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儿歌》等6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儿歌》等6则

学习了《菜园里>(人教版一上识字二第3课)一课,你可以去菜园里看一看蔬菜丰收的情景,听菜农伯伯喜悦的笑语声,还可以给他们念一念课本上的“蔬菜儿歌”。这里再给你们介绍一首“蔬菜儿歌”:

小辣椒,真漂亮,穿红戴绿好模样:

韭菜长得像麦苗,又绿又嫩细又长:

西红柿,像灯笼,吃到嘴里赛蜜糖:

南瓜兄弟长得胖,熟了就换黄衣裳:

黄花谢了结个瓜,黄瓜清脆请你尝:

胡萝卜,有营养,多吃身体长得壮……

也可以把你认识的蔬菜、瓜果编进儿歌里呢I

“会意字”儿歌王震亚

在《日月明》(人教版一上识字二第4课)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读起来真动听,真美妙。这是一篇小儿歌,介绍了几个“会意字”。我们的祖先多聪明,造字的方法多巧妙。下面有几个会意字,我把它们编成了小儿歌,你看看是不是也很有趣。

人在木旁要“休”息,

手在木上“采”东西,

室中失火成火“灾”,

田间长草幼“苗”绿,

用手分物要“掰”开,

舌品甘草多“甜”蜜。

星星有多大王震亚

《小小的船》《人教版一上第7课》这首儿歌把弯弯的月牙比作“小小的船”,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看到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知道星星有多大吗?

其实,我们的地球和太阳、月亮都是星星。当然,我们看到的星星是不包括它们的。我们看到的星星似乎很小,其实不是。像最大的木星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最亮的金星和地球大小差不多,红色的火星体积则只及地球的1/8多。光耀无比的太阳同满天看起来只有针尖大小的恒星比起来,只是亿万颗恒星中很普通的一颗,只能算是中等大小。有个星星叫“心宿二”,直径是太阳的600倍呢!仙女座有一颗星更大,半径是太阳的1600倍。

生动、形象、有趣王震亚

《物妈妈有办法》(人教版二上第3课)是一首诗歌,运

用了拟人、比喻等写法,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有趣。

1拟人。整首诗歌把植物当做“妈妈”,把种子当做“孩子”,把苍耳的种子“带刺”说成是“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这些都是把植物当成“人”来写,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2比喻。“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这里的“降落伞”就是对蒲公英种子外形的比喻。因为蒲公英的果实有白色的冠毛,就好像降落伞一样。

3摹声。“啪的一声,豆荚炸开……”这里的“啪”是一个象声词,非常具体地表示了“豆荚炸开”清脆响亮的声音,就好像真的听到了一样。

4设问。诗歌在开首的一段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然后在后面的各段中给以回答:蒲公英的种子靠风的传播,苍耳的种子靠动物毛的携带,豌豆的种子靠太阳的暴晒。这样自己问自己答的写法就是“设问”。

《北京》中的“!”王震亚

《北京》(人教版二上第10课)一课的结尾是:“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这里有两个“!”,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对北京的深情赞美:北京真美。一是美在天安门的“红墙、黄瓦”;二是美在“宽阔”的天安门广场

和“矗立着”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三是美在“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四是美在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特别是道路两旁的“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立交桥四周的“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以及各种车辆的“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等,更是生动地描画了北京的无比“美丽”。

第二个“!”表达了对北京的由衷喜爱。一是因为她“美”而产生喜爱的情感;二是因为她是“祖国的首都”而产生敬爱的情感;三是因为她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产生热爱的情感。因此,一个“我们爱北京”还不够,又来了一个“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后面还加了一个“!”。

两个“!”对全文作了精彩的总结。是啊{我们的首都的

确非常可爱。我们都爱首都北京。

《小摄影师》中的“对比”王震亚

在《小摄影师》(人教版三上第6课)一课中,有这样一

些对比:

1“放进去”和“不放进去”。“他们不放我进去,请

您让他们放我进去。”这一个少先队员向高尔基提出的请求。

“他们”指的是秘书同志。为什么“不放”他“进去”呢?是因为高尔基同志工作很忙。可是高尔基同志对这个少先队员的请求是怎样的态度呢?他说:“我让他们放你进来。”果然,“过了一会儿”,孩子就“站在高尔基面前了”。这是高尔基对一个少先队员的尊重和热爱。

2“认真准备”和“急中出错”。小男孩儿请高尔基同志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并且“摆弄了很久很久”,然后说“一切准备停当。”好像已经“万事俱备”了,但是,“急中出错”――小男孩儿“把胶卷忘在家里了”,还急得“哭了起来”。这本来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么:大人在过分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时候不免有点疏忽呢,更何况是小孩子!但是他的“认真准备”和“急中出错”相映成趣,显得憨态可掬。

3“不予接待”和“让他进来”。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同志来了一位摄影师,当他弄清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时,说“我很忙。”不予接待。但同时又嘱咐:“如果是个小男孩儿,就一定让他进来。”一个“不予接待”,一个“一定让他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高尔基同志对少先队员真是一往情深啊!

请你想一想,这三个“对比”对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呢?

(山西省永济市教育局044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