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青藏地区与
优化方案课件中图地理必修第册第二章章末复习总结
个国家中最低,C项正确(zhèngquè)。第(2)题, 乙国是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 出生率较高。因境内多沙漠,工业和人口主要 集中在地下水丰富的绿洲地带。 【答案】 (1)C (2)D
第十八页,共21页。
章末综合检测
第十九页,共21页。
本部分(bù fen)内容 讲解结束
章末复习(fùxí)总结
第一页,共21页。
章
知识体系构建
末
复
习
高考(ɡāo kǎo)真题赏析
(fùx
í)总
结
章末综合(zōnghé)检测
第二页,共21页。
知识体系构建
第三页,共21页。
高考真题赏析
考向一 城市地域结构及其成因 例1 (2011年高考(ɡāo kǎo)福建卷)某城市岛
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 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下图示 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 (1)~(2)题。
第七页,共21页。
考向二 经济因素(地租)对城市(chéngshì)功能分 区例的2影响
(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城市 (chéngshì)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第八页,共21页。
(1)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biànhuà)相符的是 ()
第九页,共21页。
(2)图中P区域(qūyù)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第十页,共21页。
【解析】 第(1)题,从图例可以看出.从M—N的地 价等级变化为六类~五类~四类~三类~四类~一 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符合图C的地 价等级变化特点。第(2)题,P区域地价等级为四类, 虽然交通便利,也在市中心,但是受铁路(tiělù)的影 响,噪音较大,地价比周边地区低。 【答案】 (1)C (2)D
《第2单元 复习指导》(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2单元复习指导》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大陆西岸B、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C、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西岸D、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海洋中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两侧,故选A。
3、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区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以沟壑为主B.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D.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4、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之一?()A. 东部沿海地带B. 东北经济地带C. 西部地带D. 南部沿海地带5、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A、赤道附近B、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C、中低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D、极地地区6、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处的地形是?A、山脉B、海沟C、裂谷D、岛弧7、A城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下是关于A城市环境特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森林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水稻产量高,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C. 河流流量大,汛期特别长D.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季寒冷少雨8、B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多风,日照时间长。
该区域的典型地貌特征是?A. 高山峡谷B. 抬升高原C. 盆地丘陵D. 沙漠戈壁9、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以下哪个功能不属于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A. 数据采集B. 数据存储C. 空间查询D. 空间分析 10、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以全年降水均匀为特征?A. 蒙古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常绿阔叶林气候11、某地的经纬度为30°N,120°E,请问该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哪一带?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2、某个沿海城市的一天中,最有可能领略到的景观是?A、清晨的春雨B、午后的雷阵雨C、夜间的雪景D、傍晚的椰林13、【题目】河流径流量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为:A. 水源充足,利于农业生产B. 水量不稳定,导致农作物减产C. 含沙量大,破坏土壤肥力D. 温度适宜,有利于作物生长14、【题目】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导致的海水盐度变化的是:A. 热带雨林中的雨季和旱季B. 农田灌溉后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C. 南极大陆周围的海冰阻碍海水流动D. 人类在海洋中使用食盐进行海水淡化15、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A. 纽约,美国B. 东京,日本C. 马赛,法国D. 北京,中国16、下列哪项地理现象与“海陆风”的形成机制最为相似?A. 山谷风B. 季风C. 飓风D. 台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三胎政策已经全面开放。
2024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地理(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热考2 风
6.N处近地面风速大于M处近地面风速的主要原因是( C ) A.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B.下垫面状况非常均一 C.该季节南北温差较大 D.平原削弱风速不显著 7.P处风向及风速范围分别是( C ) A.偏东风20—30 B.偏东风30—40 C.偏西风20—30 D.偏西风30—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②④
9.冰川位于河谷的方位及冰川风对山谷风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B ) A.南方;削弱了山风
B.南方;削弱了谷风
C.北方;加强了山风
D.北方;加强了谷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8题,材料信息表明,山谷风、冰川风都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局地环流, 这种局地环流容易受到大气环流的干扰,当地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大气 环流影响弱,当地气象数据更能体现局地环流的特征,①符合题意;天气系 统影响强,对局地环流干扰大,因此当地气候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局地环流 特征,②不符合题意;当地的山谷风、冰川风等局地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的, 与阴雨天相比,晴朗天气时冷热不均更明显,因此晴朗天气时的气象数据更 能反映当地局地环流特征,当地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应以晴朗天气为主, 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湖北十一校联考)“泻风”是气流越过山脉快速下沉形成的。图1是哥 伦比亚的泻风所在区域的位置,泻风气流在近海地区、西科迪勒拉山脉、 中科迪勒拉山脉分别形成对流中心,对流云体垂直向上,图2是某时段气流 及对流云团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一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
