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保 障 法 概 述
社会保障制度は

社会保障制度は、国民の「安心」と生活の「安定」を支えるセーフティネットでありますが、今世紀に少子高齢社会を迎える中で、その機能を十分に発揮していくためには、制度の再構築が必要となっています。
具体的には、医療制度については、医療を取り巻く状況の変化や昨今の医療保険財政の厳しい状況などを踏まえ、平成14年度に高齢者医療制度の見直しをはじめとする医療制度改革を実現してまいります。
また、年金制度については、国民の老後を支える公的年金の役割を将来にわたって果たしていくことができるよう、次期制度改正に向けての本格的な検討に着手してまいります。
さらに、介護保険制度は、生まれたばかりの制度であり、引き続き関係者の方々の声に十分に耳を傾けつつ、制度の一層の定着と充実に最善を尽くしてまいります。
これらの取組にあたっては、いただいた御意見も参考にしつつ、国民の皆様に改革の道筋を明快に語りかけ、ご理解とご協力を得ながら進めていきたいと考えています。
(坂口厚生労働大臣より一言)社会保障の現状と課題平成22年10月厚生労働省社会保障制度の基本的考え方○我が国の福祉社会は、自助、共助、公助の適切な組み合わせによって形づくられている。
その中で社会保障は、国民の「安心感」を確保し、社会経済の安定化を図るため、今後とも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すもの。
○この場合、全ての国民が社会的、経済的、精神的な自立を図る観点から、①自ら働いて自らの生活を支え、自らの健康は自ら維持するという「自助」を基本として、②これを生活のリスクを相互に分散する「共助」が補完し、③その上で、自助や共助では対応できない困窮などの状況に対し受給要件を定めた上で必要な生活保障を行う公的扶助や社会福祉などを「公助」として位置づけることが適切。
○「共助」のシステムとしては、国民の参加意識や権利意識を確保する観点からは、負担の見返りとしての受給権を保障する仕組みとして、国民に分かりやすく負担についての合意が得やすい社会保険方式が基本となっている。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目录
美国社会保 障制度内容 对健全我国 社保制度的 借鉴
美国社会保 障制度特点
优劣分析
美国医疗保 险制度
中美医保 制度对比
0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part
美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和 社会福利两部分。 社会保险法涵盖老年、遗属、伤残、医 疗、失业、工伤 等项目。 社会福利法容纳的项目有: 抚养未成年儿 童的家庭 援助 ( A FDC) 、补充性保障收 入 ( SSI ) 、退伍军人抚恤、医 疗援助、失 业补贴、住房补贴、食品券补贴等。
part
和美国的急诊救护工作相比,中国的医 疗保健制度被一些专家说成是中国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中最失败的一项。 "中国医疗保健改革不得人心" "怨声哀情" "九成民众无医保" "药厂医院同发疾病财" "无钱治病酿悲剧" "留学生的网论"
THANK YOU
二、 美国医 疗保险 制度
医疗储 蓄账户
1.介绍: 医疗储蓄账户是美国的又一新型的保险种类。 一推出就受到许多中低收入人士的欢迎。
二、 美国医 疗保险 制度
医疗储 蓄账户
LOREM IPSUM DOLOR 2.内容: Lorem ipsum dolor sit (1)建立一个专门的个人账户,每月仅存入 138 美元,可设 2250 美 Lorem ipsum dolor sit 元以下自付除金的计划。家庭投保费为431美元,全年全家的医疗费 用相加如超出4500美元就由保险公司负担。 (2)每年个人只需把65%的自付款额、家庭只需把75%的自付款额 放入银行,需要医生和住院时才从这一账户中扣除,不看病时这些 钱自然就如同活期存款那样放在银行,不但有利息,而且利息部份 不用纳税。
第三章_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现行的农民养老保险模式是“付多少,用 多少”的模式,即由年轻人出钱,老年人享用的 一种方式。但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和老 龄化趋势的增强,由年轻人提供的这笔资金已经 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需要政府拿出一部分钱 来弥补其差额。 因此,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不断消耗公共资 源的模式,并且由于中央政府对这个模式的投入 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退休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 保护。
救济原则
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 社会赔偿 社会促进 社会救济
社会保险制度
德国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 的核心领域,它包括医疗保险、护理 保险、养老保险、事故保险和失业保 险5个子项目。
德国社会保险的管理层次:
1.联邦政府部门
管理德国社会保险的联邦政府部门主要有三个,即 德国联邦卫生部、劳动社会事务部和劳动(就业) 部。 卫生部负责医疗和护理保险(政策制定和业务协调) 劳动社会事务部负责养老和事故保险 德国联邦劳动(就业)部负责失业保险 每个部都下设专门的管理办公室或执行委员会负责 具体社会保险的业务管理。各州(有的几个州合起 来只设一个局)、地方政府也设立相应的局(或办 公室)负责执行。 2.经办执行机构即公共保险公司和私人保险公司。
社会促进
家庭促进:提供子女津贴、养育津贴和养育假
教育促进 :在免除中小学和高等学校大量费用的 情况下,如果在校学生生活费和教育所必需的费 用没有保障,他们可以申请教育促进法上规定的 教育促进
住房促进 :住房津贴 、福利性公共住宅 、住房 储蓄 、房租管制 、购建房税收政策
社会赔偿
战争受损害者供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的受损害者和士兵,由于战争影响或者由 于服兵役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时有权获得供养; 因暴力行为受损害赔偿 :自1976年5月15日起,战 争致损害赔偿法对因暴力行为受损害者和他们的家
社会保障法概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社会保障法概 述
社会保障概述
二
社会保障的特征
1、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社会 保障是国家按照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对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 员予以物质帮助,保证他们的基主本要生特活征需要,从而使社会成员具有 安全感,以保持社会的安定。 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其 它原因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弱者。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社会 保障对于社会成员不存在身份上的差别,只要其生存发生了困难, 都应该普遍地、无例外地给予基本生活保障。当然,由于社会成员 发生生活困难的原因和具体情况不同,国家和社会提供的保障途径、 保障项目和保障标准等也有所区别。
第一节社会保障法概 述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一
保障基本人权――生存权原则
从社会保障的最初形态――对生计无着的人进行慈善救济――可以 看到,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一定方式――无论是政府行为 还是社会个体行为――使所有人都主能要生特存征下去,体现了朴素的人人 平等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分散的慈善行为发展为 有组织的、有秩序的政府和社会的自觉行为,认识到保障每一个人 的生存权是世俗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责任。最早在宪法中明文规 定生存权的是德国的《魏玛宪法》。在该宪法中规定,经济生活的 秩序,必须符合社会正义的原则,社会正义,则在于保障所有社会 成员能够过上体现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的生活。《魏玛宪法》 确立了现代意义制生存权,并赋予生存权以具体的内涵,即生存权 不仅仅是活下去的权利,而且是能够体现人的价值、体现人有尊严 地生活下去的权利。
