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探讨中国是一个大米产出大省,稻谷是中国传统经济品的象征,它们经常被储存,积累一定的储存年份后,品质也会有所变化。

因此,了解稻谷储存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对于调节稻谷价格,合理配置稻谷储存量,有重要意义。

一、稻谷品质随储存年限增长变化1、新鲜稻谷:新鲜稻谷主要指当年收获的稻谷,属于未做任何储存处理,具有透明光泽,外观相貌清新,几乎可以直接得到熟米,是储存期最短也是最优质品质的稻谷。

2、一年储存的稻谷:一年的储存时间可以使稻谷的营养品质有所提高,营养价值有增加,但由于时间短,变质情况不易被发现,稻谷的香气及粥粒的表面颜色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认为是饮食中低变质的谷类产品,品质较新鲜稻谷略有下降。

3、三年储存的稻谷:由于稻谷长时间地存放,营养品质可以较新粜稻谷更上一层楼,稻谷表面看起来有略有暗淡,当煮沸后有较为持久的香气,稻米较硬,但更加有弹性,是更容易消化的产品,也是最受欢迎的谷物储存品种。

4、五年以上储存的稻谷:稻谷的营养价值继续提高,口感更加丰厚醇香,细腻,因此它也被很多饮食者渴望,但是五年以上的稻谷,有可能变质,味道发苦,甚至失去其细腻品质,对于健康有害,要谨慎消费。

二、保证稻谷品质的方法1、选购时要仔细挑选,看看稻谷是否干燥整洁,无变质的样子,建议新鲜的稻谷,一年以下的储存是较佳的选择,而三年以上的稻谷要慎重选择;2、储存时要保持稻谷的干燥,以免发生变质;3、在消费时,应该优先选择有健康认证的稻谷,以免出现质量问题;4、在烹饪时,稻谷要煮得熟透,一般能咀嚼馅料,并且口感柔软即可。

总之,储存年份越长,稻谷营养价值会有所提升,但由于发生变质的风险也会越高,消费者要谨慎挑选,尽量保证谷物的新鲜,尽量保持较低的变质状态,以保证谷物的健康,真正实现谷物“安全、新鲜、健康、高品质”的消费状态。

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探讨

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探讨储藏是农业产品加工保质保存中一个重要环节,稻谷储藏过程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的研究,是研究稻谷品质变化及其机理的核心。

国内外研究表明,稻谷储藏年份增加,稻谷品质有一定变化趋势。

本文对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及其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稻谷的品质变化规律,从而指导稻谷的生产和加工。

一、稻谷不同储藏年份的品质变化1、质量变化①稻谷的水份变化:稻谷的水份增加会导致稻谷变软,其营养价值降低,影响口感,稻谷储藏时间过久可能会产生霉变,稻谷储藏时间越久,水份就越多;②稻谷的营养价值变化:稻谷营养价值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但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稻谷中的营养价值会逐渐降低,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③稻谷的新鲜度变化:稻谷的新鲜度在储藏中也有变化,稻谷的新鲜度随着储藏时间增加而减少,稻谷的新鲜度不佳会导致稻谷的口感变差,稻谷的粘度及香味也会受影响;2、视觉变化①稻谷的外观变化:稻谷的外观也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储藏时间过久的稻谷会显得变黄,表面油污增加,面班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②稻谷的重量变化:稻谷的重量也会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储藏时间越久,稻谷的重量会变得越来越轻,影响稻谷的价格和收获;二、稻谷不同储藏年份品质变化的机理1、物理机理:①稻谷储藏过程中,水分蒸发。

由于稻谷是多孔介质,在储藏过程中,水分会随着空气的湿度而持续蒸发,湿度越低,蒸发越快;②稻谷储藏过稻中也会发生温度变化。

由于温度影响稻谷中物质在温度较高时,物质发生变化较快,如水分蒸发,保质期过短,影响稻谷的储存期限;2、化学机理:①稻谷储藏过稻中,也会发生氧化作用。

由于储藏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会与稻谷中的油脂发生氧化反应,影响稻谷的营养价值;②稻谷储藏过稻中也会发生酸化作用。

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与稻谷中的油脂发生酸化反应,使稻谷中的油脂发生失氢反应,影响稻谷的口feel和新鲜度。

稻谷检测指标详解

稻谷检测指标详解

引言概述:稻谷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谷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稻谷检测是确保稻谷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检测出稻谷中存在的污染物、病原菌和化学成分等信息,为粮食生产和贸易提供准确的依据。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稻谷检测指标的详细内容,包括稻谷的外观指标、理化性质指标、营养成分指标、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指标以及生物毒素指标。

