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经济学课程
论文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过程
1、 什么是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劳动力供求双方交换行为和交换关系的综合,是价值规律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调节作用的内在功能和外部表现。外部表现指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机构体系、服务手段等市场载体,内部表现为市场机制。在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劳动力市场的叫法比较多,在我国改革前主要有“劳务市场”和“劳动市场”两种叫法,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市场。其基本内涵是指劳动力的供给方即劳动者和劳动力的需求方即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竞争,自主达成劳动契约关系。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和价格。劳动力市场就是指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领域中,按照市场规律,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对劳动力的流动进行合理引导,从而实现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的机构。
2、劳动力市场基本特征
1. 市场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确立劳动关系;2.通
过劳动力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通过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劳动力市场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4.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
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市场主体提供保障条件;5.通过建立完备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体系,为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力在社会范围内的流动提供社会服务。
3、 劳动力市场的历程
从建国到改革前30年中,中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存在、缩小直至消失的过程。1949~1952年中国存在劳动力市场;1953~1957年劳动力市场由缩小到基本消失;1958~1978年劳动力市场完全消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也成为劳动力市场复苏的契机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逐渐兴起,并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原来僵化的劳动力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劳动力市场悄然兴起。
1979—1991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79年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前,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突破“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代之以“三结合”的就业制度;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还建立和发展了劳动服务公司;并在招工过程中,试行考试制度,进行择优录取。这样,部分城市新加入就业队伍的劳动者走向了市场就业的道路。
第二阶段:
从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8年,这是劳动力市场的成长阶段。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劳动、工资、保障制度的改革,非国有经济的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的地位开始确立,在业劳动力资源也开始受到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一时期,劳动力市场成长的表现与运行特征主要是: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开始确立;劳动力市场流动规模扩大;收入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程度大大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多样化。
第三阶段:
从1989年到1991年,是劳动力市场整顿和局部发展的阶段。为了渡过失业高峰,国家采取行政措施控制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加强对企业增人的管理,使城镇劳动力的供需趋于缓和。但在这种相对缓和的表象下,隐含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例如企业内部富余人员过多和隐性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所有制结构更趋于恶化等治理整顿是在坚持改革取向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此
期间,劳动力市场虽然受到整顿,但不可能象50年代那样被完全窒息。此期的劳动、工资、保障、仲裁制度的改革是积极稳妥地进行的,并取得明显成效;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也得到较大发展,并形成以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劳动服务企业和待业保险为主的四大支柱。
4、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1.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并开始步入发育阶段,尤其是在新就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已发挥了基础用。
2.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发育初级形态,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和作用程度相对较弱,市场调节的深度和层次高。
3.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具有不均衡的特点,这种不均衡在城乡、产业、地区、所有制几方面都体现得很明显。甚至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主体也有不同步的特征。与新就业劳动者相比,在业劳动力资源受市场机制的作用较弱。 4.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割性和规则的不统一性,区域和行业色彩较浓,市场只具有有限的开放性.
4、中国劳动力市场特点:
1、第三产业人才有过度集中的趋势
报告表明,我国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就业人员的学历状况急需改善。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29%,而中专技术人才的比例分别是5%、18%、77%,大专以上的学历人才比例分别是1.2%、15.2%和83.6%,差异太大。这就意味着第三产业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时,人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产业,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2、非公有制单位将是接收人才的绝对主体
报告指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也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年-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