第一节社会保障法概 述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一
保障基本人权――生存权原则
生存权是为维护人的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 物质享受权等内容。虽然在资产阶级革命之时,提倡“天赋人权”, 主张人人生而自由、权利平等,其主中要也特蕴征涵了生存权的内容。但生 存权作为一种权利要得到真正的保障,还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 下来,成为公民的法定权利。生存权是公民在社会中健康生活并进 而享受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权利的基础,脱离开对生存权 的保障,其他各项权利根本无从谈起,只能是一纸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法本定制�法宪据根 �定稳谐和会社进促 �果成展发享共民公使 �益权法合的遇待险保会社 受享和险保会社加参民公护维 �系关险保会社范规了为 则 总 章一第 则 附 章二十第 章一十第 章 十第 章 九第 章 八第 章 七第 条 一第
任责律法 督监险保会社 办经险保会社 金基险保会社 缴征费险保会社
号五十三第
令席主国和共民人华中
。务服关相等询咨险保会社供提 构机办经险保会社求要�录记益权人个、录记费缴询查权有�费险保 会社纳缴法依人个和位单人用的内境国和共民人华中 条 四第
。应适相平水展发会社济经与当应平水险保会社�针方 的续持可、次层多、本基保、盖覆广持坚度制险保会社 条 三第
。利权的助帮质物得获会社和家国从法依下况情等育生、业失 、伤工、病疾、老年在民公障保�度制险保会社等险保育生、险保业 失、险保伤工、险保疗医本基、险保老养本基立建家国 条 二第
。作工等付支遇待险保会社、录记益权人个、记 登险保会社责负 �务服险保会社供提构机办经险保会社 条 八第
新入转以可也�金老养本基取领月按�年五十满至费缴以可�的年五 十足不费缴计累时龄年休退定法到达 �人个的险保老养本基加参 。金老养本基取领月按�的年五十满费缴 计累时龄年休退定法到达 �人个的险保老养本基加参 条六十第
。成组等贴补府政及以费缴人个和位单人用由金基险保老养本基 。合结相户账人个与筹统会社行实险保老养本基 条一十第 。定规院 务国由法办的险保老养员人作工的理管法员务公照参和员务公 。费险保老养本基纳 缴人个由 �险保老养本基加参以可员人业就活灵他其及以员人业从制 日全非的险保老养本基加参位单人用在未 、户商工体个的工雇无 。费险保老养本基纳 缴同共工职和位单人用由 �险保老养本基加参当应工职 险保老养本基 章二第 。督监行进项事的 关有益权险保会社工职与对�会员委督监险保会社加参�究研的项事 大重险保会社与参权有 �益权法合的工职护维法依会工 条 九第 条 十第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

国际劳工组织1985年的解释:“社会保 障是为一个社会在出现规定的意外事件 或在规定的情况下向其成员提供的保 护。”
德国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 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 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英国:社会保障是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 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 保障。
1.2.3 中国的理论渊源
大同社会论 社会互助论 仓储后备论 社会救济论
大同社会论
孔子说,“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东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大家共同劳动、 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康有为于1902年完成了《大同书》,描绘了有关养老 院、教育与医疗福利,亦即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 等。
2.社会保障的发展
2.社会保障的发展
概述
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案例分析:智利公共养老金私
营化改革
社会保障发展经验、教训与改革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1概述
社会保障阶段的划分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2.1.1社会保障阶段的划分
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郑功成)
美国:“系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 生能力中断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 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为抚养子女而发给的 家庭也包括在这个定义中。”
日本;“社会保障是指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 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 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 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 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生活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 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成员的生活。”
第一章劳动社会保障PPT课件

15
历 史 沿
第 二 节
革
及 理 论 基 础
社 会 保 障 的
1、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 ①贫穷与懒惰有关,社会对贫穷的责任应该让位于社会 对贫穷的压制; ②济贫行为不是使穷者富,而是使富者贫,会创造一个 贫穷的世界。
③斯密认为旧《济贫法》严重阻碍了居民的自由流动。 阻碍了劳动者对就业的自由选择,对劳动者就业不利。
度
概 述
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福利项目提高全民生
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制度。
9
(一)内涵
1、责任主体;国家或政府;
第
2、物质基础:主要是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
一
政转移支付来提供物质基础)
节
3、目标:保证基本生活(基本生活和最低生活是有区
别的)
社
4、依据:社会立法,靠立法来维护。
会 保
二、内容: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wwwszsigovcn劳动社会保障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二章社会保险第三章养老保险第四章就业社会保障第五章医疗保险制度第六章工伤保障制度第七章社会救助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一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建立的一方面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
一 节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概
我国的社会保障PPT

