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论述散文摘抄三篇

合集下载

关于季羡林的经典散文作品-季羡林经典散文

关于季羡林的经典散文作品-季羡林经典散文

关于季羡林的经典散文作品|季羡林经典散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羡林先生的散文,时时流露出真切的情感,处处可见深深的寂寞。

从散文中可以看出先生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对母亲,对朋友,对故土,对国家……在这些深情的笔墨中,寄托了先生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道德信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季羡林的经典散文作品,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季羡林的经典散文作品篇一:不完满才是人生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

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

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他们威仪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

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极大,娇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落得一个全尸。

季羡林散文

季羡林散文

季羡林散文季羡林散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

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季羡林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季羡林散文篇11、《清塘荷韵》: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2、《夹竹桃》: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3、《缘分与命运》: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

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

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

”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

但又必须“听天命”。

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

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4、《八十述怀》: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季羡林散文描写摘抄

季羡林散文描写摘抄

季羡林散文描写摘抄季羡林散文描写摘抄季先生的散文有着浓厚的底蕴。

下面我们来看下他的散文。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欢迎借鉴!梦萦水木清华离开清华园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是我经常想到她。

我无论如何也忘不掉清华的四年学习生活。

如果没有清华母亲的哺育,我大概会是一事无成的。

在三十年代初期,清华和北大的门槛是异常高的。

往往有几千学生报名投考,而被录取的还不到十分甚至二十分之一。

因此,清华学生的素质是相当高的,而考上清华,多少都有点自豪感。

我当时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之一,北大和清华我都考取了。

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我决定入清华。

原因也并不复杂,据说清华店铺方便些。

我以后没有后悔。

清华和北大各有其优点,清华强调计划培养,严格训练;北大强调兼容并包,自由发展,各极其妙,不可偏执。

在校风方面,两校也各有其特点。

清华校风我想以八个字来概括:清新、活泼、民主、向上。

我只举几个小例子。

新生入学,第一关就是"拖尸",这是英文字toss的音译。

意思是,新生在报到前必须先到体育馆,旧生好事者列队在那里对新生进行"拖尸"。

办法是,几个彪形大汉把新生的两手、两脚抓住,举了起来,在空中摇晃几次,然后抛到垫子上,这就算是完成了手续,颇有点像《水浒传》上提到的杀威棍。

墙上贴着大字标语:"反抗者入水!"游泳池的门确实在敞开着。

我因为有同乡大学篮球队长许振德保驾,没有被"拖尸"。

至今回想起来,颇以为憾:这个终生难遇的机会轻轻放过,以后想补课也不行了。

这个从美国输入的"舶来品",是不是表示旧生"虐待"新生呢?我不认为是这样。

我觉得,这里面并无一点敌意,只不过是对新伙伴开一点玩笑,其实是充满了友情的。

这种表示友情的美国方式,也许有人看不惯,觉得洋里洋气的。

我的看法正相反。

我上面说到清华校风清新和活泼,就是指的这种"拖尸",还有其他一些行动。

季羡林散文四篇

季羡林散文四篇

季羡林散文四篇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季羡林(JiXianlin,1911-2009),他以其文学成就融汇中西,著名的散文作品有《倚天屠龙记》、《望海潮》等。

其创作的散文十分优美,为中国散文文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将分析其中的四篇散文,希望以此来加强对季羡林文学功能的理解。

第一篇散文是《青春》,讲述了年轻人对青春的理解和向往。

散文以“春天,在我们这里,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季节”为开头,表达了生活中的青春、活力和希望,以及未来的想象。

文中提及:“当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一个更加进取的自己,一个充满梦想的自己。

”,从最后一句中可以看出,青春是给予梦想的跳板,而青春时期理应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季节。

文中提到“内心强烈地渴望去探索,去改变,去征服”,表明了青春时期人们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们勇敢直面世界,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热情。

对青春时期的想象也使文章变得苍茫。

第二篇散文是《夏花》,主题是夏花的美丽。

文章以“夏日的灿烂和芬芳,体现了自然的美丽”开篇,而且文中充满了淡淡的浪漫。

文中提及:“夏花,把偶尔的沉默消失在了清新的芳香中,让人沉醉在心灵深处;夏花,把寻寻觅觅的温柔埋葬在了我们脚下,让我们心安理得。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不仅仅是一种欣赏夏花的美丽,而是对它的心灵的深刻的感受,它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让人沉醉其中。

