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档案宣传工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档案宣传工作研究

作者:李惜兰

来源:《卷宗》2017年第35期

摘要: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方面工作服务,档案宣传工作是社会和群众认识档案、了解档案的重要窗口。本文介绍了移动新媒体的定义、发展情况,对档案部门利用移动新媒体宣传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利用移动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工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移动新媒体;档案工作;研究

1 移动新媒体的定义

移动新媒体是所有具有移动便携特性的新兴媒体的总称,包括手机媒体、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SP、移动视听设备(如MP3、MP4、MP5)等。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是当代媒介融合趋势以物化形态呈现出来的媒介终端,为了与一般新媒体相区别,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将其统称为“移动新媒体”。

智能手机与传统手机非常大的不同点是用户可以自主安装手机App。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通常是指苹果、安卓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程序,现在的APP多指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移动产品的传播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模式,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基于高速、智能、开放的宽带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应用相继出现。伴随这些新应用的出现与发展,以微博、微信、社交网站为代表的一种新媒体作用下的新的传播方式――微传播正不断兴起。

2 移动新媒体发展现状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手机用户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使得“指尖上的中国”生动而鲜活。这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网友”的概念,以及阅读、发帖习惯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移动新媒体主要包含了以下特性:

1、便携性。绝大多数人手机不离身,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基本不受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很方便的获取信息。

2、跨界性。当下很多网民在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微博、微信等手机软件所提供的新闻信息推送。智能手机可以融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或生产媒体内容。

3、互动性。机平台发展至今,软硬件设备发展均已相当成熟,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丰富的互动功能,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沟通交流方式一应俱全。

4、私密性。通常手机只为拥有者自己使用,使用者在体验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完全可以个性化选择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媒体内容。

3 档案工作利用移动新媒体宣传的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10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意见》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意见》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更高要求。

档案工作宣传多年来主要通过报刊、编研出版物、展览、知识讲座、业务指导等方式展开。宣传报道,多出现在档案报刊上,而很少见诸于社会的综合性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更易被大众接收和接受的新闻媒介,而由于专业期刊受到专业的限制,读者较少,导致档案宣传工作的受众面过窄,不利于档案的社会宣传。近年来,各地档案馆通过互联网网站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是在移动新媒体领域开拓的尚不够,一些档案馆开通了政务微博,但是政务微信开通的可以说屈指可数,很多档案部门微博、微信即使开通了也存在形式简单、更新不够、内容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对档案工作宣传的效果不明显。

4 移动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宣传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移动新媒体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档案宣传工作在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上的宣传应该更加具有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1、个性化订阅服务

微博和微信产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关注的对象。微博上的信息是争取共鸣、披露真实,以博取新鲜度为主,微信公众号要求原始事实经整合再输出,代表着高质量的信息需求。公众通过微信查找档案馆公众号,或扫描该服务号的官方二维码进行关注,即可获得政务动态、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办件查询等服务信息。档案部门以通知、公告的方式,及时发布最新工作动态、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各地档案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应该打造1―2个固定的、网民喜欢的品牌栏目。

2、在线直播

各级各类档案馆除了可以通过微信或微博的文字信息展现本馆特色、个性化的服务、档案馆的动态信息,还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主动传送给用户。通过这种在线直播的方式,保证了档案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特别是各地档案部门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制作的宣传片或者图片展览等均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用户对档案的关注度和自身的档案意识。

3、用户互动

微信相对于微博来说具有一对一的双向性、私密性,可以进一步拉近距离,促发网友的咨询愿望,很多在微博里不方便说的话,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寻求帮助,互动性效果更好。咨询的内容也往往与自身切实利益相关,做好微信互动方能更好体现“真正为民办实事”的执政理念。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字回复功能让网络问政“秒回”成为可能,只要在后台数据库做好相应设置,微信就能根据用户提问的关键字自动回复。未能自动回复的内容,管理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人工回应。档案部门还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这些广泛的信息征集渠道,开发民间档案信息资源,充实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更多的信息资源共享。

4、政府信息公开

目前各地档案部门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设备,加强了档案网站建设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通过互联网查询等手段,为社会各界提供政府公开信息,今后可以将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库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向全社会发布,为实现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供便捷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各地档案部门可以充分借助移动新媒体的平台将档案宣传工作引入一个新的领域,注重发挥移动新媒体的应用平台广泛、传播方式新颖、消息传递迅速的优势,不断推出适合档案部门的宣传及服务内容,促进档案文化传播,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改进档案服务模式。弥补现阶段档案信息服务的不足之处,跟上信息公众平台的发展步伐,让档案事业与移动新媒体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