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8课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3 历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古代数学、天文、农业、医学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以四大发明为例分析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法指导1.可以运用归纳法记忆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影响,运用中外比较法来加深对古代科技特点的认识。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造应社会发展需要时,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表现,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它们向世界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2.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其中第1课讲授“四大发明”,第2课时讲授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和医学。
【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有机引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关四大发明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本图片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她展示了中国哪一伟大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你还知道哪些?引入:教师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一、阅读第一目“四大发明”(注意“前言”和“历史纵横”部分),完成下表:3组学生板演预测四大发明发明背景出现时期成就与影响改进造纸术1.竹简、牛骨、布帛等书写材料的缺陷;2.汉代教育的发展。
1.西汉出现早期的纸;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1.魏晋南北朝:技术进步,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2.唐宋:竹纸、皮纸为主;唐末:8世纪末,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活字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存在缺陷;2.彩色套印技术的使用。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火药道教的发展(炼丹)古代1.唐末: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突火枪、火箭、火炮;2.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态度。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积累和传承的过程。
2.选择一个古代中国的发明或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份PPT,展示该发明或发现的历史背景、发明过程、传播情况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每组10分钟汇报时间。
"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你们更深入地挖掘古代发明和发现的历史价值。"
3.完成课后习题第1、2、3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论证能力。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原因、条件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论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片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些重要发明吗?这些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起来探索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发明的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其历史背景、发明过程及传播情况。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秀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代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发明和发现,如农耕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等。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宣传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总结:们将深入学习这些伟大成就。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PPT形式展示古代中国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主要发明和发现,并对每个发明和发现进行详细讲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任何一项伟大成就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培养他们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品质。
4.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如古代农业生产场景、手工业制作过程等,以便在课堂上创设情境。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的价值和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此外,我还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2.掌握古代中国在天文、数学、医学等领域的代表性成就。
3.学会分析古代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4.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古代科技成果,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提高课堂趣味性。
3.创设情境,让学生“穿越”到古代,体验古代科技发明与发现的过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课堂参与度。
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科技成果的产生、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共1课时)
2.分析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600字左右。
3.选取一个古代科技发明,设计一份简短的科普介绍,以面向大众为目标,要求语言简洁、生动,易于理解,字数在300字左右。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体会,要求观点独到,具有启发性,字数在400字左右。
5.制作一份关于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6.挑战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古代科技发明,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发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现代应用等,字数在1000字左右。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科技成就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反思科技创新的意义。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如对古代科技成就的自豪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等。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跨学科教学,将古代科技成就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发明和发现,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科技发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其对世界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将发明和发现与古代社会、科技发展背景联系起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视频等,以便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介绍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代科技的好奇心。
2. 概念解释与讲解(15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对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发明和发现进行简要介绍,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向学生讲解它们的用途和重要性。
3. 形成知识网络(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明或发现,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创设发明或发现的背景环境,考虑它的应用范围和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之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
4. 深化拓展(2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结合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5. 学生展示(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准备展示相关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6. 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对世界文明进步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古代中国发明或发现,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介绍其背景、重要性和对世界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秀教学案例
2.以故事化的方式讲述四大发明的背景、发明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让学生探讨四大发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四大发明的意义和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通过对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认识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四大发明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3.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4.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发明进行讨论。
2.讨论话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所选择的发明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时间、背景、发明者以及发明过程。
2.掌握每项发明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3.能够分析四大发明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认识科技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4.通过对四大发明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完美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程目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四大发明(一)成就1.造纸术(1)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纸。
(2)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出现。
宋代是黄金时代,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2)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
3.火药(1)中国古代练丹家发明;(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3)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2)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二)评价四大发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衰落。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打开了世界市场。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古代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成就?