第三篇散文是《秋雨》,文章以“秋雨,低沉而淡淡的”为开头,表达了对秋雨的感悟。

这篇文章最具特点的是把大自然美景中的秋雨细节渲染得栩栩如生,令人惊叹:“秋雨,洒下凝重而温柔的真挚,心如细雨,把宁静带入了四面八方;秋雨,柔美而凉凉的润泽,细润如雾,把温暖带入了凝重的空气间。

”文中还提及:“太阳的温暖不必担心,秋雨的悠远不必迷恋,每一如雨的悄悄,也许只是多年的坚持和心酸的抉择。

”这表明,季羡林以此暗示我们,生活中需要坚持和选择,秋雨可以是一种承载也可以是一种淡忘。

国学大师季羡林经典散文-九十述怀

国学大师季羡林经典散文-九十述怀

国学大师季羡林经典散文-九十述怀(1)九十述怀杜甫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对旧社会来说,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实际情况。

但是,到了今天,老百姓却创造了三句顺口溜:"七十小弟弟,八十多来兮,九十不稀奇。

"这也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实际情况。

但是,对我来说,却另有一番纠葛。

我行年九十矣,是不是感到不稀奇呢?答案是:不是,又是。

不是者,我没有感到不稀奇,而是感到稀奇,非常的稀奇。

我曾在很多地方都说过,我在任何方面都是一个没有雄心壮志的人,我不会说大话,不敢说大话,在年龄方面也一样。

我的第一本账只计划活四十岁到五十岁。

因为我的父母都只活了四十多岁,遵照遗传的规律,遵照传统伦理道德,我不能也不应活得超过了父母。

我又哪里知道,仿佛一转瞬间,我竟活过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又进入了耄耋的境界,要向期颐进军了。

这样一来,我能不感到稀奇吗?但是,为什么又感到不稀奇呢?从目前的身体情况来看,除了眼睛和耳朵有点不算太大的问题和腿脚不太灵便外,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写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倚马可待。

待人接物,应对进退,还是"难得糊涂"的。

这一切都同十年前,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李太白诗:"高堂明镜悲白发。

"我不但发已全白(有人告诉我,又有黑发长出),而且秃了顶。

这一切也都是事实,可惜我不是电影明星,一年照不了两次镜子,那一切我都不视不见。

在潜意识中,自己还以为是"朝如青丝"哩。

对我这样无知无识、麻木不仁的人,连上帝也没有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能会不感到不稀奇呢?但是,我自己又觉得,我这种精神状态之所以能够产生,不是没有根据的。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教授年龄是六十岁到七十岁。

可是,就我个人而论,在学术研究上,我的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

开了几十年的会,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政治运动,做过不知道多少次自我检查,也不知道多少次对别人进行批判,最后又经历了十年浩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白白地消磨过去了。

季羡林散文代表作

季羡林散文代表作

季羡林散文代表作季羡林,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他被称为“近代中国思想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出生于1899年9月7日,在满族古老的文化传统下成长,他也接受了俄国的文化熏陶,受美国的思想启发。

季羡林的文学成就在清末民初崛起,他的文学作品充满哲思,读者可以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他的智慧,他的散文代表作可谓不少,在此综述其中的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一、《冬日记》冬日记是季羡林有影响力的一篇文章,用来反映冬天的雪飘时刻,在这篇文章中,季羡林用大量的写实主义色彩来描绘冬天,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冬天的脚步,以及雪花的温柔,也把读者带到一个梦幻的神秘世界,在细节的描绘中,季羡林让读者可以诠释真实的美好,人们真心的可以感受到冬日的美,这也是季羡林散文心灵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他生动的温暖。

二、《赞美生活》赞美生活是季羡林另外一篇有深度的文章,用来反映生活中的景色。

在这篇文章中,季羡林在赞美生活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他写道:“生活如此美丽,阳光洒满大地,枝叶舒展,花开绚烂,微风轻轻摩挲,清澈见底的湖面飘荡着春意,这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这篇文章让人真心的可以感受到季羡林有温柔的情怀,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三、《梦的归宿》梦的归宿是季羡林的另一首作品,结合了他的文艺传统,深入到梦境的深处,把梦境当成一个真实世界,季羡林将梦境中的一幅幅幻境描绘出来,季羡林写道:“而梦中的我,仿佛一个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人,永远也无法返回,只能匆匆地挥手,目送它在远方消失,仿佛一个梦,一个梦幻,暂时远离现实。

