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医案

合集下载

刘渡舟治湿热的医案

刘渡舟治湿热的医案

刘渡舟治湿热的医案刘渡舟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的医案在中医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是一种常见的病证,可以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口苦、口渴、大便黏滞等症状。

下面是刘渡舟治疗湿热的一些医案。

医案一:湿热上攻引起头痛患者张某,女性,25岁。

患者反复出现头痛的症状,痛感严重,伴随着恶心、口苦等不适感。

刘渡舟通过望诊、闻诊和问诊等判断,认为该患者为湿热上攻。

他给患者开具了寄生草、黄连等清热利湿的药物,另外还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喝水和白开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头痛症状逐渐缓解,并且伴随着恶心、口苦等不适感也有所减轻。

医案二:湿热引起口腔溃疡患者李某,男性,30岁。

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溃疡非常疼痛,并且舌苔发黄,口渴不止。

经过刘渡舟的诊断,认为该患者为湿热痰火蕴结所致。

他采用红藤、黄芩等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并加强了患者的口腔卫生护理,提醒患者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口腔溃疡逐渐愈合,舌苔也变得清淡了。

医案三:湿热导致大便黏滞患者王某,女性,40岁。

患者多年来便秘严重,大便黏滞不畅,且伴有口干舌燥和腹胀等症状。

刘渡舟的诊断为湿热内蕴,脾胃失调。

他给患者开具了桃仁、大黄等行气活血、祛湿泻火的药物,并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油腻和辛辣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大便顺畅了,口干舌燥和腹胀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在刘渡舟的医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治疗湿热的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祛湿泻火。

他注重全面的辨证施治,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来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他还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进行了指导,以帮助患者改善体质,减少湿热的侵袭。

刘渡舟的医案不仅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后世的医学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渡舟治疗股骨头医案

刘渡舟治疗股骨头医案

刘渡舟治疗股骨头医案刘渡舟是一位中国著名的中医医生,他在治疗股骨头问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个他治疗股骨头的典型医案:病人信息:- 姓名:王先生- 年龄:50岁- 性别:男性- 主诉:右侧股骨头疼痛病情描述:王先生自两个月前开始感到右侧髋关节疼痛,疼痛逐渐加重,行走和上下楼梯时痛感尤为明显。

他曾去过多家医院就诊,但经过常规检查和治疗后无显著好转。

最后他听闻刘渡舟医生的名字,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刘渡舟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方案:刘医生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推拿。

1. 中药治疗:刘医生开具了一个根据病情特点调配的中药处方,主要包括补气活血、调理脾胃和促进骨组织修复的中药。

王先生每天煎煮中药饮用,饭前半小时服用。

2. 针灸:刘医生根据王先生的具体病情,在相关的穴位上进行针灸治疗。

主要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气海、足太阳膀胱经等。

针灸治疗通常每周一次,连续进行十次为一个疗程。

3. 推拿:刘医生通过推拿手法按摩王先生的髋关节和周围的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等症状。

推拿治疗通常每周一次,疗程与针灸相同。

随访情况: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王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他的疼痛感减轻,行走和上下楼梯也不再那么困难。

刘医生建议他继续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以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医案仅为个案描述,具体治疗方法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并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

刘渡舟治婵鸣耳鸣医案

刘渡舟治婵鸣耳鸣医案

刘渡舟治婵鸣耳鸣医案
摘要:
一、案例背景
二、病症分析
三、治疗方法
四、治疗成果
五、案例启示
正文:
【案例背景】
在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的医案中,有一则关于婵鸣耳鸣的治疗案例。

患者,女,因长期遭受耳鸣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在寻求刘渡舟医师的治疗后,通过中医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病症分析】
婵鸣耳鸣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病症,多为耳部疾病所致。

根据患者的病情,刘渡舟医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诊断,发现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肝火上炎,导致窍络阻塞;二是肾阴不足,耳窍失养;三是痰湿阻滞,清气不升。

【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的病因,刘渡舟医师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法:
1.清热解毒:采用龙胆草、黄芩、当归等药材,清肝火,解热毒。

2.滋阴补肾:选用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等药材,滋养肾阴,充养耳窍。

3.化痰祛湿:使用半夏、橘红、茯苓等药材,化痰湿,通畅窍道。

4.升清降浊:配以升麻、柴胡等药材,提升清气,降浊气。

【治疗成果】
在刘渡舟医师的精心治疗下,患者服药一个疗程后,婵鸣耳鸣症状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耳鸣基本消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康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案例启示】
刘渡舟治婵鸣耳鸣医案展示了中医治疗耳鸣的独特魅力。

