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医学专题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深层排水。湖泊底层营养物含量高,一般而言,底层水的营养盐浓度高于表层水,当水流转时,底层湖水进入上层,引起表层湖水营养物含量的增加。(四)曝气混合。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水泵、喷射泵等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底泥释放磷,改善氧气状况,加强矿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五)挖泥。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常是一个营养库,在一定条件下可不断释放磷,这称为内部负荷。当外部负荷减少后,内部负荷可补偿,使富营养化现象继续存在,挖泥可以直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内部负荷对湖泊的影响。(六)机械收草藻。利用机械收割装置直接收获水草和藻戋可以直接改善湖泊的表层生态环境,同时,水草和藻类本身就会吸收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对它们的收获也可以从湖泊中去除营养盐。
化学方法(1)深水曝气技术。营养盐类的大量注入,致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异常繁殖,水体溶解氧急速下降,在水与底泥的交界面甚至出现厌氧现象。在深水进行人工曝气,可以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其次还可以降低氨氮、铁、锰等离子性物质的浓度,可有效改善厌氧状况。(2)营养物钝化。利用铝盐与无机和颗粒磷产生沉淀,可以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铁盐(氯盐或铝盐)、硫酸铝铁、泥土颗粒和石灰泥都有类似的功能,钙盐也是相当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
在治理上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治理经验,比如日本的琵琶湖治理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湖水发黑变臭,赤潮频频暴发。日本人痛定思痛,从1972年起,全面启动“琵琶湖综合发展工程”,投入相当于1800亿元人民币巨资,历时近40年,终于唤回了一湖碧水,并成为全球水环境治理的成功范例。
生物方法 (1)水生植物修复 利用适合相应湖体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芦苇、水葫芦等。(2)生物膜技术。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材料或人工介质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形成的粘液状生物膜,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载体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能有效拦截、吸附、降解污染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与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尤其是氮和磷的富集,导致水中藻类和浮游植物过度繁殖的现象。
通常,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所导致的,如农业污染、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会使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以及有机污染物流入水体,从而加重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和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形成大面积的藻华。
这些藻类和浮游植物会浮在水面上,阻碍光线的透过,影响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造成水生物养分不足,水生植物死亡。
2. 藻华的过度繁殖还会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水体缺氧。
缺氧环境对于水生生物的存活非常不利,鱼类等水生动物会因氧气不足而窒息死亡,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3.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引发其他水质问题,如水体PH值的变化、水体中有毒物质的积聚以及毒藻的繁殖等。
这些问题都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1. 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
农业活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合理施肥、科学利用农药等,减少营养物质和农药流失入水体。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排放出的废水符合相关水质标准。
3. 提倡清洁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应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的产生。
4. 加大环境教育力度。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5. 定期监测和评估水体质量。
建立水体监测网络,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6. 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技术创新。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持,加强相关科研力量,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四、结语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导致生物生长过度的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还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1.1 农业活动排放的农业废水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物质,以及养殖业排放的饲料残渣和排泄物,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2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重金属离子等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1.3 都市生活中排放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物、磷和氮等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4 大气降水中的大气沉降物质,如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二、危害2.1 富营养化使水中的藻类和细菌繁殖迅速,导致水体异常浑浊,影响水质,使得水中的透明度下降。
2.2 过多的藻类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2.3 富营养化还会导致蓝藻等有毒藻类的产生,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2.4 富营养化还可能引发水华,大量藻类的逝去会导致水体富集有机质,使水体变得更浑浊,极大地影响水的净化和利用。
三、防治措施3.1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田和水体的生态修复。
3.2 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和重金属排放。
3.3 加强都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推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污水资源利用率。
3.4 优化城市规划,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水体的冲刷,增加湿地等生态设施,净化城市水体。
3.5 加强大气污染的控制,减少大气沉降对水体的影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6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对水体保护的重视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威胁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有效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减轻和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防治措施
目录
0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 物防治措施
02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 定义及04 三、生物防治措施
05 四、实例分析
