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社会的构成和结构的文化功能

合集下载

社会学原理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学原理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的分类 文化的构成 文化模式与功能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长期创 造形成的产物。文化联系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 的各个方面,因此,文化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 要维度,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
一、文化及其特征
1、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指 “耕耘”、“耕作”,其最初含义与农业文明有直接的 联系。 广义的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 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 品的综合。 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 仰、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科学技术、法律制度、文学 艺术等成果。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1871年认为,文化是一 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 和习惯。

3、规范体系
文化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文化中的规范 体系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建构起社会行动规则系统,包括 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 非正式规范:主要指社会习俗。人们自发形成,并为社会大多 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是非强制性的, 是潜移默化的特定社会的产物。如观念文化。 正式规范:主要指规章制度和法律。规章制度是社会团体和组 织中的基本行为规范;法律是通过国家机器来制定、推行和 执行的规范。如制度文化。
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类的第二本性,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主 要标志。 文化涉及面广。
文化是社会形态,许多人或大多数人行动的事实。 文化与社会融合在一起,是社会的构成要素。



2、文化的特征

第十一章社会的文化结构 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第十一章社会的文化结构 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第十一章社会的文化结构和人类的文明进步第十一章社会的文化结构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文化结构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贯穿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物质生产实践是包括文化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揭示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正确把握文化的实质、结构、功能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和正确的理解方式。

第一节文化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文化的本质及其特点1、文化的含义●《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冯契的《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中指出:‚文化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各种创造。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中指出:‚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承认文化与人类的不可分离性。

●文化不是自然物。

●文化与人类的创造性分不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

●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说明。

●狭义的文化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心理、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的复合体。

从广义的角度,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中体现在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2、文化的特点●第一、人化的形式●第二、社会的性质●第三、多样的形态●一是文化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二是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二、人类发展和文化存在1 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

2 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主客体的双向建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类改造世界和改造人本身的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

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准绳。

登斯-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最全笔记)

登斯-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最全笔记)

社會的構成□Giddens, Anthony (2002)《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李康、李 猛譯),台北:左岸。