中医认为,耳鸣病因复杂,需辨证施治。

通过清热解毒、滋阴补肾、化痰祛湿、升清降浊等方法,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积极配合,遵医嘱,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刘渡舟经方医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刘渡舟经方医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刘渡舟经方医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图:中药茯苓2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1)水气上冲案刘渡舟医案:陈××,女:52.岁。

患头晕,心悸,胸中满闷。

每到夜晚则气上冲胸,诸证随上冲之势而加剧。

伴有面部虚浮,目下色青,下肢轻度浮肿、小便短少不利,口虽渴但不欲饮水,强饮则胃中痞闷:问其人便反而秘结不通,五六日一次,坚如羊屎。

舌质淡胖,脉滑,脉沉滑无力。

此证为心脾阳气两虚。

脾阳不运,则水气内停,心阳不振,则水气上乖。

水气上冲,阴来搏阳,所以头晕,心悸,胸闷;水气不化津液不能布行,则小便不利而大便反秘;水气外溢皮肤则为浮肿。

治疗当用温通心阳,气化津液降冲伐水为主。

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

服药两剂后,气上冲胸及头晕、心悸等证得以控制。

上方加肉桂3克,泽泻1O克,助阳消阴,利水行津,又服两剂,口渴止,小便利而大使下。

最后采用脾肾双温之法,又合用真武汤使阳回阴消,精神振奋。

(2)奔豚证案刘渡舟医案:陆××,男,42岁。

因患冠心病心肌梗塞而住院,经二个多月治疗,病情没有缓解。

现证:心胸疼痛,心悸气短。

每当心痛发作之时,自觉气上冲咽喉,便觉气息窒塞,周身出冷汗,恐怖欲死。

舌淡苔白.脉弦而结,此奔豚发作,属于心阳虚衰,坐镇无权,水气上冲,闭塞胸阳。

治当通阳下气,利水宁心。

茯苓 18克桂枝10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三剂药后冲气平息,心神得安,但脉仍有结象,并伴有明显的畏寒肢冷。

此下焦肾阳未复,水寒之势尚未平伏。

上方加附子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又服三剂,下肢转温。

但心悸,胸痛偶发,转用茯苓12克,桂枝10克,五味子6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又服六剂后,诸症皆平。

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

(3)鼻不闻香臭案刘渡舟医案:吴××,女,50岁。

患鼻塞难以呼吸,不闻香臭气味,每晚都要用“鼻眼净”滴鼻才能安然卧寐,否则,鼻道堵塞,气道不通而被憋醒:患病已7 年,屡治无功。

刘渡舟经方医案

刘渡舟经方医案

刘渡舟经方医案l、桂枝汤证(1)时发热自汗出案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

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

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

《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 12枝炙甘草6克二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

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

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他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调和阴阳。

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

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取得疗效的关键。

(2)风疹案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

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

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

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

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三剂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为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所以《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

识别是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伴随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这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3)汗出偏沮案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三剂。

刘渡舟医案全集

刘渡舟医案全集

刘渡舟医案全集【1】伤寒表实证刘××,男,50岁。

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邪气。

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

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伤寒论》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皆紧者,名为伤寒”。

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方用麻黄汤。

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一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

须臾,通身汗出而解。

[按语]麻黄汤为太阳表实证而设。

其病机是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因此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汗而喘,和恶寒,头身疼痛的表实证候。

本方能发汗解表,宣通肺卫,畅达营阴,使寒邪从汗外出。

麻黄汤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它变。

不少临床医生畏惧麻、桂,不敢投用。

一见发热,便认为是温热之证,滥用辛凉之品,反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止;或致低烧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足。

盖表实证之“发热”,乃由卫阳闭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寒。

这与温热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

风寒闭郁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

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使用麻黄汤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麻黄剂量应大于桂枝、甘草,否则将起不到发汗解表的作用。

这是因为桂枝、甘草能监制麻黄之发散。

若麻黄量小,则失去发汗解表之意义。

二是应先煎麻黄,去上沫,一面使人服后发生心烦。

【2】少阴伤寒唐××,男,75岁。

冬月感寒,头痛发热,鼻流清涕。

自服家存羚翘解毒丸,感觉精神甚疲,并且手足发凉。

其子恳求刘老诊治。

就诊时,见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懒于言语。

切脉未久,则侧头欲睡。

握其两手,凉而不温。

视其舌则淡嫩而白。

切其脉不浮而反沉。

脉证所现,此为少阴伤寒之证候。

肾阳已虚,老怕伤寒,如再进凉药,必拔肾根,恐生叵测。

刘渡舟医案

刘渡舟医案

刘渡舟医案小青龙汤一、咳喘(慢性支气管炎)刘渡舟医案:柴某某,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

