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其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的规律的学科,并试图揭示其机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能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入和离开细胞。

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起到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信号传导网络来接受和传递信息。

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和内在信号转导途径。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电信号和传导信息。

2.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其它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两种方式。

3.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传递信号。

4. 大脑: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思维、感觉、运动等功能。

三、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心脏是泵血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循环的过程。

方向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

3. 血压调节:血压通过血管阻力和心脏泵血量的调节来维持稳定。

4.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机体停止出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负责食物消化和吸收。

2. 食物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中通过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来分解和降解成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

3. 肠道菌群: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和合成维生素等。

五、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等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来完成。

生理学

生理学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植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骨干理论课程。

2、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分为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

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②兴奋性(a、兴奋: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的反应。

b、兴奋性: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4、刺激: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感受的生存环境的变化,称之为刺激。

(刺激三要素:a足够的刺激强度、b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和一定的强度c时间变化率)反应: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或刺激产生的对应变化5、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6、神经调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7、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8、阈值: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绝对阈值: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值(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9、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下,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体内常见的正反馈现象:排便,排尿,分娩,凝血,射精等。

】10、负反馈:将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方式和路径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作为输入信号的一部分的过程。

【负反馈在生物当中尤其是在酶的作用机制当中是指:一种代谢反应被其反应产物所抑制的现象,称为负反馈,是调节细胞代谢最主要的机制。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生理过程和功能的科学,它涵盖了人体各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生理学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1.细胞生理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核糖体、线粒体等。

-细胞内部的物质运输和代谢过程。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2.神经生理学:-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类型。

-神经传递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机制。

3.肌肉生理学:-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组成。

-肌肉收缩和运动的机制。

-肌肉疲劳和补充能量的过程。

4.循环生理学:-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循环。

-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

5.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的机制和调节。

-气体交换和酸碱平衡。

6.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器官的分泌和吸收。

-食物消化和能量代谢。

7.代谢生理学:-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的过程。

-激素的合成和调节作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储存。

8.生殖生理学:-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

9.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的滤过、吸收和分泌。

-尿液的形成和调节。

10.免疫生理学:-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机制。

-免疫的调节和记忆作用。

以上是生理学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章节涵盖了特定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名解:生理学、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负反馈、正反馈生理学研究方法,生理学研究的3个水平,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特点,负反馈,正反馈举例。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第二节不考)名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域强度、阈电位钠钾泵的功能,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动作电位传播方式是局部电流,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肌丝滑动的过程,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第三章血液名解: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血浆渗透压组成及意义,血浆的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及对应缺乏会导致什么样的贫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负性调节,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够判断某人是ABO血型中的哪一种(不考虑亚型),Rh血型系统,血量改变产生的影响,输血原则。

第四章血液循环概念:心动周期、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心力储备(搏出量储备+心率储备)、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房室延搁、微循环舒张期和心率相关,性脏泵血的过程与调节机制及相关特点,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自律细胞的基础,兴奋传导速度在心脏中最快和最慢的部位,心脏的起搏,心肌收缩的特点;血管的功能性分类,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方式,血流阻力,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的概念及其高低与什么有关,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各起什么作用,微循环的物质交换方式,有效滤过压(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区别),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3条神经+1个反射活动(5个成分,2个过程)+2个激素(肾上腺素和N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变兴奋的机制,冠脉循环的特点、调节。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系统科学,主要涉及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是生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1.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细胞膜的通透性、离子平衡、细胞器的功能等。

其中细胞膜的通透性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基础。

2.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元的发放活动、突触传递、神经调节等。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神经调节对于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调节至关重要。

3.肌肉生理学:研究肌纤维的收缩和放松过程。

肌肉的收缩是通过肌纤维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神经冲动则是触发肌肉收缩的重要信号。

4.生殖生理学:研究生殖细胞的产生、发育和成熟过程,探讨生殖周期和激素调节。

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生殖周期对于种群繁衍和进化至关重要。

5.循环生理学: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血管的收缩和扩张等。

心血管系统通过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至全身,维持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6.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肺的通气和氧合作用。

呼吸是机体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过程,保证细胞正常的代谢和生存。

7.消化生理学:研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

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体生存所需。

8.代谢生理学:研究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利用和代谢过程,探讨能量转化和物质合成。