正文内容:一、稻谷的外观指标1. 外观颜色:稻谷的外观颜色可以分为白米、黄米和红米等,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了解到稻谷的品质是否良好。

2. 形状和大小:稻谷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反映出产区和品种的差异,规则饱满的稻谷往往品质较好。

3. 杂质含量:稻谷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包括石磨、麦粒和种子等,高品质的稻谷应该杂质含量较低。

二、稻谷的理化性质指标1. 水分含量:稻谷的水分含量是影响储存和加工的重要指标,过高的水分含量容易导致霉变,过低的水分含量会影响质量。

2. 脂肪含量:稻谷中的脂肪含量主要影响米的口感和品质,高脂肪含量的稻谷往往口感更好。

3. 粗蛋白含量:稻谷中的粗蛋白含量直接关系到米的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的稻谷更具营养价值。

4. 面筋吸水量:稻谷中的面筋吸水量是面粉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面粉的加工性能和面食品质。

5. 糖化指数:稻谷中的淀粉的糖化程度反映了米的口感和烹饪特性,糖化指数高的稻谷煮熟后更具黏性。

三、稻谷的营养成分指标1. 碳水化合物含量:稻谷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米的主要能量来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稻谷往往更具营养价值。

2. 脂肪含量:稻谷中的脂肪含量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3. 蛋白质含量:稻谷中的蛋白质含量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高蛋白质含量的稻谷可提供更多的营养价值。

4. 维生素含量:稻谷中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E 等,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5. 矿物质含量:稻谷中的矿物质包括铁、锌、钙等,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为了规范稻谷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稻谷质量标准,以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外观、理化指标、加工品质等方面介绍稻谷的质量标准。

首先,稻谷的外观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应该清洁整齐,无杂质、异物和霉变,籽粒饱满、色泽均匀。

籽粒的大小、形状也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有破碎、变形的情况。

其次,理化指标是评定稻谷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中水分含量是影响稻谷贮存和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国家标准规定稻谷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5%。

此外,还要求稻谷的杂质含量、不完善粒率、整精米率、碎米率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以保证稻谷的品质。

另外,加工品质也是评定稻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稻谷的加工品质直接关系到大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国家标准对稻谷的加工品质要求严格,包括大米的垩白率、整精米率、米粒完整度等指标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加工出的大米质量优良。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稻谷的质量标准还包括了籽粒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

包括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等指标都有具体的要求,以保证稻谷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总的来说,稻谷的质量标准是为了保证粮食的品质和安全,确保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粮食的营养价值。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质量标准,才能保证稻谷和大米的质量优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营养的粮食产品。

因此,各地农业部门和粮食生产企业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稻谷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和贮存,确保稻谷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粮食产品。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稻谷质量标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和生产者的质量意识,推动我国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为了保障稻谷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稻谷质量标准,以确保稻谷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首先,稻谷的外观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稻谷应具有饱满、颗粒饱满、色泽自然的外观。

颗粒应整齐、饱满,无破碎、变形等情况。

同时,稻谷的外观也包括了杂质和霉变情况的评定,优质稻谷应该无杂质、无霉变。

其次,稻谷的水分含量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稻谷变质,过低则会影响稻谷的加工质量。

因此,稻谷的水分含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通常在14%左右。

除了外观和水分含量外,稻谷的储存质量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稻谷的储存质量包括了稻谷的完整性、干燥性和不易发霉等特点。

优质稻谷应该具有完整的颗粒,干燥透气,不易受潮发霉。

另外,稻谷的加工质量也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稻谷的加工质量包括了稻米的出米率、整米率、碎米率等指标。

优质稻谷应该具有高出米率、高整米率,低碎米率。

总的来说,稻谷的质量标准是多方面综合评定的结果,不仅包括了外观、水分含量,还包括了储存质量和加工质量等多个方面。

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稻谷,才能保证其质量安全,才能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选择适当的稻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以保证稻谷的质量。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稻谷质量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稻谷进行淘汰和整治,确保市场上的稻谷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总之,稻谷质量标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执行稻谷质量标准,才能保证稻谷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稻谷质量标准,共同努力,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水稻产量与品质关键因素分析与优化

水稻产量与品质关键因素分析与优化

水稻产量与品质关键因素分析与优化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关乎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饮食健康。

对于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有着诸多的因素影响。

本文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期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一、水稻产量关键因素1.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水稻的生长期内,水肥管理的恰当与否将会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过量的用水和肥料会导致水稻过度生长,从而影响水稻的发育和产量。

而缺水和缺肥则会限制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产量的降低。

因此,在水肥管理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不同的地理位置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同时,还需注意选用优质的肥料,以及在灌溉和施肥过程中合理控制用水和肥料的用量,以达到最佳的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的产量。

