦 牛地 区处 中纬 度 , 但地势高 , 海拔 4 0 0 0
其 中粗毛和绒毛各 占一半 , 粗毛直径 为6 4 . 8 ~7 2 . 9
u m, 两型毛 为 3 4 . 8 ~3 9 u m, 绒 毛直 径 为 1 6 . 8 ~2 0 . 3
牛血 液解决 了传 统 育种 方 法 , 提 高牦 牛生 产 性 能 缓
功, 三 是通 过大 量 的科 学 研究 实验 取 得 了详 细 而全
牦牛繁育调研报告
牦牛繁育调研报告牦牛繁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牦牛繁育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牦牛繁育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数据并总结调研结果。
二、调研结果分析1. 牦牛繁育面临的问题从调查问卷中发现,牦牛繁育存在以下问题:(1)牦牛种群数量不足:根据调查结果,近年来牦牛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出现了濒临灭绝的风险。
(2)遗传品质下降:由于长期以来对牦牛遗传品质的无序选择,导致牦牛的育种品质下降。
(3)饲养条件差:部分养殖户反映,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牦牛的饲养条件较差,导致繁育效果不佳。
(4)缺乏科学技术支持:牦牛繁育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支持,如繁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指导不足。
2. 牦牛繁育的现状(1)种群数量:根据调查数据,牦牛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很多养殖户转而选择其他畜禽养殖方式。
(2)养殖区域: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其中西藏自治区拥有最多的牦牛养殖户。
(3)养殖方式:牦牛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户养,少部分养殖场存在,但规模较小。
(4)市场需求:牦牛在市场上的需求有限,主要用于当地居民的肉食和乳制品生产。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牦牛繁育面临的问题,提高牦牛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种群数量调控: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牦牛种群数量的保护力度,并加强监管,避免过度捕捞和滥杀。
(2)优化遗传品质:通过科学、有序的选择和配种,挑选出具有高产、耐寒、抗病等优良遗传特性的种牛进行繁育,提高牦牛的遗传品质。
(3)改善饲养条件:鼓励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提高牦牛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确保牦牛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4)加强科技支持:加大对牦牛繁育的科技支持力度,建立科学繁育的指导体系,提供疾病防控、繁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5)拓宽市场需求:通过品牌推广、市场培育等方式,拓宽牦牛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需求,从而增加养殖户的收益,吸引更多人参与养殖业。
大通县牦牛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专题论述大通县牦牛产业发展调查报告张元成,刘虎寿(青海省大通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大通 810199)摘要:大通县地处祁连山南麓,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川河流域,是我省重要的牛羊养殖大县。
牦牛现存栏112 165头,占全县牛存栏的42.9%。
牦牛产业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牦牛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为此,通过调查牦牛产业,提出了不同养殖模式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牦牛;养殖模式;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措施;建议中图分类号:S823.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8-0079-03牦牛是青海省的优势畜种和重要资源,是农牧民群众所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资料。
牦牛对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很好地利用其它畜种所不能利用的高寒草原,生产成本低廉的畜产品,可供役用及挤乳、肉用等各种经济用途,在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地位。
牦牛生产以天然放牧为主,牦牛提供的原料产品,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具有独特的生物学价值。
所以大力发展牦牛产业,对提高绿色优质畜产品供应、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通县是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下辖县,祁连山南麓的河湟谷地,全县总面积3 090 km 2,草原面积15.8万hm 2。
发展牦牛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牦牛产业是我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全面掌握大通县牦牛产业现状,加快牦牛产业发展,大通县畜牧兽医站于2023年5月组织人员开展了牦牛产业调查。
1 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1.1 天然草原资源丰富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地形地貌分为河谷阶地(川水)、高原丘陵地(浅山)、中山(脑山)和高山四个地区,海拔2 280~4 622 m。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5.2 ℃,最高气温35.6 ℃,最低气温-33.4 ℃,年降水量536.2 mm,年日照时数2 522 h。