代谢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包括有氧和无氧代谢过程。

9.内分泌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血液循环,调节和协调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过程。

10.免疫生理学: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及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免疫记忆的形成。

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侵害。

综上所述,生理学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涉及到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方面面。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生理学是关于生命和生命体系的学科,探究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机制。

生理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细胞、器官、系统、生物体整体等多个层次。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生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第一部分: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理学研究至关重要。

本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内信号、细胞器等知识点。

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膜,具有物质传递、信号传导等重要功能。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构成,其中的蛋白质具有筛选和传递物质的功能。

细胞膜还具有吸收、排泄、感知、调节等生理功能。

2.细胞内信号细胞内信号分为激素、神经递质、内源性化学物质等类型。

这些信号可以通过特定的受体结合并产生生理反应。

细胞内信号在心血管、神经、免疫等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细胞器细胞器指在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不同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不同的细胞器在细胞代谢、能量转化、物质合成等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部分:器官生理学器官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多个细胞构成的结构,器官生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器官在生物体内的功能、相互关系以及对整体生理过程的影响。

本部分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知识点。

1.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等多个器官,主要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废物等。

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生命的运转至关重要。

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肺、气管等多个器官,主要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气体交换和酸碱平衡等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等多个器官,主要负责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代谢产物的排泄等。

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营养物质的平衡和生理代谢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系统生理学系统生理学是关注不同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眼于整体生理学问题,并结合响应机制和生理学反应等方面,探讨机体平衡调节的机制和影响。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1、单纯扩散这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转运方式,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扩散。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3、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的代表是钠钾泵,它通过分解 ATP 来实现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逆浓度梯度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依赖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差。

4、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方式。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主要由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形成。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快速、可逆的电位变化,具有“全或无”特性、不衰减传播和脉冲式发放等特点。

二、血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溶质,溶质包括血浆蛋白、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血浆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功能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其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血液的携氧能力有重要影响。

白细胞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血型和输血也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ABO 血型系统是最常见的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来划分血型。

输血时要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三、血液循环心脏的泵血功能是血液循环的核心。

心动周期是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完整版)生理学知识点

(完整版)生理学知识点

生理学1.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步骤。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搏出量增多时,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随着心率增快,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减小。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增大,脉压差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故脉压增大。

3.窦弓反射的基本过程及生理意义。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被牵张而兴奋→传人冲动沿传人神经→心血管中枢→心迷走紧张增强,而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

因而,又称降压反射或减压反射。

反之,当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减弱→心迷走紧张减弱,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心率加快,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回升。

可见,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生理意义:缓冲血压的急剧变化,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呼吸的基本过程。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

一是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称为外呼吸;二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中的运行,一方面把肺部摄取的氧及时运送到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毛细血管以便排出体外;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肺换气效率与面积呈正比,与厚度呈反比。

(2)气体分子的分子量肺换气与分子量的平方根呈反比。

(3)溶解度肺换气与气体分子的溶解度呈正比。

(4)气体的分压差肺换气与气体的分压差呈正比。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生理学教材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消除率(clearance,C):两肾在一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排出),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成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视野:用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的大静脉的血压,约4-12cmH2O。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的生理活动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生物化学过程,如新陈代谢、细胞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等。

在细胞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和调节,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生理学研究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和调节机制。

神经生理学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感觉传导、运动控制、自主神经调节等。

3. 呼吸生理学呼吸是生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呼吸生理学研究了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气体输送等生理机制。

4. 消化生理学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它涉及到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生理学研究了消化器官的生理过程和调节机制,以及消化吸收过程中的营养物质转化和代谢过程。

5. 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它包括肾脏、尿道、膀胱等器官。

泌尿生理学研究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排泄和调节机制。

6.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是生物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包括多个内分泌腺和内分泌激素。

内分泌生理学研究了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内分泌激素在生理调节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7. 循环生理学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输送系统,它通过心脏、血管和血液完成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输送。

循环生理学研究了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的搏动、血管的张力和血液的循环过程。

总结起来,生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体内多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通过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医学诊疗的原理。

