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怎样建构数学模型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问题与对策问题一: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不深入,难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对策一:增加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抽象和建模。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并尝试用数学方式解决,激发学生的建模兴趣和能力。
问题二:学生在建模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思考,无法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
对策二:针对不同的建模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特点和关键要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规律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多个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思考模式。
问题三:学生在处理数学模型时缺乏灵活性,只会死记硬背模板。
对策三: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通过灵活的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下进行数学建模,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问题四:学生在进行数学建模时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对策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建模,通过合作讨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对策五:设置真实的数学模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模型在解决问题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将数学模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教师应对学生的建模过程给予鼓励和正面的评价,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上述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建模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在阶段,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
一、情境导入,感知数学模型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
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容易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二、动手操作,建构数学模型思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比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给学生准备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若干个,课堂上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
三、解决问题,拓展应用数学模型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答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解决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置数学题作业,如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等;二是生活题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篇2]《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中阐述“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经历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构小学数学模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和提出问题,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爬楼梯时,学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爬楼梯的时间和楼梯的高度有什么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的活动,对这个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最终建立起爬楼梯时间与楼梯高度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通过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尝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的建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意识。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建构小学数学模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建构,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自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观察和分析问题,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合作和交流。
在合作和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从而促进自己的思维发展。
在合作和交流中,学生能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样的合作和交流,学生还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建构小学数学模型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建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要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究和尝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能够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建构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建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全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到所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语言、方法去近似地刻画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把现实情景削枝去叶,并充分抽象化、形式化、符号化,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回应生活,解决问题,并不断修改完善数学模型的过程。
因此注重学生的数学模型的建构,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得以丰富学习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一、提供现实背景,培养数学眼光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而这些背景是数学模型的现实基础。
把这些背景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成为学生数学思考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自然等关系的认识,体会数学不是枯燥的、无用的,感受数学在解决日常生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
特级教师王凌老师在执教《小数的认识》一课时,首先以复习分数的意义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即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里见过小数,并出示用小数表示的商品的价格让学生齐读,学生初识小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小数在生活中应用之广泛。
随后出示公园售票的生活情境,身高达到1.2米的儿童要买票,小明身高1米5厘米要买票吗?为什么?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几乎全都回答要。
然而片刻思考后,少数学生隐约地产生了疑问。
学生欲言又止的神态让王老师适时地插入一个问题:要不要买票到底要把什么搞清楚?当学生回答1.2米中的2后,这堂课精彩的序幕也随之拉开。
上面的生活情境,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为背景,凸显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熟知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经历建模过程,学会数学思考学生的发现完全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是将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的结果。
此时,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这些数就是“公因数”就行了。
过去的教材是通过列举直接揭示公因数的概念,是从数学到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建模成象。
创设问题情境要将生活实际与数学有关的因素相结合,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
使学生用积累的生活经验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思想的存在。
如《正比例的应用》出示李师傅到商店买了1捆电线,跟店老板说好,用后再把剩下的拿来退钱,结果李师傅剩下大半捆,店老板退钱得知道这大半捆电线的长度。
用尺量太麻烦,老板用秤称这电线的重量,电线的重量和长度有什么关系呢?生:每米电线重量是一定的,所以电线的重量和长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怎么求每米的重量呢?生:找一米粗细同一种电线称出重量,因而可以通过称重量就可以求出电线的长度。