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一、选择题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最北、最东、最南端,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A.a、b B.a、cC.b、c D.b、d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A.一个省级行政区B.两个省级行政区C.三个省级行政区D.四个省级行政区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c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第2题,图中a地位于我国新疆,b、c两地位于黑龙江省,d地位于海南省。
答案:1.C 2.C3.下图所示的地点中,位于中国境内的是( )解析:选B。
结合我国四至点和图中四点坐标,很容易作出判断。
4.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云南省解析:选B。
内蒙古自治区邻俄罗斯、蒙古两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八国,西藏自治区邻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四国,云南省邻缅甸、老挝、越南三国。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94个城市2014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
读图,回答5~6题。
5.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正确的是( )A.苏、浙、粤B.苏、鲁、辽C.湘、粤、闽D.沪、浙、赣6.图中所示宜居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B.内陆地区C.西部地区D.中部地区解析:第5题,直接读图可以得知江苏、广东、浙江三省的宜居城市数目最多。
第6题,由图可知前30名的宜居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16)中国地理高考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材料分析题
(16)中国地理——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攻克典型题型之材料分析题一、中国地理分区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类问题的答题模板中国地理分区的考查形式多样、角度灵活。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国地理分区命题主要是以综合题、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描述区域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地形特征、气温或降水特征。
2.分析区域内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阐释影响区域的因素,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分析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具体答题模板如下:(1)自然条件1.认真审题,获取有效信息区域综合题常以地图和文字材料结合的形式呈现,必须先读懂地图和文字才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或技能去组织答案。
(1)读图获取信息。
读图的一般步骤如下:①读图名,明确图示主要内容。
一幅区域图的图名能反映该图的专题属性或展示的主要内容。
如“世界人口分布图”,该图名中包括两个要求:范围是世界;主要内容是人口分布。
②读图例,一般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先读图例再去读图中内容,会提高判读的有效性、针对性。
值得注意的是,图例是人为规定的,试题既可能使用常规的图例,也可能重新设定新图例。
结合图例可以分析分布图中的地理事物类型及组成,从而明确图中的基本组成要素。
③定位置,地理分布图反映的是某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因此,这类图大多会涉及该事物的区域地理位置。
在有经纬度的图上,一定要先利用经纬度进行定位;在没有经纬度的图上,可根据海陆分布等进行宏观区域位置的判定;对于重要国家,则可以根据轮廓形状来判断。
(2)读文字材料获取信息。
文字材料信息主要包括题干信息及文字信息,以及分值信息三部分。
①题干信息:第一,要分析关键词语(即具有指向性的词语),如“说出”“指出”“概括”类可以简单说出基本知识或内容即可。
“说明”“分析”“阐释”等则必须有依据地答出因果,而“评价”则要说出利弊。
如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技巧口诀:“点”分疏密线分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关于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根据,复习时,不再寻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公道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全、完善而清楚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到达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门,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行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运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连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行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挑选题常用答题技能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门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2】一、学生基本情形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大纲版课件第二单元第讲
考向二 臭氧层破坏(pòhuài) 例3 (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
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 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1) ~(2)题。
第三十四页,共39页。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危及人体健康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 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
新型的制冷系统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
等
“南极臭氧层空洞”,南半球 春季(9月~11月)出现;青藏
高原、北极上空
中国:长江以南酸雨区;世界:欧洲、 北美
第二十页,共39页。
综合开发与利用。
第十页,共39页。
考能联动提升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呈加剧趋势,其影响日渐 明显,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对其 可采用如下方式(fāngshì)进行分析。
第十(shèhuì)经济的影 响 (1)对海岸带的影响
第十二页,共39页。
(2)对农业(nóngyè)的影响
第十三页,共39页。
(3)对工业(gōngyè)的影响
第十四页,共39页。
(4)对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的影响
第十五页,共39页。
2.图解(tújiě)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第十六页,共39页。
学以致用 1.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sùlǜ)的分 布图。据此回答(1)~(2)题。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递增(dìzēng)
通用版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学案含解析
其次讲中国地理分区四大区域概览1.在图中填写四大分区名称2.分界线(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2)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3.划分的主导因素(1)南方与北方:气候。
(2)北方与西北:夏季风影响。
(3)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
学问整合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2)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潮湿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潮湿地区。
3.河流图中的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4.资源图中的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 成功油田,L 中原油田。
