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及其产量损失研究
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及其产量损失研究摘要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较为严重,它会在水稻地里产卵,导致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病变和腐烂,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通过对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及其产量损失的研究,有助于为水稻种植提供更好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研究背景福寿螺为淡水螺,是目前全球分布最广泛的水生有壳动物之一,被引入到世界多个地区作为水产养殖种类。
然而,福寿螺在非原产地区的无节制繁殖和扩散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对水生生态系统及经济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多个国家的关注。
福寿螺的为害最主要的针对的它自己的大量繁殖,它的一次产卵量可达50-200颗,进入水稻田后,福寿螺会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并产卵。
此外,福寿螺还会给水稻带来其它实质性的危害,它会食用水稻的茎和根,导致不同程度的呈圆形、黄色或棕色的坏死状;另外,水稻的生长萎缩及生长效率下降也都与福寿螺有关,会直接使水稻减产。
研究目的研究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及其产量损失的原因和影响程度,确定福寿螺的危害和水稻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制定更好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以减轻福寿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研究方法采用自然试验法和野外采集样本的方法,对不同浓度的福寿螺产卵液营养液对水稻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包括秧苗数量衰减、叶片苍蝇、根系伸展、株高和产量损失等方面。
研究结果福寿螺对水稻田的为害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福寿螺会在水稻田生活,污染水稻库水,导致水稻的茁壮生长被阻碍,影响水稻产量;2.福寿螺对水稻的寄生卵点利用率高,繁殖速度快,对水稻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3.福寿螺产卵后,其化学成分可以抑制水稻生长,还会对水稻的成熟和幼苗生长产生影响。
研究结论福寿螺对水稻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福寿螺对水稻的为害会直接导致水稻产量损失。
通过采用不同的预防和农学措施可以减轻福寿螺对水稻产量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为了减轻福寿螺的危害,可采用如下的管理和防治措施:1.隔断防治:用织布制成的防蒸螺墙在田里将福寿螺隔离出去,这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生物防治:选用对福寿螺有致命作用的对虾和鱼类等天敌作为生物防治;3.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物对福寿螺进行防治,但对环境污染以及会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因此化学防治使用取决于剂量及时机。
江汉平原地区稻虾共作田福寿螺防控技术探讨
江汉平原地区稻虾共作田福寿螺防控技术探讨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 江汉平原地区稻虾共作概述 (4)2.1 稻虾共作模式介绍 (5)2.2 江汉平原地区稻虾共作的优势与挑战 (6)3. 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8)3.1 福寿螺的形态特征 (9)3.2 福寿螺的繁殖与扩散 (9)3.3 福寿螺对稻虾共作的影响 (10)4. 稻虾共作田福寿螺防控技术 (12)4.1 物理防控技术 (13)4.1.1 水稻种植密度调整 (14)4.1.2 水体环境改良 (16)4.1.3 防护网设置 (17)4.2 化学防控技术 (17)4.2.1 生物农药应用 (18)4.2.2 化学农药使用原则与方法 (19)4.3 生物防控技术 (20)4.3.1 天敌生物引入 (21)4.3.2 生物制剂应用 (23)4.4 综合防控技术 (24)4.4.1 防控策略制定 (25)4.4.2 防控效果评估 (26)5. 稻虾共作田福寿螺防控案例分析 (27)5.1 案例一 (28)5.2 案例二 (29)6. 防控技术优化与展望 (30)6.1 防控技术优化策略 (31)6.2 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32)1. 内容综述江汉平原地区的稻虾共作模式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高效农业生产方式,其结合了稻田养殖小龙虾与水稻种植,形成了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然而,在这种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福寿螺的泛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福寿螺大量繁殖不仅会争夺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还会破坏稻田环境,影响小龙虾的生长与存活。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江汉平原地区稻虾共作田中福寿螺防控技术的应用策略。
首先,将分析福寿螺入侵稻虾共作田的原因及对水稻和小龙虾的影响。
然后,介绍目前常用的福寿螺防控技术,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并探讨不同技术的优缺点。
结合具体案例,提出适合江汉平原地区稻虾共作田的福寿螺综合防控策略,旨在为实现稻虾共作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水稻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
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摘要] 福寿螺具有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若任其发展,将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作者通过多年对福寿螺发生规律及其生物习性的观察,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福寿螺;发生规律;危害;防治对策福寿螺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异名大瓶螺、苹果螺。
成螺体积大,20世纪80年代群众将之作为食用螺,又作为鸭、鳖等的食料进行饲养。
由于养殖过度,很多先前的养殖户放弃继续养殖,致使大量福寿螺丢弃于河溪、池塘等地方,然后扩散到稻田为害水稻及其它水生作物,发生范围不断扩大。
现严重威胁我县水稻等作物的安全生产。
农民和农技人员普遍担忧,福寿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加强防治,农作物受害程度将更为严重。
一、生活习性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
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
由于养殖过度,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对水稻的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
目前福寿螺在我县泛滥成灾,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福寿螺一生经过卵、幼螺、成螺三个阶段,世代重叠,一年四季成、幼螺并存,具有繁殖力强、食性杂、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我县一年发生2代,3月份开始为第一代,8月份为第二代。
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我县能安全越冬。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在稻田中多集群栖息于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稻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成螺喜荫避光,白天多沉于水底或附在沟渠,或聚集在稻株下面。
在傍晚、凌晨和阴天活动活跃,常常浮于水面进行觅食。
当水干涸时钻人淤泥中。
当螺体暴露于阳光下,会因脱水而死亡。
象山县水稻福寿螺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象山县水稻福寿螺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摘要通过调查、监测,明确了福寿螺在象山县的危害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对其开展了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关键词福寿螺;危害特点;生活习性;防治技术象山县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福寿螺,由于没有市场销路,被遗弃野外。