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保健和医学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绝对的精辟精湛!生理学重点总结 (自己整理)

绝对的精辟精湛!生理学重点总结 (自己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

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

如O2、CO2、NH3等。

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

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

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方式。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细胞生理学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细胞的代谢: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能量代谢包括产生和利用能量两个方面。

3.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4.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外界刺激后,将刺激信息传递至细胞内部,引发细胞内部的一系列反应。

5.细胞的运输:细胞内外的物质需要通过细胞膜进行运输,通常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二、组织生理学1.神经组织的生理特点: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的功能。

2.肌肉组织的生理特点:肌肉组织的收缩和松弛实现了机体的运动功能。

3.内分泌组织的生理特点: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通过血液传递至靶细胞,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4.免疫组织的生理特点:免疫组织包括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具有机体免疫功能。

5.消化组织的生理特点:消化系统通过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需要的物质。

6.循环组织的生理特点:心脏和血管组成了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各部位。

7.呼吸组织的生理特点:肺部和呼吸肌肉组成了呼吸系统,实现了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8.泌尿组织的生理特点:泌尿系统通过肾脏的滤波和排泄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生理学系统1.神经系统生理学:包括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等。

2.内分泌系统生理学:包括各种内分泌腺体的结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等。

3.消化系统生理学: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系统的激素调节和运动等。

4.循环系统生理学: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等。

5.呼吸系统生理学:包括肺部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肌肉的运动、肺泡气体交换等。

6.泌尿系统生理学: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和排泄、体液平衡的调节等。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生理常考知识点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理学是研究细胞内部各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代谢、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机能等内容。

3. 消化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是研究消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循环生理学是研究循环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心脏的构造和功能、心脏起搏和传导、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压调节和血液循环、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气体交换和调节、呼吸运动和呼吸中枢的调节等内容。

6. 泌尿生理学泌尿生理学是研究泌尿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机制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生成和组成、尿液的排泄和调节、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的调节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和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8. 生殖生理学生殖生理学是研究生殖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生殖细胞的发育和生殖过程、性别发育和生育调节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中的一些常考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除了掌握这些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考试,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简述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基本功能)血液可将氧气以及从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各器官、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各种代谢产物通过肺、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缓冲功能,血液含有的多种缓冲物质可随时缓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血液中大量水分还有较高的比热,有利于体温恒定。

4)防御保护功能,血液可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抵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各种免疫反应。

简述EPO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及其调节机理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值,并向原红细胞分化:同时还可加速幼红细胞的增值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网织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

EPO主要在肾脏合成,生理情况下,进入血液中的EPO可维持正常的红细胞生成。

血液中EPO的水平与血液血红蛋白的浓度呈负相关,即贫血时体内的EPO会出现一定量的增高来促进红细胞的合成,而红细胞增高时EPO的水平则出现下降以减少红细胞的生成。

这种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

3,血液中有哪儿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血管内皮作为以物质屏障可防止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下成分接触,从而避免凝血系统的激活。

血管内皮同时可合成、释放多种活性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抗凝作用。

2)纤维蛋白可吸附凝血酶阻碍凝血的发生,同时活化的凝血因子可被血流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最终起到抗凝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②蛋白质C系统③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④肝素心肌收缩有哪些特点?1)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2)不发生强直收缩3)对细胞外液Ca2+l勺依赖性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2)心肌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大动脉管壁弹性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关系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和机制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凡能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新输出量。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共4篇)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共4篇)

(三)功能相互拮抗:也有例外,支配唾液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均可引起唾液腺的分泌,不过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的唾液比较黏稠,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的唾液较稀薄。

(四)具有紧张性作用(五)受效应器功能状态影响。

二、自主神经的递质及其受体(一)自主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副交感) 2、去甲肾上腺素(交感)(二)受体:胆碱能受体:(1)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内脏)(2)烟碱型受体(N受体神经肌接头)三、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脑干:具有许多重要的内脏活动中枢,其中延髓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中脑还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第2篇2、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率:60~100次时,心输出量:5~6L/min。

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不同身高体重的个体,其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不同,对心输出量的需求也不同。

