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合集下载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一、引言四等水准测量是地形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观测方法有多种,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二、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四等水准测量是指利用水准仪在地面上进行高程测量,并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将所得结果分为四等级。

其中,第一等级为最高精度要求,第四等级为最低精度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1. 基本观测方法(1)单程直接观测法:即在两个点之间直接观测高差。

(2)闭合回路法:即通过一个闭合回路来检查误差,并对误差进行调整。

(3)三角高程法:即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高程。

2. 附加观测方法(1)辅助点法:即在主线上设置一些辅助点,通过这些点来增加观测数据,并提高精度。

(2)检查点法:即在主线上设置一些检查点,通过这些点来检查误差,并对误差进行调整。

(3)交错观测法:即在两个相邻的点之间交替观测,以减小误差。

四、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1)确定测区范围和测线路线。

(2)选择合适的水准仪和三角架。

(3)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和程序。

(4)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并进行校正。

2. 实施观测(1)按照观测计划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

(2)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和精度,并进行误差调整。

3. 后期处理(1)绘制高程图或高程网格图。

(2)计算出各个点的高程值,并绘制等高线图或数字地形模型。

(3)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精度评价和误差分析。

五、四等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1. 仪器应保持水平状态,避免震动和干扰。

2. 观测时应注意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修正。

3. 观测时应避免夜间观测,以免影响精度。

4.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观测,避免出现误差。

六、总结四等水准测量是地形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观测方法包括基本观测方法和附加观测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保持水平状态、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观测,以保证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水准测量的分类
总结词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可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
详细描述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各等级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仪器精度 、视线长度、读数精度和限差等。其中,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 施工放样等领域。
0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
三四等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三四等是最常用的等级,用于基 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适用范围
三四等水准测量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区,如城市规划、土 地利用、资源调查等领域。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01
02
温度变化影响
注意控制测量时的温度变化,避 免其对仪器和测量结果的影响。
地球曲率影响
在测量时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正。
05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
建筑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三四等水准测量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相对高程,确保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水利工程
03
测量仪器
三四等水准测量应使用高 精度水准仪,如电子水准 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以 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观测方法
采用往返观测法,即从两 个已知高程点出发,沿同 一线路进行观测,以减小 误差影响。
测量精度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 求较高,如读数误差应小 于0.5mm,距离误差应小 于0.1mm/km等。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流程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引言水准测量是地理测量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大地水平面的高程差。

一二等水准测量是水准测量中的高精度测量,要求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较高。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测量规范。

2.测量设备2.1 测量仪器:应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用精度较高的水平仪和高度仪。

2.2 校验仪器: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并应配备校验仪器进行现场校验。

3.控制点设置3.1 基准点:应选择相对稳定、不易受地质变动影响的地点作为基准点。

3.2 控制点密度:基准点应根据测区的大小和地形的复杂程度进行合理布设,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

4.测量方法4.1 闭合水准测量:采用闭合环路的方法进行测量,以消除系统误差。

4.2 探测点设置:对测区内的高程变化较大的地点,应设置探测点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4.3 测量过程:测量过程中应确保仪器水平仪和高度仪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干扰。

4.4 多次观测:对于重要控制点,应进行多次观测,并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求平均值处理,以减小观测误差。

5.数据处理5.1 数据录入:测量数据应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系统。

5.2 数据检查:对录入的数据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3 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包括精度分析、系统误差消除等。

5.4 数据输出:处理后的数据应进行输出和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6.成果报告6.1 报告内容:成果报告应包括测区的地形图、基准点分布图、高程图等。

6.2 报告要求:报告应清晰明了、准确完整,包括有关测量仪器和方法的详细说明。

6.3 报告提交:成果报告应在测量完成后的合理时间内提交给委托单位。

7.质量控制7.1 质量监督:对水准测量过程中的设备、人员和数据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质量的控制。

7.2 质量评定:对水准测量成果进行质量评定,根据测量精度要求进行评定等级。

8.安全措施8.1 人员安全:测量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遵守测量规范。

工程现场水准测量步骤(四等)

工程现场水准测量步骤(四等)

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 红-红)(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 8)这四步观测, 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黑一黑一红一红 ) ”,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 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 规范允许采用 “后一后一前一前 (黑一 红 一黑一红 ) ”的观测步骤。

