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二模联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南山区九年级语文二模联考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1——5)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
A.冗.杂(rŏng)抽搐.(chù)执拗.(niù)潜.心关注(qiăn)
B.煞.白(shà)哽咽.(yē)折.本(shé)即物起兴.(xīng)
C.朔.方(shuò)黝.黑(yŏu)倏.忽(shū)锐不可当.(dāng)
D.秕.谷(bĭ)粗犷.(guăng)偌.大(nuò)廓然无累.(lèi)
2、选出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
A.十四五岁的我们,应怀抱梦想,有目空一切
....的雄心壮志。
B.《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热播以来,相关原著小说的出版和销售也是络绎不绝
....。
C.既然这件事戛然而止
....,那就不要再追问了。
D.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抵制韩国部署“萨德”,我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
A.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深圳美好的明天。
B.我们要接受过去的教训,尽量避免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C.通过开展“人人有事做”活动,我们班级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D.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决定的。
4、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⑤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A. ①②④⑤③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②⑤③④
D. ④⑤①②③
5、选出下列说法准确无误
....的一项()
A.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写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无误。
C.“我的脑袋像突然开窍一样,解题过程清晰地闪现了出来”。
这句话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打扫干净”是一个动宾短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20)
一、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2)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8)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9)“愁”是古人常抒发的一种情绪。
李清照《武陵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浓郁难载之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
地的浩大苍茫与诗人的浓浓愁绪。
三、本题共3篇文段,共33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
(9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④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⑤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
②薄丛:贫瘠的丛林。
③不见:不被人知道。
④萧艾:艾草,一种植物。
⑤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
(1)可爱者甚蕃.(2)不蔓不枝.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自古人知贵.兰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9、【甲】文把莲誉为“花之君子”,【乙】文盛赞兰“甚似乎君子”,两文共同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呢?周敦颐和黄庭坚分别借助“莲”和“兰”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
(10分)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6 日第5 版)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1.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的段首句保持一致)。
(2分)
12. 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3.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
(14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
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4、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分)
15、第③段中,划线句子“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有什么表达效果,请选取角度进行赏析。
(3分)
16、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题目“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的含义。
(2分)
17、文中的爸爸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
18、说说你对第⑧段最后一句划线句子的理解。
(3分)
四、本大题共2题,共4分。
当他出现时,观众们掌声不息,连续了五次;在这礼仪之邦,即使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
演出之狂热竟惊动了警察。
交响曲引起了一阵狂热的骚动。
有许多人哭了起来。
音乐会后,他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他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醒,直到次日早晨。
但胜利只是短暂一瞬,他分文未得,演出没有给他带回一个子儿。
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
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一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
19、文中的“他”指的是,出自《》(2分)
20、怎样理解选文中划横线句的含义?(2分)
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
“一路走来,生活中总有许多值得我们怀念的人、事、物。
哪一段经历让你最难忘,哪些感受你最想真情表达呢?”,
请以“怀念有你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2)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3)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如必须出现,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