5.城市图中的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6.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二)南方地区地形区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铁路途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水能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三)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跨我国地势其次、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跨我国地势其次、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袤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暖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燥热多雨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湖、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水量小、季节改变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秋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自然林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煤、石油、自然气常规能源足够,铁矿丰富生态问题洪涝灾难、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2.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农业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水稻、油茶、甘蔗、茶叶、自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人民生活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马路为主,冬季溜冰[集训过关]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比照图。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3课时)西北地区与
第3课时西北地区与新疆[学习目标] 1.知道西北地区和新疆的位置、范围以及其主要的气候与地形特征,并会依据各种图表资料进行判断分析。
2.了解西北地区的资源、农业、人口与城市分布状况,并会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特征的关系。
3.理解并掌握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治理的主要措施。
4.掌握新疆的绿洲农业、矿产资源及城市的发展。
读图查找:(1)大兴安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
(2)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3)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额尔齐斯河。
(4)填注城市名称:乌鲁木齐、兰州、银川、呼和浩特等。
(5)用红笔绘出40°N纬线,80°E、90°E经线。
考点一西北地区1.位置与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
2.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气候(3)植被:以草原为主,由于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M森林草原—N草原—P荒漠草原—荒漠,体现了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4)河流: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内流河,流经本区的外流河主要有额尔齐斯河、黄河。
3.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1)矿产地名主要矿产地名主要矿产霍林河煤b白云鄂博铁、稀土石嘴山煤c金昌镍玉门石油和田宝石a克拉玛依石油阿勒泰金(2)工业:包头的钢铁工业,玉门和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工业。
4.基础设施建设(1)铁路线:①包兰线,②兰新线,③南疆线。
(2)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①西气东输:将新疆轮南油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②西电东送:将内蒙古火电站和宁夏水电站的电能输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5.农牧业(1)畜牧业:半干旱地区以草原牧场为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东,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
2021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中图版)总复习习题:第2章章末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浙江台州模拟)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重庆5 500米高空的风向是()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2.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A.青岛、上海、长沙、昆明B.昆明、长沙、上海、青岛C.昆明、重庆、长沙、台北D.台北、长沙、重庆、昆明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在不同纬度上,同一等压面的高度不同,且自南向北降低,说明在5 500米同一高度上,重庆南部气压高、北部气压低;图中等压面高度与纬线基本平行,则5 500米高度上重庆南北的等压线基本平行;再结合5 500米的高空,摩擦力较小,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故风向基本与等压线平行。
则重庆5 500米高空的风向为偏西风。
第2题,运用热力环流图中等压面学问,即同一等压面的高空分布高度越高,则其近地面气压越低,可推断B项正确。
答案:1.C 2.B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4.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存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距海远近C.洋流D.植被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②地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下,由于②地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距海较远且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
第4题,石家庄与太原分居太行山东西两侧,虽纬度相当,但地形差异较大,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太原位于黄土高原。
受此影响,两者气温存年降水量差异较大。
答案:3.B 4.A(2022·哈三中二模)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之间的统计关系。
读图,完成5~6题。
5.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A.雨水B.冰川融水C.湖泊水D.地下水6.该流域位于()A.温带季风气候风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解析:第5题,图中径流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该河流应当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2课时)南方地区、
第2课时南方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和台湾[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识记并描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
2.知道珠三角区域、港、澳、台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特征。
3.掌握并理解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4.能应用各种图表资料及区域地图,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在图中填注:(1)山脉A~I的名称。
(2)平原J~M的名称。
(3)河流和湖泊①~⑯的名称。
(4)用红笔绘出30°N纬线,并说出穿过的地形区与河流。
提示:(1)A秦岭,B大巴山,C巫山,D岷山,E大别山,F武夷山,G南岭,H横断山脉,I雪峰山。
(2)J成都平原,K长江中下游平原,L长江三角洲,M珠江三角洲。
(3)①淮河,②长江,③雅砻江,④岷江,⑤嘉陵江,⑥汉江,⑦京杭大运河,⑧湘江,10闽江,⑪珠江,⑫怒江,⑬澜沧江,⑭洞庭湖,⑮鄱阳湖,⑯太湖。
⑨赣江,○考点一南方地区1.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濒临东海和南海。
(2)主要地形区: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
(3)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水文特征:河网稠密;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
