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牦牛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龙存敏班级:动物科学10-1 学号:100911003
青海牦牛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dvantage in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main problems and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nghai Yaks industry.
关键词:青海;特征;现状;牦牛业;持续发展;对策
现状牦牛业牦牛是一种古老的牛种,距今200万年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全世界有牦牛约1400万头,占牛总数的1%。

我国是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有牦牛130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约占我国牛总数的1/6,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

牦牛驯化后为人类尤其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牦牛也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和宝贵的基因库,是一种最少与人类竟地、竟粮、争夺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的动物。

是在高寒地区不可替代的生物物种。

青海省是我国牦牛的的主要产区,1992年牦牛存栏头数最高达到509.67万头,1999年存栏头数为368.21万头,约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位居全国第一。

牦牛业产值在全省牧业产值中占据着1/3左右的份额。

这种古老的特殊牛种不仅对高海拔寒冷生态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而且是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是高寒牧区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

因此牦牛对青海牧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青海牦牛业的发展,对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种质特征
1.1 体型外貌特征
青海高原牦牛的体型外貌特征与产区的生态环境有关,这些区域自古以来就是野牦牛与家牦牛混群活动的地方,故青海高原牦牛在体型、外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近似野牦牛之处。

头大,公母牦牛均有角、角粗壮,皮松厚、偏粗糙型,鬐甲高而宽长;背线、嘴唇、眼眶周围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成年公、母牦牛平均体高分别为129、111cm;成年公、母牦牛体重分别为440、260kg。

1.2 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
高原牦牛之所以能够惊人地适应氧气稀薄、大气压低的缺氧环境,是由它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青海高原牦牛气管较普通牛短且粗大,由50~53个软骨环组成,长44~51cm(较普通牛短14~21cm),断面呈半月形,口径13 ~14.5cm;气管软骨环两端的距离大,且软骨环两端间的肌肉长而发达;牦牛胸腔和普通牛相比,大而发达。

心肺指数较普通牛高,具有呼吸快、脉搏强、血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的生理特点,牦牛的呼吸频率为9~77次\min,比普通牛呼吸频率快且变化幅度大。

可见,青海高原牦牛的这些生理特性使其能频速呼吸,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较普通牛单位时间内气体交换量多,可获得更多的氧、提升其气体交换机能。

1.3 耐寒惧热的特性
青海高原牦牛是一个极不耐热的畜种。

遇到炎热季节,即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脉搏减弱、烦躁不安、绒毛脱落等不适应症状,相反,对高寒湿冷气候最为适宜。

1.4 驮载和乘用特性
牦牛四肢较短,后臀短而窄,使其行走轻捷平稳,加之蹄质致密坚实、蹄尖狭窄锐利、蹄底侧及前端有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有柔软的角质,使牦牛具有很强的驮载和乘用性能,驮重为50~100kg,最大驮重可达304kg。

高原牦牛即使在海拔5000~6000m的地区,仍能驮载或骑乘,不但行走自如,而且善于奔跑,并能与野兽搏斗。

1.4 生产性能
成年母牦牛平均每个泌乳周期(泌乳期一般为150d)可产奶约274.04kg,而且乳脂率高达6.4%~7.2%。

公牦牛在2、3岁可产牦牛绒0.6、0.69kg,成年母牦牛可产牦牛绒0.6kg,成年阉牦牛可产牦牛绒1.01kg;绒毛长4.7~5.5cm,且保温性能极佳。

对膘情中等的成年阉牦牛进行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2.96%、净肉率为42.46%、骨肉比为1:3.59~4.59,1.5和2.5岁的阉牦牛平均活重分别为成年阉牦牛的34.33%和45.32%。

2.青海牦牛业现状
青海的牦牛主要分布在牧区六州,约占95%以上,其中玉树州、果洛州数量最多,根据青海六州畜牧业生产统计表,1990-1999年年平均数量玉树州牦牛最多为125.45万头,占全省牦牛平均头数的28.32%,其次是果洛州119.45万头,占26.89%,海南州、黄南州、海北州、海西州分别为60.29万头、58.45万头、45.82万头和19.34万头,分别占全省牦牛的总头数的13.57%、13.16%、10.31%和4.34%。

由于牦牛分布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形成了高原型、环湖型和白牦牛三种青海牦牛类型。

