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词精选赏析

合集下载

形容曹操霸气的诗词原文及赏析

形容曹操霸气的诗词原文及赏析

【导语】曹操(155年-220年3⽉15⽇),字孟德,⼩字阿瞒,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学家、诗⼈,曹魏政权的。

曹操善长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疾苦;散⽂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建安⽂学,鲁迅赞之为“改造⽂章的祖师”;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形容曹操霸⽓的诗词原⽂及译⽂赏析,欢迎阅读! 篇⼀:《蒿⾥⾏》 关东有义⼠,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在咸阳。

军合⼒不齐,踌躇⽽雁⾏。

势利使⼈争,嗣还⾃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

铠甲⽣虮虱,万姓以死亡。

⽩⾻露於野,千⾥⽆鸡鸣。

⽣民百遗⼀,念之断⼈肠。

[赏析] 诗的前四句是交代背景:群凶作乱,义⼠讨伐,形势⼤好。

初期会盟津,乃⼼在咸阳,是说义⼠们起初希望结成联盟,⼼向着汉室,即通过讨伐这⼀举动来平定叛乱,拥护汉室。

(各⽅将领都希望团结⼀⼼,效法周武⼯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意地除*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

形势是⼤好的) 诗⼈对此事的态度怎样呢?“义⼠”“讨”“群凶”这些词语表明诗⼈是憎恶董卓等⼈作乱,渴望国家统⼀。

中间六句是交代这有关讨伐的情况:联军内部⽭盾重重,⾃相残杀,⼒量涣散。

导致的原因是“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袁术分裂,⾃⽴为帝;⽽袁绍也阴谋废掉汉献帝,⽴刘虞为帝;他们搞分裂、谋私利,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军合⼒不齐,踌躇⽽雁⾏。

势利使⼈争,嗣还⾃相戕。

”——貌合神离、互相观望,畏缩不前、按兵不动甚⾄是⾃相残杀。

诗⼈对这种情况的态度怎样呢?悲愤、失望;把⽭头指向了“⼆袁”,显⽰出作者的⾮凡谋略和远见卓识。

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由于连年战争,将⼠的铠甲不离⾝,长出了虱⼦;百姓⼤量死亡,荒野上⽩⾻累累,千⾥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

⾯对着这荒凉、凄惨、惨绝⼈寰的景象,诗⼈不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民百遗⼀,念之断⼈肠”,表达了对因战乱⽽陷于⽔深⽕热之中的苦难⼈民,表⽰了极⼤的悲愤和同情,⽽且对造成⼈民疾苦的⾸恶元凶,给予了⽆情的揭露和鞭挞。

描述曹操的诗词

描述曹操的诗词

描述曹操的诗词以下是关于曹操的四首诗词及其赏析:1.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爱情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曹操独特的个性魅力。

2.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这首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通过写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诗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更是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3.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这首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达观态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心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曹操独特的个性魅力。

曹操古诗代表作品赏析

曹操古诗代表作品赏析

曹操古诗代表作品赏析1 曹操古诗代表作品赏析 1.《短歌行二首》 2.《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3.《龟虽寿》曹操古诗赏析 4.《薤露行》曹操古诗赏析 5.《度关山》曹操古诗赏析6.《蒿里行》曹操古诗赏析 7. 曹操生平简介【诗一】短歌行二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首先《短歌行》是一首用于宴饮的诗诗的最终意思是能求得大才贤士和自己一起平定天下建立功业。

这首诗的的开头两句正适合宴饮的场面。

对着美酒当着慨歌这种欢心的场面在人的短暂的一生中是少有的。

然后有这一开头谈到忧过忧民谈到思贤纳士之心谈到定国安邦之意。

从全诗来看不能把这两句当做的消极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两汉的诗已经由《诗经》的四言诗转入五言体。

本诗纯属四言可以说是两汉的四言中的代表之作。

2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人名传说是第一个造酒的人后世因此以“杜康”借代为酒。

曹操写这首诗的时候正直天下大乱有些大大小小的诸侯们虽然已经消灭但还远远达不到统一的地步。

战争挫折随时可见。

做为一个政治家和诗人处于对事实政局的担心有时候借酒来暂时消除烦恼。

并由此引出下文希望能求得更多天下人才的辅助共同安定天下。

曹操为人的特点就是十分爱惜人才他渴望得到帮助自己的人才想统一国家大业。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许多人感到人生无常心情苦闷但作者在这种悲伤的世风中能积极地看待人生。