患咳喘十余年,冬重夏轻,经过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迭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

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D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

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

断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为疏小青龙汤,麻黄9克,桂枝10克,干姜9克,五味子9克,细车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甘草10克。

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厦》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夏、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 8—19)按语:本案咳喘吐痰,痰色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为寒饮内扰于肺,肺失宣降所致。

与小青龙汤证机相符,服本方则使寒邪饮去,肺气通畅而咳喘自平。

二、百日咳陈玉铭医案:林某某,女,7岁。

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咳至面色青紫,腰背弯曲,涕泪俱下,须吐出粘痰方告平息。

过一二小时,咳声复起,如此反复发作,一昼夜二三十次,绵延月余,累服地霉素等无效。

脸有浮肿,食欲不振,严重时咳嗽则吐,舌白喉干,脉紧而滑。

因拟小青龙扬与之:麻黄1.5克,桂枝3.4克细辛1.5克半夏3克五味子2克,百部3克。

守方不变,共服7剂痊愈按语,痰饮内停之喘咳,其辨证眼目是咳至吐出粘痰方息,面有浮肿,舌白脉紧而滑等,故与小青龙汤温化之,投之神效。

三、肺胀(肺炎)熊曼琪医案:张某某,女,26岁,1986年9月22日诊。

患者八天前郊游归来,当晚即发热、头痛,服感冒灵后症减。

次日发热38.5℃,伴咳嗽、气促、头痛,即到当地医院诊治。

血常规;白细胞12,600/立方毫米,中性82%,淋巴16%;胸透现有下肺炎。

肌注青、链霉素,口服四环素等药一周末效。

来诊时发热38.8℃,头痛,神疲乏力,咳嗽转频,气促、胸部憋闷,胀痛,痰多质稀,舌谈、苔心微黄,脉浮滑略数。

刘渡舟草本方剂医案

刘渡舟草本方剂医案

刘渡舟草本方剂医案
概要
本文档记录了刘渡舟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所使用的草本方剂治疗的医案。

草本方剂是一种中医药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多种天然植物草药的组合,以达到治疗疾病或促进健康的效果。

医案1 - 草本方剂治疗感冒
主诉:患者男性,28岁,出现咳嗽、流鼻涕和发烧症状。

诊断:普通感冒
方剂:连床昆布散加味
处方: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生姜,各10克。

水煎服,分2次服用。

疗效:经过3天的治疗,患者的咳嗽、流鼻涕和发烧症状明显减轻。

医案2 - 草本方剂治疗内分泌失调
主诉:患者女性,35岁,出现月经不调和情绪波动等症状。

诊断:内分泌失调
方剂:调理月经汤
处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疗效: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月经周期稳定,并且情绪波动症状有所改善。

医案3 - 草本方剂治疗消化不良
主诉:患者男性,40岁,经常出现胃痛和食欲不振。

诊断:消化不良
方剂:理中丸
处方:白术、茯苓、甘草,各10克。

水煎服,每日2剂。

疗效:经过2周的治疗,患者的胃痛症状明显缓解,食欲也有所改善。

结论
刘渡舟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积极运用草本方剂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草本方剂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刘渡舟医案

刘渡舟医案

【121】头痛1刘??,男,48岁。

夏日酷热,夜开电扇,当风取冷,而患发热(39.5℃)与头痛、气喘等证,急送医院治疗。

西医听诊肺有啰音,诊断为感冒继发肺炎,经用抗炎退热等法,五日后发热与喘已退,而体温恢复正常。

惟头痛甚剧,病人呼天喊地、不能忍耐,须注射“杜冷丁”方能控制,但止痛时间很短。

不得已,邀刘老会诊。

切脉浮弦、无汉、苔白、舌润。

刘老辨为风寒之邪,伤于太阳之表,太阳经脉不利,其头则痛,所谓不通则痛也。

为疏:荆芥10g、防风10g、川芎10g、羌活6g、细辛3g、薄荷3g、白芷6g、清茶6g此方服至第二剂,头痛全止。

医院主治医某君指方曰:“中草药的止痛作用,比西药杜冷丁为上,值得研究与开发”。

[按语]本案头痛伴有发热、气喘,为风邪袭肺,遏阻清阳所致。

《素涡绚太阴阳明论》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即为此意。

若风邪稽留经脉,阻滞不通,则往往头痛剧烈,难以忍受,甚则其痛或偏或正,休作无时,迁延不愈而成“头风”。

川芎茶调散为治疗头痛之名方,方中川芎走而不守,能上达巅顶,下至血海,行血中之气,长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

