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新车型开发主观评价体系

合集下载

Euro-NCAP更新对乘用车安全评价的影响

Euro-NCAP更新对乘用车安全评价的影响

Euro-NCAP更新对乘用车安全评价的影响王玉梅;郭庆祥【摘要】为使我国乘用车满足2013版Euro-NCAP要求,分析了2013年实施的新版Euro-NCAP评价规则,并总结了更新点,同时介绍了2014-2017年Euro-NCAP的更新规划内容及其关注点.基于评价规则的更新内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已进行过2012版E-NCAP试验的车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DYNA及MADYMO 软件仿真分析,获得了该车在2013版E-NCAP评价规则中的表现,基于该车的评价结果,探讨新版评价规则对未来汽车安全开发的星级评价影响,为新车安全性能开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Euro-NCAP;评价规则;模型;仿真;对比分析【作者】王玉梅;郭庆祥【作者单位】石家庄机动车驾驶学校;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汽车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厂商已不再仅关注本国的NCAP 的表现,而开始更多地重视车辆在国外的NCAP 表现,特别是Euro-NCAP(Euro-NewCar Assessment Program)评价规则。

Euro-NCAP于2011年发布了新版评价规则,2013年正式施行,其更新了除乘员保护以外的内容。

为使我国乘用车能满足新版Euro-NCAP的要求,文章总结了未来Euro-NCAP更新规划的重点,同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已经进行过2012 版E-NCAP 评价的某汽车,应用2013 版Euro-NCAP 评价规则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其影响因素,为开发人员设计乘用车安全性提供参考。

1 Euro-NCAP更新规划及关注点总结1.1 2013版Euro-NCAP评价规则介绍表1 示出2013 版Euro-NCAP 各项试验星级评价具体得分最低要求[1]。

与2012 版Euro-NCAP 评价规则比较[2],2013 版星级评价机制主要提升了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和安全辅助项的得分要求,同时对总得分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表2 所示。

新能源混动架构乘用车NVH_性能匹配优化技术研究

新能源混动架构乘用车NVH_性能匹配优化技术研究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1 引言近几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传统车企也逐步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国内主流汽车厂和新势力车企都已大力布局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

其中当前最新的、主流的混合动力方案从单个国内市场辐射至全球。

该混合动力方案发电系统发动机相关附件都用电来供电如电子水泵、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等,该套混合动力方案减轻发动机负载发动机工作区相比传统燃油发动机工作区更高效,从另外一方面来提高发动机整体的效率,可持续在高热效率区工作发电,可持续为电池包和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降低整车油耗、降低碳排放性能。

其该架构产品销量飞跃上升,得到了国内外市场消费者认可。

新能源汽车本文以混合动力架构为例,在传统动力系统发动机加变速器的组合方案基础上将变速器进一步架构调整成电混系统即发动机加电混系统组合方案,其中电混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驱动电机、以及双电机的集成式电子控制器、离合器、减速器等,当离合器分离的时候发动机输出通过齿轮可以直接驱动轮端输出动力,也可以让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直接驱动轮端输出动力。

将多合一的电混系统集成加发动机组成混合动力系统,将该混合动力系统匹配搭载到整车上,有传统发动机NVH问题也有电机NVH问题、以及整套动力系统架构发动机与电机之间匹配不佳所带来新的NVH问题,相比传统燃油车其整车NVH性能匹配调校相关工作给NVH工程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具有极大挑战也是对NVH工程师专业能力的考验。

本文结合某新能源乘用车混合动力车型在样车开发匹配调校过程阶段,主观评价整车存在启停抖动及动力系统敲击问题,并对能引起该问题的机理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混合动力系统架构悬置系统悬置前期仿真布置到悬置台架整车试验验证NVH性能隔振率要求、扭转减振器影响NVH性能的关键参数及其匹配、控制策略优化等方法进行介绍。

2 悬置系统NVH性能悬置系统其关键性作用是承载支撑整车混合动力系统、抑制混动系统内部反作用力的外力造成对混动的动态位移、减少因混动系统只身的振动传递到车身端。

乘用车评估技巧

乘用车评估技巧

乘用车评估技巧
乘用车评估是购车前的重要步骤,下面介绍几种乘用车评估技巧:
1. 外观评估:检查车辆外观是否有划痕、凹陷等损伤,查看油漆是否均匀、有无起泡等问题。