06 五、总结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措施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 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过度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防治措施逐渐受 到广泛。本次演示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原因和危害,阐述生物防治措施 的几种方式,并分析具体应用实例。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及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 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 化肥、生活污水等。当这些废水、污水排入水体时,其中的营养物质被水生植物 和藻类吸收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多时,就会导致水生 植物和藻类过度繁殖,使水体变得混浊,水中生物生存受到威胁。
四、实例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生物防治措施。例如, 对于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湖泊边缘种植能够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植物,如美人蕉、鸢尾等, 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入。
2、移植当地或他地的优良品种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重建水生生物群落, 使水体生态平衡得到恢复。
对于池塘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 减少底部营养物质的释放。
2、移植能够有效吸收营养物质 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
3、控制饲料投放量及次数,减少水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避免二次污染。
五、总结
生物防治措施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通过采 取源头控制、生物工程技术、生态治理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水 体的富营养化状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生物防治措施将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尤其是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藻类等生物过度繁殖,从而影响水体质量、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不断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就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等生物过度繁殖,形成水华。
这些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某些藻类会产生毒素,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危害。
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导致水中的藻类毒素含量超标,人类饮用或接触后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如腹泻、呕吐、皮肤过敏等。
此外,富营养化水域的鱼类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 对环境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景观美感。
同时,大量藻类的分解过程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加速水体底泥的氧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此外,富营养化还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引发其他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等。
三、防治对策1. 控制外源污染: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达标排放。
2. 科学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科学施肥是防止农田养分流失的重要措施。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确定施肥种类和施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
同时,鼓励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 生态修复:通过生态工程措施,如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食藻鱼类等,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藻类的生长;食藻鱼类可以捕食藻类,控制藻类的繁殖。
此外,还可以通过湿地公园建设、湖泊清淤等措施,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水体富营养化
防治措施
总之,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防治。通过加强管理 和监测,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 生态环境
除了以上提到的防治措施,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例如 ,可以通过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来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放。另外,在城 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可以加强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此外,还可以 采用生物过滤技术等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减少废水中的 营养物质含量
水体富营养化
01
02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主 要是由于水体中过量营养物质的存在,导 致藻类大量繁殖,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 平衡,并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 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原因、 危害及防治措施
1 概念
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过 量营养物质的存在,导致藻 类大量繁殖,破坏了水生生
态系统的平衡
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指氮、磷 等营养元素,它们来自于生 活污水、农业化肥、工业废
水等
当这些营养物质被排放到水 体中后,会促使藻类迅速繁 殖,形成水华,导致水质恶 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
衡
2 原因
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 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 3 危害
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会带来以下危害 水质恶化:藻类大量繁殖会堵塞水体中的氧气通道 ,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 生态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后,会导致 某些物种的灭绝和另一些物种的繁衍,对整个生态 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人类健康危害:水质恶化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 响,例如引发皮肤病、胃肠疾病等 经济损失: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渔业和旅游业等产 业受到损失,同时也会影响水资源的利用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01 Chapter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定义
成因分析
6. 生态系统失衡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 藻类大量繁殖
藻类在水体中迅速繁殖,形成藻类水华。
4. 藻类死亡分解
随着藻类大量繁殖,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导致藻类死亡并分解。
5. 水质恶化
藻类死亡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可能导致水体中的鱼类等水生动物窒息死亡,同时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02 Chapter
缺氧环境
大量繁殖的藻类在死亡后分解消耗溶解氧,导致水底缺氧,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下降
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阻碍阳光进入水中,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水生植物死亡,破坏水生生物多样
性。
毒素积累
某些藻类在繁殖过程中会释放毒素,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毒性效
应,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
经济损失
饮用水安全威胁
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水质恶化
水体酸化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03
