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
散文翻译中的“韵味”重建
散文翻译中的“韵味”重建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广为人诵,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很多翻译家将其译为英文,然而如何评判各个译本的好坏优劣却是众说纷纭。
本文根据资深翻译家刘士聪教授的散文“韵味”说,提出其作为散文翻译标准的可行性,并对《匆匆》两英译本展开比较分析。
一、散文的翻译标准说到散文的翻译,首先应明确散文的特点,那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当然,伟大的散文家朱自清的名作《匆匆》也不例外, 只有整合了散的形,才有可能再现不散的神。
形是神的外在具化,神才是翻译的终极目标。
(一)朱自清《匆匆》的特点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出色的散文家之一。
他的文字真诚质朴、感人至深,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切实成绩,具有恒远的生命力,无论对文人还是读者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其中精彩的一篇就是诉说时间无情之流逝的《匆匆》。
文中,作者深叹时光的匆匆流逝,表达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与珍惜、时不我待、珍惜当下;更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人生匆匆数十载,没有追求枉为人。
全文共五段,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其中,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飞扬的文采, 是整篇散文的特色。
从文体类型看,《匆匆》是一篇随笔(essay),也颇像一首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虽不押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富于诗意。
它百读不厌,时时激励后人珍惜光阴,不断奋进,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当然,如此隽永的精品散文必会受许多大翻译家的青睐,被译成外文来传播中国的文字和文化。
那么,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二)散文翻译的标准有关翻译标准的争论由来已久。
古今中外,无数学者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马建中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等。
但,针对散文翻译的标准却凤毛麟角,或者说即使有,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
比如,有说最好的散文翻译是忠实于译者个人风格,还有钱钟书的“化境”一维模式:“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等。
张培基散文翻译的归化策略探因——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
第 31 卷 第 7 期2018 年 7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1 No.7Jul.2018张培基散文翻译的归化策略探因——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例周娜(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00)摘 要:《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在国内翻译界造成了很大影响。
该丛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张培基先生所撰稿的译文集结出版,受到了英语专业尤其是翻译专业学生的喜爱。
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意译、增译、减译和替换四个方面探讨了张培基译文(以下简称“张译”)中所使用的归化翻译策略,认为张译中的漏译、误译、增译、改译等现象是译者为了达到某种翻译目的所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的体现,是散文翻译中较好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散文翻译;归化策略;目的论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97(2018)07-0153-020 引言《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不仅为国内学者与专业学生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例,也为国外部分研究中国“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的学者提供了素材。
多年以来,国内有许多学者与翻译专业学生在研究及学习张培基的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翻译作品。
如朱曼华(2000)对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为国内学者及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实例,并称其为一本不是教材的好教材。
不过,也有学者及相关专业学生质疑甚至批评张培基在散文英译过程中出现漏译、改译以及增译的现象。
如硕士生唐萍(2015)在其毕业论文中谈到她认为张译的增译没有必要,其采用的增译手段是违背了对原文的“忠实”,是不值得倡导的。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为案例,从增译和减译两个方面探讨张译中使用的归化翻译策略,旨在论证张译中的漏译、误译、增译、改译等现象并不是对原文的“不忠”,而是他为了达到某种翻译目的而采用归化策略的具体体现,应该认同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肯定归化策略在散文翻译中的优势。
归化为主的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法——以张培基散文译著为例
归化为主的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法——以张培基散文译著为例陈洋【摘要】以张培基先生的散文译著为例,分析了译文中归化法的使用情况,并且针对译者选择归化为主的翻译方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说明归化法也适合特定文学体裁的翻译.【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8)001【总页数】4页(P31-33,36)【关键词】归化;异化;散文翻译;归化策略【作者】陈洋【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根据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分类方法,文学文本属于虚构性题材,它们多与思想精神领域及想象中的事物打交道,涉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多地反映社会思想和文化习俗。
翻译这类文本时,一般宜采用异化为主的原则,尽量保存原文风貌,尽可能多地把源语文化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以利于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1]。
翻译文学的新奇性决定了陌生化应该成为文学翻译的重要手段[2]。