2. 生物学措施生物学措施同样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生物学措施包括病虫害的防治、植物营养和土地改良等方面。

病虫害的防治包括药物或者生物治疗等措施,以保护水稻作物免受病虫害的危害。

而植物营养和土地改良则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产量。

在选择生物措施时,应该注意选择符合当地土地、气候和作物习惯的生物措施,以充分发挥生物措施的效果。

同时,还需注意及时清理草、夯实土壤,以便于水稻的成长,提高产量。

3. 种植方式种植方式也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一种优秀的种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高水稻产量。

而错误或不适当的种植方式则会导致产量的降低。

在选择种植方式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土质、气候、水源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种植方式。

例如,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直播种植方式,以提高水稻的产量。

而在土质相对偏瘠或乾旱的地区,则应该采用适合的栽培方式,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二、水稻品质关键因素1. 稻种品种的选择稻种品种的选择是影响水稻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不同的气候、土质和地理条件下,选用不同的稻种品种,可以使水稻产出的品质得到充分的发挥。

氮气储存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氮气储存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氮气储存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氮气储存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氮气储存对稻谷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按照逐步思考的方式逐一介绍这些影响。

首先,氮气储存可以降低稻谷的氧含量。

稻谷在氧气的存在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和口感的恶化。

通过使用氮气储存,可以有效地减少稻谷与氧气的接触,从而降低氧气含量,延缓氧化反应的发生,保持稻谷的新鲜度和品质。

其次,氮气储存可以控制稻谷中的湿度。

湿度是稻谷存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因素之一。

高湿度会导致稻谷发生霉变和腐烂,降低其品质。

通过将稻谷存储在氮气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控制湿度,减少水分蒸发和吸收,防止霉菌生长,从而保持稻谷的干燥状态和良好的品质。

再次,氮气储存还可以防止稻谷的虫害。

稻谷存储过程中,常常会遭受昆虫的侵扰,导致粮食损失和品质下降。

氮气储存可以创造一个低氧环境,阻止昆虫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虫的效果,从而保护稻谷的完整性和品质。

最后,氮气储存对稻谷的色泽和口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稻谷的色泽和口感是评估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在氮气储存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保持稻谷的自然色泽和口感,使其保持原有的风味和口感特点,提高稻谷的食用价值。

综上所述,氮气储存对稻谷品质有着多重的积极影响。

通过降低氧含量、控制湿度、防虫和保持色泽口感,氮气储存可以延长稻谷的保质期、保持稻谷的新鲜度和优质特性,提高稻谷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稻谷的储存和保鲜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氮气储存的技术手段,以确保稻谷的品质和价值的最大化。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1. 看颜色呀!稻谷颜色要是鲜亮自然那就好着呢,要是变得灰暗无光,那可就要小心啦!就像一个人脸色红润有光泽那就是健康,要是脸色苍白暗沉那肯定有问题呀!比如你看到那堆稻谷颜色都很黯淡了,那品质肯定不行啦!2. 闻味道哟!好的稻谷有股自然的清香,要是有霉味或者异味,那绝对不行!这就好像新鲜的水果和坏掉的水果味道差别那么大呀!像有一次我闻到一批稻谷有股刺鼻的味道,那肯定不能要啦!3. 摸一摸呀!干燥、不粘手的稻谷才好,要是摸起来湿哒哒、粘乎乎的,可就糟糕咯!这就跟衣服干干爽爽和潮潮湿湿的区别一样嘛!如果摸到那堆稻谷感觉湿湿的,还能储存吗?肯定不行呀!4. 检查有没有虫子!要是看到稻谷里有虫子在爬呀,那还能要吗?这就如同你看到家里有老鼠到处跑一样让人受不了呀!上次我们就发现了一些稻谷被虫子蛀了好多洞呢!5. 看看稻谷的饱满度呀!饱满的才是好的,瘪瘪的可不行呀!这就好比饱满的气球和泄了气的气球呀!像那一堆稻谷好多都是瘪的,这种品质怎么能过关呢!6. 观察有没有杂质呢!干净的稻谷才让人放心呀,要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杂质,那怎么行呢!就好像一杯纯净的水和一杯有杂质的水一样明显呀!要是看到稻谷里有很多石头沙子之类的,肯定不合格啦!7. 注意储存环境呀!干燥通风的地方才能让稻谷保持好品质,要是潮湿闷热的,那稻谷肯定容易坏呀!这不就像人在舒服的环境和糟糕的环境里的状态差别很大嘛!如果储存稻谷的地方很潮湿,那后果不堪设想呀!8. 拿一点出来煮煮看呀!煮熟后口感好、香喷喷的就不错,要是难吃、有异味,那就不行啦!这就跟你做了一道菜,好吃和不好吃差别很大呀!比如煮了一些感觉味道很奇怪的稻谷,那品质肯定有问题呀!9. 定期检查很重要哦!不能放那里就不管啦,要时不时看看有没有变化呀!就像你对自己的爱车也得经常保养检查呀!如果一直不检查稻谷,等发现问题可能就晚了呢!我觉得呀,稻谷储存品质判定真的太重要啦,得认真对待,不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呢!。