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有惊人的繁殖力和极快的生长速度,现已在象山县石浦、西周、晓塘等5个乡镇普遍为害成灾,发生面积近667hm2,而且近些年有迅速扩散蔓延和加重的趋势。
据调查,发生区水稻田中福寿螺达30~50只/m2。
目前,防治福寿螺大多是以农户单打独斗为主,而一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如湖泊、江河以及田间的沟渠等,由于没人管,成了螺害防治的死角,而这些地方恰恰是福寿螺栖息繁衍的场所、螺害的源头。
笔者通过全面调查,设立多个监测点,开展螺情系统监测,已经明确福寿螺在象山县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史,同时开展综合配套防治技术研究,2008年象山县福寿螺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得到了大幅度下降。
1为害特点福寿螺为害水稻、茭白、空心菜、浮萍等水生植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植物,尤喜幼嫩部分,水稻直播后覆水至秧苗期是主要受害期。
2形态特征该螺系大型水生螺类,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壳薄脆易破,壳右旋,旋部不发达,螺层一般为6层,第1螺层比田螺大而且扁形似苹果,故又名苹果螺,螺口为卵圆形,覆有角质层保护;头部与腹足能伸出壳外游动觅食,头部具有长短各一对角眼点在其短触角上;螺体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幼螺体一般呈灰色、白色,小螺为金黄色,小螺第1螺层背面中部有一大气泡,帮助浮游和呼吸,成螺多呈深黄褐色,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螺体边有一条粗大的肺吸管,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1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呈鲜红色。
3生活习性福寿螺在象山地区1年发生2代,世代重叠,以成螺和幼螺越冬,初见螺日4月2日,越冬代螺直径1.3~3.5cm,越冬后的成螺于5月10日开始交配产卵,雌螺产卵时爬到离水面15cm以上的池边干燥处,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附着物以及水生植物的茎上产下卵块,并粘附其上,产卵活动常在晚上进行,产卵量小卵块有上百粒,大的可达上千粒,卵期25~30d,初孵化刚破腹的仔螺能爬行运动,跌落入水后群集在池边、沟边、浅水处,或爬到离水面2~3cm 处的潮湿地方或在水生植物上,吞食浮游生物等,以逐渐适应水中生活,幼螺生育3~4个月,而后性成熟。
福寿螺在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分布、危害及防治
福寿螺在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分布、危害及防治作者:张泽宏朱丽霞胡俊西等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7期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发放调查问卷、大范围多次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福建省内福寿螺入侵的地区空间分布、发生危害状况、季节变化动态及其有效防治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福寿螺在福建省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局部地区出现大暴发现象,除水稻田、水沟等福寿螺危害严重的场所,芋头田、菜地、莲藕池塘也有福寿螺侵入。
一般5月福寿螺开始活跃,7月底数量达到最高峰,10月中旬卵块数量达到最高峰,至11月数量均消减开始准备越冬。
福寿螺对农作物的危害在部分地区还没有引起农民足够重视,甚至认为福寿螺危害较小,不懂及时用药,感到束手无策,或听之任之。
少数有经验的农民对福寿螺的危害和减轻灾害发生有较全面的了解,比如采取施用碳酸氢铵、喷洒杀螺胺药剂、烟草与水稻轮作、蔬菜与水稻间作、利用密网围住稻田四周、稻田养鸭、人工除螺等方式控制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
关键词:福寿螺;螺卵;福建省;空间分布;季节动态;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433.89;S1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136-04收稿日期:2013-10-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U1131006、30770403、30900187);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编号:[2010]79号);广东省引进国(境)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编号:[2010]51号)。
作者简介:张泽宏(1981—),男,湖北蕲春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植物学、生态学。
E-mail:mengfeihua@。
通信作者:朱丽霞,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学。
E-mail:julia404@。
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或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瓶螺科瓶螺属,是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1]。
福寿螺正文
福寿螺的空间分布调查与分析摘要: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及数据处理相结合,对福寿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福寿螺的一些基本的分布情况。
2013年五月份,在广西师范大学附近的冷家村进行该研究的系统调查。
通过拉样方法,对福寿螺生境选择,数量,场所机质类型展开调查,调查分析发现,福寿螺主要集中在各类流速缓或静止的淡水水体中,如沼泽、沟渠、池塘、河流、湖泊、以及各类水田。
福寿螺生境一般水草丰盛、通气良好;它们能够忍受污浊的水质,但是更喜清洁的水体。
通过分析得知福寿螺的空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
关键词:福寿螺空间分布聚集分布防范措施福寿螺( Pomacea canaliculata )又叫大瓶螺、苹果螺、雪螺,是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瓶螺科(Ampullariidae)瓶螺属(Pomacea)的软体动物。
瓶螺科与田螺科(Viviparidae)密切相关,与之共同构成瓶螺超科(Berthold,1989)。
福寿螺是稻田区严重的水稻害虫。
它们通过直接啃咬水稻根茎造成植株枯死,严重影响水稻生产。
福寿螺于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因此,研究福寿螺在稻田以及周围田埂,水沟和池塘的空间分布动态。
评价生境对福寿螺的影响,为生境调查调节在福寿螺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为此,我们于2013年5月份在广西师范大学附近冷家村对福寿螺展开其空间分布的调查。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桂林市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m,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
平均海拔150m,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处低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眀。
稻田生态养殖田螺高产高效试验
稻田生态养殖田螺高产高效试验【摘要】本研究通过稻田生态养殖田螺高产高效试验,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生态环境调节和田螺种群动态观察,提高田螺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试验设计采用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对田螺的生长繁殖进行了全面观察和实验比较。
结果显示,在优化生态环境条件下,田螺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明显提高。
通过产螺效果比较和养殖效益分析,得出了稻田生态养殖田螺的高产高效特点。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试验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有望为稻田养殖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支持,促进田螺养殖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稻田、生态、养殖、田螺、高产、高效、试验、背景、目的、设计、环境调节、种群动态观察、产螺效果比较、养殖效益分析、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田螺养殖方式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水质污染、养殖效率低下等。
为了提高田螺的产量和品质,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更加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
