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整理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1. 月亮啊,那可是古诗词中超级常见的意象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看到月亮就想起了故乡,咱不也常常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亲人嘛!
2. 杨柳也是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古人送别时总爱折柳,就好像现在我们和好朋友分别时也会依依不舍呀!
3. 桃花,多美的意象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灿烂的桃花下曾经发生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呢?
4. 鸿雁呀,“鸿雁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鸿雁就像是传递思念的使者,多浪漫呀!
5. 美酒呢,也常常出现哟!“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喝酒的时候不就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嘛!
6.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菊花代表着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咱有时候不也想过过这样的生活吗?
7. 红豆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可是象征着相思呢,多深情呀!
8. 竹子也很有意境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竹子的坚韧不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嘛!
9. 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水就像时光一样匆匆流逝,让人感叹呀!
10. 夕阳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到夕阳那落寞的感觉不就来了嘛!
我觉得这些古诗词中的意象真的特别有意思,它们让诗词变得更加生动、有情感,也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心情和故事。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古典诗歌就像一座神秘而迷人的花园,意象则是花园里一朵朵独特的花。

一、月。

月在古典诗歌里那可是超级明星。

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亮啊,就像一个无声的伙伴,在游子抬头的瞬间,就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不管你走到哪儿都能看见它,就好像故乡在远方默默地注视着游子。

它那清冷的光辉,就像思念的愁绪一样,丝丝缕缕地缠绕着诗人的心。

而且月亮还经常和团圆联系在一起,所以当诗人独自面对月亮的时候,那种孤独感和对团圆的渴望就更强烈了。

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的婵娟就是月亮。

他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寄托给月亮,即使相隔千里,大家也能共享这一轮明月。

月亮就像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者,跨越了空间的距离,把人们的思念和祝福送到彼此身边。

二、柳。

“柳”这个意象也很有趣。

古人送别时常常折柳相送,为什么呢?因为“柳”和“留”谐音呀。

就像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路边青青的柳色,就暗示着友人即将离去,而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留下来。

折下柳枝送给友人,就像是把自己的挽留之情送给对方。

而且柳树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舞,就像离别的愁绪一样,怎么也斩不断。

所以柳在古典诗歌里常常代表着离别、惜别之情。

三、雁。

大雁在天空中排成整齐的队列飞翔,这可给诗人不少灵感。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按时迁徙,它们的这种习性让诗人联想到游子的漂泊。

比如说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在外地,想给家乡寄信,看到大雁往南飞,就想让大雁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家书一起带回故乡。

大雁就像是一个信使,在天地之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

而且大雁通常是成群结队的,这又和孤独的游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深了游子的思乡和孤独之感。

四、菊。

菊在古典诗歌里那可是高雅的象征。

陶渊明就特别喜欢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花一般在秋天开放,秋天又是一个万物凋零的季节,菊花却能在这个时候独自绽放,它不与百花争艳,就像那些隐居的高士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品格。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特点20个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特点20个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特点20个一、月。

月在古诗中是一个极为常见的意象。

特点就是它常常代表着思念之情。

你想啊,晚上月亮一出来,那柔和的光洒在大地上,离家在外的人就容易触景生情。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么简单地一抬头一低头,对故乡的思念就全在里头了。

月亮不管是在天涯海角,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所以它就像是一条思念的纽带,连接着远方的亲人和故乡。

二、柳。

柳的特点是和离别有关。

因为“柳”和“留”谐音嘛。

古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就经常折柳相赠。

像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青青的柳色就在眼前,可朋友马上就要走了,这柳就像是挽留朋友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三、雁。

雁是一种候鸟,它的特点是常常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或者传递书信。

大雁每年都会按时迁徙,它们在天空中排成整齐的队列,飞向远方。

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大雁,就会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像大雁一样回到家乡呢。

而且传说大雁能传书,像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盼着大雁能带来远方的消息,那种盼望中又有着思念和孤独的感觉。