由此可见,异化法在文学翻译中备受重视。
然而,纽马克也认为,文学翻译中应该追求的是更加自然的译文表达而并非生硬的语言风格[3](P77-165)。
归化策略的使用能使译文通顺易懂,自然流畅[4]。
因此,文学翻译也不能忽视归化法。
文学体裁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戏剧等。
翻译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使用的翻译方法并不一样,甚至翻译同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所使用的翻译方法都不一定相同。
例如,有的学者在翻译乐府诗时,主要采用归化法,认为“在不同翻译技巧的合理运用下,归化也能高效传递文化”[4]。
有的学者认为,在翻译诗歌时,“应该鼓励采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将中国文学作品主动‘译出’,忠实传递民族文化精髓和美学价值,‘把他人不易觉察的本族精华’向外推介”[5]。
更有学者以唐诗《将进酒》为例,提出归化与异化并重的翻译方法[6]。
现代散文英译的方法也存在着差异。
例如:张培基先生提倡“忠实”与“通顺”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对原文进行了归化处理[7],而刘士聪先生由于受西方的翻译理论影响比较大,则提出艺术气息理论来指导散文翻译,并且认为文学翻译本质上一门语言艺术,旨在强调再现原文的艺术气息是散文翻译的最终目标[8]。
散文翻译中的“真”,“情”,“美”[权威资料]
散文翻译中的“真”,“情”,“美”摘要:关于《落花生》的批评赏析有多种版本,分别从目的论,读者反应论,文本类型等多个角度。
但是这些版本中的“读者”大多是中国读者,作为这篇翻译散文的目的语读者,他们对英译本的感受却鲜有人提及。
本文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本文中简称为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感受为基础,从散文翻译的三大要义:“真”,“情”,“美”着手,重新赏析这篇散文。
旨在为中国散文走出国门,探寻一些启示。
关键词:真;情;美;目的语读者1.前言《落花生》选自许地山先生(1893-1941)的作品。
许地山,名赞,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留学归来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曾合办《新社会》旬刊。
具有进步思想。
《落花生》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家人一起吃花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子女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洗尽铅华。
这篇散文侧重于以情驭事,融情于事,整体语篇上主题意义明确,风格朴实无华,清新而自然。
句式上,句子结构简单,多为简单句和并列句,句子短小,充满口语色彩。
2.《落花生》的“真”散文的“真”,主要体现在散文的“直”和“实”。
“直”是指直抒胸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实”是指文章表达上“不加雕饰,不施铅华,全凭本色的真实和直接”(胡显耀,李力,2009:172)。
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也要体现散文的“真”,根据莱斯的文本分析理论,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词汇层面,要尽可能地理解和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内涵意义,外延意义,联想意义,还要注重体现原文本的风格特点。
句式层面,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本篇译文中句式应选用自然简单的表达。
语篇层面,要保持与原文一致的风格,而且译文的整体风格也要一致,不能出现书面语口语混搭的现象。
下面作者选用杨宪益和张培基先生的译本进行比较赏析。
例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
杨译:Behind our house there was a patch of land.张译:Behind our house there lay half a mu vacant land.原文中,“半亩”中的“半”根据《新汉英大辞典》除了表示“一半”,“中间”,还可以比喻“很少”。
文学翻译中的人物形象再现与重塑:以散文《背影》的文学翻译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35期总第683期文学翻译中的人物形象再现与重塑:以散文《背影》的文学翻译为例摘 要:文学翻译重要的不是信息传递,而是人物形象的再现与重塑,唤醒读者的感受,引发思考,实现文学作品的美学功能。
本文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为例,分析了父亲形象在原文和译文中的传递问题,梳理了译文如何通过全译、变译等方式再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重塑父亲乐观、幽默的人物特征。
关键词:文学翻译;形象;再现;重塑作者简介:李立民,黄春蕊,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文学翻译有别于应用翻译,译者的重要任务不是“传递信息”,追求的不是“语义对等”,而是再现或重塑人物形象,唤醒读者的感受,引发思考,实现文学作品的美学功能。
与应用翻译的逻辑思维相比,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原文中人物形象的高大、渺小、诙谐、幽默等要素在译文中的保留与改变都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而更多的是看在译语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对人物形象再现与重塑的接受度。
人物形象再现与重塑是文学翻译的两种手段。
形象再现则指译者采用“直译”或“异化”的方法将原文人物形象移植于译文中,这种方法既保留了原文人物形象,又完整传达了原文信息,保持了原文人物形象的可感性、完整性、统一性和艺术感染性。
再现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再现人物描写中生动逼真的细节,使译文中生活映像的细节与原作中生活映像的细节为同一的东西。
二是再现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人物不同的时代烙印,使译文保持原文具有的历史性。
前者从微观着眼,后者从宏观审视,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筑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艺术再现。
人物形象重塑是基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个人社会经历、情感价值取向、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将原作的人物形象进行改变,形成新的人物,让新的人物适应译语文化。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通过外貌描写,心理刻画,人物对话等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段塑造了一个“坚强”“乐观”“细心”“体贴”的父亲形象。
散文翻译现状
散文翻译现状本综述通过图书馆阅读和网络资料搜索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期刊,总结了国内外多名学者教授对于散文翻译的特征问题的分析,归纳了他们提出的各种有效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而分析出其可以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