二、重视学生亲身体验,建模悟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应关注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经历中构建数学模型。
如《重叠问题》让学生用浆糊把两张同样长10厘米的纸条左右粘在一起,用尺量一量粘成的纸条的长度,为什么粘成后的纸条比20厘米短了?生:两张纸条有两小段粘起来就变成一小段了。
量出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算出粘成的这张纸条长多少厘米?学生发现规律,只要用原来两部分的长度之和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就能求出粘后的长度了。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获取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利用以前所学知识通过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拼成学过的***形,从而找到新知识的内在模型。
三、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建模立意学生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体会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如平面***形面积模型,在遇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要想所给***形是什么***形,这种***型面积怎样计算。
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时,我先出示许多圆柱、圆锥形状的冰激凌包装盒,这些学生都很感兴趣。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冰淇淋盒的形状,学生很快发现冰淇淋盒的形状有圆柱形,也有圆锥形。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模型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求解。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逻辑关系。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自主思考,发散思维,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并通过尝试和调整去改进模型的效果。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能够主动探索和提出新观点的人才。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并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建构模型,学生可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模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
数学建模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运用数学建模思想的一些课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利用数学语言、符号、式子或图象模拟现实的模型,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模型不仅为数学表达和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这方面的做法:一、《植树问题》模型的构建与运用1、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因此在新课引入中,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如县城街道旁整齐的桂花树图片、摆花盆图片等,让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这样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2、参与探究,主动建构数学模型。
第一,大胆猜测,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猜想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对于探索或发现性学习来说,猜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
在找规律之前,我先让学生猜猜要用多少棵树苗?你是怎么猜的?想知道自己答案对不对吗?让学生产生要验证自己答案的欲望。
第二,动手实践探究,主动建构数学模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小棒、磁片、实验表格等实验材料,让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自主发现“棵数=间隔数+1”这个规律。
高中教学中的模型建构教学法应用指南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01
02
03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 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升教学能力
加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学 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的课 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加强学科素养
不断学习和深化对所教学 科的理解和掌握,关注学 科前沿动态,提高教师的 学科素养和学术水平。
04
模型建构过程引导
引导学生参与模型建构过程,包括观 察、思考、讨论、实验等环节,帮助 学生理解和掌握模型。
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模型建构法讲解牛顿第二定律。首先引导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然后建立物理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
式,最后引导学生利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02
案例二
04
模型建构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的效果
评估
评估方法与指标
问卷调查法
设计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 卷,收集他们对模型建构 教学法的认知、态度和使 用情况等信息。
成绩对比法
对比使用模型建构教学法 前后的学生成绩,分析成 绩变化及差异显著性。
课堂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了解他们对模型建 构教学法的接受程度以及 使用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个性化教学
01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模型建构教学方案
,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智能化辅助
02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跟
踪和数据分析,为模型建构教学提供智能化辅助。
社会化实践
03
鼓励学生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社会实际问题中,如环保、经济
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数学模型——苏教版“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为 一名小学 英语教 师 ,笔者 时常发现 这样 的现象 :有 些 跳跳 ,没 有很多 的作业需要批 改 ,其 实是这样 吗?低年 级学 生
学生 不能掌握记忆 单词 的方 法和背诵 课文 的技巧 ,一 味地去 死 因为年龄 还小 ,注 意力集 中时 间较 短 ,学 习缺乏 自觉性 。再 加
本部分 内容是在学 生 已经 完成整 数 、小数 的认识 及 四则混
合 运算 的学 习 ,积 累了较多 的数量关 系知识 ,并学会 用字母 表 示 数 的基础 上进行教 学的 。认 识方程 是本单元 学 习的基础 与前
提 ,教 材中利用 天平 等形象 的工具 ,让学 生在理解 等式 的基 础 上 ,感受 方程 的含 义 ,建立 方程 的模 型 ,为后面学 习解方 程与 用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做好准备 。
摘 要 :小学英语教 学的首位任 务是教会 学 生学 习。学生 学
小学 阶段 一二 年级主要培 养学生 的听说 拼读 的能力 ;三 四
习过程的各 阶段 具有相 互依存 的特点 。越 是处 于打基础 阶段 的 年级培养 学生 1 3常交际对话 能力 ;五六年级 就是培养 学生 自学 英语教 学 ,教 师肩膀上 的担 子越 重。英语教 学的 重点是养成 教 和知识输 出能力 ;各个学 习阶段都是 相互依存 的 ,教 师要根 据
【 设计理念】
本 课 的教学设 计 ,基 于对数 学概 念及 概念 教学 的再 把握 , 力 图 围绕 目标形成一个 包括知识 技能 、思维方 式和方 程思想 的
整体结 构 ,把 学生 放在 一个更 为广 阔 的知识背 景 中进行 教学 ,
注重知识 的渗透 。方程 概念 的构 建力 争体现从 现实生 活到数学
育 ,教师 的首要 目标是教 会学 生如 何培 养学生养成 良好 的习惯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年段 差异 ,致力 于培养学生 的学 习能力 。
培养低年级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贝尔发明电话 ; 如果没有猜想 , 怎么有爱迪生发明电灯 ; 如 果 没 有猜想 , 怎 么有那 么 多 的发 明创 造 ? 因此 , 在 教学 中 , 我 总是鼓励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大胆猜想 , 引导学生验证 , 使学 生主动地探究新知 。如教学《 把液体倒进水里》 , 师: 关于液 体你最了解些什么?学生就有可能提到液体的性质。那你 们觉得把蜂蜜、 豆油倒进水里去 , 会产生什么现象?液体会 有什么性质呢? 请大家猜想一下。 生说出会变昧、 会变颜色、 会混N- 起去等 。 师: 能讲 出你们的理由吗? 生: 我天天早上 喝蜂蜜水 , 蜂蜜会化到水里 ; 油会 浮上来 ……师 : 看来我们 只猜还不行 ,要用实验去证明,你们想怎样进行这个实验 呢? 在小 组 内商量 一下 吧 。生 : 汇报 实验 方法 。学生 实验验
… …
充分准备 , 设计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 , 使儿童的思维得以展 开, 使他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找到答案 , 使他们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例如 : 在教学《 把液体倒进水 里去 》 一课 时 , 这 节课 的主要 任 务就是 让 学生 知道液 体 在水 中有沉浮和溶解两个性质 , 教材的内容相对简单 , 如果按照 教 材 的设 计 教下 去 , 显得 有些 枯燥 。所 以 , 我 设计 了两 大组 实验,将难点融入到这两组实验中逐个击破。在第一组实 验 中, 我 先设 计 了激趣 导入 , 让学生 自由选择 水 、 蜂蜜、 油 三 种 液体 混合 到 一起 的顺 序 ,一开课 就抓 住 了学生 好奇 的心 理, 学生 大多 会根 据经 验想 到 液体混 合到 一起 会变 色 、 变 味 等, 极 个 别学 生 会想 到 油 会 浮上 来 , 但 是 三种 液 体 分三 层 ,