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成人的体表面积为。

安静时心输出量为5~6L/min。

心指数为 m2/min。

3、心脏做功量:在不同动脉血压的条件下,心脏射出相同血量所消耗的能量或做工不同。

最准确的反应心脏做功量的指标。

4、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提高的能力。

静息时:心输出量为.。

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为。

(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影响心博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ƒ心肌收缩能力、1.绝对不应期:0期到3期复极,膜电位为-55mV时,Na+通道完全失活,兴奋性完全丧失,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产生任何程度的除极反应。

有效不应期:0期到3期复极到膜电位为-60mV时,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再次产生动作电位。

2.相对不应期:膜电位复极从-60mV~-80mV时,给予阈上刺激可以使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3.超常期:膜电位从复极-80mV~-90mV时,给予阈下刺激可以使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2、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1)静息电位和阈电位水平、(2)Na+通道的状态、3、有效不应期长的意义:使心脏收缩和xxx得以交替进行。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3、反应: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称为反应4、反应形式兴奋和抑制:①兴奋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②抑制是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止或减弱5、阈值: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第二节体液与环境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之为内环境2、保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3、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第三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1、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4、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5、反馈:受调节部分即受控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即控制部分的影响,称为反馈6、负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称负反馈7、正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的过程,称为正反馈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功能1、主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2、被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不要消耗能量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电位值-70~-90MV2、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3、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超极化4、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升高,称为去极化或除极5、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6、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第三章血液第一节概述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2、血液又称全血3、在有防凝剂的分血计玻璃管中,离心沉淀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为血浆,约占血容积的50%~60%;下层不透明的为血细胞,下层上面尖刀一薄层灰白色的物质,即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绝大多数为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4、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5、血液的基本功能:①运输O2、CO2②调节功能③防御和免疫功能6、血液中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又统称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晶体渗透压7、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血细胞形态的作用8、血浆中的胶体溶质颗粒主要为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9、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一样: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的作用10、等渗溶液:%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第二节血细胞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①运输O2和CO2②缓冲酸碱度变化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而不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3、表示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4、正常的红细胞是在红骨髓中发育成熟的,原料为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为维生素B12和叶酸5、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病有关6、血小板的基本功能:①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②凝血功能③参与生理止血第三节生理性止血1、血液由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2、血液凝固后1~2H,血块又发生收缩析出淡黄色液体,该液体称为血清3、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少了纤维蛋白原第四节血型与输血1、分型原则:根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种类不同与有无分型2、ABO血型系统的分型:血型红细胞上的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和B无O型无抗A和抗B3、输血原则: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1、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称心率2、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3、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心缩期和心舒期均缩短,但心舒期缩短更为显着4、室缩期占:①等容收缩期占:心室开始收缩→房内压〈室内压↑〈A压A压即动脉压→心室容积不变②射血期占:心室进一步收缩→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室血液射入A,心室容积变小5、室舒期占:①等容舒张期占:心室舒张开始→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室容积不变②充盈期占:心室进一步舒张→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房血液入心室、心室容积增大6、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的70%来自室内压降低抽吸作用30%来自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7、在心脏泵血过程中,在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在等容舒张期室内压降低速度最快8、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9、每分搏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10、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心舒末期充盈量、动脉血压、收缩力11、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①↑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②↓→心肌初长↓→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12、后负荷A血压①↑→搏出量↓→心输出量↓②↓→搏出量↑→心输出量↑13、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14、心率①↑〈160~180次/分→心输出量↑②↑〉160~180次/分→心输出量↓③↓→心输出量↓15、第一心音:是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6、第二心音;是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7、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18、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S,故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窦性节律19、心肌兴奋时的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时间上相当于心室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心肌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对心脏的泵血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