人生就同清晨的露水转瞬即逝自己功业未成心中忧虑不得不借酒消愁。

但作者并没有停在吃酒消愁的情绪中正像诗经《郑风?子衿》中所讲的一位女子热烈地希望自己所期待的男子到来充分说明作者想招揽天下人才的迫切心情。

他思贤若渴求贤不得日思夜慕。

在明明月夜诗人举目望银色的月亮驰骋想象心中思念着人才故友亲朋远道而来大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使人精神开朗。

曹操诗词全集赏析

曹操诗词全集赏析

曹操诗词全集赏析曹操诗词全集赏析曹操为世之枭雄!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他的诗词却一致地受到赞赏。

曹操古诗《观沧海》赏析【作品介绍】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原文】观沧海东临碣石⑴,以观沧海⑵。

水何澹澹⑶,山岛竦峙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⑸。

【赏析】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

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

曹操短歌行翻译及赏析《曹操短歌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作家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文学宝库的瑰宝。

这首诗以简洁的言辞,揭示了曹操的深刻思想,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文就《曹操短歌行》进行翻译与赏析,以求更好地了解这位政治家及思想家的文学成就。

《曹操短歌行》共六句,主要是曹操对自己政治智慧和决策能力的自我赞美,这句诗也被视为曹操精神的传承。

全诗表达了曹操的愤怒对待险恶的时代,充满了抗争的精神。

《曹操短歌行》的原文如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夜深千帆远,唯见江心满。

更喜江上见,风帆一叶隐。

中文译文如下:风吹进夜里,滋润物体无声无息。

野路里茫茫一片黑暗,江船处烛火独显神彩。

夜深万帆远影,只见江心意满满。

更喜江上出没,风帆一片犹如一朵隐约的云。

这首短歌行透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反映出曹操思想中的理想状态。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所描绘的是他自己的实际情况,他的态度、运用智慧和勇气在抵抗艰难困苦的现实生活中取得胜利。

在这样一个深邃而又艰难的时代,曹操很自豪地承认,他不仅能够抵抗困难,而且还能够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这是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决策能力的明证。

《曹操短歌行》的诗中展示了他政治家的风范,表达出一种对抗困难的抗争精神。

他把可以抵制困难和改变苦难的勇气称为一种自豪。

政治家应当有这样的气质,以保持清醒,勇于抗争,精湛的决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不败。

《曹操短歌行》充满政治家特有的抗争精神和勇气,同时又表达了他对自己智慧及决策能力的自豪。

它对曹操的精神贡献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展示出政治家的智慧和勇气,激励政治家不断的抗争精神。

《咏史下·曹操七首》赏析

《咏史下·曹操七首》赏析

《咏史下·曹操七首》赏析
《咏史下·曹操七首》是一组以曹操为主题的诗歌,通过对曹操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质。

以下是对这组诗歌的赏析:
首先,这组诗歌对曹操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诗人使用了形容词和动词来形容曹操的英姿萧飒和刀剑的锋利,表达了他的威武之态。

例如,“孟德形象威武雄,千军万马数不清”,这一句就描绘了曹操威风凛凛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

其次,诗歌中赞美了曹操的品质和才华。

诗人认为曹操不仅具备了像文王一样的才华,而且更加注重谦逊退让和矜持高傲,这种品质使他与众不同。

例如,“文王才华天下闻,孟德高傲更矜持”,这一句就突出了曹操的独特品质和才华。

最后,这组诗歌通过赞颂曹操,也间接地表达了对伟大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推崇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曹操的形象和品质,赞美了他的领导才能和高尚品德。

例如,“英雄盖世无双者,千古流传到如今”,这一句就表达了对曹操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总之,《咏史下·曹操七首》是一组充满激情和赞美的诗歌,通过对曹操形象的描绘和品质的赞美,表达了对伟大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推崇之情。

同时,这组诗歌也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曹操经典诗词赏析

曹操经典诗词赏析

曹操经典诗词赏析曹操经典诗词赏析[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早年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他在参与打击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东汉初平三年占据兖州,编成“青州兵”。

汉献帝初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大将军及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斗争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恢复了战乱中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

他用人强调唯才是举,打破了两汉的世族门第观念,得到中下层人士的拥戴。

其子曹丕在他死后代汉称帝,建立了魏国,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陈寿在其所著《三国志》中评论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魏书》载,曹操“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又据《异同杂语》载,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

