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教师的成长——“青蓝工程”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你的耳朵叫醒
——“青蓝工程”有感
文/黄若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事物借助外力可以使自己改变,提高;同样,人通过学习也能使自己的能力提高。
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向我们揭示了学习的真谛,对于这句至理名言,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让学生感悟,自己也时刻铭记。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这句话曾经是很多老师的座右铭。
事实证明,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一缸水,甚至一池水也都是不够的,因为它们都是静止的,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形势。
现在我们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是常流水,永不干涸,每时每刻都在更新。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学习、学习不断地学习。
学习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学习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备课是走上讲台的第一步。
每一节课我都用心准备:查阅资料、钻研教学教法。
为了弄清一个字的读音,往往查阅四五本书籍,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更是费尽心思搜罗历史故事、科技知识、地理、生物、政治等相关学科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钻研过程中自己的知识在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在一步步提高。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对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起决定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个人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内因,对个人能力提高起决定作用,但外因同样不容忽视。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启动“青蓝工程”可谓用心良苦。
工程启动,我有幸拜沈远新主任为师,在过去两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自己的最大感触是:把我的耳朵叫醒!
耳朵是听觉器官,把耳朵叫醒就是要多听:听导师的教诲、听导师讲课、听导师解惑答疑……
备课时有疑问,积极请教沈主任,从他的解疑中受到启发;上课时,我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往往采用两种不同的教法,比较之后将自己的心得与沈主任探讨,在交谈中收益颇多。
“听”可以使我更快进步提高,特别是听课。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课堂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我的最大感触就是:听好一节课,胜过自己上十节课。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坚持多听课,不仅听导师的课,还跨学科听了数学、化学、英语……既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水平。
我特别想说的是听沈主任的课我的几点收获。
一、分析文章(特别是鲁迅的文章)的能力在听课、实践中
提高。
只要是学过语文的人对大文豪鲁迅一定不会陌生,他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可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他的文章中有很多隐讳话语很多人难以理解,我也不例外。
只要一碰上他的文章就头痛,以前是学生还不要紧,顶多不看,可现在是老师,要教学生,如果自己没弄懂那可就惨了。
《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一节不落地去听课,详细记笔记,不明白的地方还要和沈主任讨论,按照他的思路,针对自己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将内容作适当调整,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然后针对自己上课的情况总结、反思,为下一次分析鲁迅的文章积累经验、这样一来不但业务水平有所提高,我的自信心也增强了,以后上鲁迅的文章心里就有点底了。
二、学到古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从时间上看,古文离我们比较远,学生很难理解。
如果所有的古文都采用“讲读法”一字一句地翻译不仅费时间也容易让学
生厌烦,效果不好。
这样一来必须将“讲读法”与其他的教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沈主任告诉我学习强调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看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字词,小组解决不了的,问老师。
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体现,教师也容易掌握字词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这样的方法对于没有太多教学经验、难以把握重点的新教师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学生基本理清文意之后再分析课文,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和难点,学习效果较好。
一般来说分析课文有两种方法:先整体再局部,就像剥花生,要吃花生仁就等一层层剥,层层深入;另一种是先局部再整体,通过分析段落再归纳总结。
如苏轼《石钟山记》一文,沈主任用了九个问题串起全文,层层深入,简单明了:
1、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探寻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2、文章中除了苏轼还提到了谁的观点(郦道元、李勃)。
3、苏轼对两人观点的评价如何,用一个字来概括(疑)。
4、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苏轼对两人观点的评价(郦道元:
简、李勃:陋)。
5、苏轼是否特意去探访石钟山的命名(不是,是他的儿子
去上任,途经石钟山)。
6、文章有生动的环境描写,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7、为什么从古到今都没有人能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8、分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9、苏轼的观点正确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特别是最后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我按照沈主任的方法,只用了一节课就把课文分析完了,而且学生基本能明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再一一举例。
“青蓝工程”启动以来,青年教师受益匪浅,去年我代表学校参加“南宁市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了小小的成绩,学校为了鼓励我,让我提前“出师”,这对我来说是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的进步得到了肯定,以后定会以此勉励自己,不断进步;忧的是自己的业务水平还不够娴熟,特别是自己尚未完成一个小循环,现在自己正在高三和学生一起打拼,“出师”是否意味学习的结束?自己还能不能继续跟着沈主任学习更多的东西?
我想,“出事”对我而言,更多的是鼓励、高三的教学不是用“艰辛”这个词就能简单描述的,所以我要戒骄戒躁、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虚心地向其他老师学习,这将对自己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年多的教学经历是我成熟了很多,也有了不少感悟: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关键还是靠自己,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把你的耳朵叫醒,让它助你快快成才。
20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