[相关知识·挖掘补充] 1.教材 P55 的“相关链接”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主要职责 (1)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2)受国务院委托集中持有管理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 单独核算,接受考核和监督; (3)经国务院批准,受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4)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投资运营情况,提交财务会计报 告,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5)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 (6)根据有关部门下达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 (7)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系统认知] 1.什么是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 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 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 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 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 再分配实现。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 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 会保障体系。
(3)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 再分配 ,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 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
(4)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 功 能,同时发挥社会成员的 自助 与 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1)主要保障形式 ①社会保险
地位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筹资 通过_政__府__、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 尽力而为 ,又要 量力而行 , 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 经济社会 发展相适应。
①随着 经济社会 的发展,人民对 生活安全保障 的要求越 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 会保障需求。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内容和形式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内容和形式社会保障法的原则社会保障法的原则是指贯穿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始终,并对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体系起主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它全面反映社会保障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保障法如何调整社会保障法律关系进行整体的指导和规范。
1.权利保障原则权利保障,即将获得保障视为公民权利和国家义务。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和建议书,规定了成员国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
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作为《宪法》中一项纲领性权利,生存权保障成为社会保障立法的最基本原则。
现代人权最基础的权利就是生存权,宪政国家对于生存权的立法保障就是通过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来实现的。
因此,权利保障原则是社会保障法的首要原则。
2.社会共同责任原则通过强制立法建立社会共同责任机制,使社会风险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
一方面,国家要承担诸如提供基本保障、监督管理补充保障计划以及鼓励个人自我保障等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企业、各类社会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并以社会保障立法的形式逐步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促进社会保障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多样化、保障形式的多层次化,为建立多支柱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奠定基础。
3.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为有关社会保障的项目及标准立法时,必须从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国家、社会及社会成员能够承担的财力和物力。
我国社会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電要目标。
另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模式的选择也应体现与本国经济社会特点相适应的原则。
比如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所遇到的情况与问题与经济发达国家是不同的。
我们必须借鉴和吸取国际上带有共性的经验,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公开课】我国的社会保障+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比较
商业保险 自愿的市场行为
社会保险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
注保险意公:司经社营会保险≠商业保由国险家经办
全部由个人承担
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 费的人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 保险需求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 的人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4、健全多层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按照兜底线、 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可持续 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效率:做大蛋糕 高质量发展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基
促
础
进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与社会保障
秩序的稳定。(稳定功能) “减震器”
(2)社会保障的作用
②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 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功能)
“平衡器”
(3)社会保障的作用
③社会保障通过通过风险与责任共担,
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
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
(
社会保险