2 、 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 7-11 。

① 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 (9)=[(1) — (2)]X100m前视距 (10)=[(4) — (5)]Xl00m 前、后视距差 (11)=(9) — (10)前、后视距差累积 (12)= 本站 (11)+ 上站 (12)② 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 十K — (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 十 K — (8) 三等≯ 2mm ,四等≯ 3mm( 上式中的 K 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 4. 687m 或 4. 787m)③ 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 — (6)或 (17)=(14) — (13)三三等≯ 75m ,四等≯l00m三等≯ 3m ,四等≯ 5m三等≯ 6m ,四等≯ l0rn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 — (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 —[(16) ±0.100]等≯ 3mm,四等≯ 5mm高差的平均值(18)= [ ( 15)+(16) ±0.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 ,反之,取—0.100。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一、序言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地理信息领域的一项重要测量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地图及地理信息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为了保证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一测量活动进行了规范,确立了一系列测量规范。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定义和分类三四等水准测量是指用水准仪进行的高程测量,主要用于控制三角网测量和工程测量,精度要求较低。

按照测量精度的不同,可以将三四等水准测量分为三等和四等。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测目标点的高程值与参考点的高程值的差值,从而确定目标点的高程。

在观测过程中,需要考虑自然地形的影响,进行合理的高程校正。

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单基准测量和闭合回程测量两种。

单基准测量是在一个已知高程的基准点附近进行测量,闭合回程测量是在一个封闭的环路内进行测量。

四、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设备和精度要求1.测量设备三四等水准测量所需要的测量设备主要包括水准仪、测台、水准尺和高程校正器。

这些设备应具备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精度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一般为1:5000~1:20000,其中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较高,为1:10000~1:20000,而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较低,为1:5000。

五、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量步骤和操作流程1.布设测站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并进行测站布设。

布设测站时应考虑地形和测量范围,选择平整、稳固的位置。

2.观测测量观测测量包括目标点的高程观测和高程校正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校正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处理测量完成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校正、数据平差和误差分析等步骤,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4.结果验证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与历史数据和其他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准测量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方法,在工程建设、地形测绘、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二等水准测量属于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对测量的精度、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

一、测量仪器的要求进行一二等水准测量时,所使用的水准仪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通常,应选用精度不低于 DS05 级的水准仪,并配备相应精度的水准尺。

水准仪的望远镜放大倍数、视场清晰度、调焦精度等性能指标都应达到较高的标准。

水准尺的刻度应清晰、均匀,且长度稳定,不易变形。

在测量前,还需要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水准仪的 i 角误差(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之间的夹角)、水准尺的零点误差等。

若发现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必须进行校正或更换仪器。

二、测量环境的要求测量时的气象条件对测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应选择在天气晴朗、微风、气温稳定的时段进行测量,以减少大气折光、温度变化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同时,应避免在阳光直射、地面有强烈反光或有震动干扰的地方设立测站。

此外,测量路线应尽量避开交通繁忙、施工区域和电磁场干扰较强的地段。

如果无法避开,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观测次数、缩短视线长度等,以减小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三、测量人员的要求从事一二等水准测量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测量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测量人员应熟悉水准仪的操作方法,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并具备处理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简化测量流程或篡改测量数据。

同时,测量人员之间应密切配合,协同完成测量任务。

四、测量流程及操作要点1、选点和埋石在进行水准测量前,首先要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和实际地形条件,合理选择水准点的位置。

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易于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

