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读后感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篇11月19日上午第二节课,我们进行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改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同时也明白了如何将新课程标准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
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以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然后再让学生完成具体的作业,两者之间层层递进,教学设计合理而巧妙。
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对教材更加的熟悉了解,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厘米和米”的认识及换算方法;(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在比较长度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究,发现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2)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心、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厘米和米,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比较长度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活动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
2、学法: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调动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问题,再带着问题去探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问:谁来做游戏?请你举起你的手。
师:现在有8个小朋友。
他们来做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不会。
那么, 8个小朋友能站成一排吗?谁来试试?(让两个小朋友肩并肩站立)师:我们已经站成一排了。
现在,再请其余的5个小朋友来排成一排。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5篇)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5篇)篇:设计_心得体会教学设计心得体会3篇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下面是带来的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一:一、什么是备课通过张老师的讲座,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备课是面向学生教学前通过钻研教材、教参及有关资料,进行教学预设(写出教案或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常规工作。
它与备课、上课、作业、考试属于一条相互关联的完整性的教学环节,每一环不可欠缺。
其内容一般分为:教学要求(现常说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关键)、教学准备、教学课时和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作业布置。
这指的是备一节课的内容,如果是备一学期的课,那前面还要有学期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成绩记载(现叫成长记录)、单元教学计划。
二、备一节课和备好一节课是一样吗? 备一节课,就按备课的一系列环节把教学预设的内容完成了就行。
而备好一节课,那就难了。
有人说把一节课备出来上成了一节优质课就备好了,这算备好了一节课。
其实,备好一节课需花一辈子的努力!支玉恒老师说:“备课一次,往往汇集了自身多少年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历。
” 是啊,备课——伴随我们一生的,我们只有心中有爱,1 / 7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不断积淀,不断创新,我们的课才能常备常新,享受教学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所以,我觉得要备好一节课,并非易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
”的确,有效备课,优化备课环节对我们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备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小部分工作。
如果把教案分为“有形教案”和“无形教案”,则“备课”基本等同“教案”。
“有形教案”,即文本教案,是教师将备课的部分内容,付诸文字,写于教案本上。
有形教案应该“简而实”。
“简”即简单、简约。
因为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能、都必要写出来的,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记在脑子里,比如,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师教学用书》中都写好了,你为什么要抄到教案本上呢?为什么不能记在头脑里呢?如果你有补充,为什么不能补充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呢?你只要把教学大致步骤、所提精当问题、所设计恰当练习、需要特别强调(指导)的内容,写下来,就行。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读后感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读后感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提到了六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课题、相关标准陈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活动方案等六个方面。
一、在课题中,传统教案都以学习内容的标题为课题,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则提出了用更加清晰明确的内容来陈述课题,也就是学习的主要目标。
课题变成了透视教学设计的窗户。
这项新探索,大破了原有教案的思路,能够帮助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变清楚本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围绕该重点设计自己的课堂,很受用。
二、六要素的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则是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陈述的。
我们现在通常把教学目标称作学习目标,主体从老师讲变成了学生学。
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才是课堂的重点和中心。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的表现及结果,才能更清晰的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设计。
三、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新思路,就要明确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分解课程标准。
文章中清晰的给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那就是替代、拆解和组合三个策略,将课程标准分解至具体的课程中,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达成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四、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就是评价标准。
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项环节。
在日常教研中,我经常问老师的一句话:在你的课堂上,你的评价任务是否达成?在设计教案时,评价标准格外重要,它是衡量一节课中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
在有评价标准后,学生及老师更清晰地体会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是多少。
评价方案在,课堂的教学才是清醒的。
五、而另一要素,教学活动方案,是紧密围绕评价方案来设计的。
环环相扣。
学习了本篇文章,使我对于自己课堂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目前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活动还远远达不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要求。
但在读完本篇文章后,我相信在日后备课及教课中,会慢慢向科学的课程标准靠近的。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初中物理教学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
要容忍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2、著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物理教学过程必须沦为学生惬意的情感体验过程。