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怎么做)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 社会保障权益。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等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 的“安全网”。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 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 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 的失业救济等。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 保障。“与其去做1欧元1小时的体力话, 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里拿救济金”成为一 些人的心态写照。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 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 来了巨大的压力。
原创2: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知识
社区出现
导学
背景: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救济的需要。
形成:政府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成
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功能:
生活服务
卫生保健
教育
休闲娱乐
反映民意
社区活动
社区医院
社区图书馆
社区游乐园
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
问题 探究
史料 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 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 贴等几十种项目。……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 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 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福利国家
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 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 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 趋势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阶 级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 会秩序。
实质
资金
来源
福利
国家
作用
特点
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 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 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 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 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 收入阶层受惠多。
19世纪80年代
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酝酿 和基
欧洲国家
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础阶 段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2.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 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 在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 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全品作业历史八上答案

《全品作业》历史八上参考答案第1课知识框架林则徐林则徐中国市场虎门销烟清政府1842 香港岛2100万福州上海英国中国近代史基础过关1—4 CDBD巩固提高1—5 ADADD 6.B 7.A8.(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
中国禁毒第一人,因禁毒而闻名的名族英雄。
(2)指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3)我国重视禁毒,禁毒走向法治化。
(4)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同制毒贩毒等违法活动作斗争。
第2课知识框架中国市场火烧圆明园半殖民地基础过关1—5DBDDB 6.C 7A 8B巩固提高1—5DBBBD 6B 7C8.(1)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掠去的。
(2)该文物是当年战争中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应该将它们归还给中国,而在公开场合拍卖战争非法所得,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极大伤害。
(3)不同意,它们是中国由盛转衰到再次复兴的历史见证,流失海外文物是中华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但由于战争原因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应当首先根据国际公约,要在道义上进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还返。
(4)略9.略第三课知识框架阿古柏伊犁左宗棠新疆基础过关1—5BBAAB巩固提高1—5CDCBA 6.B 7.D8.(1)丝绸之路(2)平定准格尔部及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派左宗棠收复新疆。
(3)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就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从那时开始,新疆就开始隶属中央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要同包括“疆独”分子在内的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破坏国家安定和谐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
9.略第4课知识框架1894威海卫台湾二亿两基础过关1—5BDDCC 6A 7C 8C巩固提高1—5DCDCC6.(1)图a是邓世昌。
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名族英雄。
(2)黄海大战。
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准备与敌舰同归于尽。
(3)签订《马关条约》。
社会保障学课件(共30张PPT)

比较项目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保障对象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 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权利义务关系
部分义务对应全部 权利
受益者单方面 权利
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
保障水平
劳动者及家庭成员 的基本生活
水平最低
部分福利项目达到高 水平
管理与实施方式 统一、强制性
官民结合
官民结合
资金来源
保险费(税)
国家财政预算 拨款
❖ 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 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 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
❖ 政治学家认为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的社会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稳定这一特定目标服务。
;
❖ 凡未按照规定交纳保险费者,则对其津贴标准相应予以降低。病、伤、残和产妇还可以 享受一定程度的免费或低费医疗待遇,死者遗属可以领取遗属年金和死者丧葬费。