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二十一篇。

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代辑本。

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参考资料]:《辞海·中国古代史》、《汉魏六朝诗选》、《三国志》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

借古题写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

曹操的诗文和赏析

曹操的诗文和赏析

曹操的诗文和赏析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曹氏文学三绝”之一。

他的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赞美。

曹操的诗文以其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曹操的诗文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赋、文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其诗歌最为出色。

曹操的诗歌以其雄奇豪放、意境深远、表现力强烈而著称于世。

他的诗歌作品大多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家国情怀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曹操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气势磅礴,富有雄心壮志和豪情壮志。

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关怀,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如《短歌行》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现了他的壮志豪情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曹操的诗歌意境深远,表现力强烈,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例如《龟虽寿》中的“腾蛇乘雾绕田田,猛虎逞威走林林。

三尺剑,缕金线,草头人,木头人。

”表现了他对自然、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曹操的诗歌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家国情怀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赞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曹公诗赋壮心怀,卧龙凤雏集一堂。

英雄略地无遗策,壮岁功成蜀汉王。

”表现了对曹操诗歌的赞美和推崇。

总的来说,曹操的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赞美。

他的诗文作品以其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曹操诗词鉴赏(整理11篇)

曹操诗词鉴赏(整理11篇)

曹操诗词鉴赏(整理11篇)篇1:曹操诗词全集鉴赏《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原文朝代:两汉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鉴赏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短歌行》曹操赏析

《短歌行》曹操赏析

短歌行[ 魏晋]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54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发余此《短歌行》。

二、解题题目“短歌行”,长歌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行”是古体诗的一种题材,吟、引、歌、行等均属于古体诗题材范畴。

三、内容解析文章划分为六个部分,内容如下:(一)第一部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1.重点字词:“对”和“当”意思相同;“慷”“慨”表示心里激动不平;2.翻译: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样美好的日子能有多少呢?这样幸福的时光还能享受多久啊!人生就好比这早晨的露水,太阳升起,晨露就蒸发了。

短短的人生转瞬即逝,人生苦短啊!面对即将老去的自己,内心激动不平,怎样才能摆脱?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对生命的留恋也不再隐藏,怎样才能摆脱心头的恐惧,这大概也只能借助烈酒来消解我内心的忧愁了罢!3.艺术手法:比喻、设问、借代4.总结:诗人借助喝酒唱歌的方式来消除内心时光易逝、人才难得、功业未成的忧愁。

(二)第二部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重点字词:为(wei)介词,因为2.翻译:青青地是你的衣领,牵动的是我的忧思。

曹操诗词鉴赏

曹操诗词鉴赏

曹操诗词鉴赏【01】短歌行[魏晋]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1〕曹操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是时曹操已平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权决战。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

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欢宴诸将。

酒至兴处,他横槊(shuò,长矛)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当时赋诗情景的描写。

〔2〕意谓:应对酒放歌,因为人生短促,能活多少年头?一解:对酒临歌,这种情景人生能有几次?“当”作“临”解。

意思都是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

〔3〕去日,过去了的日子。

苦多,犹言恨多。

〔4〕这一句承接首句,意谓在感叹时光飞逝之余,应当慷慨高歌,无奈忧思重重,难以释怀。

〔5〕什么东西可以解除我的忧愁呢?只有酒了。

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

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6〕衿(jīn),衣领。

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

悠悠,绵长,形容忧虑不断。

这两句是借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对贤才的思念之深切。

〔7〕但,只。

君,指贤才。

沉吟,低声吟咏。

所吟咏的,即《诗经》中的《子衿》诗。

〔8〕呦呦,鹿鸣的声音。

苹,艾蒿,草名,初生时可食。

〔9〕嘉宾,尊贵的客人。

鼓,弹奏。

瑟、笙,两种乐器名。

以上〔8〕〔9〕两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

《鹿鸣》是欢宴宾客的诗篇,作者在这里表达自己期待贤者、招纳贤才的热诚。

〔10〕掇,拾取。

此句把贤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难得。

〔11〕从中来,犹指从心里生出。

〔12〕陌、阡,田间小路。

曹操的古代诗歌大全赏析

曹操的古代诗歌大全赏析

曹操的古代诗歌大全赏析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我在此整理了曹操的古代诗歌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曹操的古代诗歌赏析11观沧海曹操〔两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短歌行曹操〔两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唯一作: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一作:皎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曹操的古代诗歌赏析21龟虽寿曹操〔两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的著名诗句