正如《病因赋》所说:“头痛必须用川芎”。

羌活善于治太阳经头痛;细辛善于治少阴经头痛;白芷善于治阳明经头痛,三药相伍,乃治头痛之良剂也。

荆芥、防风疏散上部风邪;薄荷、清茶清利头目,疏风散热。

服之则使风邪去而清阳升,经脉通而头痛止。

然本方毕竟疏风药居多,升散力强,故凡肝风内动。

肝阳上亢及气血亏虚之头痛,则非本方所宜。

【122】头痛2李?,男,38岁,住北京市朝阳区。

患顽固性偏头痛二年,久治不愈。

经友人介绍,延请刘老诊治。

主诉:右侧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

伴无汉恶寒、鼻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

诊察之时,见病人颈项转动不利,问之,乃答曰:颈项及后背常有拘急感,头痛甚时拘紧更重。

舌淡苔白、脉浮略数,遂辨为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之候。

治当发汉祛邪,通太阳之气。

为疏葛根汤:麻黄4g、葛根18g、桂枝12g、白芍12g、诸迨草6g、生姜12g、大枣12枚麻黄、葛根两药先煎,去上沫,服药后覆取微汉,避风寒。

刘渡舟乌头汤医案

刘渡舟乌头汤医案

刘渡舟乌头汤医案刘渡舟乌头汤,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药方剂,其疗效在历史上多有记载。

以下将通过一个真实的医案来介绍刘渡舟乌头汤的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患者王某,男性,45岁,近期出现频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他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但症状一直没有得到缓解。

最终,他咨询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刘渡舟,希望能够找到解决之道。

刘渡舟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仔细的观察后,初步判断王某的症状可能与肝阳上亢、肝火炽盛有关。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他为王某进行了脉诊和舌诊。

根据脉象和舌苔颜色等观察结果,刘渡舟的诊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他认为王某的症状属于肝阳上亢,肝火炽盛的范畴。

为了治疗这一病症,刘渡舟决定采用传统的乌头汤进行治疗。

乌头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乌头、生姜、大枣、甘草等药材组成。

乌头具有降肝阳、平肝火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生姜和大枣能够调和脾胃,增强体内的阳气,而甘草则有益气和中的作用。

刘渡舟根据王某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乌头汤的个体化调配。

他选择了适量的乌头,搭配生姜、大枣和甘草,制成了一剂乌头汤。

王某按照医嘱,每日服用一剂乌头汤,连续服用了十天。

经过十天的治疗,王某的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

他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恶心和呕吐的频率也明显降低。

王某感到非常庆幸,他终于找到了解决自己病症的方法。

刘渡舟乌头汤医案是一例典型的中医治疗案例。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脉诊和舌诊等诊断手段,刘渡舟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机,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乌头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通过降肝阳、平肝火的作用,缓解肝阳上亢、肝火炽盛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同时,乌头汤还能够调和脾胃,增强体内的阳气,对身体的恢复和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乌头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使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和禁忌。

乌头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中毒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乌头汤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

刘渡舟治疗鼻炎医案

刘渡舟治疗鼻炎医案

刘渡舟治疗鼻炎医案
刘渡舟是宋代著名的医学家,他针对鼻炎的治疗,提出了以下医案:
医案一:清热解毒法
方药: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生甘草、黄芩、苍耳子。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用水煎煮,取药汁口服,每日3次。

医案二:理气化痰法
方药:佩兰、陈皮、木香、枳壳、千日红、紫苏叶、薄荷。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与蜂蜜调成糊状,每日早晚服用。

医案三:温通经络法
方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葛根、柴胡、黄连。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与开水冲泡,每日早晚饮用。

医案四:补肺生津法
方药:麦冬、百合、鸡内金、太子参、桑白皮、玉竹、川贝母。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材煎煮成药汁,每日分数次口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医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和药物剂量还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为了确保安全和有效治疗,请在就医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刘渡舟治肥胖症医案

刘渡舟治肥胖症医案

刘渡舟治肥胖症医案引言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肥胖不仅影响外貌和自信心,还可能引发许多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关节问题等。