培养低年级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培养低年级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作者:王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期王佳(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江苏泰兴225400)摘要:数学建模是一种经典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所学知识点。
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可以顺利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低年级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苏教版的实际案例详细探讨如何实现低年级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培养。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教学;构建模型;措施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66-02数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在新形势下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而数学建模就是一种经典的解题方法。
构建数学模型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人们对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数学模型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数学模型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实现有效教学。
一、数学模型概述所谓数学模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按照主流观点数学模型主要指的是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目的而构建起的一种抽象、简化的结构。
具体而言数学模型主要指的是通过字母、符号以及数字等要素构建起来的一种等式或者不等式。
此外,用图标、框图、图像等来描述客观事物特征的方法也属于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一种经典的数学解题方法,数学模型的构建是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是产物。
利用数学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的构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问题。
构建模型是一种专业的数学学习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必须要符合一定要求。
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只有符合要求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模型本身必须要真实完整。
小学数学教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教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学科,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
在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和数学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一种现实系统或问题模型。
这种模型一般由数学公式、方程、图表等数学概念组成。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通过定量的方法分析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如何引导小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并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通过模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让学生在课上分组,给每组分配不同的预算,并让他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学生可以计算商品的价格、折扣、税和运费等,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逐步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让小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一篇关于水利工程的文章,并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设计一个简单的水利工程模型。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如何评估学生的数学模型能力评估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需要综合考虑教师的评估和学生的自我评估。
教师可以在进行数学建模活动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如学生在建模过程中的思考和创造能力、数学分析和表达能力等。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自我评估,并能够自己评估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对数学建模活动进行定期的回顾和总结也是评估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回顾和总结学生的建模活动,并提出帮助学生加强能力的建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方程模型——以《方程的意义》教学为例
教学方法课程教育研究156 学法教法研究所谓模型思想,是指运用数学的语言、知识和思想去研究和描述现实世界的典型问题的内部规律。
而方程是描述现实世界中相等关系的数学模型。
认识方程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认识方程的显性特征: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更要感悟方程的隐性特征(本质特征):未知数与已知数同等地位、体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简单而丰富的生活情景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对问题和结果的关注引向对等量关系上来。
可是受小学4年算术思维的影响,学生常常认为“=”表示的是结果,不能将“=”看作是连接两边算式的“桥梁”,进而找不到相等关系。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方程模型呢?一、在天平情景中,感知方程模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简单而丰富又感兴趣的生活情景中,选取鲜活有趣的素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天平作为一种直观认识方程模型的有效教具,它能非常直观地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进而用语言进行描述,用符号表示,这是建模的重要基础。
在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中,理解等式与不等式的含义。
从现实模型到算式表达,初步感知方程模型。
例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先在课件出示天平直观图,让学生说说对天平的认识。
然后出示左图。
问:你能用一道式子把这种平衡的状态表示出来吗?生:50+50=100.师继续追问:等号的左右两边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用等号表示?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把注意放在天平左右两边质量相等时,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接着把2个50克的砝码换成了一个空杯子,天平也保持平衡状态,得出空杯子的质量也是100克。
师:向空杯子中加入一些水,天平会发生怎样的一些变化?生:天平不再平衡,向左边倾斜。
师:说的真好,那左边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用式子表示呢?生:100+x课件动态演示:在天平的右边增加100克砝码。
师: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出于什么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描述一下现在天平的状态吗?生:天平还是向左边倾斜,用式子100+x<200表示。
建构数学模型 促进学生发展——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
F ocus on Subjects学"专辑/ “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专辑47建"数$%型 促进生发展——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黄天配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运算律,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懂得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但在 实际应用中却常出错。
本文以北师大版四上“乘法分 配律”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几何模型支撑,渗透模型思想,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可见”,促进 学生的数学理解。
一、借助几何直观,丰富数学模型的表象建构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借 助图像或几何图形,通过引导学生对直观的“形”的 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可让他们在感知数学模型 的同时,为后续模型的的素材。
例如,许多教师从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特征出发, 借助情境的创设,展示多个有其特征的等式,再引导 学生观察,发现其相似之处,再利用不完全归纳方法抽象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的教学重外形记忆, 轻本质理解,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笔者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创造性使用教材,以三个递进的情境切入(1) 现实原型:学校为学生购买运动服,上衣需45元,裤子35元,5套运动服需要多少元?(2) 几何模型:计算两个场地总面积。
(3) 点子图形:计算排队的总人数+在第一个情境中,笔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得出:①(45+35)x 5, 45+35表示先求一套运动服的 钱,再乘5表示5套运动服的钱。