物理教师必须擅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收紧惬意的自学环境,使学生体验至自学的快感,使课堂沦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1)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永远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在教学中应当尽量减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情趣使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出,例如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多媒体化。
以《磁场》一节导入新课的教学为基准,教师谈:“在我国的古书《史记封禅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晚年却很盲从。
有一天,宫外有位自称为叫奕大的人谒见,说道就是存有宝物必须送给皇帝。
汉武帝一听到,马上谒见。
指着奕大从怀中抽出一对棋子,说道这叫做阵棋,放到一起争斗不已。
汉武帝命人当作棋盘,奕大把两只棋子紧邻摆到一起,果然能‘距离愈演愈烈’。
一会而,奕大又再加了个法子,两只棋又相互迎合不敢分离。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读后有感
实践出真知的心底呼唤!—《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有感读书,最是成长的捷径!近日反复在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一书自觉收获颇丰,从教学的追溯素现状分析再到实施的策略无不面面俱到,这为一直在教学路上奋斗的我一缕阳光,如果说教学是一教一学的互动互动,那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便是带我们一起踏上阳光之路的高速列车。
在对教学的追根溯源中,我们共享了大家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经历和失败尝试。
我们用实践将作者的总结一一磨砺。
有一些经验不需要人人都去尝试去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告诫更有效,毕竟少走弯路的教育能够带领孩子们在学习的路上多一些快乐,能够让我们的教学相长更契合师生的成长发展。
事实上,用文字记录的世界总是最美的风景。
文章用详实的调查报告将课程标准与实施进行了一致性构建,这在教学设计的组建上给予了明确的指导。
在此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不难感受到一些名师,但是对名师的如何处理一节课了解不多,最大的收货也就是能够跟着去听课,而听课已经是这个节的成熟的“表演”阶段了,真正的前期知识是收获不到的,因而在我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一节新课依然是抓耳挠腮的一脸茫然。
依然不会如何起步做好教学设计,在读了本书之后,我们了解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是有规定的步骤的,我们只需要按照这些简单的步骤将内容挖掘、拓展,一切就不那么困难。
在本书中,基于课程标准的现状分析真实到位,为我们的生活做了大胆的剖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一种自我成长,如果单凭教师在工作中通过努力探索磕磕绊绊的成长,一则成长速度慢,二则耽误学生发展。
有了这本书的分析,尤其是对年轻教师的引导,可以说是一种跳板式的跨越发展。
设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自由驾驭教学中的教学设计,那么我们聚在一起做集体备课便可以就此互相评价的更直接,更到位。
例如,我们就某个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必为如何串联这些教学知识点再进行讨论商讨,因此,就集体备课也是在走捷径!基于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文中分为“难为”和“可为”两个方面,在几个学期以来,我们都在围绕这个大课题进行研究,几番下来,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就不再那么揪着脑子想半天啦,其实,我们在对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将自己大胆的客观的进行评价,其次是针对自己能力进行等级划分,考考自己教学设计的处理能力有几何,对自己教学把握设计的能力准确估量,然后,发挥能力,将设计中各个环节进行有侧重的丰盈和删减,如了解学情、增加拓展练习和课后作业等必要的环节必当努力而为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感悟(精选4篇)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感悟(精选4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感悟篇1在这个漂亮的季节里,园方为我们请来了教授给我们培训有关整合课程方面的学问,在经过了这次培训之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平常的工作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在与孩子和家长们将近两个学期的接触中,我已经了解了我们班孩子、以及每一位家长对孩子在园学习方面的态度。
在园长亲自组织的关于整合课程培训的辅导中,我们老师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老师们从各自执行自己预定的学科教学方案,到现在依据小伴侣的爱好、需求来选择课程、平衡课程、优化课程;让孩子从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成了现在探究体验式的学习;全部在这些新的理念指引下的教学方式,都使我们开头反思,也开头探究新的学习方法。
这次有幸听了教授关于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培训,更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听完了这次培训之后,我想落实以整合为特点的课程构想。
《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有困惑、有错解,但经过这次的熟悉—实践—反思,我对这套课程有了新的熟悉与思索,当我们接触到这套课程时,首先要对这套课程中的“整合”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假如连什么叫整合都没熟悉清晰,我想就无法去实施这套课程。
那么“整合课程”是指什么呢?在这个概念上很多人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对整合课程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只考虑各学科之间相结合或联系的层面上,有时甚至还片面地认为整合就是单纯的把各领域的内容拼凑在一起。
当然存在此想法有它的根源性,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将幼儿学习的内容分为六科,课程观是以学问为中心,导致了只重幼儿的学问与智力的进展,忽视了直接阅历,因而也不利于幼儿情感的陶冶和共性的全面进展。
因此,我们要真正地去熟悉清晰什么是“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是一种课程模式,它提倡课程综合,是强调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把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注意教育影响的整体性,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进展,有方案、有步骤地培育较多成为主动、乐观有效的学习者。
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有感
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有感什么是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有什么用……一连串的疑问在脑袋里打转。
开学初,教导主任带领全体老师再次学习了如何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不知不觉已经工作了两年,不过,总感觉在这两年里自己的进步不大,没有进入到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内。
第三年压力真的很大,看到这两年陆陆续续加入的新生力量,我不能再把自己定义到新教师的行列,不能再“混日子”了,之前看到一些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现在不能再抱有这样的心理,不能再颓废下去了,是时候对自己狠一点了。
其实,之前对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也有学习,但都停留在表面,这次,我很认真的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针对这次的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为什么要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因为国家和现实的需要。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对于一节课,首先应该查看课程标准规定的应该教到什么程度。
学校为每一位老师配备的都有课程标准书,为检测老师们对课标的学习程度,上学期侯寨乡还组织老师们进行每月课标考试。
现在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大多数老师只关注教,忽视学;关注教什么,怎么教,忽视为何教,教得如何。
倘若一节课,老师大概清楚我要教什么,凭经验知道我要怎么教,而不在乎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最好怎么学,学生是否学到了……我感觉这样的课堂是教师的课堂,而不是学生的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应该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2.学习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确定是一节课的关键,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围绕目标来设计,所以,目标确定尤为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科学制定、规范叙写学习目标呢?目标的确定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科学:符合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符合学科的特点;(2)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可解释;(3)规范: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表现程度+行为动词+核心内容。