曹操的著名诗句

曹操的著名诗句一、《观沧海》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衍生注释:- 东临碣石:东行登上碣石山。

临,登上。

碣石,山名,在现在河北昌黎。

- 水何澹澹:海水多么宽阔浩荡。

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 竦峙:高高地耸立。

竦,高。

峙,挺立。

-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 星汉:银河。

-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三、赏析: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它既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又融入了诗人的宏伟抱负。

开头两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接着描写海水和山岛,展现出大海的雄浑气势。

然后写树木和百草,秋风和洪波,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生机和动态感。

最后通过想象日月星辰的运行出没于大海之中,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志向。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恢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作者介绍: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一生经历丰富,参与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文学方面,他的诗歌苍凉雄健,富有气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运用片段:我站在海边,望着那波涛汹涌的海面,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曹操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眼前的景象不正是诗中的画面吗?真没想到,千百年前曹操所看到的大海,和今天的大海竟是如此相似,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永恒啊!观点结论:曹操的这首《观沧海》不愧是经典之作,让人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二、《龟虽寿》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衍生注释:-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 竟时:终结的时候。

-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 老骥伏枥: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

曹操五首诗词鉴赏

曹操五首诗词鉴赏

曹操诗词鉴赏曹操五首诗词鉴赏教学建议一、《龟虽寿》分析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诗词五首《龟虽寿》《石壕吏》等。

曹操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

用了整整11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

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

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作者先以神龟、腾蛇为喻,说明神物寿命虽长,神通虽大,都逃脱不了死亡。

从而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这是自然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不应该幻想长生不死,而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况且人的寿命长短也不是全由天决定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养治身心,延年益寿,与天争时,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

诗人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十分可贵、可取的。

诗一开始就连用神龟、腾蛇、老骥为喻,既是逻辑推理,又能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

“老骥伏枥”的比喻,转消极为积极,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作者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曹操的诗强烈表现出爽朗刚健的“建安风骨”,以“慷慨”“梗慨而多气”的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人们的心灵。

这在《龟虽寿》一诗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二、《石壕吏》分析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曹操最经典的6首古诗词

曹操最经典的6首古诗词

曹操最经典的6⾸古诗词曹操(155年-220年正⽉庚⼦),字孟德,⼀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民的苦难⽣活,⽓魄雄伟,慷慨悲凉;散⽂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学,给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

1.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译⽂:东⾏登上碣⽯⼭,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多么宽阔浩荡,⼭⾼⾼地挺⽴在海边。

树⽊和百草丛⽣,⼗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发出悲凉的声⾳,海中涌着巨⼤的海浪。

太阳和⽉亮的运⾏,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出来的。

我很⾼兴,就⽤这⾸诗歌来表达⾃⼰内⼼的志向。

赏析:曹操这⾸《观沧海》准确⽣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饱满,丰富⽽不琐细,好像⼀幅粗线条的炭笔画⼀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海,也表现了诗⼈⾃⼰。

诗⼈不满⾜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是通过形象,⼒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命的,然⽽在诗⼈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海的⾯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和⾃⼰的雄⼼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起。

《观沧海》的⾼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寻味。

过去⼈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如幽燕⽼将,⽓韵沉雄”,从这⾥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的代表作。

曹操作品举例与分析

曹操作品举例与分析

曹操作品举例与分析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文学家、诗人。

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作为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歌和他的人生经历、雄心壮志息息相关。

本期总结了曹操最经典的10首诗词,一起来了解曹操的志向、人生和悲悯。

一、《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最气势磅礴的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写作此诗。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清·沈德潜《古诗源》:“有吞吐宇宙气象。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二、《短歌行》最大气的求贤诗:《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为政治家,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渴求天下的人才来都为自己效劳,实现心中“九合诸侯,一统中国”的政治理想。

他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求贤若渴的心,在此诗中,也展露无遗。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诗词精选赏析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

“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

“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

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

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

因作,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照相式制作。

另外,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但内容却是全新的。

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

”(《古诗源》卷五)这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

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不受旧曲古辞束缚的新作风,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

曹操这个功绩,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为什么理论家的眼光同读者的赏爱如此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颇为发人深思的问题。

王大将军击节赞赏的诗,是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龟虽寿》。

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如果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

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

”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

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

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

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

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

我们知道,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行,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