同时,注意检查车灯、后视镜、车窗等部位是否完好。

2. 内饰评估:检查车内座椅、仪表盘、方向盘、车门等部位的磨损程度,查看有无异味、污渍等问题。

同时,注意检查各功能设备如空调、音响、导航等是否正常运作。

3. 发动机评估:打开引擎盖,观察发动机是否清洁、有无漏油等问题。

可以启动发动机,听听声音是否平稳且没有异响。

4. 悬挂系统评估:检查车辆的轮胎磨损情况,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还可以在车辆行驶时,感受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5. 刹车系统评估:检查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情况,检查制动液是否正常。

可以通过试一试刹车的灵敏度来评估。

6. 油耗评估:了解车辆的油耗情况,可以参考车型的官方油耗数据或从车主口中获得。

7. 行驶情况评估:可以要求试驾车辆,通过实际驾驶来感受车辆的动力、操控性和舒适性。

8. 历史维修记录评估:了解车辆的维护记录,包括定期保养、事故维修等情况,以便评估车辆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以上是一些乘用车评估的常见技巧,购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单因素方差分析在车辆主观评价中的应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在车辆主观评价中的应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在车辆主观评价中的应用史占国;李晓娜【摘要】通过模拟或调研用户真实的使用感受,对车辆进行主观评价,是一种基于用户观点的评价方法.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以中高级轿车的驾驶性能的主观评价为例,阐述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在车辆主观评价中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适用于所有涉及对车辆的造型美学、性能、品质感知的评价,该方法既避免了只比较平均值的误区,又相对于Z检验和T检验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可靠性.【期刊名称】《汽车科技》【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车辆主观评价【作者】史占国;李晓娜【作者单位】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430056;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1+9国内乘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多款车型参与竞争。

用户选择的余地很大,眼光也越来越挑剔。

在此背景下,用户的喜好成为汽车企业设计新车型和改款车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主观评价方法从模拟用户实际使用的感受出发,由用户的打分来评价车辆的各项性能。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关注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和感受。

评价的结果通常用平均值来表示,平均值较高的车型性能较好。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两个误区:一种是简单化的比较平均值,而不考虑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一种是对多个车型进行比较时,缺乏合适的方法,结论也很模糊。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一种比较来自多个总体的样本平均值的统计学方法。

该方法在主观评价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评价结果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

本文采用SPSS软件,以多款中高级轿车驾驶性能为例,阐述了单因素分析方法在车辆性能主观评价中的应用。

1 车辆性能主观评价主观评价是一种以用户体验和评价为基础的方法,通过设定一定的评价环境和条件,模拟真实的用户在使用车辆时对车辆的造型美学、舒适性、空间、人性化、性能等各方面的感受和评价。

这种方法在车辆设计前期可以用来作为轿车的设计参考指标,在车辆量产阶段可以用于与对手的比较,确定轿车的定位和市场宣传亮点。

EV-TEST电动汽车主观评价管理规则

EV-TEST电动汽车主观评价管理规则

EV-TEST主观评价管理规则(2018年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1.宗旨2.管理机构3.车辆分组说明4.EV-TEST主观评价项目5.EV-TEST特有标记6. 声明第二章运行管理1.评价车型选取2.车辆购买3.评价4.评价结果发布5.经费6.评价数据的处理7.EV-TEST评价结果及相关标志的使用第三章评分方法1.EV-TEST主观评价评分方法第四章试验方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EV-TEST主观评价评分依据4.动力性能主观评价方法5.驾驶品质性能主观评价方法6.制动性能主观评价方法7.转向性能主观评价方法8.操稳性能主观评价方法9.NVH性能主观评价方法10.乘坐舒适性能主观评价方法11.空间、座椅舒适性能主观评价方法12.操作便利性能主观评价方法13.视野主观评价方法14.静态品质性能主观评价方法附件 EV-TEST主观评价结果公布样式前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快速发展,同时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采取的政府补贴等多种政策激励下,我国电动汽车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为了给消费者更科学的购车参考,引导企业以产品品质为导向提升电动汽车技术水平,进一步普及绿色消费,2017年EV-TEST管理中心发布了《EV-TEST(电动汽车测评)管理规则》,通过多维度的客观测试,对电动汽车整车性能进行综合的客观评价。

2017年下半年开始,EV-TEST管理中心进一步展开EV-TEST电动汽车主观评价规程的制定。

主观评价,即以人的主观判断为基础,不借助客观设备,通过人体的主观感受,由评价人员按照评价规程对车辆的各项主要性能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量化,给出每项指标的评分。

