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
12与朱元思书
译文及注释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
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若:好像。
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激:冲击,拍打。
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好:美丽的。
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的声音。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
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
转,通“啭”鸟鸣声。
这里指蝉鸣。
穷,穷尽。
无绝:就是“不绝”。
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绝,停止。
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
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最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知识点一、文章内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文学常识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是南朝梁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三、语音缥(piǎo)碧无碍(ài)负势竞(jìng )上泠泠(líng)作响嘤嘤(yīng )成韵鸢(yuān)飞戾( lì)天互相轩(xuān )邈(miǎo )四、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3、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五、古今异义词: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六、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⑥横柯上蔽,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七、一词多义①蝉则千转不穷(尽,完 ),欲穷其林。
(走完 )②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 ),果如鹤唳云端。
与朱元思书中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对偶句
与朱元思书中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标题:对朱元思书中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对偶句的深入解析摘要:朱元思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而闻名,特别是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
本文将从视觉角度对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朱元思书中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1. 对偶句的定义与特点对偶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在相邻的两个句子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以达到强调、对比等效果。
朱元思书中广泛使用的对偶句通过对景物进行对比和补充,使读者在阅读中更易于形成清晰的画面感。
2. 对偶句的作用与意义对偶句在朱元思书中起到了多重作用。
它通过对比和补充来增强读者对景物的印象,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
对偶句在刻画景物的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使文章更具个人特色和思想深度。
3. 朱元思书中对景物描写的视觉角度通过对朱元思书中对景物描写的回顾性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他往往采用从视觉角度出发的描写方式。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偶句的运用,将读者引入一个生动的画面中,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4. 朱元思书中对偶句的运用方式朱元思书中对偶句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
他往往通过对比相似或相反的景物,用对偶的手法传递情感和思考;或者通过对同一个景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和补充,以达到更加全面、深入地描绘景物的效果。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朱元思书中对偶句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他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
通过对偶句的运用,他成功地将读者带入到他想要表达的世界中,使读者获得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总结:对于朱元思书中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我们可以看出其在刻画景物、传递情感和思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比和补充,对偶句让读者形成更为鲜明的视觉印象,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朱元思书中对偶句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但都能以独特的方式勾勒出景物的魅力,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我个人深受朱元思书中对偶句的启发,它们在我的写作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朱元思书的修辞手法
与朱元思书的修辞手法
朱元思是唐代文学家,他以其诗歌创作而闻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艺术性和情感,修辞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
1. 比喻/隐喻:朱元思经常使用比喻和隐喻来增强作品的表现
力和意象。
例如,在《人月圆》中,他将未能圆满实现自己的理想比作"月圆人不圆",用这个比喻表达了人生不尽如人意的
感受。
2. 夸张/夸词:朱元思常常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强调情感或
描绘景象。
例如,在《春宫怨》中,他写道"银屏画里无言语,太守琴前摘双无",将美女比喻为画中无言的风景和琴前搔琴
的人,以突出她们的独特之处。
3. 对仗/对偶:朱元思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仗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他善于通过艺术呼应来达到平衡和互补的效果。
例如,在《感遇十二首·其十一》中,他写道"萧条独别夜,微雨独行时",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平仄和韵脚的对称,使诗歌更具节奏感和美感。
4. 反问:朱元思经常通过反问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延英赋》中,他反问道"关中何以子监得为昌国!",通过质疑的口吻来凸显关中作为边陲地区的辅佐作用。
5. 拟人:朱元思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或抽象概念拟人化,以增强作品的生动感和感情共鸣。
例如,在《鹊踏枝·世界无穷如有你》中,他将世界拟人为"世界",以表达
他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朱元思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运用得非常灵活,使其诗歌作品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
《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就像那晴朗天空下,一切都那么清晰纯粹呀!比如那平静的湖面和远处的山脉,不正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写照嘛!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哎呀,这多像那湍急的水流像离弦之箭一样飞速呀!你看那山间奔腾而下的溪流不就是这样嘛!
3.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真的好像夏日里蝉儿不停地鸣叫,猿猴也一直啼个不停呢!就像在那山林中,时刻都能听到蝉和猿的声音呀!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不是说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山峰就会平息心思,忙于政事的人看到这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嘛!想想我们在忙碌生活中,看到美丽景色时不也会这样嘛!
5.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不就像是那茂密的树枝挡住了光线,白天都像黄昏一样,而稀疏的枝条交织在一起,偶尔才能见到阳光嘛!比如在那幽深的树林里呀!
6.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哇哦,就像那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声响一样呀!就如同在那山间听到泉水撞击石头的声音那般悦耳!
7.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嘿,这不就是那些可爱的鸟儿相互鸣叫,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嘛!像那树林里鸟儿欢唱的场景呀!
8.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这多像那些山峰凭借着地势争相向上,彼此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呀!想想那连绵的山脉不就是这样嘛!
9.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哎呀呀,这不就是顺着水流飘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嘛!就像我们在水上自由自在漂流的时候呀!