”这篇文章让人仿佛进入到一个似梦非梦的世界,让人深深感受到季羡林的笔触,也让人们沉浸到梦境的深处。

以上三篇文章是季羡林散文的代表作,他运用形象化、典型化、抽象化的表达方式,分别以冬日、生活美好以及梦境等主题描绘了自己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传递出美好的信息,也把季羡林的思想成就反映出来,他的文学成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肯定,作品永远流传世世代代,持续影响着我们。

散文:季羡林的优美散文精选

散文:季羡林的优美散文精选

季羡林在他的中揭示了历史与自我生命的真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季羡林的优美散文精选,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季羡林的优美散文精选篇一:马缨花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

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

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

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匝地,清凉蔽体。

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从梁柱的粗细来看,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富贵气象。

这富贵气象是有来源的。

在几百年前,这里曾经是明朝的东厂。

不知道有多少忧国忧民的志士曾在这里被囚禁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里受过苦刑,甚至丧掉性命。

据说当年的水牢现在还有迹可寻哩。

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

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把我的记忆提到几千年前去;有时候我简直就像是生活在历史里,自己俨然成为古人了。

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但是也有紧张不泰然的时候。

往往在半夜里,我突然听到推门的声音,声音很大,很强烈。

我不得不起来看一看。

那时候经常停电,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爬起来,摸索着找门,摸索着走出去。

院子里一片浓黑,什么东西也看不见,连树影子也仿佛同黑暗粘在一起,一点都分辨不出来。

我只听到大香椿树上有一阵的声音,然后咪噢的一声,有两只小电灯似的眼睛从树枝深处对着我闪闪发光。

这样一个地方,对我那些经常来往的朋友们来说,是不会引起什么好感的。

有几位在白天还有兴致来找我谈谈,他们很怕在黄昏时分走进这个院子。

万一有事,不得不来,也一定在大门口向工友再三打听,我是否真在家里,然后才有勇气,跋涉过那一个长长的胡同,走过深深的院子,来到我的屋里。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季羡林散文创作时间长,数量多,精品也不少。

其散文是诗意与思美的结合,具有感情真挚纯美,文风朴实优美自然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篇一:赋得永久的悔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

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

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己经到了望九之年。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

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

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

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

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倒行逆施但又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她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她手下的小喽罗们曾两次窜到我的故乡,处心积虑地把我“打”成地主,他们那种狗仗人势穷凶极恶的教师爷架子,并没有能吓倒我的乡亲。

我小时候的一位伙伴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如果让整个官庄来诉苦的话,季羡林家是第一家!”这一句话并没有夸大,他说的是实情。

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三个兄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最小的一叔送了人。

我父亲和九叔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到别人家的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最后兄弟俩被逼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

此时他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

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

于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田可耕。

2023年最新的季羡林 季羡林散文精选

2023年最新的季羡林 季羡林散文精选

2023年最新的季羡林季羡林散文精选季羡林季羡林散文精选季羡林散文《清塘荷韵》楼前有清塘数亩。

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

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

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

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

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

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

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

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

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

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

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 优美名家散文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 优美名家散文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优美名家散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季羡林散文创作时间长,数量多,精品也不少。

其散文是诗意与思美的结合,具有感情真挚纯美,文风朴实优美自然的特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名家季羡林的优美散文篇一:赋得永久的悔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

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

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己经到了望九之年。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

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

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

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

我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倒行逆施但又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她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她手下的小喽罗们曾两次窜到我的故乡,处心积虑地把我“打”成地主,他们那种狗仗人势穷凶极恶的教师爷架子,并没有能吓倒我的乡亲。

我小时候的一位伙伴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如果让整个官庄来诉苦的话,季羡林家是第一家!”这一句话并没有夸大,他说的是实情。

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三个兄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最小的一叔送了人。

我父亲和九叔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到别人家的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最后兄弟俩被逼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

此时他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

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

季羡林散文朗诵(精选3篇)

季羡林散文朗诵(精选3篇)

季羡林散文朗诵(精选3篇)季羡林朗诵篇1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

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

”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

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

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

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

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

中国古代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

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

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

”是颇有一点诗意的。

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

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

赋得永久的悔摘抄

赋得永久的悔摘抄

赋得永久的悔摘抄
《赋得永久的悔》是季羡林所作的散文,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摘抄:
1.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2.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3. 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4.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5. 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6.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些摘抄展示了季羡林对母亲的深深悔意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母爱的珍视和对未能尽孝的自责。