高原型牦牛的生物学特征和生产特点,除与产区的生态环境有关外,还与该地区自古以来野牦牛与家牦牛混群活动,部分家牦牛不断有野牦牛血液渗入有关,故在体型、外貌的特征,特性等方面多近似野牦牛。

环湖型牦牛主要分布在环青海湖的农牧区及海东地区,约有100多万头,约占全省牦牛的20%以上。

环湖型牦牛的形成除受产区生态条件的影响外,还与外地迁入蒙古牛长期进行杂交,不同程度的导入黄牛血液有关。

因此,环湖型牦牛的个体小于高原型牦牛。

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门源和互助两县,约有7000多头。

青海牦牛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

85%的放牧草场海拔在3000m以上,平均气压65KPa以下,不足海平面的2\3,含氧量仅为海平面含氧量的60%左右,年降水量只有200~500mm,冷季长达6个多月,无绝对无霜期,冷季漫长,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达180d以上。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牦牛已成为最能适应高寒牧区这种严酷生态环境的少数几种特殊畜种之一。

青海毛牛业产值,按1990年不变的价格计算为37715.88万元,占全省牧业总值的28.6%,1992年为40975.49万元,占30.97%,1999年为35585.67万元,占23.7%。

牦牛业产值在全省牧业总产值中占据着约三分之一比重,近几年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扩大生产经营的结果,二是省政府因草场超载问题而限制牦牛饲养量的结果。

3.青海牦牛业发展现状
牦牛均依靠天然草地放牧饲养,对环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其生产受季节气温的变化和牧草生长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

牦牛养殖至今还保持原始的靠天经营模式,单纯依靠对廉价资源的索取来获得收入,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基本未被运用。

长期以来,牧民群众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不注重牦牛的更新与选育,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使牦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呈逐渐退化趋势。

由于牦牛长期生活在无污染的高寒地带,因此具有十分顽强的抗逆能力、极强的抗病能力和极好的适应性。

牦牛的肉、乳、皮、毛等产品质量上乘,一般家畜难以比拟和取代。

牦牛不仅能在恶劣的高原环境生存,而且还能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安全环保的多种独特的牦牛产品,即牦牛肉制品具有天然、绿色、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品质。

可以说,牦牛全身都是宝,是青海牧区的巨大财富,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作为稀有牛种,青海的相关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在牦牛生产、牦牛育种和牦牛基础性研究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牦牛保护也得到了中央和青海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受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青海牦牛主产区科研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牦牛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滞后的水平,使牦牛产品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而且青海
牧区的牧民将畜产品大部分自食自用,很少向市场出售,出售的牦牛产品也是初级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低下。

从牦牛业产品的需求上看,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普通消费者并未真正认识到牦牛产品与普通家畜在食用价值上的区别。

又因市场中现有的替代产品较多,相关企业对牦牛产品的需求没有充分挖掘,导致对牦牛产品的需求量小。

因此,应加大对牦牛产业的科技的投入,走高科技开发的路子,使牦牛产业的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化,这是牦牛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牦牛业民族品牌化策略的基础。

4.青海发展牦牛业的有利因素
4.1 地域优势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积为3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占全省草原面积的87%,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居第四位。

草场主要有草甸草场、灌丛草场和荒漠草场等类型。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有利于牧草生长,使青海牧草形成了“三高一低”的营养特点,即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

牦牛被当地牧民群众驯养已有几千年历史,形成能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各类草场,同时具有青草期上膘快,黄草期掉膘慢的特点。

4.2 产品特色优势牦牛在纯天然放牧饲养条件下,所生产的牛肉风味独特,类似于野牦牛,肉质鲜美,具有高蛋白(比黄牛肉高58.2%)、低脂肪(比黄牛肉低69.8%)/产热量低(比黄牛低19.7%)的特点。

能制成肉干、肉松、肉脯、灌肠制品等各种优质的肉制品,牦牛乳的乳脂率一般在6.37%~7.2%,可开发出高质量的奶粉、炼乳、黄油、奶酪、干酪素等,以上产品品质优良不含任何人工合成的药物和促生长物质,适应国际市场上绿色革命和食品安全新潮流,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牛绒是特种高级别毛纺原料,许多性能都超过山羊绒及兔毛,随着牛绒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牦牛绒的开发前景将十分广阔。

特别是白牦牛的绒和尾巴一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品。

4.3 价格优势目前,我国牛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约低84%,牦牛肉在国内市场售价平均在12元/kg,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很明显。