四、菊。

菊的特点是高洁、隐逸。

菊花在秋天开放,当别的花都凋谢的时候,它却傲然挺立。

所以古代那些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们就特别喜欢菊花。

陶渊明那可是菊的头号粉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下采着菊花,看着远处的南山,那是一种多么闲适自在、超凡脱俗的境界啊。

五、梅。

梅的特点是坚韧、耐寒,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冬天那么冷,梅花却能在冰天雪地里盛开,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梅花独自在墙角开放,不畏严寒,而且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就像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坚守自己的操守。

六、松。

松象征着长寿、坚韧不拔。

松树四季常青,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它都屹立不倒。

在古诗里,那些想要表达坚定的意志或者对长寿的祝福的时候,就会用到松这个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关键信息项:1、意象名称2、意象含义3、相关诗歌举例4、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11 意象名称:月亮111 意象含义:在古代诗歌中,月亮常常被赋予多种含义。

它可以象征团圆,因为月圆之时人们渴望亲人相聚。

同时,月亮也能代表思念,游子望着明月思念故乡,爱人借月遥寄相思。

此外,月亮的阴晴圆缺还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

112 相关诗歌举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11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通常传达出孤独、寂寞、思念、惆怅等情感,营造出清幽、静谧、悠远的氛围。

12 意象名称:柳树121 意象含义:柳谐音“留”,古人常借柳表达挽留、惜别之意。

柳枝的柔软、细长也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婀娜多姿。

122 相关诗歌举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2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多传达出离别、伤感、忧愁的情感,营造出凄楚、哀怨的氛围。

13 意象名称:梅花131 意象含义: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孤傲的品质。

也常被用来隐喻诗人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志向。

132 相关诗歌举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13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传达出坚韧、不屈、高雅、脱俗的情感,营造出清冷、高洁的氛围。

14 意象名称:菊花141 意象含义:菊花一般在秋季开放,不与百花争艳,象征着隐逸、淡泊、高洁的品格。

142 相关诗歌举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14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传达出闲适、悠然、超脱、清雅的情感,营造出宁静、淡泊的氛围。

15 意象名称:鸿雁151 意象含义: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春季北归,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

诗中常见的意象大全

诗中常见的意象大全

诗中常见的意象大全一、自然景物类1. 月读音:yuè。

出处那可太多啦,古诗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呢。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它常常代表着思念,像远在他乡的游子,看着天上的月亮,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

月亮有时候也象征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的婵娟就是月亮,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福。

它还有一种孤独清冷的感觉,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那一轮孤月高悬,营造出一种空灵、孤寂的氛围。

2. 风读音:fēng。

在古诗里,出处也是非常广泛的。

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情感表达。

当它是春风的时候,往往代表着生机与希望,就像朱熹说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一吹,大地就变得生机勃勃。

而秋风呢,多了几分萧瑟和凄凉,如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风一起,就把那种游子的孤独和凄凉感吹了出来。

3. 雨读音:yǔ。

雨的意象也很丰富。

春雨常常是轻柔的,象征着生机和润泽,像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把春雨的轻柔、润泽万物的特点描写得很细致。

而秋雨呢,往往带有忧愁的情绪,像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秋雨滴答,就像离人的泪水,诉说着离别的愁苦。

二、植物类1. 柳读音:liǔ。

它的出处众多。

柳在古诗里经常象征着离别。

因为“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的时候,常常折柳相送。

比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青青的柳色,就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2. 松读音:sōng。

松在诗中多象征着高洁、坚贞。

它不畏严寒,四季常青。

像刘桢的“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生动地描绘出松树在狂风中的坚韧姿态,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

3. 菊读音:jú。

菊花的出处也不少。

它常常代表着高洁、隐逸。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1.春江水:代表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2.秋叶:象征秋天、变化和离别。