稻田生态养殖田螺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稻田中投放田螺,利用田螺清除杂草、害虫,并在稻田中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有效提高田螺的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本次试验旨在探索稻田生态养殖田螺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为稻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稻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次试验,可以为推广稻田生态养殖田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稻田生态养殖田螺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水稻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旨在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和系统的观察,探讨稻田生态养殖田螺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并对其产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提高田螺养殖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田螺种群动态的观察和生态环境的调节,探索最适合田螺生长和繁殖的生态环境因子,为稻田生态养殖田螺的高产高效提供理论支撑。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促进稻田生态养殖田螺的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福寿螺分布现状及其在稻田的消长动态
江西省福寿螺分布现状及其在稻田的消长动态作者:王惠明刘晖陈琼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10期摘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及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的方法,对福寿螺在江西省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及其在稻田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调查发现,2015年福寿螺已分布在江西省的34个县市区,发生总面积为55 586 hm2;田间抽样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田中福寿螺在6月中旬出现成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出现产卵高峰期,1代幼螺高峰期出现在7月上中旬;在中稻田中,福寿螺成螺和幼螺高峰均出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双季晚稻田福寿螺成螺和幼螺在10月上中旬达高峰,产卵高峰期出现在10月中下旬。
长期浅水灌溉处理稻田的福寿螺消长规律与干湿交替处理的相似,其成螺、幼螺和卵块密度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的无明显差异,表明干湿交替处理稻田对福寿螺种群增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福寿螺;分布;消长规律;水稻田;江西中图分类号:S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10-0069-04Abstract: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field sampling systemic investigation in paddy fields, the Pomacea Canaliculata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 its growth and decline in paddy field of Jiangxi were studied. The survey found that in 2015 Pomacea Canaliculata has been distributed in 34 counties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total area of 55586 hm2; the result of field sampling systemic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peak of adult Pomacea Canaliculata in early rice field was observed at mid-June, the peak of spawning in early July, the peak of the 1st generation of young Pomacea Canaliculata appeared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of July; in the rice paddy field, the peak of both the adult and the young snails appeared in mid and late August, spawning peak appeared in late August; in double cropping late rice field, the adult and young snails reached a peak in early and mid of October, spawning peak occurred in mid and late October. The Pomacea Canaliculata growth and decline pattern in rice paddy treated with long-term shallow water irriga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dry and wet treatment, the adult snails, young snails and egg mass density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both rice paddy fiel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Pomacea Canaliculata population in paddy fields treated with alternate wet and dry treatments.Key words: Pomacea Canaliculata; distribution; growth and decline pattern; paddy field;Jiangxi福寿螺(Pomaces canaliculata Lamark)又名苹果螺、大瓶螺、金宝螺,原产于南美,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瓶螺科(Pilaidae)瓶螺属(Pomacea),是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1]。
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空间分布
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空间分布黄红英;易道生;徐剑;章家恩【摘要】采用随机取样对韶关学院人工湖(东湖、西湖、望湖)及韶关学院周边乡镇(白土镇、一六镇、江湾镇、大塘镇)的不同生境(水稻田、弃耕稻田、荷塘、农用水渠、湖边)的福寿螺卵块进行综合调查,并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M★一m 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人工湖、荷塘、稻田、弃耕稻田、农用水渠的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是弃耕水田>水稻田>农用水渠>荷塘>人工湖,福寿螺的卵块在不同生境中的空间分布型总体呈聚集分布,只有望湖卵块呈均匀分布,没有出现随机分布.【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福寿螺;卵块;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作者】黄红英;易道生;徐剑;章家恩【作者单位】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5;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又称大瓶螺、苹果螺、雪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自引进在中国南方地区大面积养殖,因其口感不佳市场不好而遭弃养逸生成自然种群;由于福寿螺具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缺少天敌等特性,很快在我国南方省份的稻田、池塘和农用水渠迅速繁殖,严重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福寿螺被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定义成为第一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学者们纷纷在寻找遏制福寿螺的治理方法,在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2]、性状遗传[3-4]、食性[5-6]、营养价值[7]、繁殖产卵习性[8]、富集重金属[9]、寄生虫[10]及生物治理[11-12]等方面做出贡献. 