选定位置后,要进行埋石工作,确保水准点的稳定性。

三四等水准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技术要求

水准观测说明与规范(一)观测方法1.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2.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二)设置测站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若成像欠佳,应酌情缩短视线长度;测站的视线长度、视线高度等按表1规定执行;(三)测站观测程序和方法1、三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1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2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3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4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2、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1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2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3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4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3、一测站的操作程序:1首先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cm;2远镜对准后视尺黑面,用倾斜螺旋导水准气泡准确居中,按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四等观测可不读上、下丝读数,直接读距离;3照准前视尺黑面,按2款操作;4照准前视尺红面,按2款操作,此时只读中丝读数;5照准后视尺红面,按4款操作;使用单排分划的因瓦标尺观测时,对单排分划进行两次照准读数,代替基辅分划读数;4、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每测站观测前,首先将概略整平水准气泡导至中央,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分划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5、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单程双转点法观测时,在每一转点处,安置左右相距0.5m的两个尺台,相应于左右两条水准路线;每一测站按规定的方法和操作程序,首先完成右路线的观测,而后进行左路线的观测;(四)间歇与检测1、观测间歇时,最好在水准点上结束;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应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限差要求,即可由此起测;如无固定点可选择,则间歇前应对最后两测站的转点处打入带有帽钉的木桩作为间歇点;间歇后进行检测,比较任意两转点间歇前后所测高差,若符合限差要求,即可由此起测;否则,则须从前一水准点起测;2、检测成果应保留,但计算高差时不采用;五读数位数与测站观测限差1、读数取位按表2规定执行;2、测站观测限差按表3规定执行;表3从水准点或间歇点须经检测符合限差起始,重新观测;六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1、观测时,须用白色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白色仪器罩;2、对具有倾斜螺旋的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变化,应随时调整零点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观测前须严格置平;3、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架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4、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5、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一般不得两次调焦;仅当视线长度小于10m,且前后视距差小于1m时,可在观测前后标尺时调整焦距;6、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支标尺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7、在高差甚大的地区,应尽可能使用因瓦水准尺按光学测微法实测; 七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与环线闭合差的限差L——附合路线环线长度,km;R——检测测段长度,km;山区指高程超过1000m或路线中最大高差超过400m的地区;1、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对单程或双程检测均适用;2、水准环线由不同等级路线构成时,环线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风级表附记:一般所称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从东北方向吹来,称为东北风日期:年月日时刻:始时分末时分成象:天气:温度:风向风速:土质:坚实性:太阳方向:观测:记录:前视尺:后视尺:检核:日期:年月日时刻:始时分末时分成象:天气:温度:风向风速:土质:坚实性:太阳方向:观测:记录:前视尺:后视尺:检核:日期:年月日时刻:始时分末时分成象:天气:温度:风向风速:土质:坚实性:太阳方向:观测:记录:前视尺:后视尺:检核:。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地表高程的技术,其要求如下:
1. 测量仪器:使用精度符合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的水准仪、测量尺、测斜仪等仪器。

2. 测量点布设: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布设足够数量的控制点,避免缺失关键点的情况发生。

3. 观测精度要求:控制点间的高程差应满足所需精度要求,常见要求为米级或分米级。

4. 测量方法:采取直接视距法或间接视距法进行观测,保证测线的可视性和稳定性。

5. 观测环境:选取适宜的观测时段和天气条件,避免大气湍流、折射等因素的影响。

6. 记录和处理数据:准确记录每次观测的数据,包括观测时间、气温、大气压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校核。

7. 定期校验:定期对仪器进行校验和调整,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8. 报告编制:对于完成的测量任务,应及时编制成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归档和保存。

以上是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要求,具体要求还需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工程需求进行调整。

四等水准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技术要求
嘿,你知道四等水准技术要求是啥不?那可重要啦!就好比走路得知道该迈哪条腿一样关键呢!比如说测量的时候,咱得把仪器架得稳稳的呀,不然测出来的数据那还不得乱套?(就像建房子根基不稳会倒塌一样!)观测的时候得超级认真,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过,没看过特务执行任务那样专注吗?(咱就得像那样!)读数得读准确咯,这可不是能随便糊弄的事儿!数据记录也得清楚明了,可不能乱七八糟的。

(这就好比整理房间,得整整齐齐的呀!)
再说了,水准尺也得立得直直的呀,不然那误差得多大呀!(这就和笔得拿正了才能写好字一个道理嘛!)操作过程中还得注意环境因素,风太大、地面震动啥的都会影响。

(这就好像在吵闹的环境中你能专心做事吗?肯定难呀!)最后计算的时候更是得精细再精细,一个小错误可能就前功尽弃啦!
总之,四等水准技术要求那绝对得严格遵守,这是保证测量准确的关键呀!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才能做好该做的事儿呀!。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与计算检核说明【最新精选】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方法与计算检核说明【最新精选】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建立测区首级高城控制最常用的方法。

通常用DS3级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进行,各项技术要求见表1-1,观测计算方法如下:表1-1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一、观测方法(一)四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

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1)、(2)、(3);2、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4);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5)、(6)、(7);4、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8)。

以上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在后视和前视读数时,均先读黑面再读红面,读黑面时读三丝读数,读红面时只读中丝读数。