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

5
>20
透明度 (Transparency)
指精米在光透视下的晶亮程度。除糯米外,优质 米要求透明或半透明。
透明度分级
级别
范围(%)
1
>70
2
61-70

46-60
4
31-45
5
<30
粒形 (Grain shape)
通常以长宽比表示。长宽比>3.0称为细长形,<2.0 为粗短形,两者间为椭圆或中长形。
思考题:
1.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有哪些? 2、通过哪些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稻米品质?
注意一些基本概念, 如:一些品质指标的计算方法,品质指 标间的关系?品质形成的一些原理 稻米垩白多发生在稻米的腹部和心部,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3.0 15.0~19.0
8
3 77.0 62.0 30 5.0 15.0~20.0
7
80 — 70 — 60 —
籼糯 稻谷

77.0
54.0


≤2.0
7
100 —
粳糯 — 80.0 60.0 —

≤2.0
稻谷
7
100 —
注:稻谷定级以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食味为指标,应达到表
中规定;如有2项以上指标不合格但不低于下一个等级指标的降一级定等;
(3)胶稠度 Gel consistency
0.1000g精米粉(含水量 为12%)在沸水浴中充分 糊化形成4.4%的米胶, 并经冰水浴冷却后,在 室温下水平标准试管中 米胶流淌长度。

稻谷脂肪酸值

稻谷脂肪酸值

稻谷脂肪酸值衡量指标简述稻谷的脂肪酸值是衡量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稻谷在储存过程中脂肪酶活性以及酸价和温度等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稻谷的脂肪酸值越高,说明其品质越差。

根据国家标准GB1350-2009《稻谷》,籼稻的脂肪酸值不超过30,粳稻的脂肪酸值不超过25。

影响稻谷脂肪酸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种、产地、收获时间、储存方式等。

一般来说,籼稻的脂肪酸值较高,粳稻的脂肪酸值较低。

不同品种的稻谷,其脂肪酸值也有所不同。

产地和收获时间也会影响稻谷的脂肪酸值,一般来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的地区生产的稻谷品质较好,脂肪酸值较低。

此外,储存方式也会影响稻谷的脂肪酸值,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稻谷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在实际测定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滴定法。

首先,需要使用石油醚浸泡样品,将脂肪酸提取出来,然后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从而得到样品的脂肪酸值。

在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滴定速度和终点判断的准确性,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降低稻谷的脂肪酸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用优质品种。

选择具有高品质、高产量、高抗逆性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稻谷的脂肪酸值。

2.控制储存环境。

储存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稻谷品质的关键因素。

在储存过程中,应该保持温度在10℃以下、相对湿度在65%以下,以避免稻谷发热、发霉等情况的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脂肪酸值。

4.合理加工。

加工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度磨擦、过度加工等情况的发生,以保持稻谷的品质和口感。

总之,降低稻谷的脂肪酸值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用优质品种、控制储存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加工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稻谷的品质和口感,提高稻谷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为了确保稻谷的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稻谷质量标准,以便于监管和管理。

稻谷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加工品质等方面。

首先,稻谷的外观质量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质量包括稻谷的色泽、完整度、大小和形状等方面。

一般来说,优质稻谷应该具有金黄色泽,完整饱满,籽粒饱满,无杂质和霉变。

这些外观特征不仅直接影响着稻谷的食用价值,也是消费者选择稻谷的重要依据。

其次,化学成分是评定稻谷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化学成分包括水分、脂肪、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水分是稻谷保存和加工的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影响稻谷的质量。

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稻谷的营养成分,直接关系到稻谷的食用价值。

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稻谷的营养补充,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稻谷的加工品质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加工品质包括稻谷的加
工适应性、加工损失和加工品质等方面。

稻谷的加工适应性是指稻谷是否适合进行加工,例如稻谷的脆裂性和碾米性等。

加工损失是指稻谷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加工品质则是指加工后的稻米的外观、口感和储存性等。

总之,稻谷质量标准是确保稻谷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稻谷流通和交易的重要
依据。

只有严格执行稻谷质量标准,才能够保证稻谷的质量和安全,也才能够保障农民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