目前为止控制福寿螺繁殖的生物防治方法是捕捉成螺和灭螺卵两种办法,化学方法是喷施灭螺药,短期见效,治标不治本.通过捕捉成螺达到灭螺工作量大,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对于深水的池塘和河道,相比之下杀灭螺卵法比较可行,因为卵块附生于水面之上,颜色鲜艳容易辨认,是有效降低福寿螺密度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及空间分布型,研究福寿螺产卵繁殖的生态学特性,为找到福寿螺繁殖扩散规律提供理论依据.1.1样地的概况2012年夏季,采用随机取样法对韶关学院人工湖(东湖、西湖、望湖)及韶关市周边乡镇(白土镇、一六镇、江湾镇、大塘镇、侦江区猴山村)的不同生境(水稻田、秧田、弃耕、荷塘、农用水渠)的福寿螺卵块进行采集调查.样地生境概况见表1.1.2 抽样方法对6种样地分别随机选取30个样方,取样面积为1 m2,记录各样方内福寿螺的卵块数,共调查记录卵块611块.1.3聚集度指标采用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和聚集指数(m*/m)对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聚集程度和空间分布格式进行综合判断,并进一步运用Taylor的幂法则lgS2=lga+blgm(S2=amb)和Iwao的M*-m直线回归法(m*=α+βm)对其空间分布的内在结构做综合分析[13-15].见表2.1.3.1 Iwao的M*-m直线回归法Iwao(1977)提出的M*-m直线回归法检验(m*=α+βm),用于研究M*与平均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中α为分布的基本成分按大小分布的平均拥挤度:当α=0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当α>0时,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当α<0时,个体之间相互排斥.β为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图式:当β<1时,为均匀分布;当β=1时,为随机分布;当β>1时,为聚集分布.1.3.2 Taylor幂法则利用Taylor(1965)的幂法则lgS2=lga+blgm亦即乘幂函数关系(S2=a mb),拟合方差(S2)与平均数(m)的幂相关回归方程式.当lg a=0时,种群分布对密度无依赖性.当lg a>0时,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当lg a<0时,种群分布与密度具有反依赖性.当b→0时为均匀分布,b=1时为随机分布,b>1时为聚集分布. 2.1不同样地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2.1.1人工湖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人工湖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的结果可知:m*/m (1.088)>1,I(0.22)>0,Ca(0.088)>0,C(1.22)>1,K(11.364)>1,所以人工湖福寿螺卵块空间分布符合聚集分布的判断标准;M*-m回归(Iwao 法)结果是α(1.248)>0,β(0.539)<1,且S2/m>1,分布型类别是聚集分布;Taylor的幂法则结果是:lg a(3.043)>1,b(1.13)>1,种群为聚集分布,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综合聚集度指标、Iwao M*-m直线回归和Taylor的幂法则的分析:人工湖卵块呈整体呈聚集分布,个体之间相互吸引,聚集分布对种群密度具有依赖性.2.1.2 稻田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稻田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的结果可知:m*/m(1.156)>1,I(0.657)>0,Ca(0.156)>0,C(1.657)>1,K(6.391)>1,符合聚集分布的判断标准;M*-m回归结果:α(-6.528)<0,β(2.26)>1,且S2/m>1,分布型类别是聚集分布,但是个体之间相互排斥;Taylor幂法则回归结果:lg a (0.157)>0,b(2.601)>1,表示呈聚集分布,且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综合聚集度指标、Iwao M*-m直线回归和Taylor的幂法则的分析:稻田福寿螺卵块呈聚集分布,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但是种群个体之间存在相互排斥. 2.1.3弃耕稻田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弃耕稻田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的结果分析:m*/m(为1.002)>1,I(0.009)>0,Ca(0.002)>0,C(1.009)>1,K (484.000)>1,符合聚集分布的判断标准;M*-m直线回归检测结果:α(-2.509)<0,β(1.592)>1,且S2/m>1,表示呈聚集分布,但是个体之间相互排斥;Taylor的幂法则回归结果:lg a(0.010)>0,b(4.163)>1,表示呈聚集分布,且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综合聚集度指标、Iwao M*-m直线回归和Taylor的幂法则的结果,得出弃耕稻田福寿螺卵块呈聚集分布,且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但是个体之间相互排斥.2.1.4农用水渠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农用水渠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见表6.从表6的结果可知:m*/m (1.313)>1,I(1.205)>0,Ca(0.313)>0,C(2.250)>1,K(3.2)>1,符合聚集分布的判断标准;由M*-m回归方程可得:α (1.907)>0,β(0.823)<1,且S2/m>1,表示呈聚集分布,但是个体之间相互排斥;由Taylor的幂法则回归方程可知:lg a(0.163)>0,b(2.343)>1,表示呈卵块聚集分布,且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综合聚集度指标、Iwao M*-m直线回归和Taylor的幂法则的结果,得出农用水渠福寿螺卵块总体呈聚集分布,且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但是个体之间相互排斥,卵块间分布均匀.2.1.5荷塘福寿螺卵块聚集度指标及回归测定结果荷塘聚集度指标结果:m*/m(1.039)>1,I(0.151)>0,Ca(0.039)>0,C (1.151)>1,K(25.780)>1,符合聚集分布的判断标准;由M*-m回归方程可得:α(-1.489)<0,β(1.390)>1,且S2/m>1,表示呈聚集分布,但是个体之间相互排斥;由Taylor回归方程可知:lg a(0.134)>0,b(2.458)>1,表示呈聚集分布,且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综合聚集度指标、IwaoM*-m直线回归和Taylor的幂法则的结果,得出荷塘福寿螺卵块呈聚集分布,且种群分布对密度具有依赖性,但是个体之间相互排斥.3.1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密度不同从本文的结果可知,福寿螺卵块的密度是弃耕水田>水稻田>农用水渠>荷塘>人工湖,由于福寿螺喜栖于土壤肥沃、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流水缓慢的河沟或水田等环境,人为干扰(喷施杀螺药、化肥、除草剂)及植被(水稻、莲藕、杂草)不同,导致不同生境福寿螺种群密度有差异.稻田和弃耕稻田福寿螺卵块密度高,与其禾苗生长旺盛供福寿螺产卵附着植株密度相关,弃耕稻田没有人为干扰、田中长期积水,水中浮游生物丰富及没有施肥和施用杀螺药,所以福寿螺密度高卵块分布密度最高,而稻田由于插秧前使用了杀螺药(1(包)/块田),秧苗期福寿螺受到抑制,到了分蘖期随着福寿螺不断从水渠侵入稻田,附着在稻杆的卵块密度次之于弃耕稻田;荷塘卵块密度次之于弃耕稻田和稻田的原因是,藕叶冠幅大,叶柄密度远远低于水稻密度,附着在藕叶柄的卵块相对低;农用水渠和人工湖总体水面面积大大超过岸边面积,水的深度和湍急流水导致供卵块附着的水生植物集中在水渠边和湖边,是导致水渠边和湖边卵块高度密集但是总体密度低的原因,尤其是人工湖为最低.3.2福寿螺卵块在不同生境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度与密度相关聚集度是重要的空间分析指标,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是检验种群分布型的回归模型,反映动物种群聚集或离散的情况.实验统计结果及分析说明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与个体密度相关,但是个体间又存在相互排斥的格局.由于福寿螺卵块的分布是由福寿螺雌螺产卵行为导致,即与福寿螺成螺种群密度有关联,福寿螺成体密度越高卵块越密集.一方面由于福寿螺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和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其婚配体制倾向于群体内相互交配,成螺在交配季节呈现聚集现象,雌螺的聚集分布是导致母螺产出的卵块呈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所在.对于生活在湖泊、池塘和农用水渠的福寿螺而言,由于岸边和浅水区的植物是其产卵寄生的场所;对于稻田和藕塘,密集的稻杆和藕叶柄是其产卵寄生的场所.