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读后感
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读后感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的深远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负有重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使他们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它们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特定年级或科目中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这些目标基于国家或州标准,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进行调整。
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确保所有人都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到。
教案:规划有意义的体验教案是将课程纲要转化为课堂现实的蓝图。
它们概述了将如何教授和评估学习目标。
精心设计的教案包括多样化的活动、评估策略和分化策略,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提供周密的教学计划,教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了学习成果。
对学生的影响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为学生提供了几个关键优势:明确的期望:学生清楚地了解他们需要学习什么,这有助于他们设定目标并跟踪自己的进度。
目标明确的评估:评估与学习目标直接相关,这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劣势。
个性化学习:教案中包含的分化策略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别需求调整教学。
提高成就:研究表明,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就。
对教师的影响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也对教师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学焦点: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教师的教学,使他们能够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计划和组织:教案提供了教学的结构,帮助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时间。
评估和反思:与学习目标一致的评估工具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进。
专业发展:制定和实施基于标准的课程和教案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
实施中的挑战虽然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具有许多优点,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标准过多:过多的标准可能会使课程超负荷并限制教师的灵活性。
标准的复杂性:一些标准可能难以理解或过于抽象。
资源限制:教师可能无法获得实施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下是我阅读这本书后的几点心得体会: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的指南针,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们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理解课程标准是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
我们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取舍,选择那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敢于创新,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思维锻炼。
三、关注评价与反馈,持续改进教学这本书强调了评价与反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同时,我们还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吸取他人的优秀经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学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应该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锻炼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力量。
五、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团队合作,与同事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体会近日,学校对全体老师进行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培训。
我们非常感谢和珍惜学校给我们创造的这次学习机会。
我从中也受益匪浅。
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应该是该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
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对“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较多,而对“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探讨得较少。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没有把教学置于“课程”的视域下来思考,没有整体地、一致地关注着同样重要的上述四个问题。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我们要将“教学”置于“课程”的视域下来思考,要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教学应基于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
通过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来完成国家的培养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核心:“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格式:教材来源、内容来源、主题、课时、授课对象、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设计。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教,而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展开课堂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2018年定岗培训心得-培训心得2月25日,我们踏上了顶岗的征途,开始了我们人生的另一段精彩。
到达建新中学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共有四个县级优秀教师,分别给我们传授经验,包括学生管理、教学、备课、与同事、学生的交往、怎样称为一个优秀教师、怎样快速进入教师的角色等等各个方面。
2月26日,是我们第一天培训的日子,建新中学的校长亲自带领我们6个人到一中培训,这让我们倍感荣幸。
来到这个学校,受到这里老师、领导的欢迎,受到老师的照顾,他们待我们就像孩子一样,照顾我们,这让我狠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为他们付出,也助自己成长。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读书体会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读书体会《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书是李锋老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编著的,本书引用资料丰富,有理念,有思考,有实践,看得出作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也感觉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是理念研究,也是实践研究。
全书详细阐述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学理解读、学习目标的界定、学习评价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创设以及相关课例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它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带来了更多的理性支持和实践策略。
下面从“四个转变”和“四个着力点”方面,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反思教学,剖析问题,做好“四个转变”1.由偏重教材教参、参考备课和课件等预设教学流程,向着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考虑学习评价、为达到目标创设教学活动等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转变一直以来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教师阅读浏览教材,查看教师用书,然后是打开以前的课件或教案,接下来就开始备教学流程。