本综述将详细分析散文翻译各种特征,再提出有效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能提高大学生的散文翻译能力,帮助大学生专八翻译提升,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散文翻译是大学生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一个热点,也是整个翻译学的重要部分,是每个大学英语学习者必须重视和掌握的一项,也是许多国内外学者教授研究的重要范畴。
散文的用词清新优美,天然纯净,行散而神不散,且长句中修饰语较多,想要较为形象地将原文忠实再现到译文中有一定难度,尤其大学生的翻译技巧不够娴熟,每个学习者在散文翻译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只有通过分析常出现的问题,总结技巧经验,才能真正提高散文翻译的能力,从而带动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诸多学者及教授对于散文本身的特点,散文翻译过程要注重的特征和细节及散文翻译的规范和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
一部分学者着重研究散文翻译本身具有的各种特点如音韵节奏,用词等,散文翻译的语言特点,文化差异等,还有一部分学者更注重研究散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如增益法,意境理解等。
总而言之,散文翻译的特点这一范畴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笔者专门针对这项研究范畴,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及去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期刊等,通过研究前人的各项理论和观点来对此话题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这些丰富的参考资料及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通过笔者对各资料的分析分类,本人认为,散文翻译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散文翻译具有的特点想要做好散文翻译,首先就必须了解散文自身具有的一些特征,只有充分透析了散文自身的特征,才能将其的神和形都忠实地再现出来,因此,研究散文自身的特点不可忽略;同时,散文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诸多,要充分了解原文和译文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为译文能忠实再现原文奠定基础。
知识翻译学“真善美”逻辑法则下中国现代散文英译评析
知识翻译学“真善美”逻辑法则下中国现代散文英译评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3)1. 知识翻译学概述 (3)2. “真善美”逻辑法则在翻译中的应用 (4)3. 中国现代散文英译的意义与挑战 (5)二、中国现代散文的特点及其英译难点 (6)1. 中国现代散文的特点 (7)(1)抒情性强 (8)(2)意境深远 (9)(3)语言优美 (10)2. 英译难点分析 (11)(1)文化差异的翻译处理 (13)(2)语言特色的转化问题 (14)(3)意境再现的挑战 (15)三、“真善美”逻辑法则下现代散文英译策略 (16)1. “真”的翻译原则与实践 (18)(1)准确性原则 (19)(2)忠实性原则 (20)2. “善”的翻译原则与实践 (21)(1)地道性原则 (22)(2)可读性原则 (24)(3)文化适应性原则 (24)3. “美”的翻译原则与实践 (25)(1)艺术性再现 (27)(2)审美价值体现 (28)(3)语言优美转化 (29)四、中国现代散文英译实例评析 (30)1. 散文英译实例选择 (32)2. 实例翻译评析 (33)(1)原文特点分析 (34)(2)译文对比分析 (35)(3)翻译策略应用与效果评估 (37)五、知识翻译学视角下现代散文英译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38)1. 跨学科合作趋势 (40)2. 多元化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应用 (41)3. 技术发展对翻译的影响及前景展望 (42)六、结论 (44)1. 研究成果总结 (4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6)一、内容概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知识翻译学在中国现代散文英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旨在分析在“真善美”逻辑法则下,中国现代散文英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真善美”逻辑法则进行概述,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散文英译进行评析:一是翻译策略的选择,二是翻译技巧的运用,三是翻译质量的保证。
文学文体学关照下的中国现代散文翻译——以《白杨礼赞》两个英译本为例
替 的句式 , 长 句增 强气势 , 短句 则给 人力 量 。因此 在翻译 时也 必须 再 现 原 文优 美 的风 格 , 不 能 一 味 追 求 口语化 , 否则 难免 流于粗 劣 。
体 现 了汉 语 意合 的特点 。而英 语散 文大 多用 词华
丽, 语 言 流畅 、 充 满 美感 , 且行 文 紧凑 严 谨 。 中英
3 《 白杨礼 赞》 两个 中译 本比较
笔 者甄 选 了 张 培 基 先 生 《 英 译 中 国 现 代 散
散 文所要 传达 的神 韵 都 是 一致 的 , 而语 言 习 惯 的
英 关 文 学研 究 。
・
选》 和张梦井先生《 中国名家散文精译 》 中《 白
作者简介 : 袁滔( 1 9 8 O 一) , 女, 四川 内江人 , 文 学硕士 , 四川旅 游学院外语 系讲 师, 主要从 事跨 文化 、 翻译 理论及 实践 以及
1 . 2 文学 文体学 指导 下的 散文翻 译
础 的 口语 词 汇 。第 二 , 这 毕 竟 是 一篇 具 有 很 高 文
学 品味 的散 文 , 作 者用 词十 分讲究 , 有 的动词 颇 为 生动 、 准确 , 如“ 扑、 涌、 主宰 、 滋、 耸、 逸、 泛、 争 ”; 有 的词汇 颇 为 文 雅 , 如“ 妙手偶得 、 坦荡如砥 、 潜 滋 暗长 、 恹恹 欲 睡 、 力争 上游 、 纵横激荡 、 横 斜 逸 出” 。修 辞 句 的 使 用 精 到 而 贴 切 , 如 由 4个 “ 难 道” 组成 的 反 问句 成 为 了全 文 的 高潮 , 点 明 白杨 树 的象征 意义 。 同时还运 用 了 8个感 叹句 和 4个 排 比句增 强 了感 情 色彩 。文章 有意 安排长 短 句交
2024年林语堂散文读后感范文(2篇)
2024年林语堂散文读后感范文馋了!随手从书架取下林语堂大作。
这本是三九折买来滴!当时,只是因为他是大家,相信他一定不会令我失望,定会对于我的人生有所启迪,所以入手。
昨晚,信手翻阅《林语堂散文》,至《论读书》,不禁又有朗读,拍案,会心微笑,鼓掌大笑滴冲动。
大师果然不负我之所望,知己呀!大师说:“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警醒呵,第一次看到这句古训,反省!偶尔我也会站着说话不腰疼,虽说旁观者清,毕竟事未临头不能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只能想当然地侃侃而谈,把书中的大道理强加给人家,强势地指责或批评,不顾忌他人感受,不讲究方式方法,冷静滴想想,微薄的内心并不能完全服人,却要从态度上压倒对方,气焰嚣张,不可取呵。
大师说:“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
”这些情态基本同样适用于今天哪?!指责国人以读书为名取利禄之实,但能撼得动教育体制的力量在哪儿?当然还有一句,“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