由于福寿螺卵的胚胎发育是在无水环境中进行,受精卵由卵粒孵化成幼螺阶段,不受水环境、营养供给和空间的约束,即卵块的集聚分布不会影响其发育,所以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另一方面呈聚集分布的福寿螺个体间存在食物和空间的竞争,即在一定空间内个体间呈相互排斥的分布格局.所以导致不同生境福寿螺卵块的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与个体密度相关,但是个体间又存在相互排斥的格局.【相关文献】[1]Lowe S,Browne M,Boudjelas S,et al.100 of the World's Worst Invasive Alien Specics[M].The Invasive Species Specialist Group,IUCN,Auckland,2000.[2]李玺洋,徐猛,罗渡,等.广东省福寿螺形态性状变异及其与体质量的关系[J].生物安全学报,2012,21(4):283-286.[3]宋红梅,胡隐昌,王培欣,等.福寿螺线粒体DNA COⅠ基因序列测定及分类地位[J].动物学杂志,2010,45(1):1-7.[4]吴帆,赵鑫,李海云,等.福寿螺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及2种壳色福寿螺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4(2):254-257.[5]徐武兵,钟秋华,李林峰,等.雌雄福寿螺取食和对异性选择行为的差异[J].生态学杂志,2011,30(11):2528-2533.[6]叶建人,冯永斌,林贤文,等.福寿螺的寄主植物及其对福寿螺体重的影响[J].生物安全学报,2011,20(2):124-131.[7]罗渡,牟希东,宋红梅,等.不同生境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营养成分及其利用价值[J].生态学杂志,2012,31(8):2004-2010.[8]叶建人,李云明.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185-188.[9]柯佳颖,李裕红,陈朝阳,等.重金属离子胁迫对福寿螺肝脏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0 (6):43-46.[10]方潇,陈潇潇,柳建发,等.广州管圆线虫病中间宿主福寿螺的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25(3):67-70.[11]陈晓娟,何忠全,高平,等.1O种植物提取物对稻田福寿螺的毒杀活性[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4):1294-1297.[12]王志高,谭济才,刘军.茶皂素、生石灰等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效果评估[J].植物保护学报,2011,38(4):363-368.[13]马占山.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方法的最近进展[J].昆虫知识,1992,29(4):240-243. [14]虞轶俊,汪恩国,陈林松,等.烟粉虱成虫在西兰花菜地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浙江农业学报,2007,19(6):444-448.[15]张连翔,秦辉,王伟.Taylor幂法则在昆虫种群抽样设计方面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6):54-59.。
我国福寿螺防治技术分析
近年来,我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逐渐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来物种 入侵中国,这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 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福寿螺就是众多外 来物种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福寿螺 是一种卷棘口吸虫,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 人类身体健康、农业的发展来说造成了 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福寿螺的防 治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点之一。 一、福寿螺防治技术 (一)生物防治 外来物种入侵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这 些外来物种在全新的环境中生存缺乏天 敌,从而导致其可以在短时间繁殖、生 长。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 福寿螺的天敌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腹足纲 腹足纲是一种软体动物,与福寿螺 属于类别。大羊角螺是腹足纲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一种常见欣赏螺,其在生 长过程中可以以福寿螺为食,摄取福寿 螺卵粒,延缓福寿螺繁殖速度,可以有 效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等造成的 不良影响。 2. 环带纲 光润金线蛭与宽体金线蛭是环带纲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我国华北、 华中、华南等地区。其在生长过程中主要 依附于水田、河流等环境,不会吸收其中 生物的任何血液,但是会吸食河流、水面 上的小型昆虫、软体动物,而福寿螺就是 众多软体动物中的一种。当光润金线蛭在 吸食福寿螺之后, 会保证福寿螺外壳完整, 不会出现任何破坏现象。由于近年来我国 福寿螺数量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 光润金线蛭提供了更多的食物。 3. 昆虫纲 昆虫纲是节肢动物中最大的纲,同
时也是动物界的最大群类。在昆虫纲中 有碧伟蜓、圆弓蜓等动物种类可以有效 吸食福寿螺。在福寿螺小于 12 mm 时投 放,可以有效提升控制效果。 4. 水鸟家禽 福寿螺是水鸟和家禽中的鸭子、家 鹅的天然食物,田间适当投放家鸭数量 能有效控制福寿螺危害。 总之,合理保护环境,利用天敌控 制福寿螺种群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农业防治 利用福寿螺产卵习性,人工摘除河 边、田埂边杂草上、石块上螺卵,摘下 集中处理;清晨或傍晚人工捡掉田里或 水沟里的成、幼螺,并带回集中处理, 可以减少下一代繁殖基数。 (三)药剂防治 在水稻秧苗期和移栽后不久,常常 会出现福寿螺吞噬幼苗现象,严重时会 导致整个稻田禾苗缺失,这时就必须进 行药剂防治。可选用 50% 杀螺胺乙醇胺 盐可湿性粉剂 60 ~ 80 g/667 m2 拌细沙 10 ~ 15 kg 撒施。但该药剂在水稻上的 安全间隔期为 52 d,注意水稻生长后期 不能施用。同时,药剂对鱼类等水生生 物有毒,应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 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避免污 染水源。 二、福寿螺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增加引入天敌的数量 现阶段,我国已经引入了多种品种 的福寿螺天敌来控制福寿螺,但在实际 防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一方面, 福寿螺天敌本身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危险 性,比如大羊角螺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 对于水稻的生长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引入福寿螺天敌时主要以 一些外来物种为主,如果这些物种未得
福寿螺不同时期投放对水稻的影响研究
福寿螺不同时期投放对水稻的影响研究摘要福寿螺不同投放时期对水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后当日、3d、7d投放福寿螺,水稻最高苗分别比对照减少55.8万株/hm2、31.2万株/hm2、12.8万株/hm2;有效穗数下降依次为20.3万穗/hm2、8.25万穗/hm2、3.15万穗/hm2;水稻产量,在水稻移栽后当日投放比对照减产715.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因而,在福寿螺发生区,要及时抓好水稻大田前期的用药防治工作。
关键词福寿螺;投放时期;水稻;影响温岭市于2006~2007年就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福寿螺对水稻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对全市16个镇(街道)中的12个农业镇(街道)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其中重发生有5个镇(街道),中等发生7个镇(街道)。
普查面积1.44万公顷,其中:轻发生1.02万公顷,占农田总面积比例70.83%;中等发生0.36万公顷,占农田总面积比例25.00%;重发生0.06万公顷,占农田总面积的比例4.17%。
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为了研究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性,特设福寿螺不同时期投放对水稻的影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浙江省温岭市横峰街道后洋郑村。
1.2试验螺源试验前1~2d,采集本地沟、渠内福寿螺,作试验用螺。
1.3供试作物水稻品种为杂交稻甬优1号,作单季种植。
