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课件射线检测讲解
合集下载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介绍》PPT模板课件
0.1 mSv
0.01 mSv
0.001 mSv
对人体健康不至 构成显著的影响
3.6射线安全实例: (1):2010年发布《职业健康检查中摄胸片取代胸透的探讨》病人病人接受一 次胸部透视和摄胸片检查所受的X射线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179mSv、0.015mSv。 (2):SCT-4800CT扫描机,扫描电压120kV,轴扫电流最小50mA四档,扫描时间分最 短215。 常用工业射线机拍8~10mm的钢板,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mA。 (3):X安检仪管电流:0.4~1.2mA,管电压:100~160 kV,地铁乘客每年因地铁 安检接受的泄露辐射剂量也不大于0.01mSv。 (射线人员接受辐射剂量限值是公众的10倍,公众一般不会受到过量射线伤害, 日常过安检时不要着急拿行李把手伸到安检仪里,夜间尽量不要在在建钢结构或 锅炉管道企业以及船厂和冶金企业附近长时间逗留,防止其正在射线探伤作业) 3.7射线业务注意事项: (1):首先需要了解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注意很多标准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是 在一个标准里,有些验收标准不分质量等级,直接是符合和不符合。 (2):其次要了解产品制造工艺、规格、材质,只有了解这些才能选择适合的标 准,选择合适的探伤工艺,正确评定缺陷性质。 (3):如果现场检测的话一般安排在夜间,周围必须没有人,脚手架等必须有。 (4):射线检测的成本高,操作风险大,底片合格率难以保证,所以少量现场拍 片最好按天计费。
2.7超声业务注意事项: (1):首先需要了解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注意很多标准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是 在一个标准里,有些验收标准不分质量等级,直接是符合和不符合。 (2):其次要了解产品制造工艺、规格、材质,只有了解这些才能选择适合的标 准,选择合适的探伤工艺,正确评定缺陷性质。 (3):检测产品前可能要加工对比试块,制作对比试块前要有工件的图纸或具体 规格,所以预估工期时要考虑加工试块的时间。 (4):很多常规检测不需要对比试块,如厚钢板、直径大的棒料等。
0.01 mSv
0.001 mSv
对人体健康不至 构成显著的影响
3.6射线安全实例: (1):2010年发布《职业健康检查中摄胸片取代胸透的探讨》病人病人接受一 次胸部透视和摄胸片检查所受的X射线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179mSv、0.015mSv。 (2):SCT-4800CT扫描机,扫描电压120kV,轴扫电流最小50mA四档,扫描时间分最 短215。 常用工业射线机拍8~10mm的钢板,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mA。 (3):X安检仪管电流:0.4~1.2mA,管电压:100~160 kV,地铁乘客每年因地铁 安检接受的泄露辐射剂量也不大于0.01mSv。 (射线人员接受辐射剂量限值是公众的10倍,公众一般不会受到过量射线伤害, 日常过安检时不要着急拿行李把手伸到安检仪里,夜间尽量不要在在建钢结构或 锅炉管道企业以及船厂和冶金企业附近长时间逗留,防止其正在射线探伤作业) 3.7射线业务注意事项: (1):首先需要了解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注意很多标准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是 在一个标准里,有些验收标准不分质量等级,直接是符合和不符合。 (2):其次要了解产品制造工艺、规格、材质,只有了解这些才能选择适合的标 准,选择合适的探伤工艺,正确评定缺陷性质。 (3):如果现场检测的话一般安排在夜间,周围必须没有人,脚手架等必须有。 (4):射线检测的成本高,操作风险大,底片合格率难以保证,所以少量现场拍 片最好按天计费。
2.7超声业务注意事项: (1):首先需要了解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注意很多标准检测标准和验收标准是 在一个标准里,有些验收标准不分质量等级,直接是符合和不符合。 (2):其次要了解产品制造工艺、规格、材质,只有了解这些才能选择适合的标 准,选择合适的探伤工艺,正确评定缺陷性质。 (3):检测产品前可能要加工对比试块,制作对比试块前要有工件的图纸或具体 规格,所以预估工期时要考虑加工试块的时间。 (4):很多常规检测不需要对比试块,如厚钢板、直径大的棒料等。
射线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原理PPT课件
荧光与闪烁原理
总结词
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出荧光或闪烁光,可用于检测和 识别物质。
详细描述
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会发出荧光或闪烁光,这是因为射线 能量激发了物质的电子,使其跃迁至较高能级,当电子返回 低能级时释放出光子。这种荧光或闪烁光可用于检测和识别 物质。
成像与重建原理
总结词
通过测量穿过被检测物体的射线,利用计算机技术重建物体的内部结构。
射线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原理ppt课 件
目录
• 射线检测概述 • 射线检测的主要方法 • 射线检测的原理 • 射线检测的应用领域
01
射线检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射线检测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通过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 对物体进行穿透,检测物体的内 部结构和缺陷。
特点
射线检测具有非破坏性、高精度 和高可靠性,能够检测各种材料 和复杂结构的内部缺陷和异常。
在焊接过程中,射线检测能够检测出 焊缝中的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 确保焊接质量。
复合材料检测
射线检测能够检测复合材料中的分层、 脱粘、孔洞等缺陷,确保复合材料的 质量和安全性。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检测
射线检测能够检测管道焊缝的内部缺 陷,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医学影像诊断
01
02
03
X射线成像
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 在胶片或数字成像设备上 形成影像,用于诊断骨折、 肺部感染等。
γ射线检测
γ射线检测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发出的γ 射线对物质进行穿透,通过测量穿透 后的γ射线强度来检测物质内部结构 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γ射线检测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精 度高、对形状复杂的部件也能进行全 面检测。
γ射线检测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和较 高的分辨率,能够检测出金属、陶瓷、 玻璃等材料中的气孔、裂纹、夹杂物 等缺陷。
射线无损检测 ppt课件
卢瑟福首先发现具有天然放射性的几种不同的 射线。他把带正电的射线命名为α射线,带负 电的射线命名为β射线。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 W.K.伦琴发现X射线,故又称伦琴射线;
4
二、射线的分类
定义:射线是由各种放射性核素,或者原子、电 子、中子等粒子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射出的、具 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 分类:γ射线,α射线,β射线,中子射线,X 射线,紫外线,红外线,激光
13
线源:
X射线 γ射线 中子射线 红外线