2.农业(1)耕作业: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2)林果业: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
3.交通(1)水运发达:内河航线主要是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上海和广州是主要的海港。
(2)铁路运输呈“两横六纵”分布。
“两横”:①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②黎湛—南昆线。
“六纵”:③京沪线,④京九线,⑤京广线,⑥焦柳线,⑦襄渝—川黔线,⑧宝成—成昆线。
4.资源与工业(1)资源:常规能源短缺,但水能、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2)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地带⎩⎪⎨⎪⎧发展条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水陆交通运输便利主要工业中心⎩⎪⎨⎪⎧长江三角洲:以甲沪宁杭为中 心,以加工工业为主中游:利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形成以武汉、湖北西部、湖南中部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南部外向型工业地带⎩⎪⎪⎨⎪⎪⎧条件:以乙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为核心,吸引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工业部门: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水能、矿产、农林牧资源丰富工业中心:重庆、攀枝花、成都等【点拨】 (1)南方地区有我国丰富的坡地草场,山坡养殖业较发达。
《第2单元 复习指导》(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2单元复习指导》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划分三大自然地理区的依据是:A. 四季风向变化B. 森林资源分布C. 地形差异D. 气候类型2、关于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河流的径流量在一年中呈现逐月上升趋势B. 所有河流的径流量在一年中夏季都达到最大值C. 地势高峻的地区河流径流量较大D. 深居内陆的河流径流量受夏季风影响较小3、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导致所有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都得到了改善B. 气候变化使得某些地区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产量增加C. 所有地区因气候变暖而减少了灌溉用水需求D. 全球变暖对农业没有负面影响4、下列哪一项不是城市化过程中常见的环境问题?A.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地下水位普遍上升D. 空气质量下降5、题干:下列关于我国三大平原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 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游,地势低平,水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C. 滇池平原位于云南高原,地势起伏较大,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
D. 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珠江下游,地势平坦,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
6、题干:以下关于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B.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
C.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D. 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7、我国某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过重重峡谷,飞流直下,注入东海,流经地区地形多样,山脉众多。
此河流为何河?A、长江B、黄河C、珠江D、澜沧江8、下列哪个是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关键因素?A、东南季风B、西北季风C、南海的暖流D、西风带9、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长江的宜昌以上为上游,河床坡度较缓,货运能力较下游强B. 黄河入海口处泥沙淤积,形成河套平原C.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是我国“水稻王国”的主要产区D. 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发展,但不适合种植小麦 10、以下关于国家和地区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澳大利亚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B. 日本水资源丰富,但能源短缺,主要依靠进口煤炭和石油C. 俄罗斯国土辽阔,森林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农业发展基础良好D. 加拿大地大物博,被誉为“世界粮仓”,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11、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平均厚度约为35千米。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大纲版课件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整合
典例特征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 温之差。读“亚欧大陆(yà ōu dà lù)某季节气温等距 平线图”,A、B分别在不同等距平线上,回答(1) ~(3)题。
第十八页,共25页。
(1)若A地1月均温是5℃,则B地1月均温最有可能
(kěnéng)是( )
答题技巧 解答等值线判读型选择题的前提是掌握等值线图的 判读方法:找出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幅度→看疏密情 况→看等值线封闭与否→等值线走向特点。如等温 线图→读出气温值→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 →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等降水量线图→读 出降水量约数→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 (gānhàn))中心→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等。总之,等 值线的判断一般需掌握“五读”,即读延伸方向、 密度、极值、弯曲及局部小范围的闭合等。
第十二页,共25页。
(3)假设该图示为大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则海轮航行至 A、B、C、D四处(sìchù)时,吃水最浅的是________ 处。 (4)假设该图示为等震线图,通常情况下: ①A、B、C、D四地中,破坏最严重的是________。 ②A、B、C、D四地测得的地震级大小的特点是 ________。 ③图中等值线弯曲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________。
第十三页,共25页。
【解析】 在充分理解等值线的“高低(gāodī)、低 高”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正确解答第(1)、(2)题。第(3) 题,海水盐度高,轮船吃水浅。第(4)题,同一次地 震震级相同,不同地区烈度不同;等震线指的是烈 度相同的点的连线;断层处烈度更大。 【答案】 (1)墨西哥湾暖流 山谷 (2)西南 晴好 (3)B (4)B 相等 断层
No 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2)等值线图将大量的文字内容,包括地理事物的分布(fēnbù)特征、形成原因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第1课时)北方地区、
第二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1课时北方地区、黄土高原和北京市[学习目标] 1.读图识记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特征,并理解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2.能描述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等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及干湿状况。
3.能利用地图准确指出主要工业城市、矿产地。
4.会利用地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5.知道北京市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环境及主要职能。
在图中填注:(1)字母A~G代表的山脉名称。
(2)字母H~N代表的地形单元名称。