主观评价能够快速感知车辆的整体性能水平,补充客观评价无法评价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性能参考。

EV-TEST从“动力性能、驾驶品质性能、制动性能、转向性能、操稳性能、NVH性能、乘坐舒适性能、空间和座椅舒适性能、操作便利性能、视野、静态品质性能”11个维度对电动汽车整车进行“标准严格、试验规范、独立公正”的主观性能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以直观量化的评价总分数和单项性能评分的形式(11个维度的雷达图)给出。

乘用车主观评价试验方法(阅)

乘用车主观评价试验方法(阅)

编号:乘用车主观评价试验方法编制:会签:审核:批准:乘用车研究院试验设计部2006年11月10日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M1和小于12座的M2类汽车的主观评价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1和小于12座的M2类汽车的主观评价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5089-1994《机动车辆分类》所有道路试验标准。

3 试验条件3.1 试验样车3.1.1试验样车应按照出厂销售要求的规定:装备齐全,干净、干燥、完整,达到出厂合格品要求。

3.1.2参加对比评价试验的样车应为相同或相近级别。

3.2 试验场地3.2.1静态评价场地应足够宽敞、明亮,以便于围绕汽车检查,同时应有举升设备或地沟等设施,便于观察车辆底部。

3.2.2动态评价场地应保证车辆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高速行驶、紧急制动、急转向等特殊操作,必要时还应选择适当的山区和凹凸不平路面。

3.3 试验载荷车辆除规定为满载外(M1类汽车为整车整备质量加驾驶员和乘员各一名),其余在空载情况下进行。

4 评分标准4.1 评分标准的概念4.1.1 十分制的概念见表1 (主观评价方法)表1 十分制的概念十分制的蜘蛛网图4.1.2 七分制的概念见表2 (对比评价方法)表2 七分制的概念0——表示试验样车与对比样车相当。

1——表示试验样车稍好于对比样车。

2——表示试验样车好于对比样车。

3——表示试验样车明显好于对比样车,但这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因此考虑到生产成本及市场情况,应作适当改进,降低成本。

-1——表示试验样车稍差于对比样车,应作适当改进。

-2——表示试验样车差于对比样车,应当改进。

-3——表示试验样车明显差于对比样车,必须彻底改进,不能投产。

采用蜘蛛网图进行评价语与比较。

B——50%的用户会发现,对整车性能和可靠性无重大影响,但会影响用户的购买欲望和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建议更改;C——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发现,对车辆有细微的影响,可以边生产边进行改进。

某SUV车门关门声品质建模及优化

某SUV车门关门声品质建模及优化

某SUV车门关门声品质建模及优化谢明睿;刘海红;吴澍平;丁志勇;陈清爽;张小红【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车关门声品质的客观评价方法和评价参数以及关门声品质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某SUV车型车门关门声音的响度和尖锐度偏大的问题,进行了关门声的客观测试和特性分析,结合正交实验设计,建立关门声品质优化模型,针对关门声音振颤的问题,结合CAE分析,确定了车门外板高灵敏度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了吸振处理,措施实施后关门声音的响度、尖锐度以及振颤均达到了更好的水平,且关门声主观评价也有明显提升.%Objective methods of evaluating door closing sound quality and assessment parameter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Main elements that related to door closing sound quality were listed. According to objective tests,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choose the best group of lock structures which has the lowest loudness and sharpnes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ring-down time, damper was added on the modal sensitive area of the outer metal plate of the door, referencing the results of CAE calculation, to absolve the door's vibration. The door closing sound quality has been optimiz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values of loudness, sharpness and ring-down time are rated to a better level. The score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is improved 0.75 of the front door and 1.09 of the rear door.【期刊名称】《应用声学》【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7页(P490-496)【关键词】关门声品质;响度;尖锐度;振颤;优化【作者】谢明睿;刘海红;吴澍平;丁志勇;陈清爽;张小红【作者单位】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汽车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31;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汽车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31;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汽车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31;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汽车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31;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汽车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31;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汽车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31 引言较好的关门声品质能够传递出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豪华性,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心理,特别是乘用车和豪华品牌车型。

主观评价在新车开发过程中的运用

主观评价在新车开发过程中的运用

10.16638/ki.1671-7988.2020.11.068主观评价在新车开发过程中的运用龚国治(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6)摘要:主观评价作为汽车开发研究的必要手段,被业内各主机厂广泛认可,但各个企业的运行状况有所差异,成效也各不相同。