(原書出版於 1984 年)王志弘 摘要 2003.12簡目 一、結構化理論要點 二、意識、自我與日常社會接觸 三、時間、空間和區域化 四、結構、系統與社會再生產 五、變遷、進化和權力 六、結構化理論、經驗研究和社會批判引言在对立理论表面的混乱之后,可以辨认出某些共同主题:首先,绝大多数介入讨论的思想流派 都强调,人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反思性(但有些例外值得我们关注,譬如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 义).这就意味著,它们一致舍弃了正统共识的某些倾向,不再将人的行为视为行动者既无法控 制也无法理解的力量的产物.(p. xxvii) 此外,它们还极其注重社会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点上,结构主义和后结构 主义也不例外).语言的使用扎根於日常生活的具体活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者也在一 定程度上构成了这些活动.(p. xxvii) 最后一点,人们认识到,经验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正不断削弱,这种趋势对社会科学 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不仅意味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比正统共识的倡护者所深 信的更钜大,而且,现在看来,有关自然科学的哲学也必须将社会理论新兴学派关注的那些现 象,尤其是语言和意义的阐释,纳入考察范围.(p. xxvii) 本书阐释的结构化理论,关注的正是这三组核心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p. xxvii) 如果社会科学的实践者不直接引入哲学问题,那麼社会科学将丧失自己的方向.然而,我们固 然要求社会科学家对哲学论题保持敏锐的关注,但这不等於说将社会科学托付给或许会声称 它本质上是纯思辩而非经验性事业的衮衮诸公.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对人的社会活动和 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者的性质,做出理论概括,这些都有助於经验研究.就主要关注点而言,社 会理论与广义上的社会科学一样,都是阐明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诚然,哲学讨论有助於对这 一问题的研究,但这不等於假定,在这些讨论全然澄清之前,我们就不能开展具有切实意义的 经验性社会研究.正相反,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展开理应对哲学讨论有所启迪.(pp. xxviii-xxix)社会理论的探求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重新构造有关人的存在与行为,社会再生产与社会转型 的概念,而不是愈益沉溺於认识论争论,在究竟是否能系统地阐述历来被视为认识论的东西这 种问题上,纠缠不清.(p. xxxi) 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二元论(dualism)重新建构为某种二重性(duality, 双元性),即结构的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虽说结构化理论承认「语言学转 向」的重要意义,但它并不是诠释学或解释社会学的翻版.尽管它承认社会并不是主体个人的 创造物,但和结构社会学的任何观念都相去甚远.(p. xxxii) 各种形式的社会行为不断经由时空两个向度再生产出来,我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说社会系 统存在著结构性特质.我们考察社会活动如何开始在时空的广袤范围内伸展开来,从这一角度 出发,来理解制度的结构化.如果将时空关融入社会理论的核心,就意谓著重新思考隔断社会 学与历史学,地理学的某些学科分野.(p. xxxii) 我承认对於主体的去中心化(decentring of the subject)是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诉求,但并不认为 这意味著主体性将消逝於符号的虚无世界中.相反,在我眼里,紧密渗入时空中的社会实践恰 恰是同时建构主体和社会客体的根基.我也承认「语言学转向」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认为这 一术语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对於社会理论而言,最重要的进展莫过於将言说过程(saying)(或表 意过程〔signifying〕)与行为联系起来,而不是转向语言自身,从而使我们从概念上重新理解了 实践(praxis).这条新的途径有两点主要标志,一点是由海德格激发的诠释学和现象学的重大 转变,另一点则是后期维根斯坦的创新.(p. xxxiii) 社会活动的具体情境有个特点,就是人类行动者的反思能力始终贯穿於日常行为流中.但这种 反思性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於话语层次.行动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缘由的了解,即他们作 为行动者所具有的认知能力,大抵止於实践意识(practical consciousness).所谓实践意识,指的 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对於这些意识, 行动者并不能给出直接的话语表达.贯穿本书的一个主题便是实践意识的重要意涵,必须把它 与意识(话语意识)和无意识区分开来.(p. xxxiv) 惯例(routine)是日常社会活动的基本要素.「日常」这个词所涵括的,恰恰是社会生活经由时空 延展时所具有的例行化特徵.各种活动日复一日以相同方式进行,它所体现出的单调重复特点, 正是我所说社会生活循环往复特徵的实质根基(我想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特徵所揭示的,是社 会活动结构化了的特徵经由结构二重性,持续不断从建构它们的那些资源中再生产出来.)(p.xxxiv) 人在日常社会接触中,存在一种对身体的定位过程(positioning),这是社会生活里的一项关键 因素.任何一个个体都既定位於日常生活流中,又定位於他的整个生存时段即寿命中,还定位 於「制度性时间」的绵延,及社会制度超个人的结构化过程中.每个人都以「多重」方式定位 於由各种特定社会身分所赋予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是社会角色概念主要适用的范围.共同在场 (copresence)的多种模态直接以身体的感性特质为中介,明显不同於与时空中不在场的他人之 间建立的社会纽带和社会互动形式.(p. xxxvi) 在区域化里,某些类型的活动与人是被「封闭」起来的,另一些则是「暴露」的,所以说区域化 在心理和社会层面上也都有很强的影响.在此我们再次发现,表面上看,高夫曼和傅柯这两位 思想家彼此之间似乎并没有什麼特别关系,但他们都极其注重一点,即封闭与暴露,禁闭与展 示这两组关系,在社会层面和历史层面上都存在著变动不定的区分界线.(p. xxxvii) 我们最好是重新理解「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对立,通过关注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如何 在结构上融入具有广泛时空延伸的系统,即关注共同在场情境下的互动系统如何在大规模的 时空范围中伸展开来,来考察所谓「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要将问题探 讨清楚,最好是按照我对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这两个术语的界定,来考察两种整合之间的关 联.(pp. xxxvii-xxxviii)生硬的把「历史」局限於广义进化论或更为具体的历史唯物论所偏好的框架图式之中,这种 做法是没有什麼出路的.所以,我要探讨解构历史而不是重构历史,也就是说,要以截然不同於 进化论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变迁,想指局部修补并不可取.在这方面,除了已介绍的概念,我还采 用了另外两个,即「情节片断」(episode)和世界时间(world time).所有的社会生活都可以说是 体现为一系列的情节片断.共同在场情境下的日常接触当然是具有情节性结构的,但我之所以 引用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大规模的变迁过程,它们表现出某些特定类型的制度重组.如果我 们对各个情节片断进行比较,很可能会有所收获,但我们不能完全脱离孕育它们的具体背景. 而世界时间能有多大效力,恰恰在於它们事实上可供比较的程度.世界时间关注的是历史中那 些纷繁变动的局势,这些局势可能影响表面上相仿的情节片断的状态和结果,也可能改变其中 的行动者对这些状态和结果的了解.(xli) 功能论十分强调行动的非意图后果的重要性,尤其是认为这些非意图后果会有规律的发生,从 而牵涉到社会系统制度化特徵的再生产.功能论者当然有理由对此大加铺陈,可是,我们要是 不用功能论的概念,也完全能够考察非意图后果.况且,只有在界定出行动的意图特性后,我们 才能在经验中充分地把握,如何在行动后果里划定非意图成分.这就又一次要求我们更充分地 解释能动作用,而不限於那些乐意接受功能论前提假设的人的一般认识.(p. xliii) 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覆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我们说社会系 统的制度化特性具有结构性特徵,就是指各种关系已经在时空向度上稳定下来.我们可以抽象 地把「结构」概念理解为规则的两种性质,即规范性要素和表意性符码.