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行政改革案例
第八章 行政决策
第八章 协调工作
案例11
一天,主任召集协助分管文秘工作的副主 任、秘书和文书召开会议
1、据理陈词,说明此事与己无关,应按职 责分工确定负责人。 2、不予理睬,只管干好本职工作,不能接 受不白之冤 3、承担责任,代人受过,把全部过错都揽 在自己身上 4、帮助有关人员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制 定改进措施,并承担一定的责任。
案例12:曹秘书应按哪位领导的意见办
某商业公司的孙副经理与童副经理有点 小隔阂。一天,该公司的曹秘书去向分管 商品购销的孙副经理请示了一项业务处理 意见后,在返回的路上碰到负责广告宣传 的童副经理,于是,曹秘书又向这位副经 理谈了这件事。童副经理听了以后也作出 指示,结果,曹秘书左右为难,两位领导 人矛盾加深。
3、办事协调
日常工作的协调 1.协调本单位与上级领导机关之间的 矛盾 2.协调领导人之间的矛盾 3.协调领导同下属职能部门、直线部 门之间的矛盾 4.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5.协调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 6.协调领导干部与秘书之间的矛盾
重大活动的协调 督办工作的协调 对外工作的协调 4、人际关系的协调
第一节 协调工作概述
一、协调工作的含义: 1、协调:使工作中的有关各方同心协力,配合适当, 从而减少摩擦,增加效益。 2、协调工作——指秘书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或在 领导者的授权下,调整和改善组织之间、工作之 间、人际之间的关系,促使各项活动趋向同步化、 和谐化,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3、协调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6、暗协调 7、冷协调 8、热协调 七、协调工作操作要求: 1、立足于勤 2、把握快 3、坚持 准 4、突出稳
八、协调工作的力量运用
(一)善用领导的响礼与协调工作的结合 不能滥用 不能简用 不能假用
(二)发挥协调者的感召力
行政管理学要点
行政管理学要点一、行政管理: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研究国家行政机磁及其官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主休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行政机关。
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依据是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靠特定的手段和宪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目的是探讨行政管理客观规律,实现科学化。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二、行政环境(主导性、联系性、综合性、层次性、变异性)包括自然(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物质技术和经济制度)、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状况和科学文化水平)、民族宗教、国际环境。
对行政管理的制约的三种形式(要求支持反对)。
意义:1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2科学地确定行政职能和各个环节3树立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4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三、行政职能1行政职能: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2控制职能:指通过建立信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按照行政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基本职能:政治(专政和民主)和社会(经济、文化、社会服务);运行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意义:前提和基础,行政组织建设和管理过程科学化。
转变必然性: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职能体系合理配置;机构改革前提和基础。
2、计划职能的地位与作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
计划职能是确定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及实现目标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
计划职能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计划也是执行的依据和控制的标准。
没有计划,就无法衡量现实的情况是否向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
3、组织职能的内容(1)将计划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具体机构。
(2)职权划分和人员的配备(3)人、财、物的调配与管理。
第八章18世纪欧洲的改革
年,选侯腓特烈一世又以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条件,
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取得了普鲁士国王的称号。在七年 战争中,普鲁士又从奥地利夺取了西里西亚。1772年瓜分 波兰时,又分到西普鲁士,国土连城一片。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1415年勃兰登堡 领地和选侯
1618年取得东普 鲁士
的启蒙思想,自称是伏尔泰的朋
友和庇护者。主张哲学家与君主 共同治国,标榜自己“论秉性是
YANGTZE N制改革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开办学校,奖励科学,
扶助艺术,重视教育,发展工商 业 ,扩充军力。 结果: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结果: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明显的 发展。
美泉宫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玛丽亚· 特蕾西亚