3.星辰:代表夜晚的美丽和辽阔无边的天空。

4.云彩:象征变幻多姿的事物和人们的遐想。

5.山峰:代表高远、坚定和人生的巅峰。

6.清风:象征着清新、宜人和快乐的心情。

7.白雪:代表纯洁、美丽和寒冷的冬季。

8.绿草:象征茂盛、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9.碧水:代表湖泊、河流和清澈见底的水域。

10.金色:象征富有、荣耀和辉煌。

11.红霞:代表日出和夕阳的美丽光芒。

12.红梅:象征坚韧不拔、傲雪欺霜的精神。

13.黄河:代表中国的母亲河和丰收的象征。

14.雨露:象征滋润、恩泽和希望。

15.雁阵:代表群鸟南飞和离别的景象。

16.松树:象征坚贞、长寿和不畏风雨。

17.飞燕:代表快速、自由和高贵的形象。

18.玉露:象征宝贵、清凉和独特的美。

19.高楼:代表壮丽、气派和人们的理想。

20.桃花:象征美丽、爱情和温柔的形象。

21.蝶舞:代表自由、欢乐和生命的轻盈。

22.霜雪:象征严寒、冰冷和岁月的沉淀。

23.渔舟:代表宁静、悠闲和人们的生活。

24.钟声: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们的思念。

25.月光:代表浪漫、宁静和悠远的意境。

26.梅花:象征坚强、不屈和寒冷中的美。

27.风筝:代表自由、激情和人们的梦想。

28.朝霞:代表早晨的美丽和希望的曙光。

29.烟雨:象征迷蒙、幽静和诗意的雨景。

30.蓝天:代表晴朗、明亮和无限的广阔空间。

31.风车:象征旋转、活力和勤劳的形象。

32.清泉:代表清澈、纯净和甘甜的水源。

33.古道:象征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路径。

34.燕子:代表迁徙、回归和喜悦的飞鸟。

35.金秋:象征丰收、成熟和秋日的金黄。

36.翠竹:代表青翠、挺拔和清雅的植物。

37.天鹅:象征高贵、纯洁和优雅的水鸟。

38.诗人:代表才华、感性和对美的追求。

39.青山:象征永恒、安宁和山水的壮丽。

40.晚霞:代表傍晚的美景和天空的绚丽色彩。

41.红尘:象征尘世、繁忙和人世间的纷扰。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一)自然万物ﻫ1.山川风物类。

ﻫ“青山意象”: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旳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旳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②“青山”是家乡旳象征,家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旳印痕。

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旳象征。

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ﻫ“月”意象:①对月思亲思乡,引起离愁别绪。

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②望月思故国,体现亡国之痛。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眸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事人非旳感慨。

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

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冰雪”、“冰心”意象:比方心志忠贞、品格崇高、心性高洁。

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洞庭青草》) “水”意象: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

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关山”意象:①关塞山河。

如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历史存在。

如“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

“清风明月白云”意象: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

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黄鹤楼》)③沉浸田园,恬淡洒脱。

如“明月清风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意象:①沉郁思古幽情。

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如“暮霭沉沉楚天阔”。

ﻫ2.天地草木类。

“草木”意象:①以草木繁盛反衬荒芜,抒发盛衰兴亡旳感慨。

如“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②乐景写哀。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 《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 《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全新经典完整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全新经典完整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1.春风:代表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和希望。