资源也有两种类型: 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前者源於对人类行动者活动的协调,后者则出自对物质产品或物质 世界各方面的控制.以下两点对於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尤其有用:一是考察作为结构性关系之 「转换关键」的各种实践是如何在日常惯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二是考察制度化实践将社会 整合与系统整合联系起来的方式.(p. xliii) 建构批判理论并不是某种选择,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和结论很容易对实践生活(和政治生活)产 生影响,而不论社会观察者或政策制定者是否决定将其「用於」某个特定的实际问题.(p. xlvii)第一章 结构化理论要点如果说,各种解释社会学的确以主体的某种霸主地位作为自身的基础,那麼功能论和结构主义 所提倡的,则是社会客体的某种霸主地位.我之所以要提出结构化理论,基本目标之一就在於 宣告这些建立霸主体制的努力的破产.在结构化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 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 会实践.(p. 3) 社会行动者正是通过反覆创造社会实践的途径,来表现作为行动者的自身;同时,行动者还藉 助这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再生产出使它们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p. 3) 就社会实践循环往复的安排过程而言,最深入地卷入其中的因素,就是人类行动者认知能力所 特有的反身性特徵.实践的连续性是以反身性(reflexivity)为假设前提的,但反过来,实践之所 以可能具有反身性,又恰恰是由於它存在连续性,使得实践在时空向度上体现出独特的类同性 (the same).因此,我们应该把「反身性」理解为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受到监控的特徵,而不仅 仅是「自我意识」.…人的行动是作为一种绵延(durée)而发生的,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行为流,正 如认知一样.有目的的行动并不是由一堆或一系列单个分离的意图,理由或动机组成的.因此, 最好把反身性看作根植於人们所展现,并期待他人也如此展现的对行动的持续监控过程.(pp. 3-4) 我们也不能脱离身体来探讨「行动」,因为身体正是「行动」与它的周围世界的中介,是行动 中的自我统合体.我所说的行动中自我的分层模式,就是将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及动 机激发过程视作根植於行动中的一系列过程.(p. 4) 日常接触中包含了大量舒兹所说的「知识库存」 ,我更乐意把它称为共同知识 (mutual knowledge).行动者的意识无法直接觉察到这种共同知识.这样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实践性的,人 们想要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持续完成各种例行活动,它们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个 体行动者的经验里,还是考虑到社会活动不同情境下行动者的差异,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 都没有什麼固定的区分,而是彼此有所渗透.无论如何,它们之间不存在像无意识和话语意识 之间那样的鸿沟.(p. 5) 一,行动者与能动作用unacknowledged conditions of actionreflexive monitoring of action rationalization of action motivation of action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ction行动的反身性监控是日常行动的惯有特性,它不仅涉及个体自身的行为,还涉及他人的行为. 也就是说,行动者不仅始终监控著自己的活动流,还期望他人也如此监控著自身.他们还习以 为常的监控著自己所处情境的社会特性与物理特性.行动的理性化是指行动者对自身活动的 根据始终保持「理论性的理解」.(p. 6) 鉴於行动者的社会化过程与学习经验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的区 分也可能随之变化.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之间不存在什麼固定不变的区分标准,两者之间的区 别不过是在於,什麼是可以被言说的,什麼又只是只管去做而无须多说的.不过,在话语意识和 无意识之间,还是存在著主要以压抑为核心的障碍.我用这些概念来取代传统精神分析的三维 概念:自我(ego),超我(super-ego)和本我(id).…我宁可用「主我」(I)来代替自我.(p. 7)discursive consciousnesspractical consciousness=unconscious motives/ cognition主我这个词的使用,来源於行动者在日常社会接触中的定位过程,并因此和后者有紧密的联系. 主我作为某种指称性的术语,与宾我(me)蕴含的行动者对自身的丰富描述相比,在实质内容上 是空洞的.行动者在谈话中反思性地熟练掌握主我,宾我和你的关系,是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逐渐产生出资格能力的关键.(p. 8) 对於个体实施的行动,我们不能错误地将它可以被描述的特性,当成个体对它持续的监控过程. 能动作用不仅指人在做事情时所具有的意图,而是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情的能力.…能动作用 涉及个人充当实施者的那些事件,即在行为既有顺序的任一阶段,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 行事.倘若这个人不曾介入,所发生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p. 9) 对非意图的后果影响的分析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只是在分析意义上彼此具有独立意义,而 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制度化实践入手.第一种情况,关注的是由某一触发情境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的累积,若没有这一情境,或许就不会有这些事件累积而成的结果.…第二种情况,不是由单个 事件引发的非意图的后果,而是由一系列个体活动复合而成的模式,这种情况下,有待讨论的 现象是某种确定的「最终结果」,它被看作由有意图的行为一步步的过程累积而成的非意图 后果.…第三种情况,研究者的兴趣在於制度化实践再生产的机制.行动的非意图后果以某种 非反身性的反馈圈形式,构成了进一步行动的条件.对这些条件,行动者是有所认识的.…定位 在某一时空情境的重复性活动,会在相对自身情境而言较为「遥远」的时空情境中产生例行 化后果,而这不是参与这些活动的那些人意图之中的结果.而这些与原初情境相距甚远的情境 中发生的事件,又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原初情境下的行动以后所面临的条件.(pp. 13-4) 二,能动作用与权力 我们说有能力「换一种方式行事」,就是说能够介入,干预这个世界,或是能够摆脱这种干预, 同时产生影响事件的特定过程或事态的效果.这就假定行动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周而复始 的)实施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性质的权力,包括那些影响他人所实施之权力的权力.(p. 14) 行动中包含的权力逻辑上指的就是转换能力.最广义的权力在逻辑上先於主体性及行为的反 身性监控的构成.…人们在界定权力时,总是藉助於意图或意愿这样的术语,把权力看作是实 现所欲求的,预料之中的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包括帕深思和傅柯在内的其他学者,则首先把 权力看成是社会或社会共同体的某种特性.这里我并不是想在这些类型的观念中作一番取舍, 雸是想通过结构二重性的某种特性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p. 15) (通过表意过程和合法化过程集中起来的)资源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化特性,它以互动过程中具 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作为基础,并由这些行动者不断地再生产出来.权力与局部利益的实现并 不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在这种权力观里,权力的运用并不是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特徵,而是所 有行动的普遍特徵.权力本身并不是一种资源.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是社会再生产过 程通过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常规要素.(p. 15) 社会系统里的权力具有一定的时空连续性,它的前提是行动者或集合体在社会互动的具体情 境中,彼此之间例行化的自主与依附关系.不过,所有的依附形式都提供了某些资源,臣属者可 以藉助它们来影响居於支配地位的人的活动.这就是我所说的社会系统的控制的辩证.