约瑟夫二世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玛丽亚· 特蕾西著名格言是“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 的战争” 。她把女儿们嫁往欧洲各国,既为自己赢得了“欧 洲丈母娘”的美誉也维系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彼得一世带领俄国人学习造船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俄罗斯科学院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莫斯科河上的彼得大帝雕塑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雕像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三、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后果: 1、俄国迅速摆脱野蛮落后状 态,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 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 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 效能。
行政法案例分析(讼诉法)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案例分析行政合同关系属于行政关系,应由行政法调整原告:艾某,某县香溪乡海西村农民被告:某县香溪乡人民政府1987年10月,艾某在本县某水利工地施工时,被同乡一民工无意铲伤头部,经县、地两级医院诊断和南京市鼓楼医院复诊,确定为"脑震荡后遗症"。
1989年9月22日,某县水利工程指挥部及原告所在的乡政府、村民委员根据某省《关于民工致伤完全丧失劳动力的规定》与原告协商达成一项就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承担艾某的治疗费用和以后生活问题的《因公致伤处理协议书》。
该协议书签字后,报县政府农水办公室审批,县政府农水办批复:"同意该协议,今后双方一律按协议书条款执行,任何一方都不得纠缠。
"由于农村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从1992年起,乡、村每年只给原告400元现金。
原告认为这些钱已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数次找领导解决而未果。
1994年,乡领导认为原告的后遗症已基本恢复正常,并能从事轻微体力劳动,不必再要补助,宣布从今以后不再发给原告生产等补助费。
因此,原告于1995年3月14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乡政府履行1989年经县政府批准的协议书的规定,继续发给补助费。
[案例思考]1、乡政府与原告签订的协议书是什么性质的协议?2、法院能否受理此案?[参考要点]1、该协议属行政合同,应由人民法院行政庭受理和审判。
主要理由是:该协议书尽管是在双方当事人协议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由于承担义务的一方不是一般的民事主体,而是乡、镇一级的人民政府即行使行政职能的行政主体;且这种协议不仅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且是经过县一级人民政府的主管部门批准的,并规定"今后双方一律按协议书条款执行",从而具有行政合同的性质。
2、行政主体一方在不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废止该协议书,停止发给原告补助费是合同违约行为,相对人对此不服提起诉讼应由行政庭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6项规定,该案也符合"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规定。
第八章历史时期政区沿革第一节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行政区划是国家
第八章历史时期政区沿革第一节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统治,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居民而划分的区域。
按地域划分居民是国家特征之一。
我国古代自从国家形成以后,也把领土划分为若干政区,采取某种组织形式,对这些政区进行统治、管理。
一、先秦时期的地方和周边控制(一)夏商西周的诸侯方国1、九州说九州是先秦文献著作中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
《尚书·禹贡》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周礼·职方》无徐、梁而有幽、并;《尔雅·释地》无青、梁而有幽、营;《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而无梁州。
三代时的疆域没有如此之大,九州不是真实的行政区划,而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
2、畿服制先秦文献中与九州说相对应的还有所谓畿服制,即以王畿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按照一定距离划分为若干区域。
3、分封制夏朝如何划分统治区域,现在还不清楚。
商朝统治区域出现了明确的王畿。
西周之初,“天下未集”,周人还没有力量直接统治广大被征服地区,遂因俗而治,继承发展商朝的制度,实行严密的分封制。
周王朝域外,仍然分布着众多独立的方国部落,与周王朝的关系处于战和不定的状态。
(二)郡县的起源春秋时期,各国继续实行分封制。
但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宗法血缘关系逐渐淡薄,诸侯既不尊王室,又互相争霸,同时各国国内的斗争也很激烈。
斗争的结果是消灭了大批诸侯方国,消灭了大批豪宗贵族。
对夺取来的土地和人民,一些诸侯国不再进行分封,而是设县或郡等行政单位,由国君派官员直接统治,这样中央集权的行政区划出现了。
最先出现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县。
最先设县的是楚国。
秦国最初设县为秦武公十年(前688),“伐邽、冀戎,初县之”郡的设置较晚于县。
最早见于记载的为晋惠公元年(前650),晋公子夷吾对秦国公子絷曰:“君实有郡县”战国时期,采邑制仍然存在,但是郡县制已初步形成。
二、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一)秦代郡县制的确立公元前221年。
第八章行政组织编制管理_[全文]
第八章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第一节行政组织编制管理概述一、行政组织编制的含义和种类在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确定后,就要将行政组织建立原则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对行政组织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具体的配置,这就是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这个工作是建立行政组织实体的一个关键环节。
没有这个环节,行政组织就无法建立。
行政活动也就没有物质载体。