教师很少在教学设计时会去考虑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
备课的心思重点就放在“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而忽视了“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最好学什么?学生是否学到了”,大致凭经验,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专业缺失——关注教,忽视学,关注教材内容,忽视学习目标。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与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都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因此,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考虑学习评价,为达到目标创设教学活动,应该沿着这样一个逆向的过程去进行教学设计。
2.由习惯于摘抄教学目标,向着为促进课堂学习而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完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转变在过去个人的教学设计中,习惯从其它参考书上抄教学目标,有时最多在三维目标表述上等小改一下,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就知道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来分析,也很少会在教学中真正思考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甚至对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之前的内容,潜意识地就是为了有而有,一个套路的东西,而没有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会思考目标的达成。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学习心得)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学习心得)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思路——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相关书籍的体会广汉市研培中心蒋玉国前言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标准框架》中指出,课程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结果。
1992年在美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穿过(地区)教育部长会议中提出:课程标准是对我们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
它为学校的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
课程标准具有四大特点: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涉及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2、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个人努力都需要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它使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者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课程具有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4、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政策性。
制定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已成为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美国学者安斯沃斯(Larry Ainsworth)著写的《解析标准—使标准更易应用》一书开发了课程标准分解的过程与方法,其中包括正确找出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应知”和“应做”的关键术语;分析这些术语的教育含义和相互关系;确定内容标准中所表达的核心观念;明确教师教学中所需要解决的基本教学问题等环节,还以实例说明了将内容标准转化为学习目标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本理念我国学者崔允漷等人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建构了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是一种融课程标准、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为一体的设计过程,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理解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应用课程标准的新视角。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关于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1、课前分析(1)本课要求能够发现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积极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 2)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知影子的形成与小孔成像的异同,了解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或月亮不易直接看到物体的原因,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3)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初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认识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②能力目标:让学生体验观察生活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积极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4)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多种感官参与等学习活动,使他们在观察、猜想、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当我拿到这节课的教材时,感觉上起来挺简单,但实际上它又很深奥。
在备课时,我努力钻研教材,找出每个教学环节的依据和原理。
首先我对整个教材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认为这节课可以分四部分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是从生活中的几个常见的光学现象入手,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其中第5题与课本的实验10-11的问题相似,它既给出了条件,又给出了要求,为后续的讲解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借助动画和情景图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然后通过数字及表格让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我自己仔细认真地钻研教材,分析每一节的内容,然后再对比这些教学环节的优缺点,最终确立了如下教学环节。
2、确立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举例说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培训心得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Standard-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简称SBTL)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特点,使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以标准为导向基于标准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过程评价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强调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培训内容与收获1.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理论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理论,了解了其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使我对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应用培训中,我们深入学习了课程标准,掌握了如何解读和应用课程标准。