(p. 16) 三,结构与结构化 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binding)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 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著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它们以「系统性」的形式.我们说 结构是转换性关系的某种「虚拟秩序」,是说作为被再生产出来的社会系统并不具有什麼结构,只不过体现著结构性特徵,同时,作为时空在场的结构,只是以具体的方式出现在这种实践 活动中,并作为记忆痕迹,导引著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的行为.…我把在社会总体再生产中 包含的最根深柢固的结构性特徵称之为结构性原则.至於在这些总体中时空延伸程度最大的 那些实践活动,我们则可以称其为制度.(p. 17) 规则在一方面与意义的构成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则牵涉到对各种类型社会行动的制裁.(p.18) 结构化理论有个主要立场,认为以社会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为根基的规则和资源,同时也是系 统再生产的媒介(即结构二重性).(p. 19) 我们不妨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看作是在社会实践的实施及再生产活动中运用的技术或可加 以一般化的程式.所以说,那些以法律条令,科层规章,游戏规则等言词表述形式出现的形式化 规则,并不是规则本身,而只是对规则的法则化解释.我们不应把它们看作是一般规则的范例, 而应视其为形式化规则的特定类型,凭藉著它们外在的表述形式,负载著各种不同的特定性 质.(p. 21) 有关程式的知识或对「实施」社会活动的技术的掌握,都是方法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知识并 没有明确规定行动者可能遇到的所有具体情境,它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反之,它所提供的是 就一系列不确定的社会情境作出反应和施加影响的一般化能力.(p. 22) 结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制度中反覆采用的规则与资源.从定义上来说,制度是社会生活中较持 久的特性.我用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徵来指系统中制度化了的特徵,它们构成了时空向度上的 紧密性,而我通过结构探讨的则是各种转换和中介关系,即系统再生产各种可观察的状况下潜 在的「切换开关」.(p. 23) 我们不应把社会再生产等同於社会统合的不断巩固.在范围更广泛的社会系统的不同部分或 区域中,各个行动者和集合体具有不同的位置,这种差异深深影响著它们哪怕是习惯性的行为, 对社会总体的整合所产生的作用.(p. 24) 四,结构二重性Structure(s)System(s)StructurationRules and resources, or sets of Reproduced relations between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transformationrelations, actors or collectivities, continuity or transformationorganized as properties of organized as regular social of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thesocial systemspracticesreproduction of social systems结构作为被反覆不断地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规则或资源,除了作为记忆痕迹的具体体现和协调作用之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其特点就是「主体的不在场」.相反的,不断纳入结构的社会系统则包含了人类行动者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被跨越时空再生产出来.考察社会系统的结构化过程,意味著探讨诸如此类的系统在互动中被反覆生产出来的方式.这些系统的基础,是处於具体情境中的行动者可认知的活动.这些行动者在行动时,利用了丰富多样的行动情境下的规则与资源.(p. 25)结构二重性原理是结构化理念的关键.行动者和结构二者的构成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既定现象系列,即某种二元论,而是体现著一种二重性.再结构二重性观点来看,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徵对於它们反覆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麼「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於」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不应将结构等同於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p. 25)行动者自己有关社会系统的理论会使这些系统物化,而这些社会系统的反覆构成却正是得益於这些行动者自身的活动.社会关系的物化,或者说人的行动中具有历史偶然性的环境与产物在话语层次上的「自然化」,是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徵之一.(p. 25) 人的认知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行动流持续不断以产生出行动者意图之外的后果,这些非意图的 后果又可能以某种反馈的方式,形成行动的位被认识到的条件.人类的历史是由人的有意图的 活动创造的,但它并不是某种合乎意图的筹画;它总是顽固地躲开人们将其置於自觉意识指引 之下的努力.虽说如此,人类还是使中不断作著这种尝试.环境告诉人,人类是唯一能认识到自 己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造物.这样的境况既含有威胁,又带著希望.人类正是面对这种威胁和 希望,进行著他们的尝试.(p. 26)Structure(s)System(s)StructurationRules and resources, or sets of Reproduced relations between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transformationrelations, actors or collectivities, continuity or transformationorganized as properties of organized as regular social of structures, and therefore thesocial systems 五,制度的各种形式practicesreproduction of social systems我用结构化模态(modalities)来阐明互动中结构二重性的一些主要特徵,将行动者的认知能力和结构性特徵联系起来.行动者在互动系统的再生产中利用了结构化模态,并藉助同样的模态反覆构成著系统的结构性特徵.(p. 28)structuresignificationdominationlegitimation(modality)interpretative schemefacilitynorminteractioncommunicationpowersanction人类行动者不仅能在日常行为的常规状态下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活动,还有能力在话语层次上「对这种监控过程本身进行监控」.所谓「解释图式」指被纳入行动者知识库存的类型化方式,行动者在维系沟通过程时反身性地使用它们.(p. 29)社会系统的规范性要素只是一些依赖於情境的权宜性(contingency)主张,只有通过在日常实际接触的具体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各种制裁,才能得到维持,受到关注.(p. 30)structuresignificationdominationlegitimation(modality)interpretative schemefacilitynorminteractioncommunicationpowersanction「支配」并不等同於「被系统地扭曲了的」表意结构,因为在我看来,支配正是表意符码存在的条件.我们不能单单通过分配的不均衡性来考察「支配」与「权力」,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社会交往(或者可以说人的行动本身)中的内在组成部分.(p. 31)各种符号秩序(symbolic order)和与之相连系的话语型态是意识形态在制度方面的焦点.不过,在结构化理论里,意识形态并不是某种特定「类型」的符号秩序或话语形式,比如我们不能从科学中分离出所谓的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指的不过是某些支配关系中的不对等,是它们将表意过程与局部利益合法化联系在一起.支配依赖的是两种不同类型资源的调集.一是配置性资源,指对物体,商品或物质现象产生控制的能力,或者更准确的说,指各种形式的转换能力;二是权威性资源,指对人或者说行动者产生控制的各类转换能力.(p. 3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答: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文化的特征:可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全括性;整体性;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文化的类型主要有:(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①物质文化。