它是行政组织实体的具体化。
(一)行政组织编制的含义行政组织编制是行政组织的结构表现形式,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组织编制:是指一个行政组织、一个行政单位的人员定额,以及各种人员的比例结构。
其中,人员的定额是指人员数额上的限制;人员的比例结构是指各种职务、职级人员的比间关系。
人员数量和结构是按职能的需要设置的。
人员定额和结构合理是任何单位、任何部门得以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编制的基本要求。
广义的行政组织编制:是指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包括权责关系,机构设置、规格级别,人员结构、数额,以及职位配置等。
(二)行政编制的种类任何组织都有编制,编制的种类,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组织的种类所决定。
现代人类社会有五大类型的组织,即国家机关组织、政党组织、人民团体组织、企业组织、事业组织。
由此,我们可以将编制分为五大类,即国家机关编制、政党组织编制、人民团体编制、企业编制和事业单位编制。
我们所研究的编制,只是国家机关中行政组织的编制。
但由于我国整个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机关、人民团体机关的编制,都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支出其经费,故都由国家行政机关统一管理,所以都列入行政编制之列。
我国行政编制具体管辖的类别有如下几种:11></a>.行政组织编制行政组织编制是人类社会中比较庞大的组织编制,是各国组织编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类,也是国家机关中最庞大的组织编制。
在我国是指国务院所属的整个系统,包括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归口机构和非常设机构,以及省、自治区、市、地、县、乡、镇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整个行政系统的机构及其人员编制。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详解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详解案例1 贫困县的“摆谱症”本案例反映了贫困县铺张浪费,没根据行政的具体经济与社会环境,高调消费的行政现象。
摆谱症就是摆阔绰,讲排场,爱面子的浮躁做法,这件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风气不良,行政道德失范,监督机制不完整,考核体制不健全等。
基本举措:大力整治官场浮夸风,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制;完善干部任用体制;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整风运动,改造官员的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行政价值与目标案例1 消费者维权行动的无奈本案例反映了:消费者所买热水器爆炸,想维护权益但被高额检测费吓退。
属于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承担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得不到保障,质量检测费用太高。
可能的举措:法律上的维权保障,建立相应的机构管理维权事宜;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观念;完善质量认证体系,从源头上打击伪劣产品等。
第三章行政功能与职能案例1 广州不明病毒危机1政府职能行为的发生是从社会问题着手,解决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等发展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
但政府还要管理好政府本身的问题,主要解决因素在于社会行政的目标,行政价值,社会问题的影响范围。
可控制度等。
2广州市政府,卫生厅,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了非典有关问题。
稳定了民心、应对公共卫生危险事件。
得到初步效果,恢复了社会秩序,担任然需要加强管理。
毕竟让谣言占领了三天,造成一定的损失。
3当公共危机来临时,如本案例中的卫生事件。
政府应在第一时间解答有关问题,避免谣言漫延,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定,稳定民心,加强管理。
提高应对危机的效果。
取信于民。
第四章政府间关系案例1 武陵源规划困局1纵向上关系构成: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治间纵向关系。
横向上关系构成;竞争与合作。
地方政府间为处理某一共同问题而形成合作,基于协议而形成合作。
以协议的形式而形成合作关系。
基本要求。
地方服从中央的领导,各地区政府间相互合作。
协调发展。
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服务。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一、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
1、是由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如:组织、领导、沟通、决策、执行、指挥、协调、监督、评估等)。
2、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如: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教育管理、卫生管理、军事管理过程等。
)3、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
(行政权力是行政管理过程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为什么说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是行政过程的基本内容和阶段。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根本标志,也是行政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
(行政决策——确定目标——制度方案和行动计划)2、行政执行是将行政决策的主观意图变为客观现实的必要阶段。
3、行政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以上三个阶段贯彻着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沟通等行政行为。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既是行政执行的依据,也是行政监督的依据;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执行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过程。