本文将介绍刘渡舟医生治疗肥胖症的医案。

患者简介患者李女士,女性,45岁,身高160cm,体重80kg。

根据BMI指数计算,她的BMI 为31.25kg/m²,属于中度肥胖。

病情描述李女士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大和生活习惯不良导致体重逐渐增加。

她经常选择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并缺乏运动。

除了明显的体重增加外,她还出现了其他与肥胖有关的健康问题,如气促、关节酸痛和睡眠障碍等。

诊断分析根据李女士的病史和体检结果,可以确认她患有肥胖症。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除了饮食和运动习惯外,遗传、代谢率、荷尔蒙水平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肥胖的发生。

治疗方案1. 饮食调整首先,刘渡舟医生建议李女士调整饮食习惯。

他制定了以下饮食计划: - 控制总能量摄入:根据李女士的身体情况和目标体重,每天摄入的总能量应控制在1500-1800千卡之间。

- 均衡营养摄入: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并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 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推荐选择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并减少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摄入。

- 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建议每天摄入至少5份水果和蔬菜,以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摄入。

2. 运动计划刘渡舟医生还制定了适合李女士的运动计划: -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 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以增加肌肉质量和代谢率。

3. 行为改变除了饮食和运动方面的调整,刘渡舟医生还帮助李女士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 慢食:鼓励李女士慢慢咀嚼食物,并在进餐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以减少进食速度。

- 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要求李女士记录每天的饮食和运动情况,以便监控进展并做出必要调整。

刘渡舟治疗股骨头医案

刘渡舟治疗股骨头医案

刘渡舟治疗股骨头医案引言: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科疾病,常见于年轻人,其症状包括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为手术干预,但手术风险较高且康复时间漫长。

刘渡舟,一位国内知名的中医师,据称掌握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独到方法。

以下为刘渡舟治疗股骨头医案的详细介绍。

正文:第一部分:患者基本情况和症状分析刘先生,30岁,是一名办公室职员,突然出现右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

经医生诊断,判断为右侧股骨头坏死。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刘渡舟发现了患者的病情特点。

第二部分:刘渡舟治疗方法介绍刘渡舟采用“渡舟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中医辨证施治:刘渡舟通过仔细辨证,发现刘先生的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

因此,他采用了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方案。

2. 按摩疗法:刘渡舟运用特殊的按摩手法,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股骨头供血不足的问题。

3. 草药治疗:刘渡舟为刘先生配制了一剂特殊的中药方剂。

该方剂主要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功效。

刘先生每天服用该草药方剂,以加速康复进程。

4. 饮食调理:刘渡舟还为刘先生制定了合理的饮食调理方案。

他建议刘先生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钙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奶制品等,以促进骨骼健康。

第三部分:刘先生的治疗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刘先生的症状明显减轻。

他的右髋关节疼痛明显减少,行走变得轻松许多。

经过进一步检查,判断刘先生的股骨头坏死情况有所好转。

第四部分:刘渡舟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刘渡舟的治疗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无手术风险:刘渡舟的治疗方法完全通过中医草药和按摩手法进行,避免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2. 短康复时间:由于刘渡舟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切口和术后康复,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3. 个性化治疗:刘渡舟的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的,因此具有个性化特点。

刘渡舟治疗眩晕症医案

刘渡舟治疗眩晕症医案

刘渡舟治疗眩晕症医案
患者张女士,女,45岁,因头晕、眩晕、恶心等症状来诊。

经询问得知,患者于两个月前突然出现头晕、眩晕、恶心等症状,伴有站立或转头时症状加重,轻则数秒钟,重则持续数分钟,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患者曾前往多家医院就诊,但效果不佳,头晕、眩晕症状仍然存在。

经检查发现,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不够、颈动脉搏动减弱、头颈部肌肉紧张等问题。

结合患者症状,初步诊断为颈椎性眩晕。

治疗方案:采用刘渡舟治疗颈椎性眩晕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和推拿。

针灸:选取百会、风池、大椎、肩井、天柱、睛明等穴位,每次15分钟,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

推拿:以颈部为主要治疗区域,通过推拿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问题,每次30分钟,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

治疗效果:经过4周的治疗,张女士头晕、眩晕等症状大为减轻,生活和工作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随访3个月,症状未再复发。

结论:刘渡舟治疗颈椎性眩晕的方法疗效显著,对于头晕、眩晕等症状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1 -。

刘渡舟炙甘草汤案例

刘渡舟炙甘草汤案例

刘渡舟炙甘草汤案例
刘渡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在炙甘草汤的运用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他的炙甘草汤案例:
有一位女性患者,年约40岁,数月前曾大汗出,随后则心悸、胸闷,不能平卧。