房室交界传导速度最慢,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其意义使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开始收缩,有利心室同步收缩第二节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动脉血压稳定的意义:㈠动脉血压的概念与正常值成年人安静时的值①收缩压:指心缩期动脉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其正常参考值为~100~120MMHG②舒张压:指心舒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其正常参考值为~60~80MMHG③脉搏压即脉压=收缩压-舒张压;~30~40MMHG④平均动脉压指在1个心动周期内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1/3脉压,约100MMHG㈡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及异常①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正常人的血压随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状态而变化;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增长血压渐升高②血压异常:成人安静时舒张压持续超过90MMHG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或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③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意义:一定高度的平均动脉压是推动血液循环和保持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液量的必要条件2、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足够血量充盈心血管系统,心脏射血动力和外周阻力小动脉口径是形成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大动脉管壁的扩张与回缩缓冲了收缩压维持了舒张压3、足够循环血量前提心脏射血—外周阻力→①1/3搏出量→外周②2/3搏出量储存大A中→大动4、脉扩张→①缓冲收缩压②心舒期大A回缩→①维持舒张压②1/3搏出量→流向外周5、心脏射血是间断的,外周的血流是持续的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搏出量②外周阻力③心率④大动脉弹性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7、搏出量: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8、外周阻力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外周阻力主要受小动脉口径影响,外周阻力对舒张压影响大,而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9、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10、大动脉弹性如硬化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11、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生理情况下二者相适应;若循环血量减少如大出血或血管容积增大如中毒性休克均可使血压降低12、中心静脉压指腔静脉和右心房内的压力,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量及速度13、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14、迂回通路:是经过真毛细血管15、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其动力是有效滤过压16、有效滤过压组成因素: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值①正值—组织液生成在毛细血管动脉端②负值—组织液回流在毛细血管静脉端1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及与水肿的关系:组织液生成过多引起水肿,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炎性微动脉扩张或静脉回流受阻,如心衰→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病或肾病→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③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通透性↑如过敏→部分血浆蛋白漏出→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生成↑④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迷走中枢: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递质,M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2、心交感中枢: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B1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3、交感缩血管中枢:支配绝大多数血管,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效应4、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是保持动脉血压稳定的最重要的反射5、反射过程:血压↑→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冲动↑→延髓『①心迷走中枢+②心交感中枢-→心输出量↓』『③缩血管中枢-→外周阻力↓』→血压↓6、肾上腺素常用作强心急救药,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作急救时升压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常用作强心急救药7、其中血管紧张素Ⅱ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第五章呼吸第一节概述1、呼吸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整个过程可分4个环节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换气2、呼吸的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第二节肺通气1、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肌节律性舒缩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之间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2、吸气→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入肺呼气→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出肺3、胸膜腔内的压力称胸内压4、为什么胸内压是负压在于:①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②肺组织始终处于扩张状态,产生了回缩力5、胸内压=-肺回缩力6、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维持肺组织处于扩张状态②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7、肺的回缩力由肺泡表面张力和弹性回缩力构成,表面张力占肺回缩力的2/3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其生理意义是:①降低肺泡液层表面张力有利于肺扩张②防止发生肺水肿③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其病理意义:发生肺不张或肺水肿9、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作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是肺静态通气功能的1项重要指标10、时间肺活量,又称用力呼气量;是指在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时间肺活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11、每分肺通气量: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12、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第三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1、气体交换的动力是膜两侧该气体的分压差;气体总是由分压高侧向分压低侧的方向扩散2、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1、基本的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脑桥存在着能完善正常呼吸节律的呼吸调整中枢2、CO2、H+、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途径①CO2:一定浓度的CO2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的必需的生理刺激物,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②0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③H+:只能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第二节机械消化1、紧张性收缩:是胃肠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之一,保持胃肠形态和位置2、蠕动:是胃肠平滑肌共有运动形式之一3、容受性舒张:胃特有的运动形式4、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5、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喂排空6、胃运动使胃内压增高是胃排空的动力7、胃排空速度:排空快慢的顺序,依次为糖、蛋白质、脂肪第三节化学消化1、盐酸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2、胃蛋白酶原:能将蛋白质水解为膘和胨,以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3、粘液:粘夜能与胃粘膜分泌的HCO3-结合,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4、胰液的组成: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5、肠激酶和胰蛋白酶本