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合集下载

奥硝唑注射液在两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奥硝唑注射液在两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研 究 .中华 内科 杂 志 ,19 ,1 7 :9 9 2 3 ( ) 34
奥硝 唑 注射 液在 两种 输 液 中的 配伍 稳 定性
李笑 慧。熊 建华 。刘金 来 。郑 斌娜 , , ,
(. 1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温州 摘 要 35 0 ; 2 2 00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 , 温州 35 2 ) 2 05
奥 硝唑 (ri zl) 硝基 眯唑 类 抗厌 氧菌 新 药 , o d o 系 na e
普德 药业 有限公 司提 供 ;% 果 糖 注 射 液 ( 苏 正大 丰 5 江
6 11 ) 5 抗菌力 强 、 衰期 长 、 副 作用 低 , 床 主要 用 于 治疗 海制 药 有 限公 司 ,批 号 0 122 ;% 木 糖 醇 注 射 液 半 毒 临 和预 防厌 氧 菌感染 J 。果糖 注 射液 (rc s n ci ) f t eietn ( uo j o 邯郸 赵都 制药 厂 , 号 0 120 批 5 253—1 。 ) 2 方 法与 结果 和木糖 醇注 射 液 (yilnetn 在 体 内 的代 谢 无 需 xlo i ci ) t j o . 胰 岛素 的参 与 , 床 上 可用 于糖 尿 病患 者 供 给 能 量 和 2 1 对 照 品储备 液 的制 备 精 密称 取 奥硝 唑 对 照 品 临 0 置 0m1 加 摇 补 充体液 的代 用 品 。本 实验 模 拟 临 床 用 药 浓 度 , 不 10mg 5 量 瓶 中 , 蒸 馏 水 稀 释 至 刻 度 , 匀 , 在
维普资讯
天 津药 学
Taj P am c 20 i i hr ay 0 8年 2月 nn
第2 0卷第 1 期
血 关 毒 之 法 。毒痹 消方 用 白花 蛇 舌 草 、 红 花 子 、 酱 草 、 水 败 土 使 各种毒 邪驱 除体 内 , 行流 畅 , 节舒 展 , 痹 消除 。 茯苓 清热 解 毒 , 灵 仙 、 风藤 、 威 海 络石 藤 、 稀莶 草 、 龙 地

奥硝唑注射液接瓶头孢噻肟钠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奥硝唑注射液接瓶头孢噻肟钠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淡黄色澄清液变成淡粉 色澄清液 ;以 1 : :0 2—11 质量 比配伍在 2 ℃ 1 内颜 色 由微淡黄色澄清液 5 h
变成淡粉色澄清液;以 1 质量 比配伍 , 品的配伍 液在 4 i 由微淡黄色澄清液变成淡粉色 澄 : 2 药 0r n a
清液 , 对照品的配伍液在 7 i 5rn内无改 变 , a 二者 p H值变化不 明显 。结论 奥硝唑氯化钠 注射 液 接瓶头孢噻肟钠注射液发生的变色反应 由辅料产生 。 临床使用时应避免奥硝唑注射液直接与头孢 噻肟钠注射液接瓶 ,如果需要接瓶 ,建议接瓶前用注射用 09 氯化 钠注射液 2 l . % 0m 冲管 。 【 关键 词 】 奥硝 唑注射液 ;头 孢噻肟 钠注 射剂 ;接瓶 ;稳定性 Sa i t fc mp t i t fond zl ne t ni si e fe e txmes du o n tbl yo o ai l yo r ia oe ijci n t ld atref a i o i m fri — i bi o l o j t n W N u- i g,X A0D -i I u -u .un dn o na dC i rnH si ln ei A GS iqo co n I al ,LA Y ey nG ag og W me n hl e opt a d d a
(n=6) ,说 明该 方法重现性 良好 。 26 稳定性试 验 .
的组方 中,板蓝 根 、金银花均具 有 良好 的抗病 毒 作 用 ,抗病 毒物质基础也丰富多样 3 1 ,本文对其
中一个活性成分 ( 即腺苷 ) 进行 了含量测定 ,为 制定 全面 的质 量标 准提供 了参 考依 据 。 分别 于 0 、8 2 4h 行测定 ,计算各 色 、4 、1 、2 进 取供试样品 , “ ..” 下制备样 品溶液 , 按 221 项 谱峰峰 面积 的 R D,结 果 为 24 %,表明样 品在 S .1 参考文献 2 4h内稳 定性 良好 。