提示:(1)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D太行山,E吕梁山,F六盘山,G乌鞘岭。
(2)H三江平原,I松嫩平原,J辽河平原,K华北平原,L黄土高原,M辽东丘陵,N山东丘陵。
考点一北方地区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与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地势①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为主。
②主要地形区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太行山、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
(3)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4)水文特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
2.地理环境及农业生产地域差异习惯上将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称为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称为华北地区,其差异可列表如下:区域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土地景观黄土地黑土地大小兴安岭、东北平原、长白山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粮食作物冬小麦、谷子春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棉花、花生大豆、甜菜种植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一熟土地改良盐碱地改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黑土保护、沼泽地改良林果类别温带水果、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林、温带水果3.铁路交通(1)华北地区以A北京为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B京沪线、京包线、京广线、京九线、C陇海线等。
2024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地理(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专项练技法五
(2023·河南濮阳一模)露是指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库布齐 沙漠北缘与黄河河岸之间生态过渡带年均温5.6 ℃,降水集中在7—9月,年 平均风速4米/秒。某学者在该过渡带选取沙丘进行研究,并绘制出8月15— 29日沙丘不同部位露水凝结量与昼夜温差关系图(如图),其中,图中显示期 间沙丘和丘间地露水凝结量的变化趋势和昼夜温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而与空气中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关系不明显。据此完成9~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该区域地质史上曾发生过( C ) A.大规模的褶皱运动 B.持续性急剧抬升 C.河流下切洪积台地 D.大规模河流袭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2题,敦煌莫高窟开凿于鸣沙山东麓大泉河西岸的砾石层崖壁上, 大泉河形成了五级阶地,说明当时流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河床受下切 侵蚀影响,河床较深,D正确。A、B、C错误。 第13题,莫高窟北区破坏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大泉河向北流,河道北部是凹 岸,凹岸侵蚀强烈,导致莫高窟北区破坏较严重,A正确。河流冰期、岩石裂 隙、岩性差异不大,B、C、D错误。 第14题,大泉河形成了五级阶地,且莫高窟开凿于砾石层崖壁,说明该区域 地质史上发生了河流下切洪积台地,C正确。大规模的褶皱运动会导致地 形起伏加大,图中地形起伏不大,A错误。大泉河形成了五级阶地,应是间歇 性抬升,B错误。图中没有信息判断出现大规模河流袭夺,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地理(教学案)-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版含解析
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3.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
6.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7.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8.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9.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10.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1.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环渤海地区等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位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从考试形式上看,主要以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结合文字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尤其是区域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以及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
因此,复习时应将重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区域环境问题、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
一、中国地理空间定位1.根据经纬线定位2.根据突出的区域特征定位(1)突出的生态问题:如西南地区多滑坡和泥石流、西北地区多荒漠化等。
(2)突出的气候特征:如吐鲁番盆地夏季炎热,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海南岛冬季气温最高,秦岭—淮河一线1月份平均气温在0℃左右等。
(3)特有的动植物:如青稞、牦牛为青藏高原所特有。
(4)典型的土壤特征:如江南丘陵多红壤,四川盆地多紫色土,东北平原多黑土等。
(5)突出的地貌特征:如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东北平原沃野千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青藏地区与三江源地区[学习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主要的自然资源。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青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3.分析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自然条件与限制性因素。
4.结合材料对三江源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进行分析与评价。
读图查找:(1)找出该地区主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
(2)说出青藏地区所处的板块位置。
(3)估算高原平均气温与同纬度东部平原的温差。
(4)指出发源于该地区的大江大河。
(5)标注出拉萨、西宁等城市。
(6)在图上用红笔描绘30°N、35°N、80°E、90°E、100°E经纬线。
考点一青藏地区1.位置: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2.自然环境(1)地形: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以高原、山地为主。
(2)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陆逐渐减少。
(3)水文:西北属内流区,东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澜沧江、黄河。
(4)植被:以高寒草地为主。
3.高原农牧业(1)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2)河谷农业⎩⎪⎨⎪⎧分布:藏南谷地、湟水谷地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4.丰富的能源与矿产(1)能源①太阳能丰富:A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②地热能丰富:羊八井建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③藏北高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④风能、水能丰富。
(2)矿产: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主要矿产有B 察尔汗钾盐、C 锡铁山铅锌矿、D 冷湖石油。
5.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
E 铁路是青藏铁路。