14
x射线无损检测
检测原 理:
15
X射线探伤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管电压:决定X射线的穿透能力,管电压越 高,穿透能力越强,可检测的工件越厚。满足穿 透能力下尽量选用低电压,以减少散射影响,提 高清晰度。管电压越高,缺陷显现的灵敏度越低。 (2)管电流:影响检测时曝光时间的长短,管 电流越大,曝光时间越短,故管电流应尽可能大 些。 (3)焦点形式及尺寸:形式有点焦点和线焦点; 尺寸指焦点的大小。焦点减小,有利于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检测分辨率。
17
常用γ射线源的特性
18
中子射线检测
检测原理: 中子源发生的中子束射 向被检测的物体,由于 物体的吸收和散射,中 子的能量被衰减,衰减 的程度取决于物体的成 分,穿过物体的中子束 被影像记录仪所接收而 形成物体的射线照片。
19
描述中子射线的参数
强度:中子源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中子数目, 对于每次核反应释放一个中子的过程,中子强度 等于单位时间内靶物质中发生的核反应数。
1
射线 无损检测
第五组:马伟 向艳 张晶 刘洁钰 宿瑞元
2
一、射线的发现 二、射线的分类 三、射线的应用 四、射线的危害及防护
Hale Waihona Puke 3一、射线的发现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发现红外线,又称为 红外热辐射;
4
二、射线的分类
定义:射线是由各种放射性核素,或者原子、电 子、中子等粒子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射出的、具 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 分类:γ射线,α射线,β射线,中子射线,X 射线,紫外线,红外线,激光
13
线源:
X射线 γ射线 中子射线 红外线
14
x射线无损检测
检测原 理:
15
X射线探伤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管电压:决定X射线的穿透能力,管电压越 高,穿透能力越强,可检测的工件越厚。满足穿 透能力下尽量选用低电压,以减少散射影响,提 高清晰度。管电压越高,缺陷显现的灵敏度越低。 (2)管电流:影响检测时曝光时间的长短,管 电流越大,曝光时间越短,故管电流应尽可能大 些。 (3)焦点形式及尺寸:形式有点焦点和线焦点; 尺寸指焦点的大小。焦点减小,有利于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检测分辨率。
17
常用γ射线源的特性
18
中子射线检测
检测原理: 中子源发生的中子束射 向被检测的物体,由于 物体的吸收和散射,中 子的能量被衰减,衰减 的程度取决于物体的成 分,穿过物体的中子束 被影像记录仪所接收而 形成物体的射线照片。
19
描述中子射线的参数
强度:中子源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中子数目, 对于每次核反应释放一个中子的过程,中子强度 等于单位时间内靶物质中发生的核反应数。
1
射线 无损检测
第五组:马伟 向艳 张晶 刘洁钰 宿瑞元
2
一、射线的发现 二、射线的分类 三、射线的应用 四、射线的危害及防护
Hale Waihona Puke 3一、射线的发现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发现红外线,又称为 红外热辐射;
射线检测基础知识课件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海 关检查,探测旅客携带 的物品中是否有违禁品 。
公共安全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公 共安全检查,如地铁站 、体育馆等场所的安全 检查。
环境监测领域应用
1 2
空气质量监测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监测空气质量,如PM2.5、 气态污染物等。
水质监测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监测水质,如总大肠菌群、 重金属等。
01
中子射线是一种粒子流 ,其质量约为氢原子质 量的1.14倍。
02
中子射线具有很强的穿 透性,能够穿透一定厚 度的重金属和混凝土等 物质。
03
中子射线具有很强的诱 变作用,能够使DNA发 生变异,导致生物体发 生突变。
04
中子射线还具有热效应 和辐射损伤等作用。
电子射线的性质
电子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其能量范围在几兆电 子伏特到几百千电子伏特之间。
类型
X射线探伤机可分为固定 式、移动式和便携式。
应用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汽车、电子等领域。
γ射线探伤机
工作原理
γ射线探伤机利用γ射线穿 透金属材料,检测其内部 缺陷。
类型
γ射线探伤机可分为放射性 同位素源和加速器源两种 。
应用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 电力等领域。
中子射线探伤机
工作原理
中子射线探伤机利用中子射线穿 透金属材料,检测其内部缺陷。
工业领域应用
零部件检测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检测工业生产中的零部件,如铸件、焊接件 等,检测是否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
设备维护
射线检测可对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检测,提前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和 问题,为设备维护和修理提供帮助。
产品质量控制
射线检测可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 标准。
公共安全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公 共安全检查,如地铁站 、体育馆等场所的安全 检查。
环境监测领域应用
1 2
空气质量监测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监测空气质量,如PM2.5、 气态污染物等。
水质监测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监测水质,如总大肠菌群、 重金属等。
01
中子射线是一种粒子流 ,其质量约为氢原子质 量的1.14倍。
02
中子射线具有很强的穿 透性,能够穿透一定厚 度的重金属和混凝土等 物质。
03
中子射线具有很强的诱 变作用,能够使DNA发 生变异,导致生物体发 生突变。
04
中子射线还具有热效应 和辐射损伤等作用。
电子射线的性质
电子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其能量范围在几兆电 子伏特到几百千电子伏特之间。
类型
X射线探伤机可分为固定 式、移动式和便携式。
应用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汽车、电子等领域。
γ射线探伤机
工作原理
γ射线探伤机利用γ射线穿 透金属材料,检测其内部 缺陷。
类型
γ射线探伤机可分为放射性 同位素源和加速器源两种 。
应用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 电力等领域。
中子射线探伤机
工作原理
中子射线探伤机利用中子射线穿 透金属材料,检测其内部缺陷。
工业领域应用
零部件检测
射线检测技术可用于检测工业生产中的零部件,如铸件、焊接件 等,检测是否存在气孔、裂纹等缺陷。
设备维护
射线检测可对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检测,提前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和 问题,为设备维护和修理提供帮助。
产品质量控制
射线检测可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 标准。
无损检测之射线检测ppt课件
的对接接头,AB级在特种设备检测中一般采用AB 级;在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 线照相》中分为二级:A级普通级;B级优化级,在 一般射线照相检测中采用A级对焊接接头进行照相 检测,B级一般用于重要设备、结构、特殊材料和 特殊焊接工艺制作的对接接头.