03.牦牛产业市场情况分析
耗牛产业市场情况分析第一节耗牛产业市场现状及分析一、牝牛养殖端市场现状分析(一)养殖投入品供应现状分析耗牛生产是以天然草地植物为饲草来源的一种粗放型经营管理、科技应用率较低的传统产业,沿袭着靠天养畜和单纯依赖天然草地的自然再生产能力维持其饲草需要的模式。
牝牛随牧草的季节变换,不断重演着“夏饱、秋肥。
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加之高寒、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在漫长的冬季因缺乏草料而造成耗牛的大量掉漂和死亡。
有研究表明:一头把牛一年采食牧草平均约7300千克,耗牛累计增重1千克体重需消耗牧草122~146千克。
饲草饲料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耗牛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
发展耗牛产业必须要开展优质牧草种植,搞好冬、春季节草料贮备,建立耗牛产业发展的饲草饲料保障体系。
近几年,我国的牧草饲草资源整体上来看不容乐观,首者、燕麦草等优质牧草的进口程度在加大,虽然国内首藉和燕麦草的产量在稳步增长,但相较于目前的牧草需求量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现饲草产业作为耗牛产业的上游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天然草场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如今畜牧业更倾向于朝舍饲方向的发展,人们也更加需要绿色食晶,因此在大草原上发展的畜牧业所特有的绿色、原始等特性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伴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因长期遭受干旱、风沙、盐碱、鼠虫害等自然灾害,和超载过牧、滥挖乱建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地环境退化,抗灾能力受挫,草地牧草生物产量大大降低,优质草的质量也在持续走下坡路,尤其近两年,草地可利用性下降、草原生产力持续减弱。
国内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近几年,人们不断加大人工草场的开发力度,虽然人工草场的面积持续扩大,但种植技术的局限使得种草单一化,中短寿命的牧草所占比例偏大、利用年限偏短、收获方式相对落后,收割后没能及时转化贮藏造成利用率不高。
再加上人工草地建设匹配度和管理效率不高,还缺少及时的灌溉、施肥等措施的跟进,最终致使草地生产力大大下降,产草量随之降低。
良种牦牛繁育养殖调研报告
良种牦牛繁育养殖调研报告良种牦牛繁育养殖调研报告一、引言良种牦牛具有优良的肉质和经济价值,在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良种牦牛的繁育养殖情况,为养殖户提供指导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和相关专业人员。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良种牦牛的养殖规模调研结果显示,养殖户的牦牛养殖规模较小,80%的养殖户养殖数量不超过50头,主要以自家消费为主,少数养殖户会将剩余的牦牛出售。
2. 良种牦牛的品种选择大部分养殖户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品种,如黑羊、白羊等。
在选择良种牦牛时,养殖户主要考虑的是良种牦牛的肉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良种牦牛的饲养管理养殖户普遍重视牦牛的饲养管理,按时喂养饲料和草料,定期给予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等。
但也有部分养殖户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饲养环境不够清洁卫生、饲料配比不合理等。
4. 饲料和草料的供应调研显示,大部分养殖户主要依靠当地的草料和自产的饲料供应牦牛。
部分养殖户还会从外地购买优质的饲料来补充。
5. 养殖技术和问题调研显示,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相关的养殖专业知识和技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
一些养殖户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针对良种牦牛的繁育养殖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 组织养殖户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特别是在牦牛繁育方面。
2. 支持养殖户改进饲养管理,定期清洁饲养环境,合理配置饲料配比,提高牦牛的生产效益。
3. 鼓励养殖户间的合作,共同购买优质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收益。
4. 加强良种牦牛的品种繁育和推广,为养殖户提供更优良的牦牛品种。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良种牦牛的养殖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牦牛养殖的指导和扶持,促进良种牦牛的健康繁殖和养殖产业的发展。
牦牛价值探析——市场经济主导下青海牧区牦牛产业商品化态势研究报告
牦牛价值探析——市场经济主导下青海牧区牦牛产业商品化态势研究报告牦牛价值探析——市场经济主导下青海牧区牦牛产业商品化态势研究报告摘要:牦牛作为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特色养殖动物,在青海牧区拥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但在市场经济主导下,青海牧区牦牛产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本报告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和数据分析,对青海牧区牦牛产业的商品化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牦牛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不仅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还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使命。