②45x 5+35x 5,先求5 件上衣和5条裤子各多少钱,再相加,也能得出5套运 动服的总彳。
在第二个情境中,学生观察交流后,表达出各自 不同的想法:12x 6+8x 6和(12+8)x 6。
笔者接着让他们 结合示意图说一说两道算式有。
学生在交流中得出:12x 6是左边长方形的面积,8x 6是 右边长方形的面积,再把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就是大长方形的面积。
(12+8 )x 6是把大长方形看成一个 整体,12+8表示大 形的,再乘宽就得到了大长 方形的面积,也就是说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的实践和探索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系统地进行教学和实践。
一、建构小学数学模型的意义和作用建构小学数学模型是指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构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过程。
通过建构小学数学模型,学生可以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有以下几点意义和作用:1.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建构和分析,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且在应用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涉及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建构小学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讨论问题、构建模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建构小学数学模型的教学应该是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建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
以下是建构小学数学模型的教学方法:1. 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和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树木、动物等,引导学生提出有关数量、形状、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模型建构。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际问题意识和提出能力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数学模型的建构,比如通过数学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对数学模型建构,如找规律、概率、推理等方面。
4. 引导学生组织讨论和总结。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作者:钟诗球来源:《读写算》2020年第17期摘要建构数学模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教学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数学语言来概括与总结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
本文深入分析与研究数学模型构建在平行四边形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数学模型;小学数学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65-01建构数学模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教学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小学构建数学模型教学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提炼课程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结构,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构建数学模型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有助于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结构,以三维的形式来引领学生认识基本的图形样式。
通过模型,学生可以全方位观察与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形态结构,了解整个章节知识概念,深化知识理解,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知识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建立数学模型是小学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计划地规划,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系统化的模型构建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以直观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加强理解与记忆,在实践运用中提升数学水平,这也是现代化教育的根本方向。
二、小学数学建构数学模型教学的基本现状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课程知识的展现,忽视了建模思想的融入,导致学生的空间思维薄弱,综合素质偏低,这无疑影响着日常学习。
以“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教师一般只会让学生了解知识概念与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长时间容易形成固定思维模式。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建模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平行四边形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感与建模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与策略,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需要考虑底边与高,因此构建图形模型尤其重要,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图形绘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根据课本讲解步骤,找到正确的构建方法,建立清晰的模型序列,累计图形绘制经验,以便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是怎样建构数学模型的
作者:费岭峰胡慧良
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2年第11期
在一次调研中,听了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一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两个例题组成。
例1呈现的是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2呈现的是学生完成校园示意图的活动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通过交流“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常识。
教师教学例1前,作了三个层次的铺垫:层次一:请学生根据太阳升起的方位来唤起生活中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层次二:在确认黑板的位置为“东”,并贴了“东”这个方位后,请学生说说其他三个方位分别在哪里?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黑板上直接呈现右图。
层次三:请学生起立,根据教师说的方位转动身体面朝相关方向,加深认识。
在上述基础上呈现例1,展开教学。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教学资源,唤起学生直接经验方面是合理的、有效的,但在从生活场景转换成书面表达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空间,基本是以告知的方式呈现结论,强调了对知识结论的机械记忆,降低了学习过程的思维含量,这对学生经历“东、南、西、北”从生活场景到数学表达的数学化过程是不利的,由此引发如下思考。
一、从生活场景到平面表达,其实是一个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根据已经积累的感性经验,只要找到某一个参照物,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树的年轮密的方向是北面”等等,学生就能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然而,当需要把一个生动的立体的场景绘制在一个平面上,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经历两个层次的策略转化:一是从生活场景中的“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转化到书面表达时纸上的“上、下、左、右”的相对性;二是从生活场景中“东、南、西、北”的顺时针旋转方式辨认,转化到书面表达“东、南、西、北”时顺时针旋转确定方向时方法的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模型思想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数学模型建构的能力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数的认识、形的感知、规律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均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表达,形成数学的思维结构,建立数学的意识状态,建构起一定的数学模型。
学生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同样如此,从具体生活场景转化到书面表达时,其实质同样是
一个数学化、模型化的过程。
学生也唯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将生活场景中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认识经验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上来。
二、学生是怎样建构数学模型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可以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和变化规律。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不能完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认识这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如果能,又需要通过怎样的路径来实现这一过程呢?