10.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哇塞,这奇特的山和奇异的水,真的是天下独一无二呀!像那独一无二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呀!
我觉得中的对偶句真的是太精彩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富春江的美景,让人对那片山水充满了向往呀!。
【文言文】初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初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这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
作者以简洁明快的笔墨,描绘了富春江沿途的秀丽风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文章开篇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个字,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纯净、宁静的世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则表现出作者自由自在的心境和轻松愉悦的游览氛围。
接着,作者着重描写了富春江的水。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对水的颜色和清澈程度的描写,展现了江水的秀美与清澈,让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水底的游鱼和细石。
与朱元思书语言特点全文赏析
与朱元思书语言特点全文赏析《与朱元思书》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
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与朱元思书》的语言特点1、本文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使文章显得对仗工整,节奏感极强。
2、语言洒脱活泼、灵活多变。
3、语言结构优美。
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与朱元思书》全文赏析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我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山”。
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
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
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
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
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
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
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与朱元思书》精选题(一)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4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互相轩.邈()(4)泉水激.石()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4分)1、(4分)(1)都(2)跟、随(3)高。
与朱元思书中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
《朱元思书》是我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其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极具美感。
特别是在描述景物的时候,朱元思常常使用对偶句来形象地展现所见所闻,其中有不少描写通过听觉来感知景物的情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听觉方面对《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进行深度探讨,探寻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一、玉峰之上,白云为屋,紫霞为帷,风雨为驱,雷电为盖,钟鸣为鉴。
在这句话中,朱元思通过对偶句的形式,以白云、紫霞为屋帷,风雨雷电为驱盖,钟鸣为鉴,生动地描绘了玉峰之上的奇异景象。
这种描写方式将听觉元素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听到风雨雷电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界的力量和震撼。
二、田园方才至,崇山暮始入,猨鸣月下风吹树,水从石上日离沙。
这句话通过对偶句的呈现,将田园和崇山的景色进行了对比。
在听觉上,猨鸣月下风吹树,水从石上日离沙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月光下,倾听到了猨鸣树响、水流声,感受到了自然界景色之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三、凤箫声断,昆山依旧。
这句对偶句中传达了一个凄凉的意境。
箫声突然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又旋即断绝,这种听觉上的变化,给人一种留连、悲切的感觉。
对应的“昆山依旧”的描写,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偶的铺陈,使整个句子富有情感,读来令人心生感慨。
在诸多对偶句中,朱元思书中的描写,以其独特的方式将听觉元素融入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看到自然美,更能够倾听到自然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通过对偶句,朱元思将自然景色与听觉元素融合,极富诗意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朱元思书》中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和情感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听觉元素的描写,使得自然景物更加生动鲜明,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韵味。
朱元思书中的这些对偶句,不仅富有意境和美感,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与朱元思书
极言水深 动作名:奔驰的马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湍,急流的水。 急流比箭还快 汹涌的波浪像奔驰的马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 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 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 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 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凭借 争着
名作动:向东向西
表约数,“左右”
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 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 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 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 山异水,独一无二。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富春山居图卷
(元) 黄公望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障人。南朝梁 代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文章善于写景, 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 称“吴均体”。 书——书信,一种文体。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 的一种韵文,因多用四六句又称“四六 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 句),少用散句。
2、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 但我们可以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 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的情感和志趣?(请 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3、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文章最后四句有什么作用?
缥碧
绿
千丈
见底 无碍 游鱼 甚箭 若奔
深
(夸张) 静:秀丽
异 水
清
净 结 合
水之清澈
急 (比喻) 动:壮观
山之形
高峻 挺拔 茂密 雄奇
视觉 静
正面 描写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知识点一、文章内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扬,随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峰,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文学知识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是南朝梁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三、语音缥( pi ǎo)碧无碍(ài )负势竞( j ìng 嘤(yīng )成韵鸢(yuān)飞戾( l ì)天)上泠泠(相互轩(l íng)作响嘤xuān )邈(miǎo )四、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展现,显现。
2、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3、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喊声。
五、古今异义词: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以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许,可能。
②戾:至,抵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博学多才”。
六、词类活用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相互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任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随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任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任“若”的宾语。
⑥横柯上蔽,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七、一词多义①蝉则千转不穷 ( 尽,完 ) ,欲穷其林。
(走完)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逝),天下独绝:(唯一无二)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果如鹤唳云端。
(叫)④横柯上蔽(向上),负势竞上(上面)⑤直视无碍(向来),争高直指(笔挺)⑥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八、要点词语解说1 、风烟俱净风烟:指烟雾。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专题复习-教师版-专题04:八上期末文言文