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②非物质文化。

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①主文化。

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②亚文化。

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a.民族亚文化。

指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b.职业亚文化。

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c.越轨亚文化。

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③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①主文化。

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②反文化。

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①评比性文化。

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②非评比性文化。

又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

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5.1复习笔记一、文化及其特征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1)可习得性。

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

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

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

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

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1)物质文化。

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

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1)主文化。

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

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①民族亚文化。

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

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

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1)主文化。

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第七课 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七课 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的功能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认识到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文化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化的功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文化内涵和功能的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准备一些与文化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文化内涵1. 文化的定义: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定义和内涵,认识到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 文化的构成:介绍文化的构成因素,包括物质、制度、习俗、思想等方面,使学生了解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

3. 文化的特征:分析文化的特点,如传承性、民族性、多样性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的本质。

三、文化功能1. 文化与个人:讲解文化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包括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

2. 文化与社会:分析文化对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沟通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3. 文化与国家:讲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四、教室活动与讨论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文化现象,总结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化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3. 教室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

五、小结与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5章文化结构和功能

第5章文化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文化的构成
文化虽然是复杂的系统,各种文化之间存 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各种文化系统都有一 些基本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是:象征符号、 价值观念、规范体系和物质文明。
一、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人类通过意识控制而创造或建构 起来的象征体系,用来引导人们的互动、交流、 思维、情感、学习和控制。
三、规范体系
文化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文 化中的规范体系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建构起社 会行动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 规章制度和法律 非正式规范:社会习俗、民风民德、
乡规乡约
四、物质文明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各自的物质文明,它是 由该文化中的社会成员所共同创造的物品集合体, 包括技术、工具、住宅、食物、服饰、书籍等人 工制品。
60年代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之下,嬉皮士运动形成规模,嬉 皮士文化蔚成风气。当时,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 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爵士乐,跳摇摆舞,同性恋, 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
196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名叫麦克·梅特利的16岁的中学 生离家出走,周游全国,希望寻找友谊和手足之情。
第一节 文化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来源于拉丁 语,原意是指“耕耘”、“耕作”,其最初含义 与农业文明有直接的联系。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 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 品的综合。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 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 括物质对象,即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 非物质的东西。
另:文化的功能
一、文化的识别功能 二、文化的教化功能 三、文化的整合功能 四、文化的知识功能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价值。

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

以上3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

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3.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5.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一、社会整合功能主要有:1.价值整合。

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只有价值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才会有共同的社会生活。

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会有差异,但经由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式大体一致的观念。

例如,被一个社会文化肯定的事物与行为,必定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追求的;被社会文化否定的事物与行为,则是为大多数人所鄙弃的。

2.规范整合。

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

整合功能使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3.结构整合。

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

社会的异质性愈强,分化的程度就愈高;多元结构愈复杂,功能整合的作用愈重要。

一个复杂的多元社会,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结的部分和单位组成的,每一个部分和单位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功能互补。

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

文化整合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和结构功能主义都强调文化的整合功能。

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整合必将四分五裂。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读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读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读吉登斯读吉登斯读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结构化理论大纲》》庞圣民(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兰州 730000)摘要摘要::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伴随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霸主地位的衰弱及随之面临的挑战,社会学的正统共识逐渐丧失,西方社会理论陷入方法论的二元纷争中。

面对西方社会结构与行动的根本对峙,吉登斯在对经典社会学著作深度批判与总结之后,提出社会理论的“第三条道路”—结构化理论。

那么吉氏是如何建构结构化理论的?其创新之处是什么?是否真的解决了结构与行动的对立?对社会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正是本文试图要解答的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结构化; 二元对立; 结构二重性; 社会实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个社会学家都必须要加以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它是社会学理论的根基。

(郑杭生,2001)正如古尔德纳在《即将到来的西方社会学危机》一书中所言:“无论是否喜欢,是否了解,社会学家都要根据预先确定的假设来组织自己的研究,社会学的特点就在于这些假设,并随这些假设的变化而变化。

而要探讨社会学的特点,了解社会学是什么,就要我们去辨认那更深一层的关于人与社会的假设”。

(GouldneAW,1970:5)这一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在总体上体现为主体与客体、结构与行动、社会决定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分野,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伴随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霸主地位的衰弱以及随之面临的挑战,社会学的正统共识逐渐丧失,西方社会理论陷入方法论的二元纷争中。

面对西方社会结构与行动的根本对峙,吉登斯在对经典社会学著作深度批判与总结之后,提出社会理论的“第三条道路”—结构化理论。

那么吉氏是如何建构结构化理论的?其创新之处是什么?是否真的解决了结构与行动的对立?对社会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正是本文试图要解答的问题。

尽管目前国内有关吉氏结构化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陆春萍、邓伟志,2006)(张云鹏,2005)(孟祥远、邓智平,2009)(于海,1998)等。

马克思第6章

马克思第6章

科学 管理
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
5
2 生产力的要素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占主要地位)
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 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 象之间的媒介体。
6
一是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操作系 统,以及与其相连的动力传动系统; 二是控制系统,以及与此相连的 信息传递系统;
三是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不属 于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29
2 政治结构的功能 政治结构不仅集中地反映着 一定的经济结构,而且反作用于 经济结构,并广泛地影响和制约 着观念结构。
经济 结构 决定 反作用 政治 结构 制约 影响
观念 结构
30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 国家的起源
关于国家起源的种种观点
“君权神授”论
31
关于国家起源的种种观点
“道德外化”论
国家是“道德观念的现实 ”外化,“理性的形象和现实 ”,是“地上的神物”。 ——黑格尔
2 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 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法律、科学都存在界限)
55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规范通过道德调整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人们内心的信念、传统观念发 挥调节作用
夫妻关系
家庭关系
师生关系
同事关系
民族关系
阶级关系
56
3 宗教观念: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 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颠倒的虚幻的 反映。人间的力量采用了非人间的形式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 家阶级性质的方面。
国体
地主阶 级专政
奴隶主
阶级专政
资产阶 级专政
无产阶 级专政