但同时也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营销渠道狭窄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挖掘牦牛产业的潜力,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包括加强品种改良、培育牛肉食品品牌以及拓宽销售渠道等,以促进青海牧区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青海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牦牛养殖的重要区域,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牦牛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牦牛产业逐渐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本节将对青海牧区牦牛产业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简要介绍。
2.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考察、访谈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我们首先在青海牧区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牦牛养殖基地,对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养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接着,我们通过访谈调研的方式,与相关的养殖户、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进行深入交流,获取他们对牦牛产业商品化的看法和对策。
最后,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牦牛产业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
3. 牦牛产业的经济价值牦牛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
首先,牦牛是青海地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养殖牦牛可以提供丰富的肉食和乳制品,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其次,牦牛的毛皮可以制作成优质羊绒,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再次,牦牛的骨骼和器官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制药工业,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
此外,牦牛还被用于旅游业的开发,为当地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
4. 牦牛产业的文化价值牦牛在青海地区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青海养牛的可行性报告
青海养牛的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全省土地面积72.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该省地处高原平原交错部位,气候干燥、日照充足。
同时,青海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畜牧业省份之一,其中养牛业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青海养牛的可行性。
二、市场需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养牛业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
据《中国畜禽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2009年-2013年养牛业增长率分别为7.80%、6.66%、5.87%、4.77%和4.17%。
与此同时,国内乳制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而青海省作为我国养牛业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养牛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资源条件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省份之一。
截至2019年底,青海全省草原总面积达到8.82亿亩,其中优质草原面积占比高达85.3%。
同时,青海省地处高原平原交错部位,气候干燥、日照充足,这些都为养牛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四、技术支持在养牛业发展中,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养牛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可以帮助养殖者实现高效、环保的养殖模式。
而在青海省,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养牛业的发展,为当地养牛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技术支持。
五、成本分析养牛业的盈利不仅与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有关,还与成本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养牛业的投资主要包括土地购置、牛只购入、饲料、兽医费用等方面。
根据网上有关数据,青海养牛业的投资成本较为适中,但是具体成本需要根据养殖规模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六、市场前景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逐年增加和先进技术的逐步普及,青海养牛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青海省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畜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以预见,青海养牛业将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七、结论综上所述,青海养牛业的可行性较高。