括号内数字为读数顺序。

记录和计算见表1-2,表中括号内数字表示观测和计算顺序,同时也说明有关数字在表格内应填写的位置。

(二)三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不超过75 m。

观测顺序应为后-前-前-后。

即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2、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3、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4、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二、计算和检核(一)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1、视距计算后视视距(9)=(1)-(2)前视视距(10)=(5)-(6)前、后视距在表内均以m为单位,即(下丝-上丝)×100前后视距差(11) =(9) -(10)。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

2、同一水准尺红、黑面读数差的检核同一水准尺红、黑面读数差为:(13)=(3)+K-(4)(14)=(7)+K-(8)K为水准尺红、黑面常数差,一对水准尺的常数差K分别为4.687和4.787。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红‘黑面读数差不得超过3m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2 mm。

3、高差的计算和检核按黑面读数和红面读数所得的高差分别为:(15)=(3)-(7)(16)=(4)-(8)黑面和红面所得高差之差(17)可按下式计算,并可用(13)-(14)来检核。

4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四、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道路布设,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段,水准点间的距离一般为2~4Km,在城市建筑区为1~2km。

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参看表6.6,在观测中,每一测站的技术要求见表6.14。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一)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若用普通DS3水准仪观测,则应注意:每次读数前都应精平(即: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

如果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则无需精平(测量原理详见第二章),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下介绍用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①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表6.15)中(1)、(2)、(3);②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4)、(5)、(6);③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7);④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8);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其优点是可以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概括起来,每个测站共需读取8个读数,并立即进行测站计算与检核,满足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限差要求后方可迁站。

(二)测站计算与检核①视距计算根据前、后视的上、下视距丝读数计算前、后视的视距: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4)-(5)}计算前、后视距差(11):(11)=(9)-(10)对于三等水准测量,(11)不得超过3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

计算前、后视距离累积差(12):(12)=上站(12)+本站(11)对于三等水准测量,(12)不得超过6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0m。

②尺常数K检核同一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K1=(13)=(7)-(6)K2=(14)=(8)-(3)Ki为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常数为4.687m或4.787m)。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一、引言水准测量是一种基本的测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是为了规范水准测量工作,提高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

本规范详细规定了水准测量的各项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概述水准测量是通过测定大地水准面上各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的高程差值,从而确定地面上各点的高程位置。

水准测量主要包括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其中一等水准测量是最精密的,四等水准测量是最简单的。

本规范重点介绍了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

三、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或测量水准管来测定水准点的高程值,通过比较各水准点的高程值,计算出高程差值,得到地面上各点的高程位置。

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依赖于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的正确与否。

四、水准测量的准备工作1.测区选择根据工程需要和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选择适合的测量范围。

一般情况下,三等水准测量适合于城市和平原地区,四等水准测量适合于乡村和丘陵地区。

2.设站选择根据测区的地形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设站点,要求站点地势平坦,视线通畅,避免建筑物和高大树木等障碍物。

3.设备准备准备好水准仪、三角尺、三脚架、水准杆等测量设备,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4.人员培训对水准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测量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

五、水准测量的具体操作1.设站在设站点上架设水准仪,对水准仪进行调平和校正,使其准确指向水准点。

2.观测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貌和测量要求,按照测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高程值的观测。

3.书写记录观测数据要及时书写记录,并进行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对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各个水准点之间的高程差值,并绘制等高线图。

六、水准测量的质量控制1.设备检查水准测量前要对测量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1 一般规定4.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测量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应与现有城市高程系统相一致。

4.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水准网,应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水准网是与城市二等水准网精度一致的水准网,二等水准网是加密的水准网。

现有城市一、二等水准点间距小于4km时,应一次布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

4.1.3 水准网应沿线路附近线路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节点网。

二等水准点间距平均800m,联测城市一、二等水准点的总数不应少于3个,宜均匀分布。

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2 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4.1.5 水准点应选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域以外稳固、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方,宜每隔3km埋设1个深桩或基岩水准点。

车站、竖井及车辆段附近水准点布设数量不应少于2个。

4.1.6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且视线长度小于100m时,可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进行跨河水准测量。

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的相关规定。

4.1.7 水准点标石和标志应按本规范附录B中的图B.0.1、图B.0.2、图B.0.3和图B.0.4的形式和规格埋设适宜的水准标石。

水准点也可以利用精密导线点标石,墙上水准点应选在稳固的永久性建筑上。

4.1.8 水准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准点委托保管书。

4.1.9 对已建成的水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应一年复测一次,且应根据点位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

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测精度,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倍高程中误差。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1、二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2mm。