”这令大师不齿的现实,同样在今天也遍地开花呵?!我忽然想,大师如果不能撼得动这现象,那么是否大师把浪漫滴读混同于求生存的读了嗫?是不是读书本来就分很多种,只有等自己的人生奋斗到一定高度时候,才有资格进入下阶段的读?果然,大师接下来说,“今日所谈,非指学堂中的读书”嘘^果然!大师提醒学子不要读死书,要透过文字看本质,持怀疑态度做学问。
接着,转入正题,是自由读书。
大师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射手座的强势主观使我极容易钻牛角尖,但读了一点书,开了一点窍,发现前面的路还很宽,何必每每自寻烦恼,换个角度看问题,并不是天塌地陷的危难,乐观的活才是正理。
就是这句,“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从风格移植角度看中国现代散文翻译
力最重要 的体现 ,散文翻译必须致力于对 原文风格的再现 。散 文风格 翻译是文学翻译 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着散
文翻译 的成败 ,其 目的是将原文的艺术美最 大限度地移植 到译文文本
中去 ,从而实现审美 体验 的完美再现 。
一
清雾 浮起在荷 塘里 。叶子 和花好像 在牛乳 中洗过一 样 ,又像笼着 轻纱
有 的人认为风格是看不见摸不着 的 、极 为飘渺和神秘 的东西 ,是 只可意会不 可言传 的东西 。其实 ,散文 的风格 不仅可 以感 知而且有现
实的内容 ,它透过 篇章结 构 自然而 然地 流露 出来。对 于散 文作 者 而
言 ,风格是发之于内而形之于外 ,对 于散文读者而 言,风 格是寓之 于
关 键 词 :风 格 散文 翻 译
பைடு நூலகம்
优美 的散文 ,一定是语言准确优美 ,形式 活泼轻巧 ,给人美 的享 受。散文翻译不仅要译出 内容 ,还要译 出风格 。风格是散文艺术 生命
( 二 )通感 的运 用 通感是 “ 感觉的混合 ,是 同时发 生的 、让人 感觉 到 的多 种感 觉 , 是人在受到一种刺激 时产生 的多种感 觉上 的反 映。所 以,简 而言 之 , 通感就是五官感觉的相通 。 ” 原文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泄在 这一片叶子 和花上 。薄 薄的
wh i c h,i n t h e lo f a t i n g t r a n s pa r e n c y o f a b l u i s h h a z e f r o m t h e p o n d,l o o k a s i f
情感基调贯穿始终。散文文体的 自由一方面给散文创 作留下 了充 分发
文 流畅,可谓 “ 形散 意合” ,而英 文注 重 “ 形合 ” ,因此译 者采 用合
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译文看张培基的翻译理念
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译文看张培基的翻译理念作者:陈振云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0期一、引言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的散文翻译忠实、凝炼,在力求选词得当、语句自然流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计较词句上的得失,而是把语篇神韵摆在第一位,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文信息、原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味,充分体现了他毕生追求的“忠实、通顺”的翻译理念。
他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译作涵盖了五四运动以来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散文作品,不仅为中国学者深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典型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张培基“忠实通顺”的翻译理念及异曲同工的国外翻译理论张培基先生提出可用“忠实、通顺”四个字作为翻译标准。
忠实不但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
通顺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流畅地道。
如果不考虑表达是否通顺,只注重内容的忠实,常会导致译文失去原作风采甚至使读者看不懂;另一方面,如果牺牲内容而追求表达方式的华丽,则无法传达原文信息。
二者都不能说是完美的翻译。
在不能兼而有之的情况下,译者应首先照顾忠实的要求。
国内外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例如,德国翻译的“科学论”者赖斯在与弗米尔合作的《翻译理论基本原理》一书中也同样强调译文与原文“意图”的一致性(即“忠实”)。
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安帕罗·于塔多·阿尔比也提出:忠实的目标自然应该是翻译主体的意义。
他认为“在重新表达中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想忠实于意义,译者也必须服从重新表达这一层面所必须服从的某些限制,因为它只能使用那些可以清楚正确的为目的语读者表达同样意义的手段在”。
但是忠实是不容易做到的,对此,功能派的奠基性理论——翻译目的论的创立者弗米尔提出了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他强调从功能的动态性对等来解释翻译:翻译不是一种语言的词句到另一种语言的解码,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方式:译者将原语文本的信息在新的、改变了功能、文化、语言的条件下复制,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原语的形式。
翻译转换理论视觉下中国现代散文的英译文鉴析——基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研究
Ke r s c ne o my p o e; af r s i e r y wo d : o lmp r r s C l d; h ft o y o th
1引言
中国现代散文始于 “ ・ 五 四运动” 以 , , I 时新兴的 自 义 为语言载体 , 讲究 “ 形散而神不散” 至今 已有一 百多年历史 , 。 它们蕴含丰富的中图文化 ,记载中 国人民不朽 的钾慧结 晶。 随着 全 球 化 步 伐 的加 快 , 以及 世 界 各 周 对 中 国 文 化 的 定 , 世 界对 中罔现代散义的英译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国著名 的 我 翻译家 、 教育家张培基先生在 翻译 界苦苦耕耘 5 , 0年 主婴从 事 中周现代散文名篇 的英译。《 英译 中田现代散文选》 共i ( 辑) 是他的经典代表作 , 其所选作 晶均为中斟“ ・ 五 叫运动” 后 优 秀青 牛知 以分子的散义佳作。 英译 中吲现代敞义选 》 《 的出 版在 国内外翻译界引起反I , 『 I 张培牲先生不仪最 大限度的保 ¨ J 留原有作品风格 , 而且行 义流畅 , 符合英语语种的用 语习惯 , 积极的传达 了中尉现代散 文的魅力 。同时 , 陔书 也为 中冈学 者深入研究 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 了极其丰寓 的典型实例。 本 文尝试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 论 , 结合 中西方不 同的思 维 ‘ 式和义化背景的研 究 , 从层次转换 ( vlh t和范噼转 1 e si) e f 换 (a gr si ) c t oy h 角度 赏析 张培基 先生 的译作… 《 译 中 e f t 英
0nteT a s t no iaC ne o ayP oefo teP rp cieo a s t n h rnl i f n o tmp rr rs m ese t f nl i ao Ch r h v Tr a o
散文翻译中的美学视角:以《荷塘月色》英译为例