❖ 社会救济是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是社会保险的补充。那些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 幸事故以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城乡贫困户;那些没有固定职业或就业不充分,无 力缴纳保险费而无权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人;那些虽然可以领取社会津贴,但津贴 数额不足于维持最低生活需求者;那些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期限已满仍无其他收入 来源的人,可以申请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社会救济的标 准低于社会保险津贴。社会救济机构一般要对社会救济申请人进行生活状况调查, 在证明申请人符合条件后方可批准给予救济。
社会保障与完善基础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育的机会 . 有力 的保 障了人 民群众 的精 神 则 是协调好 平等与效 率关系 的重 要保 障 , 求 ;而社会福利面对全体社会成员 ,满足
文 明构 建 ,确 保 了物 质 文 明 与精 神文 明齐 也 是 实 现 和谐 社 会 的重 要 制 度 保 障 ,要 从 他 们 的享 受 需 求 . 是 满 足 了全 社 会 的 物 可 头并 进 ,大 幅度 发 展 . 为 构 建 社 会 主义 构 建 社 会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 目标 出发 ,完 善 质 需 要 并 没 有 构 筑 了 和 谐 社 会 的 牢 固 根 更
国 义 务 教 育 法》,并 在 2 0 0 6年 6月 2 日 9 无 不 说 明这 社 会 保 障 在 基 础教 育 中起 到 的 民 , 给 贫 民 雪 中 送 炭 为 重 点 .社 会 的 救 第 十届 全 国 人 民代 表 大 会 常 务 委 员 会 第 二 关 键 作 用 .而 基 础 教 育 的全 面 普 及 正 是 构 济 ,社会 的保险及社会的福利是社会保障 十 二 次 会 议 进 行 了修 订 .此 法 规 的颁 布 从 建 和 谐 社 会 过 程 中不 可 回避 的一 个 方 面 . 宏 观 角度 上 看 就 是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的 一 种 完 制 度 的 主要 内容 ,它 们 是 来解 决居 民所 出
为 社 会 保 障 的最 终 层 次 是 丰 会 福 利 .它 办 社 区服 助是 中 国人 民 的优 良品 质 . 了 十
中共十七大 报告 会议上指 出 :“ 社会 是 由福 利公 共 设 施 、津 贴 补 助 、社 会 服务 鼓励社会捐赠活动 ,并使其规范化 ,政府
中华 保障保证 了社会 的安 定.完善社会保 障体 和 福利 事 业 这 几 部分 组 成 ,这 些 部 分 的举 还 专 门立 法 了 , 即 《 人 民共 和 国社 会 系 的基 础 是 社 会 救助 、社 会 保 险 、社 会福 办权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 社会福利足 公益捐赠法》 .除此之外 ,政 府还积极鼓
【高中政治】我国的社会保障(课件39张)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核心 归纳
1.正确理解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
(1)覆盖全民: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2)统筹城乡:要把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规划, 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城市和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平等 的社会保障。 (3)公平统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 求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注重发展规模和进度,而且要更加注重内部结构均衡。 要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均衡、平等、公正和透明。 (4)可持续:要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是要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2.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 抚组成,其中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纠正: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
会优抚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易错提醒
3.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越能促进社会进步。 纠正: 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社会保
(2)以上对话涉及哪些社会保障形式?这些社会保障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案 形式:①社会保险。②社会福利。③社会救助。 作用: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 稳定。②有利于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 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通过风险分摊和责任共担,充分 发挥社会互助功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等意外事故发生后获得相应赔偿,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 失下降,但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纠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 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社会安全问题

着 , 只不过 是 由 于长 期 以来 特 别 是 冷 战期 间 , 国 际 问
题 普遍 政治 化和 意识 形态 化 , 以及某些 国家 内部政 治
对 社会 生活 空 间的极 度挤 压 , 使 社会安 全 问题 在客 观 上 不再那 么 重要 , 因 此 , 人们 关 注 的重 点 自然 也 就 多
国 家安 全体 系中 的社会 安全 问题
刘 跃进
( 国际关 系学院 , 北京 l0 (旧 91)
摘
要 :社会安全 问题是一个传统安全问题 , 也是古老的传统 安全观 曾经关注 和重视 的国家安全 问题 "在 国家安
全体系 中 , 社会安 全是构成 国家安全的一个史前要素 ! 原 生要素 !传统要 素 " 在 国家 安全保障 体系 中 , 社会性保 障 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 当前 , 为 了解决 日益突出的社会 矛盾 , 保 障社会安 全和 国家 安全 , 就必须进 行社会 管理创新 , 把过去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 重要 目标 的社会 治安 工作 , 推 进到 以确 立社 会公 平 正义 为根 本 目标 的社会 管 理工 作
的社 会保 障措 施 " 但 无 论是 作 为构 成 要 素 的社 会 安
全 , 还 是作 为影 响 和危 害 因素 的社 会 问题 , 以及 作 为
商学兵 等在 内 的任 何 / 单 位 0都 变成 了 / 政 治单 位 0,
而没有任何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 社 会 组 织 0, 因而 整 个 国 家安 全就成 为 了 / 政 治性 国 家 0或 / 政 治 国家 0, 国家 安全 由此 也就 几乎 等 同于政治 安全 "
国家 安全保 障体 系有机 组成 部分 的社 会保 障 , 其 中 的 / 社会 0都不 是 与 / 自然 0相 对 的广 义 的社 会 , 而是 整
第2章 旅游法概述 《旅游法规教程》PPT课件

旅( 5游)服进务入 中的国人旅员游 市。场 的
境外旅游组织
2) 旅5.游1法导律游关人系的员客管体理概述
5.1旅.1游导法游律人关员系 的的客概体念是及旅分游类法 律 关 系 主 体 间 权