2021精选ppt
10
(五)射线检测法中主要事项
③工件至胶片距离b object-to-film distance:沿射线束中 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④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 source-to-object distance:沿射线 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表面之间 的距离;
⑤焦距F focal distance: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 之间的距离;
2021精选ppt
14
胶片系统的主要特性指标
胶片 系统 类别
感光 速度
特性曲 线平均
梯度
感光乳 剂粒度
梯度最小值 Gmin
D=2.0 D=4.0
颗粒度最大值 σ
max
D=2.0
(梯度/颗粒度) 最小值
(G/σD)min
D=2.0
T1 低
高
微粒 4.3 7.4
0.018
270
T2 较低 较高 细粒 4.1 6.8
2021精选ppt
22
现场进行γ 射线检测对控制区和管理区的划分要求
B级射线检测技术:f≥15d·b2/3
F0=f+ b
按J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规定:最
短焦距F0规定如下:
所选用的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应满足下述要求:
A级射线检测技术:f≥7.5d·b2/3 F0=f+b
2021精选ppt
10
(五)射线检测法中主要事项
③工件至胶片距离b object-to-film distance:沿射线束中 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
④射线源至工件距离f source-to-object distance:沿射线 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表面之间 的距离;
⑤焦距F focal distance: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射线源与胶片 之间的距离;
2021精选ppt
14
胶片系统的主要特性指标
胶片 系统 类别
感光 速度
特性曲 线平均
梯度
感光乳 剂粒度
梯度最小值 Gmin
D=2.0 D=4.0
颗粒度最大值 σ
max
D=2.0
(梯度/颗粒度) 最小值
(G/σD)min
D=2.0
T1 低
高
微粒 4.3 7.4
0.018
270
T2 较低 较高 细粒 4.1 6.8
2021精选ppt
22
现场进行γ 射线检测对控制区和管理区的划分要求
B级射线检测技术:f≥15d·b2/3
F0=f+ b
按J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规定:最
短焦距F0规定如下:
所选用的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应满足下述要求:
A级射线检测技术:f≥7.5d·b2/3 F0=f+b
射线检测解析PPT课件
工业上广泛采用人工同位素产生γ射线。由于γ射线的 波长比X射线更短,所以具有更大的穿透力。在无损检测中γ 射线常被用来对厚度较大和大型整体工件进行射线照相。
2020年9月28日
6 (10-9 m)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3、
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中子射线是由某些物质 的原子在裂变过程中逸出高速中子所产生的。工业上常用人 工同位素、加速器、反应堆来产生中子射线。在无损检测中 中子射线常被用来对某些特殊部件(如放射性核燃料元件)进行 射线照相。
连续X射线具有以下特点:
(1) 连续X射线的波长与阳极的材料无关。
(2) 连续X射线的波长在长波方向,理论上
λ=∞;而在短波方向,实验证明 具有最短波长λmin, 且有
min1U.24 (nm)
式中:U为X射线管的管电压,单位为kV。
2020年9月28日
11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3) X射线管的效率为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均具有质量。 质子的电量与电子电荷相等。
2020年9月28日
7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二、
(一)X 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具有光的特
性,例如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散射和偏振等现象。 它能使一些结晶物体发生荧光、气体电离和胶片感光。
X 射线
射线
中子射线
不带电离子 电中性 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强 广泛用于无损检测
2020年9月28日3来自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在射线检测中应用的射线主要是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
线。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磁辐射,中子射线是中子束流。 由 于他们属电中性,不会受到库伦场的影响而发生偏转,且贯穿 物质的本领较强,被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
2020年9月28日
6 (10-9 m)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3、
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中子射线是由某些物质 的原子在裂变过程中逸出高速中子所产生的。工业上常用人 工同位素、加速器、反应堆来产生中子射线。在无损检测中 中子射线常被用来对某些特殊部件(如放射性核燃料元件)进行 射线照相。
连续X射线具有以下特点:
(1) 连续X射线的波长与阳极的材料无关。
(2) 连续X射线的波长在长波方向,理论上
λ=∞;而在短波方向,实验证明 具有最短波长λmin, 且有
min1U.24 (nm)
式中:U为X射线管的管电压,单位为kV。
2020年9月28日
11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3) X射线管的效率为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均具有质量。 质子的电量与电子电荷相等。
2020年9月28日
7
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二、
(一)X 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具有光的特
性,例如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散射和偏振等现象。 它能使一些结晶物体发生荧光、气体电离和胶片感光。
X 射线
射线
中子射线
不带电离子 电中性 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强 广泛用于无损检测
2020年9月28日3来自第第二章6章射常线检用测无损检测方法
在射线检测中应用的射线主要是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
线。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磁辐射,中子射线是中子束流。 由 于他们属电中性,不会受到库伦场的影响而发生偏转,且贯穿 物质的本领较强,被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课件
。
电力工业
无损检测在电力工业中用于发 电机组、变压器等设备的检测
。
02
无损检测技术分类
超声检测
总结词
通过高频声波显示材料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
详细描述
超声检测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回来的声波 信号,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缺陷、裂纹、气孔等问题,广泛应用于金属、非 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的检测。
案例二:压力容器的射线检测
总结词
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对于压力容器 的内部结构和材料特性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其安全 可靠。
详细描述
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的 设备,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压力容器的使用环境和 内部介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纹 、气孔、夹渣等缺陷。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必须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 测方法,通过X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和成像技术,可以 清晰地显示出容器内部的缺陷和结构,为压力容器的安 全评估和维修提供有力支持。
确定需要检测的物品或部位, 了解其材料、结构和使用情况
。
收集相关信息
收集有关检测物品的历史、制 造工艺、使用环境等方面的信 息。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目标和信息,选择最合适 的无损检测方法。
准备检测设备和器材
确保所需的仪器、探头、试剂 等齐全且性能良好。
检测操作
设置检测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参数,确保准确性 和可靠性。
案例三:高铁轮对的磁粉检测
总结词
高铁轮对是高铁列车运行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和安全 性至关重要。磁粉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可以对轮对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全面检测。
电力工业
无损检测在电力工业中用于发 电机组、变压器等设备的检测
。
02
无损检测技术分类
超声检测
总结词
通过高频声波显示材料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
详细描述
超声检测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回来的声波 信号,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缺陷、裂纹、气孔等问题,广泛应用于金属、非 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的检测。
案例二:压力容器的射线检测
总结词
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对于压力容器 的内部结构和材料特性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其安全 可靠。