散文翻译中的美学视角:以《荷塘月色》英译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散文翻译中的美学视角,并以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散文,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分支,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审美价值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持原文美学特色的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成为散文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荷塘月色》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在英译过程中,如何将这些美学元素准确传达给英语读者,既考验译者的语言能力,也考验其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本文将从美学视角出发,分析《荷塘月色》英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意象再现以及审美价值的传达等问题。
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探讨如何在保持原文美学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散文翻译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散文翻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散文翻译的美学视角在散文翻译中,美学视角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框架。
它要求我们不仅关注语言的转换,更要捕捉到原文中的审美意蕴和艺术风格。
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旨在通过语言的再创造,传递出原作的美学价值,使读者在译文中同样能感受到原作的美。
以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为例,其独特的写景抒情手法和深邃的美学意境,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并捕捉到原文中的美学元素,如月色的朦胧美、荷塘的静谧美、蛙鸣的生动美等,并通过恰当的译文语言将这些美学元素传达给读者。
美学视角也强调译文的审美再创造。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直接翻译往往难以完全传达原文的美学意境。
译者需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审美习惯。
这种审美再创造不仅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还体现在句式的构建、修辞的运用等多个方面。
美学视角为散文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
它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具备敏锐的审美感知和创新能力。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在过去的30 年里,我们的文学翻译研究者积极地进行理论探索,在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探索、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翻译研究领域拓展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
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是指将文学翻译研究视为翻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文学翻译的性质、原则、标准、过程、方法,以及对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理论范畴、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理论。
张今(1987)的《文学翻译原理》提出了文学翻译的定义,从哲学和美学角度研究文学翻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了文学翻译理解过程中的六对矛盾和表达过程中的十对矛盾。
蔡新乐(2001)的《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将含意本体论引入文学翻译研究,运用现象学的理论观点从精神、文化和语言等多元层面研究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特征以及翻译过程,研究了文学翻译与精神之间、精神的境界与翻译的语境之间的关系。
郑海凌(2000)的《文学翻译学》明确地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区别开来,以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为中心,用一整套概括性较强的概念系统及独具学科特点的知识框架,借助文艺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文学翻译现象和命题做了理论勾勒,对文学翻译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译者的再创造、创造心理和文学翻译的方法原则进行研究。
从综合视角关注文学翻译基本问题的概论性著作还有王金玲(1999)的《文学翻译新论》,张成柱(2002)的《文学翻译研究》,成昭伟(2007)的《文学翻译概论》,胡显耀、李力(2009)的《高级文学翻译》, 李冰梅(2011)的《文学翻译新视野》和周方珠(2014)的《文学翻译论》等。
许钧(2015)的《历史的奇遇:文学翻译论》对文学翻译本质、文学名著译介与评析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思考,从忠实、叛逆和再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文学译者的身份认同,从意愿、现实与道德等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制约翻译主体的因素进行了宏观的考察和具体的分析,还结合翻译所承担的使命论述了文学翻译过程中“译什么”“怎么译”的各种选择,从翻译的文本生命历程入手对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观察,以确立译作应有的历史与文化地位,另外还讨论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度”。
文学翻译期末总结范文
文学翻译期末总结范文引言:文学翻译作为一门学科,是文化和语言的跨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翻译文学作品,可以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作品推广到全球范围内,使读者能够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本文将对我在文学翻译课程中的学习和体会进行总结,探讨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以及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学习与体会:在文学翻译的课程中,我除了学习了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之外,还拓展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多元文化视野。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案例和思考,引导我们分析和思考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