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探析

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探析

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我院于2014年5月依据比例配制好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室温环境放置0,1,2,3,4,5,6,7,8小时,观察溶液的外观,酸碱度检查结果,选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米诺钠及奥硝唑含量值。

结果:在0至8小时间,配伍溶液外观,酸碱度结果无变化,头孢米诺钠及奥硝唑含量值基本不变化。

结论: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较佳,配伍8小时内可被临床使用。

【关键词】头孢米诺钠;奥硝唑;氯化钠;配伍;稳定性奥硝唑属于第3代唑类抗菌药,疗效高于甲硝唑与替硝唑,奥硝唑耐受性更强,治疗疗程较短[1]。

头孢米诺钠是第三类头孢抗生素,可以对合成感染病菌细胞壁起到抑制效果。

临床上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替硝唑注射液的配伍注射比较常见[2],不过配伍奥硝唑注射液的研究报道很少,为了探讨配伍稳定性。

我院探讨了头孢米诺钠注射剂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具体结果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仪器与药剂FA1604型电子天平(购自上海天平仪器厂);DU-64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美国Beckman公司);HHS-21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购自河北省医疗器械厂);pHS-3CT型酸度计(购自上海大谱仪器有限公司)。

pH缓冲剂(成分包括pH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及pH6.86的混合磷酸盐,购自上海雷磁?创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批号:200605191,购自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头孢米诺钠注射剂(批号:T071101,购自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蒸馏水(批号:061227,购自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其中甲醇属于色谱醇,其余试剂属于分析醇。

1.2方法1.2.1 确定测定波长配制20um/ L的头孢米诺钠及奥硝唑溶液[3],空白溶液为0.9 % 氯化钠,于180-420 nrn波长内扫描,发现头孢米诺钠于208nm与265nm处吸收光谱最大,奥硝唑于206nm与320nm处吸收光谱最大,因此检测波长选择208nm。

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张晓华【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9【摘要】目的:研究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对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14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奥硝唑可与11种药物配伍使用,稳定性较好。

与炎琥宁、阿魏酸钠和奥美拉唑配伍后出现沉淀,提示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

结论奥硝唑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应用时应谨慎,保证配伍稳定性及安全用药。

%Objective Stability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ornidazole injection and common injection is to be analyzed. Methods Make a summative 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ornidazole injection and other 14 kinds of common injection. Results Ornidazole injection is of stability to be compatible with 11 kinds of common injection; however,there is precipitation to be seen after combination between ornidazole injection with Yanhuning,sodium ferulate or omeprazole,which is taken as a sign of medication incompatibility. Conclusion It is required to be careful to get ornidazol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other kinds of infections,which is of importance to guarantee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and medication safety.【总页数】2页(P214-215)【作者】张晓华【作者单位】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2【相关文献】1.硫酸头孢噻利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何伟珍;田伟强;金成淼2.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张晓钰;刘冬;张晋;刘子昀;姜凤丽;乌伊萍3.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与常用中药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谭小碧;冯雪梅;金沈锐4.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20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概述 [J], 王红勤;王艳芳;刘锡鲁5.注射用阿奇霉素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J], 朱春来;弈国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研究

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研究
接不 紧密 ,实为 “ 松 散形式 ”的链 接 ,各类患者 到医院后要 经过急诊
[ 1 ] 侯 连 英, 侯连玉, 龙辉 , 等. 无缝 衔接 一 体化 急 救护 理 模 式在 严重
创 伤病 人 中的应 用 【 J 】 . 护 理学 报, 2 0 1 0 , 1 7 ( 9 ) : 2 1 — 2 2 .
[ 4 ] 曾坤, 沈俊, 谢隽, 等. 不 同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 中的应用
[ J 】 . 临床 急诊 杂志 , 2 0 1 2 , 1 3 ( 3 ) : 2 1 1 - 2 1 2 . 【 5 ] 赵 文飚 , 殷建 伟, 刘 鸿翔 , 等. 严重 多发 伤一 体化救 治 的效 果 [ J ] . 中 华创 伤杂 志, 2 0 1 1 , 2 7 ( 1 ) : 1 9 ・ 2 1 . 【 6 】 张连 阳, 姚 元 章, 谢隽, 等. 严 重 创伤 的早 期 救治 【 J 】 _ 中华 实用 外科
现 ,如果将二者 的? 昆 合液 体放置 时间延长 ,液体 将发生颜 色加深 、药 物含量 减少 的现象 。
4结 论
笔者经 全面的调查研 究得 出了以下结 论 :①青 霉素类 药物 ,如 :
美洛 西林 、阿洛 西林和 p内酰 胺类药物 ,如 :舒 巴坦 、氨 曲南等非典
型药物 与奥硝 唑注 射液配伍 时 ,会呈 现不稳定状 态。但 由于 头孢菌类 药物 自身具有药性 稳定性 强的特点 ,又加上其本 身结构 的固定性 ,因 此 ,在 头孢菌类 药物单体 元素的特殊溶 解性 的影 响下 ,当它们与奥硝 唑注射 液配伍 时 ,随着配 伍时间 的延 长 ,在温度升 高的条件 下 ,混合 液体 的颜色也 会逐渐加深 。②奥硝唑注 射液与硫 酸头孢 噻利的配伍变 化稳 定性是相对 较强的 ,笔者用 了紫外分光系 数倍率法 ,将混合液 体 的容 量定于2 6 1 - 3 1 9 m L 之 间 ,从而 测定配伍液 中奥硝唑 和硫酸头孢 噻利 的含量 ,并观察 奥硝 唑在不 同时 间的p H 值 变化规律 。笔者 经研究 发现 :如果将混合 液放于温 室内 ,8 h 后 配伍液体颜 色逐渐加深 ,且变 化越来越 明显 ,但是奥硝 唑和硫酸头孢 噻利的p H 值和含量 均未发生显 著变化 ,所 以,奥 硝唑和硫酸 头孢噻利 不能进行配 伍。 ③奥硝 唑注射