02
01
对水体的危害
03 Chapter
现有的防治措施
控制污染源
人工曝气
防治效果评估
监测数据评估
01
生态响应评估
02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03
04 Chapter
01020304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科研支持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010*******
THANKS。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盐的过度积累,导致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本文将从富营养化的原因和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1.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升高,从而引发富营养化。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中富含化学物质和有机物,一旦排放到水体中,会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特别是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造纸、化工等行业,其排放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性,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生活污水家庭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盐,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相对较大。
4.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土壤被侵蚀,其中的营养物质会一同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种植和土地开垦等活动所导致的。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1.加强农业管理农业活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农业管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合理施肥。
此外,选择周转农作物和间作农作物,避免连作,并采用生物农药等生态友好的农业技术,有助于减少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2.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对于工业排放的废水,应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
可借助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法等,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3.推行生活污水处理对于家庭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应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可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技术,使污水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减少富营养物质的排放。
4.加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包括合理利用斜坡,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实施耕地保护和植被修复等措施,维护土地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的氮、磷等养分含量过高,使水中的营养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种现象不仅对水生物造成巨大威胁,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和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1. 农业活动: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中含有丰富的氮、磷等养分,这些养分会通过降水和灌溉水进入水体,引起富营养化。
2. 工业活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这些物质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 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富含的有机物和养分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4. 河流入海:河流将含有养分的土壤和废水输送到海洋中,进一步加剧了海洋水体的富营养化。
二、影响:1. 水生态系统失衡: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藻类和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形成大量藻华和水生植物覆盖层,阻碍水中氧气的交换。
这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
2. 水质下降:过多的藻类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
同时,藻华和水生植物的分解也会释放大量有机物,使水体富含有机污染物,水质下降。
3. 渔业生产受损:富营养化会引发水中藻类繁殖,造成浮游生物的死亡,从而影响鱼类的食物链,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水资源供应困难: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源水质下降,给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获取带来困难,给水资源管理造成巨大压力。
三、应对措施:1. 加强管理:加强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减少养分进入水体。
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2.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料,减少养分的排放。
3. 加强污水处理: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投入,使得污水的有机物和养分得到有效去除。
4. 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大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体的生态修复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因及防治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成因及防治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某些营养物质过量积聚,导致水体生物过度生长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这种现象已成为全球水环境问题的主要之一,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活动: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尤其是氮、磷等营养元素经过灌溉水流入水体,成为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田径流和农业污水的排放使富营养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刺激藻类等富营养植物的过度繁殖。
2. 工业排放: 工业污水中的有机废水和含磷废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体,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富含营养物质,如磷、氮和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使水中的富营养植物过度生长,破坏了水生态平衡。
3. 城市排污: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直接或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污有明显增加,给水体带来了严重威胁。
4. 水体基础环境变化: 水体污染、水体枯水期和枯水期过度开采等因素会导致水体环境的恶化,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这种环境变化会加强富营养化现象,使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积聚。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我们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恢复和维持水体的健康状况。
1. 农业管理: 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建立农田防渗漏系统,阻止农田径流进入水体。
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作物和养殖业的有机循环。
2. 工业控制: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建立和完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使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使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对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要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其进入水体。