这些文字充满了深情和感伤,令人动容。

季羡林歌颂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3篇

季羡林歌颂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3篇

季羡林歌颂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3篇季羡林歌颂母亲的文章:怀念母亲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

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保存当时真实的感情,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我现在不加叙述,不作描绘,只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

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

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

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

……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

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

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11月20日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

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

风里夹着雨。

天色阴得如黑夜。

季羡林经典散文十篇

季羡林经典散文十篇

季羡林经典散文十篇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史学者,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思想深邃,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下面就来一起欣赏季羡林经典散文十篇。

第一篇,是季羡林所著的《中国文化小史》。

在这本书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对我国文化进行了概括性阐释。

他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化、统一性强,他对中国文化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篇,是季羡林所著的《道家思想与中华文化》。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强调了道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塑造作用。

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识,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的文化底蕴。

第三篇,是季羡林所著的《论读书》。

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对读书的态度,他认为读书不仅要求时间投入,还要有经验支撑和心态支持。

他的观点引人深思,提醒人们在读书时要有正确的心态。

第四篇,是季羡林所著的《论古人与今人》。

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古人和今人的差异以及应该如何看待古人的贡献。

他认为,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和吸收,但也要看到时代背景的不同和现实需求的不同。

他的思考提醒我们不要一味的模仿古人,而是要应对时代前行的需求。

第五篇,是季羡林所著的《有感而发》。

在这篇文章中,他以情感真挚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他对当下现实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的关注,是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第六篇,是季羡林所著的《谈学问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态度,追求真理和知识是一种信仰。

他强调了认真阅读、积累经验和思考的重要性。

他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第七篇,是季羡林所著的《四世同堂的家庭风范》。

在这篇文章中,他讲述了他自己的宗族家庭的故事。

这个家族有几代人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共同生活,互相帮助。

他认为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的和谐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他对家庭的理解和表达,让我们更加珍惜家庭和亲情。

第八篇,是季羡林所著的《怎样读快读好》。

在这篇文章中,他阐述了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是高效的,他认为快读需要先了解材料的结构,清晰明了地了解阅读的目的和重点,从而达到快速且准确的阅读效果。

季羡林乡愁的散文

季羡林乡愁的散文

季羡林乡愁的散文《乡愁》篇一乡愁是什么呢?也许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

季羡林先生的乡愁,那是一种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

我想,我的乡愁,可能也在某个角落,悄悄生长着。

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那里有一条浑浊的小河。

小时候,我觉得那河可神奇了。

夏天的时候,河边的垂柳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姑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长发。

我和小伙伴们会跑到河边,把脚丫子伸进水里,那水凉凉的,带着泥土的气息。

我们在水里找着小鱼,偶尔抓到一只,就像捡到了宝贝一样欢呼雀跃。

那时候,可没有想过什么是乡愁。

后来,我到了大城市读书。

高楼大厦像森林一样,到处都是车水马龙。

我站在高楼的窗前,看着下面的街道,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是熟悉的面孔。

我开始想念小县城的宁静了。

我想念那河边的石板路,虽然坑洼不平,但是走起来特别踏实。

我想念小县城里的菜市场,那里的人们大声地讨价还价,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这时候,乡愁就像一个小虫子,在我的心里慢慢地爬着。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这是怎么了?小县城又没有大城市这么多的机会,这么繁华。

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想念。

就像季羡林先生对他故乡的思念一样,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

也许,乡愁就是对过去熟悉的生活的一种怀念吧。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大城市的公园里看到了一棵垂柳,那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小县城的河边。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看了好久。

朋友问我怎么了,我笑着说没什么,可是心里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那是乡愁吗?我觉得应该是吧。

我在想,等我老了,我一定要回到小县城。

在河边再建一座小房子,每天听着河水的流淌声,看着垂柳的摆动,那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可是,那时候的小县城还会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吗?也许会变了很多吧。

但不管怎样,我心中的乡愁,可能永远都不会变,就像季羡林先生对他故乡的思念,岁月悠悠,却越发浓烈。

《乡愁》篇二乡愁啊,它就像一团雾,在我的心头萦绕不散。

读季羡林先生的乡愁散文,我仿佛能触摸到他内心深处那片柔软的故乡土地。

[季羡林文章摘抄赏析]文章摘抄赏析

[季羡林文章摘抄赏析]文章摘抄赏析

[季羡林文章摘抄赏析]文章摘抄赏析(一)沙原隐泉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

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赏析:人生并不是总是阳光明媚,并不总是春意盎然,并不总是鸟语花香,并不总是富有诗情画意,有时也有暴风骤雨,有时也有阴霾,有时更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让人不能承受,人生有时更像无边无际的沙漠,还有的看似平坦的一片,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下就松松的下滑,用力由大,陷得由深,下滑也就由厉害,不由感叹人生如此之复杂,让你茫然、让你在无所适从。