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后练习和小组合作,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翻译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语言特点,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作者原意,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下重新表达出来。
这就要求翻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需要对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除此之外,翻译文学作品还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如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的转译等都需要翻译者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文学翻译的重要性:文学翻译是推动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手段。
通过翻译,一个作品可以跨越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边界,使原本局限于某个语言群体的读者能够欣赏和理解它的魅力。
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美感都是普世的,通过翻译可以促进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比如,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通过不同的翻译版本,读者可以对这个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此外,文学翻译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宣传的方式。
很多文学作品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通过翻译可以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传承给后代,并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或民族。
比如,日本的小说《吾輩は猫である》通过翻译成多种语言,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日本的文化和社会。
《节俭意识和其他》翻译心得
议论性散文翻译一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议论性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表现手法阐发议论。
它一方面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另一方面它又是“散文”,在注重逻辑思维和推理时又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的体裁而不是议论文。
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又不同。
它一般表达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生活和社会的感悟,旨在引发读者的思考。
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它没有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来组成全文结构。
总体来说议论性散文有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质。
在语体风格上议论性散文属于文学文体,强调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充满情感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一幅幅画面,将自己的论点,论证方法展现其中。
而在论证结构上,其有一定的论证结构,但是不严格,主要以作者内心的感受为线索。
议论性散文翻译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了解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翻译时要注意议论性散文的文学性语言特征,结构要有一定的层次,但不可过于僵化而陷入议论文的条分缕析的模式中去。
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节俭意识与道德行为》从文体上判断是议论性散文,这是我们翻译的第一步,只有弄清楚了文体,才能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合理的语气和词语,结构等。
接下来重要的一点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倡导“节俭”,反对浪费。
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完全说理的层面,而是就该话题深入挖掘,将节俭意识上升到道德行为的层次,突出用道德对人们的浪费行为加以约束。
本文结构清晰而不僵硬。
论证方法多样: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还有引用论证等。
所以在翻译该文时,我们要符合本文质朴平时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多样的论证方法,最后能够再现本文呼吁节俭,讽刺浪费和社会不公现象。
本文翻译的翻译的体会:戴着镣铐跳舞,形散而神不散。
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到: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翻译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张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若能将冰心的散文英译达到“化境”, 那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上海市朱家角中学/谢红梅【摘要】张培基和夏济安都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尤以散文翻译见长,值得翻译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借鉴。
本文通过比较英语与汉语在句法层面上三个方面的不同,即形合与意合,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和夏济安的《美国名家散文选读》为例,探讨英汉互译的策略和方法,对英汉互译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对比 句法 张培基 夏济安一、引言张培基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出版了《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先生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又特别着意语篇神韵的再创造,为深入研究翻译理论和技巧提供了典型实例。
夏济安是台湾卓越的翻译家,其译作为《美国名家散文选读》,译作达意传神,充分保留了原文风味,堪称英语散文汉译的典范。