八上语文期末古诗文一、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三峡》1.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侧面烘托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11.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冬、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
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夏: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句诗是一致的。
13.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二)《答谢中书书》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整理
《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点最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与朱元思书》文言文知识点一、文章内容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文学常识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字叔痒,是南朝梁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三、语音缥(piǎo)碧无碍(ài)负势竞(jìng )上泠泠(líng)作响嘤嘤(yīng )成韵鸢(yuān)飞戾( lì)天互相轩(xuān )邈(miǎo )四、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3、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五、古今异义词: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六、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⑥横柯上蔽,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七、一词多义①蝉则千转不穷(尽,完 ),欲穷其林。
(走完 )②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 ),果如鹤唳云端。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基础知识1.字音缥.碧(piǎo) 轩邈.( m iǎo ) 泠泠..( yīnɡ) 鸢.(yuān) 经纶.(lún ) 横柯.( kē)..( líng ) 嘤嘤窥.( kuī)2.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3.一词多义天下独绝(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绝猿则百叫无绝(动词,断)负势竞上(动词,向上)上横柯上蔽(介词,在上边)4.词类活用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负势竞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边)望峰息心(使动用法,使……平息)5.古今异义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乖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
今义;允许;许可)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罪过,乖张)猛浪若奔.(古义:飞奔的马;今义:急走,跑)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应允,认可)6.特殊句式急甚(于)箭(省略句,“甚”后省略了介词“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吾”即“(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鸢飞戾天者(定语后置句,应为:飞戾天之鸢者)二、问题整理五、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面对富春江美景的陶醉、自由、潇洒、无拘无束的情态。
与朱元思书视觉上的对偶句表达效果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对偶句。
对偶句指的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在句子中运用对称、平行的结构、词语或句子来达到一种音韵、节奏或语调上的效果。
在中文文学中,对偶句常常被用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以此来引人入胜,增加文章的艺术感和审美效果。
与朱元思书视觉上的对偶句表达效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朱元思书中对偶句的运用。
朱元思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运用对偶句来增强诗句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通过对偶句的运用,朱元思的诗句更具有韵律感和张力,句子之间的对比和平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使读者在阅读朱元思的诗歌时领略到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朱元思的诗歌中,对偶句常常以字句对称、词意对称、意象对称等形式呈现。
这种对偶句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和表现力,更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对称美和和谐感。
通过对偶句的运用,朱元思的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朱元思的诗歌时,我深受其对偶句的表达所感染。
在《绝句》中,朱元思写道“双鬓难分白日侵,一心何处画梁烟”。
这两句诗中,对偶句的运用使诗句更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同时也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对称美和和谐感。
这种表达方式使我对朱元思的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兴趣,也让我更加欣赏他的诗歌艺术。
总结回顾,通过对朱元思书视觉上的对偶句表达效果的深入探讨,我深刻体会到了对偶句的文学魅力。
对偶句的运用使诗句更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同时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对称美和和谐感。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和审美效果,更深刻地影响了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朱元思的诗歌以其对偶句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了其卓越的诗歌艺术和审美追求。
在探讨与朱元思书视觉上的对偶句表达效果的过程中,我个人对对偶句的理解也得到了深化。
对偶句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对称、平行的结构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和审美效果。
对偶句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句的表现力,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和美感。
与朱元思书中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对偶句
一、引言在古代文学中,景物描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手法。
而在《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利用对偶句的形式,通过对视觉角度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进行全面评估,以及对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意图进行分析。
二、对偶句在《与朱元思书》中的运用朱元思书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篇诗文,其中运用了许多对偶句。
对偶句将两个意义相对的词语相互呼应,通过对比来营造出鲜明的对比效果。
在《与朱元思书》中,这种对偶句的运用不仅在描写景物时起到了强化效果,还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和鲜明。
1. 对偶句的概念和作用对偶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呼应两对相对的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与朱元思书》中,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文更富有音韵美,同时也使得描写更加生动。
2. 对偶句在描写景物中的应用作者在《与朱元思书》中通过对偶句的运用,巧妙地描绘了许多自然景物。
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句话通过对偶句的形式,将山与仙相对应,呈现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通过这样的描写方式,不仅使得景物更加生动,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作者对景物描写的技巧和意图在《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利用对偶句描绘了丰富的景物,这背后体现了作者的技巧和意图。
通过描写景物,作者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表现自然美景作者通过对偶句描写了很多自然的美景,如山、水、云等。
这些描写使得自然的美景更加清晰,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2. 表达情感与思想除了展现自然美景,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的关怀。
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的手法,使得《与朱元思书》不仅是一篇描写美景的文章,更是一篇表达情感与思想的文学作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在描写景物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
导读:《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述说旅行所见的信。
是一扁用骈文写的'书信。
骈文,每句四字或六字,后来又叫四六文。
因全篇多由双句,即骊句、偶句组成,因此得名。
它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是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产生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盛行于世,本文骈语俪句齐整精洁,剪裁布局得宜;又写得情景交触,颇具气势,是骈文中的佼佼者。
那么,在此文中,对偶句有哪些呢?
在《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对仗工整,写出了水清见底、水声激越的特点,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优雅的色彩。
总领全文的句子和主旨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视觉方面写景的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
1.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中的对偶句
2.木兰诗中的对偶句
3.《与朱元思书》改写
4.与朱元思书改写
5.排比句和对偶句
6.《与朱元思书》的改写
7.与朱元思书续写
8.改写与朱元思书
上文是关于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的对偶句,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