这使我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与研讨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分析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了解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小组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4. 教学评价与反思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这使我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践应用与反思1. 教学设计实践在培训结束后,我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设计中。
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我更加注重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理念。
2.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感悟体会
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教学多年,写了很多的教案,但什么是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听了很屡次这个名词,陌生是尽管听了很屡次,但不懂具体是什么意思,在我的印象中,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就是把有关当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抄写在教学设计前面而已。
但是七月底,我参加了卢臻老师关于怎样撰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课程培训,让我对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理解,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从思想方面,卢臻老师说到很屡次的小学老师对孩子们的重要影响,老师的责任重大。
其实无论是家长还是我们作为老师的,都有很深切的体会,有很多孩子对老师的话当做圣旨,对老师间或的一句赞扬都高兴不已,老师是孩子们模仿的典范。
特别是小学学生,正处于习惯的养成器,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不能总是把自己的工作看的非常渺小,不能忽略自己的专业精神,我们应该抱着钻研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放弃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改良,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才能真正的引导孩子成人成才。
其次,是自己的专业开展方面,平常的工作中,总是以忙为借口而无视了该有的理论学习,原有的一点点理论知识早已模糊不清了,现在看来,理论的学习还是全部技能的根基,只有接受一些科学的教育思想,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开展。
第三是目标的书写方面,原来是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认为目标就是让自己明白学生本节课该学什么而已。
至于什么是行为动词,什么是知识名词等都少在意。
听过卢老师的课后,我感觉自己幡然醒悟,我们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该学什么,还要了解如何学?怎样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学会等等。
举一个我自己认为改变较大的例子——编写教学设计。
以前在编写教学设计时,为了表达我理解的基于标准,很多时候就是把每一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抄写在学习目标前。
听完卢老师的培训后,趁假期我也写了几个教案,在书写教案前,我按照X惯先通读课本,然后对比着去找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找到要求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应该多看一看教材,我要结合着课程标准从教材中找到本节课的中心目标、支持目标和根底目标。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读书体会
建设优质课程标准,落实基于标准的教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读书体会暑假读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书,收益匪浅。
本书围绕这一命题,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体探讨了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如何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怎样实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还开发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案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过程与方法。
确实让我大开眼福,收获多多。
当前,新一轮课改,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用课程标准来替代原来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
但现实并不乐观。
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进了十二年,很多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逐渐被师生们所接受,可多数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并不深入,不少教师手边根本就没有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跟着感觉走”的教学依然非常普遍。
教学不基于课程标准,就像火车不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一样,不仅会迷失方向,而且容易拔高教学要求,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今天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与此是有很大关系的。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个核心的要求,是要依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以及学科教育的规律来实施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我眼中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对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规定。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学习内容、知识点的具体规定。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
全国有不同版本的教材,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
第二,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所做出的规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教师在保证基本要求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
第三,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学顺序,它既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执行者,而应该和学生一样作为主体参与教育过程,课程的生成性成为可能。
2024年基于标准教学心得体会(3篇)
基于标准教学心得体会(3篇)基于标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基于标准教学心得体会篇1经过接近一年的新课改课堂实践所得,根据自己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反馈情况以及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
我对英语教学有了几点体会。
课改教学既有让人焕然一新的收获,也有让人彻夜难眠的问题。
新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气息,文化信息量大,活动多,强调综合运用语言的培养。
所以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实际,让学生进行任务型的活动,不仅可以实现新课改要求民主、和谐、活跃、开放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的目标,使学生愿意张口,无意识地学习英语。
因为活动是一种途径,能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交流,从而提高用英语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对学生的能力也有要求。
现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基础完全不一样,有高有低。
如果都两个班都采取同样地课堂教学模式,那英语能力稍弱的9班级英语水平会更弱。
所以在不通的班级我强调的教学重点各有侧重。
在9班重视的是非常基础的知识,拓展面并不是很广,更多的是巩固知识增强知识的记忆,通过学习规则,通过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使用达到学习目的。
而在另外一个班,基础知识只是一个跳板,我的侧重是利用基础知识达到口语交际,英语思考等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发展。
在新教材中阅读部分在前,中间是语法部分,最后是furtherreading。
这样的'顺序安排的不错,阅读应该作为教学当中的第一目标,讲课时如果一节课无法完成所有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把阅读当中的一些语法项目留到下一节的语法专项中一起进行,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讲解语法知识时我会适当的用中文来解释。