刘渡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为“心阴阳两虚”。

遂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为“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30枚)”。

用法为上药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日分三次服)。

刘渡舟在此方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减化裁。

他将原方中的人参改为党参,目的是增加补气之力;生地黄减量至30克,目的是防止其滋腻碍胃;阿胶不常用,故改用同样有滋阴作用的白芍;另加黄芪以补气升阳,加酸枣仁、远志、茯苓以养心安神。

经过这一系列加减化裁之后,该方药由原来的九味药变成了现在的十一味药。

通过这种加减变化,使炙甘草汤更加符合患者病情,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通过刘渡舟的精心治疗,患者服用数剂后,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

最终患者共服药28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总的来说,刘渡舟运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经验和案例表明,他非常注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以提高疗效。

他通过对原方的加减变化,使炙甘草汤更加符合患者病情,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这种灵活运用经方的做法对于中医药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渡舟经方医案

刘渡舟经方医案

刘渡舟经方医案l、桂枝汤证(1)时发热自汗出案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

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

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

《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枝炙甘草6克二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

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

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他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调和阴阳。

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

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取得疗效的关键。

(2)风疹案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

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

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

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

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三剂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为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所以《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

识别是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伴随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这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3)汗出偏沮案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三剂。

刘渡舟医案精选

刘渡舟医案精选

麻黄加术汤证--水肿案高X X,女,37岁。

患浮肿八年,每每因遇寒冷而加剧,曾经西医诊断为粘液性水肿,多方求治无效。

患者全身浮肿,以颜面部为甚,伴恶寒,肢体沉重疼痛,无汗,胸脘痞满,小便不利,大便常秘。

舌苔白滑,脉浮紧。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炙甘草3克苍术10克三剂。

每次服药后,均有微汗出。

三剂服尽,肿消,其它各症亦随之而愈。

为巩固疗效,以苓桂术甘汤善后。

【解说】麻黄加术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湿家,身烦疼”的一张方剂,具有发散寒湿的治疗作用。

本案所治的水肿,属于《金匮要略》中“水气病”的范畴。

在《水气病篇》中,张仲景并没有提出麻黄加术汤这一治法,为什么在此却用本方治疗?患者全身浮肿,但以颜面部为甚,张仲景在论治水气病时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麻黄汤为发汗之剂,所以用来发汗以消肿。

此其一;本案除了浮肿外,还见有明显的肢体沉重疼痛,恶寒无汗,舌苔白滑等寒湿在表的症状,符合麻黄加术汤所治寒湿郁遏卫阳这一病机,此其二;服用麻黄加术汤后,不但能够发散在外的寒邪湿气,而且可以宣畅肺气,恢复肺的治水功能,使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驱湿邪从小便而出,此其三。

所以,临床审证施治,贵在证机相符,方证合拍,切不可拘泥而失其变通之义。

大青龙汤证——溢饮案某女,32岁。

患两手臂肿胀,沉重疼痛,难于抬举,经过询问得知,冬天用冷水洗衣物后,自觉寒气刺骨,从此便发现手臂肿痛,沉重酸楚无力。

诊脉时颇觉费力。

但其人形体盛壮,脉来浮弦,舌质红绛,苔白。

此证属于水寒之邪郁遏阳气,以致津液不得流畅,形成气滞水凝的“溢饮”证。

虽然经过多次治疗,但始终没有用发汗之法,所以缠绵而不愈。

麻黄10克桂枝6克生石膏6克杏仁1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炙甘草6克服药一剂,得汗出而解。

【解说】“溢饮”是水饮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以身体疼痛沉重,其形如肿为特点。

用大青龙汤治溢饮,这在《金匮要略》中已有明确论述。

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有关于用大青龙汤治疗“溢饮”证的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咨询网-> 中医资料-> 《经方临证指南·刘渡舟》[打印本页] 登录-> 注册-> 回复主题-> 发表主题<< 1 2 >> Pages: ( 2 total )l、桂枝汤证(1)时发热自汗出案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

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

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

《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枝炙甘草6克二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

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

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他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调和阴阳。

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

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取得疗效的关键。

(2)风疹案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

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

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

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

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三剂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为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所以《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

识别是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伴随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这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3)汗出偏沮案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三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凡汗出偏于肢体一侧,或左或右,浸润不止者,都是由于营卫气血有所偏伤,阴阳失于和调所引起。

这种“汗出偏沮”,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卫气不能固护于外,营气不能守护于内,就有可能导致半身不遂的“偏枯”证。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本病往往由于外感风邪而引起,所以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以祛风邪,调营卫,和气血以顾正气,乃是一种正治的方法。