奥硝唑注射液与1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奥硝唑注射液与1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奥硝唑注射液与1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胡正波;冯海云;李航
【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2007(17)5
【摘要】奥硝唑(ornidazole)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原生质(如滴虫)感染作用,通过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与细胞分子相互作用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可广泛用于治疗由厌氧菌、阿米巴原虫、贾滴虫、毛滴虫等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奥硝唑在临床应用中常与其他液体交替输入体内,短时间的混合是否存在药物配伍问题,没有相应的配伍禁忌表来满足临床需要,【总页数】2页(P673-674)
【作者】胡正波;冯海云;李航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52医院,四川,成都,610021;解放军第452医院,四川,成都,610021;解放军第452医院,四川,成都,6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
【相关文献】
1.酚磺乙胺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陈斌;金晓玲
2.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张晓钰;刘冬;张晋;刘
子昀;姜凤丽;乌伊萍
3.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刘拴娣;郭智娟
4.奥硝唑注射液与头孢类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J], 尹晓红;汪玥
5.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张晓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肌苷临床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肌苷临床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肌苷临床配伍的稳定性观察目的:探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肌苷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考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肌苷注射液配伍后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外观及pH的变化。

结果:在室温(20℃)条件下,0~6 h内配伍液外观、pH没有明显变化,含量变化也不大。

结论:在6 h内这两种药物配伍基本稳定,含量合格。

标签: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肌苷;奥硝唑;配伍奥硝唑是一种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類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滴虫作用。

其化学名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1]。

奥硝唑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与其他药物配伍也日渐增多[2,3]。

现借鉴替硝唑的分析方法[4],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肌苷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为临床安全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UV-2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751-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pHS-3C型数字式酸度计(上海理达仪器厂)。

奥硝唑对照品(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ml∶0.5 g,批号030618);肌苷对照品(南京金陵药业);肌苷注射液(南京金陵药业,规格:2 ml∶0.1 g,批号030801)。

2 方法与结果2.1测定波长的选择取奥硝唑对照品、肌苷对照品适量,配制成18 mg/L的奥硝唑水溶液和8 mg/L的肌苷水溶液。

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

结果奥硝唑在318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肌苷在此波长处无吸收,故选择318 nm为奥硝唑的测定波长;肌苷的最大吸收峰在264 nm处,奥硝唑在此波长处也有少量吸收,并和肌苷的吸收峰相互重叠。

于是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肌苷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64 nm,参比波长为361 nm。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奥硝唑对照品适量,配制成600 mg/L的贮备液(Ⅰ);精密称取肌苷对照品适量,配制成400 mg/L的贮备液(Ⅱ)。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案研究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案研究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案研究发表时间:2016-07-12T10:00:16.5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作者:王海鹰[导读] 为确保药物的疗效,减少二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建议中间以适量的常用输液进行冲洗管中药物,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王海鹰(通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通河150900)【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研究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案作为本次的回顾性分析对象,并观察两种成分在温室下的含量变化以及检查配伍液外观和PH值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两组药物配伍后0、1、2、4、6、8小时后的溶液相对百分含量、外观变化以及PH值无明显变化。