身所激活6、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的一种7、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与消化吸收有关的成分主要是胆盐8、胆盐的生理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第四节吸收1、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2、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的形式由小肠吸收入血3、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由小肠吸收入血4、脂肪主要是甘油、甘油一脂、脂肪酸,由小肠吸收;进入淋巴为主第五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1、当副交感神经兴奋,其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与效应器的M受体结合,使胃肠运动增强,胆囊收缩,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增多2、当交感神经兴奋,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运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胆囊舒张,括约肌收缩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能量代谢1、能量代谢受下述因素影响:①肌肉活动:影响最为显着②精神活动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④环境温度:在20~30度的环境中最为稳定2、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第二节体温1、机体深部平均温度称为体温,正常人腋下温度为~度2、体温的生理变异:①昼夜的变化②性别,女性体温略高于男性③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规律性变化④年龄⑤其他,肌肉活动3、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全身的骨骼肌4、几种主要的散热方式:①辐射散热②传导散热③对流散热④蒸发散热当外界气温高于或等于体表温度,此时蒸发散热便成为体表散热的唯一方式5、汗腺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6、下丘脑为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7、目前认为下丘脑前部的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起调定点作用第八章肾脏的排泄第一节概述1、肾脏排泄物质种类最多,量最大2、正常人每昼夜24H尿量1000~2000ML,在病理情况下,每昼夜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以上,则称为多尿;每昼夜在100~500ML范围内,称为少尿;每昼夜尿量少于100ML,称为无尿第二节尿液生成的过程1、尿液的生成包括三个基本环节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2、滤过的结构基础是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3、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4、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5、正常肾糖阈为~L160~180MG%第三节影响终尿生成的因素1、糖尿病患者或静注高渗糖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葡萄糖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水重吸收减少,于是尿量增加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3、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情况,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则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增多,使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反之,大量饮清水后,血浆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少,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使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这种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第二节突触生理1、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2、根据功能分:①兴奋性突触②抑制性突触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特异投射系统:有专一的传入途径、引起特定的感觉2、上行激活系统是一种多突触结构,易受药物影响3、非特异投射系统:弥漫投射到大脑皮层、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4、躯体痛:产生和消退迅速,感觉清楚,定位明确5、内脏痛:疼痛缓慢、定位不清、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于切割、烧灼不敏感6、牵涉痛:因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牵张反射的概念: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反射性引起该肌收缩,称牵张反射2、牵张反射的类型: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3、肌紧张:维持躯体姿势4、腱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5、牵张反射的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自主神经纤维的分类:①胆碱能纤维②肾上腺能纤维2、M受体: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3、N受体:箭毒阻断N2受体4、a受体: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断剂5、B1受体分布在心肌组织上;B2受体分布在支气管;心得安是B受体的阻断剂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1、第二信号:人类特有的第十章感觉器官第一节视觉器官生理1、不经眼调节正好能使6M以外物体发射来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并形成1个倒立缩小的实象2、正常眼看6M以外的物体不经眼调节即成像于视网膜上,产生清晰视觉3、眼的调节:①晶状体的调节:通过晶状体凸度增大②瞳孔的调节:瞳孔缩小的反应③双眼球会聚4、视黄酮有消耗需维生素A补充,若缺乏维生素A导致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或缺乏,而产生夜盲症5、视敏度:视敏度又称视力6、单眼固定不动正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第二节位听觉器官生理1、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①气导:声波主要→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又称前庭窗→内耳;声波次要→鼓室气体振动→蜗窗又称圆窗→内耳②骨导:声波→颅骨→内耳2、声音感受器是螺旋器,又称柯蒂氏器,位于基底膜上第十一章内分泌第一节概述1、又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化学物质,称激素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①相互协调②相互拮抗③允许作用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1、生长素主要生理作用:①促进生长: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若幼年时生长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称为侏儒症②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合成,使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分解2、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分泌对腺垂体有调节作用的多肽,称下丘脑调节性多肽3、抗利尿激素:增加肾脏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第三节甲状腺1、甲状腺激素:①对代谢的影响:产热效应基础代谢率显着增高、物质代谢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可加速蛋白质分解、对糖代谢的作用:总效应使血糖升高②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③其他作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心血管的影响心率增快、对消化的影响促进食欲第四节肾上腺1、糖皮质激素: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血糖升高、肝外蛋白质分解、呈向心性肥胖②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促肾糖皮质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③对其它组织器官的影响: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减少三多一少;小血管舒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诱发或加剧胃溃疡;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第五节胰岛1、胰岛的生理作用:①对糖的代谢:使血糖降低②对脂代谢: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③对蛋白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2、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生理部分THEEND。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2024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2024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的一门学科,包括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反应。