文章主要阐述了主观评价的基本原理,并概述了主观评价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汽车;质量控制;主观评价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11-214-03AUDIT Method Application in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Management ResearchGong Guozhi(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Anhui Wuhu 241006)Abstract: As a necessary means of automobil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ubjective evaluation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 dby the main engine manufacturers in the industry, but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each enterprise are different, and the res ults are differen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 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in automobile development.Keywords: Automotive; Quality control; Subjective evaluationCLC NO.: F253.3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1-214-03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于舒适性、功能性、操控性等方面的表现。

新车型开发项目节点P1-P5说明

新车型开发项目节点P1-P5说明
产品设计部门
《型式认证程序》
—产品设计验证数据发放
—产品设计验证阶段数据的发放
—发放记录或发放数据清单
产品设计部门
《数据发放流程》
P5阶段
产品设计开发(16.5月~24月)
项目
主要内容
交付物
责任部门
支持文件
—第六轮总布置设计
—第六轮总布置图的绘制(主要部件布置优化、法规校核、悬架可行性分析、基本尺寸图绘制等)
—整车对动力总成的技术要求
—SFMEA
—各系统的设计构想书
—总布置初始数模
—一级EBOM
—整车重量分析报告
—PART LIST
产品设计部门
《概念设计程序》
—整车总布置方案
CAE分析
—各系统运动、空间、干涉、性能、强度、刚度等分析
—CAE分析报告
产品设计部门
《概念设计程序》
—第二轮总布置设
计评审和确认
—评审第二论布置的内容
—第二轮总布置评审报告
产品设计部门
—整车三维油泥模
型(外、内模型)
制作
—根据效果图制作规定比例和数量的外、内三维油泥模型
—规定比例和数量的外、内三维油泥模型
—内部评审和确认报告
产品设计部门
《概念设计程序》
—流场分析与风洞试验
—外流场分析(风阻计算);
—风洞试验验证选型依据;
—内流场分析(除霜、除雾模拟计满足法规要求)
—进行A CLASS级修面
—A CLASS
产品设计部门
《工程设计程序》
—第三轮总布置设

—第三轮总布置图的绘制(主要部件布置、法规校核、悬架可行性分析、基本尺寸图绘制等)
—整车及各总成性能计算、DFMEAS分

汽车主观评价综合评分方法分析

汽车主观评价综合评分方法分析

汽车主观评价综合评分方法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功能性逐渐的复杂化,为了能够对汽车整体做出科学的评价,需要选择特定的主观评价综合分析方法,对汽车综合性能进行整体评价。

本文利用不同主观评价项目评分值作为基础,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车辆与特定车辆的各项性能的接近程度进行了排序,进行得到具体的主观评价分析结果。

关键词:汽车;主观评价;综合评分;方法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类型汽车的使用性能逐渐的多元化,有效的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用户在汽车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这就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主观评价综合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汽车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满足用户对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为用户对汽车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

一、汽车主观评价法的建立汽车是由复杂的零部件和设备共同制造完成的交通工具。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根据汽车的动力装置以及使用条件的不同,使企业的构造存在显著的差别,但是汽车的总体结构是由发动机和底盘以及车身和电子设备等组成。

在对汽车整体进行评价过程中,具体的评价指标应包括汽车的动力性和制动性以及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等内容,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指标设定为一级指标。

要想实现评价的准确性,还可以将这些一级指标再进行详细的划分,作为二级指标。

在对汽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直接给出各项指标的权值,那么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受到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因此,在具体汽车评价过程中会使用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二、“聚类法”概述模糊聚类分析主要应用在研究要素相对较多的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应用属性,利用数学方法,根据分析过程中的类似或者差异性指标,定量的确定分析样本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并且要按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亲疏关系程度对分析样本进行具体的分类,这种分析方法能够用于主观评价结果分析,同时还能够对评价结果的精准性进行优化。

汽车的主观评价标准

汽车的主观评价标准

汽车的主观评价1. 乘坐舒适性评价1.1 连续激励(Continuous Events)车辆行驶在不平路面上造成汽车的振动,路面分为Smooth road和Rough Road。