本文根据英语和汉语在句法层面的三个不同点,通过仔细研读两位翻译大师的作品,并以他们的译作为例,探讨英汉互译的策略和方法,对英汉互译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英汉句法对比与互译——以张培基和夏济安的散文翻译为例英汉互译离不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比较英汉句法层面的不同,结合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和夏济安的《美国名家散文选读》,探讨英汉互译的策略和方法。
1.形合与意合。
英汉语句法最基本的差别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形合指“句中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与之相反,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十分丰富,这些连接手段主要有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连词(如and, or, when, as, until, unless等)、介词(如with, to, of, upon, without, because of, with regard to等),还有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等)。
浅析张培基的翻译思想及其译品赏析
CAIXUN财讯-58- 浅析张培基的翻译思想及其译品赏析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曾雅琳 / 文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
在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具有高深造诣。
本文从张培基先生多年来翻译实践的结晶—《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挑选典型的译例从选材、翻译思想、翻译风格、散文翻译审美信息的传递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张培基的翻译观点和卓越贡献进行了归纳总结。
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翻译思想 散文翻译的审美信息传递张培基,中国著名翻译家、教授。
作为翻译家,曾出版了许多翻译著作和译作,如:《习语汉译英研究》、《英语声色词与翻译》、《英汉翻译教程》等,他的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令国内外学者及同行的受益匪浅。
吕叔湘先生说过:“一件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张培基的译文充分体现了译者对中西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透彻的理解和娴熟的驾驭。
他对中英两种语言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特别能抓住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充分掌握英汉词汇的差异。
翻译时张先生都能准确地做出相应转换。
以张培基的代表作《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研究对象,我们不难发现在在用词上不会用特别生僻的华丽的辞藻,相反,简单常用的词在译文中的频率相对较多的多。
1.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月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译文:In some seasons, I would study in the morning and work in the fields in the afternoon. During the busy season, I would spend all day working by the side of mother. It was then that she taught me a lot about the knack of farming.朱德的《母亲的回忆》语言平实简约,却于平实中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之情,在用词上都是选用最简单的词汇。
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_喜读张培基教授_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_
C hi n e s e Tr a n s l a t o r s J o u r n a l61《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译林漫步・收稿日期:2000-01-08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中国人中自己主动把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弥补了这个缺憾。
二十世纪末能在炒得沸沸扬扬的书市上偶拾到这样一本选材精当、译功踏实的新书《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幸甚!《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译者很看重所选散文中的“真情”———那种迫于必要而非出于志愿的应景文章一概不译;译者对曾有过争议的名人作品也不看其名气大小,而着眼于其散文是否仍有现实意义;如果能给后人留下一点值得思考的东西,那么就将其译出。
例如所译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在揭示我们民族劣根性方面很有特色,至今读来尤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幅有限,但它几乎囊括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一大批杰出作家寓意深邃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家或名人包括李大钊、方志敏、鲁迅、郭沫若、胡适、叶圣陶、朱自清、郁达夫、柔石、萧红、老舍、郑振铎、萧乾、冰心等等;也有至今仍在笔耕的文学巨匠如巴金、季羡林等等。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可成为让当代的西方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思想脉搏的一面三棱镜或一本好教材。
目前西方一些国家首脑人物都很重视其“智囊团”对孔子、老子、孙子等我国古代思想家或军事家的研究,这方面的译作也较多,但对上述我国知识层面的代表人物知之甚少。
因此,《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推出对国人的翻译指导思想或翻译观念的更新也会起到先导作用。
让世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真实的思想感情,有条件的有识之士应多做些这方面的译介工作。
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问世的意义不可低估。
如果只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中的英文,你不会觉得这是译文,不会觉得其英文是出自一位中国人的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散文翻译的新收获——喜读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论文关键词:潜层语义表层语义增益删略
论文摘要:《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一本不是教材的好教材,它为中国学者深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典型实例;张培基教授半个世纪译苑耕耘的经验及其科学的一丝不苟的译风不可多得;同时该书也为外国人研究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鲜活的思想铺了一条近路。