1.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高”、“寒”是青藏地区两大地理特征,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独特的高原农牧业、交通运输方式、奇特的风光等)形成的根本原因。
具体如下所示:2.青藏地区的环境与农牧业、居民生活的关系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原地形――→决定高山、高寒气候――→决定⎩⎪⎨⎪⎧⎭⎪⎬⎪⎫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太阳能丰富――→决定人民生活⎩⎪⎨⎪⎧村庄、城镇沿河谷分布食物:糌粑、牛羊肉、青稞酒交通工具:牦牛3.青藏高原气温低,农作物却能高产的主要原因(1)太阳辐射强、日照长。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因而太阳辐射强,而且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营养物质。
(3)气温较低,植物生长期长,农作物有充足的时间积累贮藏营养物质。
故西藏的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蔬菜、水果等长得又大又好,牧草的营养成分也很高。
4.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牧业的不同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内蒙古 宁夏 新疆 青海 西藏牧场类型 温带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高寒牧场优良畜种 三河牛、三河马 滩羊 细毛羊 牦牛、藏绵羊农业 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引黄河水和天山山麓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绿洲农业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成为粮棉产区河谷农业:藏南谷地、青海的湟水谷地。
主要种植青稞、小麦和豌豆等(2015·北京西城区高二期末)读区域图,回答(1)~(2)题。
(1)西藏地区( )A .河湖稀少B .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C .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 .热量更充足 B .降水量更大C .光照更充足D .土壤更肥沃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西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受西南季风活动和地势影响,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为大江大河源头,西北部多冰川、湖泊。
第(2)题,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条件差,因此农业生产受到制约,多数农作物种植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答案:(1)C (2)A考点二三江源地区1.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四个显著特点(1)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3.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
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三江源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当前主要面临以下生态环境问题: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2015·成都外国语高二期中)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的是(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地势高亢,气候寒凉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④⑤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⑥解析:第(1)题,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第(2)题,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
答案:(1)A (2)D考向一青藏高原气候特征分析1.(2012·高考安徽卷)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完成(1)~(2)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解析:第(1)题,考查区域降水的影响因素。
我国夏季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青海省东南部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故D项正确。
第(2)题,考查区域地形的判定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由题干材料可知,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Ⅱ温度区温度较高;Ⅰ和Ⅲ温度区受地形影响,温度都较Ⅱ温度区低,故选择C项。
答案:(1)D (2)C考向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成因分析2.(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
如图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解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一方面与二者相差较大的纬度位置、海拔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青藏高原自身的气温年变化小有关。
青藏高原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但大气保温作用弱,加之不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导致其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
答案: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线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2.图中①处( )A.为喜马拉雅山B.在亚欧板块内C.其冰川属于大陆冰川D.其南坡降水贫乏3.图中②处为某大盆地,该盆地( )A.位于东部季风区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解析:第1题,剖面线上的关键信息是拉萨和格尔木,即青藏铁路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①处位于拉萨南部,海拔较高,应为喜马拉雅山。
第3题,由图可知,②处为柴达木盆地,属非季风区,有兰青—青藏铁路经过,而且因为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所以是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答案:1.C 2.A 3.B读图,回答4~6题。
4.图示地区位于( )A.东北平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5.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进行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处种水稻B.乙处建农牧加工厂C.丙处种植咖啡D.丁处栽种棉花6.图中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三年来经常出现断流,其形成原因是( )①全球气温升高、蒸发旺盛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年降水量减少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A.①③ B.①②C.②③D.①②③解析:第4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为青藏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
第5题,青藏高原的热量条件不适合种植水稻、咖啡和棉花,所以只有B项正确。
第6题,分析西部地区内流河水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的原因要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导致蒸发旺盛,其中主导因素是人为原因。
答案:4.D 5.B 6.A全长3 310米的墨脱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成功贯通,被称为“高原孤岛”的藏南小县墨脱正式纳入全国公路交通版图。
据此完成7~8题。
7.制约墨脱公路建设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质C.河流D.资源8.墨脱公路建成后,对西藏地区的意义不包括( )A.加快当地资源开发B.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C.形成新的出海通道D.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解析:第7题,墨脱位于西藏东南部,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