Smooth Road包括:非常平滑的路面、微量路面激励、少量连续或不连续激励的路面。

Rough Road是指:有波长不等的凸起路面,起伏和Dips路面造成车辆剧烈的振动。

Primary Ride/Body motion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辆低频振动,判断你感受到的车体垂直振动、俯仰量,是否有车辆间断漂浮的感觉,是否有车体加速度的迅速改变,是否感受到由于车体侧倾造成头部横向颠簸不舒服的感觉。

Secondary Ride/Vibration (high frequency)振动由各种不平路面激励引起,驾驶员和乘客可从座垫、靠背、方向盘、地板、变速杆等。

判断路面激励造成的持续和不规则的车体俯仰及垂向运动,如车辆好象是在直接Copy不平路面,或感觉到象是与车轮一起跳动,或路面冲击使驾驶员臀部在座椅上跳动。

考察车体、副车架、悬架、动力总成和座椅的振动谐波,考察方向盘和转向柱的振动谐波。

是否感觉到车辆在传递路面冲击给乘客。

1.2 间断激励(Discrete Events)间断激励是指每次路面冲击的产生间隔足够长的距离,这样在下次冲击来之前,车辆的振动已充分衰减,如路面凸块、铁路交叉口、斜坡、路面凹坑、路面连接处、减速带等。

间断激励造成汽车以下振动:一阶振动(Primary/Bump)当汽车通过Bump或Dips路面时车体的刚体振动响应。

是否Bump造起乘客加速度的突然改变,是否清晰地感受到或听到撞击悬架限位块引起的冲击或声音。

冲击(impacts)考察车辆隔离路面个别剧烈冲击的能力。

车辆是否有强烈的振动或剧烈的路面冲击能否被车辆平滑地吸收,是否有伴随冲击的噪音产生,冲击是否使车体上下运动速度迅速改变,考察冲击发生后振动衰减的幅度。

乘用车动态性能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乘用车动态性能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2/(> !" #$%&$ '# (")*+,& '-& .'&/0 )"% /&'-#%0 #1 '-& 2#//#%.'+ 0345&2'.6& &6)*3)'.#" #" '-& %+")/.2 7&$1#$/)"2& #1 7)00&"8&$ 2)$09 '-& .'&/0 #1 '-& 0345&2'.6& &6)*3)'.#" #" '-& %+")/.2 7&$1#$/)"2& #1 7)00&"8&$ 2)$0 )$& %&'&$/."&% 4+ %.6.%."8 '-& 4)0.2 7&$1#$/)"2& )''$.43'&0 #1 '-& 6&-.2*&09 '-& 0345&2'.6& &6)*3)'.#" 2#"%.'.#"0 )"% 02#$."8 4)0.0 )$& %&1."&%9 '-& 2#$$&07#"%."8 %+")/.2 7&$1#$/)"2& &6)*3)'.#" 7$#5&2'0 )$& 2)$$.&% #3'9 )"% '-& %&').*&% &6)*3)'.#" /&'-#%0 )$& 03//)$.,&%: ;.")**+9 ) 0&' #1 0345&2'.6& &6)*3)'.#" ."%&< 0+0'&/ 03.')4*& 1#$ &6)*3)'."8 '-& %+")/.2 7&$1#$/)"2& #1 7)00&"8&$ 2)$ .0 &0')4*.0-&%9 =-.2- 7$#6.%&0 ) 2#/7$&-&"0.6& $&1&$&"2& /&'-#% 1#$ 6&-.2*& &"'&$7$.0&09 3".6&$0.'.&0 )"% 02.&"'.1.2 $&0&)$2."0'.'3'.#"0 '# &6)*3)'& '-& %+")/.2 7&$1#$/)"2& #1 7)00&"8&$ 2)$0: ?.) @$:&;:92;;.4<.: /2:A 8)42%'/ B.:7$:%24/.A #$%%$&'()A *+,-./('0. .023+2('$4

汽车开发设计中的样车对标技术

汽车开发设计中的样车对标技术

汽车开发设计中的样车对标技术甄娜【摘要】样车对标(Benchmarking)作为整车开发设计中的重要技术,可以为新车型的研发提供各类设计参考和数据依据.对标流程的规范化和对标数据库的建立是我国汽车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该文以规范化的对标流程为基础,重点介绍了整车静态分析、整车动态分析及整车的拆解与检测3个阶段的对标内容,并依据对标输出物建立对标数据库,为整车开发项目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数据平台.【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Benchmarking;流程;数据库【作者】甄娜【作者单位】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国外样车对标(Benchmarking)技术已经发展了好多年,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各大汽车企业对汽车对标分析都给予了相当大的投入,同时一些专门从事汽车对标分析的公司也应运而生,他们依靠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对标流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1辆整车某些方面全部数据资料的采集,并制作成数据库提供给各家汽车公司,众多世界级汽车公司都已经成为此类数据库的用户,以提高自身的研发质量、降低成本及缩短研发周期。