社会学概论考点

社会学概论考点

第5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要点】※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也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具有可习得性、共享性、象征性、全括性和整体性。

※文化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之分。

※文化包括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和物质文明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文化具有认同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和涵化功能。

目录:(P84-93)第一节:文化及其特征第二节:文化的分类第三节:文化的构成第四节:文化的功能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类型?2.怎么理解文化的基本特征?3.文化由哪些要素构成?4.怎么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2-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共享性——文化并非是个人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象征性——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全括性——文化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各种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都包含了文化因素的参与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了一个统合的整体4-认同功能——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不同社会和民族在内在本质上的区别规范功能——文化使一个社会的规范、观念更为系统化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即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涵化功能——人需要通过文化涵化才能成为社会的人第6章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要点】※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人类学知识: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和填补

人类学知识: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和填补

人类学知识: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和填补社会和文化是由人类自己所建构和填补的。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和文化经常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它们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还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团结。

社会是由人类自己建构的,它是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类在建立社会时,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情况选择不同的社会形式,包括家庭、部落、国家等等。

这些社会形式的出现是为了帮助人类协作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同时它们也为人类之间的交流、彼此理解和互动提供了途径。

在社会的基础上,人类还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化。

文化是指社会特定的行为方式、信仰、价值观等,这些在不同的文化中显然也有区别。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通常是由人类经验和思想交流所产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环境作出不同的选择,以此为基础建构、填补自己的文化。

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和填补通常表现为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交流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在影响着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交流。

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它创建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贡献的社会和文化格局。

在很多情况下,人类不仅需要建构和填补自己的社会和文化,而且还需要处理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可能是由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产生,或者是由同一个社会和文化内部的冲突所引发的。

面对这些挑战,人类不断地在实践中建构和填补自己的社会和文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当前的世界中,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和填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紧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面对各种新的社会和文化问题,需要不断地建构、填补、调整和适应。

同时,新的科技和经济形态也开始影响着社会和文化的建构和填补,使新的社会和文化格局不断形成。

总之,社会和文化是人类自己建构和填补的,它们的发展和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面对并解决一系列社会和文化问题、矛盾和挑战,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社会学理论3:功能论

社会学理论3:功能论

1.社会行动理论
以“行动的唯意志理论”作为对社会现象
范畴化,反映社会现象的重要特征 行动的唯意志理论综合了功利主义、实证 主义和理想主义中的有益假设和概念 唯意志理论被定义为个体行动者主观决策 制定的过程,包括规范和情境在内的制约 的结果
意志性行动包括:
行动者:个人 行动者的行动:寻求目标的实现 行动者具备实现目标的手段 情境条件:会影响目标和手段的选择 价值观、规范和理念支配行动者,影响建立和 实现目标的手段 行动涉及行动者的主观决定,受理念和情境限 制(行动者按动机和价值观定位于情境)
简评
结构功能主义从均衡出发,通过结构分化、功 能分化致力于社会系统在变化了的条件下的整 合秩序,强调系统内部的均衡和自我调适; 忽视了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诸多矛盾冲突以 及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个人和小群体间的互动
帕森斯庞大而抽象的功能理论经默顿的功能分析
和中层理论的中和,得以与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 主义和平共处成为社会学的主流意识 20世纪60年代起就受到冲突论等的挑战
工具性的:行动定位于有效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表意性的:行动定位于实现情感的满足 道德性的:行动定位于是非标准
2.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分析架构
社会:由许多相互依存的单元共同组成的
一个统一系统,其内部存在结构分工,每 个单元都各自发挥着特定的功能; 各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 社会作为一个整合系统而存在; 一部分变化引起其他部分甚至整体的变化, 从而维持系统均衡
获取资源和传输资源 生产有用的东西 通过权力和符号管理整合内部的活动
每一系统层次或整个社会都显示出同样的需求 任何经验系统里的重要动因都围绕着满足这些基
本需求的必要条件 社会单位对环境的适应程度,是由满足必要功能 条件的程度决定的

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

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

物质文明决定并制约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发展,同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 质文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政治文明一方面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为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和法 制保障。
精神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思想主导,精 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持,保证和引导物质文明和政 治文明的方向。
“我小时候就是个南方人,长江以北就没有 来过。1997年到东北去,更是一片陌生的 土地。但是我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到关外, 我就想起抗战时候唱过的‘我的家在东北松 花江上’、‘万里长城万里长’的歌。每次 唱起这些歌,都觉得很亲切,甚至有的时候 要流泪。无所谓华南、华北还是关外,全是 中国,那是同样强烈的民族感情。”
文化结构发展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史继承性
这种历史继承性的长期积淀,便形成了不 同的文化传统和各种社会意识的民族特点。 如中国(东亚)文化、印度(南亚)文化、 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拉丁美洲文化、 俄罗斯文化、非洲文化等。
➢文化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角度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 功能。
•从社会进步角度看,文化具有承载和传递 文明的功能
它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是社会的观 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或思想 的上层建筑。
二、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
1、文化结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以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为内容的文化结构 源于经济结构,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 对的对立性。
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 展的不完全同步性。落后或者超前。
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是它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文化结构与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自考2012版)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自考2012版)