牦牛奶质量优,脂肪球大,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可生产优质黄油,加之生产成本低,仍具较强的竞争力。

4.4 时机有利于牦牛业发展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家已经给予西部许多优惠政策,青海应该依据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有重点、有步骤的选择一些特色产业进行开发。

而牦牛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必将引起国内外投资者的兴趣,这将极大地改善牦牛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青海牦牛业的发展。

5.青海牦牛产业面临的问题
5.1 品牌意识浅薄传统牦牛业以追求数量为目标,对产品的市场需求及与此相联系的产品品质、品牌效益、绿色环保和经济效益考虑不够,使草畜矛盾、产销矛盾日益突出,牦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始终徘徊在低水平阶段,牦牛业对农牧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显示出来。

虽然有些牦牛肉系列产品被认证为是绿色食品,但未能体现出品牌效益,加之近年来牦牛产品有时买难,有时卖难,价格不断变化,加剧了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对牦牛产业化的影响。

5.2 科技人才匮乏没有高素质的牦牛产业科技人才,就不可能创造出牦牛产业品牌,即使有品牌,也不会保持长久。

目前,在牦牛产业科技工作方面,青海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牦牛产业科技人才流失,后继乏人,从而严重影响到青海牦牛产业创品牌的发展。

人才的流失造成牦牛产业科技人员机构和队伍不稳定,进而从根本上制约着牦牛产业科研成
果的推广与转化。

5.3 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科研机构对野牦牛改良家牦牛、牦牛夏壮、牦牛遗传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经验。

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仍较少。

这是由于青海省经济自我积累能力不足,难于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牦牛生产,严重影响了牦牛品牌化进程的速度。

5.4 基础设施落后青海作为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份,畜牧业用地面积大,但载畜量低、产出率低;农业耕地少、不集中,并且呈立体式分布,垂直地带性明显。

尽管国家对牦牛主产区青海等地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但现在的抗灾设施远不能满足抗灾保畜需要,草地稀少、畜牧多、生态环境脆弱,造成不可逆转的情况。

5.5 自然环境的破坏草畜矛盾突出,牦牛产业化缺乏后劲,部分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退化,牧草产量和质量持续下降,畜牧业资源遭受破坏,草原生态日趋恶化。

5.6 缺乏牦牛产品深加工体系由于牦牛屠宰加工受悠久历史和传统经验的影响,牦牛产品的加工制造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规模较小,加之企业管理机构不健全,造成产品质量粗糙,导致牦牛产业落后。

因此,要推进牦牛产业的深加工体系,促使牦牛产业进一步提高。

5.7 良种体系不健全,个体生产性能低牦牛适应了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具有很好的抗逆性,但多年来粗放的掠夺式经营管理和不注重种牦牛的选育与改良,致使畜群平均生产水平下降。

选择种用公牦牛时不注重其自身体质发育状况及其亲本的生产性能,母牦牛也不予任何选择而全部留用,再加上以自然交配为主,致使牦牛表现出体格变小、体重减轻、繁殖率下降、抗病力减弱、死亡率增高等退化征候。

5.8 饲养管理落后,畜群结构不合理牦牛产区延续了千百年来靠天养畜的传统。

牦牛终年放牧,无补饲。

据统计,在犊牛生长发育期,对母牦牛进行人工挤乳量偏多,犊牛母乳摄入不足,导致犊牛生长发育不良,使牦牛生产水平整体退化。

畜群结构不合理,高龄母牛比例不合理、驮牛及其它非生产牛比例大,其中适龄能繁母牛只占28%~35%,严重影响了牦牛生产水平的提高。

6.青海牦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野牦牛是牛属种的一个独立畜种,也是能适应高寒地区特殊生态环境而延续生命至今的畜种。

20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利用野牦牛这一野生动物资源改良家牦牛,比本品种选育更加有效,是高原牦牛提高生产性能的有效途径。

野牦牛与家牦牛杂家后表现出很强的杂交优势,其杂家后代不但提高生产性能而且增强了抗逆性和适应性,使其能更有效地利用高原草场。

并且适当减少饲养数量,提高个体质量,既能减轻冬春季节草原放牧的压力,又能保护冬春季节脆弱期的草原生态。

在犊牛能很好地生长发育,提高牦牛整体质量。

6.2 做好牦牛品牌定位品牌的市场定位过程就是选择目标市场的过程,在选择目标市场时,要根据企业的实力,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选择竞争者尚未控制的细节市场,同时应用营销组合策略开辟市场,从而创造企业的品牌。