希望各级监管部门和稻农能够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稻谷质量标准,为我国稻谷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稻谷加工品质影响因素及全程质量管控关键点

稻谷加工品质影响因素及全程质量管控关键点

中国农垦 2020.940实施农产品全面质量管理是江苏农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推进垦区农产品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要求各种植基地实现农业投入品集中管控,种植实现全程标准化种植与管理外,还要求大米加工企业从稻谷原粮收购、烘干、储存、加工、销售、运输等全过程加强质量管控,全面提升大米加工品质。

一、影响稻谷加工品质的因素(一)原料品质影响因素。

在稻谷加工中,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稻谷水分、垩白粒率、均匀度、爆腰率、出糙率、饱满度、未熟粒、粒度、杂质含量等。

稻谷水分过高,是加工产生碎米的主要原因;垩白粒率,直接影响大米外观,而垩白粒率多少与稻谷的成熟度和生育期有直接关系。

粒度不均匀,是加工后造成爆腰、碎米多、碾白不均匀、整米率下降的原因;尤其是爆腰后的米粒强度变弱,上机加工极易出现米粒折断。

(二)加工设备与工艺影响因素。

在稻谷加工中,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烘干、清理、砻谷、谷糙分离、色选、碾白等工序。

稻谷烘干,温度是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通常烘干爆腰的高低、造成碎米的多少,都要通过温度来控制;清理筛、磁选、除石机、除尘设备及风网等清理不稻谷加工品质影响因素及全程质量管控关键点文/路辉摘要:本文以苏垦农垦公司为例,分析影响稻谷加工品质的因素,探讨如何强化对大米加工各环节全程质量风险点有效管控,以提高大米加工品质。

关键词:大米加工;全面质量管理;关键控制点干净,易造成大米物理混杂;砻谷机、铁辊米机、碾白室由于承载较大压力,如调整不到位,是造成碎米的重要环节;同时如果大米水分高、粉尘含量密集、通道内结块严重、米粒流动受阻、米粒流速异常,分选室内粉尘浓度较高,也容易使电眼的识别能力降低,造成色选精度明显降低,影响加工品质。

(三)仓储管理影响因素。

在稻谷仓储中,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稻谷水分、杂质、稻粒不规则等。

如稻谷水分大、杂质多、稻粒不规则多,极易发热和霉变,且无法长时间贮藏。

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及其影响因子

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及其影响因子

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及其影响因子摘要随着水稻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在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并向多样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

因此,研究、了解稻米品质及其影响因子,进而探求与之相适应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稻米品质;影响因子;农艺措施大量研究表明:稻米品质与水稻品种的遗传基因、生理性状、生长环境、农艺措施等密切相关。

本文就稻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作如下探讨。

1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稻米品质是指稻米在加工利用和外观、内在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其主要指标包括:1.1加工品质指稻谷脱壳出糙、碾米出精过程中的特性,一般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三项指标表示。

1.2外观品质指糙米或精米的外型和外观特征,是稻米等级评定的依据,也叫市场(商品)品质,包括精米透明度、精米长、粒型、垩白率、垩白度、千粒重、不完整米率、黄粒米率、水分含量、色泽气味等指标。

1.3营养品质指稻米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其中主要是包括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含量等。

1.4米饭品质指稻米经蒸煮后的理化及感官特性,包括米饭的色、香、味、型。

目前鉴定的主要指标是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三项及食味品质。

1.5专业品质指稻米作为加工食品、饲料、酿酒等原料品质的鉴定。

一般蛋白质含量高的是优质饲用稻米标准,直链淀粉含量低的是优质酿酒用稻米标准,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则适用于加工米粉干和制作米豆腐等。

就食用而言,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优良水稻的育种目标应以选择米粒细长、垩白小、中低直链淀粉(16.0%~23.0%)、食味可口的籼型品种为佳。

2遗传、生理性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1)稻米品质的优劣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品种是决定品质的主要因素。

许多方面,如粳型、籼型、糯型等,是受品种遗传基因所控制的。

品种性状的表现,是遗传与环境的统一,不同的品种在生长发育、器官建成、品质形成上,有各自不同的遗传特性。

然而,这些特性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栽培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

稻谷千粒重标准

稻谷千粒重标准

稻谷千粒重标准一、引言稻谷千粒重标准是评估稻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稻谷千粒重是指一千粒稻谷的重量,它反映了稻谷的大小和充实程度,对于粮食产量和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稻谷千粒重标准的背景、意义、国内外标准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背景稻谷千粒重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保障稻谷质量,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稻谷千粒重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与品种的特性和栽培管理有关。