由于国内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的样车对标分析工作正处在初步阶段,在对标流程、对标技术成熟度、对标规范体系的建设及对标知识的管理与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基于此,文章以规范化的对标流程为基础,对Benchmarking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1 Benchmarking规范化流程汽车企业在研发新的自主车型时,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开发目标,并参考市场上销量比较好、技术比较成熟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车型。

通过对该样车的评价测量和拆解分析,得到该车的相关参数及优势与劣势的相关信息,为自主车的研发设计提供各类参考和数据依据,确保新研发的车型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样车对标流程,如图1所示。

新车型开发目标定位后,项目组根据研发对标需求,向公司相关部门申请采购参考样车,同时成立Benchmarking小组。

PSQC评价活动在乘用车新产品中的应用

PSQC评价活动在乘用车新产品中的应用

PSQC评价活动在乘用车新产品中的应用作者:郭雷陆夏萍来源:《时代汽车》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构建一套贴近用户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PSQC评价活动行驶条件,评价方法和评价原则,并在某车型上应用,有效支撑新车品质达成,防止不良问题流入市场,减少客户抱怨。

关键词:PSQC;新产品;整车评价1 引言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

因此,需要从客户视觉构建全新的基于客户需求的评价体系。

在提升整车品质方面,国内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在设计开发阶段,余秀惠,张振宇等就感知质量方法进行总结,在质量体系改进过程中,开创性地研发出一套感知质量与QFD 想结合的感知质量管理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开发质量[1]。

张兴通过对原有商品性评价指标及方法进行完善,细化10项静态评价指标及10项动态评价指标,并应用此方法进行商品性评价,提升标杆研究的准确性,确保开发车型具有竞争力,满足用户需求[2]。

王堃通过对汽车平坦起步加速度、坡路起步加速度等来进行汽车整体运动性的综合评价,保证汽车整体运动性能的好坏[3]。

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在设计前期进行评价,对设计问题进行改进,缺乏对后期的验证。

本文针对新产品售前对车辆品质进行评价,强化量产移行判断会前的车辆品质,防止不良问题流入市场,减少顾客抱怨。

2 PSQC简介2.1 PSQC的定义PSQC(Pre-Start of Sale Quality Clinic)活动是在车辆试制各阶段,基于客户使用车辆的情况,通过模拟客户的使用工况,在车辆销售前,将客户抱怨的品质不良现象指摘出来并加以改善,防止不良车辆流向市场,减少客户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种整车品质审查工具。

2.2 PSQC活动特点PSQC是日产汽车独自的研发检查系统,通过驾驶员对汽车操控性能、行驶性能、发动机噪音等与顾客驾驶相关的事项进行核查。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关于汽车安全⼀、什么是C-NCAP?C-NCAP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的要求进⾏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的安全标准开发和⽣产,从⽽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

C-NCAP要求对⼀种车型进⾏车辆速度50km/h 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碰撞、车辆速度56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碰撞等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

评分规则⾮常细致严格,最⾼得分为51分,星级最低为1星级,最⾼为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在深⼊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并进⾏⼴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实际试验确定了C-NCAP的试验和评分规则。

与我国现有汽车正⾯和侧⾯碰撞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相⽐,不仅增加了偏置正⾯碰撞试验,还在两种正⾯碰撞试验中在第⼆排座椅增加假⼈放置,以及更为细致严格的测试项⽬,技术要求也⾮常全⾯。

C-NCAP对试验假⼈及传感器的标定、测试设备、试验环境条件、试验车辆状态调整和试验过程控制的规定都要⽐国家标准更为严谨和苛刻,与国际⽔平⼀致。

今后,C-NCAP还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进⾏完善。

汽车企业普遍对C-NCAP的推出表⽰重视,认为对提⾼汽车安全性很有意义,也符合中国实际,肯定会成为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

C-NCAP在筹备过程中就已受到国外的关注,⼀些国外公司已经开始对应C-NCAP进⾏深⼊研究和试验,国外NCAP 机构也对C-NCAP结合中国情况的试验和评分规程给予肯定。