详细描述
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的 设备,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压力容器的使用环境和 内部介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纹 、气孔、夹渣等缺陷。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必须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 测方法,通过X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和成像技术,可以 清晰地显示出容器内部的缺陷和结构,为压力容器的安 全评估和维修提供有力支持。
确定需要检测的物品或部位, 了解其材料、结构和使用情况
。
收集相关信息
收集有关检测物品的历史、制 造工艺、使用环境等方面的信 息。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目标和信息,选择最合适 的无损检测方法。
准备检测设备和器材
确保所需的仪器、探头、试剂 等齐全且性能良好。
检测操作
设置检测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参数,确保准确性 和可靠性。
案例三:高铁轮对的磁粉检测
总结词
高铁轮对是高铁列车运行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和安全 性至关重要。磁粉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可以对轮对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全面检测。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PPT课件
采用高频超声波,其理由之一就是希望它具有指向性,便于超 声波探伤发现缺陷,确定缺陷位置。 8 近场区和远场区
在超声波探头的声场中,按声场变化的规律分为近场区和远 场区。
3
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RT是在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发展起来的; UT是在声纳技术和雷达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MT、ET建立在电磁学理论的基础上; PT得益于物理化学的进展
无损探伤-无损检测-无损评价 无损探伤是早期阶段的名称,其涵义是探测和发现缺陷; 无损检测是当前阶段的名称,其涵义不仅仅发现缺陷,还 包括探测缺陷的一些信息,如位置、形状、尺寸、性质等; 无损评价则是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包涵 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它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缺陷的 详细数据,还要求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综合的信息,例 如缺陷的取向、内含物、准确形状尺寸、缺陷部位的组织、 残余应力等,结合成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 和处理等技术,与材料力学、断裂力学等知识综合应用,对 试件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8
标识X射线产生机理:动画演示 能量较大的电子入射到靶材料的原子中,与壳层电子碰撞,
击出内电子,使原子处于激发态(吸收);激发态原子释放能 量发射光子(辐射)。即发射标识X射线。
产生标识X射线的条件:管电压>某一临界值时,才能产生标 识X射线。
γ射线产生机理 原子核的重要性质----放射性 放射性同位素产生α或β衰变之后,若仍处于高能级的激发状 态,必定要释放多余的能量回到低能级的稳定状态(基态), 这时发射γ射线。
14
2 照相规范确定
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射线照相对比度(小缺陷或细节与其周围背 景的黑度差)、不清晰度(影象轮廓边缘黑度过渡区的宽度) 和颗粒度(影像黑度的不均匀程度)三大要素的综合结果,而 三大要素又分别受到不同工艺因素的影响。
在超声波探头的声场中,按声场变化的规律分为近场区和远 场区。
3
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RT是在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发展起来的; UT是在声纳技术和雷达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MT、ET建立在电磁学理论的基础上; PT得益于物理化学的进展
无损探伤-无损检测-无损评价 无损探伤是早期阶段的名称,其涵义是探测和发现缺陷; 无损检测是当前阶段的名称,其涵义不仅仅发现缺陷,还 包括探测缺陷的一些信息,如位置、形状、尺寸、性质等; 无损评价则是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包涵 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它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缺陷的 详细数据,还要求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综合的信息,例 如缺陷的取向、内含物、准确形状尺寸、缺陷部位的组织、 残余应力等,结合成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 和处理等技术,与材料力学、断裂力学等知识综合应用,对 试件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8
标识X射线产生机理:动画演示 能量较大的电子入射到靶材料的原子中,与壳层电子碰撞,
击出内电子,使原子处于激发态(吸收);激发态原子释放能 量发射光子(辐射)。即发射标识X射线。
产生标识X射线的条件:管电压>某一临界值时,才能产生标 识X射线。
γ射线产生机理 原子核的重要性质----放射性 放射性同位素产生α或β衰变之后,若仍处于高能级的激发状 态,必定要释放多余的能量回到低能级的稳定状态(基态), 这时发射γ射线。
14
2 照相规范确定
射线照相灵敏度是射线照相对比度(小缺陷或细节与其周围背 景的黑度差)、不清晰度(影象轮廓边缘黑度过渡区的宽度) 和颗粒度(影像黑度的不均匀程度)三大要素的综合结果,而 三大要素又分别受到不同工艺因素的影响。
射线无损检测ppt课件
40
四、射线的危害及防护
射线的生物效应:射线作用于物体时由于电离作用,造成 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引起病理反应。可以表 现在受照者本身,也可出现在受照者的后代。 辐射损伤:电离辐射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损 伤。主要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种类型。 急性损伤:短时间内全身受到大剂量的照射,造成中枢神 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等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长时间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低剂量的照射,在 受照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出现的辐射生物效应。引发白血病, 皮肤癌、肺癌、骨癌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内障、寿命 缩短等。
6
α射线
本质:是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氦原子核。 产生原理:放射性元素经α衰变放出带正电的α 粒子。 特性: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在空气中 的射程只有1-2厘米,通常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
7
β射线
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产生原理:放射性元素经β衰变放出带负电的β 粒子。
特性:带负电荷,质量很小,贯穿本领比α粒子 强,电离能力比α粒子弱。
25
红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1、操作安全:由于红外监测不需要与设备直接接触,所以 操作十分安全。这在带电设备、转动设备、高空设备 的监 测 中表现尤为突出。 2、灵敏度高:现代红外探测器对红外辐射的探测灵敏度很 高,以此类探测器为基础构成的红外监测设备,对温度 的分 辨率很高,可以发现设备不同部位存在 温 度 差别,可 以监 测诊断 出设备热状态 的细微变化。 3、诊断效率高:由于红外探测器的响应速度高达纳秒级, 因此可迅速采集、处理和显示设备的红外辐射,大大提高设 备监测诊断的效率。 缺点 红外监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红外测量主要是表面 的热状态,不能确定物体内部的热状态 二是红外无损监测设 备是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生产批量不大,因此与其他 检测仪器或常规监测设备相比价格昂贵。
《无损检测》射线检测 (教学课件)
①象质等级的规定: A 级,AB级,B级。B级为最高级。
• 被加速的电子最终撞击到阳极靶上,将 其高速运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和X射线。
(4)几点说明
①高速运动电子的能量,绝大多数转换为热 能,转化为X射线的能量比率仅占1%左右; 因此阳极靶必须散热和冷却;这个问题应 该由X射线管的设计人员解决。
②产生X射线的强度与管电流成正比,与管 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阳极靶材料的原子 序数成正比。因此,恰当选择管电流、管 电压和阳极靶材料至关重要。
1.3 X射线照相法检测技术
1.3.1 x射线照相法检测原理 依据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将射线透
射工件后的潜影以胶片形式接收,再经显 影、定影后,就可从射线底片上得到了工 件内在的质量信息。这就是x射线照相法检 测原理。
胶片
1.3.2 X射线照相法检测技术 (1)合格底片的评价指标(参考GB3323素
半衰期 射线能量 应用条件
钴60 铱192 铯137
5.3年 75±3天 33±2年
高 较弱 较弱
300 mm 以下 钢制件
60mm 以下 钢制件
60mm 以下 钢制件
1.2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1.2.1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定律
• 射线在穿透物质的同时也会发生衰减现象。其发 生衰减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显然有:
Ix / Iδ = e- (μˊ-μ)X
(1-3)
讨论与结论
①当μ’< μ时,Ix >Iδ;比如,钢中的气孔、 夹渣就属于这种; ②当μ’> μ时,Ix < Iδ;比如,钢中的夹铜就 属于这种; ③当μ’= μ或x很小时,Ix ≈Iδ;几乎差异, 缺陷则得不到显示!