3. 城市污水处理: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营养盐含量过高,导致水质恶化、藻类过度生长的现象。
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湖泊面临的普遍问题,对水体生态系统、饮用水安全和周边社会经济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1. 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广泛使用,导致了土地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输入湖泊,成为导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大量排放到湖泊中,使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为湖泊的富营养化提供了源头。
3. 河流输运—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湖泊附近的河流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很大,河水中的营养物质会随水流输入湖泊,进而影响湖泊的水质。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会影响湖泊的水文变化、水体温度等,而这些变化会影响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速率和程度。
1. 水质恶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质恶化,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色变绿,严重影响湖泊的美观度和生态环境。
2. 水产资源丧失:过度的藻类生长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湖泊水体缺氧,造成湖泊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水产资源受到严重损失。
3. 供水安全受威胁:湖泊是人们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富含有害物质和致病菌,影响饮用水安全。
4. 社会和经济影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和渔业发展,降低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对周边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
1. 加强水域管理:制定和严格执行湖泊水域管理条例,加强对湖泊周边区域的监管,限制农业化肥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减少湖泊受到的污染和营养物质的输入。
2. 推广环保意识: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广大市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绿色农业发展,减少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降低对湖泊水体的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通常发生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静态水体中。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概念和形成过程,然后详细阐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后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
从自然角度来看,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大气沉降和生物活动。
例如,当雨水冲刷过富含养分的土地时,这些养分就会随着水流进入水体,为水生生物提供养分。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人为因素逐渐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力。
农业活动,特别是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城市和工业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未经处理的营养物质,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这些人为排放的营养物质远超出水体的自然处理能力,导致水生生物过度繁殖,进而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水产养殖和旅游业等人类活动也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了影响。
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大量饲料和肥料,以及旅游业带来的污染,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因此,可以看出,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
而人为因素,特别是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是当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危害深远且广泛。
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了藻类的过度繁殖,形成“水华”或“赤潮”,这些藻类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可能因缺氧而死亡,破坏水生生态链,影响生物多样性。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导语: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聚集在水体中的过程,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丧失、藻类爆发性增长、水质恶化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针对这一问题的防治措施。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1. 农业活动:农业用肥过量、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等现象,导致农用化肥、农药等富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2. 工业活动:某些工业生产活动排放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富营养物质,如工矿污水、废弃物的处理不当等都会促进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污水排放、建筑施工、道路建设等都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使得水质恶化,无法供给生物所需的氧气,一些水生动植物难以存活。
2. 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体中富营养化会导致浮游植物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藻类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3. 饮用水安全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中富含大量的藻毒素和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饮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水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行科学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制定种植绿色农产品的标准,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减少水肥固氮。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科学处理污水,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 推广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是自然的净水工厂,湿地能够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因此应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5.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通过开展水体富营养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水体保护和治理工作。
6. 加强监管和执法: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体污染的监管和追责,加大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境执法的执行力度。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减少农业化肥使用
推广环保型农业,减少化肥使用量 ,提高有机肥使用比例。
控制工业污染源
强化工业废水处理,减少氮、磷等 污染物的排放。
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恢复水生生态系统
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种群,提高 水体自净能力。
加强水体流动
通过水体流动增强水体的自然净 化能力。