2.这些科技成就对古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你认为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对现代科技发展有哪些启示?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将依据教材,向学生详细介绍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首先,教师对四大发明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它们的起源、发展过程、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随后,教师拓展讲解古代中国在天文、数学、医药等领域的突出成就,如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孙思邈的《千金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5.总结提升,内化知识: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重要性。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升自己的历史解读和分析能力。
6.课后拓展,巩固提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关于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短文,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合作交流等方面,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尊重历史、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同时,提高学生对科技伦理、社会责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2.讲述一个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4.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分析古代中国在数学、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2.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本节课运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本质和价值。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节课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在终结性评价中,采用笔试、实践操作等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撰写总结报告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总结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重要发明和发现,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强调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传播和影响。
2.讲述其他重要科技成果,如天文、数学、医药等方面的成就。
3.分析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探讨其特点和不足。
4.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科技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以及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问题导向: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5.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探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古代科技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起源、发展、传播和影响,以及其他重要科技成果,如天文、数学、医药等方面的成就。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 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课前导学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的一些发明和发现1.请列举出你知道的古代中国发明和发现。
2.你认为这些发明和发现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和贡献?课堂探究知识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1. 印刷术古代印刷术分为两大体系,分别是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其中,木版印刷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方式。
它有着独特的制版方法、印刷技术和材料使用。
而活字印刷则是中国古代后期的一种印刷方式,在宋元时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课堂讨论:1.木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区别是什么?2.你觉得印刷术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学术交流有何影响?2. 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伟大发明,它是人类历史上指导航海最主要的工具。
在我国东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关于指南针的记载。
时至今日,指南针仍是航海和探险的必备工具。
课堂讨论:1.你知道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吗?2.指南针对于古代的航海和探险有什么重要作用?3. 火药“火药”或称“火铳”,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项技术可以追溯到唐代。
火药的发明,对于武器的发展、卫国戍边、火炮制造,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课堂讨论:1.你知道火药的成分和制作方法吗?2.火药的发明对于古代中国有哪些影响?课后作业1.请思考,古代中国有哪些其他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为什么它们能够在古代中国出现?2.请回答,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的发明和发现,这些发明和发现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巨大,也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也要学习古人的精神,积极探寻科技创新,为推动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等基础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发展会带来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意识。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让学生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思想,得出缺乏理论概括的结论,并深思近代中国的落后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2、难点:分析科技发展的影响3、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手段三、【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导入』:师:中国曾经在科学技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成就是四大发明。
『新授』:师: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通过课件,以展览的形式一一展出。
师:首先来学习造纸术,提问我国古代在没有纸之前,用什么来记录事件?生:龟甲、兽骨、竹木简、布帛(向学生出示图片)师:问学生这些文字载体的缺点分别是什么?生:价格昂贵;不宜携带师:所以纸的发明就提上了日程,在西汉前期,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向学生出示图片)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造纸术的国家,但明显有缺陷,问有什么缺陷?生:纸质粗糙,不便于书写。
师:看来同学们的观察非常细腻。
这样的问题直到东汉才得以解决(向学生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两汉纸的区别)。
生:东汉纸要细腻一些,有利于书写。
师:回答正确,东汉纸就是我们熟知的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向学生展示史料和制作过程),引出后人将之称为“蔡侯纸”,到魏晋南北朝时纸质提高,并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师:中国既然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那么西方改变牛皮这样书写材料的历史又是什么时候呢?我们来了解一下造纸术的传播,让学生总结,其传播过程。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第8课古代中国的创造和发现【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①理解中国四大创造、数学、天文学、历法、农学和医药学的开展历程,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开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②比照中国四大创造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考虑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③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自主考虑,推论中国四大创造产生的便利,在老师引导下理解中国古代创造对世界文明的奉献;②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数学、天文学和农学上的成就,在老师引导下讨论中国古代的科技构造,并分析其原因;③学生通过比照东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联络所学知识,讨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在长期理论中积累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宏大奉献,萌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②学生通过讨论中国科技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立、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奉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古代科技开展主要成就〔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难点】〔1〕分析科技开展的原因〔2〕对于数学、天文学和历法根底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课件展示本课课题〕问题情境1:说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家最为熟悉的是什么?学生答复:……〔主要找到关于四大创造的答复〕问题:那为什么大家对于四大创造会最为熟悉呢?〔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提问所询问的本质内容,即“四大创造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答复:……〔利用课件中四大创造传播的道路和课本学思之窗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答复对中国的影响推及到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开展〔1〕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开展,骑士阶层衰弱,封建制度逐渐瓦解〔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为近代欧洲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创造可能,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3〕欧洲人借鉴了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地位及其贡献;3.分析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二、课前准备1.课本《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八章;2.视频资料《大国之殇》;3.课堂活动准备:制作古代科技发明卡片、制作电子板报等。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铁器、瓷器、中国结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的智慧和技能为何能够造出这样的优秀的文化和科技产品?导出本课主题。
2. 学习(40分钟)(1)造纸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造纸术的发明对于古代中国技术、文化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
(2)指南针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指南针的发明对于古代航海事业、军事、国际贸易的影响。
(3)火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火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火药的发明对于古代军事、文化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
(4)印刷术1.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大国之殇》来了解印刷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分析印刷术的发明对于古代文化发展和传播以及世界文明的影响。
3. 活动(30分钟)1.学生分组,制作古代科技发明卡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发明;2.学生分组,制作电子板报,了解中外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4. 练习(15分钟)做相关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视频资料、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各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科技产品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本课还让学生通过制作卡片和电子板报等活动方式,从中深入展开对古代科技发明与报告制作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实现知识的应用与扩展,并在具体的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高二上册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设计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背景分析【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科技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习题检测,让学生掌握古代科技的基本成就;➢通过教师展示文献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古代中国科技长期世界领先的原因和古代科技在内容上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基本学科素养。