• 这就是射线检测的基本应用原理!
• 被加速的电子最终撞击到阳极靶上,将 其高速运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和X射线。
(4)几点说明
①高速运动电子的能量,绝大多数转换为热 能,转化为X射线的能量比率仅占1%左右; 因此阳极靶必须散热和冷却;这个问题应 该由X射线管的设计人员解决。
②产生X射线的强度与管电流成正比,与管 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阳极靶材料的原子 序数成正比。因此,恰当选择管电流、管 电压和阳极靶材料至关重要。
1.3 X射线照相法检测技术
1.3.1 x射线照相法检测原理 依据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将射线透
射工件后的潜影以胶片形式接收,再经显 影、定影后,就可从射线底片上得到了工 件内在的质量信息。这就是x射线照相法检 测原理。
胶片
1.3.2 X射线照相法检测技术 (1)合格底片的评价指标(参考GB3323素
半衰期 射线能量 应用条件
钴60 铱192 铯137
5.3年 75±3天 33±2年
高 较弱 较弱
300 mm 以下 钢制件
60mm 以下 钢制件
60mm 以下 钢制件
1.2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1.2.1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定律
• 射线在穿透物质的同时也会发生衰减现象。其发 生衰减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显然有:
Ix / Iδ = e- (μˊ-μ)X
(1-3)
讨论与结论
①当μ’< μ时,Ix >Iδ;比如,钢中的气孔、 夹渣就属于这种; ②当μ’> μ时,Ix < Iδ;比如,钢中的夹铜就 属于这种; ③当μ’= μ或x很小时,Ix ≈Iδ;几乎差异, 缺陷则得不到显示!
• 这就是射线检测的基本应用原理!
射线检测—射线检测基础知识(无损检测课件)
♫ 射线检测主要适用于体积型缺陷,如气孔等的检测;在特 定的条件下,也可检测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
♫ 工业应用的射线检测技术有三种:X射线检测,γ射线检测、 中子射线检测。
2. 物理基础
♫ 射线分类: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从现代物理学波粒 二相性的观点看也可将其视为能量极高的光子束流,两者 基本区别在于X射线是从X射线管中产生的,而γ射线是从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
第1节 射线检测机
➢ 产生X射线的基本过程是: 发射电子→电子高速飞向阳极→撞击阳极靶→产生X射线
3. 设备器材
➢ 由X射线管所发出的X射线能谱为连续谱,因其波长分布 是连续的。连续谱的最短波长λmin与管电压千伏值(kVP) 的关系为
λmin=12.4/kVP ➢ 管电压越高,最短波长λmin的值就越小,平均波长越短,X
1. 概述
♫ 射线检测技术特点:
➢ 对被检验工件的材料、形状、表面状态无特殊要求; ➢ 检测结果显示直观; ➢ 检测技术和检测工作质量可以自我检测。
1. 概述
♫ 射线检测是利用射线探测零件内部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 利用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易于穿透物体和穿透物体后 的衰减程度不同,使胶片感光程度的不同来探测物体内部 的缺陷,对缺陷的种类、大小、位置等进行判断。
第1节 射线检测的基础知识
1. 概述
♫ 射线检测技术四部分: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射线实时
成像检测技术;层析射线检测技术;辐射测量技术。
♫ 射线检测技术应用类型包括:
➢ 缺陷检验:铸造、焊接等工艺; ➢ 测量:厚度、结构与尺寸、密度等; ➢ 检查:机场、车站、海关安全检查; ➢ 动态研究:爆炸、核技术、铸造工艺等。
射线检测—X射线检测基本原理(无损检测课件)
透照中,焦距的选择大多在600~800mm间。
5. 射线照相规范
♫
(4)曝光量的选择
曝光量E为射线强度I与曝光时间t的乘积,即 E = I·t。曝
光量的大小要能保证足够的底片黑度。如果管电压偏高,
那么小的曝光量也能使底片达到规定黑度,但这样的底
片灵敏度不够好,所以焦距为600mm时X射线照相的曝光
一般规定底片黑度为1.5~4.0D的范围内。
5. 射线照相规范
♫
➢
➢
➢
(7)象质计(透度计)的应用
象质计是用来检查透照技术和胶片处理质量的。我国标准
规定使用线型象质计。
所谓射线照相的灵敏度是射线照相能发现最小缺陷的能力,
射线照相灵敏度分为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
绝对灵敏度是指射线透照某工件时能发现最小缺陷的尺寸,
第2节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2. 物理基础
➢
单色窄束射线在穿过厚度非常小的均匀介质时,其衰减的
基本规律为:
I= 0 −
其中,I0 ——入射射线强度;
I —— 透射射线强度;
T —— 吸收体厚度;
μ —— 线衰减系数。
0.639
➢
半值层厚度: 1Τ =
➢
宽束连续谱射线衰减规律: = 0 1 + −
➢
愈是使用低能量的射线,吸收系数μ值就愈大,从而可以
得到ΔD较大的缺陷图象。
➢
在采用X射线时要尽可能降低管电压,在采用γ射线时,则
要选择能量较低的γ射线源。但是降低管电压会导致射线
穿透力减小,因而不能得到黑度足够的底片。所以降低管
电压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
完整的说法是:在能穿透工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X射
5. 射线照相规范
♫
(4)曝光量的选择
曝光量E为射线强度I与曝光时间t的乘积,即 E = I·t。曝
光量的大小要能保证足够的底片黑度。如果管电压偏高,
那么小的曝光量也能使底片达到规定黑度,但这样的底
片灵敏度不够好,所以焦距为600mm时X射线照相的曝光
一般规定底片黑度为1.5~4.0D的范围内。
5. 射线照相规范
♫
➢
➢
➢
(7)象质计(透度计)的应用
象质计是用来检查透照技术和胶片处理质量的。我国标准
规定使用线型象质计。
所谓射线照相的灵敏度是射线照相能发现最小缺陷的能力,
射线照相灵敏度分为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
绝对灵敏度是指射线透照某工件时能发现最小缺陷的尺寸,
第2节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2. 物理基础