NCAP是最早在美国开展并已经在欧洲、⽇本等发达国家运⾏多年的新车评价规程,⼀般由政府或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按照⽐国家法规更严格的⽅法对在市场上销售的车型进⾏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分和划分星级,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乘用车新车型开发主观评价体系

乘用车新车型开发主观评价体系
广义的主观评价概念主要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睛、皮肤、 耳朵、手等)从客体获取有效信息,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然后做出客体价值的评判即为主观评价法。
4
2、范围
本评价体系适用于福田乘用车开发过程中各节点的主观评价,开发目标 确认。
5
3、目的和意义
通过在开发过程中各节点的主观评价,开发目标确认,特别是试制车成 型之前的整车和零部件电脑模拟仿真试验确认,发现与当初新车型开发目标 设定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开发缺陷、开发遗漏等重大失误,以便及时补救和 整改。防止新车型正式量产后,在市场上出现开发缺陷、开发遗漏以及各相 关领域目标设定的不达标,客户抱怨极大的现象;给今后的车辆整改带来极 大的成本上升和市场份额的丧失,公司损失巨大。
6
二、主观评价内容
1、操纵稳定性 2、乘坐舒适性 3、动力加速性 4、制动性 5、NVH
7
1、操纵稳定性
1.1 操稳基本概念 1.2 整车NVH试验评价项目 1.3 整车NVH声源/振源 1.4 整车NVH传播路径 1.5 NVH研究内容 1.6 NVH问题分析方法
8
1.1 操稳基本概念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 情况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 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 驶的能力。 操稳是互相联系的两部分,两者很难断然分开。一是操纵性; 一是稳定性。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
23
5.6 NVH问题分析方法
摘自NVH基础知识
24
三、各开发节点评价体系
25
26
27
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
9
10Biblioteka 111213
14

汽车开发阶段各类评价模型的应用及设计

汽车开发阶段各类评价模型的应用及设计

汽车开发阶段各类评价模型的应用及设计闻达【摘要】评价模型是将计算机中的三维数据实体化后的物理模型,为汽车设计数据提供直观有效的校核验证.阐述了各类评价模型在汽车开发流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数据控制模型、色彩展示模型、人机工程模型、数据检查模型和动态造型体验模型的概念、功能、组成部分、设计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评价模型是对设计数据的真实体现和高度还原,可实现在汽车开发前期对产品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检查评审,对完善开发流程,确认及优化产品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汽车开发;评价模型;设计【作者】闻达【作者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对于种类繁多的乘用车产品,如何保持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在消费者挑剔的眼光中脱颖而出,是每个整车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2]。

为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借鉴跨国车企经验,结合自身技术储备,我国车企从汽车概念开发到正式批量生产,对于众多评价要素,诸如造型表面、色彩、皮纹、人机工程、批量结构等,均实现了通过设计制造相应评价模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检查验证。

评价模型的应用可以将产品概念转化为实际,辅助设计者在开发前期发现问题,找到优化方向,改良设计,确认方案。

因此,文章对于汽车开发阶段的各类评价模型进行了相应介绍。

1 评价模型的种类及作用1.1 按验证要素分类根据验证要素不同,开发阶段的评价模型主要分为以下5 种。

1.1.1 数据控制模型数据控制模型,德语缩写为DKM(Datan Kontroll Modell)[3],是采用汽车冻结造型表面数据,按1∶1 的比例制造的静态实体物理模型,用于决策层、造型专业人员评价数据的光顺度、匹配间隙、圆角、面差等,进而颁发对数据的批产认可,允许批量钢模及工装的最终生产。

DKM后端局部模型示意图,如图1 所示。

DKM是架起概念造型与实体汽车的桥梁,真实体现了造型表面的数据状态及质量,对汽车的整体尺寸、线条造型、圆角间隙等都有非常直观的体现。

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不包括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主观评价方法),其他类型汽车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主观评价主观评价是指经过培训的评价人员依据主观评价标准,利用人体的视觉、听觉、触觉、体感等感觉器官,在典型的行驶道路或评价环境中对车辆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权衡并量化,能够快速的评估车辆的整体性能水平。

3.2 商品性主观评价商品性主观评价是指从用户角度出发,采用用户使用场景与操作工况,评估车辆性能对用户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观评价。

3.3 外观内饰品质车身及外饰件匹配间隙、面差大小,造型高级感,车身漆面光洁度和质感;内饰造型风格高级感,内饰各部件匹配间隙、面差大小,内饰总体质感,内饰功能开关按键操作质感、阻尼感。