三、行政决策的含义及特点。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得。
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
包括政府内部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
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决策是一个最基本的、首要的环节。
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四、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
1、理性决策模式。
认为决策过程必须遵循系统的决策程序,其决策程序内容有:发现问题、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又称为科学决策模式。
案例3刘鸿生企业集团的社会主义改造
案例3 刘鸿生企业集团的社会主义改造刘鸿生,1888年5月生于上海,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曾有“火柴大王”、“煤炭大王”、“水泥大王”之称。
刘鸿生年轻时曾在英商开平矿务总局任买办,上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投身于民族工业,由买办逐步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他相继投资创办了水泥、火柴、毛纺、码头以及银行等企业,合重工业、轻工业、商业、运输业和金融业于一体。
上海是刘鸿生企业集团的主要基地,全国其他一些省、市、包括台湾及香港等地也有他投资的企业。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上海各行各业弥漫着一片倒闭声,刘鸿生企业集团的境况越来越困难,市场传出刘氏企业要倒的风声,债主纷纷上门讨债。
困难之中刘鸿生去找宋子文求援,长期主理南京国民政府金融财务的宋子文不仅不同意,反而嘲笑说:“O.S(即刘的英文名字缩写)的股票不如草纸了!”后来,刘鸿生企业集团依靠几家大的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总算渡过了难关。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鸿生在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内的企业受到损失。
1938年6月他出走香港,旋转赴内地。
在内地和香港再与民营企业或官僚资本合资设立华业和记火柴公司﹑大中华火柴公司﹑中国火柴原料公司、中国毛纺织公司、西北毛纺织公司等。
还担任国民党政府火柴专卖公司总经理﹑全国专卖总局局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鸿生于1945年10月回到上海,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执行长兼上海分署署长。
1946年春,他在沦陷区的企业全部收回。
但除火柴和码头业有暂时的发展外,其余企业经营都很困难。
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物价暴涨,通货膨胀。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行将全面崩溃之前又抛出金圆券,实行“限价政策”,强制收兑金银,搜刮民间资财。
刘鸿生企业集团在这场灾难中,被迫交出黄金800条,美钞230万元。
然而兑换来的金圆券天天贬值,到头来变成一堆废纸。
刘氏企业遂全部陷于瘫痪。
面对企业在经济上遭受的沉重打击,刘鸿生逐步看清了国民党的腐败,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逼他去台湾,他不去,但也未留在上海,曾一度跑到香港,对上海的局势抱着观望的态度上海解放后,刘鸿生的二子刘念义两次赴香港报告上海情况,周恩来也派人到香港做上海工商界人士的思想工作,使刘鸿生回大陆之心逐步坚定。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一绪论第八章的参考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一绪论第八章的参考答案乡镇行政管理作业(绪论~第八章)乡镇行政管理作业 1(绪论~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分权制答: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在自己管辖的权限内,能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而上级组织不加干涉的领导体制。
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
2.管理层次答:管理层次是组织的最高主管到作业人员之间所设置的管理职位层级数。
当组织规模相当有限时,一个管理者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位作业人员的活动,这时组织就只存在一个管理层次;而当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量超出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时,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人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这使管理层次增加到两个层次;随着组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受托者又不得不进而委托其他的人来分担自己的工作,依此类推,而形成了组织的等级制或层次性管理结构。
3.行政领导责任答:行政领导责任是指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失误或失职造成其管辖的单位、部门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问题、错误造成事故或者不应有的不利影响所应承担的责任。
4.人事行政机关答: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A.瓦特B.亚里士多德C.史某某D.马克思2.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A.韦伯B.泰勒C.法约尔.D.古立克3.20 世纪 30 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4.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A.前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时期。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6.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 A)的核心内容A.行政道德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7.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 B)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第八章公共行政执行