如果全部用英语讲解,讲完后,学生直摇头,表示不理解。
例如:定语从句是高一一年级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第三四单元的阅读部分中出现了一些定语从句,可以让学生先把这些定语从句找出来,等到下一节课再引导学生用归纳法把why,where,when这几个关系副词的用法总结出来。
《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观后感
《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观后感第一篇:《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观后感《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读后感在这个寒假中,有幸拜读了《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一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课程纲要和怎样编写教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作为新老师的我,对书中很多的知识还未有很深刻的理解,只能浅显的看懂表面,但这不妨碍我对《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这书作者的尊敬,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很多先进的理念。
课程纲要是以提纲形式,一致性的呈现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
课程纲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它不仅仅要呈现课时安排,更要回答本学期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实际也是教导老师怎样教教学,学生怎样学习的一位老师。
我觉得课程纲要有利于我们教师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经常思考怎样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
课程纲要能够帮助我们,特别像自己一样的新老师能够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各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及其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从而对任教学科有总体把握。
其次,课程纲要是一种计划,也是对教学实施的预期,要充分地考虑各种实施条件,如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学设备与其他资源、符合课程内容与认知规律的教与学的方式等等。
教师在撰写纲要的过程中,对这些要素的审视,有利于教师正视教学条件的现状。
再者,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
老师依据课程纲要的要求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根据课程纲要吸收要求的学习内容,课程纲要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就像指明灯,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工具,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工具。
通过课程纲要,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
这本书非常系统的给我们梳理了怎样编写课程纲要的方法,给了我们非常清晰的基础思路,值得我在平时多多翻阅,多多加以学习。
教案这两个字对我们普通老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语了,一份优秀的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教案并不是用来应付检查和考核的,写教案从来不是老师的负担。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培训心得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培训心得
20XX年9月12号参加了有培训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本次培训的主讲人是幸福路小学的邢老师主讲,让我收获颇多。
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我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一块白纸,好像什么都不懂,教学这方面总觉得自己无处下手,之前对于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也只是听说而已,具体应该如何去做,脑袋里一片茫然。
本次培训,邢老师对于如何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邢老师不仅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基于标准的程程设计,还为我们这些新教师讲了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里感谢教育局培训学校我们学校领导以及邢老师给我们本此学习的机会。
通过本次学习我准备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1、最为老师我会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对于工作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
2、我会把教学中的每一节随堂课都当成是公开课去讲,做到一丝不苟。
3、我会把每节课的教案都以基于课程标准去设计,认真备课。
4、我会谨听邢老师的建议,认真翻阅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数学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5、对于学生的作业设计我会用心去选作业设计上争
取达到邢老师所说的层次性。
5、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我会仔细研究达到教学评一致性。
我可能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我是一个努力的人,我是一个认真的人。
道路很远,未来很长。
我不敢说我是一个好老师,但是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是一热认真负责的老师”。
在教育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加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读后感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提到了六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课题、相关标准陈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活动方案等六个方面。
一、在课题中,传统教案都以学习内容的标题为课题,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则提出了用更加清晰明确的内容来陈述课题,也就是学习的主要目标。
课题变成了透视教学设计的窗户。
这项新探索,大破了原有教案的思路,能够帮助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变清楚本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围绕该重点设计自己的课堂,很受用。
二、六要素的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则是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陈述的。
我们现在通常把教学目标称作学习目标,主体从老师讲变成了学生学。
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才是课堂的重点和中心。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的表现及结果,才能更清晰的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设计。
三、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新思路,就要明确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分解课程标准。
文章中清晰的给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那就是替代、拆解和组合三个策略,将课程标准分解至具体的课程中,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达成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
的过程。
四、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就是评价标准。
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项环节。
在日常教研中,我经常问老师的一句话:在你的课堂上,你的评价任务是否达成?在设计教案时,评价标准格外重要,它是衡量一节课中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
在有评价标准后,学生及老师更清晰地体会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是多少。
评价方案在,课堂的教学才是清醒的。
五、而另一要素,教学活动方案,是紧密围绕评价方案来设计的。
环环相扣。
学习了本篇文章,使我对于自己课堂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目前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活动还远远达不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要求。
但在读完本篇文章后,我相信在日后备课及教课中,会慢慢向科学的课程标准靠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