通过人工手段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 食物来源。
增加湿地植被
在人工湿地上种植湿地植物,增加湿地植被覆盖率。
控制水位和水质
合理控制水位和水质,保证人工湿地的正常运行和净化效果。
加强监管,控制污染源
1 2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对污染行为进行严厉 打击。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确保达标排放。
人类健康影响:由于水质恶化, 水体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细菌等,对人类健 康造成威胁。
水体富营养化对环境和人类生活 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平衡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导 致水生生物死亡,破坏了水生生 态平衡,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 和繁殖。
经济损失: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导 致渔业、旅游业等产业受到损失 ,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 治理和修复。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 防治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及成因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及成因
定义
•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 ,导致水体中藻类等浮游生物过度繁殖,从而引起水质恶化、 水生生物死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积累,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失衡。
这种现象不仅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并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这些藻类在生长过程中消耗大量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同时,过量的藻类也会阻挡阳光,影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 饮用水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会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产生异味和有害物质,严重影响饮用水的质量。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生态环境恶化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影响景观美感。
同时,死亡的藻类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变得更加缺氧,进一步加剧水生生态系统的恶化。
三、防治对策1. 控制外源性污染源控制外源性污染源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农业和城市布局,减少污染物排放。
对于工业排放,应加强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对于农业排放,应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城市排放,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2.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通过在水体中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藻类的生长。
同时,可以放养适量的食藻动物,如螺类、贝类等,通过生物链的调控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3. 科学管理水资源科学管理水资源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评估。
同时,应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对于已经发生富营养化的水体,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定期换水、底泥疏浚等。
四、结论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物多样性、饮用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又称为“水华”现象,是一种因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度积累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其主要是由于过度排放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其它有机物质等导致的。
这些污染物大量流入自然水体后,引发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不仅影响水质,也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这些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从而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影响饮用水质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微生物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如藻毒素等,这些物质会通过饮用水源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3. 影响景观: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后,会形成浮游藻类团块,影响水体的透明度,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景观。
4. 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还可能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因为一些藻类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其他温室气体。
三、防治对策1. 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
这包括减少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合理施肥、科学耕作等方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在工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标准;在城市生活中,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2.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一种利用自然过程来恢复受污染水体的生态功能的措施。
这包括种植水生植物、养殖鱼类等。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和分解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有助于净化水质;而养殖鱼类可以通过捕食藻类等浮游生物来控制其数量,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于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机械打捞的方式去除水中的藻类团块;或者使用化学物质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但这些方法往往只能暂时缓解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法律和政策: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排放标准和处理要求。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特征是水体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的过度积累,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异常繁殖。
这不仅影响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中,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和气候变化等都能影响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分布和富集。
然而,这些因素引起的富营养化变化较为缓慢。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当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活动: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农田排水和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3)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危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过度繁殖的藻类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此外,某些藻类(如蓝藻)能产生有毒物质,危害人类健康。