采取行动前所做的筹划和安排,是决策的具体化。 具体包括那些内容?5W1H。
3.组织落实:
建立或指定专门的行政组织部门(人员)负 责决策执行。
4.行政协调:
理顺部门之间、人际之间、工作环节之间关 系,使行政执行工作步调一致。
5.行政控制:
按计划标准衡量行政部门和人员完成计划的 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 划落实,决策目标实现。
第三,由县里的领导牵头,组织干部管水。 一个干部管一个闸门,根据计划来统一调度,合 理配水。谁管的闸门出了问题,谁就得受党纪、 政纪处分。
由于措施具体得力,两个乡镇的干部群众都 很满意,一起一触即发的水事纠纷就这样平息下 去了。
三、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决策本身的问题: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政策所要解决的问 题、政策的内容、形式、类型、渊源、范围及受 支持程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等,这些因素都会 影响到有效执行。 ·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
1.行政手段:
是指运用行政职权,采用命令指示等带有强制 性的方式,来推行决策的方法。
特点:直接性;强制性
2.经济手段:
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运用 各种经济杠杆,调节不同经济利益关系,来推行 政策的方法。
特点:间接性;非强制性(市场主体自我判断决定, 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
3.法律手段:
❖ (三)行政执行类别
❖ 1.依据行政执行任务的性质:常规性行政执 行和非常规性行政执行;
❖ 2.依据行政执行任务的渊源 :执行法律的 行政行为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行政行为 ;
❖ 3.依据行政执行的主体:单一主体的行政执 行和多主体的行政执行;
行政管理学经典案例
《行政学导论》经典案例第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案例选读〗某学校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995年5月,该校行政科发布了一个分房通知,将该校新购置的5套三居室住宅分给有关人员,并将分房的条件列出。
该校教师张某认为,他在该校已工作10年,对该校的教学改革做出过较大贡献,且他家一直住房紧张,急需改善住房条件,但分房名单中却没有他。
张某认为很不公平,便多次向校行政科、校长和学校主管部门申诉,但均未获得解决。
张某一怒之下,于1996年1月以该校行政科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思考】根据行政管理的概念,你认为法院会受理张某的起诉吗?为什么?第二章行政环境与行政生态学〖案例选读〗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土辽阔,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为丘陵、高原和低山。
交通不发达,大部分道路为自然路,铁路总长仅2万余公里,沿海航道为许多地区之间惟一交通渠道。
原先首都设在里约热内卢,它偏居东部海岸,远离内地。
联邦政府的政令不能及时地顺利地传递到全国,尤其是边远地区。
广大内地长期得不到开发。
到本世纪40年代,巴西已开发的面积还不及总国土的23%,全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国防安全工作也极为不利。
巴西政府再三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1960年决定把首都由沿海迁往内地巴西利亚,以促进广大边远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亚马逊河地区的开发。
首都设到巴西内地高原上,在此形成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既使国家政令和文化思潮得以就近向外传递,增强了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唤起开发落后地区的民族意识,又使以巴西利亚为中心,形成伸向全国重要城镇和边疆地区的交通网,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巴西利亚首都的兴建,确实大大促进了巴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了西部地区草原地带的开发,现在那里的谷物产量占全巴西的30%。
【案例思考】1.什么是行政环境?本案例主要体现了何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关系的认识。
第八章 行政组织的发展
行政组织学
?
• 与此相配套,是建立三至五个公共行政管理系统平 台,作为所有政府部门共享的内务管理和服务系统, 其职责是为所有政府机构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如公共财政、综合法制、公共人力资源、公共信息 等。 • 深圳的每个决策局将设立两类咨询机构:一是服务 于决策局长的咨询机构;二是制约局长权力的咨询 机构。决策局与执行局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命令与 执行关系改变为合同关系,通过绩效合同把二者联 系在一起。 • 监督部门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会计检查(审计)机构。 他们属于相对独立的监督部门,主要进行法纪监督、 政策评价、会计检查和绩效监督。监察局和审计局 将作为监督部门直属市长管辖。
•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我 国行政组织发展的程序大致包括行政组织的问题 诊断、行政组织发展的方案规划、行政组织发展 的方案实施、行政组织发展的评估四个步骤。
湖南理工学院
行
• 1、行政组织市场化趋势
• 改革的原则就是要分散决策和决策执行的权力,最基本的 方法是利用私人组织或半私人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或通 过将大型的部门分解成若干的机构,或通过将职权下放到 低层的政府机关等方法来实现。 • • • • • 案例:英国行政组织改革 (1)重新界定和优化行政组织职能,将部分职能市场化。 (2)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3)以效率为中心,改革行政组织的内部管理体制。 (4)以加强中央宏观调控为宗旨,以加强部长对部门工 作的领导为目的,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 • (5)改革人事制度。
行政组织学
?