1.4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福寿螺在水稻移栽后当日(7月3日)投放(A);移栽后3d(7月6日)投放(B);移栽后7d(7月10日)投放(C);移栽后14d (7月17日)投放(D);不投螺作空白对照(CK)。
福寿螺按1m2投放成、幼螺各6只。
3次重复,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为10m2,共计15个小区。
小区间用20cm宽塑料板相隔,避免福寿螺区间互窜及逃逸,并在四周种上保护行,减少边缘的影响。
1.5 水稻移栽与栽培管理于2008年7月3日移栽。
单本插,移栽密度为20.0cm×33.3cm,每小区移栽150丛。
基于GIS的广东地区福寿螺的潜在时空分布及对稻田的危害风险
基于GIS的广东地区福寿螺的潜在时空分布及对稻田的危害风险何铭谦;章家恩;罗明珠;宋春秀;赵本良;叶延琼;严家跃【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3)003【摘要】利用GIS技术,结合福寿螺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广东地区水稻的种植分布情况,预测福寿螺在广东地区的潜在时空分布及其危害风险.结果表明:广东地区存在5种福寿螺潜在生境,分别是:螺和卵都能存活且卵能孵化螺能发育;螺卵存活、螺能发育但卵不孵化;螺存活但不发育、卵不孵化;螺冬眠且不产卵;螺、卵均不能存活.5种生境从南到北依次排列,并且分布范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福寿螺适宜生境夏季分布广、冬季分布窄,夏季向北扩展,冬季向南收缩.冬季粤北山区小部分地区福寿螺不能存活,5-10月全省均适宜螺及其卵的生长发育.就潜在分布区而言,全省16.68%地区处于高度发生区,中度发生区也占54.25%.以稻田的危害风险为例,结合水稻分布区的状况评价了福寿螺可能带来的危害风险等级,其中重度风险区占全省面积的21.75%,主要集中于湛江、茂名、阳江等地的稻区;中度风险区集中在广东中部的水稻区,占63.16%;轻度风险区只占14.47%.【总页数】8页(P288-295)【作者】何铭谦;章家恩;罗明珠;宋春秀;赵本良;叶延琼;严家跃【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相关文献】1.浅谈稻田福寿螺的主要危害及防控策略 [J], 黄其玲;郑常华2.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J], 邱文忠;蔡少强3.湖北省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控研究 [J], 万鹏;褚世海;武怀恒;黄民松;姜干明4.利用稻田养萍诱集控制福寿螺危害的效应研究 [J], 郭靖;章家恩;张春霞;项瑶5.基于GIS技术的江西德兴地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研究 [J], 陈翠华;倪师军;何彬彬;张成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
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调查分析作者:赖朝晖陈宏明周丁国林家威张求军鲍汉科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3期摘要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水稻田中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呈聚集分布,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
关键词水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理论抽样数中图分类号S96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3-0268-02福寿螺又称大瓶螺,属腹足纲瓶螺科,原产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象山县养殖,后失管扩散到稻田、河塘。
近年,福寿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部分地区还对水稻幼苗造成严重危害。
为准确测报和指导大田防治,笔者对水稻田福寿螺的空间分布及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1.1调查方法2007年8月中旬在石浦镇选福寿螺不同发生程度的单季稻田10块,每块面积1 000m2以上,直线间隔式取样,每田抽查50个样点,每样点1m2,分别记载幼螺、成螺、卵块数。
1.2分析方法2结果与分析2.1种群空间分布型得α>0,β>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其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并呈聚集分布。
2.1.3Taylor法测定。
利用Taylor(1965)的幂法则V=am,即lg(V)=lga+blgm,拟合方差(S)与平均数(m)的幂相关回归方程式,其结果分别如下。
成螺:lg(V1)=0.325 6+1.309 8lgm1R=0.973 9**幼螺:lg(V2)=0.440 1+1.370 0lgm2R=0.995 7**幼成混合:lg(V3)=0.289 4+1.477 0lgm3R=0.993 7**卵块:lg(V4)=0.176 3+1.086 5lgm4R=0.973 6**因lga>0,b>1,表明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聚集分布,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
2.2理论抽样数的确定3结论通过聚集度指标法、lwao的-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结果表明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在水稻田中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田间调查时宜采取小样点、多点取样,同时应用l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由此可得出福寿螺在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南方稻田福寿螺种群发生动态及其生态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南方稻田福寿螺种群发生动态及其生态控制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福寿螺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危害水稻的寄生物,它会导致水稻产量大幅度减少,严重威胁着我国南方的水稻生产。
因此,对于福寿螺种群的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控制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
1. 福寿螺种群的生态学特征研究。
主要通过恰当的野外调查和实验研究方法,探讨福寿螺在南方稻田内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包括其种群密度、分布情况,生长发育等。
2. 福寿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
主要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福寿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包括其对水稻叶片生长的影响、生育发育的影响、养分吸收能力的影响等。
3. 福寿螺生态控制舒适度的研究。
通过福寿螺喜欢的水温、营养、水质环境等因素的研究,优化当前种群环境,使福寿螺的生存繁殖能力降低,并探究合理的生态控制措施,达到减轻福寿螺危害的目的。
三、研究预期成果和意义
1. 探索福寿螺种群在南方稻田内不同生态环境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变化机制,为后续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2. 了解福寿螺危害水稻生长的机理,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 找出针对福寿螺生态控制的可行性因素,并尝试有效的内生性生态控制方法,为福寿螺安全有效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不同插竿方式诱集稻田福寿螺产卵的效应
不同插竿方式诱集稻田福寿螺产卵的效应储少媛;章家恩;郭靖;陈昊;谭熠华【摘要】[目的]研究田间不同插竿方式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产卵的影响.[方法]通过插竿位置、插竿间距、插竿高度及竹竿形状4个因素研究不同的插竿方式对福寿螺产卵的诱集效率.[结果]稻田插竹竿能诱集福寿螺在其上产卵,且在竹竿上收集到的福寿螺卵块数量呈现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的变化趋势.在效果最明显的返青期,距离田埂1m的竹竿对螺卵诱集效率达到5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位置竹竿及对照水稻茎秆上的卵块数(P<0.05);距离田埂2m的竹竿次之,距离田埂3m的竹竿和对照最少.间距100 cm的竹竿诱集螺卵效率为41%,间距30 cm的为33%,显著高于间距70 cm及未插竹竿区域内水稻茎秆上的卵块数(P<0.05).顶端距离水面高度30 cm的竹竿与距离水面高度50 cm的竹竿诱集产卵效率分别为43%和40%,显著高于高度10 cm及未插竹竿区域内水稻茎秆上的卵块数(P<0.05).圆形竹条与扁竹竿在此时期收集得到的卵块数无显著差异.水稻移栽后,在靠近田埂1m处和顶端距离水面30~50 cm的高度扦插1圈间距为100 cm的竹竿,在福寿螺为害盛期,螺卵发生密集的小范围区域内减小间距为30 cm沿田埂内周扦插1圈竹竿,均能达到较好的螺卵防除效果.[结论]实际生产中在田间合理地扦插竹竿可有效减少福寿螺卵块,降低福寿螺繁殖率,减少螺害.本研究可为物理控螺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8页(P39-46)【关键词】福寿螺;产卵;插竿方式;诱集效应;物理防控【作者】储少媛;章家恩;郭靖;陈昊;谭熠华【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7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作为食用经济动物被迅速推广到东亚和东南亚国家[1-2]。