本文将介绍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涵盖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1. 神经系统1.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1.2 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1.3 神经传导的过程和机制1.4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别1.5 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呼吸系统2.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2 呼吸的生理过程和导致呼吸的驱动因素2.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2.4 呼吸系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2.5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3. 运动系统3.1 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结构和功能3.2 运动的类型和运动的作用3.3 神经肌肉连接和运动的调节3.4 运动的能量代谢和肌肉疲劳的机制3.5 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4. 消化系统4.1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2 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机制4.3 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及其作用4.4 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健康的关系4.5 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不良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施5. 循环系统5.1 心脏结构和功能5.2 血管类型和血液循环的路径5.3 心搏和心电图的原理5.4 血液的成分和生理功能5.5 循环系统的调节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从而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各个层面。

下面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

一、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例如,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钾泵进行主动转运,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细胞内的细胞器各自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 ATP 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

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前者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后者参与脂质的合成等。

二、神经生理学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在化学突触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是关键。

例如,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释放能引起肌肉收缩。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如膝跳反射;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的。

感觉的产生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

例如,视觉的形成依赖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对光的感受,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的视觉中枢。

三、心血管生理学心脏的节律性搏动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其中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形成了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全心舒张期。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等。

动脉血压的调节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的调节。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组织,同时带回代谢废物;肺循环则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富含氧气。

四、呼吸生理学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肺通气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结合来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1、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的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3、反应: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称为反应4、反应形式(兴奋和抑制):①兴奋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的产生或加强②抑制是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的停止或减弱5、阈值: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第二节体液与环境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之为内环境2、保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和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3、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机体赖以生存的条件第三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1、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调节的最主要方式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反射弧4、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5、反馈:受调节部分(即受控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即控制部分)的影响,称为反馈6、负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称负反馈7、正反馈:受调节部分的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的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的过程,称为正反馈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功能1、主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2、被动转运:①物质的转运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的过程细胞不要消耗能量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电位值-70~-90MV2、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3、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超极化4、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升高),称为去极化或除极5、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6、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第三章血液第一节概述1、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2、血液又称全血3、在有防凝剂的分血计玻璃管中,离心沉淀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为血浆,约占血容积的50%~60%;下层不透明的为血细胞,下层上面尖刀一薄层灰白色的物质,即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绝大多数为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4、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5、血液的基本功能:①运输O2、CO2②调节功能③防御和免疫功能6、血液中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又统称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晶体渗透压7、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血细胞形态的作用8、血浆中的胶体溶质颗粒(主要为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9、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一样: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的作用10、等渗溶液:0.9%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第二节血细胞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①运输O2和CO2②缓冲酸碱度变化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中而不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3、表示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4、正常的红细胞是在红骨髓中发育成熟的,原料为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为维生素B12和叶酸5、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嗜酸粒细胞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病有关6、血小板的基本功能:①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②凝血功能③参与生理止血第三节生理性止血1、血液由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2、血液凝固后1~2H,血块又发生收缩析出淡黄色液体,该液体称为血清3、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少了纤维蛋白原第四节血型与输血1、分型原则:根据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种类不同与有无分型2、ABO血型系统的分型:血型红细胞上的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 A 抗BB型 B 抗AAB型A和B 无O型无抗A和抗B3、输血原则:输入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1、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称心率2、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3、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心缩期和心舒期均缩短,但心舒期缩短更为显著4、室缩期(占0.3S):①等容收缩期(占0.06S):心室开始收缩→(房内压〈室内压↑〈A 压(A压即动脉压))→心室容积不变②射血期(占0.24S):心室进一步收缩→(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室血液射入A,心室容积变小5、室舒期(占0.5S):①等容舒张期(占0.08S):心室舒张开始→(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室容积不变②充盈期(占0.42S):心室进一步舒张→(房内压〉室内压↓↓〈A压)→心房血液入心室、心室容积增大6、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的70%来自室内压降低抽吸作用30%来自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7、在心脏泵血过程中,在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在等容舒张期室内压降低速度最快8、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9、每分搏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10、心输出量影响因素:心舒末期充盈量、动脉血压、收缩力11、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①↑(在一定范围内)→心肌初长↑→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②↓→心肌初长↓→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12、后负荷(A血压)①↑→搏出量↓→心输出量↓②↓→搏出量↑→心输出量↑13、心肌收缩力↑→搏出量↑→心输出量↑14、心率①↑〈160~180次/分→心输出量↑②↑〉160~180次/分→心输出量↓③↓→心输出量↓15、第一心音:是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6、第二心音;是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17、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18、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约100次/S,故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称窦性节律19、心肌兴奋时的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时间上相当于心室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心肌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对心脏的泵血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房室交界传导速度最慢,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其意义使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开始收缩,有利心室同步收缩第二节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概念、正常值及动脉血压稳定的意义:㈠动脉血压的概念与正常值(成年人安静时的值)①收缩压:指心缩期动脉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