同时,富营养化还会影响供水、渔业、旅游等行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四、防治措施研究进展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控制外源污染(1)源头控制:减少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严格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2)截污工程:通过建设截流沟、沉淀池等工程设施,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量。
2. 内源污染治理(1)生态修复:利用生物(如水生植物、微生物等)或物理方法(如底泥疏浚)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2)水质改善技术:采用如人工湿地、稳定塘等生态工程技术,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
3. 政策法规及管理措施(1)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排放污染物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提高违法成本。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又称为“水华”现象,是一种因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
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大量排放,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迅速增加,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破坏水生态平衡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这些植物和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从而破坏水生态平衡。
2. 影响饮用水质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会产生异味,影响饮用水的口感。
同时,部分藻类会释放有毒物质,如微囊藻毒素等,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3. 损害渔业资源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
同时,过多的藻类也会阻碍鱼类的游动和呼吸,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
4. 污染环境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大量死亡后,会在水底沉积,形成“藻花”,这些“藻花”会消耗底泥中的氧气,使底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防治对策1.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排放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
对于工业废水,应加强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农业废水,应推广科学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流失;对于生活污水,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2.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类等生物措施,以及调整水体的流速和深度等物理措施,可以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抑制藻类的生长。
此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技术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的释放。
3. 法律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水质要求。
同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此外,还应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过量的氮、磷等养分进入水体,导致水中植物生长速度过快的情况。
这种现象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形成原因1.点源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和工矿企业的废水、畜禽养殖污水以及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农药、化肥等都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养分,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2.非点源污染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田的化肥过量使用和不合理施肥、农田和禽畜养殖场的农田面度过小、农作物残渣不及时清理等都会导致养分的流失,最终进入水体。
3.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农药、污水和垃圾进入水体,加剧了水体中有机物和养分的浓度,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加剧。
二、危害1.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形成水华。
水华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水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由于水体中养分过多,水体中的藻类、浮游植物等植物生长旺盛,消耗了水中的光照和氧气,使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丧失了生存条件。
3.富营养化使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百慕大藻类呈盛发,高耗氧和有毒藻类爆发,导致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面积死亡。
这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质恶化,使水变得浑浊,影响水的利用和净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三、防治措施1.加强对农业生产和行业排放的监管,减少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
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体系,加大对畜禽养殖场、农田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2.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农业技术。
采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作物利用养分的效率,减少养分流失。
3.加强水体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
通过植被恢复、河道整治、湿地建设等方式,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生物多样性,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和绿色水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就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来看,淡水紧缺,水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直接危害水产品的质量及人类的健康。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池塘、水库、湖泊等多发。
一般认为水体全氮量大于0.2mg/L、全磷量大于0.02mg/L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提出:水体总磷大于20 mg/L~25mg/L,叶绿素a大于10mg/L,透明度小于2.0m,深水的饱合溶解氧量小于10%的湖泊可判断为富营养化水体。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成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增加所致。
营养物质主要是磷,其次是氮,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
藻类生长遵循李比希最小定律,即其生产量或生物量取决于外界供给它的所需养分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
由于磷在水体中不完全循环,使得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水域都严重缺磷,以致磷成为其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素,一旦大量磷进人水体往往引起浮游植物的迅猛生长,而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
用藻类生长潜力方法来判断湖泊中藻类繁殖限制物质时,发现在氮磷比低于10∶1时,或在某一季节,氮也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营养物的主要来源:土壤大量施肥,农田流失的氮、磷进人水体;人和家畜排泄产生的氮、磷;渔业规模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
如池塘精养,投喂高蛋白饵料及鱼虾排泄物和施肥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池塘水质恶化,影响鱼虾生长,爆发鱼病,给养殖生产造成损失。