结论:二者无配伍禁忌,但临床中,为确保药物的疗效,减少二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建议分开使用二者药物,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案头孢唑肟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肠杆菌科细菌等需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奥硝唑则对多种厌氧菌如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中需氧菌与厌氧菌合并感染的症状非常常见,故头孢唑肟钠联合奥硝唑治疗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1]。

本文针对头孢唑肟钠联合奥硝唑在临床中的配伍稳定性作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研究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案作为本次的回顾性分析对象,回顾性研究方案中所使用的仪器与材料,并观察记录。

所用仪器:以上30例配伍稳定性案例均使用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所产的FE20K9DELTA320酸度计进行测量PH值,采用岛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所产的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进行检测配伍后的含量以及外观变化。

奥硝唑注射剂与其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概述

奥硝唑注射剂与其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概述

奥硝唑注射剂与其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概述摘要】奥硝唑(ornidazole,ONZ)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广谱抗厌氧菌及抗原虫感染药,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好、组织渗透性好、体内分布广等优点。

其作用机制是,使通过分子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使受体螺旋组织结构断裂,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衰亡。

研究发现,奥硝唑药效持续时间长,其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4小时,高于甲硝唑的8.4小时和替硝唑的12.7小时,与替硝唑、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该品抗感染优势更为明显。

在抗厌氧菌感染方面,奥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小于甲硝唑和替硝唑,疗效优于甲硝唑和替硝唑;局部用药疗效好于甲硝唑和替硝唑。

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临床上用于治疗腹部感染、盆腔感染、口腔感染、外科感染、脑部感染及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厌氧菌感染等。

也常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手术后厌氧菌感染及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的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制剂主要有:奥硝唑注射液:5ml:0.5g;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奥硝唑0.25g与氯化钠0.825g;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100ml:奥硝唑0.5g与葡萄糖5g。

本文综述奥硝唑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稳定性情况,供临床合理用药时参考。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剂配伍稳定性1 与头孢类抗生素配伍1.1 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1]用RP-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变化。

结果含奥硝唑50μg/mL和头孢噻肟钠100μg/mL的配伍液在4℃8h、25℃4h、37℃1h内,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奥硝唑的含量变化在5%以内。

说明二者配伍后4℃8h内、25℃4h内、37℃1h内稳定可使用。

1.2 与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2]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系数倍率法分别测定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奥硝唑的含量。

结果在室温下(25℃)8h内配伍液的pH值、外观、含量无明显变化。

提示二者在25℃下、8h内可配伍使用。

1.3 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头孢哌酮(CPZ)和奥硝唑(ONZ)含量,同时监测pH值、外观及气味的变化。

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39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8月第6卷第15期G ui de of Chi na M edi ci ne,A u gust2008,V06,N o.15改进【J】.化学通报.2004,l l(12):45—47.[】6】j i纠、英,曾和平,曾志,等.5.6_二溴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研究【刀.化学世界报.2000,9(7):7l-73.【17】王平,申永存.原位氧化法制备2一苯基苯并眯唑【J】.研究与开发报.2006,12(15):31-32.【18】宁志刚,徐惠,王进敏.—种新的质子泵抑制剂苯并眯唑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研究报.2007,l(40):1008-1011.【l9】杨Ft芳,丁振凯,马秀英.等.新型苯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刀.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l l(16):15-17.【20l王陆瑶,高勇,杨秉勤,等.硝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的测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12(22):41-43.f2】】潘文龙,宋继国,余伟杰,等.微波辐射下2一苯并咪唑基烯烃的一步法合成[.I】.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6):54-56.【22】王陆瑶,李小娟,史真,等.萘甲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杀菌活性【J】.应用化学报.2005,6(5):86—88.[23】卿胜波.黄卫,颜德岳.耐高温含氟磺化聚苯并咪唑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学报.2005,63(7):667-670.【24】王立格.王卓渊,刘生桂.氯苯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2,5(25):17l—173.【25】朱洪,黄文忠,浦家齐.邻硝基苯胺还原关环一步法合成苯并眯唑类化合物【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4(7):273-275.【26】刘安昌,邹菁,黄树槐.聚苯并咪唑树脂的合成进尉J】.化工新型材料报.2004,32(5):145-147.【27】王敏,张一宾.具苯并基杀菌剂的研究开发进t I琵【J】.现代农药报.2003,2(1):23l一234.【28】王陆瑶,田敏,陈邦,等.环戊甲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J】.表征及抑菌活性.应用化学报.2005,10(10):87-89.【29】谭成侠,沈德隆,刘会君,等.含I H-吡唑和咪唑的新型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J1.合成化学报.2005,4(32):317—319.[30]王清华,胡泽样,娄方,等.苯并咪唑的衍生物用作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报.2004。