该省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技术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40
51.25
450.15
230.27
51)15
474.77
243.25
51.23
488.40
239)97
49)13
527.21
268)77
51.00
554.11
293.68
53)00
3 存在的问题
3 . 1 供 种 缺 口 大 ,现 有 种 畜 场 供 种 能 力 低
青海省
牦牛
的 ,牦牛存栏量
全 省 8 个州(市)牦牛能繁母畜存栏、所需种公牛及
现有种牛场供种能力分
2。
分布来看,
牦 牛 供 需 对 缺 口 最 大 的 3 个州分别为玉树州、果洛州
和海南州,缺口分别为4.4万头、2.0万 头 和 1.7万头,而
西宁市供种能力超出需求850头。 1 可以看出,牦
牛 供 种 能 力 需 求 的 分 树州、果 洛 州 南 州 和 海 南 州 不 足 1 0 - ,其中玉树州和果洛州不足5 - ,分别
的 布 局 、牦 牛 种 牛 生 产 能 力 和 市 场 需 求 ,并 在 分 析 供 求 缺 口 、供 求 地 区 分 布 等 情 况 的 基 础 上 ,提出了
进一步提高青海省牦牛种牛供给能力的发展布局和建议。
关键词:青 海 省 ;牦牛;种牛;供求 中图分类号:S823.8+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3887(2018)05-0055-03
青海省是全国牦牛养殖最大的省份,牦牛养殖是青
海省畜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加快青海省牦牛、藏羊
种 畜 场 建 设 步 伐 ,提 升 供 种 能 力 ,提 高 牦 牛 、藏羊产业
发展优质种源供给率,笔者等就全省牦牛种牛生产和种
牛场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对下一步建设提出
了建议,相关内容如下。
1 牦牛养殖现状 据统计,2016年 底 ,全省共存栏牦牛488.39万 头 ,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20 2025
表 1 全省牦牛存栏、能繁母牛存栏情况 存 栏 /万头 能 母 牛 存 栏 /万头 能 母牛 /%
424.01
217.79
51.36
429.41
212.87
49)57
409.49
210)21
51.33
414.41
为 3.4%和 2.9%,而西宁高达160.7%。因而,就地区分布
而 S ,能繁母牛出栏多的地区,供种量 需求的程度
低 , 现 分布不平衡、不 的问题。此外,以牦牛
为 ,青海省牦牛主产
6 州除海西州外,其 他 5
州 牦 牛 的 存 量 和供种潜力
分 ,如
表 2 牦牛种牛需求与供种能力地区分布
地区
能繁母牛 存 栏 量 /万头
大 ,是青海省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畜
牧良种工和全省生态畜牧建设工作的开展,提 质 效
56
中国草,而通过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家畜单产
是主要方法。因此,对牦牛种牛的需求量大。据分析,当
前青海省每年牦牛种牛需求量1.77万头 ,目前全省现
有牦牛种牛场年供种能力为1 万 头 ,缺口 高 达 0.77万
能繁母牛239.97万头,占比49.13%。其中西宁市存栏
9.89万 头 ,能 繁 母 牛 2.95万 头 ;海 东 市 存 栏 10.75万 头 ,
能 繁 母 牛 万 头 ;海 存 栏 45.81万 头 ,能繁母牛
26.04万 头 ;海 西 州 存 栏 11.17万 头 ,能 繁 母 牛 5.89万
境容纳能力等因素,2020—2025年间年均增长率按1% 计 算 ,则 2025年全省牦牛存栏将达554.11万头。随着
的 优 ,能
进一步提高,能 母
牛 比 例 由 2016年 的 49.13%提 高 到 2025年 的 53.00%,
2025年全省牦牛能繁母牛将达293.68万 头 ,每年需要
2.2万头种牛。详 见 表 1。
海 1 个 ,海 2 个 ,
2 个,
3 个,
4 个。
2 牦牛种牛供需情况分析
2016年底全省牦牛能繁母牛存栏239.97万 头 ,按
放牧情况下人工制
母牛 种公牛投放比
20!1计,全 省 能 繁 母 畜 对 牦 牛 种 牛 的 需 求 约 为 12
万头。
种公牛种用年限按7 年 ,其年更新率为14.3-计
种 约 1 万头,年种牛缺口 0.77万头。
本次调研根据2010—2016年牦牛及能繁母牛存栏
量 ,按照平均移动法U =3)对 2020年 和 2025年青海省 牦 牛 总 存 栏 进 行 了 。2010—2016年青海省牦牛
存栏的年 海省牦牛 存栏
率 为 2.9%, 527.21 万头
出 2020年青 场等
所需种 牛/头
现有种 牛场/家
现有种牛场 供种能力/头
算 , 青海省牦牛种牛年 约 为 1.71万 头 ,同
年种 牛
、等 的
收 稿 日 期 =2018-06-05 作者简介:韩学燕(1974-),女 ,兽 医 师 ,本 科 ,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疫病防治工作。
亡 率 约 3 - ,则年需要更新的种牛数量约1.77万头。通
过 本 次 调 了 解 到 ,目前全省17个牦牛种牛场年可供
第 38卷第5 期
综述与专论
55
d oi:10.3969/j .issn.2095-3887.2018.05.014
青海省牦牛种牛供需现状调查
韩学燕 ( 青 海 省 大 通 县 畜 牧 兽 医 站 ,大 通 810100)
摘要:文 章 在 深 入 调 研 青 海 省 牦 牛 种 牛 供 需 现 状 的 基 础 上 ,结 合 相 关 数 据 ,分 析 了 青 海 省 牦 牛 养 殖 业
头 。此 外 ,各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供种能力变化很大, 1 7 家 种 牛 场 中 ,除 2016年大通种牛场年供种能力达
2 000头 外 ,剩 余 1 6 家种牛场平均年供种能力为500
头 ,最小的年供种100头。
3 . 2 种 牛 需 求 与 供 给 区 域 分 布 不 合 理 ,供种潜力
尚未发挥
头;海南州存栏65.47万 头 ,能 繁 母 牛 35.27万 头 ;黄南
州存栏66.34万头,能繁母牛33.52万头
存栏
90.28万头,能繁母牛41.51万头 ;玉树州存栏188.69万
头 ,能繁母牛90.28万头。全省共建有牦牛种牛场17个 ,
存栏牦牛约9.85万头。其中: 2 个 ,海 3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