水准仪型号为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使用一对铟瓦水准尺。

2、观测时用“闭合环线路往返各一次,往返较差:平地为±4L。

(L为环线的路线长度[公里])。

3、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平面的夹角:DS2型不应超过±15″;水准尺:铟瓦水准尺,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应超过±。

4、在测区内水准点至少应设立3个。

5、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1)使用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视线长度小于50米;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其差小于1米;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大于3米;视线离地面最低不超过米;(2)铟瓦水准尺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差;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得高差之差小于。

(3)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应选用两次合格的结果。

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则由三次结果取平均数。

6、高差闭合差的平差:按观测线路的视距总长和各点间的观测视距的比值进行分配改正数。

7、二等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应取至。

8、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操作程序:(1)、在现场选择原控制桩点J2—2的高程为起始高程进行高程传递,先测至是JW2点,然后顺时针方向观测:J2—2—JW2—JW1—JW4—JW3—J2—2。

然后逆时针方向再观测一次:J2—2—JW3—JW4—JW1—JW2—J2—2。

(2)、在两个水准点间按通视情况,先用皮尺量好前后视距的距离。

选择测站点和立尺点的位置并标定。

而且在两点间基本上设两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观测时用尺垫。

(3)、观测时,往测水准仪照准标尺分划的观测顺序㈠.奇数测站为:①.照准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视距第四位数由测微轮直接读取,然后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一、二等水准测量

一、二等水准测量

一、二等水准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主要应用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及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建设。

一等与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基本相同,本任务学习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规定、记录、计算。

一、观测仪器随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注入测量仪器,传统的铟瓦尺配合光学水准仪测量的方法被现代条码尺配合电子水准仪所替代。

电子水准仪具有自动读数、记录、超限报警、数据传输等功能,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

应根据路线上地面质的情况选用尺桩(尺桩质量不轻于1.5 kg,长度不小于0.2 m)或尺台(尺台质量不小于5 kg,做转点尺承。

二、测站观测顺序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前—前—后。

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前—后—后—前。

返测时,奇、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数测站相同。

三、观测技术要求1.测站技术要求(见表1.4.1)表1.4.1 一、二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2.观测取位要求(见表1.4.2)表1.4.2 一、二等水准测量外业计算位数取位要求3.闭合差限差要求(参见表1.3.1)四、检核与计算以一个测段为例,如表1.4.4所示工程实例。

1.视距差视距栏中,后距平均值减前距平均值视距差=[(后距1+后距2)/2]-[(前距1+前距2)/2]。

视距累计差=本测站视距差+前一测站视距差。

2.读数差后视读数差=后视读数1-后视读数2;前视读数差=前视读数1-前视读数2。

3.高差第一次观测高差=后视读数1-前视读数2;第二次观测高差=后视读数2-前视读数2。

测站高差为两次高差的平均值。

4.累计高差各测站平均高差逐站相加,最后得出总高差值。

5.测段闭合差、限差测段闭合差=往测高差中数+返测高差中数,即:五、精度评定(mm)按当每条水准路线分段施测时,水准测量每千米的高差偶然中误差MΔ公式1.4.1计算(mm)按公式1.4.2计算。

水准测量结束后,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MW式中Δ——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L——测段长或环线长(km);n——测段数;W——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N——水准路线环数。

四等水准测量程序及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程序及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程序及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地理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高程。

下面是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程序和技术要求:
1. 准备工作:确定观测线路,并进行勘测、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器材正常工作。

2. 设置控制点:根据测量需要,在测线两端或途中选择一些控制点,确定其坐标和高程。

3. 建立基准点:选择一处基准点,确定其精确的高程数值,并建立起基准点到观测点之间的连接。

4. 观测点设置:沿着测量线路,在控制点之间设置一系列观测点,并测量其高程。

5. 高程观测:使用合适的水准仪测量各观测点的高程,记录测量数据。

6.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出每个观测点的高程。

7. 检查和校验:对数据进行检查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绘制高程图:根据观测点的高程数据,绘制高程图,反映地形地貌的变化。

技术要求:
1. 测量仪器:使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水准仪进行测量。

2. 观测点设置:观测点应设置在地面平稳、无障碍的地方,避免地质变化大的区域。

3. 观测精度:观测精度应满足测量精度要求,通常要求误差小于正负一厘米。

4. 数据处理:应使用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每个测量步骤都应进行质量控制,记录数据、观测条件和操作步骤,以备查询和审查。