2.燕子:象征春天,也代表离别和思念。

3.蝉鸣:夏天的声音,表达炎热和生机。

4.荷花:夏季的花朵,象征纯洁和高雅。

5.月亮:表达寂静、美丽和思念。

6.秋叶:代表秋天的变化和离别。

7.寒风:冬天的寒冷,带来孤寂和凄凉。

8.雨水:象征滋润和清洁。

9.红叶:秋天的景象,美丽而凄凉。

10.雪花:冬天的象征,代表纯洁和寂静。

11.桃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美丽和幸福。

12.杨柳:春天的景象,柔软而优美。

13.露水:清晨的水珠,代表清新和透明。

14.蝴蝶:轻盈的昆虫,象征自由和美丽。

15.清泉:清澈的水流,代表纯洁和清新。

16.山峰:高耸入云的山脉,表达壮丽和崇高。

17.河流:流淌的水道,代表生命和变迁。

18.云彩:天空中的云朵,带来变幻和神秘。

19.花瓣:花朵的一片片叶片,表达美丽和脆弱。

20.翠竹:绿色的竹子,代表清雅和坚韧。

21.青草:绿色的植物,象征生命和希望。

22.梅花:冬季的花朵,代表坚强和孤高。

23.鸟儿:自由飞翔的生物,表达自由和欢乐。

24.金黄:代表富饶、光明和温暖。

25.银白:代表纯洁、清冷和宁静。

26.丝线:细而柔软的线,代表细腻和精致。

27.乌鸦:黑色的鸟,常用于描绘凄凉和恶兆。

28.落叶:树叶的飘落,代表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29.晚霞:夕阳下的红色云彩,表达美丽和温暖。

30.雁行:鸟类成队飞行,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31.蓝天:晴朗的天空,代表广阔和纯净。

32.红豆:小而红的豆子,常用来表达爱情和相思。

33.雪山:高耸入云的山峰,覆盖着雪的美丽景象。

34.烟雨:薄雾弥漫的雨天,给人一种迷离和浪漫的感觉。

35.飞瀑:从高山上奔流而下的水流,代表雄壮和活力。

36.渔舟:用于表达宁静和恬淡的渔船。

37.星光:夜空中的闪烁星辰,常用来描绘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38.黄昏:白天和夜晚交替的时刻,给人一种忧伤和离别的感觉。

39.草原:广袤的草地,象征辽阔和自由。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王昌龄《送柴侍御》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时,青山也是故乡的象征。

如谢眺《游东田》中“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另外,青山也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杨慎《临江仙》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月:对月思乡,思念亲人。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时,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另外,月夜用来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水:用来表现离愁别恨。

如李煜《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另外,水也经常用来表示时光流逝。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菊花: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的精神,象征着隐士君子。

如郑思肖《画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梧桐:秋天常见的意象,用来触发文人心底的悲凉。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蝉:品行高洁的象征。

如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另外,还有孤独无助的象征。

如李商隐在《蝉》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7、杜鹃:孤独悲苦的意象,又名子规、杜宇。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另外,也是乡愁的象征。

如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8、鸿雁:代指书信。

如晏殊《清平乐》中“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9、燕子:因常结伴而行称为爱情的象征。

如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另外,燕子也是世事变迁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

如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一、月。

月在古代诗歌中是极为常见的意象。

月亮常常代表着思念之情。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看啊,李白这哥们儿抬头看到天上那一轮明月,一下子就想起自己的故乡了。

为啥月亮能和思念挂钩呢?可能是因为月亮不管在哪儿看到都是同一个,古人就想啊,自己在这儿看着月亮,远方的亲人说不定也在看着同一轮月亮呢,就像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

还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这个道理,不管相隔多远,只要看到月亮,就感觉彼此有了联系。

而且月亮还有一种孤独寂寞冷的感觉,苏轼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在那种空旷的环境下,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就像诗人自己孤独的心境一样。

二、柳。

柳这个意象啊,那可大有文章。

它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在送别诗里经常用到柳。

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个送别的场景里,柳色青青,其实就是在暗示着诗人想要友人留下来。

就好像柳在那儿说:“朋友,别走呀。

”柳树柔软的枝条,也有一种依依惜别的姿态,就像分别时人们那种不舍的情感,拉着朋友的衣角,不想让他走呢。

三、雁。

大雁在诗里也很有讲究。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定期迁徙,所以常常用来表示游子的漂泊。

比如说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在外漂泊,看到大雁往南飞,就想让大雁把自己的家书带回去。

