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套课件156P)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ppt课件
长久、生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这 是为什么?
❖ 请看西方人自己的答案:
❖ 英国广播公司发起“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评选的栏目主 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 答案。”他还说:“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 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即中国化的马克
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 首先,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产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 统治得到加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 在矛盾激化
1825年英国的经济 危机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 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 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 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 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不同信仰的人,对马 克思如此青睐,如此怀念,能够作出这样崇高的评价, 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西方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今天暴露的种种社会 弊病,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 是正确的,说明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马克 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的三个女儿
三女儿爱琳娜
2、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章ppt课件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历史唯物主义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它强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发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有时会超前或滞后于社会 存在的发展。
05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
于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 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 有客观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从社会 实践出发,深入分析社会 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在分析 社会现象时,要注重深入 到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 根本原因。
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 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一个不断深化的 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 观实际的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 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
检验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 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传统哲学无法 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需 要新的哲学思想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件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就是原子,原子是 世界的本原,原子的特 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原子
道尔顿
评价:
1、没有摆脱用物质 的个别来说明物质 的一般的缺陷。 2、不能把唯物主义 贯彻到社会历史领 域。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 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 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 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 的。 ‛ 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 —— 恩格斯 写、摄影、反映。‛
1.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大体 上分成几个阶段,每一 个阶段各自都有哪些特 征?从人类认识史的角 度,谈一谈你对物质认 识过程的理解
德谟克利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把世界的 物质本原 归结为某 种或几种 具体物质 形态。
泰勒斯: “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本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从意识的起源过程可以发现,反映形式从 低级到高级都必须依赖于相应的物质基础
反映形式
反应特性 刺激感应性
感觉 心理
物质基础
无机物质 细胞质膜
神经 大脑
意识
人脑
狼孩的故事
•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塔东北一个叫米德纳波尔的小 城,发现两个狼孩,大的7-8岁,小的约2岁,据记载, 狼孩刚发现时是四肢走路,总是喜欢单个活动,白天睡 觉,晚上活动,黎明时引颈长嚎,他们没有感情,只知 饥时觅食,饱时休息,人们花了很大力量使他们恢复人 性,小女孩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2年后才会直立,6 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 7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在最后3年中 ,终于学会了晚上睡觉,抚养16岁死去,但她的智力只 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2024鲜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课件-2024鲜版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02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03
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
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
2024/3/28
20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维护资产的观点、阶级斗争的观点、人民 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等。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 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024/3/28
5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 质和建设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和领导水平。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由、平 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以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道德观念。
2024/3/28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为资 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提供思想支持和制度保障。
22
06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 律
2024/3/28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全课件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绪论 •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2
01
绪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第-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第一章ppt课件
• 引言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物质与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本章小结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 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 确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错误的
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06
本章小结
重点概念回顾
马克思主义定义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 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 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04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概念和特征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 质性活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实践的特征
实践的种类
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 实践等。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 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概念和特征
认识的概念
0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
实现,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认识的特征
02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认识的种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套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套课件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2、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存在与虚无》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3、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代表著作:《保卫马克思》 • 海德格尔注意到马克 思拒斥形而上学的努 力,认为“随着这一 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 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 颠倒,哲学达到了最 极端的可能性。哲学 进入其终结阶段了” 。
•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格局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尤其是1917年俄 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 了世界历史的格局。此后,在近四分之 三个世纪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界被 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陈营, 各自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
• “一球两制”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基 本格局。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指导思想的马克 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马克 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 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主讲人:
1
第一专题 马克思主义与大学 生成长
•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指引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 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类取得了历史性的 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矛盾的性质不同,其斗争形式也不同,有两种 基本形式,即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部PPT演示课件
可见,马克思主义原理就是研究这种共性的东西(哲学: 世界共性。例如:道、绝对精神、物质、理念;政治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跻身会发展的 共性问题),具体科学研究的个性的东西。
11
2020/3/4

马克思给夫人燕妮的信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
的共性 4、“白马非马”(白
指 颜色,马指形状,颜 色+形状=形状)
10
2020/3/4

小结:
1、所有的概念指的是这一类物的共性,失去这一一共性, 此物也将不存在。
2、共性的特征:无色、无味、无声、无形,但又客观存 在的
3、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个别之中
4、一般和个别的作用:一般更为重要,精神灵魂,决定 此物的存在,大凡称上“家”的人都能达到一般这种境界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4、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7
2020/3/4

(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1、理论联系实际 (世界、国家、个人;过去、现在、未来) 2、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 3、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知——理解——运用
8
2020/3/4

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能样才能学 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
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
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无论如何,这些阴

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面 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如资 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全球化和信 息化等。
机遇
马克思主义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发 展和完善,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 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
创新发展
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结合 时代发展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应用 •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未来发展
0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创立背景
01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逐渐显现,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改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 不断改革和完善。改革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 社会全面进步。同时,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 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将马克思主 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阶段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 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
03
总结词
0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 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 活资料的能力,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 质和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 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 有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 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4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分歧 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0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 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 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 展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
02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定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 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 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运动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 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些规 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教学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教学课件

克拉底鲁
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人 一 次 也 不 能 踏 进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同一条河流
32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 式
(1)时间
含义: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 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 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 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 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 先后顺序关系。
物质=客 观实在性
物质=物质 的具体形态
物质=原子
21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 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 础。
22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 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 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 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 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 质性。
19
第二,它指出了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坚持了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 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反映论 可知论
先验论 不可知论
20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揭示了 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的 区别和联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8
②时空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 空间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 约的,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 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具体表现在:
A、时空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B、时空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39
(5)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空的无限性是指整 我将时间堆上时间,空
世界观 哲学
方法论
实践
世界是什么 怎么样可知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 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哲学,
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期,创始人
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指19世纪上半页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包
括两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 生的、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属于唯心主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 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多选题: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
A.引力场
B.反物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94页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用马克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
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未实施的犯罪计划
D.水中月、镜中化
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 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否认物质的运动性,必 然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 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 根本的变化。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 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第三,只有承认相 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即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
遇。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 庄子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空 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运 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 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
义社会内部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
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西




费尔巴哈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 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一。其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其 科学性表现在: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在它所 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 践的发展而发展。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世界是理念的 影子和摹本
“绝对观念” 是 世界的本原
贝克莱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 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