总之,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测量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注意安全措施,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测量人员的安全。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1、二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2mm。

水准仪型号为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使用一对铟瓦水准尺。

2、观测时用“闭合环线路往返各一次,往返较差:平地为±4L。

(L为环线的路线长度[公里])。

3、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平面的夹角:DS2型不应超过±15″;水准尺:铟瓦水准尺,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应超过±0.15mm。

4、在测区内水准点至少应设立3个。

5、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1)使用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视线长度小于50米;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其差小于1米;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大于3米;视线离地面最低不超过0.5米;(2)铟瓦水准尺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差0.5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得高差之差小于0.7mm。

(3)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应选用两次合格的结果。

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则由三次结果取平均数。

6、高差闭合差的平差:按观测线路的视距总长和各点间的观测视距的比值进行分配改正数。

7、二等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应取至0.1mm。

8、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操作程序:(1)、在现场选择原控制桩点J2—2的高程为起始高程进行高程传递,先测至是JW2点,然后顺时针方向观测:J2—2—JW2—JW1—JW4—JW3—J2—2。

然后逆时针方向再观测一次:J2—2—JW3—JW4—JW1—JW2—J2—2。

(2)、在两个水准点间按通视情况,先用皮尺量好前后视距的距离。

选择测站点和立尺点的位置并标定。

而且在两点间基本上设两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观测时用尺垫。

(3)、观测时,往测水准仪照准标尺分划的观测顺序㈠.奇数测站为:①.照准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视距第四位数由测微轮直接读取,然后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
1、二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2mm。

水准仪型号为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使用一对铟瓦水准尺。

2、观测时用“闭合环线路往返各一次,往返较差:平地为±4L。

(L为环线的路线长度[公里])。

3、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平面的夹角:DS2型不应超过±15″;水准尺:铟瓦水准尺,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应超过±。

4、在测区内水准点至少应设立3个。

5、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1)使用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视线长度小于50米;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其差小于1米;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大于3米;视线离地面最低不超过米;(2)铟瓦水准尺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差;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得高差之差小于。

(3)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应选用两次合格的结果。

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则由三次结果取平均数。

6、高差闭合差的平差:按观测线路的视距总长和各点间的观测视距的比值进行分配改正数。

7、二等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应取至。

8、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操作程序:
(1)、在现场选择原控制桩点J2—2的高程为起始高程进行高程传递,先测至是JW2点,然后顺时针方向观测:J2—2—JW2—JW1—JW4—JW3—J2—2。

然后逆时针方向再观测一次:J2—2—JW3—JW4—JW1—JW2—J2—2。

(2)、在两个水准点间按通视情况,先用皮尺量好前后视距的距离。

选择测站点和立尺点的位置并标定。

而且在两点间基本上设两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观测时用尺垫。

(3)、观测时,往测水准仪照准标尺分划的观测顺序
㈠.奇数测站为:
①.照准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视距第四位数由测微轮直接读取,然后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②. 照准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并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轮读数,然后用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视距第四位数由测微轮直接读取。

③.用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进行标尺辅助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④. 转动望远镜,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进行标尺辅助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即先后视基:上—下—中;再前视基:中—上—下,前视辅中;—后视辅中。

(后—前—前—后)
㈡.偶数测站为:
先前视基:上—下—中;再后视基:中—上—下,后视辅中;—前视辅中。

(前—后—后—前)
返测时观测顺序与往测相反,奇数测站为(前—后—后—前),偶数测站为(后—前—前—后)。

(4)、观测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检验校正。

(5)、往返测各点间的高差较差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平均值,并以往测的符号为准,然后计算高差闭合差,再进行平差计算,求得改正数,反符号加在每点间的高差值上。

V=-(△h×S点间视距长度)/∑S(总视距长度) (6)、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仪器不得两次调焦。

转动测微轮时均应为旋进方向(顺时针方向)。

(7)、每一测站仪器和前后视标尺应尽可能接近于一条直线。

(8)、水平仪脚架三个脚,应使其中两个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个脚轮换置与路线方向左侧与右侧。

(9)、往返测其测站总数均应为偶数。

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10)、使用因瓦水准尺时,用两根花杆(竹杆)支撑,使其垂直、稳定不得摇晃。

(11)、观测过程中,仪器必须打伞作业。

(遮太阳)
9、二等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按以上的要求和程序分期进行复测。

中建五局大剧院测量组 2003.9.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