不然的话,风邪凝滞营卫,汗出损伤气血,经脉不通,筋骨失养,那么,“偏枯证就随时可能发生。

2、桂枝加葛根汤证口眼歪斜案刘渡舟医案:张××,女,26岁。

在乘长途汽车回家途中,靠窗倚睡而受风,回家后,突然感到左侧面部肌肉拘紧,口眼向左侧歪斜。

脉浮,舌苔白润。

风邪客于阳明经络,治疗当以祛风通络为主。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葛根15克白附子6克全蝎6克。

服药二剂,汗出邪去而愈。

【解说】阳明经脉行于面部,经脉受邪,所以,面肌拘紧,口眼歪斜。

歪斜见于左侧,是风邪客于右侧,而被左侧正气所引。

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所指出的: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

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

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一方面可以解肌祛风,另一方面疏经通络。

解除经脉气血的凝滞,同时,葛根还能升达阳明津液,滋津润燥,以缓解经脉的拘急。

临床上还常用本方来治疗冠心病的腰背疼痛,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后脑部疼痛等证。

又附:项背强痛案刘渡舟医案:张××,男,5l岁。

有冠心病史;平时胸闷,头晕而沉。

近一月来出现头项强痛,甚至及于后背。

伴汗出,恶风,纳呆,肢体乏力。

舌体胖大而嫩,苔白腻,脉弦大无力。

辨为饮气内据,外及太阳经脉。

治疗用桂枝加葛根汤,又加茯苓30克,白术6克,服药六剂后,一汗出恶风及头项背强痛皆止。

其它症状亦有明显改善。

3、桂枝加附子汤证房后伤风案刘渡舟医案:王xx,男,25岁。

患者身材高大,体魄雄伟。

夏季某日与妻子同房后,因觉燥热而置两腿于窗户之上,迎风取爽。

几天后,左腿疼痛,左小腿拘挛而屈伸不利。

针、药屡治不效。

脉弦迟,舌苔水滑。

桂枝18克附子12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木瓜9克独活6克。

服药二剂后,痛止腿伸而愈。

【解说】房事之后,精泄而内虚,不知慎护,但图凉爽,使风邪乘虚而入。

《素问·风论》说: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脉弦迟而舌苔水滑,则阳气内虚。

外来之风邪,必须从外解而去;阳气内虚,则必幕顾正虚。

选用桂枝加附子汤外解风邪,内壮阳气。

再加木瓜以利筋骨,加独活以散风气。

此外,本方还常用来治疗老年人因阳气不足而感受寒邪,见证以脉沉而汗出恶风为主,可以起到温经扶阳,正邪兼顾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桂枝加附子汤原本是治疗“漏汗”的,《伤寒论》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届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可见,漏汗的产生是由于发汗太过,阳气不能固摄津液,导致津液外泄。

桂枝加附子汤,不仅能够温补阳气,而且还能通过补阳而达到摄阴止汗的目的。

临床上用来治疗顽固性的自汗证也每奏奇效。

又附:漏汗案刘渡舟医案:崔x x,女,51岁。

患自汗证十多年,屡经中西医治疗而不愈。

患者每日自汗出不止,浸湿内衣,每日换衣3---4次,一年四季皆如此。

上半身汗出多于下半身,左半身汗出甚于右半身,稍有劳作更甚。

伴有恶风,肢体屈伸不利。

其人体态肥胖,但终日感觉体疲乏力。

舌质淡嫩,苔自而脉缓,辨为阳虚漏汗证,用桂枝加附子汤,服前三剂时有奇特的反应,每次服药后约一时左右,自觉全身皮里肉外有一种如雪溶化般的感觉。

服第四剂药后,周身皮肤进而出现针刺般的疼痛感觉.2小时后,疼感消失,顿觉舒适无比。

三剂药服尽,而十年之自汗已止.用桂枝汤加黄芪、白术各lO克善后全愈。

4、桂枝去芍药汤证胸闷案刘渡舟医案:李×x,女,岁。

因患心肌炎而住院治疗,每当入夜则胸中憋闷难忍,气短不足以息,必须靠吸氧气才能得以缓解。

舌质淡苔白,脉弦而缓。

辨为胸阳不振,阴气内阻证。

桂技1O克生姜10克大枣12枝炙甘草6克.服药二剂后证状减轻,原方加附子6克,再服三剂后,证状消除。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胸痛案刘渡舟医案:王×x,男,46岁。