奥硝唑

奥硝唑

关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我院现有常用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警戒(二)奥硝唑属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该药在厌氧菌感染所导致的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受我院临床医师的青睐。

但是,奥硝唑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常常会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配伍禁忌,临床药学室曾在2010年发布过奥硝唑药品配伍禁忌,但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加,又发现了很多新的药品与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

临床药师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禁忌及稳定性的相关文献,总结整理出奥硝唑注射液与其他我院现有药品存在配伍禁忌对照表,分析配伍禁忌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减少药物不良事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提供参考。

表1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我院现有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常见配伍禁忌奥硝唑的化学表达式为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受到其结构因素的影响,奥硝唑注射液通常为酸性,其pH值一般在3.0-3.5之间,在提高其pH值后,奥硝唑注射液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奥硝唑配伍治疗产生配伍反应的主要原因,我们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如下:第一,芳香硝基反应。

奥硝唑为硝基咪唑结构,属于一种芳香性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其溶液通常会呈现为紫红色,这种颜色反应过程被称为芳香性硝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

第二,抗菌药物。

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在酸性溶液中(pH=4.0),室温条件下,β-内酰胺环开环、分解、重排、缩合,生成新的化学物质。

头孢菌素类因空间位阻及结构因素,β-内酰胺环相对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随时间的延长,也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因此,随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颜色的改变。

同时,不同的头孢菌素类的侧链结构不同,稳定性也各异。

第三,部分中药注射剂。

因为中药注射剂自身的成分较为复杂,因而在其与奥硝唑联合使用时,某些特殊成分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现象。

第四,氧化还原反应。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均属于亚磺酰基苯并咪唑结构类药物,且通常为弱碱性,其性质容易受到温度、金属离子、光线和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目的:考察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常温下(20℃)放置8 h内不同时间的最大吸收峰峰位和吸收度,并观察溶液的色泽及测定其pH值。

结果:4 h内配伍液的吸收峰位、吸收度、色泽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4 h内稳定。

标签:紫外分光光度法;奥硝唑;加替沙星;配伍奥硝唑系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的一种疗效更高、疗程更短、体内分布更广的强力抗厌氧菌及抗原虫感染药物[1]。

加替沙星是一种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革兰阴性菌、阳性菌活性,该药易溶于水,稳定性好,光毒性小,在体内具有作用时间较长、组织转运较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等药动学性质[2]。

如将两者合用,则可有效治疗厌氧菌与其他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但两者能否配伍,目前尚未見相关文献报道,故笔者模拟两药临床常用量进行了体外配伍稳定性考察。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UV-2201型自动记录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pHS-3C型精密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YB-3型澄明度检测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1.2 试药注射用奥硝唑(规格:0.25 g,批号:200409011)及奥硝唑对照品(由武汉生物化学制药厂提供);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0 ml含加替沙星0.2 g 和氯化钠0.9 g,批号:04111301)及加替沙星对照品(由江苏扬子江制药厂提供)。

2 方法与结果2.1 测定波长选择精密量取奥硝唑对照品和加替沙星对照品各适量,分别以蒸馏水配制成约25 μg/ml的奥硝唑水溶液和10 μg/ml的加替沙星水溶液,以及含奥硝唑25 μg/ml 和加替沙星10 μg/ml的混合水溶液,另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组,在190 nm~4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

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王志强【摘要】目的:评价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配置加替沙星、氯化钠溶液标准品,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配置不同浓度配伍液,在不同时间段测定吸光度、pH值,肉眼观察物理变化,并进行回收率试验。

结果测得加替沙星波长289.9 nm,C=22.3353△A+0.1576,奥硝唑测定波长319.7 nm,C=30.3313△A-0.1554;不同浓度配伍液体不同时间按段回收率、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泡、无沉淀产生。

结论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较好。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gatifloxacin and ornidazol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ompatibilitystability.MethodsConfigure gatifloxacin,sodium chloride standard measured absorbance,the standard curve,configur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mixed solution,measuring absorbance, pH,physical changes visually observed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and recoverytest.Results The measured gatifloxacin wavelength 289.9 nm, C=22.3353△A+0.1576,ornidazole measurement wavelength 319.7 nm,C=30.331 3△A-0.1554,compatibility of liquid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by segment recovery,pH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no statisticaly significant(P> 0.05),no bubbles,no precipitate. Conclusion Gatifloxacin and ornidazol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ompatibility better stability.【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配伍稳定性;抗生素;加替沙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作者】王志强【作者单位】136000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王志强作者单位:136000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奥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新药,疗效高、疗程短、耐受好、用药后体内分布广,现已发现了奥硝唑与十数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1]。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头孢唑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头孢唑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医学信 息

