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科技创新中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支撑未来30年上海建立新“四个中心”的关键环节。关于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德斌教授是这么定义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价值增值功能,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者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主要特征包括[1]:
1、科技创新资源较密集。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较高。
3、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较完善。
4、科技创新文化氛围较浓厚。
5、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较紧密
指标:
1、科技人员、具有高研发能力企业和机构数量: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其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人才,引领了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如今,英国依然保持较高水平的各类技术人才和专业人员的比例,基础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传统地位依然强劲,在生物、医学、信息、金融、教育等领域人才济济,仅剑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就有78位,比其他欧盟大国一个国家的获奖人数还多。截至2013年10月,英国有121名诺贝尔奖得主(绝大多数为科学奖),仅次于诺贝尔奖得主的第一大国—美国(344名)。
东伦敦科技城是位于伦敦东区的集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群聚的中心。其最初起源于硅环岛,它被称为“迷你硅谷”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高密度科技产业园。2008年,那里只有30家科技企业,到2010年1月,科技创新企业达到85家,2010年政府颁布了一项支持“迷你硅谷”发展的计划,将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在内的东伦敦建造成高科技产业中心,命名为“东伦敦科技城”。政府投入了4亿英镑支持科技城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并确保把新建筑中的一部分空间用作孵化区。思科、英特尔、亚马逊、Twitter、高通、Facebook、谷歌等大型公司也开始进驻,巴克莱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再次开展针对创业企业的特殊融资服务。仅2011年,就有200多家科技企业将总部设于科技城。2011年之后,有超过1600家公司进驻以东伦敦为中心的科技城。东伦敦科技城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欧洲成长最快的科技枢
[1]汤汇浩,高平. 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思考[J]. 科学发展,2014,10:68-73.
纽。
在东伦敦科技城的带动下,过去3年间,伦敦的科技企业数量增加了76%,从原有的近5万家增长到8.8万家;仅东伦敦地区就已密布了3200家创业公司,创造了5万多就业岗位。如今在伦敦城中,有超过58万人为科技企业工作,约占全伦敦就业岗位总量的27%。
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英国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人力资源从2001年的37%上升到2009年的44%,2007年英国的科学与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人数的22.5%,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高。但是,根据2010年OECD的统计,英国有45%的博士毕业生来自于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与其他国家该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比率相比是比较高的。因此,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
Source: Annual Population Survey 2007,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高校与科研机构数量
伦敦集中了英国1/3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同时还有大量的思想库和科研院所,每年高校毕业生约占全国的40%。2014年发布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显示,伦敦是世界顶级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有五所跻身全球100强。分别是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排名上升,与剑桥大学 (Cambridge) 并列第二位,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与牛津大学 (Oxford) 并列第五。
在头20位之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排名71,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排名98。
其中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成立于1836年,现设有60多个学院,是英国及欧洲规模最大的大学,拥有170000名学生在读。现已发展成为包含17个独立自治的学院和10个研究所的巨型联盟。
3、科研研发投入数量
英国政府在《卓越与机遇—而向21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白皮书中指出:“英国拥有世界上1%的人口,却占世界科研投入的4.5%。白皮书发布后,英国财政部、教育与技能部和贸工部联合发布《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2004-2014)该框架称:至2014年,英国研发
总支出将占英国GDP的2.5%,其中企业的研发支出达到GDP的1.70%,比2004年增长37.1%。
4、科技成果数量
英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其科研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领域。以世界1%的人口,从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所发表学术论文占9%,引用量达12%,仅次于美国。获国际大奖人数约占世界的10%,迄已涌现出80多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居世界第二。在生物技术、航空和国防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有影响力的科研协会、学会数量
英国的科技管理体制相对松散,可大致分为两个系统;议会附设的科技管理、咨询机构和政府科技管理机构。
1.议会附设的科技管理、咨询机构:
主要包括议会与科学委员会、议会科技办公室、选择委员会等。他们的职能是对政府的科技预算、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及其执行、政府职能部门的科技管理等情况提供咨询、监督;同时对与科技相关的提案为两院议员提供交换意见的场所。
2.政府机构
英政府科技管理的最高权利机关是内阁。内阁中,政府宏观科技管理是由贸工大臣(即内阁科技大臣)负责;贸工大臣下设负责科技的国务部长或次官,辅佐贸工大臣具体负责政府的科技管理。现归属贸工部(DTI)的科学与技术办公室(OST)为政府宏观科技管理部门;政府各部负责各自所辖领域的科技管理;同时通过OST,对政府的总体科技管理负责。
英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门可分为“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前者包括:内阁生产力与竞争力委员会、科技顾问委员会、科学与技术办公室等;非专业的科技管理部门是指英政府的各职能部门。
3.研究理事会
研究理事会是指如下七个具有“准政府”性质的科技管理机构: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粒子物理学与天文学研究理事会(PPARC)、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和中央实验室委员会研究理事会(CCLRC)。各研究理事会均是依照皇家宪章而成立的自治性机构;设有管理委员会,其成员来自大学、专业机构、工业界和政府。研究理事会支持在各大学、其它高教机构等中开展的各类科研活动;进行或支持在各自研究机构和各类国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