因此,制定统一的稻谷千粒重标准对于稻谷贸易和粮食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意义1. 评估稻谷品质:稻谷千粒重是评估稻谷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千粒重较高的稻谷通常表示粒粒饱满、质量好,具有更高的食用和加工价值。

2. 确定产量:稻谷千粒重与单位面积的产量直接相关,千粒重较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对农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 保证市场需求:稻谷千粒重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稳定粮食市场供应,保障市场需求,维护粮食安全。

四、国内外标准1. 国际标准:国际稻米研究所(IRRI)制定了国际稻谷千粒重标准,根据不同的稻谷品种,其千粒重范围在20克到40克之间。

2. 中国标准:中国农业部颁布的《稻谷质量标准》规定了稻谷千粒重的标准。

以籼稻为例,其千粒重标准为22克到26克。

五、影响因素1. 品种因素:不同的稻谷品种具有不同的千粒重特性,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对稻谷千粒重具有重要影响。

2. 生长环境: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对稻谷千粒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有利于稻谷的充实和增加千粒重。

3. 栽培管理: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合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对稻谷千粒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六、结论稻谷千粒重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稻谷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稻谷千粒重标准,这些标准可以作为评估稻谷质量的参考依据。

同时,品种选择、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等因素也会影响稻谷的千粒重。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稻谷千粒重,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优质稻谷标准

优质稻谷标准

优质稻谷标准
优质稻谷是指品种优质、栽培技术先进、生长环境良好、病虫害防治得当、加工储存规范、营养品质优良、口感品质好的稻谷。

以下是优质稻谷标准的详细介绍:
1. 品种优质
优质稻谷的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

品种的审定等级应达到一级或以上,并且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鉴定。

2. 栽培技术先进
优质稻谷的栽培技术应具备科学、合理、环保、高效等特点。

采用先进的种植模式,如水稻机插秧、水稻旱直播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合理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措施也必不可少。

3. 生长环境良好
优质稻谷的生长环境应具备良好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条件。

土壤应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水质应无污染、清澈透明,气候条件应适宜水稻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得当
优质稻谷的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稻谷的品质和产量。

5. 加工储存规范
优质稻谷的加工储存过程应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加工设备应
先进、卫生,储存场所应干燥、通风、防虫、防鼠等措施到位,以确保稻谷的品质和安全。

6. 营养品质优良
优质稻谷应具备营养丰富、均衡的特点。

稻谷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应较高且比例适当,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和营养需求。

7. 口感品质好
优质稻谷的口感品质应优良。

米饭应松软、油润、光泽度好,口感细腻、滋味鲜美、回甜,无异味,具有良好的适口性。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对稻米储藏特性的研究》一、引言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优化一直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氮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重点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施氮对稻米储藏特性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期为水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优化稻米的储藏条件。

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一)施氮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增强植物抗逆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适量的氮素供应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养分的运输能力,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然而,过量的施氮会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甚至产生环境问题。

(三)施氮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适宜的施氮量能够改善稻米的品质,使米粒饱满、光泽度好、垩白度低等。

然而,过量的施氮则可能导致稻米品质下降,如垩白率增加、食味品质变差等。

三、施氮量对稻米储藏特性的影响(一)储藏过程中稻米品质的变化稻米在储藏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其中,施氮量也会影响稻米的储藏特性。

适宜的施氮量可以提高稻米的抗虫、抗病能力,延长稻米的储藏时间。

(二)施氮量对稻米水分吸收的影响适量的施氮可以提高稻米的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储藏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然而,过量的施氮可能导致稻米水分吸收能力增强,容易吸湿变质,影响储藏稳定性。

四、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梯度,研究施氮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同时,分析不同施氮量下稻米的储藏特性及变化规律。

储藏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研究

储藏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研究

储藏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研究稻谷在储藏过程中会发生品质降低,称之为陈化,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品质越差,储藏环境会影响稻谷陈化的快慢。

本文研究了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时间)对稻谷相关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为发芽率、加工品质、脂肪酸和巯基含量、酚类物质、稻谷蒸煮特性以及淀粉消化率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发芽率下降,出糙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整精米率呈现下降趋势,温度升高以及相对湿度增大,变化趋势更加明显。

温度、相对湿度、时间对发芽率和整精米率都有影响,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储藏时间&gt;储藏温度&gt;相对湿度,且时间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稻谷中的脂肪酸主要分为棕榈酸、异油酸、亚油酸,还含有少量的肉豆蔻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

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棕榈酸和异油酸的相对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储藏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棕榈酸和异油酸的相对含量变化的越大。

但是异油酸增加幅度低于棕榈酸的增幅;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储藏温度的增加,相对湿度增大,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降低。