Key Words:inside meaning literal meaning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Abstract:The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Prose Writingstranslated in English by Professor Zhang Peijiseems not to be a textbook but in fact it is a perfect theoretic textbook on how to translate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for it provides abundant typical examples to illustrat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skills of translation;it is worth making research on his half_century experience and hi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ranslating ; andat the same time the version provides foreign scholars with a short way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中国人中自己主动把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弥补了那个缺憾。
二十世纪末能在炒得沸沸扬扬的书市上偶拾到如此一本选材精当、译功踏实的新书《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幸甚!《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译者专门看重所选散文中的“真情”——那种迫于必要而非出于志愿的应景文章一概不译;译者对曾有过争议的名人作品也不看其名气大小,而着眼于其散文是否仍有现实意义;假如能给后人留下一点值得考虑的东西,那么就将其译出。
例如所译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在揭示我们民族劣根性方面专门有特色,至今读来尤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篇幅有限,但它几乎囊括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一大批杰出作家寓意深邃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家或名人包括李大钊、方志敏、鲁迅、郭沫若、胡适、叶圣陶、朱自清、郁达夫、柔石、萧红、老舍、郑振铎、萧乾、冰心等等;也有至今仍在笔耕的文学巨匠如巴金、季羡林等等。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可成为让当代的西方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思想脉搏的一面三棱镜或一本好教材。
目前西方一些国家首脑人物都专门重视其“智囊团”对孔子、老子、孙子等我国古代思想家或军事家的研究,这方面的译作也较多,但对上述我国知识层面的代表人物知之甚少。
因此,《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推出对国人的翻译指导思想或翻译观念的更新也会起到先导作用。
让世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真实的思想感情,有条件的有识之士应多做些这方面的译介工作。
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问世的意义不可低估。
假如只读《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比)中的英文,你可不能觉得这是译文,可不能觉得其英文是出自一位中国人的手。
译者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又特不着意语篇神韵的再制造,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或味道来。
那个地点不妨先看一看收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郭沫若五篇散文译文,即《路畔的蔷薇》《夕暮》《白发》《水墨画》《墓》。
拜读之后笔者觉得张先生在处理“增益”与“删略”关系、“表层语义”与“潜层语义”关系、以及声色词语对应与非对应性关系等诸多方面出手不凡,均有独到之处。
“蔷薇的花色依旧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点血晕。
”译者把出现在《路畔的蔷薇》中这句话译为“They (roses) 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 Onewas purplish_red, another pink , still another a sicklyivory_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_red.”他首先把原句分为两句来译,显得洁净利落。
原句中有三个“一朵”作为量词来用,从中文来看其相互关系是并列的;译者却按照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思维模式将其译为“递进”关系,用了“one...another... still another...”这就使译文变得特不地道,完全摆脱了那种所谓表面上“形似”的金科玉律。
更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在处理原文四个有关色彩词语时显得特不得心应手。
其中用 a sickly ivory_yellow slightly tingedwith blood_red不仅与原意铢两悉称,且文字典雅精当。
原文的“病”指“病态”,译者用sickly表达,比用unhealthy更为确切。
又,ivory_yellow和blood_red都以实物颜色词和颜色词相配合的形式出现,甚为地道。
译者早在1964年出版的专著《英语声色词与翻译》中就对这种“实基合用式”在理论上进行了概括。
这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较为适应并乐于同意的英语色彩表达法。
“昨晚上甜蜜的私语,今朝的冷清的露珠”这诗一般的语言
也被译者译得专门到位。
“Last night’s whispers of love;this morning’s drops of cold dew...”两个英语并列词组在结构上前后完全对称,与原文形似,并有同样言外之意,可称其为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不可多得的一例。
此外,译者用了“增益”“删略”互补的手法,译出了文中所“无”,如“love”;又割舍了文中所“有”,如“甜蜜的”,在潜层语义上实现了更完美的“统一”。
《路畔的蔷薇》中“花瓶我没有”一句译成“I have noflower vase.”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没有“Flo wer vase Ihave none”感情色彩那么浓或文学性那么强。
张先生的这种译法不仅做到了与原文信息“等值”,而且连语序与原文都差不多一致。
译者若不特不熟悉none有时可作形容词用以及“宾语+主语+ to have+none”这种句式,就不可能有这种与原文维妙维肖的译法。
《夕暮》结尾一句是“‘今年的成绩真好呢,竟养大了十只。
’欢快的音波,在金色的暮霭中游泳。
”原文没有“施主”,但译成英文时译者为其增添了beamed my wife等英文字样。
这种“无中生有”是有充分依照的,因为文章开头有“我携着三个小孩在屋后……”等“伏笔”在先,把鸡养大的非他的妻子莫属。
可见,译者在翻译的实践中决不是只在句子层面上“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