(二)夏感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季羡林经典散文

季羡林经典散文

季羡林经典散文季羡林经典散文精选(通用7篇)季羡林经典散文篇1在不经意的时候,一转眼便会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

这使我困惑。

最先是去追忆:什么地方我曾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构记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一个花园里么?但是,都不像。

最后,我想到才到北平时住的那个公寓;于是我想到这棵苍老的枸杞树。

我现在还能很清晰地温习一些事情:我记得初次到北平时,在前门下了火车以后,这古老都市的影子,便像一个秤锤,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我迷悯地上了一辆洋车,跟着木屋似的电车向北跑。

远处是红的墙,黄的瓦。

我是初次看到电车的;我想,电不是很危险吗?后面的电车上的脚铃响了;我坐的洋车仍然在前面悠然地跑着。

我感到焦急,同时,我的眼仍然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我仍然看到,红的墒,黄的瓦。

终于,在焦急、又因为初踏入一个新的境地而生的迷惘的心情下,折过了不知多少满填着黑土的小胡同以后,我被拖到西城的某一个公寓里去了。

我仍然非常迷悯而有点儿近于慌张,眼前的一切都仿佛给一层轻烟笼罩起来似的。

我看不清院子里有什么东西,我甚至也没有看清我住的小屋。

黑夜跟着来了,我便糊里糊涂地睡下去,做了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梦。

虽然做了梦,但是却没有能睡得很熟。

刚看到窗上有点发儿白,我就起来了。

因为心比较安定了一点儿,我才开始看得清楚:我住的是北屋,屋前的小院里,有不算小的一缸荷花,四周错落地摆了几盆杂花。

我记得很清楚:这些花里面有一棵仙人头,几天后,还开了很大的一朵白花,但是最惹我注意的,却是靠墙长着的一棵构记树,已经长得高过了屋檐,枝干苍老钩曲,像千年的古松,树皮皱着,色是黝黑的,有几处已经开了裂。

幼年在故乡的时候,常听人说,枸杞树是长得非常慢的,很难成为一棵树。

现在居然有这样一棵虬干的老枸杞树站在我面前,真像梦;梦又掣开了轻渺的网,我这是站在公寓里么?于是,我问公寓的主人,这构记有多大年龄了,他也渺茫:他初次来这里开公寓时,这树就是现在这样,三十年来,没有多少变动。

关于季羡林的优美散文作品

关于季羡林的优美散文作品

关于季羡林的优美散文作品季羡林散文的创作观念和散文本身都具有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才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的真正价值和魅力所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季羡林的优美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关于季羡林的优美散文作品篇一: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含冤逝世已经二十多年了。

在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经常想到他,想到的次数远远超过我认识他以后直至他逝世的三十多年。

每次想到他,我都悲从中来。

我悲的是中国失去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正直的大作家,我自己失去一位从年龄上来看算是师辈的和蔼可亲的老友。

目前,我自己已经到了晚年,我的内心再也承受不住这一份悲痛,我也不愿意把它带着离开人间。

我知道,原始人是颇为相信文字的神秘力量的,我从来没有这样相信过。

但是,我现在宁愿做一个原始人,把我的悲痛和怀念转变成文字,也许这悲痛就能突然消逝掉,还我心灵的宁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吗?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

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驼骆祥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

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

可是我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

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山东俗语。

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

他的幽默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幽默不同。

总之,老舍先生成了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

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

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

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

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

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论述散文摘抄三篇季羡林论述散文摘抄三篇导语:季羡林老先生说说:“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从他的散文中就不难发现这一点,真情通过文字倾泻出来。

不同时期的散文表达了他真实的心路历程。

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季羡林的论述散文,希望你们喜欢。

散文一:《容忍与限度》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恐怕需要讲点容忍的。

唐朝有一个姓张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一百个“忍”字。

这说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

在旧社会,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

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但是容忍也并不容易。

1935年,我乘西伯利亚铁路的车经前苏联赴德国,车过中苏边界上的满洲里,停车四小时,由前苏联海关检查行李。

这是无可厚非的,入国必须检查,这是世界公例。

但是,当时的苏联大概认为,我们这一帮人,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到另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恐怕没有好人,必须严查,以防万一。