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稻田福寿螺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毛琦;朱豪红;党绍东;卢继英;陈景成
【期刊名称】《广西植保》
【年(卷),期】2011(24)1
【摘要】采用扩散系数C、聚集指标I、聚块性指标L(M*/(x))、负二项分布指标K、以及Cassise指标CA等指标进行了福寿螺分布型的测定,运用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对福寿螺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表明福寿螺在稻田内的空间分布型以聚集分布为主,福寿螺密度低时会出现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的情况.对福寿螺在田间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寿螺田间分布呈现出中间稀疏,四周稠密的特点.另外对田间福寿螺抽样技术进行分析,建立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毛琦;朱豪红;党绍东;卢继英;陈景成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植保站,玉林市,537000;广西玉林市植保站,玉林
市,537000;广西玉林市植保站,玉林市,537000;广西玉林市植保站,玉林市,537000;广西玉林市植保站,玉林市,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3.89
【相关文献】
1.水稻田灰飞虱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J], 罗鉴多;汪恩国
2.水稻田福寿螺序贯抽样技术研究 [J], 赖朝晖;吴降星;许燎原;陈宏明;陈宇博;周丁
国
3.稻田鼠害株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J], 林燕春;
4.稻田鸭舌草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J], 袁树忠;王连荣
5.稻田赤斑黑沫蝉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J], 唐春生;高家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
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叶建人;李云明【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09(25)3【摘要】为了明确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和分布动态,在水稻移栽后田水清澈时开始至收割期,每隔5~10天直线跳跃式取样或定区域目测调查水中或土表的成幼螺以及杂草和稻株上的卵量。
结果表明越冬和随灌溉水入侵是早稻田螺量来源,成螺高峰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产卵高峰在6月上旬和下旬,1代幼螺高峰期在7月上旬;晚稻移栽当天稻苗上能见新产的卵块;单季稻成螺高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和8月中旬—9月上旬,幼螺高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连作稻8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各出现成幼螺高峰。
早稻田和连作常规粳稻田螺量埂边区域高于中部区域,田埂杂草卵块初见期早,卵量高;杂交稻田:中部区域螺、卵初见期早,螺量大,但卵量低。
从埂边向稻田中部调查螺量或从田埂杂草向稻田中部稻株调查卵量,更能代表水稻田福寿螺螺卵量的实际情况;通过调节稻田水位可以控制福寿螺的发生和危害。
【总页数】4页(P185-188)【关键词】福寿螺;水稻田;消长规律;分布动态【作者】叶建人;李云明【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植保站;温岭市泽国农林技术推广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5【相关文献】1.漳州市香蕉线虫田间种群分布与消长规律调查初报 [J], 陈炳坤;郑良2.江西省福寿螺分布现状及其在稻田的消长动态 [J], 王惠明;刘晖;陈琼;王志峰;徐样庚;黄水金3.桑粉虱田间消长规律及虫态分布的调查(初报) [J], 徐锦松;朱黎明4.甜菜筒喙象田间危害规律及消长动态 [J], 杨安沛;曹禹;孙桂荣;陈卫民;马俊义;王锁牢;张航5.关于桑粉虱田间消长规律及虫态分布的调查 [J], 徐锦松;朱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81~2011年有关福寿螺研究的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1981~2011年有关福寿螺研究的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邓智心;罗明珠;章家恩【期刊名称】《生物安全学报》【年(卷),期】2012(21)4【摘要】[背景]福寿螺是一种淡水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我国从1981年开始将其作为淡水渔业的优良品种而引进并广泛养殖,但由于其风味不佳等原因被弃养扩散到野外后,在华南地区严重危害到水稻及其他相关作物的生长、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其被引入后的30多年内,我国学者对福寿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方法]本文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的统计功能对我国1981 ~2011年有关福寿螺研究的中文文献,从年份、作者、机构、地域分布、主题等进行统计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另外,对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也做了简要介绍.[结果]我国对福寿螺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研究队伍和几个主要的核心作者群或团队,其研究主题集中在福寿螺的养殖、防治以及管圆线虫病等方面,呈现明显的“先养后防”、“防多养少”、“南防北养”、“南多北少”等特征.国外文献涉及福寿螺养殖和管圆线虫病的研究较少,更多的内容是有关福寿螺对入侵地的生态危害、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生殖习性、防治以及生态因子对福寿螺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结论与意义]我国对福寿螺的研究较多,且研究的侧重点与国外稍有不同,但对其危害的防治始终是各国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可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总页数】8页(P300-307)【作者】邓智心;罗明珠;章家恩【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及趋势--1981-2012年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J], 汪昌华2.近三十年来中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的计量学分析——以CNKI上1982年~2011年相关论文为例 [J], 胡迎卫3.2004~2011年动脉自旋标记(ASL)研究中文文献分析 [J], 李珍红; 赵永华; 郝影霞; 吕芳4.1987年-2017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J], 林晓生;王海燕;张震;刘汉娇;赵颖5.近10年我国农业情报研究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 [J], 李俊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M x 等[0 ( / ) ] , 几个分布型的判定指标来判定各
个样 点 的空 间分 布 型。 () 1C=S/ 2 x式 中 : C为 扩散 系数 ,2 s 为标 准方 差 , 为样 本平 均数 。当 C=1为随 机分 布 , C>1 为 聚集分 布 , C<1 均匀分 布 。 为 () =s/ 2 I 2 x一1式 中 : 为 D vd I ai&Mor oe聚集 指标 ,=0为 随机分 布 ,<0为均匀 分布 ,>0为聚 I I I
福 寿螺数量 。
本研究一共进行 了 4次取样 , 1 第 次采样 是 20 年 8月 1 07 5日, 时 晚 稻 插 秧 一 周 左 右 , 用 此 采 “” z 字形 取样 , 7块 田 ; 2次采样 是 2 0 共 第 0 8年 4月 8日, 此时早 稻还未 插秧 , 用棋 盘 式 采样 , 2 块 采 共 1 田 ; 3次采样 是 20 第 08年 4月 1 5日, 稻插秧 一周 早 左右 , 棋盘式采样 , 1 块 田; 4次采样是 20 共 8 第 08 年 4月 3 0日, 稻处 于分 蘖期 , 早 棋盘式 采样 , 4块 共 田。总共 调查 5 田 。 0块
12 统计方 法 .