(二)改革方案: • 行政三分制的主要内容,是将行政管理职能 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在相对分离 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 协调。 • 在事务分析、职能分析的基础上,以大行业、 大系统的方式设立决策部门,并就每个决策 部门关联的业务设若干个执行局,决策权在 决策局,执行权、审批权在执行局;决策局 只管决策,而执行局则是单一的执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第八章
第⼋章当代中国中央⾏政制度 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民政府,是国家权⼒机关的执⾏机关,是国家⾏政机关。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国务委员若⼲⼈、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由每届⼈民代表⼤会第⼀次会议组织产⽣。
国务院每届任期是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年。
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的职权主要有: A:⽴法权;B:提案权;C:领导权;D:监督权; E:⼈事权;F:全国⼈⼤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遵循原则包括: A:需要原则;B:统⼀原则;C:精简原则;D:效能原则; 我国政府曾在机构的设置和权⼒的配置上进⾏了多次改⾰: 1)建国之初,设⽴中央⼈民政府委员会,实⾏两级政府体制。
2)1952年进⾏了第⼀次较⼤规模的机构改⾰。
(单选) 3)1956年,国务院的⼯作部门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设置数量的⼀次⾼峰。
(单选) 4)1957年,国务院精简和调整了机构。
但到1964年底,国务院⼯作部门⼜增⾄77个,为建国后的第⼆次⾼峰。
(单选) 5)1982年进⾏机构改⾰,但⼜出现膨胀。
1987年抓住职能转变这个关键进⾏了机构改⾰。
1998年,我国再次进⾏政府机构改⾰。
国务院组成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部委归⼝管理的国家局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各有不同的机构设置。
建国初期到1982年,国务院实⾏集体负责的领导体制。
国务院会议由:国务院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总理办公室会议构成。
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实⾏总理负责制,这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前提的⼀种⾏政⾸长负责制。
中央明确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机构的关键是在“1987年党的⼗三⼤”。
注意:1987年召开党的⼗三⼤深刻总结了以往历次机构改⾰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政改⾰中的核⼼问题。
⼗三⼤报告指出:“为了避免重⾛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路,这次机构改⾰必须抓住职能转变这个关键”。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行政与政治、行政与法律的关系理解效率与公平、权力与责任、利益与服务的关系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行为、行政伦理的基本概念1.3 行政管理体系了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能探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公共政策、公共决策、公共服务的相关知识第二章:行政管理过程2.1 行政决策理解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原则和程序掌握决策模型、决策方法和相关技巧2.2 行政执行探讨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分析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和提高执行力的途径2.3 行政监督与评估理解行政监督的必要性、方式和内容掌握行政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行政效能第三章:行政组织与管理3.1 行政组织的类型与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行政组织及其特点掌握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组织文化3.2 行政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行政人员选拔、培训、激励和考核的方法分析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冲突3.3 行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理解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过程和策略探讨行政组织发展趋势,适应时代需求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4.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理解公共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目标掌握公共政策的类型和制定过程4.2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学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利益相关者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工具4.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与角色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五章:行政伦理与法治5.1 行政伦理的含义与价值理解行政伦理的概念、原则和标准探讨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5.2 行政伦理冲突与解决途径分析行政人员在面临伦理冲突时的困境掌握行政伦理决策的方法和技巧5.3 行政法治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理解行政法治的概念、原则和制度探讨行政法治对行政管理的意义与挑战掌握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第六章:公共资源管理与行政决策6.1 公共资源管理概述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公共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6.2 财政管理与行政决策探讨财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财政政策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6.3 公共投资与行政决策学习公共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探讨影响公共投资决策的因素和程序第七章:行政沟通与协调7.1 行政沟通概述理解行政沟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掌握行政沟通的技巧与方法7.2 行政协调的意义与实践探讨行政协调的含义、原则和目标分析行政协调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7.3 跨部门协调与协作学习跨部门协调的挑战和策略探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的方式与途径第八章:行政改革与发展8.1 行政改革的原因与动力分析行政改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理解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原则8.2 行政改革的内容与策略探讨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流程等方面的改革掌握行政改革规划和实施的方法和技巧8.3 行政发展趋势与挑战学习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行政发展的趋势分析行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九章:行政监督与法治9.1 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类型理解行政监督的概念、功能和目标掌握行政监督的类型和主要内容9.2 行政监督体系与法治探讨行政监督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理解行政监督在法治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9.3 行政问责与政府信任建设学习行政问责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探讨行政问责对政府信任建设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0.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理解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案例选择、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2 经典行政管理案例解析10.3 案例讨论与启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探讨如何将案例分析应用于实际行政管理工作中,提高行政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二、行政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与经济体制 改革相配套。