检查其他行李,我决无意见。

但是,在哈尔滨买的一把最粗糙的铁皮壶,却成了被检查的首要对象。

这里敲敲,那里敲敲,薄薄的一层铁皮决藏不下一颗炸弹的,然而他却敲打不止。

我真有点无法容忍,想要发火。

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与我们同车的,看到我的神态,在我耳旁悄悄地说了句:Patience is the greatvirtue(容忍是很大的美德)。

我对他微笑,表示致谢。

我立即心平气和,天下太平。

看来容忍确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种美德。

但是,我认为,也必须有一个界限。

我们到了德国以后,就碰到这个问题。

旧时欧洲流行决斗之风,谁污辱了谁,特别是谁的情人,被侮辱者一定要提出决斗,或用手枪,或用剑。

普希金就是在决斗中被枪打死的。

我们到了的时候,此风已息;但仍发生。

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相约:如果外国人污辱了我们自身,我们要揣度形势,主要要容忍,以东方的恕道克制自己。

但是,如果他们污辱我们的国家,则无论如何也要同他们玩儿命,决不容忍。

这就是我们容忍的界限。

幸亏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否则我就活不到今天在这里舞笔弄墨了。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

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

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

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散文二:《谦虚与虚伪》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

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

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禹谟》中就已经有了“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

”这样的教导,把自满与谦虚提高到“天道”的水平,可谓高矣。

从那以后,历代的圣贤无不张皇谦虚,贬抑自满。

一直到今天,我们常用的词汇中仍然有一大批与“谦”字有联系的词儿,比如“谦卑”、“谦恭”、“谦和”、“谦谦君子”、“谦让”、“谦顺”、“谦虚”、“谦逊”等等,可见“谦”字之深入人心,久而愈彰。

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

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

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

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

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

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

这有时会很危险的。

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

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

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

康有为是一个着名的例子。

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

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

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

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

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

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回到“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话,历代引用不辍,一直到今天,还经常挂在人们嘴上。

可见此话道出了一个真理,经过将近三千年的检验,益见其真实可靠。

根据我自己的思考与分析,满(自满)只有一种:真。

假自满者,未之有也。

吹牛皮,说大话,那不是自满,而是骗人。

谦(谦虚)却有两种,一真一假。

假谦虚的例子,真可以说是俯拾即是。

故作谦虚状者,比比皆是。

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谦虚,做学问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学者,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觉得自己的学问已经够大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学习了,他就不会再有进步。

事实上,不管你搞哪一门学问,绝不会有搞得完全彻底一点问题也不留的。

人即使能活上1000年,也是办不到的。

因此,在做学问上谦虚,不但表示这个人有道德,也表示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的。

我自己怎样呢?我总觉得自己不行。

我常常讲,我是样样通,样样松。

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

人们都承认,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

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

这当然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

但是,我又遇到了极大的矛盾:我觉得真正行的人也如凤毛麟角。

我总觉得,好多学人不够勤奋,天天虚度光阴。

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中。

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

我只劝大家,不要全信那一些对我赞誉的话,特别是那些顶高得惊人的帽子,我更是受之有愧。

散文三:《走运与倒霉》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

世人无不想走运,而绝不想倒霉。

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

说极端了,简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发现了。

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老子的“福”就是走运,他的“祸”就是倒霉。

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

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重。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吾辈小民,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着吃、喝、拉、撒、睡;操持着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时候难免走点小运,有的是主动争取来的,有的是时来运转,好运从天上掉下来的。

高兴之余,不过喝上二两二锅头,飘飘然一阵了事。

但有时又难免倒点小霉,“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没有人去争取倒霉的,倒霉以后,也不过心里郁闷几天,对老婆孩子发点小脾气,转瞬就过去了。

但是,历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们,他们一身系天下安危,或者系一个地区、一个行当的安危。

他们得意时,比如打了一个大胜仗,或者倒卖房地产、炒股票,发了一笔大财,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固一世之雄也”,怎二两二锅头了得!然而一旦失败,不是自刎乌江,就是从摩天高楼跳下,“而今安在哉!”从历史上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

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算的这个总账,后来并没有改变。

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铄今的杰作。

像韩愈、苏轼、李清照、李后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

从来没有过状元宰相成为大文学家的。

了解了这一番道理之后,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意义是重大的。

它能够让我们头脑清醒,理解祸福的辩证关系;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