布, K越小聚集度越大 , K趋 向于c时( o 一般在 8 以 上) 则接近泊松分布。 () A /K式 中 :A为 C si (92 指标 , 5 C :1 C as e 16 ) s
C =0为 随机分 布 ,A A C >0为 聚集 分布 ,A C <0为均
匀分 布 。
1 2
毛 琦, 朱豪红 , 党绍东 , 稻 田 等: 福寿螺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中 M 与 m 之 间存 在线 性 回归关 系 , 么理论 抽样 那 数 可用 n 2 D [a ) m+p )来计算 ,为 D =t/ 2( +1 / 一1 ] t
引, 分布的成分为个体群。当 p 时 , <1 为均匀分布 ; 当 p 时 , 随机 分 布 : p , 聚集 型负 二 项 :1 为 当 >1 为 分布 。 ( ) a l 幂 法则 : S =la lm。式 中 : 为 2T y r o l 2 g +bg g a 统计因素 , 为聚集度指标 。当 l =0 b 时 , b g a , =1 属 泊松 分布 即随机分 布 ; la ,=1 , 切密 度 当 g >0b 时 一 下均 为聚集分 布 ( 聚集强 度与 密度 无关 ) 当 la , ; g >0
摘 要: 采用扩散系数 C 聚集 指标 I 、 、 聚块性指标 L M / )负二项分布指标 K 以及 C ̄s指标 C 等指标进行了福寿螺 ( x、 、 , e a A 分布型的测定 , 运用 1 a 回归模型和 T b r wo a o幂法则对福寿螺 的空 间分布型进行 分析 , 表明福 寿螺在 稻 田内的空 间分 布型以
集分 布 。
1 材料 与 方 法
1 1 取样 .
() 3 L:M / x式 中 : L为 Lod 16 ) 聚块 ly (97 的
指标 , M 为 平 均 拥挤 度 , M =x+s / 2 x一1 L=1 ,
在玉林 市名 山镇 旺瑶 村稻 田进行 抽样 调查 。采 用 “” 形和棋 盘式 2种方 法 对 田块 中 的福 寿 螺 进 z字 行抽 样调查 ,Z 字 形每 个 田块抽 取 9个样 点 , 盘 “” 棋
收稿 日 : 1 —0 — 6 期 2 0 5 2 0 [ 作者简介 : (9O , , 毛琦 1 8 一)男 陕西省 留坝县人 , 士研究生 。 硕 ]
说 明分布基本成分 的性质 , 说明成分 的空间 口
分布型。当 a <0时 , 个体间相互排斥 : a 时 , 当 =0 分布的成分是单个个体 ; a 当 >0时个体间相互 吸
为随机分 布 , L<1为均匀 分布 , L>I 聚集分布 。 为 () / S 一 式 中 : 为 Waes15 ) 4 K= (2 ) K tr(90 负 二 项分布 指 标 , K<0为 均匀 分 布 , K>0为 聚集 分
式抽取 1 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 l 2统计其 中的 3 m,
2 1 .4 1 0 12 ()
文章 编号 :0 387 (0 1 0 —0 10 10 —7 92 1 } 10 1—5
广
西
植
保
稻 田福 寿 螺 空 间分 布 型 和抽 样 技 术 的研 究
毛 琦, 朱豪红 , 党绍 东, 卢继英 , 陈景成
( 西玉林 市植保 站 , 市 ,3 00 广 玉林 5 70 )
聚集分布为主 。 福寿螺密度低时会出现随机分 布或 均匀分布 的情 况。对 福寿螺在 田间分布 进行 了调查与分析 , 结果表 明, 福 寿螺 田间分布呈现 出中间稀疏 , 四周稠 密 的特 点。另外对 田间福寿 螺抽样技 术进行 分析 , 建立 了理 论抽样 数和序贯抽样模
型。
关键词: 寿螺 ; 福 空间分布型 ; 聚集指标 ; 回归分析 ; 抽样技术
中图 分类 号 : 4 3 8 S 3 .9 文献标识码 : B
福寿螺 ( o ae aai lt 又名苹果螺 或 P m c cn l u a) a ca 金宝螺, 主要以水稻、 绿色叶菜类 、 水生蔬菜为食 , 被 害 的水 稻和蔬 菜轻 则 减 产 , 则颗 粒 无 收 。近年 来 重
Hale Waihona Puke 122 1 o回归模 型 和 T yo 幂 法则【 ̄] 福 .. wa alr 6分析
寿螺的空间分布格局 ( )wa 1 1 oM 一I n回归方 程 : M =a 。中 : 十 M 为福寿螺平均拥挤 度, 为福寿螺 的平均密度 m
。 a
12 1 空间分布型的分析 .. 采用平均拥挤度 M , 扩散系数 C, 聚集指标 I , 负二项分布指标 K, 以及 C s s 指标 C , ase i A 聚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