3 2・ 31
N .1 2 1 o1 00
M DC L N 0 M T N E I F R AI A I O
药 物 与 临床
c n e mn r t r s tr n t n n e t a ig t e I f e c f e tr Co a y Ar y Rik Deemi ai iv si tn h n u n e o e o g l
s evFu t dr ii i e s S sa ad l d—lwe ig rg me Re u t f m h r v sai v n p o rn e i n: s l r t e P a a tt s o n
o o v sai v l ain a d I fein T ea y—T mmb l ssi My c r rAtr a tt E au t n n e t h rp n o o h oy i n o a -
钠 配 伍应 用 。
【 关键词】 奥硝唑 ; 头孢唑肟钠 ; 稳定性 ; 配伍 d i1.99jin 10 o: 36/.s .0 6—15 .00 1 .0 0 s 99 2 1 .132
文章 编 号 :06—15 (0 0 10 99 2 1 )一1 3 1 0 1— 32— 2
奥 硝唑 是新 的第 三 代硝 基 咪唑 类 抗 厌 氧 菌 及抗 原 虫药 … 。该 药 抗 菌 、 呈 良好 的线性 关 系 。 杀 虫活 性 高 , 内半衰 期长 , 体 组织 渗 透 性好 。在 发 生细 菌 和 厌 氧菌 混 合感 染 2 3 回收 率 试验 。分 别 精密 配制 含 头孢 唑肟 钠 8 1 、O . 、22 g・ l 和 奥 m 时, 临床上 常把 它 与抗 菌 药 物配 伍 使 用 。 头 孢 唑 肟 钠 是 广 谱 高 效 的第 三代 硝 唑 6 1 、6 、0 1 g・ l 的溶 液 , 2 4m 和 39 m处 分别 测 得 吸 收度 , m 在 3n 1n 计算 头孢 类抗 生 素 , 革兰 阳性 和 阴性 杆 菌 均 有 强 大 的抗 菌 作 用 。 鉴 于奥 硝 唑 回收 率 , 果 ( 对 结 见表 1 。 ) 与 头孢 唑肟 钠 的配伍 稳 定性 尚未 见报 道 , 此 进行 了实 验 , 为 旨在 为 临 床使 用 提供 参 考依 据 。 1仪 器 与试药 . C r 0型紫 外可 见分 光光 度 计 ( 国 瓦 里 安 中国 有 限 公 司 ) P S一3 ay 5 美 ;H C 型P H计 ( 上海雷 磁 仪器 厂 ) 注射 用 头 孢 唑 肟 钠 ( 南 药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 西 批 号 :020 6 规格 :. g ; 硝 唑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 京 圣 和 药 业 有 限 公 10 00 , 10 ) 奥 南 司, 批号 :92 2 , 格 : 奥硝 唑 0 5/O m1; 硝 唑对 照 品 ( 京圣 和 药 0 1 13 规 含 .glO )奥 南 业 提 供 ) 。

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围 :O 4 1 0 g . -. “ 。 2 2
2. .5稳定性试验 2 依 上述 色谱条件 ,分别在0 、4 、1h 、2 、8 2 测供 试 品溶液吸 收峰 峰面积 , R D . %。 S 为0 6 8
2 .6精密度试验 2 将供 试品溶液重复测定5 , R D . 2 次 S 为0 9%。 0 2. .7重现性试验 2 取 同… 批号的样 品 ,平行制备5 份供试 品溶 液 ,依法进 行测 定 , 含量 分别 为 ( / )1 6 2 .79 . 8 、1 4 4 .39 mg片 . 7 、1 3 、1 5 8 . 1 、1 7 , 2 2 2 2 2
上 ,以三 氯 甲烷 一 乙酸 乙酯 一 甲酸 ( 2: .)为展 开剂 ,展开 ,取 8: 02
N v mb r 0 , o., o3 围哑 oe e 1 V 1 N . 2 1 9 2
仪 ,测 定。回归方程为Y 24 67 8x 16 ., Y 0 99 = 7 15. 3 +0 4 0 9 = . 9 ,线性 范 9
R D为12 %。 S .6
出 ,晾干 ,喷 以二硝基苯 肼试液 。供试 品色谱 中,在 与对 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 ,显相 同颜色 的斑 点。 21 .3木蝴蝶 ,
取 丹参【 】 的酸水层 ,用 乙酸 乙酯提取 3 ,每次2mL 鉴别 项下 次 0 ,
合并提 取液 ,蒸干 ,残 渣加 甲醇 l 使溶解 ,加聚 酰胺 (0 6 目) mL 3- 0 Og . ,拌匀 ,水 浴上 蒸干 ,上 聚酰胺柱 (06 目,2 ,内径1 c 5 3 ̄ 0 g . m, 5
荧光薄层 板上 ,以乙酸 乙酯一 丁酮一 甲酸- ( 3: 1 水 7: 1: )为展开 剂,
精 密取 已知含量 的同一批号样 品5 ,研细 ,分 别取 约0 g ( 份 . 含量 4 为313mg ) ,精密称 定 , 密加入绿 原酸对照 品溶 液2 L ( . 4 / 6 g 精 m 浓度