鉴于目前青海牦牛生产企业现状,规模较小的企业要善于寻找并利用市场间隙,做到专而深、小而精,适当开发名特优牦牛产品品种;龙头企业则要发挥规模优势,提升牦牛产品的技术含量与保健功能的开发水平,在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牦牛产品上做文章,给企业及产品确定恰当的市场位置。

牦牛产品品牌能否建设成功,关键在于市场定位。

6.3 促进牦牛品牌延伸牦牛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发挥积极性,使用新技术,寻求实用廉价的原材料,扩大生产规模。

通过规模经济效益获得企业实力的增强,进而扩大企业与产品品牌的影响力,积极而又稳妥地将现有品牌名称扩展到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

扩展品牌的作用范围,以增加企业价值,延长品牌的作用时间,提升牦牛品牌的信誉
度、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在具体的品牌拓展中,可以根据各种牦牛产品品种的特点,有意识的开发一些消费品牌,并与餐饮业主共同发展这些品牌。

这些消费品牌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牦牛养殖业的发展,是常规牦牛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生产企业可抓住这种机会,将牦牛肉干的专供产品或其他新产品进一步开发,将可可西里牛肉干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化,拉伸产业链。

挖掘更大的市场效益。

6.4 尽快建立牦牛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府要转变观念,强化标准化意识,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国际各类质量标准,普及标准化知识,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牦牛产业标准化体系。

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培训,使广大农牧民成为实施无公害牦牛产品行动计划的主体。

此外,要切实强化质量监管工作,加快省、市、县级畜产质检机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畜牧业质量安全监控工作,将检测结果进行公告,对优质牦牛产品实行奖励与保护,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及单位公示曝光,加强社会对牦牛产品质量的舆论监督作用。

6.5 进一步完善牦牛产品市场体系培育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主体,实行育种、质检、包装、销售和服务的标准化生产,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品牌培育和推广。

其中既要着眼于民营中小企业,更要培育优势企业。

重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培育优势牦牛生产强势品牌及龙头企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一系列符合市场标准的质量指标,推广整套优质高效的养殖技术,并加强牦牛产品产前产后相关技术,特别是要加强育种、屠宰、包装上市、储藏、运输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保证牦牛产品是高质量的、无公害的、绿色的;加强牦牛产品品牌基地建设,走产业化道路,发挥规模效应;围绕资源情况和区位优势特点,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扶持建设区域性的品牌牦牛产品发展,扩大牦牛产品品牌生产规模,形成规模化经营优势。

6.6 加快建设畜牧产品地理标志注册等各类认证服务体系工商部门在牦牛产品商标的申请注册过程中,要坚持以牧民为本的原则,加强商标法律、法规的宣传,简化注册程序,让生产者感受到牦牛产品的商标注册并非望不可及,引导帮助牦牛产品生产者做好商标注册工作;在发挥产地地域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推进牦牛产品的地理标志注册及保护工作措施,积极向生产者宣传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鼓励有关组织申请注册地理标志,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牦牛产品品牌去占领市场,把地理标志列入品牌创建重点,优先推荐。

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内容的认证工作,严格按照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模式化标准对各类牦牛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认证,对达到标准等要求的牦牛产品许可使用授权的专门标志,确立其优质品牌牦牛产品的身份;政府要鼓励和扶持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申报质量安全及体系认证,并逐步使青海牦牛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由自由态过度到强制性,从根本上保证上市牦牛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企业及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青海牦牛产业品牌已处于初步阶段,只靠政府是被动的。

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品牌经营之路,改善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牦牛品牌影响力,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力。

因此,生产者只有针对牦牛市场的特点及牦牛消费的差异性,并结合牦牛产业的目标市场定位,建立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才能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祁永寿.段辉民.周舒迥.刘海斌.马云.郭海林青海省品牌发展及品牌文化现状[期刊论文]-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5,23(2)
[2] 祁永寿.段辉民.周舒迥.刘海斌.马云.郭海林青海省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5,23(3)
[3] 青海统计局编.青海统计年鉴2000[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孙海梅.西部大开发与青海毛牛业[J].农业经济,2001,(8):9-13.
[5] 阎萍,潘和平.野牦牛种质特性的研究与利用[J].中国畜牧杂志,2004,40(12);3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