一是拉长探索书面表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图示”(即如本文开头的图例)的过程,在充分唤起生活中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经验后,经历一个对书面表达的自我探索过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是在引导学生经历作业纸上尝试表达“东、南、西、北”的图示时,设计三个层次的认识活动作支持。
1.激活思维。
学生虽然有前期对生活场景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体验,但接下来的任务是把生活场景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表示在作业纸上,这是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需要激起学生思考,调动其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
2.体验过程。
从生活场景中借助直接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到平面表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这是两种不一样的认识方式。
一种侧重于直观感知,有时可以借助于直接的操作活动,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过程。
而书面表达更多依赖于思维抽象,需要学生把直观感知的信息转换成数学符号,特别是需要借助平面上的“上、下、左、右”与生活场景中的“东、西、南、北”的对应关系,才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在认识要求上,远远高于生活场景中的认识。
因此,对转化过程的体验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
3.形成经验。
有学生的自我探索,就会产生丰富的学习材料,而这些材料正是学生原始思维状态的暴露,是学生自我认知经验的产物,这不仅可以为后续教师的有效引导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学生形成活动经验提供保证。
三、数学模型建构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帮助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比较抽象,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时,还需要给学生提供适时、适度的帮助。
1.在提出书面表达的要求前,利用丰富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充分体验。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例1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直至例2才有书面表达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同例1对生活场景解读的教学环节还得拉长,可以多形式组织学生说说生活场景中的“东、南、西、北”。
如,教室里的“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上的物品;结合学生的经验,想象校园中的“东、南、西、北”以及
不同方向上的建筑物;体验以自身为标准,说说处在自己“东、南、西、北”方向上的同学等等。
这些活动的组织,旨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辨认体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为后续平面表达作准备。
2.借助书面表达情况的反馈交流,在关注多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归纳一般规律。
当学生尝试完成以某一个方位为标准的“方位图例”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此时的交流一般先反馈正确的情况),一般会出现如下情况(不足四种也可):
对于这些结果,不能仅仅简单地反馈“对”或者“错”,而在于引导学生对这些图例作对比解读,请学生整体观察后说一说,方位图中隐藏着怎样的规律,让学生发现无论哪一幅图中,“东与西”、“南与北”均是相对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以顺时针方向来辨认,当确定了“东”之后,顺时针辨认依次为“南”、“西”、“北”;同理,当确定了方位“南”之后,顺时针辨认依次为“西”、“北”、“东”等等。
当然,此时也需要对学生结合自己经验形成的观察记忆方法作出肯定。
如,在课堂上,当学生以自己面朝的方向为起点,他会说:“当我面朝…东‟时,我的右面是…南‟;当我面朝…南‟时,我的右面是…西‟;当我面朝…西‟时,我的右面是…北‟”。
这样表达显然是学生自己最能理解的,是其自身认识经验的提炼,值得肯定。
教学也只有引导学生达到这样的认识层次,才能认为基本建构起“东、南、西、北”的数学模型。
3.提供多样的场景,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认识。
当学生初步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之后,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场景进行巩固提升。
如,例2根据实际场景在图纸上表示相关物体及所处的方位。
请学生完成后交流,抓住“东、南、西、北”表示在图例中的相对性及“顺时针方向的辨认规律”等知识的体验进行强化。
至此,再说明“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的方位顺序来编制的常识,并结合学生生活的城镇地图,请学生以某个场所为标准去说说不同场所的所在方向,就此巩固认识。
类似于“东、南、西、北”这样生活气息很浓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有不少。
因此,在处理设计这类教学内容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与活动经验的数学化提炼,引导学生完成数学化、模型化的过程”等基本问题,最终更好地为学生形成数学经验服务。
作者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