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 系。 3、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 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4、坚持逐步到位的渐进改革方式,配套 推进改革。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5、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因地制宜区别 对待原则。 三、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简要回顾和主要 内容 1、1982年的行政改革 2、1988年的行政改革 3、1993年的行政改革 4、1998年的行政改革 5、2003年的行政改革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四、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尚存 在的问题 1、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 (1)中国的行政改革要体现中国特色 (2)行政改革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 和稳定的大局 (3)行政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 政治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4)行政改革要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到 位的渐进改革方式
第八章 行
政 改 革
行政改革概述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一、行政改革的含义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的行政系统为了适应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有意识地 对其自身的结构、功能以及人员、技术、制 度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提高行政效能、保持 行政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1、行政改革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政府 活动。 2、行政改革的对象或内容是全方位的。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2、调整政府职权,实现公共行政民主化 (1)分散权力,理顺关系。 (2)调整职能,放松规制。 3、提升政府能力,实现公共管理高效化 (1)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2)实现决策的民主化 (3)强调政府的责任意识 4、重视政府绩效,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2)对高级人员的雇佣实施有限任期的 契约制 (3)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 (4)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生产分开 (5)强调资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强制性 和节约性 (6)重视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和成本 (7)从程序转向产出的控制和责任机制 (8)把私营部门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3、行政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行政组织的 效能,增加政府的行政能力,以适应变 化着的环境。 二、行政改革的模式 1、外延型行政改革和内涵型行政改革 (1)外延型行政改革是指以改变行政 机构的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2)内涵型行政改革是指以调整政府 管理职能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由此引起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4、强制力和个人威望 5、改变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 6、加强组织沟通 7、支持和肯定新事物 8、折中妥协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一、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导理论 1、传统的行政模式 官僚制模型的特征: (1)法制化 (2)层级制 (3)公私分开 (4)专业化 (5)专职化 (6)效果的可预见性 2、新公共管理理论 (1)公共部门内部由聚合趋向分化
3、注重专家咨询意见,整合不同利益 要求。 4、把握分权规律,正确处理中央政府 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5、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保障改革顺利 进行。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一、行政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1、行政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 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行政改革是消除行政组织自身种种弊 端,提高行政效率,充分发挥行政组织功 能的重要途径。 3、行政改革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必然 要求。 4、行政改革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 共同性问题。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3、现代治理理论 (1)现代治理强调国家与社会的重新整合 (2)现代治理强调社会的网络化特征 (3)现代治理强调公民的政治权利 (4)现代治理强调政府的调控能力 (5)现代治理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二、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 本趋势 1、精简政府规模,实现公共部门民营化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5、改变管理方式,实现公共运营信息化 电子政务的应用 (1)电子政务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电子政务将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准 (3)电子政务将扩大政府的民主基础 三、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特征 1、坚持渐进式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改革 稳步推进。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的政府管理体制变化为主要内容的行政 改革。 2、组织型行政改革和技术型行政改革 (1)组织型行政改革是从系统的角度对 行政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 (2)技术型行政改革是指先进技术在行 政系统的引入和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 管理方式和方法的改变。 3、激进型行政改革和渐进型行政改革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1)激进型行政改革是指在较短时间内,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对整个行政体制进 行大幅度的调整和变革。 (2)渐进型行政改革是指通过有计划、有 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改革。 三、行政改革的动力 1、外部动力 (1)政治动力 (2)经济动力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3)意识形态动力 (4)社会动力 (5)文化动力 2、内部动力 (1)新的利益要求 (2)新观念和新意识的产生 (3)新技术的应用 四、行政改革的阻力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1、外部阻力 (1)对改革持不同意见的政治力量的 反对 (2)不相适应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3)突发的社会事件 2、内部阻力 (1)基于利益和权力调整而产生的阻力 (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而产生的阻 力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3)基于行政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而产 生的阻力 (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 (5)基于曲解而产生的阻力 五、行政改革的对策 1、创造和谐的改革氛围 2、广泛的参与行为 3、建立群体规范
2、坚持依法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法律 法规。 3、重政府管理内涵的改革,追求政府管 理效益。 4、组建高效、精干的改革领导班子,重 视发挥咨询机构作用。 四、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遵循市场法则,服务经济建设。 2、明确改革目标,兼顾效率与公正。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