大雁就像是一个信使,可是又有点不靠谱,因为诗人也不知道大雁到底能不能把信带到。

而且大雁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飞,这又和人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一群大雁飞过,那心里的孤独感啊,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了。

四、菊。

菊在古代诗歌里那可是高雅的象征。

陶渊明可是菊的头号粉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种着菊花,采着菊花,那日子过得可悠闲了。

菊花在秋天开放,当别的花都凋谢的时候,它还能傲然挺立,这就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品质。

就像那些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着自己的清高。

古诗词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常见的意象

古诗词常见的意象1.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2.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

”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

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

3.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4.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8.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与离愁贴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9.鸳鸯。

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1.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12.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3.早莺。

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4.神器。

指帝位、政权。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15.月老。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 标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 标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标准一、自然意象。

1. 天文气象类。

- 月。

- 解析:月亮在古代诗歌里可是个超级明星意象。

它常常代表着思念。

为啥呢?你想啊,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月亮高高挂在天上,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只要抬头看月亮,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

所以那些离家的游子啊,思念远方亲人的时候,就会对着月亮抒情。

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直白,看到月亮就想家了。

而且月亮还能暗示时间的推移呢,比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亮出来的时候就是黄昏后的约会时间啦。

- 云。

- 解析:云这个意象很有趣。

有时候它代表着漂泊不定。

云朵在天空中随风飘荡,居无定所,就像那些在外漂泊的人一样。

比如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里的浮云就把游子那种漂泊、没有归属感的状态给表现出来了。

云还能表示一种高远的意境,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白云在天空中飘荡了千年,给人一种很空灵、悠远的感觉。

- 雨。

- 解析:雨的意象可丰富了。

春雨常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因为春雨一下,万物复苏,就像杜甫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雨就像个懂事的小精灵,在春天的时候就来滋润大地,带来生机。

而秋雨呢,往往带有一种凄凉、忧伤的感觉。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一起,秋雨一下,那愁绪就像秋雨一样绵绵不绝。

2. 山水草木类。

- 山。

- 解析:山在诗里有时候代表着沉稳、庄重。

它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一直屹立在那里。

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的山就衬托出诗人的雄心壮志,他站在山顶上,觉得众山都小了,自己是多么的伟大。

而且山还可以象征着阻隔,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重重的山就像困难一样挡住了诗人的路,不过后面又有转机。

- 水。

- 解析:水的意象也很有内涵。

江水常常和时光的流逝联系在一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不停地向东流去,就像时间一样一去不复返,那些英雄人物也随着江水的流淌而成为历史。

而溪水呢,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清泉石上流”,那清澈的溪水在石头上流淌,画面感十足,充满了生机。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草木类1、柳:惜别,留恋,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象征(5)清冷淡雅的美人(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3、菊花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4松柏孤直、顽强、高洁5莲爱情6梧桐凄凉、悲伤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9、红豆爱情、相思10、豆蔻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11、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丁香:愁思或情结14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15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18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桃花:象征美人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高洁21牡丹:富贵美好二、动物类1蝉:(1)品行高洁。

(2)悲凉凄切(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2、杜鹃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3、鹧鸪乡思、羁旅行役4、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5乌鸦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6蟋蟀思乡7鸳鸯夫妇恩爱8精卫复仇、奋斗、不畏艰难9青鸟信使10、燕子:(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古诗词,而是诗句里面的意,你都理解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建议大家收藏保存,对分析理解古诗词很有用哦!树木类1、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8、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9、柳营:指军营。

10、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花草类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3、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4、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6、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7、桃花:象征美人。

8、兰:高洁。

9、牡丹:富贵、美好。

10、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11、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1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3、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14、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16、牡丹:寓富贵。

17、杨花:有飘零之意。

1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9、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20、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动物类1、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2、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3、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古诗词意象大全