近几年,淡水养殖业已由池塘转向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并应用池塘精养高产技术与大水面优越的生态条件相结合发展“三网”养殖,虽然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但加速了我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进程。
有资料报道,在网箱养鱼时,每生产1吨鱼,每年要产生15 kg的磷和1.037 kg的生化需氧量(BOD),因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北欧国家对网箱养鱼加以控制。
生活污水也是主要的营养物来源。
生活污水中磷的主要来源是合成洗涤剂、工业废水,排污量较多的是食品、化工、毛皮工业和轻工业。
大气污染使得降水中氮、磷含量提高。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从水产养殖方面来说,一定的肥水意味着饵料丰富,适合鱼类生长,尤其是滤食性鱼类(鲢、鳙)。
紫菜养殖时要求氮含量大于0.2 mg/L、磷大于 20 μ g/L,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利,但会使水生生物大批死亡。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富营养化会给水和水体利用带来多方面的问题。
1.供水富营养化水体,使藻类特别是增殖能力强的藻类大量生长,如硅藻门的直链藻、舟形藻、小球藻、星杆藻、针杆藻、脆杆藻、等片藻、桥穹藻、平板藻,绿藻门的小球藻、水绵藻、胶群藻,蓝藻门的颤藻、项圈藻、蓝束藻等。
这就使水厂在过滤时效率降低,增加制水成本。
同时还影响水质,主要表现在水的感官性状和饮水安全性。
许多形成“水华”的藻类能产生不好的气味,水中产生臭味的微生物主要是放线菌、藻类和真菌。
在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藻类一般是主要的致臭微生物,不同藻类引起不同的臭味。
如鱼腥藻、微囊藻、束丝藻、角藻均可产生腐臭味;星杆藻、锥囊藻、黄群藻、平板藻、团藻可产生鱼腥味;腔球藻、栅藻、水绵藻、丝藻可产生草腥味;小球藻、颤藻和直链藻能产生霉腐味等。
还有报道指出,藻类的溶解性有机物在自来水加氯后,可氧化产生弱的致癌物质。
蓝藻能产生毒素,最主要的是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丝藻,动物饮用含有藻毒素的水可能死亡,海洋赤潮中甲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人类严重中毒。
微囊藻毒素是分布最广、最复杂的一种毒素,它能抑制生物体内蛋白磷酸酶1和2A而成为一种具有大田软海绵酸途径的促肿瘤剂,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肝肿瘤促进剂。
2007年吉林省新立城水库由于蓝藻大量生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同时也给供水企业加大了成本。
2.休闲渔业休闲渔业是集渔业与游钓、休闲、旅游观光、水族观赏为一体的产业。
水体一旦富营养化,水味腥臭,透明度下降,水体浑浊,使水体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位置大打折扣,丧失其应有的美学价值,不利于人们生活娱乐、旅游、观赏。
这是国外对富营养化问题感到危害严重的一个主要方面。
我国一些有名的风景游览湖泊,如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南京玄武湖、长春南湖、云南滇池等也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东湖已有几个天然游泳场为此而关闭。
3.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有效氮磷含量增加,使得藻类大量繁殖和高度集群而引起生物污染,淡水中称“湖靛”,海水中称“赤潮”。
淡水中常见能够引起污染的藻类有鱼腥藻、微囊藻、水花束丝藻和腔球藻,咸水中最常见的有夜光藻、束毛藻、微型原甲藻、裸甲藻,半咸水中能引起污染的主要有小三毛金藻和舞三毛金藻。
这些藻类成为优势种后,在水上层富集,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深层藻类因缺光而死亡。
这些藻类消耗水体溶解氧,加速底泥积累营养物释放,造成水体营养物质的高负荷,形成富营养化恶性循环。
1997年天津大沽口由微型原甲藻引起的“赤潮”造成大量鱼类死亡;东湖近年来发生过因“水华”过度积累和分解导致网箱中鱼类全部死亡的事故;1998年9月27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渤海湾形成大片“赤潮”,引起鱼虾大批死亡,并造成食用鱼虾污染;2000年3 月长春南湖淤泥过多,有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流人,致使水体中50余吨鱼死亡。
大伙房水库、青海湖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四、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依据水富营养化形成机理,防治水体营养化的根本性措施是减少水体的氮、磷含量,控制主要污染物——藻类、臭味、有机物生成,使富营养化水体得到净化。
1.控制氮、磷等营养物的流入通过工艺改革、产品改进,减少废水中磷的含量。
洗涤剂中把支链型烷基苯磺钠改为直链型,改用磷酸盐的代用品。
农业生产上应合理控制施肥量。
实施污水分流、截流和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水排放量。
在水体投饵养殖时,要做好养殖规划,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且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2.物理方法治理池塘、水库加强水的交换,当有合适水源时可引入,起稀释作用,带出氮、磷物质以及藻类;深水湖泊或水库中,设法将深层水排出,降低富营养化程度;湖泊中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起到防止底泥释放磷,改善溶氧状况,加强矿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用微滤机去除水中浮游动物和藻类,藻类密度一般较小,因而其絮体不易沉淀,采用气浮则可以取得较好的除藻效果。
富营养化后蓝藻类“水华”氮含量很高,可收集用于农肥、饲料,减少水体氮、磷负荷。
3.化学方法防治常用的除藻剂有硫酸铜、二氧化氯等。
二氧化氯除藻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控制藻类生长的硫酸铜浓度一般须大于1.0 mg/L,因而须谨慎使用。
化学药剂法应用较为灵活,但使水体增加了新的对鱼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强化混凝剂(如硫酸铝)也可除藻。
浓度为0.7g/m3的硫酸铜可直接杀死小三毛金藻。
用于除臭的氧化剂主要有高锰酸钾、自由氯、二氧化氯和臭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使水中氨、氰化物降解,也是有效的除臭剂,用于养殖水处理具有反应快、投量小、半衰期短、无残余毒性和二次污染的特点。
有机物与臭氧之间只能发生部分氧化,臭氧的氧化作用是破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将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并改变有机物的性质。
二氧化氯也为氧化剂,可以分解水中几乎所有还原性污染物质,如残留饵料、排泄物等。
可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防止养殖过程中流行病爆发和传染。
4.生物防治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改善水质。
微生物是降解废物、废水的主力军,利用经过遗传改造的微生物将成为治理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最有效的方法。
如硝化细菌可去碳去氮、杀灭病毒、降解农药、絮凝水体重金属及有机碎屑,能将硝酸盐反硝化成 NO2和 N2,它在消解碳系、氮系等有机污染时,也可消解有机污泥。
嗜烃菌可短时间吞吃大部分油污,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菌体蛋白。
光合细菌能够利用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或H 2S 、N H 3等)作为氢的供体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改善水质,相对提高溶氧量的作用。
鱼池中只要有5g/m3的光合细菌,3小时内就能将池底不断产生的氮离子和有机物的初始分解物除去,使水质恢复正常。
5.生态防治生态学方法即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从营养环节来控制富营养化,使营养物改变为人类需要的终产品(如鱼等水产品)而不是“水华”。
1996年黄祥飞利用滤食性鱼类(花白鲢)直接吞食蓝藻,实验证明是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操纵方法的生物防治途径。
所以可以放养以藻类为食的鱼类,如白鲫摄食藻类和有机腐屑;鲴鱼能摄食固着藻类及丝状藻类;鲢鳙能直接利用铜绿微囊藻和螺旋鱼腥藻等浮游植物。
近年来对浮游动物与藻类“水华”的关系报道很多,鱼类可以选择性吞食浮游甲壳动物,通过捕捞鱼产品而消除污染。
水生高等植物和藻类在光能和营养物质上是竞争者,在湖泊和近海种植大型水生植物,如湖泊中种植莲藕、菖蒲,近海种植海带、紫菜,从而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对改进水质感官性状是有利的,加之水生高等植物易于收获和利用,因此不失为一项防止富营养化的生态措施。
6.综合防治富营养化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污染源复杂,营养物质去除难度大,防治上只用一种方法很难奏效。
实践中通常是多种方法同时使用,既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人,又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水体一旦富营养化,及时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如池塘常见的由蓝藻形成的“铜绿水”,只用0.7g/m3浓度的CuSO4、FeSO4合剂(5∶2)效果并不理想,但结合生态学管理即选择晴天中午排放池水到1/3左右,再施药,可降低药量又可提高疗效,然后注入其它池水引进新藻类种,防止蓝藻成为池水优势种,然后施无机肥进行肥水,效果较好。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