➢
单色窄束射线在穿过厚度非常小的均匀介质时,其衰减的
基本规律为:
I= 0 −
其中,I0 ——入射射线强度;
I —— 透射射线强度;
T —— 吸收体厚度;
μ —— 线衰减系数。
0.639
➢
半值层厚度: 1Τ =
➢
宽束连续谱射线衰减规律: = 0 1 + −
➢
愈是使用低能量的射线,吸收系数μ值就愈大,从而可以
得到ΔD较大的缺陷图象。
➢
在采用X射线时要尽可能降低管电压,在采用γ射线时,则
要选择能量较低的γ射线源。但是降低管电压会导致射线
穿透力减小,因而不能得到黑度足够的底片。所以降低管
电压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
完整的说法是:在能穿透工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X射
第二章 射线检测-2 无损检测 教学课件
底片不清晰度一般分为几何不清晰度、固有不清 晰度、散射不清晰度、屏不清晰度和运动不清晰度。
(1)几何不清晰度Ug
射线照相中,射线源并不是理想 的点源,透照工件时,底片上的缺陷 影像边缘就会出现半影区,即黑度过 渡区,使缺陷轮廓不清晰。因此,由 于射线源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而使底 片上缺陷影像周围产生的半影区宽度 称为几何不清晰度。
L=lgE2-lgE1=△lgE 在射线照相标准中,规定了底片的黑度范围,实际上 规定了胶片的宽容度和曝光量范围,从而限制了透照工件 的厚度差。
• 胶片宽容度L大,特性曲线中正常曝光区对应的△lgE大, 允许透照的工件厚度差大。
• γ=△D/△lgE,衬度系数越大,宽容度越小。
5)颗粒度 暗室6处.颗理粒度后G 底片上黑色的银粒的均方根称为颗粒度。 胶片颗粒度大,感光度高,但底片清晰度低,缺陷的分辨力
例2:用焦点尺寸为1×2.4mm的X射线机透照φ50×4 的小径管对接焊缝,焊缝余高为2mm,要求几何不 清晰度不超过0.2mm。求焦距F为多少?
• 实际探伤:考虑到射线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因 此F不宜过大,否则强度降低,曝光时间增大,降 低工作效率。
(2)固有不清晰度Ui
射线照相中,入射到胶片的射线在乳剂层中激发出二次 电子使胶片感光。由于这些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因此能够 从产生它们的卤化银颗粒达到其它的卤化银颗粒,并使这些 颗粒感光成为可显影的。因此曝光区的周围会形成一个黑度 变化的过渡区,使缺陷轮廓不清晰,称之为固有不清晰度或 内部不清晰度,用Ui表示。Ui随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大。
4)抑制剂 未感光的溴化银被还原析出银,在底片上产生灰
雾,降低清晰度。KBr
11
(2) 停影
停影液为3%-6%的醋酸溶液
(1)几何不清晰度Ug
射线照相中,射线源并不是理想 的点源,透照工件时,底片上的缺陷 影像边缘就会出现半影区,即黑度过 渡区,使缺陷轮廓不清晰。因此,由 于射线源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而使底 片上缺陷影像周围产生的半影区宽度 称为几何不清晰度。
L=lgE2-lgE1=△lgE 在射线照相标准中,规定了底片的黑度范围,实际上 规定了胶片的宽容度和曝光量范围,从而限制了透照工件 的厚度差。
• 胶片宽容度L大,特性曲线中正常曝光区对应的△lgE大, 允许透照的工件厚度差大。
• γ=△D/△lgE,衬度系数越大,宽容度越小。
5)颗粒度 暗室6处.颗理粒度后G 底片上黑色的银粒的均方根称为颗粒度。 胶片颗粒度大,感光度高,但底片清晰度低,缺陷的分辨力
例2:用焦点尺寸为1×2.4mm的X射线机透照φ50×4 的小径管对接焊缝,焊缝余高为2mm,要求几何不 清晰度不超过0.2mm。求焦距F为多少?
• 实际探伤:考虑到射线强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因 此F不宜过大,否则强度降低,曝光时间增大,降 低工作效率。
(2)固有不清晰度Ui
射线照相中,入射到胶片的射线在乳剂层中激发出二次 电子使胶片感光。由于这些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因此能够 从产生它们的卤化银颗粒达到其它的卤化银颗粒,并使这些 颗粒感光成为可显影的。因此曝光区的周围会形成一个黑度 变化的过渡区,使缺陷轮廓不清晰,称之为固有不清晰度或 内部不清晰度,用Ui表示。Ui随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大。
4)抑制剂 未感光的溴化银被还原析出银,在底片上产生灰
雾,降低清晰度。KBr
11
(2) 停影
停影液为3%-6%的醋酸溶液
射线检测PPT课件
min
1.24 U
(nm)
不同管电压下钨靶连续X射线
第14页/共90页
第二章 射线检测
2、标识X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吸收能量后将处于受激状态,受激状态原子是
不稳定的,当它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将以发射谱线的形式放出能量。在X 射线管内,高速运动的电子到达阳极靶时将产生连续X射线。如果电子的动
能达到相当的数值, 可足以打出靶原子(通常是重金属原子)内壳层上的一 个电子, 该电子或者处于游离状态,或者被打到外壳层的某一个位置上。 于是原子的内壳层上(低能级处)有了一个空位,邻近高能级壳层上的电 子便来填空,这样就发生相邻壳层之间一系列电子的跃迁。外层高能级上 的电子向内层低能级跃迁时将释放出多余能量,从而发射出X射线。显然, 这种X射线与靶金属原子的结构有关,其能量或波长是确定的,因此称其为 标识X射线或特征X射线。标识X射线通常频率很高, 波长很短。
姆逊效应或电子对的产生,使射线被吸收和散射而引起的。由此可知,物质愈厚, 则射线穿透时的衰减程度也愈大。
射线衰减的程度不仅与透过物质的厚度有关,而且还与射线的性质(波长)、物 体的性质(密度和原子序数)有关。一般来讲,射线的波长愈小,衰减愈小;物质的 密度及原子序数愈大,衰减也愈大。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而是成指数关系的衰减。
第5页/共90页
第二章 射线检测
X射线波长范围约为0.0006~100 nm, X射线检测中常用的波长范围为0.001~0.1 nm。
(10-9 m)
射线的波长分布
第6页/共90页
第二章 射线检测 2、 γ射线 γ射线是一种波长比X射线更短的射线,波长范围约为0.0003~0.1 nm,频率
范围约为3×1012~1×1015MHz。 工业上广泛采用人工同位素产生γ射线。由于γ射线的波长比X射线更短,所
无损检测射线检测课件
上的感光强度,进而得到不同的底片黑度。 一个合成参数: 曝光量—管电流I与曝光时间t的乘积。 曝光曲线——选择曝光参数的工具!