• 2、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容 • 一方面,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 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 到改善民生上,需要通过加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 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 滞后的局面,并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社会管理,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切 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 另一方面,对于目前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既要勇于正视, 又要辩证看徃,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寻 找解决办法和途径,通过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
• (二)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p83
• 首先,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 来源。 • 其次,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 产发展的方向。 • 最后,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三、环境p83
• (一)环境的概念
•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 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 4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 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 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被称为 C • A.社会建设 B.社会建构 • C.社会管理 D.社会治理 • 5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被称为 A • A.文化模式 B.文化系统 • C.文化元素 D.文化特质 • 6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 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被称为 D • A.亚文化 B.统治文化 • C.集团文化 D.主文化
• 2、实体性社会结构。
• 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 • 单元如群体、阶层、组织、社区等 • 要素如人口结构、群体结构、阶层结构、组织结构等

《社会学》考试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部分(1)

《社会学》考试名词解释与简答题部分(1)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1)“迟发展效果” 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
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
来的工业化国家。 正是由于起步较晚, 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 就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发展过
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
。主要体现方面:
⒈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⒉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这一过程会带来许多特殊效应:
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冲突会妨碍或破坏社会运行中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应该
尽力避免。它会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2)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种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
这个角色应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这往往体现在社会运行发展的急剧变迁过程
中,因为新的角色、 新的职业出现, 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权利义务要求,角色承担者不知如 何是好,影响社会角色行为。这体现出社会运行对角色失调的影响。
社会流动 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广义的讲,指一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讲,指个人职业地位的改变。
亚文化 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又分为民 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和越轨亚文化。
反文化指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家庭的功能 家庭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 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
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社会化的开端。对于个体早期社会终来说,家庭环境因素对个 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浴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2)对儿童进行感情和爱的培养。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家 庭环境。 (3)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感情交流,

文化与社会结构

文化与社会结构

文化与社会结构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系统,由各种各样的因素驱动和塑造。

其中,文化和社会结构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文化对社会结构的塑造与影响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和习俗等的集合,它既是社会的产品,又是社会的创造者。

文化对社会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首先,文化塑造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巨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个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的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和成功。

而在一个强调集体主义和合作的文化中,则更强调团队精神和公共利益。

这种差异在社会结构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其次,文化决定了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社会阶层。

社会结构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总体框架,包括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而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社会阶层则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社会中权力的分配方式和社会阶层的形成机制。

例如,一些文化中重视长者威望和家族传统,可能会形成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结构;而一些文化中强调平等和公正,可能会形成相对平等的社会结构。

最后,文化对社会的组织与协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织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要素,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

文化中的共享价值和信仰可以提供社会组织所需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例如,一个有着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在面对危机或困境时,更容易形成紧密的组织结构,实现协作和合作。

二、社会结构对文化的制约与变革社会结构是由一系列社会组织、角色和关系所构成的系统,它对文化的形成、传播和维持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

社会结构可以影响或限制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首先,社会结构决定了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方式。

社会结构的层次和分工决定了信息的流动和传递途径。

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发展

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发展

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即经济关系。它 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即经济关系。 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关系。 生产关系的构成(P217) (2)生产关系的构成(P217)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们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 中起决定作用, 中起决定作用,并且它的性质决定整 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中的其 他两个方面反过来制约和体现所有制
(1)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亦 即社会文化结构或社会意识形态, 即社会文化结构或社会意识形态,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 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属于上层建筑的 社会意识形式为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意识形式为经济基础服务,在阶级 社会中有阶级性。 社会中有阶级性。 (2)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亦即非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亦即非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主要指自然科学, 主要指自然科学,也包括部分社会科学 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 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这部 分社会意识形式与生产力直接相联系, 分社会意识形式与生产力直接相联系, 没
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有不平衡性; 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水平有不平衡性; 社会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文化结构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 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它 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P232—233) (P232—233) 8、社会文明及其表现和相互关系 社会文明(P234) (1)社会文明(P234)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P234)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P234)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P234—235) (P234—235)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

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第二节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第三节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第四节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本章重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本章难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第一节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一. 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二. 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展开:一.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1. 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是人类解决社会同自然界矛盾的实际水平,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类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简单说,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水平,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水准和实际水平的哲学范畴。

2. 生产力的要素社会生产力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引入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对象。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构成生产力的三个独立的基本的实体性要素,但并未把生产力的复杂系统包括无遗。

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中,科学技术这种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或智能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够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它能够渗透到、凝聚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当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第一,科技与劳动者的结合和渗透,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

第二,科技在劳动资料中的凝结和渗透,使生产工具持续得到改进和创新。

第三,科技在劳动对象中的凝结和渗透,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深化了利用水准。

第四,科技与管理的结合,会大大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社会经济结构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我们在理解生产力的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握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1. 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合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关系,即经济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是有文化、有 3 组织的系统
4 社会是以人的物质生 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的要素
人口要素
资源要素
社 素