利 和 义导务游的人共员同的指定向义对:象 。 旅 游 法 律 关 系 的 客 体
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离开了客体,旅游法律
旅游服务的人员。
5.1 导游人员管理概述
5.1.1 导游人员的概念及分类
我国现行旅游法规和与旅游相关的法规的主要有
1 ) 旅导游游资人源员开的发定、义利:用 和 保 护 方 面 的 法 规 2 ) 旅依游 行照业《和导企游业人管 理员方管面理的条法例规 》的规定
3)旅游交通运输方面的法规
取4 )得旅导游游者证权 益,保接护受方旅面 的行法社规委派,为旅游者 提5 )供旅向游导市、场 管讲理解方及面相的 法关规
关 系 主依体照间《的 权导利游和人义员务 就管失理去条了例意》义 。的旅规游定法 取律 关得系导中游的证客,体 可接以受分旅为行三社类 ,委即派物,、为行 为旅和游与者 提人 身供相向联导系、的讲精 神解财及富相。关
旅游服务的人员。
3) 旅5.游1 法导律游关人系员的管内容理概述
旅5.游1.法1 律导关游人系员的的内概容念是及主分类体享有的权利和 承 担 的 义导务游。人 员 的 定 义 :
修理、重做或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
取响 、得恢导复游名 誉证;,赔接礼 道受歉旅。 在行旅社游委法 律派关,系为的 保旅护游中者, 提判 令供③支向刑付事导违措约、施金。讲和刑解赔事偿及措金施相是是经关指常对采于取构的成措犯施罪。的 依 法 旅追 究游刑服事务责 任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法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及其相关概念(一)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大致可分为国家福利、国家保险、社会共济和积累储蓄四种,分别以英国、前苏联、德国、新加坡为代表。
目前我国在建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企业)、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计划融资,而且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
个人责任的强化已经成为全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共识。
早在古代社会,就已出现各种形式的社会救济、救助活动。
如一些宗教组织以慈善名义展开各种救助活动。
社会保障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世俗和宗教的慈善事业,但是由国家组织、通过立法实行的以保险为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以德国俾斯麦政府实行的社会保险立法为开端。
15、16世纪之交,英国由于圈地运动的原因,大量农民被逐出土地,丧失生计,流入城市,危及城市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以缓解贫困者的生存危机。
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业人数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出现了许多与社会福利相关的社会服务运动。
为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依法得到基本的生活资料,欧洲首先诞生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议会在1883-1889年间先后通过了《健康保险计划》、《工伤事故保险计划》、《退休金保险计划》三项保险立法,开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
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英国、法国、挪威、丹麦、荷兰和瑞典等国也先后建立起了社会保障制度。
1935年,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
政府加强了对社保制度的干预,社会保障逐渐走向法制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途径,大批从事社保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应运而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才日臻完善。
1945年,英国在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率先建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同年法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奠定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美国战后也多次修改和扩充了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逐步扩大了保障范围。
瑞典20世纪40-50年代实行了劳动市场政策和国民义务伤残保险。
日本1947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法》,随后又制定了《国民年金法》和《厚生年金法》等。
至20世纪5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基本完成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实行了一套完整的以高福利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为实施社会保障筹措资金的社会保障税已成为这些国家仅次于所得税的第二大税类;而社会保障支出则成为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
至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
(二)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概念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概念有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
1.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般社会福利,主要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
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来讲具有四个特点:社会福利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每一项社会福利计划的出台总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总是以缓和某些突出的社会矛盾为终极目标;社会福利的普遍性,社会福利是为所有公民提供的,利益投向呈一维性,即不要求被服务对象缴纳费用,只要公民属于立法和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就能按规定得到应该享受的津贴服务;社会福利较社会保险而言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在既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力提高被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方面的福利待遇,而且包括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待遇。
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之得到更多的享受。
同时,社会福利也是一种职责,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有机体生命力的一种社会功能。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一词,有些也称为社会救济。
通常来说,救济是一种消极的救贫济穷措施,基于一种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对贫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现为暂时性的救济措施;而救助则更多反映了一种积极的救困助贫措施,作为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
