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编者: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 进入新课 】
探究1:我国古代土地所有制从公有到私有的变化过程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上周时期——井田制 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探究2:井田制
问题1:井田制出现于什么时候?有何证据?井田制最盛行时期是什么时候? 商朝;甲骨文田字的写法;西周。
问题2:说说井田制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内容: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公田”由使用份田的农民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缴纳给贵族。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占有制
问题3:井田制何时开始瓦解?瓦解的原因有哪些?瓦解的表现是什么? 春秋;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租佃制。 ☆★ 过程与方法
讲解三种土地所有制;分析井田制的内容、特点、瓦解原因及过程;讲解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地主土地的来源,租佃制的含义、发展过程及影响。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理解租佃制经营方式发展的原因及积极意义。 【 教学重点 】
井田制;租佃制。
【 教学难点 】
井田制的特点及性质;租佃制发展的原因。
【 教学方法 】
归纳法、探究式、启发式。
【 教学用具 】
教学课件及多媒体
原因: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瓦解表现:不事公田,私田私有。
问题4: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为什么进行水蛭改革?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原因: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
作用: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探究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思考1:井田制何时彻底崩溃?代替它的是什么制度?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战国;
土地私有制;
君主私有、地主私有和自耕农私有三种形式;
此消彼长,同时并存;
2000多年。
思考2: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都是如何运作的?
君主私有土地:宫廷掌握,君主私人开支。
地主私有土地:官僚地主掌握,佃农租耕、强迫农民耕、雇耕等。
自耕农私有土地:农民自有,自耕自收
思考3:在各种形式的私有土地中哪一种占支配地位?它的最初来源有哪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认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地主私有土地。
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买卖
途径:土地兼并(或买卖)
思考4: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不可能根治?危害:经济:赋税收入减少。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措施:均田、限田。
不可能:因为:1)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国家要拥有大量土地资源;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思考5:地主阶级进行土地兼并的条件都有什么?
权势;
政府的支持;
从事商品货币经济的利润。
探究4: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1、自耕农土地的经营方式(主要形式)
2、地主土地的经营方式
A、田庄制—“部曲”,强迫农民耕种
B、租佃制
C、雇佣制
3、日趋普遍的租佃制
含义: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发展原因:土地兼并;人口不断增加;商品经济发展。
发展过程:战国产生——汉代比较普遍——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营的经营方式——明清
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意义: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推动社会进步。
【小结】
根据所学内容,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知识链接:西欧庄园经济
阅读与思考:请思考明清时期农业雇工与佃农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
自我测评:
1、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区别?
2、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渐取代井田制的?
3、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4、简述租佃制产生发展的过程。简析它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一、土地所有制从公到私的变化过程
二、井田制
三、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
四、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