亚油酸含量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亚油酸的不饱和键在储藏过程中被氧化所致,高温条件下比低温分解速度快,高湿条件比低湿分解速度快。

方差分析表明,时间对亚油酸相对含量影响最大,且达到显著水平。

其他因素对相关指标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他脂肪酸如C16:1、C18:0、C18:1,9随着储藏条件的变化,相对含量变化没有规律。

储藏时间的延长,巯基含量减少,温度和相对湿度加剧了稻谷陈化作用。

稻谷酚酸的主要成分为阿魏酸和香豆酸。

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游离总酚含量变化规律不统一。

储藏温度的升高,游离总酚含量整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游离总酚与储藏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在RH55%-85%范围内,相对湿度的增加,游离总酚含量升高,但在不同的温度下变化趋势有差异;储藏时间的延长,结合总酚含量下降。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质量标准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确保稻谷的质量,保障粮
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稻谷的质量标准是指对稻谷的品质、卫生指
标等方面进行规定,以保证稻谷的质量安全。

稻谷的质量标准主要
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卫生指标等内容。

首先,稻谷的外观品质是指稻谷的外观特征和形态。

外观品质
的好坏直接影响稻谷的销售和加工利用价值。

一般来说,稻谷的外
观品质应具备籽粒饱满、色泽均匀、无破损、无霉变等特点。

此外,稻谷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也是衡量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

其次,稻谷的加工品质是指稻谷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性能和加
工后的产品质量。

加工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稻谷的加工利用价值。

稻谷的加工品质包括碾米品质、加工损失率、碾糠率等指标。

其中,碾米品质是指稻谷经过碾磨后的米质量,包括米的完整度、出米率、碎米率等指标。

最后,稻谷的卫生指标是指稻谷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稻谷的卫生指标直接关系到稻谷的食品安全。

稻谷中常见的有害物
质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而常见的微生物包括霉菌、霉素等。

因此,稻谷的卫生指标是保障稻谷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稻谷的质量标准是保证稻谷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稻谷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稻谷的质量标准,才能保证稻谷的质量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稻谷质量标准,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稻谷的质量安全。