多年来胸中发满,或疼痛,往往因气候变冷而加剧。

伴有咳嗽、短气。

手足发凉,小便清长等证。

舌质淡嫩,苔白略滑,脉沉弦而缓。

此乃胸阳不振,阳不胜阴,阴气窃踞胸中,气血运行不利。

治疗当以温补心阳,以散阴寒为主。

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附子10克。

连服六剂,证情逐渐减轻,多年的胸中闷痛,从此得以解除。

【解说】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都是桂枝汤的加减方。

这二个方子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有振奋胸阳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都是通过桂枝汤去芍药而得以实现的。

因为桂枝场的组方特点是阳中有阴,若去掉芍药酸寒阴柔之性,就变为辛温扶阳之剂。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辛温气雄的附子,使其补阳的作用就更为突出。

胸阔或胸痛,是“胸痹”的主要临床表现。

其产生的主要病机是在于上焦心胸阳气虚弱而阴寒之气内盛,所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因为“胸为阳位似天空”。

心肺二脏居其内,营卫二气由此而得以宣发。

如果胸阳不振,阴寒内凝,阳气不能布达而痹阻,心肺之气血不畅。

所以,胸痹的怖床表现,轻者胸中满闷,重者就以疼痛为主。

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产后身痛刘渡舟医案:樊×,女。

产后半月许,忽然身体疼痛,脉来沉迟无感冒可言。

右学员辨为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汤治疗,虽有小效但不彻底。

改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备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桂枝9克白芍I2克生姜12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党参12克服药三剂后,疼痛消除。

【解说】本方用发汗后。

或妇女产后,或流产后,或行经后,血虚而营气不足,不能充养肢体而出现的身体疼痛,脉沉涩而无力。

方中用桂枝汤调补营卫;加重白芍剂量以养营血;另加人参以补卫虚。

本方最妙之处在于加重生姜的剂量,借其辛散之力而走于外,使全方的益气养血作用达于体表,补而不滞,专治营卫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身体疼痛。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的黄芪桂枝五物汤,也重用了生姜,与本方之义同。

7、桂枝加桂汤证奔豚病案刘渡舟医案:崔××,女,50岁。

患奔豚病,自觉有一股气从下往上走窜,行至小腹则胀,上抵心胸则气短心悸,头冒冷汗。

少顷气往下行,则诸证随之而消。

每次发作时精神特别紧张恐怖,如临死亡,每月发作二三次。

平时少腹及腰部有酸疼感,带下多:面色青黄不泽。

舌体胖舌质淡嫩,苔白润,脉弦数但按之无力。

辨为心阳虚弱坐镇无权,以致下焦浊阴乘虚上犯。

治疗当温补心阳,而消阴降冲。

桂枝15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黑锡丹6克(用药汤送服)。

一剂药服尽,冲气已止。

共进五剂而愈。

【解说】奔豚病发作的一般情况是气从少晖上冲胸咽,发作时恐怖欲死,气复还则止。

这在临球上亦比较常见。

但发作程度如本案这样严重的并不多见.导致奔豚产生的机理大多是由于心阳不足,不能坐镇于上,因而下焦阴寒邪气得以上冲。

奔豚病的发作特点是,凡奔豚气所经过的部位,必然使正常的气机运行闭塞,而出现憋闷胀满心悸,汗出等证。

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病的一个有效方剂,《伤寒论》指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更加桂在于取桂枝强心通阳,开结气,降冲气,用来治疗奔豚病最为合拍。

有的医家认为,“加桂”应是加肉桂。

如果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加桂枝和加肉桂。

效果基本相同。

8、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遗精案刘渡舟医案:王××,男.20岁。

患有遗精证半年,几乎每夜均有发生,屡经医治无效,形体疲惫不堪。

病初之时,每因有梦而遗精,逐渐发展为无梦而遗。

舌质淡嫩不洋,脉弦缓无力。

辨证属于心肾阴阳不交而精关弛废失禁。

桂枝10克白芍I0克生姜10克大枣l2枝炙甘草6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

连服五剂后,滑精止,饮食增进,精神渐振,从此调治而愈。

【解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说:夫失精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所谓“失精家”,是指有长期遗精、滑精史的人,初起时.往往由于欲火内动,而又不能随心所愿,以致心火内燃,下扰肾精,逼迫精液外泄,所以常常表现为有梦而遗精:久而久之,肾元下亏,失却固摄功能,导致精关弛废不固,最终发展为无梦而走泄,成为“失精家”。

所以,失精家的病机关键在于心肾阴阳上下不交,治法以调和阴阳,交通心肾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