因此,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主要是对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其目标是扶危济贫,救助社会脆弱群体,对象是社会的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人群。
社会救助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中一种较为特殊的保障方式,它是针对社会部分人群而设立的,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对一些负有特殊社会任务和责任的人员、社会有功人员实行的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
(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概念的联系与区别1.实施的对象不同。
2.资金来源不同3.实施的条件不同社会保险实行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即劳动者只有尽了劳动的义务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后,才能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
而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则强调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不需要承担缴费的义务。
4.实施的方式不同二、社会保障的特征1.保障性。
2.强制性3.社会性4.互助性第二节保障法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关系分析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和特征社会保障法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具体而言,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决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生活困难而发生的经济扶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特征如下:1.广泛的社会性。
社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目的社会性。
社会保障法的目标在于通过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来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享受权利主体的普遍性。
第三,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
2.严格的法定性:社会保障法作为社会法,带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强行规定的一系列准则。
3.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性。
社会保障法既有实体性法律规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规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保障法所调整关系的复杂性。
4.特定的立法技术性。
社会保障的运营须以梳理计算为基础,这使得社会保障法在立法上有较高的技术性。
“大数法则”和“平均数法则”。
二、社会保障法律关系分析(一)社会保障关系的主体1.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予以保护的某种社会利益的最终享有者。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普惠性,因此,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当是社会保障关系的受益主体,具体又可分为有劳动关系的受益主体和没有劳动关系的受益主体。
2.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的主要缴费主体社会保障的运作必须有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作为保证,在社会保险关系中,用人单位是主要的缴费主体,如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个保险项目中,用人单位都必须承担缴费义务,劳动者只需要就养老、医疗、失业三个项目缴费。
3.国家或者政府—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行政主体一是,社会保障运作需政府财政支持;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必须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进行。
4.社会保障管理和经办机构—社会保障的服务主体(二)社会保障关系的属性第一,社会保障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属性。
第二,社会保障关系既不是平等主体间的关系,也不是完全体现国家权力的管理和服从关系第三,社会保障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具有对等性。
这种权利义务的非对等性是指在社会保障关系中,既有无须履行义务的法定权利,也有不享受任何权利的法定义务。
(三)社会保障关系的分类1.政府与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2.国家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3.社会保障职能机构之间的关系。
4.国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一、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通过国家参与来解决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事故、失业、贫困、疾病等社会问题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成为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法宝。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功能(一)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社会保障就是要对收入差异进行调整,主要是将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到政府预算,通过转移支付来保障一些特殊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或者是以向单位或劳动者个人收缴费或征税的方式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统筹使用,对于有困难和需要的人予以救助。
因此,社会保障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以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全过程,再分配机制中充当了公平的调节器。
(二)社会保障对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储蓄率,继而影响投资规模,从而改变资金积累速度。
(三)社会保障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对国民经济总供求均衡的影响。
2.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
3.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功能(一)通过社会保障为社会成员在遭受各种风险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二)通过社会保障实行社会公平(三)通过社会保障实现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