古诗词意象大全

古诗词意象大全一、月。

月在古诗词中是极为常见的意象。

月亮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孤独又永恒,就像一个默默注视着人间百态的旁观者。

在思乡诗里,月简直是“思乡大使”。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直白。

诗人抬头看到那轮明月,一下子就触动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

明月照着他,也照着他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仿佛通过月亮就能和故乡建立起某种联系。

在表达爱情的诗词里,月也常常出现。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灯也还在那里,可是心爱的人却不在身边了。

这里的月就烘托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感,让这种思念爱人的情绪更加浓郁。

二、柳。

柳谐音“留”,所以在送别诗里那可是常客。

古人送别时,看到柳树就像看到了不舍的情绪实体化了一样。

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这个送别的场景里,柳树刚刚被清晨的雨洗刷过,鲜嫩翠绿。

这清新的柳色,一方面描绘出了送别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留恋。

就好像柳树在说:“朋友啊,你别走呀。

”三、雁。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按时迁徙,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飞行,排成整齐的队列。

这种特性让它在古诗词中有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游子思乡的诗词中,大雁就像是远方故乡的信使。

例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在外漂泊,思念家乡却不知道家书该怎么寄回去,突然看到大雁飞过,就希望大雁能把自己的思念和家书带回洛阳的家中。

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身影,就像是连接游子和故乡的一条无形的线。

而且大雁总是成双成对,要是在诗词里看到孤雁,往往就会和孤独、离群联系起来。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这只孤雁不吃不喝,不停地鸣叫着寻找自己的群体,那种孤独感和对群体的渴望,让人看了心生怜悯。

四、酒。

酒在古诗词里可是个“情绪放大器”。

高兴的时候喝酒,那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在听到可以还乡的消息时,高兴得不得了,喝酒唱歌,仿佛要把所有的喜悦都在酒中释放出来。

而忧愁的时候喝酒,就像李白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整理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整理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整理以下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送别类意象:(1)杨柳。

它源于《九九歌》“折柳赠别”的习俗。

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是古人视柳为不祥之物,“折柳”便可祛除不祥,而且柳极易生长,折柳条后极易活,故“折柳”又有希望远行者早归意。

(2)酒。

酒与诗词的关系,似乎也不需多说——太浓烈了。

因酒可解千愁,所以凡是思乡、思亲、思友,乃至伤感、愤激的诗,往往都离不开酒。

(3)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句有关。

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以南浦代指送别之地。

(4)长亭。

古代驿路上大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的代名词。

思乡类意象:(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用得既美且广,全篇围绕明月展开,情感也随月色的清冷而展现于思归、思亲之情外。

(2)鸿雁、青鸟、鱼。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青鸟是一位女性侍者与恋人的使者,是美好理想的化身,又是受人宠信、能帮人实现愿望的神鸟。

而鲤鱼则是传书怀人的信使,“尺素如霜雪,叠成双鲤鱼”(《饮马长城窟行》),鲤鱼传递书信的工具。

愁苦类意象:(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象征着苦难、凄凉和悲伤,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一叶天下知秋”之说。

如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煜的《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都是例证。

(2)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到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彖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卞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彖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彖。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占便有"霜雪美人”的意彖,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

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也有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树木类1.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子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即取此意。

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5.芭蕉“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6.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7.怀桔指孝顺双亲。

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

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曰:‘欲归遗母。

’术大奇之。

”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二)花草类1.红叶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据唐人范摅《云溪友议》: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

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2.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3.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孟郊《感怀》:“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

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

”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5.芳草“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晏殊《玉楼春》:“绿仰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古典诗词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喻离别的愁绪;春草茂盛,春光撩人,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故也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草枯草荣,也常惜时,叹人生苦短之意。

6.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唐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元无名氏《朝天子•庐山》“客去斋馀,人来茶罢,叹浮生指落花。

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

7.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8.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9.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10.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

”“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11.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

南北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此首以莲藕为喻,写女子希望和情人深结同心,永远相爱。

(三)鸟兽类1.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2.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他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等。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张炎《高阳台》:“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唐代郭绍兰《寄夫》:“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