曝光曲线的使用示意图
• X射线机控制箱面板上的曝光曲线使用:
U/kv 150
制作依据: 黑度达到 相同标准。
δ δ0
注意:不同材料的曝光曲线是不同的!
④ 透照距离的选择
最小透照距离Fmin的确定: 首先分析——相似三角形平面几何原理: 板厚δ、焦点直径d、几何不清晰度ug与最 小透照距离Fmin的关系。 综合考虑:
•
γ射线检测;
•
高能射线检测。
• 本章将以X射线照相法检测技术为核心, 讲授射线检测技术。
• 射线检测又称射线探伤。
• 这部分内容也是课程的重点。
1.1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1.1.1 射线的本质 • 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X,γ射线统称为光子。
• 根据波谱图可查得: X射线的波长为: 0.001~0.1nm; γ射线的波长为: 0.0003~0.1nm.
射线检测主要是利用它的指向性、穿透性、衰 减性等几个基本性质。具体分析(参考下图):
δ=A+X+B
I0
X — 缺陷厚度;
A
A — 缺陷上部厚度;
μ
μx
X
δ
B —缺陷下部厚度;
B
Iδ
Ix
(1)无缺陷区的射线透射强度:
Iδ=I0·e-μδ
衰减定律
(2)有缺陷区的射线透射强度:
Ix = I0·e-μA ·e-μˊX ·e-μB
(1-1)
μ—线衰减系数。
线衰减系数μ
• 线衰减系数μ——入射光子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距 离时,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
曝光曲线的使用示意图
• X射线机控制箱面板上的曝光曲线使用:
U/kv 150
制作依据: 黑度达到 相同标准。
δ δ0
注意:不同材料的曝光曲线是不同的!
④ 透照距离的选择
最小透照距离Fmin的确定: 首先分析——相似三角形平面几何原理: 板厚δ、焦点直径d、几何不清晰度ug与最 小透照距离Fmin的关系。 综合考虑:
•
γ射线检测;
•
高能射线检测。
• 本章将以X射线照相法检测技术为核心, 讲授射线检测技术。
• 射线检测又称射线探伤。
• 这部分内容也是课程的重点。
1.1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1.1.1 射线的本质 • 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X,γ射线统称为光子。
• 根据波谱图可查得: X射线的波长为: 0.001~0.1nm; γ射线的波长为: 0.0003~0.1nm.
射线检测主要是利用它的指向性、穿透性、衰 减性等几个基本性质。具体分析(参考下图):
δ=A+X+B
I0
X — 缺陷厚度;
A
A — 缺陷上部厚度;
μ
μx
X
δ
B —缺陷下部厚度;
B
Iδ
Ix
(1)无缺陷区的射线透射强度:
Iδ=I0·e-μδ
衰减定律
(2)有缺陷区的射线透射强度:
Ix = I0·e-μA ·e-μˊX ·e-μB
(1-1)
μ—线衰减系数。
线衰减系数μ
• 线衰减系数μ——入射光子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距 离时,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 》 8号文件 加强对我国γ射线探伤辐射安全和防 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五、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 2—84) (1984年12月24日 卫生部)
核技术利用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
涉源单位
12412 家
放射源总数 107380 枚
在用放射源 76767 枚
射线检测简介
亚新检测公司
1、无要点
1、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
1、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
1、超声波检测(UT)。 2、渗透检测(PT) 3、磁粉检测(MT)
4、射线检测(RT)
射线检测的基本知识
X射线和γ射线与无线电波、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等属于同一范畴,都 是电磁波,其区别只是在于波长不同 以及产生方法不同,因此X射线具有电 磁波的共性,同时也具有不同于可见 光和无线电波等其他电磁辐射的特性。
标准指出:放射防护的目的在与防止有害的非 随机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 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射线照相法的特点
优点: 应用范围广 记录直观、保存方便 对体积型缺陷检出率高 对受检试件没有壁厚下限 缺点
成本高、速度慢 对人体有伤害 有检测局限
决定射线透照方式因素
透照灵敏度 缺陷检出特点 透照厚度差和横向裂纹出角 一次透照长度 操作方便性 试件及探伤设备具体情况
的跃迁一样,都可以放出光子,光子的能量等
于跃迁前后两级能值之差。不同的是,原子的
核外电子跃迁放出的光子能量在几电子伏到千 电子伏之间。而核内能级的跃迁放出的γ光子 能量在千电子伏到十几兆电子伏之间。
γ射线的能量是由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 所决定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能放出 许多种能量的γ射线,对此取其所辐射 出的所有能量的平均值作为该同位素的 辐射能量。例如Co60的平均能为 (1.17+1.33)/2=1.25MeV。 γ射线的光谱称为线状谱,谱线只出现
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 条例》449号令 本条例遵照《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针对核技术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 置的生产、销售、使用,以及放射性同位 素的转让、进出口等活动进行调整和规范。
核技术利用的法律基础
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 理办法》31号令 本办法是按照《安全与防护条例》的 规定细化并制定核技术利用许可的实施内 容与程序。
闲置废弃源 30613 枚
射线装置 >100000 台
GB4792—84
为了保障我国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和 广大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根据国际放 射防护委员会的规定,国家制定发布 了我国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4792-1984),本标准的宗旨是: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 健康与安全,并提高放射防护措施的 效益;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放射工作 的发展。
GB4792—84
该标准根据应发生规律的性质,将其分为随机性 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两类:
(1)随机性效应:在放射防护中,发生几率(而 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的大小有关的效应。这种 效应被认为不存在剂量的阈值。
(2)非随机性效应:严重程度随剂量而变化的生 物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村着剂量的阈值,如眼晶 体的白内障、皮肤的良性损伤等。
对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做光谱测定,可 以发现X射线谱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波 长连续变化的部分,称为连续谱,它的 最小波长只与外加电压有关,另一部分 具有分立波长的谱线,这部分谱线要么 不出现,一旦出现它的峰所对应的波长 位置完全取决于靶材料本身,这部分谱
线称为标识谱,又称特征谱
γ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 γ射线是发射性同位素经过α衰变或β衰变后, 从激发态向稳定态过渡的过程中从原子核内发 出的,这一过程称作γ衰变,又称γ跃迁。γ跃 迁是核内能级之间的跃迁,与原子的核外电子
不可见,能够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
在穿透物的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复杂的物理 和化学作用,例如电离作用、荧光作用、热作 用,以及光化学作用。
具有辐射生物效应,能够杀伤生物细胞,破坏 生物组织。
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
X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
X射线是在X射线管中产生的,X射线管是一 个具有阴阳两极的真空管,阴极是钨丝, 阳极是金属制成的靶,在阴阳两极之间加 有很高的直流电压(管电压),当阴极加 热到白炽状态时释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 子在高压电场中被加速,从阴极飞向阳极 (管电流),最终以很大速度撞击在金属 靶上,失去所具有的动能,这些动能绝大 部分转换为热能,仅有极少一部分转换为X 射线向四周辐射。
底片质量要求
灵敏度检查 黑度检查 标记检查 伪缺陷检查 背散射线检查 搭接情况检查
图3-5 识别标记
区域号 单元号 管线号 焊缝号 片号 日期
1
2
2、放射防护
核技术利用的法律基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调整和规范我国核设施、核技术利用、
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发 生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活动。
在特定波长的若干点上。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