奥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奥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奥硝唑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徐济萍;李军;张辉;张敏
【期刊名称】《药学服务与研究》
【年(卷),期】2006(6)2
【摘要】目的:采用RP-HPLC法考察4℃、25℃、37℃下24 h内奥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采用Shimpack ODS色谱柱(4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94 nm。

结果:含奥硝唑50μg/mL和头孢噻肟钠100μg/mL的配伍液在4℃8 h、25℃4 h、37℃1 h内,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奥硝唑的含量变化在5%以下,头孢噻肟钠的水解速率符合一级反应规律。

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配伍液在配伍后4℃8 h内、25℃4 h内、37℃1 h内可使用。

【总页数】3页(P136-138)
【关键词】奥硝唑;头孢噻肟钠;配伍;色谱法,高压液相;药物稳定性
【作者】徐济萍;李军;张辉;张敏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2
【相关文献】
1.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4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J], 刘虎军
2.酚磺乙胺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陈斌;金晓玲
3.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J], 陈雯;方宝霞;李鹏;李琴
4.奥硝唑注射液与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刘拴娣;郭智娟
5.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考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_6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J], 谢冬梅;王群;邢蓉;时荣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奥硝唑与几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注射用奥硝唑与几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注射用奥硝唑与几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惠慧;王福贵
【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6)6
【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25℃、37℃)下注射用奥硝唑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以临床用药浓度,将注射用奥硝唑分别加入到3种注射液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 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的pH值、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的药物含量.结果在25℃与37℃条件下放置8 h内,3种配伍液的外观、pH值、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
论注射用奥硝唑与3种注射液配伍,在8 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总页数】2页(P573-574)
【作者】惠慧;王福贵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药剂科,江苏,徐州,22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61
【相关文献】
1.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张晓钰;刘冬;张晋;刘
子昀;姜凤丽;乌伊萍
2.注射用头孢匹胺在木糖醇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J], 韩强;赵格;邵珠民;吕
冬梅;陈全柱
3.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J], 何志义;吴燕萍;等
4.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J], 吴修富
5.氨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双黄连的配伍稳定性实验 [J], 范素琴;贾丹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 研究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对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14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 奥硝唑可与11种药物配伍使用,稳定性较好。

与炎琥宁、阿魏酸钠和奥美拉唑配伍后出现沉淀,提示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

结论 奥硝唑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应用时应谨慎,保证配伍稳定性及安全用药。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09-0214-02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9.170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Ornidazole Injection and Common in JectionZHANG Xiaohua People’s Hospital of Fuyu Coun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Qiqihar 161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Stability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ornidazole injection and common injection is to be analyzed. Methods Make a summative 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ornidazole injection and other 14 kinds of common injection. Results Ornidazole injection is of stability to be compatible with 11 kinds of common injection; however, there is precipitation to be seen after combination between ornidazole injection with Yanhuning, sodium ferulate or omeprazole, which is taken as a sign of medication incompatibility. Conclusion It is required to be careful to get ornidazol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other kinds of infections, which is of importance to guarantee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and medication safety.【Key words】Ornidazole injection,Compatibility,Stability奥硝唑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

目前,随着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成熟,该药物应用逐渐广泛,且应用时多与其他液体配伍,交替输入患者体内。

奥硝唑与其他药物混合后有无配伍问题是药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现对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14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14种注射液配伍分析1.1 头孢菌素类1.1.1 头孢拉定将2 g头孢拉定溶于奥硝唑(用量100 ml,浓度0.25%)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5℃,时长8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无变化,且含量及PH值比较稳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分析后,未出现新峰,提示可配伍。