➢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史实,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定科学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依据: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首的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决方式:以教师展示材料为主,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2.难点:中国古代科技特别是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依据: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探索,力求以史为鉴,追求民族复兴。
解决方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材料解读,课堂合作、讨论、探究,师生共同完成。
【学情学法】对于四大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代科技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涉及,大多数学生对此四大发明有所了解,但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亟待提高。
情感价值的升华需要激发。
高中阶段学习重点侧重在于:以以课标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对教材进行取舍,依托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认识科技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自觉形成科学意识。
高中历史必修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高中历史必修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古代中国人民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重点掌握诸多世界之最。
(2)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作用。
(3)运用:分析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明确成就与贡献的史与论的关系。
(2)了解两汉和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黄金时期,发现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往往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
(3)了解不同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能提出关于贡献、发展特点的个人见解,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勉励‘自己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人生理想)(2)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杰出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生态度)(3)体会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思想及影响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特征,探讨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学习(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展示图片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纸地图中国古代起初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
但是竹简太重,缣帛太贵,很难推广。
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
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这种纸原料易得,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秆、布片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2.印刷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每印一页书就得雕一块版,雕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换版。
北宋初年刻印《大藏经》,雕版多达13万块,费时12年。
活字印刷:毕舁发明的活字是用胶泥刻成单个反体字烧制而成,排版和刷后可拆散保存,反复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1)过程:①秦汉以前,竹木简和丝织品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
缺点是纸质粗糙,不适合书写;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制成廉价的纸,皇帝封其为候,故名“蔡候纸”,实现了人类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2)贡献:①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②在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指南针:
(1)过程:①战国: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司南”。
后来,又出现指南针、指南鱼;②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2)贡献: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对行会失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12世纪末13世纪初,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指南针的应用,为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为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条件。
3、火药:
(1)过程:①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②唐朝未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③北宋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开创了人类战争史的新阶段;④明朝:创制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2)贡献:14世纪初,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欧洲采矿业和治金业的发展。
4、印刷术:
(1)过程:①隋唐:出现佛经等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②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胶泥活字);③元朝: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④明朝:铜活字在苏南得到较多应用。
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贡献: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
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印刷术连同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推动
二、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和筹算计算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
记数法的国家。
2、魏晋南北朝: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首创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南北朝时期的
祖冲之精确地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
3、西汉:《周髀算经》最早推出勾股定理特例,比西方早500年。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三、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
1、天文记载:春秋时期关于哈雷慧星的记载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西汉时期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时期的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天文观测: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国家,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在《天文》一书中记录了100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
至迟在汉武帝时期,已使用浑天
仪观察天体坐标。
唐朝僧人一行是世界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人。
元朝郭守敬革新浑仪,发明“简仪”。
3、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第一部天文学专著。
4、古代历法:汉武帝时,中国制订出第一部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唐朝僧人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规律。
北宋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的安排。
元朝郭守敬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领先现行公历300年。
四、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1、名医:战国时期的扁鹊采用“四诊法”,沿用至今。
东汉未年华佗发明“麻沸散”,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2、医学著作: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东汉时期张仲景编著的《仿寒杂病论》、唐朝藏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
3、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唐朝政府编定的《唐本草》和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五、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四大农书
1、西汉时期《汜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
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3、元朝王祯《农书》:是元代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书中介绍了欧洲水利技术,徐光启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六、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的几个问题
1、中国古代主要科学成就(四大发明外)
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原因:(1)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2)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
(3)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4)民族融合、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
(5)源泉: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朴素性: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实用性:强调实用技术,忽视科学理论的研究,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制约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3)经验性:具有较强的经验性,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方面的概括和抽象,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4)封闭性: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古籍和总结,不注重科学实验。
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技术不具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生产力。
4、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经济上: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上: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实行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3)教育上: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
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4)对外交往:当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
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5)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
5、西方领先的原因:(1)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
(2)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清除了思想障碍。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学技术的兴起提供了政治保障。
(4)世俗大学的建立为科学革命准备了人才。
(5)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6、中国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局限给我们的启示: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科技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科教兴国)。
(3)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鼓励知识创新。
(4)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5)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