环境要素

文化要素
人口要素
人口数量
出身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要素
人口质量 人口结构
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
资源要素
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经济资源 人文资源 政治资源
社会制度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宏观框架,通过各种关系规则
给个人行动设置了选择集,人们的社会关系也由制度而设定。 社会制度还从宏观上确定了个人关系、群体关系以及个人与 社会关系的基本形态。
世界体系
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会宏观结构是一种世界体系,它与各 国的社会系统构成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互相有别的社会
结构。
“文化”一词英文为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指“耕耘”、 “耕作”,其最初含义与农业文明有直接的联系。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化是与自然界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 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泰
角色
角色与个人行动相关,因为角色扮演是通过个人行动实现的。 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位置或地位,对应这些位置,社会或大 众已经赋予了相应的社会期望,于是人们的角色扮演行为就按 照这些期望来进行。
群体和组织
群体和组织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群体和组织将个人联系 起来,成为个人行动的重要依托。也就是说,个人的行动和角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把人局限在某一种 职业上的社会分工,限 制了人们的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 个重要基础。
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步 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社团社会和公社社会的差别
1
社团社会中,家庭和亲属关系的影响力渐渐削弱。 社团社会,主要社会活动大多是以正式组织的方式 进行的。 社团社会的社会秩序主要不是依靠习俗和惯例来 维持,而是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持的。
◆ 社会运行的考察维度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也就是
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
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作用。
社会纵向运行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继承的关系
变异的关系 社会纵向运行表现的关系
中断的关系
社会横向运行
人 文化 资源
2
3
第五章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要点
什么是文化? 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文化具有哪些类型?
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本章关键概念
文化 整体性 亚文化 象征体系 整合
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非物质文化 评比性文化 认同 涵化
第一节 文化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的特征
什么是文化
一是理论综合研究,这是为人们广泛地、频繁地使用的一种
基本方法。二是利用数学、统计学等模型的综合研究。
协调性原则
◆ 协调性原则的概念
所谓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就是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 的相互配合。
◆ 协调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和结构与功能
之间的协调。
满足需要的原则
和反抗。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 比较中,可以评出塾优孰劣的文化。 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作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
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第三节 文化的构成
一、象征符号 二、价值观念 三、规范体系
四、物质文明
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人类通过意识控制而创造或构建起来的象征体系, 用来引导人们的互动、交流、思维、情感、学习和控制。
优(强)势级、中势级、弱势级三级不同的转型地区。
第三节 社会类型
一、社会生存方式 二、公社社会 三、社团社会
社会生存方式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以及获取资料的方式就是一个社会的生存 方式也叫生计模式。
采集狩猎 社会
园艺社会
游牧社会
农耕社会
工业社会
人类社会经历的生存方式
茹毛饮血的采集狩猎社会
刀耕火种的园艺社会
语言符号 物质符号 姿态和行动符号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是人类交流 互动的媒介和工具。 人类赋予某物质以超于物质本身的意义时,就 建构起物质象征符号 姿态也就是各种肢体语言,不同的文化中,人 们用各种肢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
———《旧唐书· 玄宗上》(本纪第八)
社会的本质
生 产 关 系 是 社 会 的 基 础 和 本 质
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
社会唯实派或实体派
马克思主义观点
社会唯实论
◆ 代表人物
乔治·个人之集合,它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
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唯名论
不断迁徙的游牧社会
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
机器轰鸣的工业社会
公社社会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区分为两种类型:公社社会和社 团社会。公社社会是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
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人的先天联系,它在人类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 因而通常认为,它是人类早期形成的社会联系,不过社会的发 展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
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 因此,人们之间最基本、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是生产关系。
社会的特征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1 5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 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 活的机体
社会以人与人的 2 交往为纽带
社会的特征
5 社会具有心理的、精 神的联系
想、观念状态的文化,还没有变成社会规范。制度文化则是已成
为多数人遵循的规范,它反过来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主文化与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 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 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
民族亚文化
在世界体系这一宏观社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人类社会 发展的共同趋势和结构特征,另一方面世界体系又存在着各种 利益格局。
个人
个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这里所说的个人,是指社 会生活中的具体行动者,社会学者科尔曼称之为“法人行动者”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既与其他人相互联系,又与他人存在差
异和相对独立性。
勒的定义)
文化的特征
普遍性和特 殊性统一 可习得性 文化的特征 整体性
共享性
全括性
象征性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
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三、主文化与反文化
四、评比性与非评比性文化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
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精神文化区分为理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理念文化是还处在思
社会转型深度主要衡量转型在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系统、 社会生活领域纵深发展的程度,以及社会转型在社会结构各层
间梯次推进的程度两方面。
社会转型的难度
社会转型的难度则是对转型的促进因素与阻碍因素的衡量, 以及对社会承受能力强弱的衡量。
社会转型的向度
社会转型的向度指的是对现代化模式或道路的选择。正确的 向度即符合转型主体的实际情况的道路的选择,反映出社会转
职业亚文化
越轨亚文化
民族亚文化
◆ 藏族亚文化
藏传佛教、藏语言、哈达、藏族舞蹈、独特的葬礼、青稞 酒、奶茶等。
◆ 回族亚文化
饮食的文化、对真主的信仰、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等。
◆ 蒙古族亚文化
独特的体育文化(赛马、摔跤)、蒙古族舞蹈、饮食文化、 蒙古族语言等。
职业亚文化
主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 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是对现代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
家族
宗族
血缘关系的三种基本形式
氏族
血缘关系的作用
正功能 它起着联系社会群 体,使之增强内聚力, 从而形成牢固的整体的 作用。 负功能
这种关系具有先天 性和稳定性,使人们处 在一种相当被动的地位 上。
地缘关系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 系。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地缘关系的划分有所不同。一般 来说大致分为三级、四级、五级以及至于更多级。我国的地缘 系统按七级划分就是:国家、省、市、县、乡、村、邻里。
环境
政治系统
经济系统
文化系统
交叉与渗透的关系
促进的关系 社会横向运行表现的关系
制约的关系
社会运行情况考察原则
综合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满足需要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
◆ 综合性原则的概念
所谓综合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指社会运 行评价的全面性;其次它强调对社会运行评价的整体性。
◆ 运用的基本途径
地缘关系可以分为封闭型地缘关系和开放型地缘关系。
地缘关系的功能
正功能 维系社会的稳定 负功能
束缚人们的发展
社团社会
社团社会是指建立在非人情的、正式的、契约化的和专业化 的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如现代城市社会。在社团社会中,职业
及业缘关系是主要社会关系。
业缘关系
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 社会关系。
如语言、习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以及各种物品等。
社会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