1.1.2 头孢吡肟将1 g头孢吡肟溶于奥硝唑(用量200 ml,浓度0.25%)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5℃,时长6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无变化,且含量及PH值无明显变化,采用紫外扫描法对其分析后,未出现新吸收峰,提示可配伍。

1.1.3 头孢呋辛钠将1 g头孢呋辛钠溶于奥硝唑(用量100 ml,浓度0.25%)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5℃,时长8 h。

结果显示,配伍4 h内液体外观无变化,液体颜色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深,PH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对其色谱图进行分析,未出现新峰,提示两种药物可在4 h内配伍。

1.1.4 头孢匹胺钠将1 g头孢匹胺钠溶于奥硝唑(用量100 ml,浓度0.5%)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0℃,时长6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紫外吸收光谱及PH值基本无变化,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可配伍。

1.1.5 头孢替唑钠将1 g头孢替唑钠溶于奥硝唑(用量200 ml,浓度0.5%)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5℃,时长8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无变化,含量及PH值有轻微改变,采用紫外扫描法对其分析后,未出现新吸收峰,提示可配伍。

1.1.6 头孢哌酮钠将1 g头孢哌酮钠溶于奥硝唑(用量100 ml,浓度0.5%)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5℃,时长8 h。

结果显示,两者混合6 h内,液体含量变化小于5%,且PH值及外观变化较不明显;6 h后,液体出现混浊,并析出头孢哌酮钠,提示两种药物可在6 h内配伍。

1.1.7 头孢噻肟钠将1 g头孢噻肟钠溶于奥硝唑(用量100 ml,浓度0.5%)中,充分混合,将其分别置于4℃、25℃及37℃环境下观察8 h。

结果显示,液体在4℃、25℃及37℃环境下,外观及PH值变化不明显,含量变化小于5%,最大吸收波长及吸收曲线无明显变化,提示可配伍。

1.1.8 头孢曲松钠将0.5 g头孢曲松钠溶于奥硝唑(用量100 ml,浓度0.5%)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5℃,时长8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含量及PH值变化较不明显,采用紫外扫描对其分析,未出现吸收峰,提示可配伍。

1.2 其他药物1.2.1 炎琥宁将炎琥宁溶于奥硝唑中,充分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1.2.2 维生素C 将0.5 g维生素C溶于奥硝唑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0℃,时长6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含量及PH值变化较不明显,吸收曲线无变化,提示可配伍。

1.2.3 阿奇霉素将0.5 g阿奇霉素溶于奥硝唑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室温,时长8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含量、PH值、紫外吸收峰变化较不明显,提示可配伍。

1.2.4 奥美拉唑将40 mg奥美拉唑溶于奥硝唑中,充分混合,立即产生黄褐色沉淀。

1.2.5 阿魏酸钠将阿魏酸钠溶于奥硝唑中,充分混合,立即产生粉红色沉淀。

1.2.6 左氧氟沙星将0.2 g左氧氟沙星溶于奥硝唑中,充分混合,观察条件20℃,时长6 h。

结果显示,液体外观、含量、PH值、紫外吸收峰变化较不明显,提示可配伍。

2 结果分析显示,奥硝唑可与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头孢匹胺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钠、头孢替唑钠、维生素C、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11种药物配伍使用,稳定性较好。

与炎琥宁、阿魏酸钠和奥美拉唑配伍后出现沉淀,提示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

3 讨论奥硝唑适用于临床治疗由多形拟杆菌、脆弱拟杆菌、真杆菌、幽门螺杆菌、梭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敏感厌氧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具体包括外科感染、口腔感染、腹部感染、盆腔感染、脑部感染等[1]。

工作单位: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中医院工作单位:152100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医院【摘要】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59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红霉素)、研究组(阿奇霉素)。

观察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对比疗效。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消失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少,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症状,治疗快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阿奇霉素;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09-0215-02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5.09.171The Applied Research of Azithromycin Treatment in Childre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ZHAO Haixia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Wangkui Coun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Suihua 152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zithromycin treatment in childre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s to be researched. Methods Choose 59 childre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who are treated in clinic department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and separate them into study group (Erythromycin) and control group (Azithromyci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n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in study group is much higher and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have been alleviated faster, and the side-effects in study group are less. There is a great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P <0.05). Conclusion Azithromycin treatment is rather effective to cur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t is conducive to relieving illness symptoms and curing patients quickly with less side effects, which is suggested to be promoted and applied.【Key words】Childre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Azithromycin,Treatment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赵海霞小儿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