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 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 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 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试件)的局部 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 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 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 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 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照射量(射 线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 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 会出项黑度差异。
电磁波的波长λ和频率ν以及波 速(光速)c的关系式为:λ= c/ν
X射线和γ射线具有以下的性质:
在真空中以光速直线传播。
本身不带电,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在媒质界面上只能发生漫反射,而不能像可见 光那样产生镜面反射;X射线和γ射线的折射系 数非常近于1,所以折射的方向改变不明显。
可以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但只能在非常小的, 例如晶体组成的光栅中才能发生这种现象。
五、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 2—84) (1984年12月24日 卫生部)
核技术利用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
涉源单位
12412 家
放射源总数 107380 枚
在用放射源 76767 枚
射线检测简介
亚新检测公司
1、无要点
1、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
1、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
1、超声波检测(UT)。 2、渗透检测(PT) 3、磁粉检测(MT)
4、射线检测(RT)
射线检测的基本知识
X射线和γ射线与无线电波、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等属于同一范畴,都 是电磁波,其区别只是在于波长不同 以及产生方法不同,因此X射线具有电 磁波的共性,同时也具有不同于可见 光和无线电波等其他电磁辐射的特性。
标准指出:放射防护的目的在与防止有害的非 随机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 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射线照相法的特点
优点: 应用范围广 记录直观、保存方便 对体积型缺陷检出率高 对受检试件没有壁厚下限 缺点
成本高、速度慢 对人体有伤害 有检测局限
决定射线透照方式因素
透照灵敏度 缺陷检出特点 透照厚度差和横向裂纹出角 一次透照长度 操作方便性 试件及探伤设备具体情况
的跃迁一样,都可以放出光子,光子的能量等
于跃迁前后两级能值之差。不同的是,原子的
核外电子跃迁放出的光子能量在几电子伏到千 电子伏之间。而核内能级的跃迁放出的γ光子 能量在千电子伏到十几兆电子伏之间。
γ射线的能量是由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 所决定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能放出 许多种能量的γ射线,对此取其所辐射 出的所有能量的平均值作为该同位素的 辐射能量。例如Co60的平均能为 (1.17+1.33)/2=1.25MeV。 γ射线的光谱称为线状谱,谱线只出现
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 条例》449号令 本条例遵照《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针对核技术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 置的生产、销售、使用,以及放射性同位 素的转让、进出口等活动进行调整和规范。
核技术利用的法律基础
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 理办法》31号令 本办法是按照《安全与防护条例》的 规定细化并制定核技术利用许可的实施内 容与程序。
闲置废弃源 30613 枚
射线装置 >100000 台
GB4792—84
为了保障我国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和 广大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根据国际放 射防护委员会的规定,国家制定发布 了我国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4792-1984),本标准的宗旨是: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 健康与安全,并提高放射防护措施的 效益;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放射工作 的发展。
GB4792—84
该标准根据应发生规律的性质,将其分为随机性 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两类:
(1)随机性效应:在放射防护中,发生几率(而 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的大小有关的效应。这种 效应被认为不存在剂量的阈值。
(2)非随机性效应:严重程度随剂量而变化的生 物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村着剂量的阈值,如眼晶 体的白内障、皮肤的良性损伤等。
对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做光谱测定,可 以发现X射线谱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波 长连续变化的部分,称为连续谱,它的 最小波长只与外加电压有关,另一部分 具有分立波长的谱线,这部分谱线要么 不出现,一旦出现它的峰所对应的波长 位置完全取决于靶材料本身,这部分谱
线称为标识谱,又称特征谱
γ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 γ射线是发射性同位素经过α衰变或β衰变后, 从激发态向稳定态过渡的过程中从原子核内发 出的,这一过程称作γ衰变,又称γ跃迁。γ跃 迁是核内能级之间的跃迁,与原子的核外电子
不可见,能够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
在穿透物的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复杂的物理 和化学作用,例如电离作用、荧光作用、热作 用,以及光化学作用。
具有辐射生物效应,能够杀伤生物细胞,破坏 生物组织。
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
X射线的产生及其特点
X射线是在X射线管中产生的,X射线管是一 个具有阴阳两极的真空管,阴极是钨丝, 阳极是金属制成的靶,在阴阳两极之间加 有很高的直流电压(管电压),当阴极加 热到白炽状态时释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 子在高压电场中被加速,从阴极飞向阳极 (管电流),最终以很大速度撞击在金属 靶上,失去所具有的动能,这些动能绝大 部分转换为热能,仅有极少一部分转换为X 射线向四周辐射。
底片质量要求
灵敏度检查 黑度检查 标记检查 伪缺陷检查 背散射线检查 搭接情况检查
图3-5 识别标记
区域号 单元号 管线号 焊缝号 片号 日期
1
2
2、放射防护
核技术利用的法律基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调整和规范我国核设施、核技术利用、
铀(钍)矿、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发 生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活动。
在特定波长的若干点上。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
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 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 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 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试件)的局部 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 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 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 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 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照射量(射 线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 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 会出项黑度差异。
电磁波的波长λ和频率ν以及波 速(光速)c的关系式为:λ= c/ν
X射线和γ射线具有以下的性质:
在真空中以光速直线传播。
本身不带电,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在媒质界面上只能发生漫反射,而不能像可见 光那样产生镜面反射;X射线和γ射线的折射系 数非常近于1,所以折射的方向改变不明显。
可以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但只能在非常小的, 例如晶体组成的光栅中才能发生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