最新稻谷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最新稻谷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的施肥方式:一次性施氮比生育期均匀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降低蛋白质含量;而分期施氮,特别是抽穗期或齐穗期追施氮肥对 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效果最佳。
其他肥料:增施钾肥能提高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 和垩白度,尤其将钾肥和氮肥配合施用时,改善稻米品质的效果更 佳。适当增施有机肥,稻米的氨基酸含量增加,食味品级高,口感 好。稀土肥对水稻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铁、钴、钒、镍能明显的 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稻米外观品质。
不同雨量环境对米粒延伸性、直链淀粉含量、 糙米率及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且环境与 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地互作用。此外,抽穗 吹风处理会使稻米外观品质变劣。
地理因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海拔、地力
海拔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水稻的种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能降 低稻米垩白和胚乳淀粉消细胞数,水稻 米质外观有所改变。其影响程度因水稻 品种品质优劣而异,米质越好的品种其 改善幅度越大。最佳海拔高度为750950米。
水稻生育后期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碳 水化合物合成受到抑制,往往也会使籽粒充 实不良,青米增多,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 增加引起食味下降。
温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灌浆结实期的温度是稻米品质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其贡献率 高达88.51%。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一般以21-26℃为宜。
灌浆结实期高温天气会导致灌浆速度加快,籽粒充实不足, 造成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垩白面积增加,垩白 率增多,而且高温还会导致蒸煮和食味品质变差。
低温同样不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低温会使垩白增加,蛋白 质含量降低,只是低温环境比高温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略小。
一般低温寒冷、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种植地稻米中直链淀粉含 量低、质软、碱消值大和食味好,相反,在高温昼夜温差小 的地区种植的水稻米质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同样不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低温会使垩白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只 是低温环境比高温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略小。
一般低温寒冷、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种植地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低、质软、碱 消值大和食味好,相反,在高温昼夜温差小的地区种植的水稻米质较差。
湿度和风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对稻米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湿度 与糊化温度、胶稠度和垩白面积一般呈正相关,而与直链 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但品种间不一致。
地力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不同地力水平条件下稻米品质指标的研究 表明, 高地力土壤条件下稻米的加工品质、 营养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要显著优于中、 低地力下稻米品质。
播期和密度、肥料、水分管理、收获时期和方法、贮藏技术
农艺措施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播种的早晚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控制的。晚播或迟播,均 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早播可降低整精米率,提高精米率、糊化温度、粗蛋 白含量,并使胶稠度变硬,而晚播则相反。
收获方法对稻米的加工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机械收割会使 加工品质明显变劣。
贮藏技术和方法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在温度和稻谷水分含量较高(16%以上)的情况下,稻谷 散仓贮存时,谷堆将局部发热并霉变,若不及时翻仓暴晒 或通风降温、降湿,将使稻米品质严重下降。
感谢下 载
水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赵悦航 2016.7.5
水稻品质指标
目前,国内外评价稻米品质的指标基本相同,一般包括以下4种: 碾磨品质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米率 外观品质 精米的形状、垩白性状、垩白度、透明度、大小等外表物 理特性 蒸煮和食用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焦稠度和米粒生长性 营养品质 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等
水稻品质评定机构
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目前我国唯一的以稻米为全能检测的机构,设置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内,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 介绍比较少,但稻米检测项目齐全,且位于北京
水稻品质影响因素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遗传和栽培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品种的基因型是主 要的决定因子,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是通过影响谷粒胚乳细胞发育及 内部生理生化过程等发挥作用的。
其中整精米率、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 6个指标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
水稻品质评定标准
国家优质稻谷新标准 标准编号:GB/T 17891-1999 归口单位: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实施日期:2000.4.1
国家稻谷标准 标准编号:GB1350-2009
部颁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标准编号:NY147-88
水分管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结实期遭受土壤干旱,稻米品质会变劣。结实期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或重 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籽粒产量降低, 稻米品质变劣。
结实期土壤轻度落干或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不仅可以增加粒重, 而且 显著降低了垩白度, 提高了稻米的崩解值, 降低了稻米消减值。结实期 土壤干旱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取决于土壤干旱的程度。结实期轻度土 壤落干或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提高粒重和改善稻米的品质,可以提高 粒重和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
施肥对水稻品质Βιβλιοθήκη 影响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肥料,二是施肥方式。 不同肥料:氮、磷、钾对品质的影响依次是氮>钾>磷。氮肥是影响稻米品 质的重要因素,施用适宜的氮肥可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 品质。在施用同一种氮肥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越大,整精米率和蛋 白质含量越高,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及直链淀粉含量越低。 不同的施肥方式:一次性施氮比生育期均匀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蛋白 质含量;而分期施氮,特别是抽穗期或齐穗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稻米蛋白质含 量和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效果最佳。 其他肥料:增施钾肥能提高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尤其将钾肥和氮肥配合施用时,改善稻米品质的效果更佳。适当增施有机肥, 稻米的氨基酸含量增加,食味品级高,口感好。稀土肥对水稻品质也有一定 的影响,铁、钴、钒、镍能明显的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稻米外观品 质。
播种过早,灌浆期易遇高温,降低了加工、外观、蒸煮食用品质,提高了营 养品质,反之,有利于加工、外观、蒸煮食用品质,降低了营养品质。
栽培密度对稻米品质也有较大影响,基本苗过多会导致糙米率、精米率和整 精米率下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升高,蛋白质 含量下降,米质变差。稀植则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和透明度。
水稻生育后期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碳水化合物合成 受到抑制,往往也会使籽粒充实不良,青米增多,蛋白质 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引起食味下降。
温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灌浆结实期的温度是稻米品质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其贡献率高达88.51%。水 稻灌浆结实期气温一般以21-26℃为宜。
灌浆结实期高温天气会导致灌浆速度加快,籽粒充实不足,造成糙米率、精 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垩白面积增加,垩白率增多,而且高温还会导致蒸煮 和食味品质变差。
因此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和降水,并进行预测,对于及时指导水稻水分 管理,保证稻米品质有重要意义。
收获时期和方法对水稻播期的影响
适时收获能提高稻米的品质,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降低稻 米的加工品质。
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从蜡熟期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而提高, 至完熟末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呈下降趋势;
直链淀粉含量是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而渐增;米粒长度则相 反,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而降低。
不同雨量环境对米粒延伸性、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及蛋 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且环境与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地互 作用。此外,抽穗吹风处理会使稻米外观品质变劣。
海拔、地力
地理因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海拔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水稻的种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能降低稻米垩 白和胚乳淀粉消细胞数,水稻米质外观有所改变。 其影响程度因水稻品种品质优劣而异,米质越好 的品种其改善幅度越大。最佳海拔高度为750-950 米。
影响稻米品质外界环境因素有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气候因素 光、温度、湿度和风 地理因素 海拔、地力 农艺措施 播期和密度、肥料、收获时期和方法、贮藏技术
光、温度、湿度和风
气候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光照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灌浆期光照不足,会造成碳水化合物积累少,籽粒充实不 良,粒重下降,青米增多和加工品质变劣,同时也会使蛋 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引起食味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