其正常参考值为13.3~16.0KPA (100~120MMHG)②舒张压:指心舒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其正常参考值为8.0~10.7KPA (60~80MMHG)③脉搏压(即脉压)=收缩压-舒张压。

4.0~5.3KPA(30~40MMHG)④平均动脉压(指在1个心动周期内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1/3脉压,约13.3KPA (100MMHG)㈡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及异常①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正常人的血压随性别、年龄及其他生理状态而变化。

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增长血压渐升高②血压异常:成人安静时舒张压持续超过12.0KPA(90MMHG)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6.67KPA(50MMHG)或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③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意义:一定高度的平均动脉压是推动血液循环和保持各器官有足够的血液量的必要条件2、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足够血量充盈心血管系统,心脏射血(动力)和外周阻力(小动脉口径)是形成血压的两个根本因素,大动脉管壁的扩张与回缩缓冲了收缩压维持了舒张压3、足够循环血量(前提)心脏射血—外周阻力→①1/3搏出量→外周②2/3搏出量储存大A 中→大动4、脉扩张→①缓冲收缩压②(心舒期大A回缩→①维持舒张压②1/3搏出量→流向外周)5、心脏射血是间断的,外周的血流是持续的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搏出量②外周阻力③心率④大动脉弹性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7、搏出量: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8、外周阻力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②↓→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外周阻力主要受小动脉口径影响,外周阻力对舒张压影响大,而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9、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小10、大动脉弹性(如硬化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11、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生理情况下二者相适应。

若循环血量减少(如大出血)或血管容积增大(如中毒性休克)均可使血压降低12、中心静脉压指腔静脉和右心房内的压力,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量及速度13、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14、迂回通路:是经过真毛细血管15、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其动力是有效滤过压16、有效滤过压组成因素: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值①正值—组织液生成(在毛细血管动脉端)②负值—组织液回流(在毛细血管静脉端)1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及与水肿的关系:组织液生成过多引起水肿,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炎性微动脉扩张或静脉回流受阻,如心衰)→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病或肾病)→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③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通透性↑(如过敏)→部分血浆蛋白漏出→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生成↑④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迷走中枢: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递质),M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2、心交感中枢: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B1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3、交感缩血管中枢:支配绝大多数血管,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a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效应4、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降压反射):是保持动脉血压稳定的最重要的反射5、反射过程:血压↑→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冲动↑→【延髓『①《心迷走中枢(+)②心交感中枢(-)》→心输出量↓』『③缩血管中枢(-)→外周阻力↓』】→血压↓6、肾上腺素(常用作强心急救药),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作急救时升压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常用作强心急救药7、其中血管紧张素Ⅱ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第五章呼吸第一节概述1、呼吸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整个过程可分4个环节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换气2、呼吸的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第二节肺通气1、肺通气的原始动力是呼吸肌节律性舒缩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之间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2、吸气→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入肺呼气→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出肺3、胸膜腔内的压力称胸内压4、为什么胸内压是负压?在于:①胸膜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②肺组织始终处于扩张状态,产生了回缩力5、胸内压=-肺回缩力6、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维持肺组织处于扩张状态②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7、肺的回缩力由肺泡表面张力和弹性回缩力构成,表面张力占肺回缩力的2/3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