3.4 人机工程驾乘人员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乘员与车辆之间的适应性、操作便利性和驾乘舒适性,驾乘人员在车内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3.5 座椅性能车辆座椅给驾乘者提供舒适乘坐支撑、安全约束和保护的性能。

3.6 人机交互和娱乐系统驾乘人员与车辆系统显示信息之间的交互性能,车载娱乐系统操作性能。

3.7 空调性能车辆空调的制冷制热性能、舒适性、除霜除雾性能。

3.8 动力性能车辆在不同载荷下的直线和弯道行驶加速能力。

3.9 驾驶性能车辆动力输出及传递的特性,动力总成匹配平顺度。

3.10 制动性能车辆行驶时能强制的减速停车并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3.11 转向性能车辆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图改变行驶方向,在直线行驶状态和弯道行驶状态下具备车辆控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主观评价内容
1、操纵稳定性 2、乘坐舒适性 3、动力加速性 4、制动性 5、NVH
7
1、操纵稳定性
1.1 操稳基本概念 1.2 整车NVH试验评价项目 1.3 整车NVH声源/振源 1.4 整车NVH传播路径 1.5 NVH研究内容 1.6 NVH问题分析方法
8
1.1 操稳基本概念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 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 的能力。 操稳是互相联系的两部分,两者很难断然分开。一是操纵性;一是稳定性。操纵性是指汽车能 够确切地响应 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
21
52
5.5 NVH研究内容
• 主要研究车辆的噪声和振动对整车性能与舒适型的影响。 • 整车NVH问题处处存在 ,根据问题产生的来源可分为发动机NVH、车身NVH和底盘NVH三大部分,进一步还可
细分为空气动力NVH、空调系统NVH、道路行驶NVH、制动系统NVH等等。
越来越多的受到厂家和市场的关注。
19
5.2 整车NVH试验评价项目
内部噪声
路面噪声
轮胎噪声
风噪声
评价项目
高速抖动 怠速舒适性 外部噪声
装备噪声
车外噪声(法规) 定置噪声
20
5.3 整车NVH声源/振源
声源/振源
动力总成 进气系统 辅助总成 驱动系统 轮胎 坏路面激励 排气系统 气流激励
舒适性装备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NVH
5.1 NVH基本概念 5.2 整车NVH试验评价项目 5.3 整车NVH声源/振源 5.4 整车NVH传播路径 5.5 NVH研究内容 5.6 NVH问题分析方法
18
5.1 NVH基本概念
所谓NVH是指 (Noise)噪声:指顾客所能听到的声音。 (Vibration)振动:指顾客所能感觉到的和看到的。 (Harshness)声振粗糙度:指噪声和振动的综合影响。 对于Harshness有人认为是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辆不平顺性; 也有人认为是声震粗糙度,即粗野的,刺耳的或不和谐的感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NVH作为衡量车辆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 据统计表明,整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问题有关的。而各大公司有近1/5的开发费用耗费在解
决车辆的NVH问题上 。
• 国内现在已经有很多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开始了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实际应用。
23
5.6 NVH问题分析方法
摘自NVH基础知识
24
三、各开发节点评价体系
25
26
27
福田乘用车
新车型开发主观评价体系
质量管理部
1
目录
一、关于主观评价法 二、主观评价内容 三、各开发节点评价体系
四、具体评价方法
2
一、关于主观评价法
1、概念 2、范围 3、目的和意义
3
1、概念
汽车主观评价法是指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主观评价规范,通过对被评价车辆的观察、操作感受、在典 型道路上的试乘试驾、常规维护保养的实施等,对样车每一评价项目的评价。
广义的主观评价概念主要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睛、皮肤、耳朵、手等)从客体获取有效信息, 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做出客体价值的评判即为主观评价法。
4
2、范围
本评价体系适用于福田乘用车开发过程中各节点的主观评价,开发目标确认。
5
3、目的和意义
通过在开发过程中各节点的主观评价,开发目标确认,特别是试制车成型之前的整车和零部件电脑模拟仿真试 验确认,发现与当初新车型开发目标设定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开发缺陷、开发遗漏等重大失误,以便及时补救和整 改。防止新车型正式量产后,在市场上出现开发缺陷、开发遗漏以及各相关领域目标设定的不达标,客户抱怨极大 的现象;给今后的车辆整改带来极大的成本上升和市场份额的丧失,公司损失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